道德与法治统编九年级上册 4.1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1)含答案

上传人:达美 文档编号:146998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2.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德与法治统编九年级上册 4.1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1)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道德与法治统编九年级上册 4.1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1)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道德与法治统编九年级上册 4.1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1)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道德与法治统编九年级上册 4.1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1)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道德与法治统编九年级上册 4.1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1)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4.1 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 1) 教学内容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识目标:理解良法善治,知道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理解中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能力目标:能力目标:在探究法治的过程中,提升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认同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逐步树立法治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法治的作用、法治的要求、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如何 建设法治中国。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如何建设法治中国。 教法与学法 教法:教法:讲授法、启发法、谈话法。 学法:学法:体验法、讨论

2、法、探究合作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师准备:上网查找贴近学生实际和生活的事例材料,制作适合本课 实际需要的课件;划分学习小组,做好课前预习提示。 学生准备:学生准备:围绕课题,做好预习,动员大家积极参与进来。 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讨论、导入新课环节一:课堂讨论、导入新课 比一比:比比谁知道的法律法规多。 活动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生活经验,说出所知道的法 律法规。 教师:教师: 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实现经济发展、 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 的战略目标,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更好地发挥法治的引领和 规范作用。

3、法治中国,正在路上。下面我们来学习夯实法治基 石。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比一比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凝聚学生的 学习注意力,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效进入法治课堂。同时, 学生说出的法律法规为之后的课堂展开打下基础。】 环节二:自主学习,解读新知环节二:自主学习,解读新知 读一读:读一读:阅读教科书,填空,圈出一些关键词,把自己认为是疑难的 问题勾画出来。看谁最先完成,限时 10 分钟。 1.法治对人们生活的作用法治对人们生活的作用 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_,让人 们能够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 域依法享有广泛的_,使人们安全、_地生活

4、。 2.法治的要求法治的要求 (1)法治要求实行_ 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_,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 民的基本权利,符合_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2)法治要求实行_ 法治建立在_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 会和权利,实现_的最大化。 3.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1)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历史。1840 年以后,许多仁人志士 逐渐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源在于封建专制制度。变法改制,成为救亡 图存、国家振兴的必然选择。 (2)直到新中国成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才走上了一 条探索社会主义_的道路。

5、 党和政府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法治建设 的经验和教训,努力推进_的时代进程。 (3)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 的_, 是解决社会矛盾、 维护社会稳定、 实现社会正义的_。 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4.确定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时间确定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时间 党的十五大把_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积极推 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5.绘就中国法治新蓝图绘就中国法治新蓝图 社会因法治而进步。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 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中国法治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 绘就了中国法治新蓝图。 6.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

6、目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7.建设法治中国的新方针建设法治中国的新方针 科学立法、_、公正司法、_。 8.如何建设法治中国如何建设法治中国 (1)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 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 _,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_和坚定捍卫 者。 (2)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_、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学生阅读教科书,思考并与同桌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提炼本 课知识要点。 )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出示预习提纲,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7、答案均来自 书本,使学生对书本知识有一个初步了解,更好地把握重点,提高效 率。 】 环节三:聚焦主题,合作探究环节三:聚焦主题,合作探究 友情提示:结合教科书内容和探究题,与合作伙伴在小组内或跨 组讨论,展示交流自学成果,解决自己在预习中存在的疑惑,进行知 识的迁移运用,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组长帮助有展示、点评任务 的同学高效完成任务。 合作探究一:车祸遭遇合作探究一:车祸遭遇引发法治思考引发法治思考 师:本学期 9 月 1 日,葛老师高高兴兴地开着爱车上班,刚出 地下车库,就被一辆面包车从侧面撞击。瞬间心情低落,愤怒无 比,连忙报警。心想:这车祸,我太无辜,面包车从侧面撞击我 的车,而我是

8、从地下车库出来,这次车祸应该面包车司机负全部 责任或主要责任。 1.1.困惑无比困惑无比 还原车祸现场:(可制作现场图) 问题问题 1 1:同学们,你们认为交警叔叔应该如何判罚此次交通事:同学们,你们认为交警叔叔应该如何判罚此次交通事 故?故? 生:略 师:最后,交警判我负主要责任,面包车司机负次要责任。 判罚的主要依据是:(1)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中第 九十七条“车辆在道路以外发生交通事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 门接到报案的, 参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本条例的规定处理” ; (2)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四条“机动车通过交叉路口,应当按 照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或者交通警察的指挥通过; 通

9、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或者交通警察指挥的 交叉路口时, 应当减速慢行, 并让行人和优先通行的车辆先行。 ” 2.2.平心静气平心静气 师:事后静下心来,认真反思,认为我应吸取以下教训:要好 好学习交通法规;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健康权。 问题问题 2 2:如果没有交通法规,葛老师和面包车司机之间会产生:如果没有交通法规,葛老师和面包车司机之间会产生 什么样的后果?什么样的后果? 生:略 师: 如果没有交通法规, 有可能我们之间会出现不和谐的行为, 可能会扰乱社会秩序,也可能会失去自由等。看来,法律法规在 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对于整个国家来说,我们也需 要依靠法律来治理国家法治

10、法治(板书板书)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通过我的车祸经历,激发学生思考兴趣,同时, 引出法治概念,为下一环节教学打下基础。】 合作探究二:交通法规合作探究二:交通法规促进法治认识促进法治认识 1.1.良法良法 师: 葛老师, 经过这件事情之后, 觉得自己对法律还了解甚少, 因此,专门找来了相应的交通法规。我摘录到了以下一些法规条 文: (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条:机动 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 应当停车让行。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 道路,应当避让。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五条:国家帮助和扶持少 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贫

11、困地区发展公路建设。 (3)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 条: 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 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 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当事 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问题问题 3 3:请:请你结合上述交通法规,谈谈它们对你和社会会带来你结合上述交通法规,谈谈它们对你和社会会带来 什么样的影响?什么样的影响? 生:略(学生的问答可作板书) 师:以上交通法规,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维护了社会的公 平正义,促进了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 意志和利益,类似这样的法律制度我们可以称之为良法。法治就 得良法良

12、法之治。(板书)(板书) 2.2.善治善治 师:有了良法还不够,还要付诸实施。 材料一材料一:2011 年 5 月 1 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八)正式实施,醉酒驾驶作为危险驾驶罪被追究驾驶人刑事 责任。 材料二材料二:2011 年 5 月 9 日晚,国内知名音乐人高晓松驾车在 京发生交通事故。经酒精检验,高晓松每百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 为 243.04 毫克,已构成醉酒驾车行为。10 日下午,因涉嫌危险 驾驶罪,高晓松被北京警方刑事拘留。 师:醉驾入刑后,高晓松等知名人士知法违法,最终得到了应 有的惩罚,这是我国良法的善治善治。(板书)(板书) 教师进一步展示良法善治的材料,以增加学

13、生的理解。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充分利用交通法规的内容,小切口引导学生认识 良法和善治的含义,提高学生对法治的认识。】 合作探究三:谈古鉴今合作探究三:谈古鉴今选择法治道路选择法治道路 师:葛老师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中国古代是否也有交通法规, 他们又是如何规定的?于是,我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还真有这样 的历史记录。 材料一:材料一:“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 唐朝仪制令 材料二材料二: 司隶校尉鲍永处理一起交通纠纷, 关系到一位大人物。 刘良是光武帝刘秀的叔叔,亲手抚养刘秀兄弟长大成人。王莽未 年还曾追随刘秀举事,刘秀做了皇帝,封刘良为赵王。一天,赵 王去参加葬礼,途径夏城门时,与右郎

14、将张邯的车马狭路相逢, 赵王开始耍王爷威风,大骂张邯的司机,并喝令张邯倒车,把交 警队长 (门侯) 岑尊叫来让他磕头认错。 鲍永得知此事非常气愤, 当即向皇帝弹劾赵王,皇帝拿鲍永没办法,只好处罚了皇叔,降 级为赵公。 东汉东观汉记 材料三材料三:2003 年 10 月 28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2007 年 12 月 29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 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的决定 , 自 2008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 2011 年 4 月 22 日,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 议通过 全

15、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的决定,自 2011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 摘自道路交通安全法 问题问题 4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古代法治”的认识,并说: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古代法治”的认识,并说 说对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启示?说对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启示? 生:略 师: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法治其实就是人治,是在个人专制和独 裁的基础上的,具有随意性、多变性、不平等性,导致社会发展 的不稳定。法治是建立在民主基础上的,强调法律至上、法律面 前人人平等,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所以,走法治道路是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法治中国(板书)法治中国(板书)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此环节

16、,通过材料的阅读,一方面培养学生的阅 读、提取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主要通过材料让学生明白古代法 治主要就是人治,古代法治主要以统治阶级的意志为主,所以不 惧稳定性。材料三主要让学生看到良法是以人民意志和利益为基 础的,其立法出发点是人民,这对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启示是要 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板书)(板书)。】 合作探究四:法治中国合作探究四:法治中国描绘法治蓝图描绘法治蓝图 1.1.观看法治中国视频观看法治中国视频 问题问题 5 5: 观看短片, 回答 “三大重大考题” 的明晰答案是什么?: 观看短片, 回答 “三大重大考题” 的明晰答案是什么? 生:略 师: 全面依法治国 (板

17、书)全面依法治国 (板书) 。 行走在法治道路上需要有领头人, 这领头人就是中国共产党。(板书)中国共产党。(板书)长期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 中全会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 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 设。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 中国法治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绘就了中国法治新蓝图。(展 示法治蓝图第 49 页相关链接) 2.2.理一理理一理 要求:观看动画视频全面依法治国“新十六字方针”,您收 好啦!,以小组为单位把以下法治新闻作分类整理。 (案例略) 分类主要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环

18、节四:回顾总结,情感环节四:回顾总结,情感升华升华 1.构建知识框架。 学生小组内交流, 思考讨论, 分组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构建知识体系, 做好知识回扣。选出代表发言,归纳总结。 教师根据学生的分析归纳进行引导、点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构建知识框架,让学生理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 重点,便于巩固所学知识。 】 2.谈学习后的收获和困惑。 (提示:可从本节课学习的知识或者收获方面进行回答。 ) 学生盘点自己的收获与困惑。 我知道了_; 我还存在_的困惑。 今后,在生活中我会_。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通过知识框架,整体把握本节课的 知识点。 】

19、3.教师寄语。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选择法治道路和描绘法治蓝图两部分内容。 通 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法治的意义,特别是良法的重要意义; 通过对人治和法治的比较,明确了走法治道路的原因;通过了解我国 的法治进程, 理解了为什么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以及要处理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关系。 板书展示 课堂作业 1.法治,就是“法的统治” 。法治是一种贯彻法律至上、 严格依法办 事的治国原则和方式。实行法治是因为( ) 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 法治让人们能够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 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法治要求实行良

20、法之治 法治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A. B. C. D. 2.“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追求并奉行法治成为现代世 界各国的共识。法治要求( ) A.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 B.实行良法之治和善治 C.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D.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 3.2017 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就 4 起申诉案件向最高人民法院发出再 审检察建议。这 4 起案件均经再审改判无罪。这启发我们,建设法治 中国( ) A.要科学立法,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 B.要严格执法,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 C.要公正司法,使每一个司法案

21、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D.要司法机关相互制衡,促进每一起案件的公正审判 4.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法治中国”的科学命题 和建设法治中国的重大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成立中央全面依 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 。建设法治中国 要( ) 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大代表的普遍拥护 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 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 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A. B. C. D. 5.材料分析。 材料一:材料一:中国人民正在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 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一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13 亿多中国人民

22、 共同参与的、史无前例的伟大社会实践。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 中华民族,正在民主与法治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努力开创人类政治文 明发展的新境界。 材料二:材料二: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为了改变国家和民族的苦难命运,许多仁人志士试图将近代西 方国家的法治模式移植到中国,以实现变法图强的梦想。但由于各种 历史原因,他们的努力最终归于失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 人民经过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逐步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 家的道路。 (1)1997 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什么确定 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A 2.B 3.C 4.B 5.(1)依法治国。 (2)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 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 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 定捍卫者。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 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道德与法治 > 部编人教版 > 九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