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 统编九年级上册4.2凝聚法治共识(教学设计)

上传人:达美 文档编号:146981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12.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德与法治 统编九年级上册4.2凝聚法治共识(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道德与法治 统编九年级上册4.2凝聚法治共识(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道德与法治 统编九年级上册4.2凝聚法治共识(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道德与法治 统编九年级上册4.2凝聚法治共识(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道德与法治 统编九年级上册4.2凝聚法治共识(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4.2 凝聚法治共识(教学设计 2) 教学内容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二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和认识法治政府的含义、作用以及建设法治政府的要 求;知道厉行法治的含义、作用和要求。 能力目标: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增强学生依法办事和依法维权的能 力;培养学生整理资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法治意识,自觉依法办事,积极投身 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政府依法行政、厉行法治的具体要求、法治与德治的关 系。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厉行法治的具体要求。 教法与学法 教法:教法:

2、情境活动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学法:合作学习探究法、归纳总结法、角色扮演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师准备:上网查找贴近学生实际和生活的事例材料,制作适合本课 实际需要的课件;划分学习小组,做好课前预习提示。 学生准备:学生准备:围绕课题,做好预习,动员大家积极参与进来。 教学过程 环节一:环节一:新闻播报,新闻播报,导入导入新课新课 2018 年 3 月 20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闭幕大会,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热烈的掌声在万 人大礼堂响起。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三号主席令予以公布。由此, 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掀开新的篇章。 监察法立法是科学立法、民主

3、立法、依法立法的生动实践,为开 创反腐败工作新局面提供坚强法治保障。反腐败国家立法,是实践发 展所需,是党心民心所向。反腐败国家立法,凝聚各方共识,回应社 会关切。反腐败国家立法,彰显制度优势,提升治理效能。 你能说说反腐败国家立法有什么重要意义吗? 教师:教师:反腐败立法,是中国法治建设进程中的大事件,它凝聚社会共 识,开启了反腐败斗争的新局面,必将为推进我国法治政府、法治社 会建设进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国家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这 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法治政府和厉行法治的相关知识。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采用新闻播报的形式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便于导入 课题,并可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境,具

4、有时效性和可操作性。】 环节二:自主学习,解读新知环节二:自主学习,解读新知 认真阅读教科书 50-56 页,(大字精读,小字速读)思考完成以 下问题并做好笔记,注意用铅笔做好圈点批注。 (时间大约 10 分钟) 1.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宗旨和工作要求各是什么? 2.什么是法治政府? 3.依法行政的含义和核心各是什么? 4.怎样做到依法行政? 5.怎样建设法治政府? 6.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是什么? 7.怎样做到厉行法治? 8.如何认识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法律和道德的作用? (学生阅读教科书,思考并与同桌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提炼本 课知识要点。)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出示预习提纲,注重学生学

5、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对书 本知识有一个初步了解,更好地把握重点,提高效率。】 环节三:聚焦主题,合作探究环节三:聚焦主题,合作探究 友情提示:结合教科书内容和探究题,与合作伙伴在小组内或跨 组讨论,展示交流自学成果,解决自己在预习中存在的疑惑,进行知 识的迁移运用,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组长帮助有展示、点评任务 的同学高效完成任务。 合作探究一:合作探究一:法治政府法治政府 活动(1)我国政府的相关知识 新华门坐落在北京西长安街西段, 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中 南海的正门,也是最高行政权力的象征。在新华门,用木头刻了“为 人民服务”5 个红字,粘在影壁上;门前两侧做了两条标语,也是木 头刻的

6、。如今新华门已成为首都北京庄严秀丽的一景。因中南海不对 外开放, 面对长安街的正门新华门就成为世人驻足留影的最佳地 点。新华门由此成为中南海的标志性建筑、中央政府高层的象征,见 证了中国的百年岁月。 探究探究: (1)国务院在我国国家权力机构中属于什么性质的国家机关? (2)国务院新华门为什么用木头刻了“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大字? 师生总结师生总结: (1)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日 常生活中,人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政府的作用。一方面,人们的社 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 另一方面, 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2)在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

7、务, 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通过对国务院新华门的介绍, 阐明我国政府的相关知识, 理解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活动(2)法治政府的含义 人民民主不断扩大。 民主制度更加完善, 民主形式更加丰富, 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 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 保障。 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 探究探究: (1)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中提到的法治目 标是什么? (2)你是如何理解这一目标的? 师生总结师生总结: (1)党的十八大把“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确立为

8、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的一个重要目标。 (2)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 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结合十八大报告,阐明法治政府的含义和目标。】 活动(3)如何建设法治政府 材料一材料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 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 府。这 5 年来,从权责清单出台到规范“红头文件”,从政务公开到 执法规范化,法治政府建设正在阔步前进。 政府是法律实施的重要责任主体。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关键就在于各级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 行政、依法办事。 材料二材料二:

9、湖南省郴州市安仁县通过“互联网监督”平台受理群 众举报, 对该县渡口乡渡口村 7 户家庭违规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行 为进行核实,7 户被取消资格,相关责任人被问责。这是自 2017 年 11 月 14 日湖南省“互联网监督”平台并网运行以来查处的众多案 件中的一个。运行三个月,接到全省各市举报投诉 2477 人次。 材料三材料三 探究探究: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是什么? (2)建设法治政府,除了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努力,公民能做些什 么? (3)“互联网监督”对法治政府建设有什么作用? (4)材料三说明了什么? 师生总结师生总结: (1)依法行政 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

10、员在行使行政权力、 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 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依法行政的 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2)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 和民主化。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 行政。 (3)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 必须依法行政, 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 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通过时政新闻,阐明建设法治政府的具体要求。要注意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合作探究二:合作探究二:厉行法治厉行法治 活动(1)厉行法治是对全体

11、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 材料一材料一:2017 年 2 月 8 日,潮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供电局起 草了潮州市电力设施建设与保护条例(草案)。为提高条例 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市人大常委会根据立法程序要求,举行立法听 证会, 回应公民、 法人和其他组织的问题。 听证会上, 来自相关部门、 行业的代表和市民作为听证陈述人, 针对我市电力设施建设与保护的 有效措施、监督管理、法律责任三个方面的立法工作提出相关的意见 和建议。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市政府法制局和相关部门负 责人对听证陈述人所提意见进行答复。 材料二材料二:观察漫画 探究探究: (1)以上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2)这对加快我国社

12、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有什么启示? 师生总结师生总结: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 法、全民守法。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 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结合时政新闻及漫画图片,阐明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 成员的共同要求。】 活动(2)厉行法治的具体要求 材料一材料一:在城关区南昌路东湖市场附近,四五名身着城管制服的 男子将一商铺店主拉扯至店外的人行道上, 手持扳手和伸缩棍进行殴 打,店主妻子在争执中也被打倒在地,衣服被扯破。 材料二材料二:“小智治事,中智用人,大智立法。”古往今来,法治 都是治国理政不可

13、或缺的重要手段。什么时候重视法治、法治昌明, 什么时候就国泰民安;什么时候忽视法治、法治松弛,什么时候就国 乱民怨。 今天, 依法治国已成为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执政已成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我们建设法治中国的决心坚 定不移。 探究探究: (1)材料一给我们什么启示? (2)材料二是否说明法治是治理国家的唯一方式? 师生总结师生总结: (1)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 利,履行义务。 (2)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 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

14、念。 (3)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全体公民共 同守法。 (4)需要加强法制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 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 向,实现社会的有序、公平、正义。 (5)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 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 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 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结合时政新闻,阐明厉行法治的具体要求。引导学生理 解自己在厉行法治进程中的作用,并学会全面分析

15、法治与德治的关 系。】 环节四:回顾总结,情感升华环节四:回顾总结,情感升华 1.构建知识框架。 学生小组内交流, 思考讨论, 分组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构建知识体系, 做好知识回扣。选出代表发言,归纳总结。 教师根据学生的分析归纳进行引导、点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构建知识框架,让学生理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 重点,便于巩固所学知识。】 2.谈学习后的收获和困惑。 (提示:可从本节课学习的知识或者收获方面进行回答。) 学生盘点自己的收获与困惑。 我知道了_; 我还存在_的困惑。 今后,在生活中我会_。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通过知识框架,整体把握本

16、节课的 知识点。】 3.教师寄语。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法治政府和厉行法治两部分内容。 “奉法者强 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 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建设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法治中国,任重道 远。全社会要厉行法治,凝聚法治共识,树立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 弘扬法治精神,共同创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为实现法治中国而努力 奋斗。 板书展示 课堂作业 1.“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只要我们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 尽最大的努力解决民生问题,就一定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对政府 来说,要切实解决民生问题,最重要的是( ) A.健全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机制 B.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17、和可信度 C.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 D.坚持依法执政,依法行使权力 2.近年来,清新之风激荡中国政坛,各级政府纷纷采取了政务公开、 开门立法、价格听证、重大问题集体决策、问责制度等做法。其中, 政务信息公开制度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这主要是因为( ) A.能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B.有利于公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C.使政府的决策具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D.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建设法治政府 3.近年来,国务院有效地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加快了法治政府的建设。这不利于( ) A.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 B.加强廉政建设,增强政府权威 C.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18、D.促进政府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4.“法律使人不敢犯罪,道德使人不愿犯罪。”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 A.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B.我们要重视发挥法律规范和道德教化的作用 C.法律的规范作用比道德的教化作用更大一些 D.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5.材料分析。 2017 年 10 月 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 会主义法治国家,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 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

19、依法治国和以德治 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 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 (1)我们为什么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2)为什么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C 2.D 3.D 4.C 5.(1)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 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 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法治是现代政治文 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 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2)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 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 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 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 益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道德与法治 > 部编人教版 > 九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