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2020年6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画** 文档编号:144517 上传时间:2020-06-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无锡市2020年6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省无锡市2020年6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省无锡市2020年6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苏省无锡市2020年6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苏省无锡市2020年6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2020 年年 6 月月中考中考文文模拟试模拟试卷卷 一、积累与运用(一、积累与运用(28 分)分) 1根据课文默写。 (8 分) _,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 ) 三军可夺帅也,_。 ( 论语十二章) ,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 ) 浩荡离愁白日斜, 。 ( (龚自珍己亥杂诗 ) ) 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 ,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设想相逢之日再诉今日离情的诗句是“_ _, _ _ _ _。”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 分) 禁 g kung 骗 人声 dng 沸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 的一项

2、是( ) (3 分) A阅读经典文学著作应该细细咀嚼,囫囵吞枣的阅读方式无疑是对经典的亵渎 。 B欧阳修所说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一种多么令人惊喜的邂逅 啊! C近日,中央纪委机关报刊称,党员沉迷于宗教,实际上是在思想上、理论上、行动上与党 分道扬镳 ,这样的党员,不应该再留在党内。 D面对朝鲜不断升级的核挑衅,美国国会有人公开表示,通过战争解决朝鲜核问题才是 一劳永逸 的办法。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 ) (3 分) A为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学校决定在 12 月份左右召开图片展览、学术研讨、正文比赛 等大型主题活动。 B设立“中国旅游日”,旨在以强化旅游宣传,培养国民旅游

3、休闲意识,提升国民生活质量 为目的。 C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是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 D去年李克强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了快递暂行条例 ,是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快递业 的行政法规。 5.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 的一项是( ) (3 分)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按内容体制分为“赋、比、兴”,按表现手法分为 “风、雅、颂”,二者合称“诗经六义”。 2 B 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我国古代重要的历史著作战国策 ,这部史书长于议论和叙事, 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作阴,如江阴市因地处长江以南而得名;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

4、 面叫作阳,如东阳市因地处东阳江以北而得名。 D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以讽刺的笔调塑造了范进,孔乙己等一大批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 害的读书人形象。 6.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表述有误 的一项是( ) (3 分) A.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祥子的故事。祥子最初老实坚忍、自尊好强、 吃苦耐劳,到小说结尾却变成了麻木、狡猾、好占便宜的行尸走肉。祥子的这一变化无情地批判了 当时的社会现实不让好人有出路。 B.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不仅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而且批判了摧残儿 童天性的强制性的封建教育和当时社会不合理的封建思想习俗,揭示出中国农民的生命和活力被扼 杀的根源。 C. 孩童时代的保尔

5、被勒令退学后,到餐馆当童工。经常被厨子头毒打,遭了不少罪。从此, 历经生活的种种磨难。 D.尼摩船长说“大海就是一切” 。 “鹦鹉螺”号利用海水发电,潜艇上的人用大叶藻坐床,用 贝壳类的足丝做衣服,甚至用鯨的触须做写字的笔,用墨鱼或乌贼的分泌物做墨水。 7.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 5 分 ) 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 日精月华,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五官惧备,四肢皆全。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 一朝天气炎热,群猴去那山涧洗澡。见那股涧水奔流,众猴都道: “这股水不知

6、是哪里的水。 我们顺涧边往上溜头寻看源流,耍子去耶! ”直至源流之处,乃是一股瀑布飞泉。众猴拍手道: “好 水,好水!原来此处远通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 ”又道: “哪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 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 ”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 “我进去, 我进去! ” 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 朗的一架桥梁。他定了神,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遮闭了桥门。 却又欠身上桥头,再走再看,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 跳过桥中间,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

7、水帘洞洞天”大字。石猿喜不自 胜,急抽身往外便走,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呵道: “大造化,大造化! ”众猴把他围住问道: “里 面怎么样?水有多深?”石猴道: “没水,没水!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 ”众猴道: “怎见 得是个家当?”石猴笑道: “桥边有花有树,乃是一座石房。房内有石锅石灶、石床石凳,里面且 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 ” 众猴欢喜,都道: “你带我们进去! ”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 “都随我进来! ”那 3 些猴也都进去了。石猿端坐上面道: “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 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

8、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 稳睡,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 。 自此,石猿高登王位,将“石”字儿隐了,遂称美猴王。 (节选自西游记第一回,有删改) ()1.概括这段故事的主要内容。 (2 分) (2)北大教授林庚在的童话性一文中写到:儿童对同一人物的想象,可能随着具 体情境的变化而出现前后不一致甚至完全矛盾的现象,这在西游记中表现的尤为突出。例如, 三藏一行来到火焰山,孙行者买了一块热糕,托在手中,好像拿着火盆的灼碳、煤炉中的红钉,烫 得他左手倒在右手,右手换在左手。此处孙行者如此怕烫,可是小说中也有多处孙行者不惧灼热的 情节。

9、请从作品中举出三例,简述之。 (3 分) 二、阅读与赏析(二、阅读与赏析(42 分)分) (一)颜斶说齐王(12 分) 齐宣王见颜斶(ch,人名) ,曰: “斶前! ”斶亦曰: “王前! ”宣王不说。左右曰: “王,人君 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可乎?”斶对曰: “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 士;与使斶为慕势,不如使王为趋士。 ” 王忿然作色,曰: “王者贵乎?士贵乎?”对曰: “士贵耳,王者不贵! ”王曰: “有说乎?”斶 曰: “有。昔者秦攻齐,令曰:有敢去柳下季垄 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令曰:有能得齐 王头者,封万户侯,赐金千镒!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 ” 宣

10、王曰: “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愿请受为弟子。且颜先生与寡人游,食必太 牢 ,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都。 ”颜斶辞去曰: “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夫璞 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得尊遂 也,然而形神不全。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 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则再拜而辞去也。 ” 君子曰: “斶知足矣,归反朴,则终身不辱也。 ” (选自古文观止有删改) 【注】柳下季垄:柳下季,即柳下惠,姓展名禽字季,鲁国贤人,居于柳下。垄,指坟墓。太 牢:牛、羊、猪各一头称一太牢。这里指丰盛的饮食。丽都:华丽。制:制作,雕琢。尊遂: 尊贵显达。 8下列句中的“而”与“则

11、再拜而 辞去也”中的“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 4 A先天下之忧而忧 B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C云归而岩穴暝 D人不知而不愠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2 分 ) A齐宣王召见颜斶,颜斶却让齐宣王到他跟前,颜斶的做法遭到了左右大臣的反对。 B齐宣王要颜斶拜他为师,并许诺“食太牢”“出乘车”“妻子衣服丽都”,但颜斶还是告辞 离开了。 C颜斶以璞喻士,委婉合理地表明自己不图荣华富贵,但求形神两全的人生态度。 D本文通过颜斶与齐宣王的对话,表现了齐宣王的骄倨和颜斶卑视王侯,不畏权势,不慕利禄 的高尚气节。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2、。 ( 4 分 ) (1)宣王不说 _ _ (2)王忿 然作色 _ (3)士生乎鄙 野 _ (4)妻子衣服丽都 _ 11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1)与使斶为慕势,不如使王为趋士。 (2)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 (二)秋 兴 (6 分) 陆 游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醉凭高阁乾坤迮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醉凭高阁乾坤迮 ,病入中年日月遒。 ,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迮:狭窄。【注】迮:狭窄。 12、 根据中间两联,概括作者“愁”的原因。

13、(3 分) _ _ 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3 分) _ _ _ (三)免疫系统不能“娇生惯养”(4 分) 刘永波 俗语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并非没有一点科学道理。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敌我”,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 病原微生物和异物,及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衰老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稳态和健康。 免疫分为先天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两种。先天性免疫是一种无选择性排斥、清除功能,是免 疫系统的“先遣队”,它包括外部屏障和内部屏障。外部屏障包括皮肤及其附属物以及皮肤黏膜分 5 泌物等。内部屏障主要由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体液中的非特异性杀菌物质、血脑屏障和胎

14、盘屏障等 组成。适应性免疫则发生在先天性免疫之后,是免疫系统的“王牌军”,主要由 B 淋巴细胞和 T 淋巴细胞执行, 其中 B 淋巴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产生抗体, 而 T 淋巴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介导细胞免疫。 记忆性 CD8 阳性 T 细胞在适应性免疫中扮演重要角色,是免疫系统的“得力战将”之一, 其数量原本很少,在儿童时期,当身体接受到外界病原微生物或者人工疫苗的免疫刺激时,这些细 胞才会逐渐成熟并增加,以对抗和清除未来生活中病毒和癌变细胞对人体的侵袭。 明尼苏达大学免疫学家做过一项有趣的实验:他们将野生成年小鼠和无菌环境下饲养的实验 室成年小鼠在自然环境中共同饲养两个月后发现,野生成年小鼠一直保

15、持强壮的身体状态,免疫系 统复杂且强大, 而来自实验室的小鼠在这期间经历了一段艰难时光, 它们中许多很快生病, 其中 20% 死亡,但是生存下来的实验室小鼠随后变得强壮起来。当给这些“幸运儿”感染李斯特菌时,这些 实验小鼠可以很好地应对细菌的感染,而未经过自然环境刺激锻炼的实验室小鼠则不能。免疫学分 析发现,这些实验室小鼠和野生小鼠在共同饲养后免疫功能有了明显 改善,包括高水平的 CD8 阳 性 T 细胞。 此外,瑞典哥德堡大学团队在 2014 年也做过一项人群研究。他们调查了瑞典哥德堡地区约 1000 名幼儿及其父母的生活习惯, 发现在用手洗碗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发生过敏的概率是用洗碗机 洗碗

16、家庭的一半。虽然研究者声明,这些发现只是表明一种联系,而非因果关系,但他们还是认为, 用手洗碗的方式可能会留下一些有益细菌,过度清洁的环境容易引起孩子过敏,让孩子接触些无害 细菌,可以提高免疫力。 免疫系统也需要一个锻炼后成长强大的过程。对人体免疫系统的“溺爱”会使免疫系统变得 越来越脆弱敏感,甚至不堪一击。也许让身体适当接触些无害细菌,接受环境的适度刺激,我们的 免疫系统才会更“坚强”,身体会更健康。 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 (2 分) A免疫系统是人类重要的一种生理功能,可以维持人体的稳态和健康。 B适应性免疫主要由 B 淋巴细胞和 T 淋巴细胞执行,是免疫

17、系统的主力军。 C实验表明,野生状态下的免疫能力没有实验养殖效果好。 D免疫系统也需要锻炼,不同的环境对人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14第段画线句中的加点词语“明显”,删去也通顺,但为什么不能删?(2 分) (四)书卷气才是最美的气质(8 分) 所谓书卷气,是一种饱读诗书后形成的高雅的气质和风度,是良好素质的表现。 一位学者,在谈及学习和修养时说:“人要有点儿书卷气。”书卷气,采自于书,得益于孜 孜不倦地读书。人通过读书,在幽幽书香潜移默化的熏陶下,浊俗可以变为清雅,奢华可以变为淡 泊,促狭可以变为开阔,偏激可以变为平和。 读书被誉为“生命的美容”。书卷气自有一种迷人 的优雅。 拥有了书卷气,便消

18、除了傲气、娇气、霸气、激愤气、粗俗气、痞子气、卑微气、小市 6 民气;拥有了书卷气,便增加了静气、秀气、灵气、自在气、文明气、富足气、高贵气、泱泱大气。 一部经典,半杯香茗,便能使人富可敌国、贵比王侯。 对喜欢阅读的人来说,看书是一种享受。书是我们最好的伙伴,在寒冷的冬天送来温暖,在 炎热的夏季泼洒凉爽;在你痛苦的日子递上安慰,在你快乐的时候播放笑声。从书中,你看遍悲欢 离合,享尽侠骨柔情。书,让我们充实;阅读,让我们睿智。书,让我们谦和;阅读,让我们博大。 书,让我们思接千里、视通万里;阅读,让我们永不孤独。 “有气则有势,有识则有度,有情则有韵,有趣则有味。”古典文化充满了精华和珍品,我

19、们应在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穿越时空,与历史人物对话。在浩瀚无际的书的海洋里,熏染 古人逸飞的豪情、横溢的才华、博大的胸怀、独具的人格。陶醉于古人绝妙的文字之中,楚辞的风 骚、汉赋的酣畅、唐诗的俊逸、宋词的雄阔、元曲的典雅、明清小说的厚重,会奔腾而来,尽收眼 底。 经验告诉我们, 一个人要有书卷气, 不但要爱读书, 还要善读书。 唐代皮日休认为, 书籍“譬 乎药,善服有济,不善服反为害”。所谓善读、善服,包括许多内容,主要有三点,即读旨端正、 选读好书、方法得当。读书具备了这三点,方能长智怡情,提高气质。读书妙决有千条万条,但最 重要的一条是“通”字。茅盾的“穷本溯源”,是为求通;秦牧的“

20、牛嚼鲸吞”,是为求通;华罗 庚的“厚书薄读”,是为求通;钱钟书的“取长补短”,是为求通;冯友兰的“知音解味”,是为 求通。把握了“通”的原则,我们在读书中就能做到学贯中西、识透古今。 真正的“书卷气”应当与博学、谦逊、高雅、悲悯等人类美德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那样的 书卷之气才是我们追求的。当我们走进书山,会发现里面的风景美不胜收。是骤雨初霁晴日丽天的 一束彩虹,是沉沉黑夜划破苍穹的一道闪电,是乌云散去妆点西天的一抹晚霞。这份美好牵引着你 读下去,精气神就会渐入佳境。打开书,便打开了一扇面对世界的窗口。你读天,无际的长天予你 灵性;你读地,宽厚的大地赠你理性。打开书,便打开了一面审视生命的镜子,

21、那扑面而来的真善 美,令人陶醉,长此以往,你便会体现出浓郁的书卷气了。 “惟书有色,艳于西子;惟书有华,秀于百卉。” 书卷气不可自封,有麝自然香,何必当 风立?从来读书长精神,应与书籍伴终身。 15请按提示把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2 分) 本文围绕_ _的中心论点,层层深入展开论证,开篇先阐述“什么是 书卷气”,然后论述_ _,接着论述“怎样才能具有书卷气”,最后总结全 文,深化论点。 16文章第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 分) 17下面关于文章内容与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文章段都运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第段则既运用了道理论证,又用了举例论证。 B所谓的

22、“善读”,主要指三点,即“读旨端正、选读好书、方法得当”,读书具备了这三点, 方能长智怡情,提高气质。 C本文不仅多处引用名言,还大量使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语言典雅凝练,很有文采。 D文章第段总结全文,深化论点,并号召人们与书籍终身相伴。 7 (五)秋风穿过老戏台(13 分) 高丽君 巷子深处,忽然开阔起来。一座老戏台,在秋日阳光下,慵懒地晒着太阳。四周空旷无人。 农作物都已经收割完毕,空气里弥漫着腐草的气味。一根根冰草摔打着长长的身子,在秋风下瑟瑟 摇曳着从季节的指缝里漏下的枝枝金黄。 三面厚厚的黄土墙和很少的青砖就支撑起了戏台。戏台两边的墙上,挂着一副红底黄字的打 印体对联,上联牢

23、牢地抓着墙壁, “三五人演出千军万马”尚依稀可见,下联却已被风撕裂开来, 随风舞蹈着,呼啦啦地大声喊叫,见到远方的客人,似乎显得很欢快。戏台四周的杂草也摆动着身 姿,兴奋地对戏台说: “看,来人了! ”戏台仍然是无声的,依然没有激起内心尘封的涟漪,也没有 为之一振。那些热闹的人和声音,还有繁闹的场景,只不过是遥远的记忆罢了。泥质的看戏椅子, 悄悄围成半圆,远远站着,支起耳朵听着久违而熟悉的声音。戏台前,没有了锣鼓的喧闹,更没有 往日真假戏迷的聚集。戏台似一位垂暮的老人,苍老而孤独,虚构着过往的动人之处:一幕精心演 绎的折子戏,一句情到深处的对白,一个默契的眼神,一袭美艳的戏袍孤独的戏台、寂寞的

24、老 巷, 还有旁边几乎变成废墟的旧磨房和已经成为废墟的黄土屋, 在一起聊着天, 叙述着沧桑和变迁。 那些无所顾忌的看戏日子,就像一幅写意画,成为一个人成年后的梦想,只能出现在时光的 童话里。 太阳西下,秋风习习。我们一起,随着大家去看那个叫做李慧娘的秦腔。我们听不懂, 就贴在奶奶耳边问个不停。奶奶说: “冤魂厉鬼,伸冤报仇的戏。可不敢做坏事,会有报应呢。 ”奶 奶囫囵地解释着,旁边的人们七嘴八舌地说着,我们也渐渐看出个眉目来了。忽然,激愤的乐曲中, 急速跑出一个白衣女子,似一缕幽风飘然而来。她翻着全身,抛甩着斗篷,似影随风。复仇的厉鬼 不是青面獠牙,面貌可怖,而是衣袂飘飘,美丽飘忽。气氛顿时紧

25、张起来,妹妹紧紧抓住我的手, 我紧紧贴在奶奶的身边。全场静悄悄的,看着台上那个鬼魂大开大合,一张一弛的动作。 “怨气腾 腾三千丈,屈死的冤魂怒满腔” ,鬼魂在荒郊旷野哭泣、控诉、奋争,高高低低的声音在空中飘荡, 怨与愤,悲与恨,借冤魂之身,诉人之衷肠。 “鬼要喷火了! ”奶奶紧张地说。那个女鬼口里,忽地 喷出火来,大口喷,小口喷,长火喷,短火喷,反正喷得天昏地暗,一片混沌。印象中的那个二花 脸,被火喷得抱头逃窜,跌打翻扑,辗转腾挪,媸妍了然。人们欣慰地笑着,快意地看着,惩奸除 恶的情绪随火苗喷涌而出。我们被吓得浑身是汗,瑟瑟发抖,也终于明白了奶奶常常讲的道理:头 顶三尺有神灵。这样的印象使得鬼

26、魂的概念,镌刻在我心底,凡是有违背善良和道义的时候,一个 白衣的样子就姗姗而至,有所畏惧就是恪守道德底线最基本的标准。 老戏台从此就是最恐怖的梦魇。好多年后,我才敢抬起头,从从容容地看那个不太宽敞的台 面,才知晓喜、怒、哀、乐、爱、恶、欲都被打扮成生、旦、净、丑,在破旧却高大的戏台上给予 人们最朴素的真善美的教化。常常想起,我们童年的笑声,就像家里挂着的风铃一样,清亮、明澈, 穿越戏台、风和树林,甚至天上的云彩都被这种笑声感染成记忆的色彩。乡下人看戏,其实也不分 文戏武戏,更没有朝代的历史概念。反正所有的戏在他们看来,也就是个唱和打。少年时,亲耳听 见一个红脸汉子大声说: “那个唐朝的包文正啊

27、,可真是个清官。 ”即使这样的一知半解,却让人们 8 在田间地头,哼唱之间,就明晓了是非,分辨了黑白,懂得了言而有信,有善有爱,忠于信仰,忠 于人格的为人之理。 如今,传统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孩子们最惬意的时光是在家里看电视、玩手机,荧屏上、网 络里,世界何其精彩!我只有想象,或许有一天,后辈儿孙的耳边,也会响起哇呀呀的唱腔,虽然 他们听不懂在唱什么,但是那些敲锣打鼓的声音却一直敲打到记忆深处,不会轻易抹去。让他们越 是在播放悠扬舒缓的交响乐曲的时节,越能把那些粗犷的声音牵引出来;让他们也知晓红忠黑勇、 白脸奸臣;让他们眼前也会跳动着那些戏曲故事里鲜活的形象 远处, 农人拿着木锨翻弄着属于自己的

28、收获, 闲聊时总能提起老戏台上那些有趣的细枝末节, 唇齿开合中透着一种惬意。戏台的旁边,总有几位老人闲坐着,乘凉或者晒太阳。一个村子,总有 这么几位老人,如戏台一样,苍老,神秘。村庄里,灰色的柴草和灰色的戏台,像是一对伴侣,携 手告别了夕阳的辉煌灿烂,只留下曾经的美丽。 红红的浆果,兀立似灯盏,秋日的过去就是它们生命的结束。一场场秋风吹过,年华也被吹 得暮气苍茫。沧桑之中,戏台孤零零的,终于在秋风过后画上了句号。 老戏台,这个乡村里的景致,只有在乡村里才能够完成使命。它应该如夕阳余晖下归栏的牲 口,神态安然地走向生命的终结?还是应该有一个合适的演出环境,让它多少不会觉得太寂寞? 秋风袅袅,穿过

29、老戏台 18.根据选文内容,在空白处依次填上恰当的内容。 (3 分) 时间时间 “我”与老戏台“我”与老戏台 在秋日阳光下 “我”看到老戏台一年荒凉破败、杂草丛生 在时光的童话里 “我”从容地看着戏台,领悟到戏剧给予人们真善美的教化 如今 19.请从修辞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4 分) (1)戏台仍然是无声的,依然没有激起内心尘封的涟漪,也没有为之一振。 (2)一幕精心演绎的折子戏,一句情到深处的对白,一个默契的眼神,一袭美艳的戏袍 20.文中写老戏台时为什么多次写到秋风?请简要分析。 (3 分) 21.“我”怀念童年“无所顾忌的看戏日子” ,却又说老戏台是“最恐怖的梦魇” ,这是否矛盾? 为什

30、么?(3 分) 9 三、表达与交流(三、表达与交流(60 分)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林清玄在月到天心中写道:走一段路,抬起头来,月亮总是跟着我们,照着我们。在过去 的岁月里,我们心目中的月亮有一种亲切的生命,就如同有人提灯为我们引路一样。 请以“心中一片月”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2 略 3、 【答案】B 4、 【答案】C 5、 【答案】C 6.(1) 【答案】B 7.(2) 【答案】介绍石猴的出生和他成为美猴王的经过。 (2 分) (2) 【答案】示例一:齐天大圣大闹天宫时,被众天兵押去斩

31、妖台下,绑在降妖拄上,南斗星 君令火部众神,放火煨烧,不能烧着。 示例二:齐天大圣被太上老君放在八卦炉内,以文武火煅烧七七四十九日,反炼的火眼金睛。 示例三:车迟国,孙行者与妖道斗法,与羊力大仙比在油锅里洗澡, “翻波斗浪,就似负水一 般玩耍” 。 8C 9B 10 (1)说同“悦”高兴、愉悦 (2)愤怒、恼怒 (3)边地 (4)妻子儿女 10 11 (1)与其让我做一个贪慕权势的小人,不如让大王做个爱贤敬士(礼贤下士) 的明主。 (2)君子怎么能随便加以侮辱呢,我实在是自取其辱啊。 12. (1) (3 分)壮志难酬,怀抱不展;身体多病,时光飞逝;国土沦丧,战事未息。 (写出任意一点得一分)

32、 (2) (3 分)寓情于景或想象(0.5 分) ,想象自己将来烟雨垂钓的情景(0.5 分) ;表达自己隐 逸的愿望(1 分) ,也暗含无奈和苦闷之情(1 分) 。 13C 14“明显”说明改善程度很大,如果去掉,就不能突出改善的效果,与客观事实不符,所以 不能去掉,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5. 书卷气才是最美的气质 为什么书卷气才是最美的气质 16举例论证,列举矛盾、秦牧、华罗庚、钱钟书、冯友兰等名人采用各自的读书方法以“求 通”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最重要的读书方法是求通”的观点,从而进一步论证了一个 人要有书卷气,还要善读书,要方法得当,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增强

33、了文章的说服 力,也使论述更具体。 17A 18.“我”和奶奶一起去看戏台上表演的李慧娘 ,受到教益; 好多年后; “我”期待老戏台承载的传统文化能在后辈儿孙中得到延续。 (3 分) 19.(1)运用拟人修辞, “无声” “内心” “为之一振”等将老戏台拟人化,写出了老戏台萧条 落寞的现状,表达了作者的忧思与遗憾。 (2 分) (2)运用排比修辞,连用四个相同句式具体展现了老戏台过往的动人之处,表达了作者对老 戏台(或逝去的传统戏台文化)的惋惜与留恋。 (2 分) 20.从结构来看, “秋风”点题,首尾呼应。从内容来看,秋风象征萧瑟衰败,暗示传统戏 台文化的没落,表达作者对传统戏台文化没落的惋惜与惆怅。 (3 分) 21.不矛盾。 “我”成年后怀念童年时的看戏时光,因为看戏既能亲近传统文化,又能从中得到 教益;而“恐怖的梦魇”是童年时的“我”看到台上女鬼时的真实感受。这是“我”在不同的人生 阶段中对看戏的不同感受,所以并不矛盾。 (3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语文中考 > 第一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