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2020届高三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40650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1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滨州市2020届高三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山东省滨州市2020届高三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山东省滨州市2020届高三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山东省滨州市2020届高三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山东省滨州市2020届高三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山东省滨州市 2020 届高三 5 月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 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文学想象和虚构不能脱离现实,这里的现实包括现实经验、现实逻辑和现实关怀三个 方面。 现实经验不仅是某个人经历的现实,而且是一种无

2、数人共同经历的普遍性现实,即人民 大众所体验着的更切身、更深刻的现实。事实证明,往往是那些跟普通人民息息相关的经验 和现实更能够引起社会共鸣。比如伤痕文学、改革文学、底层文学,都因为切中了人民现实 经验的敏感点而广为传播,广受好评。 文学想象服从现实逻辑是指写作必须遵循一般的生活情理、历史背景和逻辑因果。很 多历史题材作品虽下了很大功夫,但还是在背景知识上出错;有的作品的想象和虚构不顾人 物的性格及环境的可能性,这些都有悖于写作的现实逻辑。事实上,即使是诉诸荒诞变形的 现代主义作品,现实逻辑也是非常重要的。卡夫卡的变形记让格里高尔变成甲虫,这是超 越现实逻辑的,但是为了让这个超现实逻辑获得读者

3、的信赖,卡夫卡使用了细致入微的现实 逻辑。他写格里高尔成了甲虫靠壳着床,无数细小的脚即使拼命舞动也无法成为着力点帮 助他翻身,唤起了读者真切的现实感。可见,超逻辑的现代作品内在也借重于现实逻辑来获 取读者的信赖和共鸣。 文学想象并非凌空蹈虚,还必须有真正的现实关怀。现实关怀未必直接体现为现实题 材和现实手法,现实关怀是指作品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基于对现实问题的关切、思考和热 爱。现实关怀既印证着作家作为当代人的当代性,也创造了作品跟现实、时代产生更血肉相 连的纽带。 (选自陈培浩想象与虚构的可能和限度 材料二: 在文学创作理论中,有“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这两个概念。“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

4、实”的高度提炼,是另一层次上的更高级的“真实”。 经典文学的真实性绝不是对社会生活简单的摹写和反映,而是在对生活现实高度提纯 2 后,对我们时代本质的深邃洞见,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注,是历史规律的真、生活本质的 真、个人情感的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我们会看到牡丹亭中杜丽娘死而复生,西游记 中孙悟空上天入地,浮士德中浮士德返老还童。除了这些高雅的严肃文学外,还有近来十 分流行的穿越类作品以及科幻类作品。这些明显不符合生活真实,但我们不能否定这些作 品的“真实性”,因为这是一种基于生活真实、浓缩生活真实的高度艺术真实。 艺术逻辑与生活逻辑之间有一种既贴近又疏离的悖论。文学创作中,创作主体会根据

5、审美规律以及表达需要对客体进行干预。生活逻辑是对生活真实性的高度遵循,但艺术逻 辑恰好可以摆脱这种束缚,根据读者受众的阅读期待以及客体自身的表现规律选择恰当的 表现主题的方式,这正是艺术逻辑的灵活之处。内容的想象性与形式的艺术性是文学作品 非常重要的属性,天马行空的想象以及富有张力的表现形式更加符合受众期待的视野。 艺术逻辑虽然是以超越生活逻辑的方式把握实际生活的本质规律,但它最终还是达到 了对生活逻辑的遵循。虽然杜丽娘死而复生不符合生活真实,但她向往婚恋自由、争取人格 独立的魅力符合人们心底的真实;虽然孙悟空七十二变上天入地不符合生活真实,但他勇敢 正义、忠诚聪敏的气质符合人们心底的真实;虽

6、然宝玉衔玉出生不符合生活真实,但他反抗 封建礼教的人格魅力符合人们心底的真实。这些变形的、超现实的形象和结构所表达的情 感、愿望和理想,从总体上说都有充分的历史依据。可以说,它们是在超越生活逻辑的更高 层次上表达了社会历史的必然要求。 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文学艺术是“真实”的,是作者在丰富的、夸张的表现形式下内蕴的 “真实” 。我们希望看到更多样态的文学形象和文学形式,能看到多样态形式下,那深层次的 真实逻辑。 (选自刘江玲浅谈文学的“真实”) 材料三: 不论是对于文学写作者还是文学研究者而言,“文学真实”的内部都存在着“现实真实” 与“经验真实”两个基本层面,前者指的是现实社会的政治、经济、文

7、化等各面向的物质实体 与真实存在,后者指的是文学主体基于个人化的审美感知和内心体验而产生的真实经验。 自然,任何文学作品都是“现实真实”与“经验真实”的复合体,但是试图从文本内在逻辑中抽离 出真实的人、事、物,或将其与现实世界建立某种必然性联系,以及诸如此类的论证与寻找,其 实意义甚微。我们对于文学作品的评价应该更为客观和全面地观照写作者创作与建构出的 “文学真实”复合体,正如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在饿罗斯文学讲稿中说过的那样:“对于 个天才作家来说,所谓的真实生活是不存在的:他必须创造一个真实以及它的必然结果。” (选自教鹤然“文学真实”的维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8、3 分) 3 A.材料一从现实经验、现实逻辑和现实关怀三个方面指出,好的文学作品必须要如实反 映真实的现实生活。 B.在文学作品中,真实的生活是不存在的,因此将文学形象与现实世界建立某种必然性 联系的做法意义不大。 C.现实生活的真实不同于文学创作的真实,前者是作者所见所历的真实生活,后者则是 经过作者再创造的生活。 D.以上三则材料虽然各自的侧重点有所不同,都认为文学创作要基于现实生活,同时 居又要对现实生活进行加工提炼。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现实经验分两种,一种是某个人经历的现实,一种是数人共同经历的普遍性现实,而 后者往往更能引起社会共鸣。 B.

9、作者在创作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时,可以虚构和想像,但是必须要遵循“现实逻辑”的 原则,要充分考虑当时的环境特点。 C.穿越类作品以及科幻类作品虽然明显不符合生活真实,但它们是一种浓缩了生活真实 的高度艺术真实,因此十分流行。 D.要使一部作品具有“文学的真实性”,不能只依靠文学作品所反映的内容,还要依靠各 种表达技巧,如夸张、想象等。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体现“文学的真实性”的一项是(3 分) A.祥林嫂遭遇丧夫丧子之痛,深受封建礼教的迫害,在别人祝福时惨死在冰天雪地里 B.项羽没有采纳谋士的建议杀死刘邦,给了刘邦反击的机会结果兵败垓下,自刎而死。 C.诸葛亮足智多谋,草船借箭、智算华容、七擒

10、孟获、弹琴退敌,赢得了后人的赞誉。 D.林冲被高俅多次设计陷害,忍无可忍,最终在雪杀死仇人,上梁山走上反抗的道路。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4 分) 5.请结合材料,简要谈谈孔雀东南飞的结尾是如何体现“文学的真实性”的。 (6 分)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 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 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 原文有关内容

11、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 (3)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 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 法。注意本题是找不能体现“文学的真实性”的论据。 (4)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 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 法。 (5)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以及个性化解读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

12、读文章,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然后结合具 体作品进行分析引证即可。 4 【解答】(1)A“如实”错,原文有“现实经验不仅是某个人经历的现实,而且是一种无数人共同经历 的普遍性现实,即人民大众所体验着的更切身、更深刻的现实”“即使是诉诸荒诞变形的现代主义作品, 现实逻辑也是非常重要的” “现实关怀是指作品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基于对现实问题的关切、 思考和热爱” , 这些都表明,“如实”反映真实生活不正确。 B“在文学作品中,真实的生活是不存在的”错,原文是“任何文学作品都是现实真实与经验真实 的复合体”,可见选项说法错误。 C“作者所见

13、所历”错,原文有“现实经验不仅是某个人经历的现实,而且是一种无数人共同经历的普遍 性现实,即人民大众所体验着的更切身、更深刻的现实”“在文学创作理论中,有艺术真实与生活 真实这两个概念。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高度提炼,是另一层次上的更高级的真实”。 故选 D。 (2)C“因此十分流行”强加因果,原文只是说“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还有近来十分流行的穿越类作 品以及科幻类作品。这些明显不符合生活真实,但我们不能否定这些作品的真实性,因为这是一种基 于生活真实、浓缩生活真实的高度艺术真实”,但是并为提到这类作品流行的原因。 故选 C。 (3)B选项表述的项羽的结局是历史上真实的结局,没有经过艺术加工,是“

14、历史真实”。不能体现“文 学的真实性”。 故选 B。 (4)材料二共有五段。第一段提出了中心论点:“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高度提炼,是另一层次 上的更高级的“真实”。第二段从“经典文学的真实性绝不是对社会生活简单的摹写和反映,而是在对生 活现实高度提纯后,对我们时代本质的深邃洞见”的角度对论点进行论述,并举了牡丹亭中杜丽娘死 而复生,西游记中孙悟空上天入地,浮士德中浮士德返老还童这些例子来证明。第三段从“生活 逻辑是对生活真实性的高度遵循”“艺术逻辑”更“灵活”的角度对论点进行论述。第四段从“艺术逻辑 虽然是以超越生活逻辑的方式把握实际生活的本质规律,但它最终还是达到了对生活逻辑的遵循”

15、的角度 论述,并举了杜丽娘、孙悟空、贾宝玉为例来论证。第五段回扣论点,指出“文学艺术是真实的,是 作者在丰富的、夸张的表现形式下内蕴的真实”。 可见,这段文字运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采用例证法,使论证严谨周密,有说服力。 (5)孔雀东南飞的结尾是如何体现“文学的真实性”的。首先考生要找到“文学的真实性”指什么, 材料二有“经典文学的真实性绝不是对社会生活简单的摹写和反映,而是在对生活现实高度提纯后,对我 们时代本质的深邃洞见,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注,是历史规律的真、生活本质的真、个人情感的真”。 由此可见,“文学的真实性”可能不符合现实生活的“真”,但一定能够反映“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切关 注,

16、是历史规律的真、生活本质的真、个人情感的真”。而孔雀东南飞结尾运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 写刘兰芝和焦仲卿双双殉情,化鸟双飞,这种处理虽然不符合“生活的真实”,但表现了人们对封建家长 制的抗争,对婚姻自主生活的向往,它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具有真正的现实关怀,是一种“文学的真实”。 答案: (1)D (2)C (3)B (4)开头提出中心论点,观点鲜明;全文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严谨周密;运用了例证法, 论据典型,有说服力。 (5)孔雀东南飞结尾运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写刘兰芝和焦仲卿双双殉情,化鸟双飞,这种处理虽然 不符合生活的真实,但表现了人们对封建家长制的抗争,对婚姻自主生活的向往,它源自生

17、活又高于生活, 具有真正的现实关怀,是一种“文学的真实”。 【点评】“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 5 (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3)分点分条作答。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霍乱之乱 天气非常闷热,闪电在遥远的云层里跳动,有走暴迹象。 我和秦静值夜班。下午五点,防疫站的人基本走光了,只剩下科室主任闻达 闻达头发凌乱的脑袋在资料堆中微微摇晃,从油漆斑驳的办公桌底探出老远的,是他伶仃的长腿和那 双穿着不配套皮鞋的大脚。他追踪流行病二十多年了,他

18、对所有的流行病都怀有巨大的兴趣和热情。写作 工作量极大的报告使他每天都要推迟一个小时下班。闪电穿过云层,雷声冷不丁在耳边爆响,密集的大雨 从远处黑压压地扫了过来。 电话骤然响起。 是十九医院肠道门诊的洪大夫打来的,她战战兢兢地说:“我们发现一例霍乱。” 在消失了几十年之后,霍乱又来了,而我们对它的认识仅限于知道它的厉害和可怕。我们学习的流行 病学教材是一九七七年印刷的, 它告诉我们:“我国在解放后不久便控制和消灭了天花、 霍乱和鼠疫”于是, 在学习流行病各论的时候这几种传染病的章节是哗哗翻过去的。 我和秦静傻了眼,洪大夫在电话里大叫:“喂,我们该怎么办?” 秦静咬了咬牙,接过了电话:“洪大夫,

19、你要以最快速度将粪样送到站里来。其次,隔离是最重要的, 所有的烈性传染病都是要首先隔离传染源。” 洪大夫大叫:“糟了!粪样培养是才出的结果,病人前天看完病就回家了。我得赶快查看疫情卡,一找 到确切的地址就告诉你们。” 五层楼的防疫站蓦然间灯火通明。各科室的人马全都冒雨赶回站里,大家对霍乱除了恐惧,其他一无 所知。 站长答非所问地应付着大家, 人们非常不满, 于是到处是寻找闻主任的声音:“闻主任呢?闻达呢?” 闻达的出现使站里顿时有了秩序, 大家的目光一下子集中过来。 站长如见救星, 紧紧地握住闻达说:“乱 成一锅粥了,现在看你的了。” 闻达一口气宣布了八条意见:第一,组成紧急行动小组;第二,立

20、刻复查粪样培养基的菌落;第三,连 夜出发,追踪病人并确定疫点” 有关部门的领导都赶来了,小车密密麻麻塞满门口。领导都主动与闻达握手,摇着他的手说:“老专家 啊,全靠你了。” 闻达的八条处理方案,开出了一系列我们防疫站本来就应该配备却一直没有的正规化 设备,大大小小写满了三张纸。 闻达走路变得格外轻盈,皮鞋不再像平时那样不知深浅地磨擦地面,破旧的白大褂在他 6 身后飞荡起来,使他像一只忙碌的喜气洋洋的燕子。 紧急行动小组成立,救护车一头冲进雨里,以最快速度朝一个叫“臭塘村”的地方飞去, 霍乱病人肖志平居住在臭塘村,而村址不详。 几经辗转,当我们终于将肖志平带回防疫站时,已是旭日东升。 理想中的紫

21、外线室已经有了,大厅里整齐地挂着崭新的隔离服,地上。是一排排油亮的齐 膝长筒橡胶靴。仅半天时间,整个防疫站旧貌换新颜。 闻达一夜没睡,但他精神矍铄,一双眼睛精光发亮。 他主动跟我们聊起往事:“我年轻时遇上一次鼠疫,是一九五二年,黑龙江的甘南县突 然出现大量肺炎病人。传播之迅猛、死亡率之高震惊了政务院。消息传来,我立刻报名去了 疫区,提出了紧急处理的流行病防治方案,划出了半径为十公里的警戒圈,大隔离圈内再划 小隔离圈,层层进行检疫和预防接种。我们获得了极大成功。”秦静说:“后来呢,闻主任?” 闻达说:“后来就是今天了,我又抓住霍乱了。这次的霍乱,我们也一定能够消灭。但这一次不是永远。 要记住,微

22、生物与我们同在这个生活空间,它们的繁殖变异没完没了,一旦为它们提供了外因,就会造成 发病。现在情况危急,我们今天必须封锁疫点。” 下午六点,我们全副武装地从防疫站出来,体态臃肿,像太空里的宇航员,笨拙缓慢地爬 上汽车。 臭塘村原是一个地图上并不存在的村落,它位于工厂与农村的接壤地带,是工厂的废料 废渣堆。村子里没有什么树木,四周是荒滩和臭水塘,正值晚饭时间,屋顶冒着炊烟,臭水塘边有妇 女在洗菜,光屁股的小孩和鸡鸭猪狗在外面玩耍。 我们兵分两路向臭塘村包抄过去。闻达率先接近村子,电喇叭不停地喊话:“乡亲们 我是防疫站的流行病医生。你们这里流行一种肠道传染病,要求大家从现在起一律不要外出,等候我

23、们的检查和治疗。” 消杀科的人背着喷雾器,沿着包圈散开,准备由外向内进行卷帘式消毒。 村里的女人尖叫起来,拉着孩子到处躲藏。男人们拿起木棒、铁锤,在村口堵住了闻达, 一把缴获了闻达手里的喇叭,凶狠地说:“少来这套,我们生病了会自己去医院。说实话,你 们为什么要包围我们村子?后面围上来的人是不是要使用化学武器?” 闻达说:“不是不是,是来给你们消毒的。” 村民们怒火万丈:“我们没有毒,你们来消毒做什么?” 关键时刻,闻达急中生智叫把消毒液喷在自己身上。闻达在消毒液的淋浴下作出开心 的样子给村民看,说:“是不是化学武器?我死了没有?没有啊!”村民们观察了一会儿,便放 下了手中的武器。 我们成功封锁

24、了疫点。有五个病人被我们检查了出来,当即就塞进救护车送回了医院。 7 封锁区隔离了十四天,没有一个人有闪失,倒是我们防疫站的医生几乎都累病了。这十 四天,我们的睡眠平均每天只有两个半小时。 从封锁区撤回来的那天,村民送了我们一程又一程。他们说:“我们最感激的是,你们让 领导注意到了臭塘村,我们从此有人管了。其实我们哪里有什么病?谁夏天不拉几次肚子? 从来没有医生像你们这么好,实在是辛苦你们了!” 我们无奈地笑笑,上车走了。臭塘村的人们觉得我们在小题大做,他们最终也不知道自 己患的是霍乱。 因为严格的保密,事后便没有我们所期待的辉煌。闻达回到了从前,依然每天下班之后 写一个小时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25、,走路又是拖泥带水了,鞋底总是噬嗌地磨擦地面,两只不 同的皮鞋又穿在了他的脚上。 (改编自池莉霍乱之乱 )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接到洪大夫的电话,“我和秦静傻了眼”,说明“我”对霍乱的突然出现既感到震惊,又一 时不知如何应对 B.霍乱发生后,闻达开列的所需设备“写满了三张纸”,主要反映了当时社会防疫条件的 落后以及防疫医疗设备的匮乏。 C.“这次的霍乱,我们也一定能够消灭。但这一次不是永远”这句话体现了闻达对病毒 有着清醒的认识,发人深思。 D.送行时村民们对医护工作者心存感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认为自己的生活引起了大 家的注意,自此有望改善。 7.下列对

26、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通过“我”的视角来叙事,能够增强故事真实性,拉近与读者距离,不过也容易受到 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的限制。 B.小说开头“跳动”“穿过”“爆响”“扫”等词语,清晰地描绘出天气和时间的变化,渲染了霍乱 发生时的恐怖气氛。 C.“像一只忙碌的喜气洋洋的燕子”,小说运用比喻手法,表现了闻达受到领导重视和设 备完善后骄傲自得的心情。 D.小说插叙了闻达年轻时消灭鼠疫的情况,它既丰富了人物形象,也为后面消灭霍乱的情节发展做好 了铺垫。 8.小说三次写到闻达的鞋子,每次表达效果都不同,请简要分析。 (4 分) 9.谈到创作时,作者说“将自己的担忧写进了小

27、说”。作者的“担忧”包括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简 要分析。 (6 分) 【分析】(1)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 本内容分析与概括能力。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 8 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 (2)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 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 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3)本题考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

28、法。具体考查物象衬托和细节描写。解答时要找到这些细节描写,分析语 境,概括该描写表现人物的哪些形象或性格特点;最后分析这样塑造人物的效果。 (4)本题考查探讨文本创作意图及筛选概括主要信息的能力。探讨创作意图要结合背景及作者在文章中透 露出的关键信息来分析;筛选概括信息要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筛选出符合题目 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分条回答问题。本题问作者的“担忧”包括哪些方面。 【解答】(1)B“主要反映了当时社会防疫条件的落后以及防疫医疗设备的匮乏”错,主要反映了当时 社会对防疫工作的轻视。 故选 B。 (2)C“表现了闻达受到领导重视和设备完善后骄傲自得的心情”错误

29、,此时设备还未完善;另外结合 原文“闻达走路变得格外轻盈,皮鞋不再像平时那样不知深浅地磨擦地面,破旧的白大褂在他身后飞荡起 来,使他像一只忙碌的喜气洋洋的燕子”可知人物的心情应是“激动兴奋”。 故选 C。 (3)第一次是“闻达头发凌乱的脑袋在资料堆中微微摇晃,从油漆斑驳的办公桌底探出老远的,是他伶仃 的长腿和那双穿着不配套皮鞋的大脚”,“鞋与脚不配套”,说明人物不修边幅、不拘小节;第二次是“闻 达走路变得格外轻盈,皮鞋不再像平时那样不知深浅地磨擦地面,破旧的白大褂在他身后飞荡起来,使他 像一只忙碌的喜气洋洋的燕子”,为何“走路变得格外轻盈,皮鞋不再像平时那样不知深浅地磨擦地面”? 是因为臭塘村

30、发现“霍乱”,大家对这个病知之甚少,都不知如何是好,“站长如见救星,紧紧地握住闻 达说:乱成一锅粥了,现在看你的了。”“有关部门的领导都赶来了,小车密密麻麻塞满门口。领导 都主动与闻达握手,摇着他的手说:老专家啊,全靠你了。”可见这个细节是表现主人公自身价值受 到重视,意气风发充满活力的精神状态;第三次是“闻达回到了从前,依然每天下班之后写一个小时的流 行病学调查报告,走路又是拖泥带水了,鞋底总是噬嗌地磨擦地面,两只不同的皮鞋又穿在了他的脚上”, 闻达和同事们成功阻止了疫情的爆发,但是群众不知道,“臭塘村的人们觉得我们在小题大做,他们最终 也不知道自己患的是霍乱”,并且“因为严格的保密,事后便

31、没有我们所期待的辉煌”,而闻达并没有因 此而闹情绪,这个细节描写突出主人公不注重一已得失坚守自我的高贵品质。 (4)根据“我们学习的流行病学教材是一九七七年印刷的,它告诉我们:我国在解放后不久便控制和消 灭了天花、霍乱和鼠疫。于是,在学习流行病病论的时候,这几种传染病的章节是哗哗翻过去的”可概 括出“专业教育存在缺陷,医疗人员缺乏专业培养,以致霍乱来临时慌乱不堪”;根据“闻达的八条处理 方案,开出了一系列我们防疫站本来就应该配备却一直没有的正规化设备,大大小小写满了三张纸”可概 括出“有关部门对防疫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应有的医疗设备严重缺乏”;根据“男人们拿起木棒、铁锤, 在村口堵住了闻达,一把

32、缴获了闻达手里的喇叭,凶狠地说:少来这套,我们生病了会自己去医院。说 实话,你们为什么要包围我们村子?后面围上来的人是不是要使用化学武器?”“其实我们哪里有什么 病?谁夏天不拉几次肚子?从来没有医生像你们这么好,实在是辛苦你们了!”“臭塘村的人们觉得我们 在小题大做,他们最终也不知道自己患的是霍乱”可概括出“科学知识普及程度不够,医疗队进村遭遇抵 抗,村民认为医疗队小题大做”;根据“大家对霍乱除了恐惧,其他一无所知。站长答非所问地应付着大 家,人们非常不满,于是到处是寻找闻主任的声音:闻主任呢?闻达呢?”“站长如见救星,紧紧地 握住闻达说:乱成一锅粥了,现在看你的了。”“有关部门的领导都赶来了

33、,小车密密麻麻塞满门口。 领导都主动与闻达握手,摇着他的手说:老专家啊,全靠你了。”“因为严格的保密,事后便没有我 们所期待的辉煌”,可概括出“对专业人才缺乏应有的尊重和待遇,闻达临危受命,医疗队付出巨大努力 消灭疫情后没有出现期待的辉煌”。 答案: 9 (1)B (2)C (3)第一次突出人物不修边幅、不拘小节的性格特点。第二次写主人公自身价值受到重视,意气风发 充满活力的精神状态。第三次突出主人公不注重一已得失坚守自我的高贵品质。 (4)专业教育存在缺陷,医疗人员缺乏专业培养,以致霍乱来临时慌乱不堪。有关部门对防疫工作重 视程度不够,应有的医疗设备严重缺乏。科学知识普及程度不够,医疗队进村

34、遭遇抵抗,村民认为医疗 队小题大做。对专业人才缺乏应有的尊重和待遇,闻达临危受命,医疗队付出巨大努力消灭疫情后没有 出现“期待的辉煌”。 【点评】要读懂小说,首先,要分析人物的典型性格。典型人物的典型性如何体现呢?这就需要注意人物 的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是指典型人物所代表的那一类人的共同性格。其次,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 象。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我们需要从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人 物形象,因为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 来,离开了情节,就不知道人物怎样做事,也就无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征。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须透

35、过情节 中发生的事情这种外在现象去剖析现象背后的本质。故事情节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 第三,分析矛盾冲突,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矛盾冲突是构成情节的基础,是展示人物性格的手段,优秀的 小说总是充分地揭示社会生活本质的矛盾和斗争,在典型的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一般说来, 矛盾冲突展开得越充分,人物性格也就越鲜明。第四,借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第五,借助环境描写 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环境描写,探究形成人物命运和性格的社会原因)。第六,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 物性格。第七,借助作者倾向分析人物形象(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或联系小说主题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36、(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武承嗣营求为太子,数使人说太后曰:“自古天子未有以异姓为嗣者”太后意未决。狄仁杰每从容言于 太后曰:“大帝以二子托陛下。陛下乃欲移之他族,无乃非天意乎!且姑侄之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子则千秋 万岁后配食太 庙 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祔姑于庙者也。”太后曰:“此朕家事,卿勿预知。”仁杰 曰:“王者以四海为家,四海之内,孰非臣妾,何者不为陛下家事!君为元首,臣为股肱,义同一体,况臣 备位宰相 ,岂得不预知乎!太后意稍寤。他日,又谓仁杰曰:“朕梦大鹦鹉两翼皆折,何也?”对曰:“武 者,陛下之姓,两翼,二子也。陛

37、下起二子,则两翼振矣。”太后由是无立承嗣之意。太后命宰相各举尚 书郎一人,仁杰举其子司丞光嗣 ,已而称职。太后喜曰:“卿足继祁奚矣。”初,契丹 将李楷固,善用索 及骑射,每陷陈,如鹘入乌群,所向披靡。及孙万荣死,来降,有司责其后至,奏请族之。狄仁杰曰:“楷 固骁勇绝伦,能尽力于所事,必能尽力于我,若抚之以德,为我用矣。”奏请赦之,所亲皆止之,仁杰曰; “苟利于国,岂为身谋!”太后用其言,赦之。又请与之官,太后以楷固为左玉铃卫将,使将兵击契丹余 党,悉平之。太后欲造大佛像,狄仁杰上疏谏,其略曰:“今之伽蓝 ,制过宫阙。功不使鬼,止在役人, 物不天来,终须地出,不损百姓,将何以求!”又曰:“如来设

38、救,以慈悲为主,岂欲劳人,以存虚饰!” 又曰:“比来水旱不节,当今边境未宁,若费官财,又尽人力,一隅有难,将何以救之?”太后曰:“公教 朕为善,何得相违!遂罢其役。太后信重仁杰,群臣奠及,常谓之国老而不名。仁杰好面引廷争,太后每 屈意从之。辛丑,薨 ,太后泣曰:“朝堂空矣!”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三有删改) 注:司丞光嗣:猴仁的儿子狄光嗣,任司府丞官职。伽蓝:梵语,译为佛教寺院。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祔姑于庙者也/ B.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

39、祔姑于庙者也/ 10 C 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姑于庙者也/ D.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祔姑于庙者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太庙,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秦汉时始称“太庙”。太庙内只供奉本朝历代先皇。 B.宰相,是对中国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只有辽代以其为正式官名。 C.契丹,古代游牧民族,发源于中国东北地区,唐末建立契丹国,后改国号为辽。 D.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妃嫔、皇子、公主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

40、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狄仁杰坚持原则,直言敢谏。在立储问题上,不阿附太后,最终太后听从了他的意见。 B.狄仁杰公私兼顾,不避嫌忌。他举荐自己儿子为尚书郎,太后说他像祁奚一样顾念家人。 C 狄仁杰不计得失,为国荐贤。他知人敢任,力排众议,请求赦免并任用契丹降将李楷固。 D.狄仁杰反对奢华,爱惜民力。武则天要建造大佛像,极力谏阻,武则天停止了这项工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 分) (1)及孙万荣死,来降,有司责其后至,奏请族之。 (4 分) (2)当今边境未宁,若费宫财,又尽人力,一隅有难,将何以救之?(4 分) 14.狄仁杰是如何打消武则天要立武承嗣

41、为太子的想法的?请简要说明。 (3 分) (二) 古代诗歌阅读 (本 题共 2 小题,9 分) 【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判断。 (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答题的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 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 “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 达到词

42、达句顺。 (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筛选和理解。找到相关内容,仔细理解的基础上,抓住关键信息,仔细概 括。 【解答】(1)根据句意断句。“立”的宾语是“子”,要连在一起,后面“则”表承接,其前断开,排除 AC;“立子”与“立侄”是两种情况,“子”和“侄”后都要断句,排除 B故选 D译文:陛下立儿子为 太子,则千秋万岁之后,配祭太庙,代代相承,没有穷尽;立侄儿为太子,则未听说过侄儿当了天子而合 祭姑姑于太庙的。 (2)A“太庙内只供奉本朝历代先皇”有误。最早太庙只是供奉皇帝以及本朝历代皇帝的地方,后来皇 帝、宗室、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 (3)B“公私兼顾”“顾念家人”

43、不当,据原文“仁杰举其子司丞光嗣,已而称职。太后喜曰:卿足继 祁奚矣。”可知,狄仁杰推荐自己的儿子是出于公心,就像“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祁奚一样。 (4)“来降”补充主语“李楷固”;“有司”,有关部门;“后至”,没有及早投降;“族”,灭族。 译文:孙万荣死后,李楷固投降唐朝。有关部门指责他没有及早投降,上奏请求将他灭族。 “宫财”,指为修建大佛像使用国库资财;“隅”,角落;“何以”,宾语前置,应是“以何”,用什 么。译文:边境又不安宁,如果为修建大佛像而耗费国库资财,又用尽民力,那么万一哪一个角落有灾难, 陛下将用什么去救援呢? (5)原文狄仁杰说到“大帝以二子托陛下。陛下乃欲移之他族,

44、无乃非天意乎!”,意思是高宗大帝将两 11 个儿子托付陛下。陛下现在却想将国家移交给外姓,这不是不符合上天的意思吗?这是从先皇遗命的角度 对其劝说。“且姑侄之与母子孰亲?”,这是从母子与姑侄关系亲疏的角度对比进行劝说,立儿子在自己 死后还可以配祭太庙,没有穷尽。此时武则天还没有打消念头。后来写到替武则天解梦,太后才打消了立 武承嗣为太子的念头。 答案: (1)D (2)A (3)B (4)孙万荣死后,李楷固投降唐朝。有关部门指责他没有及早投降,上奏请求将他灭族。 边境又不安宁,如果为修建大佛像而耗费国库资财,又用尽民力,那么万一哪一个角落有灾难,陛下将 用什么去救援呢? (5)先从先皇遗命的角

45、度劝说;从母子和姑侄关系亲疏对比的角度劝说;机智地为太后解梦。 参考译文: 武承嗣谋求充当太子。多次指使人劝太后说: “自古以来的天子没有以外姓人为继承人的。” 太后还拿不定主意。狄仁杰常从容不迫地对太后说:“高宗大帝将两个儿子托付陛下。陛下现在却想将国 家移交给外姓,这不是不符合上天的意思吗?(或恐怕是吧?)况且姑侄与母子相比谁更亲?陛下立 儿子为太子,则千秋万岁之后,配祭太庙,代代相承,没有穷尽;立侄儿为太子,则未听说过侄儿当了天 子而合祭姑姑于太庙的。”太后说:“这是朕家里的事,你不要参与。”狄仁杰说:“君王以四海为家, 四海之内,谁不是臣妾,什么事不是陛下家里的事!君主是元首,臣下为四

46、肢,从道理上如同一个整体, 何况我凑数任宰相,哪能不参与呢!”太后心里稍微醒悟。有一天,太后又对狄仁杰说:“我梦见大鹦鹉两 翼都折断,这是什么意思?”回答说:“武是陛下的姓,两翼是两个儿子。陛下若起用两个儿子,那么两 翼便振作起来了。”太后因此便打消了立武承嗣为太子的意思。太后命令宰相各荐举尚书郎一人。狄仁杰 荐举自己的儿子司府丞狄光嗣,后来他很胜任这个职务。太后高兴地说:“你可以继承古代荐举自己儿子 的祁奚了。”当初,契丹的将领李楷固,善于使用套绳和骑射,每次进入战阵。就好像骛鸟进入乌鸦群中, 所向无敌。孙万荣死后,李楷固投降唐朝。有关部门指责他没有及早投降,上奏请求将他灭族。狄仁杰说: “

47、李楷固勇猛无比,既然能为他的主上尽力,也一定能为我们尽力,如果用恩德安抚他,就能为我所用。” 于是上奏请求赦免他。他的亲属友好都劝他不要这样做。狄仁杰说:“如果有利于国家,难道还要为自己 打算!”太后采纳他的意见,赦免了李楷固。他又请求授给他们官职,太后任命李楷固为左玉钤卫将军,派 他领兵进击契丹余党,结果将契丹全部平定。武则天要建造一尊大佛像,狄仁杰上疏谏阻,奏疏的大意是: “当今的佛教寺院,在建筑规模上已经超过皇帝的宫殿。营建这些寺院无法借助鬼神之助。只能依靠百姓 出力,物资不会从天而降,终究来自地里。不靠损害百姓。那么又怎能得到这些东西呢?”他又说:“如 来佛创立佛教,以大慈大悲为宗旨,

48、哪里要劳民伤财,来设置浮华无实用的装饰!”又说:“近年来水旱 灾害时有发生,边境又不安宁,如果为修建大佛像而耗费国库资财,又用尽民力,那么万一哪一个角落有 灾难,陛下将用什么去救援呢?”武则天说:“您劝导我行善,我又怎么能违背您的意愿呢?”于是停止 了修建大佛像的工程。武则天十分信任和推重狄仁杰,没有哪一个大臣能比得上。她常常称狄仁杰为国老, 而不是直呼其名。狄仁杰习惯于在朝堂上当面直言规谏,武则天划常常采纳他的建议,即使这样做违背了 自己的本意时也是如此。辛丑年,狄仁杰去世,武则天流着眼泪说:“朝堂上再也没有可以依靠的了!” 【点评】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 在考试过程中,

49、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 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 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 要一遍把它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12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的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 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中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 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 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516 题。 古松 石延年 直气森森耻屈盘,铁衣生涩紫鳞干。 影摇千尺龙蛇动,声撼半天风雨寒。 苍藓静缘离石上,丝萝高附入云端。 报言帝座抡材 者,便作明堂一柱看。 注:抡材,选择木材。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 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语文高考 > 第二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