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黄浦区2020届高三下学期阶段性调研(二模)测试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星星 文档编号:140268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69.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黄浦区2020届高三下学期阶段性调研(二模)测试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上海市黄浦区2020届高三下学期阶段性调研(二模)测试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上海市黄浦区2020届高三下学期阶段性调研(二模)测试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上海市黄浦区2020届高三下学期阶段性调研(二模)测试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上海市黄浦区2020届高三下学期阶段性调研(二模)测试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上海市黄浦区上海市黄浦区 2020 届高届高考考数学二模试卷数学二模试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有一、填空题(本大题共有 12 题,满分题,满分 54 分分.其中第其中第 16 题每题题每题 4 满分满分 54 分,第分,第 7-12 题每题每 题题 5 满分满分 54 分)考生应在答题纸相应编号的空格内直接填写结果分)考生应在答题纸相应编号的空格内直接填写结果. 1若集合 A1,2,3,4,5,Bx|x2x60,则 AB 来源:学#科#网 2函数 y2cos2x+2 的最小正周期为 3某社区利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 140 户高收入家庭、280 户中等收入家庭、80 户低收入家 庭中选出 100

2、户调查社会购买力的某项指标,则中等收入家庭应选 户 4若直线 l1:ax+3y50 与 l2:x+2y10 互相垂直,则实数 a 的值为 5如果 sin= 22 3 , 为第三象限角,则 sin(3 2 +) 6若一圆锥的主视图是边长为 6 的正三角形,则此圆锥的体积为 7已知双曲线 2 2 2 2 = 1(0,0)的一条渐近线平行于直线:l:y2x+10,双曲线 的一个焦点在直线 l 上,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8 已知函数 f (x) ax+b (a0, a1) 的定义域和值域都是2, 0, 则 f (1) 9当 x,y 满足 + 2 7 0, 1 0, 1, 时,|2xy|a 恒成立,则实数

3、a 的取值范围是 10某班共有 4 个小组,每个小组有 2 人报名参加志愿者活动,现从这 8 人中随机选出 4 人作为正式志愿者,则选出的 4 人中至少有 2 人来自同一小组的概率为 11已知 aR,函数 f(x)= + 2 (0) 2+ 1( 0) ,若存在不相等的实数 x1,x2,x3,使得 (1) 1 = (2) 2 = (3) 3 = 2,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12点 A 是曲线 = 2+ 2( 2)上的任意一点,P(0,2) ,Q(0,2) ,射线 QA 交曲 线 = 1 8 2于 B 点,BC 垂直于直线 y3,垂足为点 C,则下列结论: (1)|AP|AQ|为定值22; (2)|

4、QB|+|BC|为定值 5; (3)|PA|+|AB|+|BC|为定值5 + 2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有二、选择题(本大题共有 4 题,满分题,满分 20 分)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考生应在答题纸分)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考生应在答题纸 的相应编号上,将代表答案的小方格涂黑,选对得的相应编号上,将代表答案的小方格涂黑,选对得 5 分,否则一律得零分)分,否则一律得零分) 13 “函数 f(x) (xR)存在反函数”是“函数 f(x)在 R 上为增函数”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4设 z1,z2是复数

5、,则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 A若|z1z2|0,则1= 2 B若 z1= 2,则1=z2 C若|z1|z2|,则 z11=z22 D若|z1|z2|,则 z12z22 15已知 , 是互相垂直的单位向量,向量 满足: = , = 2 + 1,是向 量 与 夹角的正切值,则数列bn是( ) A单调递增数列且 bn= 1 2 B单调递减数列且 bn= 1 2 C单调递增数列且 bn2 D单调递减数列且 bn2 16如图,直线 l平面 ,垂足为 O,正四面体 ABCD 的棱长为 2,A,D 分别是直线 l 和 平面 上的动点,且 BCl,则下列判断: 点 O 到棱 BC 中点 E 的距离的最大值

6、为2 + 1; 正四面体 ABCD 在平面 上的射影面积的最大值为3 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 A都正确 B都错误 C正确,错误 D错误,正确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 5 题,满分题,满分 76 分分.)解答下列各题必须在答题纸相应编号的规定区)解答下列各题必须在答题纸相应编号的规定区 域内写出必要的步骤域内写出必要的步骤. 17如图,在三棱椎 PABC 中,PA平面 ABC,BAC90,D、E、F 分别是棱 AB、 BC、CP 的中点,ABBC1,PA2 (1)求异面直线 PB 与 DF 所成的角; (2)求点 P 到平面 DEF 的距离 18设 A(x1,y1) (x2

7、,y2)是函数,y= 1 2 + 2 1的图象上任意两点,点 M(x0,y0) 满足 = 1 2( + ) (1)若 x0= 1 2,求证:y0 为定值; (2)若 x22x1,且 y01,求 x1的取值范围,并比较 y1与 y2的大小 19某公园计划在矩形空地上建造一个扇形花园如图所示,矩形 ABCD 的 AB 边与 BC 边的长分别为 48 米与 40 米,扇形的圆心 O 为 AB 中点,扇形的圆弧端点 E,F 分别在 AD 与 BC 上,圆弧的中点 G 在 CD 上 (1)求扇形花园的面积(精确到 1 平方米) ; (2)若在扇形花园内开辟出一个矩形区域 A1B1C1D1为花卉展览区,如

8、图所示,矩形 A1B1C1D1的四条边与矩形 ABCD 的对应边平行,点 A1,B1分别在 OE,OF 上,点 C1, D1在扇形的弧上, 某同学猜想, 当矩形 A1B1C1D1面积最大时, 两矩形 A1B1C1D1与 ABCD 的形状恰好相同(即长与宽之比相同) ,试求花卉展区 A1B1C1D1面积的最大值,并判断 上述猜想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20已知点 A,B 分别是椭圆 C: 2 2 + 2 2 = 1(0)的右顶点与上顶点,坐标原点 O 到 直线 AB 的距离为 6 3 ,且点 A 是圆 r:( 2)2+ 2= 2(0)的圆心,动直线 l:y kx 与椭圆交于 PQ 两点 (1)求

9、椭圆 C 的方程; (2)若点 S 在线段 AB 上, = ( +),且当 取最小值时直线 l 与圆相切,求 r 的值; (3)若直线 l 与圆分别交于 G,H 两点,点 G 在线段 PQ 上,且|QG|PH|,求 r 的取值 范围 21 (18 分)若数列an与函数 f(x)满足:an的任意两项均不相等,且 f(x)的定义 域为 R;数列an的前 n 项的和 Snfan,对任意的 nN*都成立,则称an与 f(x) 具有“共生关系” (1) 若= 2( )试写出一个与数列an具有 “共生关系” 的函数 f (x) 的解析式; (2)若 f(x)ax+b 与数列an具有“共生关系” ,求实数对

10、(a,b)所构成的集合, 并写出 an关于 a,b,n 的表达式: (3)若 f(x)x2+cx+h,求证: “存在每项都是正数的无穷等差数列an,使得an与 f (x)具有共生关系 ”的充要条件是“点(c,h)在射线 = 1 2 ( 1 16)上”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有一、填空题(本大题共有 12 题,满分题,满分 54 分分.其中第其中第 16 题每题题每题 4 满分满分 54 分,第分,第 7-12 题每题每 题题 5 满分满分 54 分)考生应在答题纸相应编号的空格内直接填写结果分)考生应在答题纸相应编号的空格内直接填写结果. 1若集合 A1,2,3,4,5,Bx|

11、x2x60,则 AB 1,2 由题直接求出集合 B,再利用交集的定义求得结果 由题知集合 B(2,3) ,再由交集定义可得 AB1,2, 故答案为:1,2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交集的运算,注意端点和点集,是道基础题 2函数 y2cos2x+2 的最小正周期为 先将函数降幂化简,然后套公式求周期 由已知得 = 2 1+2 2 + 2 = 2 + 3, 所以 T= 2 2 =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三角函数式的化简以及最小正周期的求法属于基础题 3某社区利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 140 户高收入家庭、280 户中等收入家庭、80 户低收入家 庭中选出 100 户调查社会购买力的某项指标,则中等收入家庭应选

12、56 户 由分层抽样的定义直接利用比的关系得出结果 由题知共有 140+280+80500 户家庭,设应选中等收入家庭为 x 户,由分层抽样的定义 知 100 = 280 500,解得 x56 故答案为:56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分层抽样,是道基础题 4若直线 l1:ax+3y50 与 l2:x+2y10 互相垂直,则实数 a 的值为 6 由直线互相垂直,可得 a+60,解得 a 直线 l1:ax+3y50 与 l2:x+2y10 互相垂直, a+60,解得 a6 故答案为:6 本题考查了直线互相垂直与斜率之间的关系, 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 属于基础题 5如果 sin= 22 3 , 为第三

13、象限角,则 sin(3 2 +) 1 3 由 sin 的值及 为第三象限角,利用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求出 cos 的值,原式 利用诱导公式化简,将 cos 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sin= 22 3 , 为第三象限角, cos= 1 2 = 1 3, 则 sin(3 2 +)cos= 1 3 来源:学科网 故答案为:1 3 此题考查了运用诱导公式化简求值,以及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的运用,熟练掌握诱导 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 6若一圆锥的主视图是边长为 6 的正三角形,则此圆锥的体积为 93 根据三视图的性质,求出圆锥底面半径长和高的大小,由此结合圆锥的体积公式,则不 难得到本题的答案 一圆锥的

14、主视图是边长为 6 的正三角形,即圆锥的轴截面是正三角形 ABC,边长等于 6,如图: 圆锥的高 AO= 3 2 6 =33, 底面半径 r= 1 2 63, 因此, 该圆锥的体积 V= 1 3r 2AO= 1 33 23 3 =93 故答案为:93 本题给出圆锥轴截面的形状,求圆锥的体积,着重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圆锥的轴 截面等知识,属于基础题 7已知双曲线 2 2 2 2 = 1(0,0)的一条渐近线平行于直线:l:y2x+10,双曲线 的一个焦点在直线 l 上,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2 5 2 20 = 1 根据渐近线的方程和焦点坐标,利用 a、b、c 的关系和条件列出方程求出 a2、b

15、2,代入 双曲线的方程即可 由题意得, = 2 2 + 10 = 0 2= 2+ 2 , 解得 a25,b220, 双曲线的方程是 2 5 2 20 = 1, 故答案为: 2 5 2 20 = 1 本题考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以及简单几何性质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8 已知函数 f (x) ax+b (a0, a1) 的定义域和值域都是2, 0, 则 f (1) 3 3 由题分别讨论 0a1, a1 两种情况, 得出关系式, 解方程组即可得出 a, 再代入 f ( 1)即可 当 0a1 时,由题得 2 + = 0 0+ = 2,解得 a= 3 3 ,b3,则 f(1)= 3 3; 当 a1 时,由题

16、意得 2 + = 2 0+ = 0 ,无解; 故答案为:3 3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及分类讨论,是道综合题 9当 x,y 满足 + 2 7 0, 1 0, 1, 时,|2xy|a 恒成立,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4,+ ) 画出约束条件的可行域,求解|2xy|的最大值,即可得到 a 的范围 x,y 满足 + 2 7 0, 1 0, 1, 的可行域如图:由 + 2 7 = 0 1 = 0 解得 A(3,2) , z2xy,经过可行域的 A 时,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4, 此时|2xy|取得最大值, 所以,|2xy|a 恒成立,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4,+) 故答案为:4,+)

17、 本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的应用,利用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通过数形结合是解决本题的 关键 10某班共有 4 个小组,每个小组有 2 人报名参加志愿者活动,现从这 8 人中随机选出 4 人作为正式志愿者,则选出的 4 人中至少有 2 人来自同一小组的概率为 27 35 现从这 8 人中随机选出 4 人作为正式志愿者,基本事件总数 n= 8 4 =70,选出的 4 人中 至少有 2 人来自同一小组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 m= 8 4 2 1212121 =54, 由此能求出选出 的 4 人中至少有 2 人来自同一小组的概率 某班共有 4 个小组,每个小组有 2 人报名参加志愿者活动, 现从这 8 人中随机

18、选出 4 人作为正式志愿者, 基本事件总数 n= 8 4 =70, 选出的 4 人中至少有 2 人来自同一小组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 m= 8 4 2 1212121 =54, 选出的 4 人中至少有 2 人来自同一小组的概率为 p= = 54 70 = 27 35 故答案为:27 35 本题考查概率的求法,考查古典概型、排列组合等基础知识,考查推理论证能力与运算 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11已知 aR,函数 f(x)= + 2 (0) 2+ 1( 0) ,若存在不相等的实数 x1,x2,x3,使得 (1) 1 = (2) 2 = (3) 3 = 2,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4) 令 2+1 =

19、2(x0) ,解得 x1,所以问题转化为 +2 = 2在(0,+)上有两个 不等根即可, 分离参数得 = 2( + 1 )在 (0, +) 上有两个不等实根, 只需研究 g (x) = 2( + 1 )在(0,+)上的单调性,极值,端点值,结合图象即可解决问题 当 x0 时,令 2+1 = 2(x0) ,解得 x1; 所以只需方程 +2 = 2在(0,+)上有两个不等根即可, 整理得 = 2( + 1 ),x(0,+)有两个根 只需 ya 与 y= 2( + 1 )在(0,+)上有两个不同交点即可 令 g(x)= 2( + 1 ),x0,() = 2(1 1 2) = 2(+1)(1) 2 ,

20、 当 x(0,1)时,g(x)0,g(x)递增;x(1,+)时,g(x)0,g(x) 递减;所以 g(x)maxg(1)4, 且 x0,或 x+时,都有 g(x) 所以,要使 x0 时,结论成立,只需 a4 即可 故答案为: (,4) 本题考查利用数形结合思想研究函数零点的问题,要注意函数的零点、方程的根、两个 函数图象交点的横坐标之间的相互转化,互为工具的关系同时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 力等属于中档题 12点 A 是曲线 = 2+ 2( 2)上的任意一点,P(0,2) ,Q(0,2) ,射线 QA 交曲 线 = 1 8 2于 B 点,BC 垂直于直线 y3,垂足为点 C,则下列结论: (1)|

21、AP|AQ|为定值22; (2)|QB|+|BC|为定值 5; (3)|PA|+|AB|+|BC|为定值5 + 2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1) , (2) 曲线 = 2+ 2( 2)表示双曲线 2 2 2 2 = 1的上支,曲线 = 1 8 2表示的是抛物线 x28y,P,Q 点为双曲线的两个焦点,且 Q 点也是抛物线的焦点,然后结合抛物线、双 曲线的定义,逐个判断即可;其中第(3)问中,要注意将|PA|转化为| + 22后,再 进一步分析 由题意知: 曲线 = 2+ 2( 2)表示双曲线 2 2 2 2 = 1的上半支, = = 2, = 2;并且 P(0,2)是双曲线的下焦点,Q(0,2

22、)为上焦点; 曲线 = 1 8 2表示的是抛物线 x28y,其焦点为 Q(0,2) ,准线为 y2 来源:Z_xx_k.Com 做出图象如图:较长的曲线为抛物线,较短的曲线为双曲线上支 因为 A 在双曲线的上支上,所以|AP|AQ|2a= 22,为定值,故(1)正确; 因为 B 在抛物线上,设 BH直线 y2 于 H,|BQ|BH|,|QB|+|BC|BH|+|BC| |HC|5,定值,故(2)正确; 因为| = | + 2 = | + 22,|PA|+|AB|+|BC| |AQ|+|AB|+|BC|+22 =|QB|+|BC|+22 =5+22 5 + 2,故(3)错误 故正确的序号为: (

23、1) (2) 故答案为: (1) , (2) 本题考查了圆锥曲线的定义及性质,以及学生利用转化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考查 了学生的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等核心素养属于中档题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有二、选择题(本大题共有 4 题,满分题,满分 20 分)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考生应在答题纸分)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考生应在答题纸 的相应编号上,将代表答案的小方格涂黑,选对得的相应编号上,将代表答案的小方格涂黑,选对得 5 分,否则一律得零分)分,否则一律得零分) 13 “函数 f(x) (xR)存在反函数”是“函数 f(x)在 R 上为增函数”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

24、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函数 f(x) (xR)存在反函数,至少还有可能函数 f(x)在 R 上为减函数,充分条件不 成立;而必要条件显然成立 “函数 f(x)在 R 上为增函数”“函数 f(x) (xR)存在反函数” ; 反之取 f(x)x(xR) ,则函数 f(x) (xR)存在反函数,但是 f(x)在 R 上为减 函数 故选:B 本题考查充要条件的判断及函数存在反函数的条件,属基本题 14设 z1,z2是复数,则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 A若|z1z2|0,则1= 2 B若 z1= 2,则1=z2 C若|z1|z2|,则 z11=z22 D若|z1|z2|,则 z1

25、2z22 题目给出的是两个复数及其模的关系,两个复数与它们共轭复数的关系,要判断每一个 命题的真假,只要依据课本基本概念逐一核对即可得到正确答案 对(A) ,若|z1z2|0,则 z1z20,z1z2,所以1= 2为真; 对(B)若1= 2,则 z1和 z2互为共轭复数,所以1= 2为真; 对(C)设 z1a1+b1i,z2a2+b2i,若|z1|z2|,则12+ 12=22+ 22, 1 1= 12+ 12,2 2= 22+ 22,所以1 1= 2 2为真; 对(D)若 z11,z2i,则|z1|z2|为真,而12= 1,22= 1,所以12= 22为假 故选:D 本题考查了复数的模,考查了

26、复数及其共轭复数的关系,解答的关键是熟悉课本基本概 念,是基本的概念题 15已知 , 是互相垂直的单位向量,向量 满足: = , = 2 + 1,是向 量 与 夹角的正切值,则数列bn是( ) A单调递增数列且 bn= 1 2 B单调递减数列且 bn= 1 2 C单调递增数列且 bn2 D单调递减数列且 bn2 分别以 和 所在的直线为x轴, y轴建立坐标系, 则 = (1, 0) , = (0, 1) , 设 = (xn, yn) ,进而可求出 tann,结合函数的单调性即可判断 分别以 和 所在的直线为 x 轴,y 轴建立坐标系,则 =(1,0) , =(0,1) , 设 =(xn,yn)

27、 , =n, =2n+1,nN*, xnn,yn2n+1,nN*, =(n,2n+1) ,nN*, n为向量 与 夹角,cosn= 2+1 2+(2+1)2 = 2+1 52+4+1, 来源:学#科#网 Z#X#X#K sinn=1 (2+1)2 52+4+1 = 52+4+1 tann= 2+1 =2+ 1 , bntann为减函数, n随着 n 的增大而减小 bn2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向量的数量积的坐标表示,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已知条件把所求问题坐标 化考查转化思想以及计算能力,是中档题 16如图,直线 l平面 ,垂足为 O,正四面体 ABCD 的棱长为 2,A,D 分别是直线 l 和

28、平面 上的动点,且 BCl,则下列判断: 点 O 到棱 BC 中点 E 的距离的最大值为2 + 1; 正四面体 ABCD 在平面 上的射影面积的最大值为3 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 A都正确 B都错误 C正确,错误 D错误,正确 直线 AD 与动点 O 的位置关系是:点 O 是以 AD 为直径的球面上的点,因此 O 到 BC 的 距离为四面体上以 AD 为直径的球面上的点到 SC 的距离,故最大距离为 BC 到球心的距 离,求解判断;求出特殊点 A 与 O 重合时,射影面的面积判断即可 由题意,直线 AD 与动点 O 的位置关系是:点 O 是以 AD 为直径的球面上的点, O 到 BC 的距离为

29、四面体上以 AD 为直径的球面上的点到 DC 的距离, 因此:最大距离为 BC 到球心的距离(即 BC 与 AD 的公垂线)+半径, 如图:ME= 2 2= 2 2 2= 4 1 1 = 2, 点 O 到棱 BC 中点 E 的距离的最大值为:2 +1;所以正确; 当 A 与 O 重合时,正四面体 ABCD 在平面 上的射影为:对角线长为 2 的正方形,射影 面的面积为 2,所以不正确; 故选:C 本题考查空间几何体的点、线、面的距离,射影面的面积的求法,命题的真假的判断, 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计算能力,是中档题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 5 题,满分题,满分 76 分分.)

30、解答下列各题必须在答题纸相应编号的规定区)解答下列各题必须在答题纸相应编号的规定区 域内写出必要的步骤域内写出必要的步骤. 17如图,在三棱椎 PABC 中,PA平面 ABC,BAC90,D、E、F 分别是棱 AB、 BC、CP 的中点,ABBC1,PA2 (1)求异面直线 PB 与 DF 所成的角; (2)求点 P 到平面 DEF 的距离 (1)分别以 AB、AC、AP 为 x、y、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 与 所成角的余 弦值,可得异面直线 PB 与 DF 所成的角的大小; (2)求出平面 DEF 的一个法向量,再求出 的坐标,由点到平面的距离公式可得点 P 到平面 DEF 的距离

31、(1)如图,分别以 AB、AC、AP 为 x、y、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A(0,0,0) ,B(1,0,0) ,C(0,1,0) ,P(0,0,2) , D(1 2,0,0) ,F(0, 1 2,1) 故 = (1,0,2), = ( 1 2, 1 2 ,1) cos , = | | | = 5 2 53 2 = 30 6 可得 , =arccos 30 6 故异面直线 PB 与 DF 所成的角为 arccos 30 6 ; (2) = (0, 1 2 ,0), = ( 1 2 , 1 2 ,1) 设 = (,1)是平面 DEF 的一个法向量, 则 = 1 2 = 0 = 1 2 +

32、 1 2 + = 0 ,取 z1,得 = (2,0,1) 又 = (0, 1 2 , 1) 点 P 到平面 DEF 的距离 d= | | | | = 1 5 = 5 5 本题考查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求法, 训练了利用空间向量求解点到平面的距离, 是中档题 18设 A(x1,y1) (x2,y2)是函数,y= 1 2 + 2 1的图象上任意两点,点 M(x0,y0) 满足 = 1 2( + ) (1)若 x0= 1 2,求证:y0 为定值; (2)若 x22x1,且 y01,求 x1的取值范围,并比较 y1与 y2的大小 (1)依题意,0= 1 2 (1+ 2) = 1 2,即 x1+x21,再利用

33、中点坐标公式可求得 0= 1 2 (1 + 2 12 12) = 1 2,即得证; ( 2 ) 根 据 题 意 , 可 得 2 1 11 + 2 21 121 1 , 再 由 对 数 函 数 的 性 质 可 得 21 121 0 1 11 21 121 2 ,由此求得 x1的取值范围,利用作差法可知0 1 11 21 121,进而 得出 y1与 y2的大小关系 (1)证明:由 = 1 2 ( + )可知,0= 1 2 (1+ 2) = 1 2,即 x1+x21, 0= 1 2 (1+ 2) = 1 2( 1 2 + 2 1 11 + 1 2 + 2 2 12) = 1 2 (1 + 2 12

34、(11)(12), 故0= 1 2 (1 + 2 12 12) = 1 2为定值,即得证; (2)由 x22x1,y01,可得2 1 11 + 2 21 121 1, 则 21 121 0 1 11 21 121 2 ,即01 1 2 12 31+ 10 ,解得35 2 1 1 2, 此时由 1 11 21 121 = 1 (11)(121) 0,可得0 1 11 21 121, 故1 2 + 2 1 11 1 2 + 2 21 121,即 y1y2 本题考查平面向量的综合运用以及对数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涉及了中点坐标公式的运用, 作差法的运用,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19某公园计划在矩

35、形空地上建造一个扇形花园如图所示,矩形 ABCD 的 AB 边与 BC 边的长分别为 48 米与 40 米,扇形的圆心 O 为 AB 中点,扇形的圆弧端点 E,F 分别在 AD 与 BC 上,圆弧的中点 G 在 CD 上 (1)求扇形花园的面积(精确到 1 平方米) ; (2)若在扇形花园内开辟出一个矩形区域 A1B1C1D1为花卉展览区,如图所示,矩形 A1B1C1D1的四条边与矩形 ABCD 的对应边平行,点 A1,B1分别在 OE,OF 上,点 C1, D1在扇形的弧上, 某同学猜想, 当矩形 A1B1C1D1面积最大时, 两矩形 A1B1C1D1与 ABCD 的形状恰好相同(即长与宽之

36、比相同) ,试求花卉展区 A1B1C1D1面积的最大值,并判断 上述猜想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1) 设EOF2, 利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求出 BO、 OF, 再计算扇形的面积即可; (2)在图中连接 OC1,设FOC1,OC1r,利用正弦定理求出 B1C1,计算矩形 A1B1C1D1的面积,求出面积取最大值时时对应的边长比,从而判断两矩形的长和宽之比 相等,得出该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 (1)设EOF2,则BFO, 在 RtOBF 中,BO= 1 2AB24,OFBC40,sin= = 3 5,arcsin 3 5; 可得扇形的面积为 S1= 1 240 22arcsin3 5 =1600a

37、rcsin3 5 1030(平方米) , 即扇形花园的面积约为 1030 平方米; (2)在图中,连接 OC1,设FOC1(0) ,OC1r, 则在OB1C1中, 由11 = 1 ,可得 B1C1= ; 又 C1D12rsin() ,sin= 3 5,cos= 4 5, 所以矩形 A1B1C1D1的面积为 S2B1C1C1D1= 2rsin() = 102 3 (sincoscossin) = 2 3 (6sincos8sin2) = 2 3 (3sin2+4cos24) = 1600 3 5sin(2+arcsin4 5)4, 当且仅当 2+arcsin4 5 = 2,即 = 1 2( 2

38、arcsin4 5)= 2 时,S2取得最大值, 所以 S2的最大值为1600 3 ; 所以花卉展览区 A1B1C1D1面积的最大值为1600 3 平方米 当矩形 A1B1C1D1的面积最大时,= 2, 此时11 11 = 2() =2sin= 6 5, = 48 40 = 6 5, 所以两矩形的长和宽之比相等,即两矩形的形状相同,该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来源:学科网 ZXXK 本题考查了解三角形的应用问题,也考查了数学建模与运算求解能力,是难题 20已知点 A,B 分别是椭圆 C: 2 2 + 2 2 = 1(0)的右顶点与上顶点,坐标原点 O 到 直线 AB 的距离为 6 3 ,且点 A 是圆

39、 r:( 2)2+ 2= 2(0)的圆心,动直线 l:y kx 与椭圆交于 PQ 两点 (1)求椭圆 C 的方程; (2)若点 S 在线段 AB 上, = ( +),且当 取最小值时直线 l 与圆相切,求 r 的值; (3)若直线 l 与圆分别交于 G,H 两点,点 G 在线段 PQ 上,且|QG|PH|,求 r 的取 值范围 (1)由椭圆的方程可得 A,B 的坐标及直线 AB 的方程,由题意可得 a 的值,及 O 到直 线的距离距离,可得,a,b 的值,进而求出椭圆的方程; (2)设 P 的坐标,由向量的关系求出 S 的坐标,将 S 的坐标代入直线 AB 的方程可得 的表达式,由三角函数的取

40、值范围求出 最小时 r 的值; (3)设直线 GH 的方程与圆联立,求出 P,Q 的坐标,求出弦长 GH,求出 A 到直线的 距离,及弦长 GH 与 A 到直线 GH 的距离和半径之间的关系,求出弦长 GH,两式联立求 出 r 的表达式,换元可得 r22 1 1+2可得 r 的范围 (1)由题意可知,a= 2,A(a,0) ,B(0,b) , 所以直线 AB 的方程为:bx+ayab0, 所以原点到直线的距离 d= 2+2 = 6 3 , 所以可得 b21,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 2 2 +y21; (2)由(1)设 P(2cos,sin) (0, 2) ,由题意可得 S(2cos,sin) , 将 S 坐标代入直线 AB 的方程 2 +y1 中,可得 (cos+sin)1, 所以 = 1 + = 1 2(+ 4) , 所以当 = 4时 取最小值 2 2 , 所以 P(1, 2 2 ) ,且直线 l 的方程为 x2 =0, 所以 r= 2 3 = 6 3 ; (3)由|QG|PH|,可得|PQ|GH|, 将 ykx 代入椭圆 C 的方程可得: (1+2k2)x22,即 x 2 1+22, 故|PQ|= 1 + 2 2 2 1+22, 又 A 到直线 l 的距离= |2| 1+2,故|GH|2 2 22 1+2, 所以1 + 2 2 2 1+22 =22 22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数学 > 数学高考 > 第二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