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中考化学二诊试卷(含答案)
《2020年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中考化学二诊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中考化学二诊试卷(含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共 15 页 2020 年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中考化学二诊试卷年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中考化学二诊试卷 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4 小题,共 42.0 分) 1. 今年 3 月四川木里再次发生森林火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防火胜于救火。森林火 灾中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树干燃烧 B. 树枝折断 C. 树木倒塌 D. 树叶飘落 2. 下列实验仪器所用的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 烧杯 B. 铁架台 C. 塑料药匙 D. 蒸发皿 3. 下列对相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 细铁丝在空气中剧
2、烈燃烧,火星四射 C. 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析出银白色固体 D. 氯化铁溶液中滴加烧碱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4.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的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灭火 B. 用钢丝球擦拭铝质水壶表面 C. 使用洗涤剂去除餐具油污 D. 铁锅洗净后放在干燥通风处 5. 化学兴趣小组收集某次雨水样品, 经测定其 pH为4.8.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雨水属于酸雨 B. 能腐蚀钢铁制品 C. 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D. 雨水中可能含24 6.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用途 性质 A 氮气 作保护气 常温下,氮气的性质比较稳定
3、 B 一氧化碳 冶炼金属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C 烧碱固体 作气体干燥剂 烧碱固体具有吸水性 D 小苏打 治疗胃酸过多 能与胃酸发生中和反应 A. A B. B C. C D. D 7.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或操作,正确的是( ) A. 制取 B. 收集 C. 检验 D. 验满 8. 下列是利用数轴表示物质或元素的相关性质或含量,其中正确的是( ) A. B. 第 2 页,共 15 页 C. D. 9. 天然气是居家生活中广泛使用的燃料。 天然气燃烧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 如图: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保持不变 B. 反应中 X、M 的分子数之比为 1:
4、2 C. 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且有三种氧化物 D. Z和 N 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10. 下列对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 选项 主题知识 归纳 A 化学与健康 食用乳制品、豆制品可补充钙元素 长期饮用可乐等碳酸饮料不利于健康 B 化学与环境 为治理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为节约和环保,分类回收生活垃圾 C 化学与生活 霉变大米多次淘洗后可以食用 用灼烧的方法区分羊毛与纯棉织物 D 化学与农业 用苛性钠治理改良酸性土壤 科学合理使用化肥能促进粮食增产 A. A B. B C. C D. D 11. 下列物质间转化所选试剂、发生条件均正确的是( ) A. B. 稀24 4 溶液 (
5、)2 C. 酒精 D. 钢铁 12. 下列有关实验方案不能达成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硬水、软水 加肥皂水搅拌,观察现象 B 区分 NaCl、NaOH、43三种固体 加水溶解后测定溶液温度变化 C 验证稀硫酸能与烧碱溶液发生反应 使用石蕊试液,观察颜色变化 D 除去2中混有的少量 CO 在氧气流中点燃 A. A B. B C. C D. D 第 3 页,共 15 页 13. 某温度下,称取不同质量的无水固体 M、N 溶解在一定 质量的水中,分别形成饱和溶液(固体均不与水反应)。 其中水的质量 x 与所溶解固体质量 y的关系如图中直线 、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6、 A. 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为: B. 该温度下,物质 N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C. 加入固体 M 可实现 M溶液由 b点向 a点转化 D. a、b、c 三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 14. 将铜粉和铁粉的混合物 mg 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不断 加入3溶液,测得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 3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铁和铜都能与 3溶液发生反应,有关化学方程式为: + 23= 32 + 23= 2+ 22.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3与 Cu 发生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M 点溶液中一定含有2和2 C. 加入1 3,溶液时,Fe 恰好完全反应 D. 混合
7、物中铁粉与铜粉的质量比为 m:n 二、推断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9.0 分) 15. 九宫格起源于洛书,被誉为“宇宙魔方”。已知:A、B、C、D、E 是 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在九宫格中的位置如图。回答下列问 题: (1)若 + :当 B 为水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2)若 + :当 D、E 均为氧化物时,则 B 的化学式可能为_。 (3)若 A、 B、 C、 D、 E 分别是单质、 氧化物、 酸、 碱、 盐中的一种物质。 其中: 由两种 元素组成,其溶液能使石蕊变红,且能与其它四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E组 成中含相同的金属元素,D为红色固体,与 B反应时得到黄色溶液;、B
8、溶液 混合有气体产生,将该气体通入 C 溶液中,可得 A溶液。 的化学式可能为_。 、C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 工业上实现 D 转化为 E的化学方程式为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9.0 分) 16. 建设湿地公园,打造森林公园城市是成都城市建设的目标之一。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是_。 (2)森林公园空气清新,含有较多有益人体健康的负氧离子(一个氧分子捕获一个自 由电子形成)。请表示:3个负氧离子_。 (3)湿地公园湖泊水质优良。写出一种保护湖水的具体方法_。 (4)从微观角度解释:森林公园里花香四溢_。 (5)公园里种有葡萄、枇杷
9、等果树。水果中的营养素主要有_(写一种)。 (6)某鲜花培育营养液可能由3、 (3)2中的一种或两种配制而成, 其中钙、 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1:1,则该营养液中含有_种溶质。从均衡植物所需营养 元素的角度分析,营养液中还需补充_(填元素符号)。 17. 氯是一种重要的“成盐元素”,在海水、盐湖和盐矿中广泛存在。 (1)如图是氯原子结构示意图,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_;氯元 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周期。 (2)含氯元素的物质大多具有消毒杀菌功能。 如: .醋酸氯己定22342102.氯 第 4 页,共 15 页 化钠 .二氧化氯2.次氯酸钠等。 醋酸氯己定属于_(填“有机”或“无机”)化合物;
10、1 个醋酸氯己定分子由 _个原子构成。 、 d物质溶于水都能解离出钠离子, 但阴离子不同。 写出d中阴离子符号_。 (3)次氯酸钠是 84 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其生产流程如图: 、Y 都是气体单质,Y具有可燃性。步骤 I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实现步骤的操作方法是_、过滤。 步骤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2 + = + + 2.上述流程中 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水和_。 制取漂白粉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化学式为:()2的原理与步骤相似, 将气体 X 通入石灰乳(主要成分熟石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洁厕灵、84 消毒液是两种常见的清洁消毒用品,混合使用时会发生如图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11、.二者混用易产生危险 .反应前后离子种类不变 .反应中只有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反应中氯元素全部变成了有毒气体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30.0 分) 18. 二氧化锰和硫酸铜溶液对过氧化氢的分解都有催化作用。为比较二者的催化效果, 进行如图一所示实验:将68 5%的过氧化氢溶液快速推入锥形瓶中(装置气密性良 好),并用数字化实验设备测定容器中的压强变化,结果如图二所示。 (1)二氧化锰质量应与硫酸铜质量相等。则该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 (2)由图象可知:常温下,_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催化效果更好。 (3)小明推测两条曲线最终将合并在一起,其理由是_。 (4)小强认为上述实验还
12、不够严密,其理由是_(写一点)。 (5)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上述实验中最终产生氧气的质量。 第 5 页,共 15 页 19. 居家学习期间,某同学收集到如下物品:治疗便秘的果导片(主要成分为酚酞); 食品包装袋中的干燥剂(主要成分为生石灰);白醋(主要成分为醋酸,化学式 为 HAc,化学性质与盐酸相似),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 (1)取两种固体少量,小心研细,分别放入 A、B两个玻璃杯中,加入一定量 的水并用筷子搅拌,观察到玻璃杯中均出现浑浊现象;用手触摸杯壁,B 中发热, 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将固体研细及用筷子搅拌的目的是_。 (2)取少量 A、B 杯中上层清液混合,溶液无
13、明显变化。 (3)向 A 中加入适量白酒,搅拌静置,再将 A、B杯中清液混合,溶液变红。由此 说明:相同条件下,酚酞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比水中_(填“大”成“小”)。 【网上讨论】 (4)甲同学认为:B中出现浑浊现象,证明该干燥剂已部分变质生成了碳酸钙。乙 同学认为这种说法不正确,其理由是_。 【实验二】 (5)将 B 中上层清液缓缓倒出后, 再向玻璃杯中加人足量白醋, 观察到_现象, 说明该干燥剂已经变质生成碳酸钙。产生该现象的化学方程式为_。 20. 口罩是重要的“防疫”物资。熔喷布是生产口罩的主要原料,某兴趣小组同学为探 究熔喷布的元素组成,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制取氧气 (1)
14、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填装 置编号)。 (2)欲收集干燥的2,装置的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 _(填装置编号)。发 生装置的导管口应与装置 C中_(填“a”或“b”)端相连。 【实验二】探究熔喷布的元素组成 已知:无水4遇水变蓝 (3)连接装置如图 2, 并检查气密性, 装入试剂, 进行实验。 先通入一段时间氧气后, 再点燃 J 处酒精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中无水4变为蓝色,说明熔喷布燃烧产物中有_。 装置 L中出现_,说明熔喷布燃烧产物中有2。 根据现象判断:熔喷布中一定含有_(填元素符号)元素。 (4)问题思考 第 6 页,共 15 页 装置 K和 L能否
15、调换位置?_(填“能”或“否”),理由是_。 为使测定结果更准确。 有同学建议在 J 和 K之间增加一个如图 3装置, 其目的是 _。 (5)为进一步确定熔喷布的组成,将4.2该熔喷布在2中完全燃烧,装置 K、L中 增加的质量分别为5.4和13.2。通过计算判断:该熔喷布的组成中_(填“含” 或“不含”)氧元素。 第 7 页,共 15 页 答案和解析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树干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 A正确; B、树枝折断只是断开,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B错; C、树木倒塌只是倒了,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C错; D、树叶飘落只
16、是从树上落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D错。 故选:A。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 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 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 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 变化。 2.【答案】C 【解析】解:A、烧杯是用玻璃制成的,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B、铁架台是用钢制成的,钢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C、塑料药匙是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属于三大合成
17、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 D、蒸发皿是用瓷土烧制而成的,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C。 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 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 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3.【答案】B 【解析】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 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B、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说法错误。 C、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生成硝酸铜溶液和银,会观察到析出银白色固体,故
18、选项说 法正确。 D、氯化铁溶液中滴加烧碱溶液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会观察到生红褐色沉淀,故选项说 法正确。 故选:B。 A、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碱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等即可正确 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物质颜色的变化。 4.【答案】B 【解析】解:A、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灭火,是为了隔绝空气,故 A说法正确; B、铝制水壶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属于保护层,所以不能用钢丝球擦拭铝质水壶 表面,故 B说法
19、错误; C、洗涤剂洗油污是利用了乳化原理,故 C说法正确; 第 8 页,共 15 页 D、铁锅洗净后放在干燥通风处,没有水分不容易生锈,故 D说法正确。 故选:B。 A、根据灭火的方法考虑; B、根据铝制水壶表面有保护层考虑; C、根据洗涤剂洗油污的原理考虑; D、根据防止生锈的方法考虑。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灭火方法,生锈的条件,洗涤剂洗油污的原理。 5.【答案】C 【解析】解:A、经测定其 pH为4.8,小于5.6,属于酸雨,故选项说法正确。 B、酸雨中的酸能与铁反应,能腐蚀钢铁制品,故选项说法正确。 C、酸雨显酸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故选项说法错误。 D、酸雨的一种类型是硫酸型酸雨,雨水
20、中可能含24,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正常雨水的 pH约为5.6,酸雨是指溶液 pH小于5.6的雨水;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 生的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 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 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 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环境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了解酸雨形成的原因、危害等是正确解答 本题的关键。 6.【答案】D 【解析】 解: .常温下, 氮气的性质比较稳定, 所以氮气可以做保护气, 选项说法正确; 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所以一氧化碳可用于冶炼金属,选项说法正确; C.烧碱固体具有吸水性,所以烧碱固体可用于某些气体的干燥剂,选项说法正确; D.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
21、俗称,能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但该 反应是由盐和酸发生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掌握物质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答案】D 【解析】解:A、图中装置,长颈漏斗的末端应伸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 颈漏斗中逸出,图中所示装置错误。 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图中所示装置错误。 C、检验二氧化碳时,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图中所示装置错误。 D、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图中所示装置正确。 故选:D。 A、根据长颈漏斗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四川省 成都市 武侯区 中考 化学 试卷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39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