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h****3 文档编号:138453 上传时间:2020-05-1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87.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5月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0年5月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0年5月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0年5月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0年5月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0 年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年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5 月份)月份) 一、选择题(每小题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分,共 1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医疗上常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制成冷冻麻醉剂,该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洗洁精去除油污 B白醋去除水垢 C菜刀潮湿生锈 D牛奶存久变酸 3下列各种“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苏打水 B蒸馏水 C汽水 D矿泉水 4下列图示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2、( ) A液体喷出 B污染试剂 C酒精溅出 D读数偏大 5农业生产中的秸秆是需要妥善解决的问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可利用秸秆发酵制得沼气做生活燃料 B秸秆腐烂后可转化为有机肥料 C秸秆燃烧产生的烟尘和一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 D秸秆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6如图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圆球代表 不同原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中生成物均为化合物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C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 1:1 D图中的原子分别属于 3 种元素 7煤油中含有噻吩,噻吩(用 X 表示)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可表示 为:X+6O24CO2+SO2+2H2O,则噻吩 X 的化学式为( ) AC4H4S2 BC2H6S CC4H4S DC6H6S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能使石蕊变蓝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C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 D同一温度下,某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9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实验现象及结果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 ) A电解水 B将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投入到盛有足量同种稀硫酸的两个容器 中 C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D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是 Al(OH)3治疗胃酸过多,胃液

4、pH 的 变化 10根据稀 H2SO4的化学性质分析,下列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 ) A用 BaCl2溶液除去废水中的稀 H2SO4使其呈中性 B用稀 H2SO4和 NaOH 区分 NH4NO3KNO3和 K2CO3 C用 Ba(OH)2溶液区分 MgCl2溶液和稀 H2SO4 D用稀 H2SO4与 Fe2O3反应制取 FeSO4 二、非选择题(每空二、非选择题(每空 1 分,共分,共 40 分)分) 11 (3 分)用符号回答下列问题: (1)2 个氢分子 ;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3)食盐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 12 (3 分)如图中甲是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乙是该

5、元素一种粒子的结构示 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该元素属于 (选填 “金属” 或 “非金属” ) 元素, 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2)图乙所示粒子的符号为 。 13 (3 分)请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水蒸发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 A分子质量 B分子种类 C分子间隔 (2)我们常喝的开水是通过 的方法降低了水的硬度; (3)关于水的净化过程,描述错误的是 。 A加入明矾使小颗粒凝聚 B通入氯气杀菌、消毒 C通过过滤装置除去可溶性杂质 D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异味 14 (4 分)请回答下列与含碳物质有关的问题。 (1)在碳的单质中,可用于制作铅笔芯的是 ; (2)

6、液化天然气 (CNG) 是汽车燃料之一, 其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如图是部分含碳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图中的变化中发生化合反应的 是 ,是炼铁时高炉内的主要反应,其中的还原剂是 。 15 (3 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浓硫酸常用来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因为其有 。 (2)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因为它们的 。 (3)碳酸钠能中和面团发酵产生的酸,因为 。 16 (4 分)请结合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与燃烧有关的问题。 (1)甲实验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2)乙实验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下列物质,不能使试管中白磷燃烧的是 ; ANaCl B

7、NH4NO3 C浓 H2SO4 DNaOH (3) 家用罐装燃气是液化石油气, 它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 石油属于 (选填 “可再生” 或“不可再生” ) 能源,若厨房着火,要移走燃气罐,这样做利用的灭火原理 是 。 17 (3 分)如图是 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10时,溶解度较大的物质是 ; (2)从图示中你能获得的一条信息是 ; (3)40时,将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 100g 降温至 25,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 大小关系为 A(选填“” “”或“” ) B。 18 (3 分)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实验中仪器 a 的名称是 ,进行粗盐提纯实

8、验时过滤的目的是 (2)乙实验验证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多时,除了要检验两种气体样品 的体积相同外,还要控制 相同,实验现象是 (3)丙实验用 pH 试纸测定白醋的酸碱度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则测得结果与实际值 相比 (选择“偏大” 、 “偏小”或“相等” ) 19 (3 分)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问题。 (1)下列物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 ; A金项链 B铁锅 C铝导线 D锡纸烤盘 E不锈钢餐具 F钛合金电 极 (2)为了验证 Al、Cu、Ag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四种方案,其中可行的 是 ; 将 Al、Ag 分别浸入到 CuSO4溶液中 将

9、 Ag 分别浸入到 CuSO4、Al2(SO4)3溶液中 将 Cu、Ag 分别浸入到 Al2(SO4)3溶液中 将 Cu 分别浸入到 Al2(SO4)3、AgNO3溶液中 (3) 向 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 Fe 和 Al, 充分反应后过滤, 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液一定含有 Al3+、Ag+ B滤液中一定含有 Fe2+、Ag+ C滤渣中一定含有 Fe D滤渣中一定含有 Ag 20 ( 5分 ) 化 学 是 以 实 验 为 基 础 的 科 学 , 请 回 答 下 列 问 题 。 (1)如图 1 是实验室中常用到的仪器,现用 H2O2溶液和 MnO2来制取氧气。

10、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MnO2在反应中起的是 作用。 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除选用 B 装置外,还应该选择所给仪器中的 F、I、K、M、N 和 。 (2)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如图 2 操作, 测定实验室中部分变质的 NaOH 固体中 Na2CO3 的质量分数。 分析题中信息, 可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 (OH)2+Na2CO3CaCO3 +2NaOH,则所得滤液中的溶质是 ,通过相关计算可知,部分变质的 NaOH 固 体混合物中含 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 21 (3 分)某白色固体是 CuSO4、CaCO3、Ba(NO3)2、Na2SO4、NaOH 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确定

11、其组成,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1)实验中能说明白色粉末里一定不含有 CuSO4的现象是 ; (2)实验过程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无色溶液 B 中的溶质是 ; (4)原固体中有一种物质没有确定其是否存在,若要证明,需进行的实验是 。 22 (3 分)为验证 Ba(OH)2的化学性质做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 (1)实验一中能够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 ; (2)实验二、三验证了 Ba(OH)2能和某些 (填物质类别)发生化学反应; (3)实验四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讲上述实验后四支试管中的所有物质倒入同一个烧杯,充分混合后过滤,得到白色 固体和溶液 A取一定量溶液 A,加入

12、少量 Ba(OH)2溶液,振荡后只得到无色溶液, 综上分析,溶液 A 中除酚酞外,一定还含有的溶质是 。 2020 年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年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5 月份)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分,共 1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来回答本题,并能灵活运用它们解释一些生活中常 见的现象。 【解答】 解: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

13、.03%,因此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故选:A。 【点评】熟记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知道空气中的主要气体,哪种气体最多,哪种 气体最少。 2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 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洗洁精去除油污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正确; B、白醋去除水垢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C、菜刀生锈的过程中有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D、牛奶变酸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

14、程中是否有新物 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3 【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苏打水、汽 水、矿泉水都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 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解答】解:A、苏打水中有苏打、水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蒸馏水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 C、汽水中有碳酸、水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矿泉水中有矿物质和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

15、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基本 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4 【分析】A、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药品加热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酒精灯使用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 过试管容积,以防液体喷出伤人,图示“错误操作”与图中“可能产生的后果”一致; B、 用自来水清洗过的滴管取取用试剂, 会造成试剂的污染, 图示 “错误操作” 与图中 “可 能产生的后果”一致; C、使

16、用酒精灯时,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防止发生火灾,图示“错误操 作”与图中“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 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若俯视读数,视线偏高 (俯视)会导致读数偏大,则量取的液体的体积偏小,图示“错误操作”与图中“可能 产生的后果”一致。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 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5 【分析】A根据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来分析; B根据秸秆制作有机肥料来分析; C根据燃烧秸秆对环境的污染来分析; D根据酸雨的成因来分析。 【解答】解:A可利用秸秆发酵制得沼气做生活燃料

17、,选项说法正确; B秸秆腐烂后可转化为有机肥料,选项说法正确; C秸秆燃烧产生的烟尘和一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选项说法正确; D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会加剧温室效应,而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不是二氧化碳, 而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以及 与之相关的知识等。 6 【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及微粒的变化,分析原子、分子的变化,参加反应的两种 分子的个数比;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和元素种类等。 【解答】解: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及微粒的构成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一种是单质, 另一种是化合物,故

18、A 说法错误; B、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及微粒的变化可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故 B 说法 正确; C、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及微粒的变化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 1:1,故 C 说法正确; D、 由各物质微粒的中原子的种类有三种, 三种原子分别属于 3 种元素, 故 D 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正确判 断变化中的物质构成,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 7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变化前后构成物质的原子种类不变、原子个数没有增 减;利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X+6O24CO2+SO2+2H2O,根据反应前后

19、 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推断反应物 X 物质噻吩的化学式。 【解答】解:根据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X+6O24CO2+SO2+2H2O,反应 后的生成物质中 C、O、S、H 各元素的质子个数依次为:4、12、1、4;而反应前的生成 物中已知 6O2中含有 12 个 O 原子;因此反应物 X 噻吩的分子中应含有 4 个 C 原子、4 个 H 原子和 1 个 S 原子,则物质 X 的化学式为 C4H4S; 故选:C。 【点评】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利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不变的原则,可对反 应中某一未知物质的组成或分子的构成进行推断。 8 【分析】A、根据单质的概念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能

20、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的酸碱性分析; C、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见得质量关系分析; D、根据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的条件限制考虑。 【解答】 解: A、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 则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故说法错误; B、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是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例如,碳酸钠溶液能使石 蕊试液变蓝,碳酸钠是一种盐,故说法错误; C、 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后, 溶液的质量不一定增加, 比如 Fe+CuSO4FeSO4+Cu, 该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减小,故说法错误; D、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的条件:同一温度、同一溶质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故 说法正确。 故选:D。

2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 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9 【分析】A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结论可以完成解答; B根据镁和铁的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以及相对原子质量可以完成解答; C根据催化剂的特征来分析; D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过程来分析。 【解答】解:A电解水实验中产生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之比为 1:8,体积之比为 12:1, 故错误; B镁的活动性比铁强,所以反应速率要快,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铁的相对原子质量, 在质量相等时,产生的气体多,故正确; C用相同浓度、相同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氧气,有无催化剂不影响生成氧气的多 少,只是改变反应速率,

22、氧气质量相等,故错误; D盐酸和氢氧化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因此 pH 值会有所增大,但是胃必须是酸性环 境,所以最后 PH 仍然小于 7,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看图象的要领,即看图象一般看图象的起点、终点、转折点、 走势。 10 【分析】A、用 BaCl2溶液除去废水中的稀 H2SO4时会生成盐酸。 B、先用氢氧化钠检验有氨气放出的是硝酸铵,再用硫酸检验有气体放出的是碳酸钾。 C、用 Ba(OH)2溶液与 MgCl2溶液和稀 H2SO4反应时都会生成白色沉淀。 D、稀 H2SO4与 Fe2O3反应能得到硫酸铁。 【解答】解:A、用 BaCl2溶液除去废水中的稀 H2S

23、O4时会生成盐酸,溶液不会呈中性, 故此选项错误。 B、先用氢氧化钠检验有氨气放出的是硝酸铵,再用硫酸检验有气体放出的是碳酸钾,可 以鉴别故此选项正确。 C、用 Ba(OH)2溶液与 MgCl2溶液和稀 H2SO4反应时都会生成白色沉淀,不能区分, 故此选项错误。 D、稀 H2SO4与 Fe2O3反应能得到硫酸铁,不能生成硫酸亚铁,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是一道鉴别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鉴别时各反应的相关现象,进而做出判 断,属基础性鉴别题。 二、非选择题(每空二、非选择题(每空 1 分,共分,共 40 分)分) 11 【分析】 (1)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

24、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 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进行分析解答。 (3)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 (1)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 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 个氢分子可表示为 2H2。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其元素符号为 Al。 (3)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其化学式为 NaCl。 故答案为: (1)2H2; (2)Al; (3)NaCl。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分子符号、化学式等)的书写 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2 【分析】 (1)根据

25、元素种类及原子结构分析; (2)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分析; 【解答】解: (1)钠元素属于 金属元素,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钠原子质子数为 11,故核外电子数为 11。 (2)图乙中质子数为 11,为钠元素,核外电子数为 10,为钠离子,粒子的符号为 Na+。 故答案为: (1)金属; 11; (2)Na+。 【点评】明确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示意图是解答本题关键。 13 【分析】 (1)根据物理变化的微观过程分析; (2)根据硬水的软化方法分析; (3)根据水的净化过程的原理分析。 【解答】解: (1)水蒸发成水蒸气的过程中,只是分子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质量和分 子种类都不变; (2)我们常喝

26、的开水是通过煮沸的方法降低了水的硬度; (3)A加入的明矾溶于水时,生成的胶状物能吸附小颗粒并凝聚沉降,正确; B通入氯气杀菌、消毒,正确; C通过过滤装置除去不溶性杂质,错误;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异味,正确。 故选:C。 答案为: (1)AB; (2)加热煮沸; (3)C。 【点评】本考点涉及分子的性质、水的净化和原理,难度较小,学生易于完成。 14 【分析】 (1)根据碳单质的用途分析; (2)根据化学方程式书写步骤分析; (3)根据化合反应的特点及还原剂概念分析; 【解答】解: (1)在碳的单质中,可用于制作铅笔芯的是 石墨; (2) 液化天然气 (CNG) 是汽车燃料之一

27、, 其主要成分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化学方程式为 CH4+2O2 CO2+2H2O; (3) 碳和氧气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 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故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是炼铁时高炉内的主要反应,其 中的还原剂是 CO。 故答案为: (1)石墨; (2)CH4+2O2 CO2+2H2O ; (3); CO。 【点评】明确碳单质用途、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及常见还原剂是解答 本题关键。 15 【分析】 (1)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解答; (2)根据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28、,不同分子性质不同解答; (3)根据碳酸钠能与酸反应生成盐、水和二氧化碳,因此可以除去面团发酵产生的酸解 答。 【解答】解: (1)浓硫酸常用来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因为其有吸水性; (2)不同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有差异,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因为它们的 分子构成不同; (3)碳酸钠能与酸反应生成盐、水和二氧化碳,因此可以除去面团发酵产生的酸。 答案: (1)吸水性; (2)分子构成不同; (3)碳酸钠能与酸反应生成盐、水和二氧化碳。 【点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只要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即可顺利解答。 16 【分析】 (1)根据燃烧的条件来分析; (2)根据燃烧的条件以及物质溶于

29、水的温度变化来分析; (3)根据能源的分类以及灭火的原理来分析。 【解答】解: (1)甲图中,白磷与氧气充分接触,且温度也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所以 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填: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2)乙图中,白磷与空气接触,但是温度没有达到其着火点,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于水 会放出热量,温度升高,若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白磷就会燃烧;而氯化钠溶于水, 温度不变,硝酸铵溶于水会吸收热量,温度降低,白磷均不会燃烧;故填:AB; (3)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若厨房着火,要移走燃气罐,这样做利用的灭火原理是移 走可燃物;故填:不可再生;移走可燃物。 【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

30、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以及与 之相关的知识等。 17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判断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 从而判断温度改变后, 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 【解答】解: (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10时,溶解度较大的物质是 B; (2)从图示中能获得的一条信息是:25时,A、B 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40时,将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 100g 降温至 25时,A、B 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都会析出晶体,所以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AB。 故答案为: (1)B; (2)25时,A、B 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

31、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 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8 【分析】 (1)根据过滤操作的作用分析; (2)二氧化碳常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根据石灰水变浑浊物的多少来检验二氧化碳的 量,据此分析; (3) pH 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 pH 时, 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 燥的 pH 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 pH不能用水湿润 pH 试纸,否则稀释了待 测溶液,使溶液的酸碱性减弱,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1)甲实验中仪器 a 的名称是烧杯;利用过滤的方法除去不溶性杂质。

32、 故填:烧杯;除去不溶性杂质。 (2)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高,二氧化碳常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 验,根据石灰水变浑浊物的多少来检验二氧化碳的量,根据影响生成浑浊物量的因素可 知,实验条件除了要控制两个盛装气体样品的集气瓶大小规格相同外,还要控制滴入澄 清石灰水的量相同。可观察到:呼出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空气中的石灰水没有 变化。 故填:滴入澄清石灰水的量;呼出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空气中的石灰水没有变 化。 (3) 用蒸馏水润湿, 再把白醋滴到试纸上, 相当于稀释了白醋, 则会使白醋的酸性变弱, 由溶液的 pH 小于 7 时,呈酸性,且 pH 越小,酸性越强,故测得的

33、结果与白醋实际的 pH 比较偏大。 故填:偏大。 【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过滤操作的作用、二氧化碳的性质和检验方法等是解答 本题的基础知识。 19 【分析】 (1)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分析; (2)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分析; (3)根据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过程分析; 【解答】解: (1)A金项链利用金有金属光泽; B铁锅利用铁的导热性; C铝导线利用铝的导电性; D锡纸烤盘利用导热性; E不锈钢餐具利用抗腐蚀性; F钛合金电极利用导电性; 故选 CF。 (2)将 Al、Ag 分别浸入到 CuSO4溶液中,铝能置换出铜,说明活动性铝大于铜,银 不能置换出铜,说明活动性铜大于银,能验证 Al

34、、Cu、Ag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将 Ag 分别浸入到 CuSO4、Al2(SO4)3溶液中都不能反应,不能验证 Al、Cu、Ag 三 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将 Cu、Ag 分别浸入到 Al2(SO4)3溶液中都不反应,不能验证 Al、Cu、Ag 三种金 属的活动性顺序。 将 Cu 分别浸入到 Al2(SO4)3、AgNO3溶液中,铜不能置换铝,说明活动性铝大于 铜,铜能置换出银,说明铜的活动性大于银,能验证 Al、Cu、Ag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 序。 故选 ; (3)向 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 Fe 和 Al,铝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铝,然后 铁再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亚铁,

35、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说明 铝已完全反应,铁与硝酸银发生了反应,但是否完全反应不确定。 A滤液一定含有 Al3+,不一定有 Ag+;A 错误; B滤液中一定含有 Fe2+,不一定有 Ag+;B 错误; C滤渣中不一定含有 Fe,C 错误; D滤渣中一定含有 Ag,D 正确; 故选 D。 故答案为: (1)CF; (2); (3)D。 【点评】明确金属的性质是解答本题关键。 20 【分析】 (1)根据双氧水制氧气的装置、原理及催化作用分析; (2)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分析; 【解答】解: (1)双氧水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是 2H2O2 2H

36、2O+O2,MnO2在反应中起的是 催化作用。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除选用 B 装置外,还应该选择所给仪器中的 F、I、K、M、N 和 集气瓶。 (2)设碳酸钠质量为 x Ca(OH)2+Na2CO3CaCO3+2NaOH 106 100 x 2g x2.12g 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00%21.2% 故答案为: (1)2H2O22H2O+O2; 催化。 集气瓶; (2)NaOH; 21.2%。 【点评】本题考查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需理解并会应用。 21 【分析】加水溶解后得到无色溶液 A 和白色固体 a,说明固体中不含有硫酸铜,白色固 体 a 中加入过量稀硝酸,白色固体

37、b 是硝酸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的硫酸钡,即原固体中 含有硝酸钡和硫酸钠,得到无色气体,是因为碳酸钙和稀硝酸反应生成了硝酸钙、水和 二氧化碳; 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解答】解: (1)实验中能说明白色粉末里一定不含有 CuSO4的现象是加水溶解后得到 无色溶液 A 和白色固体 a,这是因为如果含有硫酸铜,则无论是硫酸铜的水溶液,还是 铜的沉淀物,都不是无色的。 故填:加水溶解后得到无色溶液 A 和白色固体 a。 (2)实验过程中产生气体,是因为碳酸钙和稀硝酸反应生成了硝酸钙、水和二氧化碳,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NO3Ca(NO3)2+H2O+CO2。 故填:C

38、aCO3+2HNO3Ca(NO3)2+H2O+CO2。 (3) 无色溶液 B 中的溶质是碳酸钙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的硝酸钙、 硝酸钡和硫酸钠反应生 成的硝酸钠、过量的硝酸。 故填:硝酸钙、硝酸钠、硝酸。 (4)原固体中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氢氧化钠,若要证明,需进行的实验是: 。 故填:向无色溶液 A 中滴加酚酞试液,如果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原固体中含有氢氧化 钠,反之则不含有氢氧化钠。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 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2 【分析】 (1)根据酚酞遇碱变红色进行分析; (2)根据氯化镁、硫酸钠属于盐,都会与氢氧化钡反应生

39、成白色的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 钡沉淀进行分析; (3)根据氢氧化钡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进行分析; (4)根据取一定量溶液 A,加入少量 Ba(OH)2溶液,振荡后只得到无色溶液说明 A 溶液含有氯化氢,硫酸钠与氢氧化钡产生硫酸钡白色沉淀,溶液 A 一定不含硫酸钠。氢 氧化钠和氢氧化镁能够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氯化镁。 【解答】解: (1)酚酞遇碱变红色,所以实验一中能够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溶液变红 色; (2)氯化镁、硫酸钠属于盐,都会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白色的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钡沉 淀,所以实验二、三验证了 Ba(OH)2能和某些盐发生化学反应; (3) 氢氧化钡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

40、, 化学方程式为: Ba (OH) 2+2HClBaCl2+2H2O; (4)取一定量溶液 A,加入少量 Ba(OH)2溶液,振荡后只得到无色溶液说明 A 溶液 含有氯化氢,中和氢氧化钡,硫酸钠与氢氧化钡产生硫酸钡白色沉淀,溶液 A 一定不含 硫酸钠。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镁能够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氯化镁。钡离子可能与 硫酸根完全沉淀,但不能说明溶液中有氯化钡,所以氯化钡是可能含有的溶质,而不是 一定含有的溶质,所以含有氯化氢、氯化钠、氯化镁。 故答案为: (1)溶液变红色; (2)盐; (3)Ba(OH)2+2HClBaCl2+2H2O; (4)氯化氢、氯化钠、氯化镁。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碱的知识,了解碱的性质和方程式的书写是解答本题的基础知 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化学 > 化学中考 > 第一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