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 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六)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六) 说明:1.全卷共 8 页,满分为 120 分。考试用时为 120 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 座位号。用 2B 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如需改动,先画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
2、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 的答案无效。 5.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 10 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 不得超过 120 分。 6.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一、基础(24 分)分) 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 分) (1)_,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 (1 分) (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君子好逑。 ( 诗经 关雎 ) (1 分) (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景象的诗句是: _,_。 (2 分) (4) 周敦颐在 爱莲说 中表达了“独爱莲”的情感, 原
3、因之一是莲“_, _”, 即莲虽经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2 分) (5)请把文天祥的过零丁洋默写完整。 (4 分) _, _ 。 _, _。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 分) (1)冬天的早晨,门口 qu n f ( )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 (2)大自然雕刻的奇峰、怪石、瀑布,hun yng( )的飞禽、走兽、小虫和几千年来 农人为后代种植的大树,于他无用,都等于没有看见。 (3)或者是 ch ng lu n di zh ng( ) ,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 (4)先生之言,dn ki mo s( ) ,使
4、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3 分) A. 当代劳动者奋斗在各自的领域中,用精益求精的职业品质,彰显着“工匠精神”。 B. 漫画往往用让人忍俊不禁的画面暗寓犀利的讽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C. 相识犹如昨天,离别却又在即,回首逝去的日子,往事浮光掠影,历历在目。 D. 这座古朴与现代相得益彰的老城,将成为中国西部的物流中心和商贸中心。 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 我国首次在海上进行航天发射,填补了我国运载火箭海上发射的空白,为我国进入快速太空提供 了新的发射方式。 (将“首次”移到“航天发射”前) B. 读汪
5、曾祺散文的时候,就像是欣赏一幅幅清新淡雅的素描。(第一个分句改为“我在读汪曾祺散文的 时候”) C. 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国际学生生源国, 中国在美留学生人数约占在美留学生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删去“左右”) D. 一座大型冰川湖一夜之间突然干涸,通过对湖床进行勘察,使科学家认为裂缝是湖水巨大的压力 造成的。 (删去“使”) 5.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4 分) 3 月 31 日,四川凉山发生森林火灾,在扑火行动中,突发林火爆燃,致使 31 人牺牲。 中国森林消防 学科带头人白夜介绍说,森林中的地面植被和林下可燃物因长期堆积后发生腐烂,进而产生大量可燃 气体,突遇明火,会在短时间内形成
6、巨大火球、蘑菇云。这种爆炸性燃烧,发生突然,难以预警,在陡坡、 山脊、鞍部、单口山谷、草塘沟等特殊的、较为封闭的地形中更易出现。林火爆燃会产生高温热浪 和有害气体,受困者极可能会受到灼伤,或因吸入大量有害气体而中毒昏迷。 请根据上面一段文字,筛选并概括信息,解释什么是“林火爆燃”,不超过 60 字。 _ _ 二、阅读(二、阅读(46 分)分) (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0 分)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 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 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
7、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6.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 分) (1)空乏 其身_ (2)衡于虑,而后作 _ (3)入则无法家拂 士_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_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_ 8. 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文章的开头运用了排比句式,形成一种无可辩驳的气势,增强了说服力。 B. 文章先列举实例,再依据实例讲道理,最后得出“生于忧患而死
8、于安乐”的结论。 C. 文章列举六个成功人士的事例,意在论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重要性。 D.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句话表达的观点与本文的论点是一致的。 (二)石菖蒲赞(9 分) 苏轼 凡草木之生石上者,必须微土以附其根。如石韦、石斛之类,虽不待土,然去其本处,辄槁死。 惟石菖蒲并石取之,濯去泥土,渍以清水,置盆中,可数十年不枯。虽不甚茂而节叶坚瘦根须连络 苍然于几案间,久而益可喜也。其轻身延年之功,既非昌阳之所能及。至于忍寒苦,安澹泊,与 清泉白石为伍,不待泥土而生者,亦岂昌阳之所能仿佛哉?余游慈湖山中,得数本,以石盆养之,置 舟中。间以文石,石英,璀璨芬郁,意甚爱焉。顾恐陆行
9、不能致也,乃以遗九江道士胡洞微,使善 视之。余复过此,将问其安否。 (有删改) 【注释】昌阳:名医别录认为昌阳和菖蒲是两种不同的植物。 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 A. 濯去泥土/濯清涟而不妖 B. 置盆中/且焉置土石 C. 既非昌阳之所能及/及郡下 D. 乃以遗九江道士胡洞微/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10.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 分) 虽 不 甚 茂 而 节 叶 坚 瘦 根 须 连 络 苍 然 于 几 案 间。 11. 请简要概括石菖蒲的特点,并揣摩作者对石菖蒲的情感。 (3 分) _ _ (三)柔软地带(10 分) 查一路 菜市场
10、外,路边小贩在和城管交涉,对收摊的要求,讨价还价。“再等会儿,再等会儿。”“不 能再等了,你再不走,我就要丢饭碗啦!” 我饶有兴致地驻足倾听,观看。我看到了一种新的东西一种存于人的内心的柔软地带的 东西。社会总是在进步,几年前,在我的印象中,城管跟小贩交流只用动作他们飞起一脚,小 贩的菜篮子随即像足球一样飞起。同样这个地点,我看到过多起。 我站在双方的立场上去想,好像谁都没有错。小贩提篮卖点儿小菜能有什么错?城管为交通道 路畅通有序而整顿又能有什么错?需要那么尖锐地对立吗? 几天前,我看过一本书,书中有个细节: 1992 年 2 月,柏林墙倒塌 2 年后,守墙士兵亨里奇 受到审判。在柏林墙倒塌
11、前,他射杀了一位企图翻墙的青年。法庭上,亨里奇的律师辩称亨里奇仅 仅是在执行命令,别无选择。而法官西奥多不以为然,他的一番话振聋发聩。他说:“作为警察,不 执行上级命令是有罪的,但打不准是无罪的。作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此时此刻,你有把枪口抬高 1 厘米的权利。”把枪口抬高 1 厘米,这在法律管辖的范畴之外。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人的内心不是 铁板一块,应该都能做到。 法律和法规是坚硬的东西。如果不够坚硬,人们可以自由触碰,久之形同虚设。除此之外, 生活还需要刚性之外的柔软地带。人的内心,也应该有软硬两个地带,硬的是原则,软的是良知。 绝对的 “神圣”, 许多都化成后来的“荒诞”。 因为世间没有什么
12、比时间和常识更为强大的东西, 它们的检验,能够摧毁人们心中曾经毫无怀疑的确信与坚守。 因此,在是与非之间,在权力与欲望之间,需要建立一个缓冲地带,这个缓冲地带能给后来 的进与退留一点余地,给调整与纠偏留一点空间,而这, 需要人们的内心有一个可以松动的柔软部 分。 记得一个有趣的细节。早在 20 世纪 20 年代,胡适就和鲁迅商量着要改写西游记的最 后一回。到了 1934 年,胡适终于将西游记的最后一回做了改写。“观音点簿添一难,唐僧割肉 度群魔”,单看题目就知道唐僧做了些什么。 唐僧的内心始终有个柔软地带, 不似悟空见了妖魔一棒打死那么简单, 因为妖魔是打不绝的, 而且它们中的许多,还是天神们
13、的坐骑或宠物。改写的部分,胡适让唐僧终于割肉了,妖魔被唐僧 的大慈悲感化,为自己的欲望感到羞愧,每位只吃一小口,或者不吃。最后,待到东方满天红霞时, 唐僧摸摸全身,肌肉复生,丰润如初。 这就是柔软的力量对立被缓解,和解也已达成,唐僧也终于将大慈悲进行到底。 (选自意林 ,有删改) 12. 下列对“柔软地带”的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 ) (3 分) A. 作者认为“柔软地带”可以给进退留余地,给纠偏留空间。 B. “柔软地带 ” 指生活中刚性的规则下良知的灵活变通。 C. 人的内心需要软硬两个地带,而“柔软地带 ”指的是人的良知。 D. 生活需要规则,作者认为“柔软地带”其实是规则的漏洞。
14、 13.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 文章开篇从生活现象写起,自然地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 第段运用举例论证,以典型的事例来论证观点、讲述道理,既有一定的故事性,吸引人注意, 又能给人事实胜于雄辩的说服力,让人无可置辩。 C. 作者认为生活需要刚性之外的柔软地带,人的内心,也应该有软硬两个地带。 D. 第段列举唐僧的故事,既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更生动地阐述了柔软的力量,有力地强化了作 者的观点。 14. 将下面这则链接材料作为本文的论据,可以吗?为什么? (4 分) 【链接材料】在机场办理机票的时候,工作人员要是看到带 2 岁以下的孩
15、子坐飞机的乘客,只要飞 机上的座位不是特别满,他们往往会把这类乘客安排在一个空座位的旁边。 _ _ (四)绝唱(17 分) 严 阵 我总愿在每年的初冬季节到圆明园去,不是为别的,就是为了在这个时候,到那里的荷花池 去看荷花。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圆明园的荷花和别处的荷花不一样,它说的话不一样,它做的梦 也不一样。 诚然,荷花的绿叶的美是无可比拟的。三四月间,荷叶出水,一片浅绿。它浅浅深深的绿叶 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 这是荷塘最美的时候吗?“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名句曾被人无数次地吟咏,的确,我起初曾经 以为,这是荷塘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却觉得,也
16、许并非如此。 诚然,荷花的美是有口皆碑的。五六月间,花瓣初展,点点新红。它粉粉的,淡淡的,文文 的,雅雅的,仿佛永远是十五六岁的年纪,不管在明亮的阳光下还是在轻风细雨中,它亭亭玉立于 岸畔又隐隐于水底的那些神秘莫测的艳影,都会使人心醉神迷。这是荷塘最美的时候吗?“映日荷 花别样红”的诗句,人们总是不绝于口。当然,我也曾经认为,满塘红艳是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 在越来越不这么以为了。 既然绿叶不是最美,红花也不是最美,那么荷塘到底在什么时候才是最美的呢?那是一个十 多年前的十月,我独自一人到圆明园,想去寻找那里的残秋。可是当我徜徉于既找不到一片绿叶也 找不到一朵红花的荷花池的石岸边,无意之间,我
17、却被蓦然呈现在我面前的另一种景色震撼了。在 映满圆明园断石残柱所组成的黑白相间的奇妙图案的水影中间,交织其上的是一池残荷:有的枯梗 还高高地耸立着,有的则已折断在水中;有的叶子早被秋风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却依然在 空中高悬着;那些它结下的果实,那些曾是翠绿色或者金黄色的莲蓬,有的虽然已变成黑色,却依 然在空中高举着,有的被风雨摧折,成堆地倒伏在水中,却依然守着它自己的根。看到这种景象, 看到在圆明园断墙残柱的倒影上, 那些由残荷组成的神奇幽秘的大大小小的正方形、 三角形、 圆形、 菱形的交相印叠的美丽图案,我顿时感到我走进了一个神奇的世界。 “留得残荷听雨声”吗?不, 我当时的感觉完全不
18、是这样。 我感到这满池的荷没有枯, 没有死, 那布满池水的断梗残枝,完全是那一池碧绿一池艳红的最高的升华。 从它们以残枝断梗和倒在池水中的莲蓬所组成的各种神秘的图案中间,你可以发现,它不是红红绿 绿的俗美,而是一种蕴藏于残破枯败之中的自信和孤高,那是一种一直展现到生命最后的凄美。它 表达着一种力量,一种精神,它不再以绿叶去使人清心,它也不再以红花去使人陶醉,它现在给人 们的,是一种不屈的沉默,和圆明园留下的断墙一样,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 征。因此,我想,这满塘残荷才是圆明园荷池的绝美之处,它是远胜于色、远胜于香的一池历尽凄 风苦雨的绝唱。 何况,它还有散落满池的莲子呢!隆冬过
19、后,新芽又将破水而出,青青的绿意又将覆盖这片 古老的荷池。 不要“留得残荷听雨声”,还是在“风雨声中听残荷”吧!它用生命宣告:只要精神不屈,便谁 也摧毁不了你!有些时候,越是摧毁,便越是美丽! (选自人民日报 ,有删改) 15. 文章第段和第段各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4 分) _ _ _ 16. 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 (6 分) (1) 它浅浅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 颗珍珠。 (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进行赏析) _ _ (2)有的叶子早被秋风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悬着。 (从加点词语表达效果 的角度进行赏析) _ _
20、17. 作者在写残荷时多次提到圆明园的断墙残柱,这两种“残”有何相似之处?(3 分) _ 18. 文章中,“留得残荷听雨声”与“风雨声中听残荷”有何不同?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理解。根据文章 内容,分析本文题目绝唱的含义。 (4 分) _ _ _ 三、作文(三、作文(50 分)分) 19. 按要求作文。 请以 让我给你 为题, 写一篇文章。 要求: (1) 请把题目补充完整, 比如“温暖”“点 个赞”“快乐” (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3)不少于 500 字; (4)不得套用、抄袭本卷阅读部分的材料; (5)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6)文中不得出现可能透露考生信息的人名、地名和校名等。 附加题
21、(附加题(10 分)分)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 13 题。 【甲】有一天,A 像喝醉酒似的,两腿发软,身子摇摇晃晃地走回车站。他从发烧到现在已经 好几天了,但是今天他觉得热度要比往常高得多。 那吮吸着筑路队的血液的伤寒病,现在又向 A 本人进攻了。但是他的健壮的身体仍在抵抗它, 一连五天他都挣扎着从那铺着麦秸的水泥地上爬了起来,跟别人一道去出工。但是不管是那件暖和 的皮短大衣也好,还是 B 送给他的那双现在已经套在生了冻疮的脚上的毡靴也好,都救不了他了。 他每走一步,都像有什么东西猛刺着他的胸口,他的上下牙碰得直响,两眼发黑,他觉得树木 就像旋转着的木马似的。 【乙】明天就把原稿寄给彼得格勒
22、的州委员会文化宣传部。如果他们给它开“许可证”,他们就 会把它送到出版社去,这么一来 想到这里,他的心怦怦地跳起来了。这么一来新的生活就开始了,这是由多年的紧张而顽 强的劳动换来的。 这本书的命运决定着 A 的命运。 如果原稿被退回来, 那么, 他就完了。 如果它的缺点是局部的, 还可以由他进一步地加工来消除的话,那么,他就马上开始新的进攻。 母亲把那沉重的包裹送到邮局去了。紧张期待的日子开始了。A 一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焦急 地等待着来信。他从早班的信等到晚班,可是彼得格勒仍然没有回音。 出版社的沉默越来越急人。失败的预兆一天比一天明显了。A 觉得:如果他的著作遭到无条件 的拒绝,那也就是他
23、的灭亡。那样他就不能再活下去了。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 在这时候,他又想起了郊外海滨公园里的那一幕情景。他反复地问他自己: “为了挣脱铁环,争取归队,使你自己的生命变得有用,你是否已经尽了一切努力呢?” 他每次的回答都是: “是的,我似乎已经尽了一切努力了!” 许多天过去了,正在等待得难以忍受的时候,他那跟他一样激动的母亲突然走进屋子,喊道: “彼得格勒来信了! ! !” 那不是信,是由州委会打来的电报。电报纸上只有简单几个字: 小说大受赞赏。即将出版。祝贺成功。 他的心又怦怦地跳起来了。他日夜盼望的梦想已经实现了!铁环已经被砸碎,现在他拿起新的 武器,回到战斗的队伍里,开始了新的生活。 1.
24、选段中 A、B 两个人物分别是_ _、_。 (2 分) 2. 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3 分) _ _ 3. 联系整部作品,理解“为了挣脱铁环”中“铁环”的含义,并简要叙述“他”在成长过程中两次挣脱“铁 环”的经历。 (5 分) _ _ _ _ _ _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1)何当共剪西窗烛 (2)窈窕淑女 (3)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4)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5)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身世浮沉雨打萍 山河破碎风飘絮 2、 (1)蜷伏(2)豢养(3)重峦叠嶂(4)顿开茅塞 3、C 4、A 5、林火爆燃是植被和林下可燃物腐烂产生大量可燃气体,
25、在陡坡等较封闭地形中突遇明火而形成巨 大火球、蘑菇云的一种爆炸性燃烧。 6.(1)使财资缺乏。 (2)奋起,指有所作为。 (3)同“弼”,辅佐。 7、 (1)这样来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才能。 (2)这样之后才知道,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8、C 9、C 10、虽 不 甚 茂 /而 节 叶 坚 瘦/ 根 须 连 络 /苍 然 于 几 案 间。 11、生命力强,忍寒苦,安淡泊;生长条件简单,易养且能入药等。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石菖蒲充满 怜爱和赞美之情 12、D 13、A 14、示例:可以。这种做法就是选文强调的“柔软地带 ”,既
26、不破坏规则,又给弱者以关怀和帮助。 15、第段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突出了荷花的外在形态之美,与下文的残荷对比,为下文作者的 议论、抒情做铺垫;第段运用了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直接赞美了残荷的精神。 16、(1) 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 将“绿叶”比作“透明的翡翠”, 将绿叶上“汪汪点点的水露”比作“珍珠”, 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绿叶的青翠、晶莹和水露的圆润、灵动。 (2)句中的“撕破”“卷作黑色的一团”体现了“秋风”摧残之重,“依然”“高悬”则突出了残荷不屈、孤 傲的品格。 17、略(要点:两者都经受摧残,外形都是残破的,精神都是不屈的) 18、“留得残荷听雨声”听的重点是雨声,表现的是一种审美的情
27、趣;“风雨声中听残荷”突出的是感 受残荷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和力量。 “绝唱”在文中指圆明园的残荷虽然饱受摧折,枯败残破,但依然自信、孤傲,表现的是一种绝美的 精神。 附加题 1、保尔 柯察金(或:保尔) 朱赫来 2、具有钢铁般的意志(或:意志坚强) ;为理想献身的精神(或:崇高的理想、心系祖国和人民、 为祖国和人民献身) 。 3、“铁环”:病痛、伤残的折磨让他丢失工作、生活的能力,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的怯懦、精神的痛 苦。 经历:保尔在与波兰的战斗中受重伤,但仍坚强面对伤痛,重返战斗行列;在筑路过程中,保 尔患病濒临死亡,在烈士公墓前思考生命价值,树立了革命理想信念,重返战斗行列;保尔失去 工作和战斗能力想自杀,经过思想斗争,发愤读书,想通过文学创作重返战斗行列;保尔双腿瘫 痪,双目失明,坚持学习,开始艰难创作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 ;保尔的书稿丢失,在战友的鼓 励和邻居的帮助下,重新开始并完成了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