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湖南省百所重点名校大联考高三冲刺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34807 上传时间:2020-04-2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湖南省百所重点名校大联考高三冲刺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年湖南省百所重点名校大联考高三冲刺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年湖南省百所重点名校大联考高三冲刺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9年湖南省百所重点名校大联考高三冲刺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9年湖南省百所重点名校大联考高三冲刺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湖南省百所重点名校大联考湖南省百所重点名校大联考 2019 届高三高考冲刺届高三高考冲刺 理科综合试题卷理科综合试题卷-生物生物 1.某细菌产生的 InIc 蛋白可以抑制人类细胞中 Tuba 蛋白的活性,使细胞膜更易变形,利于细菌在人类细胞 间快速转移,使人类患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 DNA B. InIc 蛋白和 Tuba 蛋白的合成均需要内质网 C. 该细菌能在人细胞间快速转移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有关 D. 该菌与人类细胞结构相似,能够在细胞间快速转移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菌无内质网,InIC 蛋白为细胞膜上的蛋白,不是分泌蛋白,无需内质网的加工;细

2、菌属于原核细胞,遗 传物质是 DNA;细胞膜更易变形而有利于细菌的转移,说明细胞膜的流动性。 【详解】细菌属于原核细胞,遗传物质是 DNA 而不是主要是 DNA,故 A 错误。 Tuba 蛋白是人体细胞内的蛋白质,不需要内质网的加工,故 B 错误。 该菌使人类细胞发生变形,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故 C 正确。 细菌属于原核生物,与人类细胞结构不同,D 错误。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原核生物、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蛋白质合成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 理解能力和迁移应用能力,学生熟记知识点可快速答题。 2.胰岛素的靶细胞主要通过细胞膜上的载体(GLUT4)来摄取葡萄糖,胰岛素与靶细胞膜上的受

3、体结合,调 控 GLUT4的储存囊泡与细胞膜融合。大部分糖尿病患者血液中胰岛素含量并不低,但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 敏感性降低,称为胰岛素抵抗。下列关干胰岛素抵抗出现的原因的推理不合理的是 A. 胰岛素抗体与胰岛素结合,使胰岛素不能与其受体正常结合 B. 胰岛素靶细胞中 GLUT4 储存囊泡转运至细胞膜过程受阻 C. 靶细胞上胰岛素受体异常,导致胰岛素信号不能正常传递 D. 胰岛素靶细胞发生基因重组,不能表达 GLUI4 运输葡萄糖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结合题意,胰岛素作为唯一降血糖的激素,其调节的实质是胰岛素与靶细胞的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结合, 调控细胞内 GLUT4 的储存囊泡与细胞

4、膜融合,使靶细胞的细胞膜上运载葡萄糖的载体(GLUT4)增多,靶 细胞摄取葡萄糖加快,降血糖效果加快。型糖尿病患者血液中胰岛素含量并不低,但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 敏感性降低,推测其接原因可能是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缺乏(如不能合成 GLUT4或者无法从细胞内转运到 细胞膜上) ,或胰岛素受体无法与胰岛素结合(如胰岛素受体与相关抗体结合) ;其根本原因可能是控制胰 岛素受体合成的相关发生基因突变,最终导致胰岛素传来的信号无法传递给靶细胞,表现出胰岛素抵杭。 【详解】胰岛素抗体与胰岛素结合,使胰岛素不能与其受体正常结合,使人体产生胰岛素耐受,A正确;由 题干信息可知,胰岛素靶细胞中 GLUT4 储存囊泡

5、转运至细胞膜过程受阻,进而导致葡萄糖的运输受阻,B 正确;由题干信息可知,靶细胞上胰岛索受体异常,导致胰岛素信号不能正常传递,不能降低血糖,C正确; 胰岛素靶细胞大多是体细胞,不能发生基因重组,D错误。故选 D。 【点睛】降血糖的激素:胰岛素;升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 3.下列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调查遗传方式需要患者家系进行,调查发病率需要在人群中随机调查。 鉴定显性个体是否是纯合子,可以让其自交,看后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 【详解】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和发病率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

6、,因为多基因 遗传病容易受环境影响,调查遗传方式需要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在自然人群中调查发病率,A 能达到实验目 的;鉴别一株高茎豌豆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豌豆互是闭花受粉、自花传粉植物,因此其 用自交法最简便。让这株豌豆自交,观察子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如果子代发生性状分离,则为杂合子, 否则为纯合子,B 能达到实验目的;已知在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褐色和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欲判断其显 隐性,分别让多对褐色鼠和褐色鼠杂交、多对黑色鼠和黑色鼠杂交,观察子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若褐色 鼠 褐色鼠的杂交组合发生了性状分离,说明褐色是显性,黑色是隐性;若黑色鼠 黑色鼠的杂交组合发生 了性状分萵,

7、则黑色鼠是显性,褐色鼠为隐性;C能达到实验目的;已知果绳眼色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欲通 过一次杂交判断控制眼色的基因是位干常染色体上还是仅位于 X 染色体上(假设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 X染 色体上,Y染色体上不含它的等位基因) ,让隐性雌果蝇与显性雄果蝇杂交,观察子代雌雄性的表现型。如 果子一代雌性全部是显性,雄性全部是隐性,则控制眼色的基因仅位于 X 染色体上;否则控制眼色的基因 位于常染色体上,D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 D。 【点睛】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在已知显隐性时,要确定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 X 染色体上,可以选择 隐雌和显雄进行杂交,若后代雌雄表现型一致,则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若后代雌

8、雄表现型不一致,则基 因位于 X 染色体上。 4.科研人员将铁皮石斛的带芽茎段经植物组织培养得到原球茎,并探究 6-BA 与 2,4-D 诱导原球茎增殖的最 适浓度组合,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0.5mgL 16-BA 与 0.8mgL12,4-D 是促进原球茎增殖的最适浓度组合 B. 实验结果表明 2,4-D 对原球茎增殖作用具有两重性 C. 实验结果表明 6-BA 和 2,4-D 协同使用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 D. 6-BA 和 2,4-D 对原球茎的增殖起调节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实验的自变量是究 6-BA 浓度和 2,4-D 浓度,因变量是原球

9、茎增殖数。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当 两种溶液的浓度都为 0 时,原球茎增殖数最少;当 6-BA 浓度为 0.5mg/L、2,4-D 浓度为 0.8 mg/L 时,原 球茎增殖数最多。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当 6-BA 浓度为 0.5mg/L、2,4-D 浓度为 0.8 mg/L 时, 原球茎增殖数最多,但是不能证明此组合为促进原球茎增殖的最适浓度组合,A 错误;与 2,4-D 浓度都为 0 的对照组相比,其他浓度的 2,4-D 都表现为促进作用,因此不能说明 2,4-D 对原球茎增殖作用具有两重 性,B 错误;由于缺乏两种溶液单独使用的对照组,因此无法比较 6-BA 和 2

10、,4-D 协同使用的效果与单独使 用的效果的关系,C 错误;据图分析可知,不同浓度的 6-BA 和 2,4-D 组合,原球茎的增值数不同,说明 6-BA 和 2,4-D 对原球茎的增殖起调节作用,D 正确。 5.某小组的同学准备制作一个生态瓶,为使它较长时间保持稳定,一位同学提出了如下几点建议,你认为不 合适的是 A. 所用瓶子应是透明的,以便使瓶内生物得到充足光照 B. 瓶内生物应包含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 瓶内绿色植物越多越好 D. 瓶内各生物之间应存在营养上的联系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前者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

11、物质和 能量,后者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 【详解】生态瓶制备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置于透明瓶中,在光照充足的地方放置;瓶内应包括生态 系统中的各种生物成分,且它们之间可以构成食物链关系;生态瓶不宜过大,投放的生物宜小不宜大, 且数量不宜多等等。绿色植物过多,缺少消费者和分解者,使得生态瓶内物质循环不能顺利进行。综上所 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 C。 【点睛】生态瓶是一个模拟的小型生态系统,应该含有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由于生存环境有限,各种成 分的搭配应合理。 6.果蝇的性染色体有如下异常情况: XXX与 OY (无 X 染色体) 为胚胎期致死型、 XXY 为可育雌蝇、 XO (无 Y

12、 染色体)为不育雄蝇。摩尔根的同事完成多次重复实验,发现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杂交,1/2 000 的概率 出现白眼雌蝇和不育的红眼雄蝇。若用 XA和 Xa表示控制果蝇红眼、白眼的等位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亲本红眼雄果蝇不正常的减数分裂产生异常的精子致使例外出现 B. 亲本白眼雌蝇不正常的减数分裂产生异常的卵细胞致使例外出现 C. F1白眼雌蝇的基因型为 XaXaY D. 不育的红眼雄蝇的基因型为 XAO 【答案】A 【解析】 【分析】 正常情况下, 白眼雌蝇 XaXa与红眼雄蝇 XAY 杂交, 后代中雌果蝇应该为红眼 XAXa, 雄果蝇应该为白眼 XaY。 出现白眼雌蝇应该为 XaXaY

13、,不育的红眼雄蝇应该为 XAO。 【详解】白眼雌蝇(XaXa)与红眼雄蝇(XAY)杂交,F1出现的白眼雌蝇为 XaXaY,是异常卵细胞(XaXa) 和正常精子(Y)结合的结果。不育的红眼雄蝇为 XAO,是异常卵细胞(O)和正常精子(XA)结合的结果; 因此,A错误,B、C、D正确。故选 A。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确定异常后代的基因型为 XaXaY和 XAO,进而分析出是母本减数分裂异常所致。 7.下图甲为大棚中番茄叶肉细胞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其中 K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可以调节细胞内的幵境。 图乙表示番茄在不同湿度和光照强度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强度。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细胞

14、器 K _ ,物质 N是_。 (2)若在 25下某叶肉细胞 c、d、g、h 过程都不进行,此时细胞的生理状态对应乙图中的_点。 (3)分析图乙中的两条曲线可知,当光照强度小于 2klx 时,可通 过_提高作物的产量。 (4)由图乙可知,若某一天温度为 25,光照强度大于 lklx 小于 2klx,光照时间为 12 小时,则一昼夜后番茄 的干重将_(填“增加”“减少”“不变”) 。 (5)M 在氧化过程中产生的H,将与氧结合形成水。2, 4 二硝基苯酚(DNP)对该氧化没有影响,但使该过 程所释放的能置都以热的形式耗散,若将 DNP 注入到细胞中,M 的氧化分解_(填“能”或“不能”)继续 进行

15、。 【答案】 (1)液泡 丙酮酸(丙酮酸和H) (2)B (3)适当降低温度 (4)减少 (5) 能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以上分析可知,甲中细胞器 K 是液泡;物质 N 是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分解生成的丙酮酸 和H (2)在 25下若某叶肉细胞 c、d、g、h 过程都不进行,表明这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对应于乙图中 的 B 点 (3)乙图中,光照强度小于 2klx、温度为 25时,净光合作用强度小于 15时的净光合作用强度,由此 可见,适当降低温度有助于提高作物的产量 (4) 若某一天温度为 25, 光照强度大于 1klx 小于 2klx, 光照时间为 12 小时, 则这 12 小时

16、净光合量在 0 22.4 12 之间,而 12 小时黑暗条件下细胞呼吸消耗量为 12 22.4,因此一昼夜有机物的积累量=12 小时净光 合量12 小时呼吸消耗量0,所以一昼夜后番茄的干重将减少 (5)将 DNP 注入到细胞中,其对 M 的氧化没有影响,但使该过程所释放的能量都以热的形式耗散而不能 形成 ATP 故答案为: (1)液泡 水 丙酮酸(丙酮酸和H) (2)B (3)适当降低温度 (4)减少 (5)能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8.根据以下实验回答相关间題: (1)科学实验证明,电刺激与心脏相连的交感神经,心跳加快;电剌激与心脏相连的副交感神

17、经,心跳减 慢。这说明心跳快慢(心率)受 _调节。 (2)某研究者用电剌激支配肾上腺髓质的交感神经,心跳也加快。推测是由于电刺激交感神经后引起肾上 腺髓质产生了某种物质,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心脏,促进心跳加快。现有甲、乙两只小白兔,其中甲兔已 剝离出支配肾上腺髓质的交感神经(但未切断) ,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上述推测。 分别测定甲乙两只小白兔的_,并记录。 电剌激甲兔支配肾上腺髓质的_,立刻用等渗溶液提取甲兔的肾上腺髓质组织液并制成提取液。 将_,检测心率。若乙兔心跳加快,则推测正确,此实验过程中,心跳快慢(心率)受_调节。 【答案】 (1). 神经 (2). 心率(或心跳的快慢) (3). 交感神

18、经 (4). 将上述提取液注射到乙兔 体(或静脉)内 (5). 神经-体液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 (1)实验说明心脏的跳动受神经系统的支配,交感神经使心跳加快,副交感神经使心跳减 慢。 (2)实验说明心跳快慢受交感神经的支配,还受肾上腺髓质产生了某种物质的调节,说明心跳快慢(心 率)受神经体液调节。 【详解】 (1)电刺激与心脏相连的交感神经,心跳加快;电刺激与心脏相连的副交感神经,心跳减慢,说 明心脏的跳动受神经系统的支配。 (2)实验说明心跳加快受交感神经的支配,也受肾上腺髓质分泌物质的调节,如果要对该推测进行验证需 设计实验:实验之前首先测定甲乙两只小白兔的心率作为标准(对

19、照) 。然后刺激家兔支配肾上腺髓质 的交感神经,此时引起甲兔心率加快,迅速提取甲兔肾上腺髓质的组织液。 将以上提取液注射到乙兔体内,观察乙兔心率的变化。由于该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实验结果和结论有两 种。若乙兔心跳加快,则推测正确。若乙兔心跳没有加快,则推测不正确,此实验过程中,心跳快慢(心 率)受神经-体液调节。 【点睛】心跳快慢既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支配又受肾上腺髓质产生激素的调节,调节方式属于神经 体液调节。 9.图 2 为该草原上两类生物种群数量变化动态曲线比较图(虚线为 Nt=Nt+1) :其中 r 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小, 寿命短,生殖能力强但存活率低,亲代对后代缺乏保护;k 对策生物

20、通常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 率高,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保护。 (1) 内蒙古大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沿食物链、 食物网进行的草原管理上釆用轮牧或限制放牧的措施, 目的是为了提高草原生态系统的 _稳定性。 (2)内蒙古大草原生态系统中低营养级个体数量一般较多,高营养级个体数量一般较少。从能量流动方面 分析,原因是_。 (3)由于某种原因某片草原被废弃,若某外来物种在废弃的草原上一段时间内呈“J”型增长, 该废弃草原 某外来物种的初始种群数量为 800只,每繁殖一代比原来增加 a倍,若在此条件下繁殖 b代,该外来物种的 种群数量为_只。 (4)内蒙古草原田鼠的寿命一般只有两年,全年均可繁殖

21、,种群数量毎天约可增加 1.47%,是图 2 中 _对策生物。该对策生物很难消灭,在种群密度极低时也能迅速回升,但最终会呈 S 型増长曲线增 长。 (5)图 2 中 k 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略高于或低于 S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因此种群通常能稳定在一定 数量水平上,该数量水平被称为_。 【答案】 (1). 抵抗力 (2). 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能量越少 (3). 800(1+a) b (4). r 环境容纳量 【解析】 【分析】 图 1 中的食物链有:植物蝗虫苍鹰;植物蝗虫蜥蜴苍鹰;植物兔苍鹰;植物兔狐;植 物鼠狐;植物鼠蛇苍鹰。 【详解】 (1)内蒙古大草原釆用轮牧或限制放

22、牧的措施,目的是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草原生态系统 的抵抗力稳定性。 (2)由于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能量越少,所以内蒙古大草原生态系统中低营养级个 体数量一般较多,高营养级个体数量一般较少。 (3)由于某种原因某片草原被废弃,若某外来物种在废弃的草原上一段时间内呈“J”型增长,该废弃草原某 外来物种的初始种群数量为 800 只,每繁殖一代比原来增加 a 倍,则繁殖一代种群数量为:800(1+a) , 繁殖 2 代种群数量为:800(1+a)2,繁殖 b 代,该外来物种的种群数量为 800(1+a)b只。 (4)r 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小,寿命短,生殖能力强但存活率低,内蒙古草原

23、田鼠的寿命一般只有两年,全 年均可繁殖,种群数量毎天约可增加 1.47%,故对应图 2 中 r 对策生物。 (5)图 2 中 k 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略高于或低于 S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因此种群通常能稳定在一定 数量水平上,该数量水平即为环境容纳量,种群密度会在 K值上下波动。 【点睛】由于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较高营养级获得能量较少,故较高营养级通常数量较少,食物链中 的营养级一般不会过多。一种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 10.有人从一个野生型红眼果蝇种群中偶然发现了朱红眼(a) 、亮红眼(b)两个隐性突变型个体,已知 a 基 因位于 2 号常染色体上,但 b 基因在染色体

24、上的位置未知。现利用纯合亮红眼雄果蝇和纯合朱红眼雌果蝇 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 F2,结果如表,回答下列问题: Failed to download image : http:/qbm-images.oss-cn- 1444097/STEM/9e32b0cce4ee44fca8b75e635cc39465.png 野生 型 突 变 型 F1 57 : 66 0 F2 116 : 118 90 : 92 (1)分析实验结果,亮红眼突变基因 b_(填“在”或“不在”)2 号染色体上,做出此判断的理由 是_。该杂交实验中纯合朱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是_,F2突变型雌果蝇中杂合子所占的

25、比例是 _。 (2)若该果蝇的正常刚毛(D)和小刚毛(d) 、裂翅(E)和直翅(e)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三 个纯合品系:正常刚毛裂翅、正常刚毛直翅、小刚毛裂翅。假设 D/d、E/e 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 X 染色体上,请以上述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对这一假设进行验证。 (不发生染色体变异和染色体交换,写出 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_ 【答案】 (1). 不在 (2). F2性状分离比接近9:7, 是9:3:3:1的变式, a、 b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3). aaBB (4). 4/7 (5). 选择杂交组合进行正反交,观察 F1雄性个体的表现型。预期实验结果及结 论:若正交

26、得到的 F1中雄性个体与反交得到的 F1中雄性个体正常刚毛/小刚毛、裂翅/直翅这两对相对性状 的表现均不同,则证明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 X 染色体上。 (或选择杂交组合进行正反交,观察 F1 个体的表现型。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一组子代为正常刚毛裂翅雌:正常刚毛直翅雄=1:1,另一组子代为 正常刚毛裂翅雌:小刚毛裂翅雄=1:1,则证明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 X 染色体上。或选择雄性正常刚毛裂 翅雌性正常刚毛直翅,雄性正常刚毛裂翅雌性小刚毛裂翅进行杂交实验,观察子代表现型。预 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前者子代正常刚毛裂翅雌:正常刚毛直翅雄=1:1,后者子代为正常刚毛裂翅雌:小刚 毛裂翅雄=1:1,则证

27、明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 X 染色体上。 )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和表格分析,子一代和子二代的表现型在雌雄性中没有差异,说明两对等位基因都在常染色 体上;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接近于 9:7,是 9:3:3:1 的变形,说明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 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子一代野生型的基因型为 AaBb,子二代野生型为 A_B_,突变型为 A_bb、aaB_、 aabb。 【详解】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由于子二代性状分离比接近 9:7,是 9:3:3:1 的变式,说明 a、b 基因符 合自由组合定律,所以亮红眼突变基因 b 不在 2 号染色体上;已知子一代的基因型为 A

28、aBb,则亲本纯合朱 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aaBB,子二代中突变型雌果蝇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A_bb:aaB:aabb=3:3:1,其中杂合 子占 4/7。 (2)根据题意分析,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 D、d 和 E、e都位于 X染色体上,则可以选择具有相对性状的 正常刚毛直翅与小刚毛裂翅进行正反交实验,观察 F1雄性个体的表现型。若正交得到的 F1中雄性个体与 反交得到的 F1中雄性个体正常刚毛/小刚毛、裂翅/直翅这两对相对性状的表现均不同,则证明这两对等位 基因都位于 X 染色体上。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实质,能够根据子二代性状分离比“9:7”是 “9:3:3:1

29、”的变形判断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进而判断子一代和亲本的基因型。 11.不同品牌的酸奶具有不同的口味。某研究小组利用含碳酸钙的固体培养基探究甲,乙两品牌酸奶中乳酸 茵的类型是否相同(乳酸能够溶解碳酸钙,使培养基变得透明)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甲、乙两品牌酸奶中的乳酸面纯化,分别接种在含碳酸钙的固体培养基中培养,根据菌落周围透明 圈的大小,可确定酸奶中乳酿菌的类型。不同乳酿菌菌落透明圈大小不同的原因是_。 (2)家庭制作酸奶时,在纯牛奶中加入少量酸奶相当于微生物培养技术中的_操作,纯牛奶变成奶, 改变了口味但含有的能置减少,原因是_。 (3)为长期保存纯化的优质菌,可将菌液

30、与_充分混匀,置于 20的冷冻箱中保存。 (4)该研究小组进一步探究甲品牌酸奶中乳酸菌数量,实验操作如下图。接种微生物的方法有很多,图中 过程所示的方法为_。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数后,所得数据需要乘以 10n后,才可表示乳酸菌 的数量(单位个 M),这里的 n= _。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数时,同时需要做 ABC三个平板,目的 是_。如果平板菌落数超过 300, 般还需进一步_。 【答案】 (1). (在相同时间内)不同类型的乳酸菌产生乳酸的量不同,不同量的乳酸能够溶解碳酸钙量 不同,形成的透明圈大小不同 (2). 接种 (3). 乳酸菌在发酵时使牛奶中的营养成分发生改变, 乳酸菌 细胞呼吸消耗

31、部分有机物,从而使能量减少 (4). 灭菌的甘油 (5). 稀释涂布平板法 (6). 6 (7). 设置重复组,取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8). 稀释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乳酸菌为背景,综合考查了微生物的分离和计数的相关知识。 【详解】 (1)由于乳酸菌分泌乳酸能够溶解碳酸钙,使培养基变得透明,不同类型的乳酸菌分泌乳酸的 量不同,分泌量多的产生的透明圈较大,而分泌量少的产生的透明圈则较小。因此可以根据菌落周围透明 圈的大小,确定酸奶中乳酸菌的类型。 (2)由于酸奶中含有乳酸菌,因此在纯牛奶中加入少量酸奶相当于微生物培养技术中的接种操作。纯牛奶 变成酸奶是由于乳酸菌发酵的结果,乳

32、酸菌在发酵过程中利用牛奶中的营养物质进行代谢,通过细胞呼吸 消耗了牛奶中的部分有机物,因此酸奶比纯牛奶中的能量减少了,在乳酸菌代谢过程中又有新物质的生成, 从而使牛奶中的口味发生了改变。 (3)微生物菌种的保藏有临时保藏和长期保藏之分,临时保藏是把菌种接种到试管的固体培养基上,在合 适的温度下培养,当菌落长成后,将试管放入 4的冰箱中保藏。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甘油 管藏的方法。在 3mL 的甘油瓶中,装入 1mL 甘油后灭菌。将 1mL 培养的菌液转移到甘油瓶中,与甘油充分 混匀后,放在20的冷冻箱中保存。 (4) 要对微生物计数可以采用活菌计数法或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题目所给的图

33、片信息是采用的活菌计数法, 具体操作是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法完成的。由的操作可知这时已对酸奶样品稀释了 100 倍,重复 3 次 又稀释了 1000 倍,从中取出 0.1ml 样进行涂布,所用到的量是原来的 10 6。因此这里的 n=6。用稀释涂布 平板法计数时,要至少涂布 3 个平板,目的是设置重复组,取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可靠。为了保 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中 30300 的平板进行计数,如果平板菌落数超过 300,说明稀释倍数不够, 一般还需进一步稀释。 【点睛】能够从题干中有效的获取信息(乳酸能够溶解碳酸钙,使培养基变得透明),并能够把所学的知识 迁移过来,运用这些信息进行适当的

34、逻辑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当然扎实的基础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 12.癌胚抗原(CEA)是一种位于肿瘤细胞膜表面的蛋白,白细胞介素(IL-2)是一种淋巴因子。研究人员 利用质粒 plRES-CEA基因、 IL-2 基因, 分别构建了重组质粒 plRES-CEA plRES-IL-2 和 plRES-CEA-IL-2 将 实验小鼠分成 6 组,每隔 5 天进行一次肌肉注射,共 3次。最后一次注射完成 7天后,检测小鼠体内 CEA 含量、NK 细胞(即自然杀伤细胞,可杀伤肿瘤细胞,而不破坏自身组织细胞)活性等指标,结果如下表。 请回答问题: (1)构建重组质粒需要用到的工具酶有_。要保证重组质粒能够

35、在细菌中大小鼠体内产生的大量扩 增,重组质粒必须具有_。 (2)注射 plRES-CEA-IL-2 后,小鼠体内产生的大量 CEA是重组质粒中的目的基因经过 _和_形成 的。 (3)NK细胞的活性不依赖于抗原刺激,能自发地溶解多种肿瘤细胞和被病毒感染细胞,属于人体免疫的 第_道防线。 (4)从实验结果看, 第 _组具有最好的特异性免疫效果。对比第 3组和第_组结果可以 说明 IL-2 有促进_的作用。 (5)第 1,2, 4 组小鼠均可产生 CEA抗体,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与第 3 组、空载体及白对照组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说明_。 【答案】 (1).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 连接酶

36、(2). 细菌复制原点 (3). 转录 (4). 翻译 (5). 二 (6). 1 (7). 5 (8). 淋巴细胞增殖 (9). CEA 抗体的产生与导入外源 CEA 基因,使 CEA 含量増加有关 【解析】 【分析】 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等;第二道防线:吞噬细胞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 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基因工程的工具:限制酶、DNA 连接酶、运载体。 实验的自变量是肌肉注射的成分,因变量是 CEA 含量、NK细胞活性、淋巴细胞数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 第 1 组 CEA含量、NK细胞活性、淋巴细胞数量均较高,效果较好。 【详解】 (

37、1)构建重组质粒需要用到限制酶(在特定的位点打开磷酸二酯键)和 DNA 连接酶(连接限制酶 切开的黏性末端或平末端) 。重组质粒中含有的细菌复制原点可以保证重组质粒能够在细菌中大小鼠体内产 生的大量扩增。 (2)注射重组质粒 plRES-CEA-IL-2 后,小鼠体内产生的大量 CEA 蛋白质是重组质粒中的目的基因表达的 结果,经过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 (3)NK细胞的活性不依赖于抗原刺激,能自发地溶解多种肿瘤细胞和被病毒感染细胞,说明 NK细胞发 挥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二道防线。 (4)第 1 组 CEA 含量、NK细胞活性、淋巴细胞数量均较高,具有最好特异性免疫效果。要想

38、证明 IL-2 的作用,自变量应该为是否含有 IL-2,第 3 组和第 5 组均含有质粒,区别在于是否含有 IL-2,第 3 组淋巴 细胞数量较多,可以说明 IL-2 可以促进淋巴细胞增殖。 (5)第 1、2、 4 组小鼠(均注射有 CEA 基因)均可产生 CEA 抗体,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与第 3组、 空载体及白对照组(均未注射 CEA 基因)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即注射 CEA 基因组 CEA 抗体明显多于未注 射 CEA基因组,说明 CEA 抗体的产生与导入外源 CEA 基因,使 CEA 含量増加有关。 【点睛】吞噬细胞可以识别抗原,但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可以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淋巴细 胞除了浆细胞均可特异性识别抗原,淋巴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生物 > 生物高考 > 考前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