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雅博学校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33779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雅博学校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9-2020学年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雅博学校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19-2020学年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雅博学校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19-2020学年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雅博学校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19-2020学年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雅博学校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第 1 页(共 28 页) 2019-2020 学年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雅博学校九年级(上)第一学年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雅博学校九年级(上)第一 次月考语文试卷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基础(一、基础(24 分)分) 1 (10 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 (2)我欲乘风归去, ,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3) ,静影沉璧。 (范仲淹岳阳楼记 ) (4) 行路难作者李白运用典故暗示古人能有的机遇,自己也不见得没有,表达了自 己对重回朝廷任职抱有希望的诗句是: “ , 。 ” (5)请把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默写完整。 , 。

2、,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 (4 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然而圆规很不平,现出 b y 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 (2)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 jin m 。 (3)白云缭绕,qng g mn w ,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 (4)我一直盯着父亲,看他 zhng zhng q sh 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衣 服褴褛的年老水手走去。 3 (3 分)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们为人处世要光明磊落, 敢于承担责任, 不要总找借口, 把失败原因都归咎 于别人。 B他们

3、的存粮已经告罄 ,然而他们还没有走出这沙漠。 C九年级开展了“爱我中华”活动,同学们那些可歌可泣 的事迹感动了老师。 D如果年轻人对影视明星顶礼膜拜 ,不能持有理性的态度,就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 和生活。 4 (3 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些网站平台对于出售身份证、银行卡信息的违法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完全没有 起到应该承担的监管。 (在“监管”后加上“作用” ) B张华同学以优美的文笔、大胆的创意荣获“光雾杯”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特等奖获得 第 2 页(共 28 页) 主。 ( “荣获”改为“评为” ) 。 C强调联合制作的大戏,让人们不仅看到了中国戏曲的整体进步,而且

4、看到了中国戏曲 在现代化问题上迈出的可喜一步。 (将“中国戏曲的整体进步”与“中国戏曲在现代化问题 上迈出的可喜一步”互换位置) D据商务部统计,目前大约已有 100 个左右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建 设。 (去掉“大约”或“左右的” 。 ) 5 (4 分)根据下面材料,给“创造”下个定义,不超过 30 字。 作为人的一种活动,创造包括思维活动和行为活动。创造一定要获得成果。形形色 色的创造成果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精神性的,即新的认识;另一类是物质性的, 即新的事物。这些创造成果不管以何种形式表现出来,都必须具备“首次获得”这个必 要条件。 二、阅读(二、阅读(46 分)分)

5、6 (10 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 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 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 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 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

6、携,往来而不绝者,滁 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 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 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 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 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第 3 页(共 28 页)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得之心而寓 之酒也 杂然而前陈 者 树林阴翳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野芳发而幽

7、香,佳木秀而繁阴。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围绕“乐” ,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乐人之乐,表达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 同乐的旷达情怀。 B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是全文的核心命意,为写景抒情定下了基调。 “醉”是表象, “乐”是实质。 C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一句,采用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表现 出山林的热闹。 D本文语言极具特色,格调清丽,遣词凝练,音节铿锵,臻于炉火纯青之境,既有图画 美,又有音乐美。 7 (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卫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

8、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 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 尽落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节选自汉书李广苏建传 ,有删改) 【注】旃:通“毡” ,毛织物。北海:现西伯利亚贝加尔湖一带,当时属匈奴的北 境。羝(d) :公羊。常惠:人名,苏武的随从之一。节旄(mo) :节杖上用牦 牛尾做的饰物。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单于愈益欲降 之/天将降 大任于是人也 B绝不饮食 /食 之不能尽其材 第

9、4 页(共 28 页) C乃得归 /微斯人,吾谁与归 D卧起操 持/操 蛇之神闻之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武 留 匈 奴 凡 十 九 岁 始 以 强 壮 出 及 还 须 发 尽 白 (3)结合选文谈谈苏武是一个怎样的人? 8 (10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让年轻人能踮起脚尖“够着名著” 近日,山东大学组织了一项针对“中学生文学名著阅读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越 来越多的中学生偏爱阅读漫画小说、网络作品,而非传统的文学名著。即使读名著,也 不为兴趣,而为考试。 这一结论并不让人意外。近些年,我们常常能听到社会上关于“文学名著正在远去” 的忧心之论。某家出版社甚

10、至发起了“死活读不下去的 10 本图书”排行榜,结果红楼 梦高居榜首,四大名著悉数上榜,西方名著追忆似水年华 百年孤独也都位列其 间。不幸印证了马克吐温对名著的定义: “人人都希望读过,但人人又都不愿去读的东 西。 ” 所谓“名著” ,是经过时间检验、一代又一代读书人反复选择的经典文学作品。可为什 么在今天,这些高知名度、高含金量的作品却失去了阅读的魅力,或成为“束之高阁” 的收藏品,或成为“味同嚼蜡”的应试工具?其背后有多重的、复杂的原因。 首先,读大著作没有一点静心是读不下去的。信息化时代,人们阅读的习惯发生了巨 大的变化,碎片化阅读、快餐式阅读、闪阅读、微阅读,让人们对那些动辄洋洋万言、

11、 鸿篇巨制式的名著缺乏耐心。 瓦尔登湖的译者徐迟在开篇时就提醒读者: “你最好是 先把你的心静下来,然后再打开这本书,否则你也许会读不下去。 ”其次,名著创作年代 久远,内容往往与今天的社会状况大相径庭。如果读者做不到“思接千古远,胸怀寰宇 宽” ,也至少要对名著创作的时代背景、创作动机、所反映的社会风貌有所了解,才不至 于在大战风车的巨人、变成甲壳虫的公务员和长着猪尾巴的男孩面前,一头雾水,不知 所云。 再次,就是王国维所说的“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先有武侠而今仙侠,先有科幻而今 玄幻,先有历史而今穿越,网络文学的新形态让创作者脑洞大开,奇思妙想,天马行空, 层出不穷;而它的语言更“接地气

12、” 、故事更“生活化” 、人物更“多元化” ,与传统的类 第 5 页(共 28 页) 型的文学名著大异其趣,分庭抗礼。如此,又挤压了名著在现代人阅读中所占的比重, 让它沦为一些人调侃的“治疗失眠的利器” 。 或许还有更多的理由,但我们不能坐视“名著远去” ,特别是年轻人。年轻人需要读一 读名著,因为它所关怀和弘扬的是永恒的主题。作家周国平说, “读名著像给一个人的精 神打底子 ” ,精神的根底不正不牢不壮,附丽其上的人生也就扭曲、摇摆、空洞。年 轻人需要读名著,因为它是我们祖先的文化记忆。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是一代人对另一 代人的精神遗言,是将死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青年人的忠告,是准备去休

13、息的士兵 向前来换哨的士兵的命令” 。阅读名著就是阅读时代,阅读生活,借由它,我们穿透历史, 继承文化的血脉。年轻人需要读名著,但艰涩高深、卷帙浩繁的名著有时就像天上繁星, 璀璨夺目,却难以亲近。 “循循善诱”才能“欲罢不能” ,好的导读和辅助才是叩开“名 著之门”的钥匙。创作者、出版者、教育者都应该想方设法去搭建一座通向名著的“天 梯” ,让年轻人踮起脚尖就能够着漫天的“繁星” 。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引用了一则关于中学生名著阅读的调查是为了引出本文的论题。 B第段,引用马克吐温对名著的定义,是为了说明当今社会人人都不愿去读名著。 C名著内容与今天社会状况差

14、别太大是人们不愿读名著的一个原因。 D周国平说读名著可以给一个人的精神打底子,可以传承祖先的文化记忆。 (2)下列关于读名著的名言,与第段的名著是“我们的祖先的文化记忆”的说法不吻 合的一项是 A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驰向无限广阔的生活的海洋。 B阅读优秀的书籍,就是和过去时代中最杰出的人们书籍的作者进行交谈,也就是 和他传播的优秀思想进行交流。 C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 智慧相结合的过程。 D读书应具有学习和求知的欲望,也说是说,要用人类的天才积累的知识财富充实自己 的头脑和心灵。 (3)结合全文,请你谈谈怎样才能让年轻人

15、“够着名著” 。 9 (17 分) 笔墨童年 余秋雨 第 6 页(共 28 页) 在山水萧瑟、岁月荒寒的家乡,我度过了非常美丽的童年。 千般美丽中,有一半,竟与笔墨有关。 那个冬天太冷了,河结了冰,湖结了冰,连家里的水缸也结了冰。就在这样的日子, 小学要进行期末考试了。 破旧的教室里,每个孩子都在用心磨墨。磨得快的,已经把毛笔在砚石上舔来舔去, 准备答卷。那年月,铅笔、钢笔都还没有传到这个僻远的山村。 磨墨要水,教室门口有一个小水桶,孩子们平日上课时要天天取用。但今天,那水 桶也结了冰,刚刚还是用半块碎砖砸开了冰,才抖抖索索舀到砚台上的。孩子们都在担 心,考试到一半,如果砚台结冰了,怎么办?

16、这时,一位乐呵呵的男老师走进了教室。他从棉衣襟下取出一瓶白酒,给每个孩子的砚 台上都倒几滴,说: “这就不会结冰了,放心写吧!” 于是,教室里酒香阵阵,答卷上也酒香阵阵。我们的毛笔字,从一开始就有了李白 余韵。 其实岂止是李白。长大后才知道,就在我们小学的西面,比李白早四百年,一群人 已经在蘸酒写字了,领头那个人叫王羲之,写出的答卷叫兰亭序 。 我上小学时只有四岁,自然成了老师们的重点保护对象。上课时都用毛笔记录,我 太小了,弄得两手都是墨,又沾到了脸上。因此,每次下课,老师就会快速抱起我,冲 到校门口的小河边,把我的脸和手都洗干净,然后,再快速抱着我回到座位,让下一节 课的老师看着舒服一点。

17、但是,下一节课的老师又会重复做这样的事。 于是,那些奔跑 的脚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亮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隆重的书法入门课。 如果我写不好毛笔字,天理不容。 后来,学校里有了一个图书馆。由于书很少,老师规定,用一页小楷,借一本书。 不久又加码,提高为两页小楷借一本书。就在那时,我初次听到老师把毛笔字说成“书 法” ,因此立即产生误会,以为“书法”就是“借书的方法” 。这个误会,倒是不错。 学校外面,识字的人很少。但毕竟是王阳明、黄宗羲的家乡,民间有一个规矩,路 上见到一片写过字的纸,哪怕只是小小一角,哪怕已经污损,也万不可踩踏。 过路的农 夫见了,都必须弯下腰去,恭恭敬敬捡起来,用手

18、掌捧着,向吴山庙走去。庙门边上, 有一个石炉,上刻四个字: “敬惜字纸” 。石炉里还有余烬,把字纸放下去,有时有一朵 小火,有时没有火,只见字纸慢慢焦黄,熔入灰烬。 我听说,连土匪下山,见到路上字纸,也这样做。 第 7 页(共 28 页) 家乡近海,有不少渔民。哪一季节,如果发心要到远海打鱼,船主一定会步行几里 地,找到一个读书人,用一篮鸡蛋、一捆鱼干,换得一叠字纸。他们相信,天下最重的, 是这些黑森森的毛笔字。只有把一叠字纸压在船舱中间底部,才敢破浪远航 那些在路上捡字纸的农夫,以及把字纸压在船舱的渔民,都不识字。 不识字的人尊重文字,就像我们崇拜从未谋面的神明,是为世间之礼,天地之敬。 这

19、是我的起点。 (1)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将文章所写的主要事件补充完整。 老师抱“我”洗去墨迹。 多人敬惜字纸。 (2)结合语境,根据提示,品析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 于是,那些奔跑的脚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亮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隆 重的书法入门课。如果我写不好毛笔字,天理不容。 (提示: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过路的农夫见了,都必须弯 下腰去,恭恭敬敬捡 起来,用手掌捧 着,向吴山庙走去。 (提示:从词语的角度) (3)文中“那些在路上捡字纸的农夫,以及把字纸压在船舱的渔民,都不识字。 ”独立 成段,有什么作用? (4)读了本文,联系作者的成就,谈谈对文章结尾“这是我的起点”这句话的理解

20、。 三、作文(三、作文(50 分)分) 10 (5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 “悟”字有下面几种解释:理解,明白,觉醒。由此而 产生醒悟、领悟、参悟、感悟,觉悟、大彻大悟等词语。也许,在成长的历程中,你因 为某种经历而得到过顿悟,你因为思考某个问题而懂得了一个道理,你因为观察某种现 象而体验到成长的味道。 请以“悟”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 (2)自选文体; (3)不少于 550 字; (4)文中不得 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11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回顾人类的历史 曾经有多少年代 沉浸在苦难的深渊 第 8 页(共 28 页)

21、黑暗凝固得象花岗岩 然而人间也有多少勇士 用头颅去撞开地狱的铁门 光荣属于奋不顾身的人 光荣属于前仆后继的人 暴风雨中的雷声特别响 乌云深处的闪电特别亮 只有通过漫长的黑夜 才能喷涌出火红的太阳 我也曾经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在不自由的岁月里我歌唱自由 我是被压迫的民族我歌唱解放 在这个茫茫的世界上 我曾经为被凌辱的人们歌唱 我曾经为受欺压的人们歌唱 我歌唱抗争,我歌唱革命 在黑夜把希望寄托给黎明 在胜利的欢欣中歌唱太阳 我 是 大 火 中的一点火星 趁 生 命 之火没有熄灭 我投入火的 队伍、光的队伍 把“一”和“无数”溶合在一起 进行为真理而斗争 第 9 页(共 28 页) 和在斗争中前进的人

22、民一同前进 我永远歌颂光明 光明是属于人民的 未来是属于人民的 (1)联系原著中整首诗歌,说说在这首诗歌中, “光”有什么象征意义? (2)请结合选文,分析艾青诗歌语言的特点。 (3) “我是大火中的一点火星/趁生命之火没有熄灭/我把投入火的队伍、光的队伍”表达 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第 10 页(共 28 页) 2019-2020 学年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雅博学校九年级(上)第一学年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雅博学校九年级(上)第一 次月考语文试卷次月考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与试题解析 一、基础(一、基础(24 分)分) 1 (10 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

23、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 (2)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 高处不胜寒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 有 ) (3) 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范仲淹岳阳楼记 ) (4) 行路难作者李白运用典故暗示古人能有的机遇,自己也不见得没有,表达了自 己对重回朝廷任职抱有希望的诗句是: “ 闲来垂钓碧溪上 , 忽复乘舟梦日边 。 ” (5)请把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默写完整。 巴山楚水凄凉地 , 二十三年弃置身 。 怀旧空吟闻笛赋 , 到乡翻似烂柯人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分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

24、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 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 境填充。 【解答】答案: (1)云横秦岭家何在 (2)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注意“恐”的书写) (3)浮光跃金 (4)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注意“溪”的书写) (5)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注 意“赋”的书写)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 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第 11 页(共 28 页)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

25、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2 (4 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然而圆规很不平,现出 b y 鄙夷 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 (2)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 jin m 缄默 。 (3)白云缭绕,qng g mn w 轻歌曼舞 ,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一 般。 (4)我一直盯着父亲,看他 zhng zhng q sh 郑重其事 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 那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走去。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 观察的习惯,注意汉字的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确定读音及字形。 【解答】

26、答案: (1)鄙夷 (2)缄默 (3)轻歌曼舞 (4)郑重其事 【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 汉字中又能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的学习中对 字音与字形的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3 (3 分)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们为人处世要光明磊落, 敢于承担责任, 不要总找借口, 把失败原因都归咎 于别人。 B他们的存粮已经告罄 ,然而他们还没有走出这沙漠。 C九年级开展了“爱我中华”活动,同学们那些可歌可泣 的事迹感动了老师。 D如果年轻人对影视明星顶礼膜拜 ,不能持有理性的态

27、度,就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 和生活。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词语的正确使用能力。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词语积累,还 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 项。词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到、用错对象、语 境不符等。 第 12 页(共 28 页) 【解答】ABD正确; C有误,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不 能用来形容同学们的事迹。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辨清词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 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 4 (3 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

28、一项是( ) A有些网站平台对于出售身份证、银行卡信息的违法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完全没有 起到应该承担的监管。 (在“监管”后加上“作用” ) B张华同学以优美的文笔、大胆的创意荣获“光雾杯”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特等奖获得 主。 ( “荣获”改为“评为” ) 。 C强调联合制作的大戏,让人们不仅看到了中国戏曲的整体进步,而且看到了中国戏曲 在现代化问题上迈出的可喜一步。 (将“中国戏曲的整体进步”与“中国戏曲在现代化问题 上迈出的可喜一步”互换位置) D据商务部统计,目前大约已有 100 个左右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建 设。 (去掉“大约”或“左右的” 。 ) 【分析】本题考病句

29、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 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 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CD正确; B有误,这个句子是句式杂糅,应删去“得主” 。 故选:B。 【点评】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 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 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 ,检查枝叶同相应的

30、主干是否搭 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 第 13 页(共 28 页) 先检查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5 (4 分)根据下面材料,给“创造”下个定义,不超过 30 字。 作为人的一种活动,创造包括思维活动和行为活动。创造一定要获得成果。形形色 色的创造成果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精神性的,即新的认识;另一类是物质性的, 即新的事物。这些创造成果不管以何种形式表现出来,都必须具备“首次获得”这个必 要条件。 【分析】此题考查压缩语段能力。可包括提炼、概括、压缩的能力及表述能力,解答此 题,弄清题目具体要求;再是

31、要阅读全文,把握中心,理清内容要点;三是根据中心决 定内容取舍;四是根据保留的内容进行文字的加工,力求通顺、连贯。 【解答】读此语段理解句意可知,语段主要内容是表述了两种类型的成果形式,然后用 引号重点表达了“首次获得”这一内容,所以所下定义一定要包含这两项内容,最后结 合具体要求作答。 答案: 创造是人首次获得精神或物质成果的思维和行为活动。 【点评】解答此题,首先是读理解句意,然后抓关键词理解,基本确定句意,最后结合 题目具体要求组织语言。 二、阅读(二、阅读(46 分)分) 6 (10 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

32、行六七里,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 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 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 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 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 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 第 14 页(

33、共 28 页) 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 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 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 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得之心而寓 之酒也 寄托 杂然而前陈 者 陈列、摆开 树林阴翳 遮盖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

34、,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本文围绕“乐” ,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乐人之乐,表达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 同乐的旷达情怀。 B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是全文的核心命意,为写景抒情定下了基调。 “醉”是表象, “乐”是实质。 C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一句,采用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表现 出山林的热闹。 D本文语言极具特色,格调清丽,遣词凝练,音节铿锵,臻于炉火纯青之境,既有图画 美,又有音乐美。 【分析】 【参考译文】 环绕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一眼望去树木 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那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 流水

35、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 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 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他的宾客 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 。醉翁的情趣不 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至于太阳的升起,山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 第 15 页(共 28 页) 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中的朝暮。野花开了,有一股清 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

36、成一片浓密的绿荫;风高霜洁,天高气爽,水落石出, 这就是山中的四季。清晨前往,黄昏归来,四季的风光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答 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 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造酒,泉水清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横七竖八 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席。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射的中了,下 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一位容颜 苍老,头发花白的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喝醉了的太守。 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

37、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荫, 鸟儿到处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 道人们的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啊。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太守 是谁呢?是庐陵欧阳修吧。 【解答】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 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句意: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寓:寄托。 句意:横七竖八地摆在面前的。陈:陈列、摆开。 句意: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荫。翳:遮盖。 (2)本题主要考查学

38、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 ,翻译的方 法是“增、删、调、换、补、移” ,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 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 的成分补充完整。 重点词:芳,香花。发,开放。秀,茂盛、繁茂。句意:野花开了,有一股清新的香 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 重点词:从,跟从。乐,意动用法,以为乐。乐,快乐。句意:游人知道跟着太守 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问题,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 解文章内容。 ABD正确; 第 16

39、页(共 28 页) C有误,该句采用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表现出山林的寂静,写出“禽鸟之乐” 。 故选:C。 答案: (1)寄托;陈列、摆开;遮盖。 (2)野花开了,有一股清新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 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3)C。 【点评】 “而”的用法: 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蟹六跪而二螯。 ( 劝学 )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劝学 ) (三)表示承接关系。表示顺承或者承接,故此看来,顺承与

40、承接是一码事,指的都是: 用 “而” 连接有时间先后关系的两个动词。 顺承关系就是承接关系, 可译为 “就” “接着” , 或不译。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 石钟山记 )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 “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劝学 )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假如” 。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 冯 婉贞 )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吾尝终日而思矣( 劝学 )吾恂 恂而起。 ( 捕蛇者说 ) 7 (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卫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天雨雪

41、,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 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 尽落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节选自汉书李广苏建传 ,有删改) 【注】旃:通“毡” ,毛织物。北海:现西伯利亚贝加尔湖一带,当时属匈奴的北 境。羝(d) :公羊。常惠:人名,苏武的随从之一。节旄(mo) :节杖上用牦 牛尾做的饰物。 第 17 页(共 28 页)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A单于愈益欲降 之/天将降 大任于是人也 B绝不饮食 /食 之不能尽其材 C乃

42、得归 /微斯人,吾谁与归 D卧起操 持/操 蛇之神闻之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武 留 匈 奴 凡 十 九 岁 始 以 强 壮 出 及 还 须 发 尽 白 (3)结合选文谈谈苏武是一个怎样的人? 【分析】 【参考译文】卫律知道苏武最终不可能因为威胁而投降,就报告了单于。单于越 发想使苏武投降,便把他囚禁在大窖里,坚决不给(他)吃的喝的。天下雪,苏武就卧 在地上,吞食雪团与毡毛,过了好多天也没饿死,匈奴以为他有神灵保佑,就把他流放 到北海边上没有人烟的地方, (匈奴)让(苏武)放牧公羊。 (说是等到)公羊生了小羊, 才能够让他回来。 (匈奴)把他与属吏常惠等人分开,囚禁在不同

43、的地方。 苏武(被流放)到北海边上之后,匈奴不供给他粮食, (他只好)挖掘野鼠所储藏 的草籽充饥。拄着汉朝旄节牧羊,时时刻刻把汉朝旄节带在身边,连旄节上的旄尾都脱 落了。苏武被扣留在匈奴一共十九年,出使时正当壮年,等他返回时,胡须和头发 都白了。 【解答】 (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 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A句意:单于越发想使苏武投降。降:投降。/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 降:降临。意思不同。 B句意:坚决不给(他)吃的喝的。食:食物。/喂养它不能竭尽它的才能。食:喂养。 意思不同。 C句意:才能够让他回来。归:回来。/不是这

44、种人,我与谁一道归去呢?归:归依。 意思不同。 D句意:时时刻刻把汉朝旄节握在手上。操:握。/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操: 握。意思相同。 故选:D。 (2)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断句。结合句意及相关的文言标志进行断句。这一句的句意是苏 武被扣留在匈奴一共十九年,出使时正当壮年,等他返回时,胡须和头发都白了。根据 第 18 页(共 28 页) 句意可以这样断句: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3)本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题疏通文意,根据文中的事件及人物的行 为来分析判断。苏武被扣留在匈奴一共十九年,坚决不投降可以看出苏武的坚贞、顽强, 有气节、有民族大义。 答案: (1

45、)D (2)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3)苏武在匈奴经受种种生活上的磨难,终不投降,表现出苏武是一个坚贞、顽强,有 气节、有民族大义的人。 【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 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8 (10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让年轻人能踮起脚尖“够着名著” 近日,山东大学组织了一项针对“中学生文学名著阅读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越 来越多的中学生偏爱阅读漫画小说、网络作品,而非传统的文学名著。即使读名著,也 不为兴趣,而为考试。 这一结论并不让人

46、意外。近些年,我们常常能听到社会上关于“文学名著正在远去” 的忧心之论。某家出版社甚至发起了“死活读不下去的 10 本图书”排行榜,结果红楼 梦高居榜首,四大名著悉数上榜,西方名著追忆似水年华 百年孤独也都位列其 间。不幸印证了马克吐温对名著的定义: “人人都希望读过,但人人又都不愿去读的东 西。 ” 所谓“名著” ,是经过时间检验、一代又一代读书人反复选择的经典文学作品。可为什 么在今天,这些高知名度、高含金量的作品却失去了阅读的魅力,或成为“束之高阁” 的收藏品,或成为“味同嚼蜡”的应试工具?其背后有多重的、复杂的原因。 首先,读大著作没有一点静心是读不下去的。信息化时代,人们阅读的习惯发

47、生了巨 大的变化,碎片化阅读、快餐式阅读、闪阅读、微阅读,让人们对那些动辄洋洋万言、 第 19 页(共 28 页) 鸿篇巨制式的名著缺乏耐心。 瓦尔登湖的译者徐迟在开篇时就提醒读者: “你最好是 先把你的心静下来,然后再打开这本书,否则你也许会读不下去。 ”其次,名著创作年代 久远,内容往往与今天的社会状况大相径庭。如果读者做不到“思接千古远,胸怀寰宇 宽” ,也至少要对名著创作的时代背景、创作动机、所反映的社会风貌有所了解,才不至 于在大战风车的巨人、变成甲壳虫的公务员和长着猪尾巴的男孩面前,一头雾水,不知 所云。 再次,就是王国维所说的“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先有武侠而今仙侠,先有科幻而

48、今 玄幻,先有历史而今穿越,网络文学的新形态让创作者脑洞大开,奇思妙想,天马行空, 层出不穷;而它的语言更“接地气” 、故事更“生活化” 、人物更“多元化” ,与传统的类 型的文学名著大异其趣,分庭抗礼。如此,又挤压了名著在现代人阅读中所占的比重, 让它沦为一些人调侃的“治疗失眠的利器” 。 或许还有更多的理由,但我们不能坐视“名著远去” ,特别是年轻人。年轻人需要读一 读名著,因为它所关怀和弘扬的是永恒的主题。作家周国平说, “读名著像给一个人的精 神打底子 ” ,精神的根底不正不牢不壮,附丽其上的人生也就扭曲、摇摆、空洞。年 轻人需要读名著,因为它是我们祖先的文化记忆。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是一代人对另一 代人的精神遗言,是将死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青年人的忠告,是准备去休息的士兵 向前来换哨的士兵的命令” 。阅读名著就是阅读时代,阅读生活,借由它,我们穿透历史, 继承文化的血脉。年轻人需要读名著,但艰涩高深、卷帙浩繁的名著有时就像天上繁星, 璀璨夺目,却难以亲近。 “循循善诱”才能“欲罢不能” ,好的导读和辅助才是叩开“名 著之门”的钥匙。创作者、出版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月考试卷 > 九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