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33765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8-2019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8-2019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8-2019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8-2019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第 1 页(共 23 页) 2018-2019 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本大题共一、本大题共 5 小题,共小题,共 10 分分 1 (2 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 ) A诓 (kung)骗 游弋 (y) 发怔 (zhn) 根深蒂 (d)固 B纶(ln)巾 坍塌 (tn) 箴 (zhn)言 矫 (jio)揉造作 C撩 (lio)逗 褴褛 (l) 忧戚 (q) 自吹自擂 (li) D娉 (png)婷 筵 (yn)席 亵渎 (d) 强聒 (gu)不舍 2 (2 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 A当我为前途

2、感到迷茫时,老师的建议令我顿开茅塞 。 B面对生活的重压,我们不能颓废消沉,更不能自暴自弃 ,要将它化为前进的动力。 C梦想绝不仅仅存在于梦境,只要我们一意孤行 ,朝着目标奋进就一定会成功。 D我国商务部发言人郑重其事 地重申:中美两国贸易谈判的原则必须是对等的。 3 (2 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要写这短短几行文字,靠的是相当长时间的观察而取得的。 B经过持续不断的环保治理,我们的山变得更青了,水变得更绿了。 C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校团委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 D今年运动会的百米比赛,竞争异常激烈,但他还是凭借实力和经验连续蝉联冠军。 4 (2 分)下

3、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写诗,还要注意节奏,诗歌的节奏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 写诗,要注意语言的简洁、凝练,高度凝练的语言营造出丰富的意蕴空间,令人难忘。 诗歌是情感的抒发。 写诗可以直抒胸臆,也可以借助具体可感的形象来抒写情志,更多的时候二者是有机 地结合在一起的。 生活中的人、事、物,都可能触发我们的情感,将这种情感分行写出来,就有了诗的 模样了;如果再适当融入联想和想象,就有诗的味道了。 A B C D 5 (2 分)请选出下列各句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语文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多读多写,日积月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 ”这个 第 2 页(共 23 页) 句子关联词搭配错

4、误。 B “李白的诗大多豪迈: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个句子标点使 用正确。 C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隋唐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 及乡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D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话运用了设问的修 辞手法。 二、本大题共二、本大题共 1 小题,共小题,共 10 分分 6 (10 分)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错字、多字、少字、笔画不清晰均不得分。 ) (1)爱上层楼, 。 (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 (2) ,山雨欲来风满楼。 ( 咸阳城东楼许浑) (3)寂寂江山摇落处, 。 ( 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

5、(4) ,月是故乡明。 ( 月夜忆舍弟杜甫) (5)春蚕到死丝方尽, 。 ( 无题李商隐) (6) ,肯将衰朽惜残年。 (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7)因思杜陵梦, 。 ( 商山早行温庭筠) (8)日出而林霏开, 。 ( 醉翁亭记欧阳修) (9) 用典是古诗词常见的表现手法。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中 “ , ” 两句就是借用典故表达世事沧桑、人事更迭的感慨。 三、本大题共三、本大题共 3 小题,共小题,共 33 分分 7 (10 分)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问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 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

6、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 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 人!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张岱湖心亭看雪 ) 【乙】寒食后雨,午霁,偕诸友至第三桥,落花积地寸余,游人少,翻以为快。忽 骑者白纨而过,光晃衣,鲜丽倍常,诸友白其内者皆去表。少倦,卧地上饮,以面受 第 3 页(共 23 页) 花,多者浮,少者歌,以为乐。偶艇子出花间,呼之,乃寺僧载茶来者。各啜一杯, 荡舟浩歌而返。 (节选自袁宏道雨

7、后游六桥记 ) 【注】 :寒食:传统节日名称。翻:同“反“,反而。光晃衣:绸衣上的白光晃 人眼睛。多者浮:脸上落花多的人饮酒。浮,饮酒。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余拏 一小舟 雾凇沆砀 客 此 鲜丽倍常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少倦,卧地上饮,以面受花。 (3)山水风景,寄情达意。请你说说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8 (9 分)阅读你真的会读书吗 ,完成文后的问题 你真的会读书吗 你真的会读书吗?书是“执拗”而“冷酷”的,它从来不愿意让一个不会读书的人完 全拥有它。有时,你以为你是懂它的,可在激烈的思想交锋之后,你会发现你和“它” 隔得远

8、极了,甚至还没有碰触到它思想的根须! “会读书”之“会” ,首先取决于你有正确的阅读观。读书是你的生活方式,而非你的 生活“插曲” 。读书是你的精神生活,你的精神“海拔”的提升和读书密切相关;而你与 社会的良性互动交往关系的建立与持续,也和你的“阅读”有着意义关联。会读书的你, 必定是主动朝着书奔过去的,而书呢,也会迎向你,与你邂逅于美好的“花园” 。慢慢地 你会发现,你主动去读一本书的快乐,要远远超过“撞见”一本书的快乐。拒绝成为庸 常的人,避免“匍匐”于功利之下,你只有经常主动去打开一本书。 “会读书”之“会” ,再要追问你良好的阅读品味。不加选择地见书就读,对形成阅读 品味没有任何裨益。

9、好似打开购物网站,面对陌生商品,你肯定会在下单前比对、权衡, 判断它是否优质。在无法确定之前,你会调动自己的经验或采用他人的经验,最后才会 决定取舍。请问,对待阅读,你可有这样的耐心?从某种意义上讲,你应该做个挑剔的 读书人。不要轻易打开一本书,在你确认它的价值前;也不要轻易合上一本书,在你还 第 4 页(共 23 页) 没有完全读透前。如何确定它是一本值得拥有的书呢?善读者的建议很关键。另外,读 得多了,你的判断也会建立起来。读书,毕竟是自己的事,尽可能自己“做主” 。 “会读书”之“会” ,还要你拥有基于“联系”的阅读策略。对于精读、泛读、概览之 类的既定法则,相信是你耳熟能详并能运用的。

10、建立一种“联系”的阅读方式,不是简 单地对单一文本做静态的阅读。你应该在“联系”的阅读里,体验感性的美,更见证理 性的深和道德的善,由此丰盈你的温度和有宽度的人生。比如,你再读鲁迅的朝花夕 拾时,可以同时读鲁迅的野草 ,这两部作品创作于同一时期。前者是散文集,鲁迅 将自己扔回回忆的“场” ,故事、故人、故乡、故情,柔婉明朗;后者是散文诗集,鲁迅 直面当下,灵魂的挣扎、寂寞的际遇,希望与绝望一直在冲撞。若是我们根据其中的任 何一部作品就确定“彼时”鲁迅的人生体验与思想光芒,那会是多么狭隘。当你用“联 系”的方式去读书的时候,会感觉,书读厚了,读宽了,也读深了。 书以沉默的方式和你“说话” ,虽然

11、它不能直接引发人的变化,但人存在的独特与自由 是阅读赋予的。读书足以抵抗虚无,读书可给予你一颗高尚的心灵,读书可以陪伴着你 走出一条感性、知性、理性的思想之路。 你真的会读书了吗? (选自语文世界2018 年 4 月刊,有删改) (1)作者认为“会读书”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2)选文第段划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请简述其作用。 (3)结合自己的读书经验,请你为第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9 (14 分)阅读无法邮寄的春天 ,完成文后的问题 无法邮寄的春天 朱玉成 我刻意经过那个邮局门前,只为了看一眼那个奄奄一息的老人。我没敢走近跟前,只 是远远地望着。 他在那里一动不动,盖着一件破衣裳,如同死去

12、一般。 那里有两个绿色的邮筒,被雕刻成天使的模样,装了翅膀,仿佛随时可以离地高飞。 一封封信安静地躺在里面,如同躺着很多颗心:少年相思的心,慈母念儿的心,游子思 乡的心天使会带着这些心飞到它们想去的地方,不管春夏秋冬。 过了很久,我听到一声轻微的咳嗽,是老人发出的,仿佛死亡的门偷偷留下的一个缝 隙,让这属于生命的咳嗽声响亮起来。早晨的阳光灿烂无比,暖暖地照着他,似乎也令 第 5 页(共 23 页) 他感到了生命中尚存的一缕温柔。他微微欠起身子,竟然望着太阳咧开嘴笑了。纷纷扰 扰的行人在他身边不停地穿梭行走,一些人驻足停留,摇摇头,甩下一声叹息又匆匆走 掉,转过头去,阳光依旧荡漾在他们自己的脸上

13、。 后来就下雨了,莫名其妙的雨来得迅疾而猛烈。老人把身子缩成了一个句号。雨,像 发了狂的洪水,冲垮了他心中最后的一道堤坝。浑身湿透的老人不停地打着冷颤。好在 阳光是慷慨的,一寸一寸地暖着他的身子。 令人感到不解的是,这样一个已完全丧失行走能力的老人,却在身边整整齐齐地放着 一捆行李,而且是极其干净的。他无法行走,只有靠路人的施舍来延续自己的生命,死 神像风一样随时都可以将这根老迈的蜡烛掐灭。夜深的时候,凉意又像歹徒的刀一样贴 紧肌肤的时候,他却依然舍不得铺开那套干净的行李,用它御寒。我想,一定有一个绿 色的希望在老人的心里生长着。或许他依然梦想着奇迹的发生,希望有一天自己能站起 来,用这崭新的

14、行囊给自己暖一个小小的窝吧。 我揣着怜悯,站在离他 5 米远的地方,感受着一个气若游丝的生命。 阳光又依然灿烂,一个孩子试图将一封信投进邮筒。可是他太小了,使劲翘着脚也无 法将信投进去。老人用手撑着地,艰难地挪到孩子跟前,用尽全身的力气托举起那个幼 小的身躯,一封信就这样生出了翅膀,一颗心就这样开出了苞蕾。 “爷爷,你怎么不能站起来啊?” “爷爷生病了,没力气了。 ” “那我扶着你。 ” “瞧你这小不点,还没我蹲着高呢,怎么扶我啊?” 孩子和老人都笑了。那绿色的天使邮筒,在阳光下又像是一棵郁郁葱葱的植物。在这 个万物生长的季节,很多人忽略了一样弥足珍贵的东西爱。 邮筒之所以是绿色的,就是因为它

15、会给人带来希望。它挺立在那里,帮人传递着亲情 友情,而那个无法行走的老人,他的春天,却永远无法通过邮筒传递出去。 我刻意来这里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我开始扪心自问,难道仅仅想看他一眼?我甚至没 有对他说上几句安慰的话!我怎么没有想到,给他满身满心的怜悯,不如给他一支廉价 的消炎药更有效呢? 他的春天,无法邮寄;而我的忧伤,又何尝不是! (选自阅读与作文2017 年第 24 期,有删改) (1)文中第段和第段两次用到“刻意”一词,请你说说作者的用意。 第 6 页(共 23 页) (2)请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段划横线的句子。 (3)文中的“小孩”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4) “

16、邮筒”作为故事的环境,有哪些作用? (5)文末说“而我的忧伤,又何尝不是! ”生活中怎样才能不留这种“忧伤”?请结合 自己的体验说说你的见解。 四、本大题共四、本大题共 1 小题,共小题,共 4 分分 10 (4 分)阅读火把从那里出来了回答文后的问题。 火把从那里出来了 火把一个一个地出来了 数不清的火把从那边来了 美丽的火把 耀眼的火把 热情的火把 金色的火把 炽烈的火把 人们的脸在火光里 显得多么可爱 在这样的火光里 没有一个人的脸不是美丽的 (节选自长诗火把 ,写于 1940 年) (1)此诗的作者是 ,他的成名作是 。 (2)全诗借助“火把”这一意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五、本大

17、题共五、本大题共 1 题,共题,共 43 分 (写作分 (写作 40 分,书写分,书写 3 分)分) 11 (43 分)命题作文: “滋润”的近义词有“津润、润泽、滋养”等,如同春雨滋润万物,成长中,我们总能 享受到来自各方的滋润:话语的滋润,目光的滋润;亲情的滋润、友爱的滋润;呵护的 滋润、陪伴的滋润;更有宽容和勉励的滋润,知识和阅读的滋润,等等。只要保有对生 活的感知和感恩的心,被滋润的温暖就无所不在,滋润带来的力量也无时不在。 请以“滋润”为题,写一篇文章。 第 7 页(共 23 页) 要求: (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 600 字,不超过 9

18、00 字; (4)文中不得出现影响评分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如果不可避免,请用代替。 (5)书写要求工整、规范,力求美观。 第 8 页(共 23 页) 2018-2019 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本大题共一、本大题共 5 小题,共小题,共 10 分分 1 (2 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 ) A诓 (kung)骗 游弋 (y) 发怔 (zhn) 根深蒂 (d)固 B纶(ln)巾 坍塌 (tn) 箴 (zhn)言 矫 (jio)揉造作 C撩 (lio)逗 褴褛 (l) 忧戚 (q)

19、 自吹自擂 (li) D娉 (png)婷 筵 (yn)席 亵渎 (d) 强聒 (gu)不舍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理解识记能力。 【解答】A错误, “发怔”的“怔”应读“zhng” ; B错误, “纶巾”的“纶”应读“gun” , “矫揉造作”的“矫”应读“jio” ; C错误, “忧戚”的“戚”应读“q” , “自吹自擂”的“擂”应读“li” ; 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辨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 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 2 (2 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 A当我为前途感到迷茫时,老师的建议令

20、我顿开茅塞 。 B面对生活的重压,我们不能颓废消沉,更不能自暴自弃 ,要将它化为前进的动力。 C梦想绝不仅仅存在于梦境,只要我们一意孤行 ,朝着目标奋进就一定会成功。 D我国商务部发言人郑重其事 地重申:中美两国贸易谈判的原则必须是对等的。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辨析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对成语要做好积累, 可以从词意、感情色彩和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另外,我们还要了解成语运用的常 见错误: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解答】ABD成语运用正确; C有误, “一意孤行”指不顾客观条件、无视别人意见,独断专行。该成语是一个贬义 词,褒贬不当。 第 9 页(共

21、 23 页)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问题,我们首先要正确理解成语的意思,然后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 最后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 3 (2 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要写这短短几行文字,靠的是相当长时间的观察而取得的。 B经过持续不断的环保治理,我们的山变得更青了,水变得更绿了。 C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校团委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 D今年运动会的百米比赛,竞争异常激烈,但他还是凭借实力和经验连续蝉联冠军。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 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去考虑,结合病句常见类型及通过读来辨析作答。

22、常见的病句 的类型包括:成分残缺、语序不当、搭配不当、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句式杂糅、前后 矛盾、否定不当、成分赘余等。 【解答】A:有语病,句式杂揉“靠的是”与“而取得的”两种句式糅合在一个句子 里了,可去掉“而取得的” ; B没有语病; C有语病,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句末加上“的活动” ; D 有语病,重复啰嗦,可去掉“连续”或“蝉联” 。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学生头脑中必须有常见病句类型的知识储备,并能准确判断出病句, 采用排除法,把病句排除,确定正确答案。 4 (2 分)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写诗,还要注意节奏,诗歌的节奏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 写诗,要注意语言的简洁、

23、凝练,高度凝练的语言营造出丰富的意蕴空间,令人难忘。 诗歌是情感的抒发。 写诗可以直抒胸臆,也可以借助具体可感的形象来抒写情志,更多的时候二者是有机 地结合在一起的。 生活中的人、事、物,都可能触发我们的情感,将这种情感分行写出来,就有了诗的 模样了;如果再适当融入联想和想象,就有诗的味道了。 A B C D 【分析】此题考查句子的排序。 第 10 页(共 23 页) 【解答】阅读文段可知,此题有关“诗歌”的文段。句首先指出, “诗歌”与“情感” 有关,置于首位。句紧跟上句,具体从“情感”角度阐述诗歌。接下来是从“写诗” 的角度进行阐述,句论述“写诗”要抒发情感,紧跟上句。句从语言的角度进行论

24、 述, 句 “还” 是重要的提示信息, 从 “节奏” 的角度进行论述。 句子排序: 。 故选:D。 【点评】解答语句排序型试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每一个语句,把握语句特点,明确体裁。 其次,明确材料的中心。思考语句是围绕什么中心展开的。抓住了中心,就抓住了要害。 然后我们可以根据“中心句”或“总领句”来确定首句或尾句。 5 (2 分)请选出下列各句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语文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多读多写,日积月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 ”这个 句子关联词搭配错误。 B “李白的诗大多豪迈: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个句子标点使 用正确。 C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的一部

25、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隋唐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 及乡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D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话运用了设问的修 辞手法。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法知识、标点符号、文学常识、修辞手法等的辨析能力。在 平时的学习中掌握典型的关联词语、积累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熟记重点的文学常识, 了解修辞手法的特点。 【解答】ABD说法正确; C有误, 儒林外史描写的是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及乡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不是隋唐时期。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问题,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做好整理,掌握其各自特点,结合语境 进行辨析。 二、本大题共二、本大题共 1 小题,共小题

26、,共 10 分分 6 (10 分)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错字、多字、少字、笔画不清晰均不得分。 ) (1)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 (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 (2) 溪云初起日沉阁 ,山雨欲来风满楼。 ( 咸阳城东楼许浑) 第 11 页(共 23 页) (3)寂寂江山摇落处, 怜君何事到天涯 。 ( 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 (4)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 月夜忆舍弟杜甫) (5)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 ( 无题李商隐) (6)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7)因思杜陵梦, 凫雁满回塘 。 ( 商山早行温庭筠)

27、(8)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 ( 醉翁亭记欧阳修) (9)用典是古诗词常见的表现手法。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怀旧空吟闻笛 赋 , 到乡翻似烂柯人 ”两句就是借用典故表达世事沧桑、人事更迭的感慨。 【分析】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对于文质兼美的名言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 在考试中却得不到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一字之差,导致 丢分,实在遗憾。这就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 【解答】答案: (1)为赋新词强说愁 (重点字:赋) ; (2)溪云初起日沉阁; (3)怜君何事到天涯; (4)露从今夜白; (5)蜡炬成灰泪始干 (重点字:炬) ; (6)欲为圣明除弊

28、事(重点字:弊) ; (7)凫雁满回塘; (8)云归而岩穴暝(重点字:暝) ; (9)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点评】在复习和应试时应注意 1、要整体背诵,不要孤立记诵名句。 2、古代诗歌、散文名篇里的名句都要同等重视。 3、要记忆准确,默写正确。要格外注意难写、易混易错的字。 4、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背诵。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记得牢。 5、平时背诵既要“口到” ,更要“心到” “手到” 。 6、要把握字的准确读音,要克服粗心的毛病、要日积月累,学以致用。 三、本大题共三、本大题共 3 小题,共小题,共 33 分分 7 (10 分)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问题 第 12 页(共

29、 23 页)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 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 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 人!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张岱湖心亭看雪 ) 【乙】寒食后雨,午霁,偕诸友至第三桥,落花积地寸余,游人少,翻以为快。忽 骑者白纨而过,光晃衣,鲜丽倍常,诸友白其内者皆去表。少倦,卧地上饮,以面受 花,

30、多者浮,少者歌,以为乐。偶艇子出花间,呼之,乃寺僧载茶来者。各啜一杯, 荡舟浩歌而返。 (节选自袁宏道雨后游六桥记 ) 【注】 :寒食:传统节日名称。翻:同“反“,反而。光晃衣:绸衣上的白光晃 人眼睛。多者浮:脸上落花多的人饮酒。浮,饮酒。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余拏 一小舟 撑船 雾凇沆砀 白汽弥漫的样子 客 此 客居 鲜丽倍常 平常、普通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少倦,卧地上饮,以面受花。 (3)山水风景,寄情达意。请你说说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分析】参考译文: 【甲】 崇祯五年(公元 1632 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

31、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 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 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 白皑皑的。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 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第 13 页(共 23 页)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 烧得滚沸。 (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 “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 ” (他们) 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 (我)问他们的姓氏, (得知 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

32、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 “不要说相公您痴, 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 【乙】 寒食节过后下了一场雨,我说这场雨会把西湖的花洗落,应当赶紧和那些桃花告别, 不要耽误。中午是雨停转晴,我和几个朋友到了西湖第三桥,那里的落花在地上堆积了 一寸多,游人很少,我们独自游玩感到很畅快。忽然有个人穿着白绸衫骑马而过,衣服 上的白光晃人的眼睛,异常鲜艳美丽,我的朋友们穿着白色内衣的人也跟着都把外套脱 去。一会玩累了,我们躺在地上喝酒,用脸颊来承接落花,脸上落花多的人饮酒,脸上 落花少的人被罚唱歌,作为娱乐。偶然发现有个小舟从花间荡出,喊过来,原来是寺里 的僧人载着茶水来了。每人各自喝了一杯,我们乘舟

33、唱着歌回去了。 【解答】 (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 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句意为:我撑着一叶小舟。拏:撑船 句意为: (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沆砀:白汽弥漫的样子 句意为:在此地客居。客:客居 句意为:鲜艳美丽超过于平常。常:平常、普通 (2)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 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 整,达到词达句顺。 句中重点词有:焉,哪里;此,这样;句子翻译为: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 (或“想 不到湖中还会有这样的人” ) 句中重点词有

34、:少,稍稍;倦,疲倦;以,用;受,承接;句子翻译为:稍稍疲倦的 时候, (我们就)躺在地上喝酒,用脸颊来承接落花。 (3)本题考查文本内容及作者情感的理解与分析。 甲文湖心亭看雪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 白广阔的雪景图,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突出了作者遗世独立、卓 然不群的高雅情趣。表达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惋惜,体现出作者的故国之 第 14 页(共 23 页) 思,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 的情怀,同时也寄托人生渺茫的慨叹。 乙文从文中描述的内容,可以看出重点突出的是作者回到自然状态解脱

35、和自由的乐趣。 特别是文末的“各啜一杯,荡舟浩歌而返”一句,更是将作者的洒脱表现出来。 答案: (1)撑船 白汽弥漫的样子 客居 平常、普通 (2)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 (或“想不到湖中还会有这样的人” ) 稍稍疲倦的时候, (我们就)躺在地上喝酒,用脸颊来承接落花。 (3)甲文表达了对西湖雪景的痴迷;偶遇知音的欣喜和惋惜之情;对天地渺茫、物我渺 小的感慨和对故国的追忆怀念之情;更有遗世独立、孤高自傲、不随流俗的高洁志趣。 乙文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也有与朋友率性游玩、愉悦自得之情;更蕴藏 了作者内心的潇洒不羁、率性洒脱、随性烂漫。 【点评】文言实词“少”的用法: 数量小,不多。

36、 来而记之者已少( 游褒禅山记 ) 轻视,看不起。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秋水 ) 不足,缺少 稍微。宾客意少舒( 口技 ) 一会儿。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前赤壁赋 ) (sho)少年,青年;年轻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师说 ) (sho)通“小”吾闻二世少子也( 陈涉世家 ) 8 (9 分)阅读你真的会读书吗 ,完成文后的问题 你真的会读书吗 你真的会读书吗?书是“执拗”而“冷酷”的,它从来不愿意让一个不会读书的人完 全拥有它。有时,你以为你是懂它的,可在激烈的思想交锋之后,你会发现你和“它” 隔得远极了,甚至还没有碰触到它思想的根须! “会读书”之“会” ,首先取决于你有正确的阅读

37、观。读书是你的生活方式,而非你的 生活“插曲” 。读书是你的精神生活,你的精神“海拔”的提升和读书密切相关;而你与 社会的良性互动交往关系的建立与持续,也和你的“阅读”有着意义关联。会读书的你, 必定是主动朝着书奔过去的,而书呢,也会迎向你,与你邂逅于美好的“花园” 。慢慢地 你会发现,你主动去读一本书的快乐,要远远超过“撞见”一本书的快乐。拒绝成为庸 第 15 页(共 23 页) 常的人,避免“匍匐”于功利之下,你只有经常主动去打开一本书。 “会读书”之“会” ,再要追问你良好的阅读品味。不加选择地见书就读,对形成阅读 品味没有任何裨益。好似打开购物网站,面对陌生商品,你肯定会在下单前比对、

38、权衡, 判断它是否优质。在无法确定之前,你会调动自己的经验或采用他人的经验,最后才会 决定取舍。请问,对待阅读,你可有这样的耐心?从某种意义上讲,你应该做个挑剔的 读书人。不要轻易打开一本书,在你确认它的价值前;也不要轻易合上一本书,在你还 没有完全读透前。如何确定它是一本值得拥有的书呢?善读者的建议很关键。另外,读 得多了,你的判断也会建立起来。读书,毕竟是自己的事,尽可能自己“做主” 。 “会读书”之“会” ,还要你拥有基于“联系”的阅读策略。对于精读、泛读、概览之 类的既定法则,相信是你耳熟能详并能运用的。建立一种“联系”的阅读方式,不是简 单地对单一文本做静态的阅读。你应该在“联系”的

39、阅读里,体验感性的美,更见证理 性的深和道德的善,由此丰盈你的温度和有宽度的人生。比如,你再读鲁迅的朝花夕 拾时,可以同时读鲁迅的野草 ,这两部作品创作于同一时期。前者是散文集,鲁迅 将自己扔回回忆的“场” ,故事、故人、故乡、故情,柔婉明朗;后者是散文诗集,鲁迅 直面当下,灵魂的挣扎、寂寞的际遇,希望与绝望一直在冲撞。若是我们根据其中的任 何一部作品就确定“彼时”鲁迅的人生体验与思想光芒,那会是多么狭隘。当你用“联 系”的方式去读书的时候,会感觉,书读厚了,读宽了,也读深了。 书以沉默的方式和你“说话” ,虽然它不能直接引发人的变化,但人存在的独特与自由 是阅读赋予的。读书足以抵抗虚无,读书

40、可给予你一颗高尚的心灵,读书可以陪伴着你 走出一条感性、知性、理性的思想之路。 你真的会读书了吗? (选自语文世界2018 年 4 月刊,有删改) (1)作者认为“会读书”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2)选文第段划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请简述其作用。 (3)结合自己的读书经验,请你为第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分析】本文开头提出问题,引出本文的论题:是否会读书;接着从有正确的阅读观、 良好的阅读品味和基于“联系”的阅读策略等三个方面具体论述了“会读书”之“会” ; 然后指出:读书可给予你一颗高尚的心灵,读书可以陪伴着你走出一条感性、知性、理 性的思想之路;最后照应开头,总结全文。 【解答】 (1)

41、本题考查提炼信息。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 第 16 页(共 23 页) 键语句来分析。结合内容,从“ 会读书之会 ,首先取决于你有正确的阅读观” “ 会 读书之会 ,再要追问你良好的阅读品味” “ 会读书之会 ,还要你拥有基于联 系的阅读策略”等语句中提炼答案即可。 (2)本题考查辨析论证方法及作用。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和道理论证,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即可。答题格式: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具体作用。结 合划线语句内容可知,把“选择书籍”比作“网上购物要精挑细选” ,属于比喻论证;通 俗易懂地论证了“会读书,是要追问自己良好的阅读品味”这一观点,使论

42、证更有说服 力。 (3)本题考查补充事实论据。解答此题的关键先明确语段阐述的观点,然后结合自己的 读书经验来补充。结合第段内容可知,主要阐述“拥有基于联系的阅读策略”的 观点,结合自己的读书经验,选择合适的事例来补充即可。 答案: (1)作者认为“会读书”体现在有正确的阅读观、良好的阅读品味和基于“联系”的阅 读策略三个方面。 (2)运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选择书籍比作网上购物要精挑细选,更通俗易懂地 论证了“会读书,是要追问自己良好的阅读品味”这一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3)示例:阅读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两文,通过建立起“联系”的阅读方式, 便能更深地读懂两位文学家在遭遇坎坷时的坚守,

43、读懂“先忧后乐”和“与民同乐”相 同的精神追求,读懂“微斯人,吾谁与归”和“人不知太守之乐其乐”背后的失意与孤 独。 【点评】补写论据的方法: 先审清题目, 判断补充的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 选择补写的论据要真实、 可靠、 典型。补写的论据形式及简繁、句式要与原论据相似。陈述论据,确定要能证明论 点。通读检查,避免失误。 9 (14 分)阅读无法邮寄的春天 ,完成文后的问题 无法邮寄的春天 朱玉成 我刻意经过那个邮局门前,只为了看一眼那个奄奄一息的老人。我没敢走近跟前,只 是远远地望着。 他在那里一动不动,盖着一件破衣裳,如同死去一般。 第 17 页(共 23 页) 那里有两个绿色的邮筒,被

44、雕刻成天使的模样,装了翅膀,仿佛随时可以离地高飞。 一封封信安静地躺在里面,如同躺着很多颗心:少年相思的心,慈母念儿的心,游子思 乡的心天使会带着这些心飞到它们想去的地方,不管春夏秋冬。 过了很久,我听到一声轻微的咳嗽,是老人发出的,仿佛死亡的门偷偷留下的一个缝 隙,让这属于生命的咳嗽声响亮起来。早晨的阳光灿烂无比,暖暖地照着他,似乎也令 他感到了生命中尚存的一缕温柔。他微微欠起身子,竟然望着太阳咧开嘴笑了。纷纷扰 扰的行人在他身边不停地穿梭行走,一些人驻足停留,摇摇头,甩下一声叹息又匆匆走 掉,转过头去,阳光依旧荡漾在他们自己的脸上。 后来就下雨了,莫名其妙的雨来得迅疾而猛烈。老人把身子缩成

45、了一个句号。雨,像 发了狂的洪水,冲垮了他心中最后的一道堤坝。浑身湿透的老人不停地打着冷颤。好在 阳光是慷慨的,一寸一寸地暖着他的身子。 令人感到不解的是,这样一个已完全丧失行走能力的老人,却在身边整整齐齐地放着 一捆行李,而且是极其干净的。他无法行走,只有靠路人的施舍来延续自己的生命,死 神像风一样随时都可以将这根老迈的蜡烛掐灭。夜深的时候,凉意又像歹徒的刀一样贴 紧肌肤的时候,他却依然舍不得铺开那套干净的行李,用它御寒。我想,一定有一个绿 色的希望在老人的心里生长着。或许他依然梦想着奇迹的发生,希望有一天自己能站起 来,用这崭新的行囊给自己暖一个小小的窝吧。 我揣着怜悯,站在离他 5 米远

46、的地方,感受着一个气若游丝的生命。 阳光又依然灿烂,一个孩子试图将一封信投进邮筒。可是他太小了,使劲翘着脚也无 法将信投进去。老人用手撑着地,艰难地挪到孩子跟前,用尽全身的力气托举起那个幼 小的身躯,一封信就这样生出了翅膀,一颗心就这样开出了苞蕾。 “爷爷,你怎么不能站起来啊?” “爷爷生病了,没力气了。 ” “那我扶着你。 ” “瞧你这小不点,还没我蹲着高呢,怎么扶我啊?” 孩子和老人都笑了。那绿色的天使邮筒,在阳光下又像是一棵郁郁葱葱的植物。在这 个万物生长的季节,很多人忽略了一样弥足珍贵的东西爱。 邮筒之所以是绿色的,就是因为它会给人带来希望。它挺立在那里,帮人传递着亲情 友情,而那个无

47、法行走的老人,他的春天,却永远无法通过邮筒传递出去。 我刻意来这里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我开始扪心自问,难道仅仅想看他一眼?我甚至没 第 18 页(共 23 页) 有对他说上几句安慰的话!我怎么没有想到,给他满身满心的怜悯,不如给他一支廉价 的消炎药更有效呢? 他的春天,无法邮寄;而我的忧伤,又何尝不是! (选自阅读与作文2017 年第 24 期,有删改) (1)文中第段和第段两次用到“刻意”一词,请你说说作者的用意。 (2)请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段划横线的句子。 (3)文中的“小孩”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4) “邮筒”作为故事的环境,有哪些作用? (5)文末说“而我的忧伤,又何尝不是! ”生活中怎样才能不留这种“忧伤”?请结合 自己的体验说说你的见解。 【分析】本文主要记叙“我”刻意去邮局门前,看一个奄奄一息的老人的所见所感。寄 托了作者对老人的同情和对关爱的呼唤。 【解答】 (1)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词语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解答 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看题干中有无鉴赏的指向性信息, “我刻意经过那个邮局门前” 和“我刻意来这里到底是为了什么呢?”中的“刻意”的本义表示故意、特意、用上全 部心思,这里表达了对老人的关注,两次用“刻意” ,首尾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期末试卷 > 九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