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201920202020 学年度高三年级下学期一调考试学年度高三年级下学期一调考试 文综试卷文综试卷 第第卷卷( (选择题选择题) )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礼记王制规定:大诸侯国设三卿,都由天子任命,次一等的诸侯国也设三卿,其中二卿由天子任命, 一卿由国君任命,小诸侯国设有两卿,都由国君任命。据此可知,西周分封制 A. 蕴含着中央集权的因素 B. 保证了周天子的专制统治 C. 宗法血缘色彩极其淡薄 D. 有效限制了地方诸侯权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其中二卿由天子任命,一卿由国君任命,小诸侯国设有两卿,都由国君任命”体现的是周 王控制着诸侯国部分大臣的任免权力,有
2、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A 选项符合题意;西周时期尚未实现权力 的高度集中,B选项排除;西周时期对权力和财产继承上十分重视血缘关系,C选项排除;事实证明分封制 下诸侯最终成为对抗中央的重要力量,D选项排除。 2.董仲舒不太强调“爱由亲始”,而更着重推崇“远之而大“,主张“摆脱宗法思想的局限,跳出家族的小 圈子,面向天下,实行爱及四夷的王道政治”。董仲舒的这些思想 A. 促成了古代民本思想的产生 B. 摆脱了传统“家国一体”观念束缚 C. 意在削弱宗法伦理思想的影响 D. 适应了汉朝“大一统”的政治需求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摆脱宗法思想的局限,跳出家族的小圈子,面向天下实行爱及
3、四夷的王道政治”可知, 董仲舒的这一观点符合当时汉武帝要求实行大一统在文化领域的政治要求,故选择 D 选项;古代民本思想 在先秦时期已经产生,与时间不符,故排除 A 选项;家国一体是指家族和国家都以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 严格的家长制,而材料中只是跳出家族的小圈子面向天下,并没有跳出家国一体的框架,故排除 B 选项; 宗法伦理思想反映中国宗法等级制度,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一种道德理论,而材料中董仲舒只是想跳 出其局限,并没有削弱宗法伦理思想,故排除 C 选项。 3.唐代确立了严格的官吏致仕(退休)制度,官吏致仕的法定年龄为七十岁,或“年虽少,形容衰老者,亦听致 仕”。五品以上的官致仕,直接奏皇
4、帝批准,六品以下则由尚书省奏皇帝批准。这一制度 A. 有利于官员结构的调整 B. 打击了士族的垄断地位 C. 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D. 强化了君主集权的制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退休制度的实施,可以让更多的年轻人参与政治,有利于调整官员的年龄结构,故 A 正确;科举 制打破了贵族对政治的垄断,与材料无关,故 B 不正确;退休制度有利于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故 C 不正 确;退休制度的实施与君主集权的强化无关,故 D不正确。 4.明万历年间, 苏州“城中机户数千”, 雇工“数千人”。 乾隆时, 苏州东半城更是“专其业者不啻万家”, “有力者雇人织挽,贫者皆自织”。这反映当时江南地区 A
5、.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民营丝织业得以较大发展 C. 雇佣劳动趋于普及 D. 政府鼓励民间丝织业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苏州“机户数千”,雇工“数千人”, “有力者雇人织挽,贫者皆自织”,可知明清 时期江南地区民营丝织业得到了较大发展, B 选项符合题意; 鸦片战争以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A选项错误; 苏州一地手工业者增多,不能反映江南地区雇佣劳动趋于普及,C 选项错误;明清时期政府依旧实行重农抑 商政策,手工业者增多不能反映政府鼓励民间丝织业发展,D选项错误。 5.清康熙时解除海禁,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设立四处海关,管理对外贸易,海关设置后即制定税则, 不分进出
6、口,往来贸易统一征税;1842 年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人“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均宜公 议定则例”。这反映了 A. 鸦片战争的实质是商业战争 B. 晚清政府海关管理的松驰 C. 英国商人试图打开中国市场 D. 近代中国关税主权的演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清初自主制定海关税则,统一征收外贸关税,到南京条约规定中英协定关税,反映了近代 中国关税主权的演变,D选项符合题意;材料对比的是清朝前期和晚清中国海关主权的变化,与鸦片战争的 性质无关,A选项错误;海关关税税则制定从清政府自主到中外协定,不能说明海关行政管理的松弛,B选 项错误;清朝关税主权的改变,不能反映英国商人试图打开中国市场,
7、C选项错误。 6.辛亥革命发展到高潮时,不少地区的商人支持革命与共和。当革命党人组织的国民党与以袁世凯支持的进 步党进行斗争时,商人担心党争的白热化导致战事再起,重演辛亥年间的动荡局面。由此看出当时的商人 A. 饱含着救亡图存动机 B. 对政治变革态度相对保守 C. 求稳与求变的复杂心态 D. 迫切希望得到政府的保护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商人在社会动荡时希望建立统一稳定的政权,在党派斗争时希望和平反对战争, 体现了商人在自身利益权衡与时局多变的形势下的复杂心态,故 C 项正确。A 项,材料未体现商人救国意 识,故排除。B项,商人支持革命共和说明其政治态度并非保守,故排除
8、。D项,商人希望政府为商业提供 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而不是求得保护,故排除。 7.李大钊将十月革命理解为“庶民胜利”,并呼呼中国的青年“应该到农村去,拿出当年俄罗斯青年在俄 罗斯农村宣传运动的精神,来做些开发农村的事”。李大钊意在说明 A. 中国革命需要民众的支持 B. 农业落后急需青年去发展 C. 应该效仿苏俄的革命道路 D. 青年代表中国革命的未来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庶民的胜利”“ 应该到农村去,拿出当年俄罗斯青年在俄罗斯农村宣传运动的精神,来做 些开发农村的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大钊意在倡导中国青年深入农村,对民众进行思想启蒙,唤醒民 众觉悟,让民众参与到中国革
9、命的洪流中。故本题答案选 A 项。BD项不符合本题主旨,排除;中国效仿苏 俄革命道路是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排除 C项。 8.1961 年 4 月,中国与加拿大签订了第一个小麦贸易协议;从 1961 年 6 月至 1963 年 12 月底中国共从加拿 大购买了 600 万吨(价值约合 3.62 亿美元)的小麦。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A. 缓和与西方国家关系 B. 缓解严重的粮食危机 C. 保障工业化建设速度 D. 实现贸易的迅速增长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60 年代前期,中国从加拿大购置大量小麦的主要目的是要缓解当时严重的 粮食危机,B 选项正确;1961 年,中国尚
10、未调整对外策略,同加拿大进行经济联系的目的,不是为了缓和 同西方国家的关系,A 选项错误;1960 年代前期处于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从国外购置大量粮食不是为了保 障工业化建设的速度,更不是为了实现贸易的迅速增长,CD两选项错误。 9.学界普遍认为古希腊戏剧起源于对酒神狄俄尼索斯的祭祀,因为狄俄尼索斯是葡萄之神,所以早期戏剧主 要是描写神的世界,公元前 5 世纪戏剧出现越来越多对人物性格的描写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这一变化反 映了 A. 戏剧服务对象转向民众 B. 宗教信仰丧失主导地位 C. 人文主义思想逐渐兴起 D. 戏剧创作开始面向生活 【答案】C 【解析】 【详解】公元前 5 世纪,民主政治日
11、益完善,使得当时人们的关注点从“神”变为“人”,体现了人文精 神的兴起,故 C 项不符合题意;古希腊戏剧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民众,没有发生转变,排 A 项不符合题意; 戏剧内容转变适应了当时市民政治生活的需求,“宗教丧失主导地位”与史实不符,B 项不符合题意;D 项 “开始面向生活”与史实不符,D 项不符合题意。 10.英国著名航海家弗朗西斯德雷克(15401596 年)是麦哲伦之后第二位完成环球航海的探险家,一生极 富传奇色彩,下面是其部分活动,推动其活动出现的主要因素是英国 时间 主要事件 1566 年 德雷克和他的表兄约翰霍金斯带领五艘贩奴船前往墨西哥,失败险被杀。 1572 年 在南美和大
12、西洋成功抢劫西班牙运输队,受到女王召见并成为其亲信。 1579 年 完成继麦哲伦之后的第二次环球航行,成为英国“民众的英雄”。 1588 年 协助英国海军大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被封为英格兰勋爵。 A. 新生产方式的开放性 B. 新型政治制度的创新性 C. 产生了人文主义思想 D. 资本主义经济成为主流 【答案】A 【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是英国“15661588”年这一时期的殖民扩张,从材料“在南美和大西洋成功抢劫西班牙 运输队,受到女王召见并成为其亲信。”可知这一时期英国实行重商主义,促使经济活动呈现开放性,故 A 项正确。英国新型政治制度出现是在 17 世纪,资本主义经济成为主流是在工业革
13、命之后,故 BD两项表述错 误。C项与题意无关。所以 A 选项是正确的。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英国的早期殖民扩张,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抓住表格材料时间关键词“15661588”, 利用时间信息就可以排除错误选项。 11.从 1802 年到 1878 年间.英国议会先后颁布了 20 多个工厂法,在这些法令中对童工的最低雇用年龄、 每天 的劳动时间、工作的环境以及接受一定的教育等都作了明文规定。1870 年教育法)的颁布,宣告了英国大 规模雇佣童工劳动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英国童工问题的解决 A. 反映了议会民主制度的完善 B. 依赖于工业革命的深人发展 C. 是工人阶级长期斗争的结果 D. 反映了阶级
14、矛盾的日趋缓和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所述为英国雇佣童工的现象逐渐消失,依据题干时间信息和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得益于工业 革命的展开,对工人需求的变化,故 B 正确;童工问题的解决与民主政治的发展没有必然联系,故 A 不正 确;童工问题的解决,与工人阶级斗争无关,故 C 不正确;童工问题的解决不能导致阶级矛盾的缓和,故 D 不正确。 12.德国自由党成立时,曾要求成立一个“帝国责任内阁”,1884 年 4 月 5 日联邦议会按照俾斯麦的意见通 过决议反对这项要求,决议说:“在德意志帝国境内成立责任内阁制只能削弱各联邦成员目前在联邦议会 行使的、由条约给以其保障的权力。”据此可知,当时
15、的德国 A. 政党政治发展十分完善 B. 联邦议会掌握国家实权 C. 民主制度有其传统色彩 D. 内阁首相控制联邦议会 【答案】C 【解析】 德意志帝国宪法给予原先各邦君主较大权力,“责任内阁制只能削弱各联邦成员目前在联邦议会行使的、由 条约给以其保障的权力”说明议会成员不赞同宪法给予的既定权力, 体现出德意志民主政治的保守性, 故 C 项正确;德意志民主是不完善的民主,故 A 项错误;德意志是皇帝掌握国家的实权,故 B 项错误;德意志 皇帝控制内阁和议会,故 D项错误。 点睛: 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德国的两大制度,即联邦制度和较为保守的君主立宪制度,具有浓厚的专 制主义及军国主义色彩。在德意
16、志,本应代表民意的议会,特别是帝国议会作用很小,实权掌握在皇帝和 宰相手中,因此,议会在德意志只起到装点门面的作用。 第第卷卷(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工业革命有一个非常惊人的“胚胎发育”模式,大多数工业化成功的国家都经历了这个阶段。 在 1618 世纪的英国,乡村企业在当时的重商主义政府支持下实现繁荣;它们以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力, 以远距离贸易为生产目的。正是这个原始工业化阶段最终在政府正确的产业政策(尤其是全面扶持纺织业) 支持下启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用劳动密集型的规模化大生产方式(工厂体制),来生产终端的轻工消费品 或小
17、商品并倾销到全球,19 世纪晚期,美国、德国采用电力与化工等新技术,大力发展重工业,通过巨型 私企有效调控重工业的资金投入、生产规模和产品销售,从而引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中国的改革开放老老实实地从乡镇企业开始补课。19781988 年,中国乡镇企业数量增长了 12 倍, 生产总值增长了将近 14 倍,GDP 占比从 14%上升到将近 50%.19881998 年,中国终于在原始工业化的基础 上引爆(复制)了第一次工业革命,遍布城乡各地的劳动密集型工厂应运而生,农民工开始大规模流动,生 产了大量轻工业产品,以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求。从 1998 年至今,中国政府主导国内、国外大市场建 立,以
18、渐进精致的国家行为,通过基础设施升级、高新技术创斯、高铁联网大动脉,逐步克服能源、动力、 交通、通讯等瓶颈,开启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中国崛起现象,是人类经济史上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最为壮观的历史事件之一。工业革命到现在接 近 250 年,但目前只有 10%的人口生活在完全工业化的国家。如果中国能够完成自己的工业革命,意味着又 多了 20%的人能够进入现代工业文明。 摘编自文一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英两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2)根据材料,指出中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意义。 【答案】(1)同:都经历乡村(镇)企业发展的原始工业化阶段;都
19、以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力发展劳动密集型 工厂;都以轻工业为中心;都大力拓展商品市场;都得到政府支持。 异:英国以市场为主导,中国主要依靠政府引领:英国经历工场手工业的长期发展,中国经历了建国以后 工业化探索的曲折;英国依靠自身进行技术积累,中国借鉴西方科技成果以及成功经验。 【 (2)特点:起步晚,尚未完成;政府主导导;与第三次科技革命交叉进行。 意义:有利于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国力提升,和平崛起;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有益探索;有利于 世界工业化的整体发展。 【解析】 本题考查中英两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异同和中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意义,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 的分析概括能力。 (1)中英两
20、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同点,可以根据材料中英国的“乡村企业在当时的重商主义政府支持下实 现繁荣,它们以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力,以远距离贸易为生产目的”“用劳动密集型的规模化大生产方式(工 厂体制),来生产终端的轻工消费品或小商品并倾销到全球”和中国的“遍布城乡各地的劳动密集型工厂应 运而生,农民工开始大规模流动,生产了大量轻工业产品,以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求”等信息分析概 括得出。中英两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点,应当联系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 (2)中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可以根据“从 1998 年至今,中国政府主导国内、国外大市场建立,以渐进 精致的国家行为开启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等信息分析归纳
21、得出。其意义应当联系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76 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 ,鼓吹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坚信个人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和 自由市场贸易将会使整个社会受益。19 世纪 20 年代,英国同欧洲各主要国家订立了互惠关税协定,降低原 料和工业品的进口税率。1854 年,英国取消航海条例 ,成了实行自由贸易的国家20 世纪 30 年代, 凯恩斯提出“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主张,这在西方经济学史上具 有划时代的意义。 摘编自韩青、高先民、张凯华贫易战争 围绕材料,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
22、求:明确写出论题, 阐述须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论题:经济理论的创新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阐述:16、17 世纪重商主义流行,推动了西欧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 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与发展。随着工业革命在英国的展开,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兴起,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 易的发展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20 世纪二三十年代,面对资本主义世界 性经济危机的冲击,凯恩斯提出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使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 主义的新阶段,迎来了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 综上,经济理论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到新阶段。
23、示例二:论题: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理论的创新。(论述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三:论题:经济政策的调整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论述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详解】材料主要叙述了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和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经济思想,重在强调经济思想 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即经济思想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或者说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促进了新的经济思 想的产生。考生在提取论题时不能偏离这一主题,且论题要明确。论证时以时间为线索,再结合世界经济 史发展的阶段特征进行具体叙述即可,切记史论结合,史实正确,逻辑严密。 15.材料 军户制,是明初在特定人户中实行的一种世袭的、有报酬的兵役制。朱元璋为了保证国
24、家兵 役、徭役、田赋以及丁银收入的实现,把居民划分为:民户、军户、匠户、灶户。军户专门承担兵役,士兵 享有月粮和布帛钱钞等赏赐。明初,由于军队编制比较混乱,有原来的红巾军、有地主军、有新征兵、有 降军(归附军)也有犯罪充军(所谓恩军)等等,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明朝建立后,在元代旧籍册的基础上, 由兵部改置军籍勘合,评细开列军户从军来历、调补卫所年月、在营丁口之数,从而建立起新的较为完备 的军户制度。军户实行严格的世袭制度,其籍贯单列,由都督府管辖,非经皇帝特许或官至兵部尚书,任 何人都不得擅自改籍。军士在营,其职责分为镇守和屯垦,按时轮流,屯田固定上交粮食,以供给守备军 及官吏。自京师到郡县,
25、设立卫、所管理,内统于五军都督府,外统于都指挥使司。军户制度使得兵有定 籍,兵农合一,屯守兼备,不但保证了兵源,也满足了军队的供给。明代中叶以后,军户制遭到破坏,逐 渐为募兵制取代。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实行军户制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军户制的主要特点及积极作用。 【答案】(1)历史背景:明太祖为巩固统治;明初军队编制混乱,影响军队战斗力; 保证国家兵役的征派;历代军屯和兵制的经验。(任意三点) (2)主要特点:军户世袭、有报酬;军士职责明确,轮流值守和屯垦;建立了卫所,实现从中央到地方,从 内到外的管理;兵农合一,屯守兼备。(任意三点) 作用:
26、(任意三点)加强对军户的控制,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保证了兵源;有利于减轻百姓的负担;有利 于巩固封建统治。 【解析】 【详解】(1)据材料“朱元璋为了保证国家兵役、徭役、田赋以及丁银收入的实现”、“由于军队编制比较 混乱,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明朝建立后,在元代旧籍册的基础上,从而建立起新的较为 完备的军户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回答即可。 (2)第一小问,据材料“军户实行严格的世袭制度”、“军士在营,其职责分为镇守和屯垦”、“自京师到 郡县,设立卫、所管理,内统于五军都督府”、“兵农合一,屯守兼备”加以归纳概括。第二小问,据材 料“屯田固定上交粮食,以供给守备军及官吏”、“兵农合一,屯
27、守兼备,不但保证了兵源,也满足了军 队的供给。”从保证兵源,提高军队战斗力,减轻农民负担等方面加以回答。 16.材料 温启祥,我国著名的导航技术专家,中国无线电导航事业的创始人之一,一生工作勤奋,追 求知识,曾被评为全国工业劳动模范。抗战期间温启祥受进步书籍和进步思想影响,拥护党的抗日主张, 利用其无线电工场负责人的有利条件及所掌握的无线电技术,支持祖国的抗战事业。上海解放后,他主持 修配和赶制了 500 瓦报话机、750 瓦长波归航机和 100 瓦短波发射机,使沪、宁、杭的防空通信系统初具规 模,又为前线指挥部提供了通信导航设备,使当时的华东空军机场与福建前线对偷袭的敌机有了防护能力, 为解
28、放舟山群岛做出重大贡献。建国后,温启祥参加了“全国十二年科学发展规划”会议,以严格的科学 精神和严密的科研作风,先后开展了航空近程导航系统,飞机着陆引导系统,中程与远程无线电导航系统, 以及卫星导航、组合导航和超长波大功率山谷通信天线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晚年, 他先后主持或参与电子工业名词辞典等有关无线电导航部分的编撰或编审。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著名科学家温启祥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温启祥等科学家体现的时代精神。 【答案】(1)活动: 利用掌握无线电技术支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而献; 参加新中国的科技规
29、划,推动新中国科技的发展;积极参加航空、卫星导航、无线电等技术的研究,为新 中国国防科技事业作出贡献;注重技术文献的编撰与研究,推动了祖国科技事业的进步。 (2)时代精神:热爱祖国、追求进步的家国情怀;注重探索、追求科学的执着精神;严谨严密,善于思考的 科学精神;勤奋务实,敬业爱岗的工作态度。 【解析】 【详解】(1)据材料“利用其无线电工场负责人的有利条件及所掌握的无线电技术,支持祖国的抗战事 业。”、“建国后,温启祥参加了全国十二年科学发展规划会议”、“先后开展了航空近程导航系统, 飞机着陆引导系统,中程与远程无线电导航系统,以及卫星导航、组合导航和超长波大功率山谷通信天线 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他先后主持或参与电子工业名词辞典等有关无线电导航部分的编撰或编审” 加以归纳即可。 (2)从温启祥的人生经历和对科学国家的热爱与奉献的角度归纳时代精神,即热爱祖国、追求进步的家国情 怀;注重探索、追求科学的执着精神;严谨严密,善于思考的科学精神;勤奋务实,敬业爱岗的工作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