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安徽省芜湖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31042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安徽省芜湖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安徽省芜湖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安徽省芜湖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安徽省芜湖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安徽省芜湖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第 1 页(共 17 页) 2019-2020 学年安徽省芜湖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学年安徽省芜湖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一、语文积累与运用(27 分)分) 1 (8 分)默写。 (1)贫贱不能移, 。 ( 孟子滕文公下 (2)此中有真意, 。 (陶渊明饮酒(其五) ) (3) ,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 (4) ,星河欲转千帆舞。 (李清照渔家傲 ) (5) 雁门太守行中写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严阵以待士气激昂旺盛的诗 句是: , 。 (6)晏殊的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中抒发惜春伤时之情并给人以哲理性启迪的 名句是: , 。 2 (9 分)阅

2、读下列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不过,石蚕并不是十分擅长游泳的水手,它转身或拐弯的动作看上去很笨绌。这是因 为它只靠着那伸在鞘外的一段身体作为 du桨, 再也没有别的辅助工具了, 当它享受了足 够的阳光后,它就缩回前身,排出空气,渐渐向下沉落了。 我们人类有潜水艇,石蚕也有这样一个小小的潜 水艇。它们能自由地升降,或者停留 在水中央那就是当它们在慢慢地排出鞘内的空气的时候。虽然它们不懂人类博大精 深的物理学,可这只小小的鞘造得这样的完美,这样的精巧完全是靠它们的本能。大自 然所支配的一切,永远是那么巧妙和谐。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du 桨 潜 水艇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

3、一个词是“ ”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 (3) “博大精深”中的“博”的意思是 。 (4)以上文段选自昆虫记 ,作者是 。因为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法国作家罗 曼罗兰把他称为“ ” 。 (5)结合课外所读昆虫记 ,说说作者在书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怀。 3 (10 分)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学校开展主题为“向祖国敬礼”的系列活 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第 2 页(共 17 页) (1)请为本次活动拟一则宣传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 (2)活动中有一个“写对联庆国庆”的环节,已经给出上联,请你填写下联。 上联:伟大祖国气象万千江山似锦 下联:英雄人民 (3)下

4、面是同学写的一则新闻,请你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20 字以内) 忆往昔,栉风沐雨,不忘初心。为纪念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引导广大青少年继 承和弘扬爱国主义光荣传统,6 月 2 日,风华中学精心筹备的“我和我的祖国”纪念 建国 70 周年活动盛装启幕。 本次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文艺节日展演,展示学校艺术教育的成果,发挥艺术教 育的育人功能,培养中小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良好的艺术修养,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引导他们求真、向善、尚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4)下面是某位同学围绕活动主题写的演讲稿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进行修改。 作为一位新时代的中学生, 【A】我深刻感受到祖围的繁荣和昌

5、盛,是由于勤劳智 慧的中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那些在各条战线上以积极进取、不折不挠态度对待生活 和工作的人,才是我们尊敬和学习的对象。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 【B】我要更加严格 要求自己,做一名努力让家长满意、让老师效心、让社会认可的中学生。 【A】画线句表达不清晰,应修改为: 。 【B】画线句语序不当,应修改为: 。 二、阅读(二、阅读(38 分)分) 4 (12 分)现代文阅读 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只见面前的小个子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 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谈过这种犀利目光, 但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

6、来,又稳又准,击 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 光的探子,任何掩饰都抵挡不住。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对此,屠格涅夫和高尔基等上百 个人都做过无可置疑的描述。 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仅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刀剑入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与和蔼 的笑容。虽然嘴角紧闭,没有变化,但那对眼睛却能满含粲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 而在优美动人的音乐影响下,它们可以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精种上感到满足自在时, 第 3 页(共 17 页) 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黯然失色,罩上阴云,顿生凄凉,

7、显得麻木不仁, 神秘莫测。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像射线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不 一会儿意趣盎然地涌出好奇的神色。这是出现在人类西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 发各种各样的感情。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 “托尔斯泰这 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 亏得有这么一对眼睛,托尔斯泰的脸上于是透出一股才气来。此人所具有的天赋统统 集中在他的眼睛里, 就像俊美的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丰富思想都集中在他的眉峰之间一样。 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 珠宝的甲壳而已,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 这个时代放

8、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再小的事物,借助这对眼睛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像一 只猎鹰从高空朝一只胆怯的耗子俯冲下来,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 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它们可以照耀在精神世界的最高处,同样也可以成功地把 探照灯光射进最阴暗的灵魂深处。这一对烁烁发光的晶体具有足够的热量和纯度,能够 忘我地注视上苍;有足够的勇气注视摧毁一切的虚无,这种虚无犹如蛇发女怪那样,看 到她的人就会变成石头。在这对眼睛看来,没有办不到的事情,除非让它们陷入无所事 事的白日梦中,在优雅而快活的梦境里默默无声地享乐。眼皮刚一睁开,这对眼睛就必 然毫不含糊,清醒而又无情地追寻起猎物来。它们容不得幻影,要把每一

9、片虚假的伪装 扯掉把浅薄的信条撕烂。每件事物都遮不过这一对眼睛,都要露出赤裸裸的真相来。当 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 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作为 一个始终具有善于观察并能看透事物本质的眼光的人,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 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 (节选自列夫托尔斯泰 ) (1)简要概括第段和第段的内容。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3)简要分析第段的深刻含义。 5 (13 分) 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

10、彩。这个特点是和中国建 第 4 页(共 17 页) 筑的木结构体系分不开的。因为木料不能经久,所以,中国建筑很早就采用在木材上涂 漆和桐油的办法,以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同时增加美感,达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相 结合的效果。以后又用丹红装饰柱子、梁架,或在斗拱、梁、枋等处绘制彩画。经过长 期的实践,中国建筑在运用色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南北不同的地域色彩 风格。 北方的建筑很善于运用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往往具有鲜明活泼的特点。房屋的主体部 分,也即可以经常照到阳光的部分,一般用暖色,特别是用来红色;房檐下的阴影郜分, 则用蓝绿相配的冷色。这样就更强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凉,形成一种悦目的

11、对比。 朱红色的门窗部分和蓝绿色的檐下部分往往还加上金线和金点,蓝绿之间也间以少数红 点,使得建筑上的彩画图案显得更加活泼,增强了装饰效果。这种色彩风格的形成在很 大程度上与北方的自然环境有关。因为在平坦广阔的华北平原地区,冬季景色的色彩是 很单调的。在那样的自然环境中,这种色彩就使建筑物变得活泼富有生趣。例如北京的 故宫、天坛等建筑,红色的门窗,蓝绿色的房檐,再配以黄色、绿色或蓝色的琉璃瓦, 如同京剧舞台上的戏装,华丽而生动。而它们的下面又往往衬以一层乃至好几层雪白的 汉白玉台基和栏杆,秋冬之际,在华北平原万里无云的蔚蓝天空下,这样的色彩效果显 得无比动人。同样,在山明水秀、四季常青的南方,

12、建筑的色彩一方面为封建社会的建 筑等级制度所局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南方终年青绿、四季花开,为了使建筑的色彩与 南方的自然环境相调和,它使用的色彩就比较淡雅,多用白墙、灰瓦和栗、墨绿等色的 梁柱,形成秀丽淡雅的格调。这种色调在比较热的南方的夏天里使人产生一种清凉感, 不像强烈的颜色客易令人烦躁。 当然,我国古建筑的色彩的运用,除了上面提到的两种格调外,随着民族和地区的不 同,也有一些差别。 (1)我国古代北方和南方建筑色彩的风格各有什么特点? (2)第段是怎样具体说明我国古代建筑敢于和善于使用色彩这个特点的? (3)第段画线句中的“悦目”有什么表达效果? (4)形成南方建筑色彩风格的主要原因是什

13、么? 6 (13 分)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 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 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第 5 页(共 17 页)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 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孟子告子下 ) 【乙】 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 “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 不曰: 圣君圣者! 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 吾君丽者! 内外不闻吾过,是 以至

14、此! ”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 卒得反国。 (节迭自刘向新序 )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饿 其体肤 法家拂 士 昭公出亡 卒得反 国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 (3) 【甲】文论证了 的道理, 【乙】文中“宋昭公亡而能悟”说明了【甲】文中 的道理(用原文回答) , 【乙】文作者认为宋昭公亡国的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 。 (4) 【甲】 【乙】两文在内容上有很多相通之处,请概括其中的两点。 三、写作(三、写作(35 分)分) 7 (35 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善意,是

15、人类最真挚的情感,是最触动心灵的情绪;善意,是世界通用的语言, 是沟通心与心之间的桥梁;善意的暖流,能医治心灵和肉体的创伤。 请以“_的善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500 字的文章。 【提示与要求】 (1)自主选择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可以写你的经历,也可以写你的感悟 和认识。 (3)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 校名、人名等。 (5)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 第 6 页(共 17 页) 2019-2020 学年安徽省芜湖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学年安徽省芜湖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

16、析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一、语文积累与运用(27 分)分) 1 (8 分)默写。 (1)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 ( 孟子滕文公下 (2)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 (陶渊明饮酒(其五) ) (3)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 (4)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李清照渔家傲 ) (5) 雁门太守行中写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严阵以待士气激昂旺盛的诗 句是: 黑云压城城欲摧 , 甲光向日金鳞开 。 (6)晏殊的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中抒发惜春伤时之情并给人以哲理性启迪的 名句是: 无可奈何花落去 , 似曾相识燕归来 。 【分析】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背

17、诵默写能力。在默写诗词时不仅要注意读音,更要注意 容易写错的字,一些易错字可以结合词义背诵。 【解答】答案: (1)威武不能屈(重点字:屈) (2)欲辨已忘言(重点字:辨) (3)征蓬出汉塞 (4)天接云涛连晓雾 (5)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重点字:鳞) (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重点字:燕) 【点评】古诗文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重点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并注意在具体语境 中的读音。 2 (9 分)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不过,石蚕并不是十分擅长游泳的水手,它转身或拐弯的动作看上去很笨绌。这是因 为它只靠着那伸在鞘外的一段身体作为 du桨, 再也没有别的辅助工具了,

18、当它享受了足 够的阳光后,它就缩回前身,排出空气,渐渐向下沉落了。 我们人类有潜水艇,石蚕也有这样一个小小的潜 水艇。它们能自由地升降,或者停留 第 7 页(共 17 页) 在水中央那就是当它们在慢慢地排出鞘内的空气的时候。虽然它们不懂人类博大精 深的物理学,可这只小小的鞘造得这样的完美,这样的精巧完全是靠它们的本能。大自 然所支配的一切,永远是那么巧妙和谐。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du 舵 桨 潜 qin 水艇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笨绌 ”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笨拙 ” 。 (3) “博大精深”中的“博”的意思是 宽广 。 (4)以上文段选自昆虫记

19、,作者是 法布尔 。因为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法国作 家罗曼罗兰把他称为“ 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 ” 。 (5)结合课外所读昆虫记 ,说说作者在书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怀。 【分析】 (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第一个字写作“舵” ,第二个字读作“qin” 。 (2)本题考查查找错字。 “笨绌”应写作“笨拙” 。 (3)本题考查解释字义。博大精深,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形容思想和学术广博高深。多 用于形容理论、学识、思想、作品等广博丰富,深奥精微。 其形容对象多为某某内容。 博的意思是宽广。 (4)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昆虫记的作者是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法国作家罗曼罗兰 把他称为“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

20、秘密的语言大师” 。 (5)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昆虫记文字清新、自然有趣,语调轻松幽默诙谐,基于事 实的故事情节曲折奇异。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 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 【解答】答案: (1)舵;qin。 (2)笨绌;笨拙。 (3)宽广。 (4)法布尔;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 (5)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 【点评】名著阅读的考查是出现频率比较高的一种题型,在日常学习中,学生需要注意 积累,要把考试范围内的名著分门别类进行整理,作者,内容简介,作品主旨,其中的 经典情节等要牢记。 第 8 页(共

21、 17 页) 3 (10 分)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学校开展主题为“向祖国敬礼”的系列活 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请为本次活动拟一则宣传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 (2)活动中有一个“写对联庆国庆”的环节,已经给出上联,请你填写下联。 上联:伟大祖国气象万千江山似锦 下联:英雄人民 奋发向上气势如虹 (3)下面是同学写的一则新闻,请你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20 字以内) 忆往昔,栉风沐雨,不忘初心。为纪念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引导广大青少年继 承和弘扬爱国主义光荣传统,6 月 2 日,风华中学精心筹备的“我和我的祖国”纪念 建国 70 周

22、年活动盛装启幕。 本次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文艺节日展演,展示学校艺术教育的成果,发挥艺术教 育的育人功能,培养中小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良好的艺术修养,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引导他们求真、向善、尚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4)下面是某位同学围绕活动主题写的演讲稿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进行修改。 作为一位新时代的中学生, 【A】我深刻感受到祖围的繁荣和昌盛,是由于勤劳智 慧的中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那些在各条战线上以积极进取、不折不挠态度对待生活 和工作的人,才是我们尊敬和学习的对象。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 【B】我要更加严格 要求自己,做一名努力让家长满意、让老师效心、让社会认可的中学生。 【A】

23、画线句表达不清晰,应修改为: 我深刻感受到祖围的繁荣和昌盛,是勤劳智 慧的中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 。 【B】画线句语序不当,应修改为: 我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一名让家长满 意、让老师效心、让社会认可的中学生 。 【分析】 (1)本题考查宣传标语拟写。这里要注意围绕“向祖国敬礼” 、 “庆祝国庆 70 周 年华诞”的主题展开,注意句式整齐,尽量采用一定的修辞。例如,神州同庆国庆,华 夏共祝中华。 (2)本题考查对联知识。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内容相关,句式一致。故“气象万千”可 以用“奋发向上”相对, “江山似锦”可用“气势如虹”与之相对。 (3)本题考查新闻内容概括。本则新闻的核心语句是:6

24、 月 2 日,风华中学精心筹备的 “我和我的祖国”纪念建国 70 周年活动暨第九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盛装启幕。在此基 础上,提炼核心事件为:风华中学纪念建国 70 周年活动暨第九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盛装启 第 9 页(共 17 页) 幕。 (4)本题考查修改病句。A 句“由于”与“的结果”连用,导致句式杂糅,表意不清。 去掉“由于”即可。 B 句“做一名努力”语序不当,应改为“努力做一名” 。 【解答】答案: (1)示例:神州同庆国庆,华夏共祝中华;喜迎建国周年盛典,举国同庆盛世佳节;欣 望江山千里秀,欢颂祖国万年春。 (2)奋发向上气势如虹。 (3)风华中学纪念建国 70 周年活动暨第九届校园文化艺

25、术节盛装启幕。 (4)我深刻感受到祖围的繁荣和昌盛,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 我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一名让家长满意、让老师效心、让社会认可的中学生。 【点评】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 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 否得当,找出病因。 二、阅读(二、阅读(38 分)分) 4 (12 分)现代文阅读 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只见面前的小个子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 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谈过这种犀利目光, 但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这道目光就

26、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 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 光的探子,任何掩饰都抵挡不住。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对此,屠格涅夫和高尔基等上百 个人都做过无可置疑的描述。 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仅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刀剑入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与和蔼 的笑容。虽然嘴角紧闭,没有变化,但那对眼睛却能满含粲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 而在优美动人的音乐影响下,它们可以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精种上感到满足自在时, 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黯然失色,罩上阴云,顿生凄凉,显得麻

27、木不仁, 神秘莫测。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像射线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不 一会儿意趣盎然地涌出好奇的神色。这是出现在人类西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 发各种各样的感情。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 “托尔斯泰这 第 10 页(共 17 页) 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 亏得有这么一对眼睛,托尔斯泰的脸上于是透出一股才气来。此人所具有的天赋统统 集中在他的眼睛里, 就像俊美的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丰富思想都集中在他的眉峰之间一样。 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 珠宝的甲壳而已,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

28、,然后向我们 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再小的事物,借助这对眼睛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像一 只猎鹰从高空朝一只胆怯的耗子俯冲下来,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 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它们可以照耀在精神世界的最高处,同样也可以成功地把 探照灯光射进最阴暗的灵魂深处。这一对烁烁发光的晶体具有足够的热量和纯度,能够 忘我地注视上苍;有足够的勇气注视摧毁一切的虚无,这种虚无犹如蛇发女怪那样,看 到她的人就会变成石头。在这对眼睛看来,没有办不到的事情,除非让它们陷入无所事 事的白日梦中,在优雅而快活的梦境里默默无声地享乐。眼皮刚一睁开,这对眼睛就必 然毫不含糊,清醒而又无情地追寻起猎物来。

29、它们容不得幻影,要把每一片虚假的伪装 扯掉把浅薄的信条撕烂。每件事物都遮不过这一对眼睛,都要露出赤裸裸的真相来。当 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 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作为 一个始终具有善于观察并能看透事物本质的眼光的人,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 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 (节选自列夫托尔斯泰 ) (1)简要概括第段和第段的内容。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3)简要分析第段的深刻含义。 【分析】本文出自列夫托尔斯泰 ,选段主要描写了托尔斯泰的眼神,正是

30、因为有了 这样的眼神,托才能有了高超的写作能力和反映时代的能力。 【解答】 (1)本题考查段落内容的概括。这两个段落,从不同的角度对托尔斯泰的眼睛 进行了描述。第段,根据本段中“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 ,可概括为:托尔斯泰的 眼睛蕴藏着(可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第段写托尔斯泰的眼睛“有魔力,有磁性, 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等特点,可概括为:托尔斯泰眼睛的威力。 (2)本题考查句子修辞的判断和分析。理解语句要与理解全文相结合,选段写托尔斯泰 第 11 页(共 17 页) 目光的犀利。 “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句子运用了比喻 的修辞,把托尔斯泰目光之犀利比作“枪

31、弹穿透甲胄”和“金刚刀切开玻璃” ,形象地写 出了托尔斯泰眼睛的锐利,准确的判断力。回答时可说出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具有什 么表达效果、说明了什么内容。 (3)本题考查段落含义的分析。第段, “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 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 ”是对托尔斯泰富有智慧的赞美。 “作为一个始终具 有善于观察并能看透事物本质的眼光的人,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 一份幸福。 ”说明了托尔斯泰人生充满了不幸。 答案: (1)第段写托尔斯泰的眼睛蕴藏着丰富的感情。第段写托尔斯泰眼睛的威力。 (2)运用比喻手法,把托尔斯泰的目光比作枪弹和金刚刀,生动形象地描写出目光的犀

32、 利,表现了托尔斯泰眼睛深刻、准确的洞察力。 (3)本段既赞美了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又揭示了他人生的不幸。 “具有这种犀利眼光, 能够看清真相的人” ,可以成为整个世界及其财富的主宰,但“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常常 充满智者的痛苦。托尔斯泰既是智者又是仁者,他的人生充满双倍的痛苦。 【点评】句子理解赏析类试题,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语法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 子的修饰成分所起的作用;修辞分析,从修辞的本身特点去赏析;文学作品常常以 情动人,言简意赅,把握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是理解文学作品中重要句子的关键;对 有些句子的理解,还要联系时代背景,创作意图以及作者的人生经历去领悟含义。 5 (13 分) 中

33、国古代建筑的色彩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这个特点是和中国建 筑的木结构体系分不开的。因为木料不能经久,所以,中国建筑很早就采用在木材上涂 漆和桐油的办法,以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同时增加美感,达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相 结合的效果。以后又用丹红装饰柱子、梁架,或在斗拱、梁、枋等处绘制彩画。经过长 期的实践,中国建筑在运用色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南北不同的地域色彩 风格。 北方的建筑很善于运用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往往具有鲜明活泼的特点。房屋的主体部 分,也即可以经常照到阳光的部分,一般用暖色,特别是用来红色;房檐下的阴影郜分, 则用蓝绿相配的冷色。这样就更强

34、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凉,形成一种悦目的对比。 第 12 页(共 17 页) 朱红色的门窗部分和蓝绿色的檐下部分往往还加上金线和金点,蓝绿之间也间以少数红 点,使得建筑上的彩画图案显得更加活泼,增强了装饰效果。这种色彩风格的形成在很 大程度上与北方的自然环境有关。因为在平坦广阔的华北平原地区,冬季景色的色彩是 很单调的。在那样的自然环境中,这种色彩就使建筑物变得活泼富有生趣。例如北京的 故宫、天坛等建筑,红色的门窗,蓝绿色的房檐,再配以黄色、绿色或蓝色的琉璃瓦, 如同京剧舞台上的戏装,华丽而生动。而它们的下面又往往衬以一层乃至好几层雪白的 汉白玉台基和栏杆,秋冬之际,在华北平原万里无云的蔚蓝

35、天空下,这样的色彩效果显 得无比动人。同样,在山明水秀、四季常青的南方,建筑的色彩一方面为封建社会的建 筑等级制度所局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南方终年青绿、四季花开,为了使建筑的色彩与 南方的自然环境相调和,它使用的色彩就比较淡雅,多用白墙、灰瓦和栗、墨绿等色的 梁柱,形成秀丽淡雅的格调。这种色调在比较热的南方的夏天里使人产生一种清凉感, 不像强烈的颜色客易令人烦躁。 当然,我国古建筑的色彩的运用,除了上面提到的两种格调外,随着民族和地区的不 同,也有一些差别。 (1)我国古代北方和南方建筑色彩的风格各有什么特点? (2)第段是怎样具体说明我国古代建筑敢于和善于使用色彩这个特点的? (3)第段画线

36、句中的“悦目”有什么表达效果? (4)形成南方建筑色彩风格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分析】这是一篇说明文。说明对象是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首段引出说明对象。次段 运用作比较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的介绍了中国北方和南方古代建筑色彩的不同特 点。末段总结全文。 【解答】 (1)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根据第二段中的“北方的建筑很善于运用色彩的对比 与调和,往往具有鲜明活泼的特点。 ”和“形成秀丽淡雅的格调”可提炼作答。 (2)本题考查对重点语段的分析。细读第二段可知,本段主要采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首先指出北方建筑善于运用色彩的对比和调和,形成鲜明活泼的特点。然后介绍了形成 这一特点的原因。接着运用举例子的

37、说明方法,列举故宫和天坛的例子进行具体介绍。 最后简要介绍了南方建筑的色彩特点和形成原因。 (3)本题考查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 “悦目”的本义是使人看了感觉愉悦,给人带来视 觉上的享受。联系语境可知,这一词语表现了北方建筑色彩鲜明活泼,给人美的享受的 特点 第 13 页(共 17 页) (4)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根据第二段中的“建筑的色彩一方面为封建社会的建筑等级制 度所局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南方终年青绿、四季花开,为了使建筑的色彩与南方的自 然环境相调和,它使用的色彩就比较淡雅”可提炼作答。 答案: (1)北方建筑色彩鲜明活泼,南方建筑色彩秀丽淡雅。 (2)首先指出北方建筑善于运用色彩的对比和

38、调和,形成鲜明活泼的特点,然后介绍形 成这一特点的原因,再列举北京故宫和天坛的例子加以具体说明,接着简要说明南方建 筑色彩的格调及其成因。 (3) “悦目”突出了色彩比带来的视觉享受,体现了中国北方建筑色彩鲜明活泼的特点。 (4)封建社会的建筑等级制度的限制。与南方的自然环境相调和。 【点评】信息的筛选、分析、提取这类题,做题时,应首先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有了 明确的目的,就有了筛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是正确理解所找信息的内涵,从而进行恰 当取舍,避免有所偏颇或答非所问。 6 (13 分)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 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

39、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 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 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孟子告子下 ) 【乙】 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 “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 不曰: 圣君圣者! 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 吾君丽者! 内外不闻吾过,是 以至此! ”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 卒得反国。 (节迭自刘向新序 )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饿 其体肤

40、 使受饿 法家拂 士 同“弼” ,辅佐 昭公出亡 逃跑 第 14 页(共 17 页) 卒得反 国 同“返” ,返回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 (3) 【甲】文论证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的道理, 【乙】文中“宋昭公亡而能悟”说 明了【甲】文中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的道理(用原文回答) , 【乙】文作者认为宋昭 公亡国的原因是 谄谀者众也 (用原文回答) 。 (4) 【甲】 【乙】两文在内容上有很多相通之处,请概括其中的两点。 【分析】译文: 【甲文】 舜从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工作中被举用,胶鬲从贩卖鱼盐的工作中被举用, 管夷吾从

41、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为相,孙叔敖从海边被举用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中 被举用登上了相位。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 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 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 才能。 人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这一切 表现到脸色上,抒发到言语中,然后才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 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由 此可以知道,忧患使人生存,安逸享乐却足以使人败亡。 【乙文

42、】 宋昭公国亡后出逃,到达了边境,感慨说道: “我知道亡国的原因了。我朝做官的千 百人,施政做事,没有一个不说:我们君主圣明!侍从妃子几百人,穿好衣服站立,没有 一个不说:我们君王长得美!朝内朝外都听不到说我的过错,因此到了这个地步!“在宋 君看来,做君王的人离开国家失掉社稷的原因是奉承拍马屁的人太多。所以宋昭公逃出 了国家后能够醒悟,最后得以返回国家。 【解答】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 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句意为:使他经受饥饿。饿,使受饿。 句意为: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拂同“弼” ,辅佐。 第 15 页(共 17

43、页) 句意为:宋昭公国亡后出逃。亡,逃跑。 句意为:最终得以返回国家。反同“返” ,返回。 (2)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 词的翻译。 重点词:衡:同“横” ,梗塞,指不顺。作:奋起,指有所作为。句意:内心困苦,思 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有为。 重点词:过:过错。 是以:因此。句意:朝内朝外没能使我听到自己的过失,因此到 了这个地步! (3)本题考查比较阅读,前两空实为一空。甲文第一段列举名人融合,第二段从个人成 长和治理国家两个角度来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三空:根据“人 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可知宋君之所以亡国的

44、原因是“谄谀者众也” 。 (4)本题考查比较阅读的能力。甲文中“入则无法家拂土”强调了法家与拂士对治理国 家的重要。乙文中“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也强调了取于直谏的臣 子对治理国家的重要。乙文中的“人恒过,然后能改”强调了对待错误的正确态度。乙 文中“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也表现了宋昭公对于过错的态度,知错能改。 答案: (1)使受饿同“弼” ,辅佐逃跑同“返” ,返回 (2)内心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有为。 朝内朝外没能使我听到自己的过失,因此到了这个地步!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谄谀者众也。 (4)示例 1:甲乙两文都谈到了“法家拂士

45、”对治理国家的重要性。甲文说“入则无法 家拂土,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乙文则通过宋昭公的例子具体说明了这一点。示 例 2:甲乙两文都谈及了如何对待过失的问题。甲文说“人恒过,然后能改” ;乙文中的 宋昭公“亡而能悟” ,有过能改,终于返回了自己的国家。 【点评】文言语句翻译的具体方法:1、增,即对省略部分要增补出来。例如,有时候句 中常常省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情况;2、删,即对无实在意义(表语气、停顿等) 的文言虚词删去不译; 3、留,即对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人名、时间、专用名词等)保 留不译; 4、变,即对与现代汉语习惯不同的句子采用意译;5、调:就是有一些文言句 子古今语序不同

46、,翻译时必须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把其中某些成分的位置调整过 来。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是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这样的文言句子在翻译 第 16 页(共 17 页) 时必须调整过来。 三、写作(三、写作(35 分)分) 7 (35 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善意,是人类最真挚的情感,是最触动心灵的情绪;善意,是世界通用的语言, 是沟通心与心之间的桥梁;善意的暖流,能医治心灵和肉体的创伤。 请以“_的善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500 字的文章。 【提示与要求】 (1)自主选择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可以写你的经历,也可以写你的感悟 和认识。 (3)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

47、体进行写作。 (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 校名、人名等。 (5)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 【分析】所谓“善意” ,就是心地和善,纯真温厚,没有恶意,能够容忍和原谅别人的错 误。 “ 的善意”这个作文题目写作范围很广:爱心、热心、同情心、慈母心、宽 容心、温柔心都在“善意”这个主题范围之内。大到伟人、感动中国的一些人物, 小到平凡之人的一个小小的善举,都可以成为文章的材料。作文时,同学们可从下面几 个角度去思考:1直接正面诠释、讴歌善良这一美德,表达对善良的追求和向往。2巧 借宽容、关怀、给予等跟善良关系密切的道德品质来谈善良。3重点谈善良的意义与作 用。4在弘扬善良品德

48、的同时,批评一味善良的害处。5反映当前社会善良缺失的现 实。6揭露善良由甜蜜变为苦涩、由本意的抚慰变成伪善的利剑的。不妨从人与人的利 害关系的背景出发,写人们在金钱、利益、权力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善良和丑恶,这样的 文章才会有震撼心灵的力量。 在文体上:1可以写成记叙文。记叙一个有关善意的故事,当然故事中的人物形 象应该是丰满的,故事情节应该是完整详尽、引人入胜的。可以以小见大,以一个小小 的善良之举去诠释善良的内涵和意义,做到叙述充实,点题精当,手法上可以先抑后扬, 可以侧面烘托等。2可以写成散文。采用排比段的形式,以“善意是什么”的句式引领 简而概之的事例,作为线索贯串全篇。3可以写成议论文。在论述时,要选择能体现文 章中心论点的论证材料。还可以采用正反对比论证,用善意之善与邪恶之恶构成对比, 从而论证善意是一种美德。 【解答】 一个小女孩的善意 播种一粒米,收获的是什么?是来年的一碗米。播种一株草莓秧,收获的是什么? 第 17 页(共 17 页) 是来年的一篮草莓。播种一次善良,收获的是什么?是更多的善良。 天气很冷,令人忍不住地哆嗦,我站在立交桥上一边等人一边望那无边无际的天空。 桥上一个乞丐坐在这里已经好久了。人来来往往,但是没有人为这个乞丐放慢脚步,是 因为天气冷吗?但明显有人是路过乞丐才有意加快脚步的。一对中年夫妇走来,瞥了乞 丐一眼,说: “这老头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期末试卷 > 八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