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高炉中学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31030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高炉中学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8-2019学年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高炉中学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8-2019学年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高炉中学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8-2019学年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高炉中学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8-2019学年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高炉中学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第 1 页(共 21 页) 2018-2019 学年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高炉中学八年级(下)期末学年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高炉中学八年级(下)期末 语文试卷语文试卷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共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共 35 分)分) 1 (10 分)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君子好逑。 ( 诗经 ) 衹辱于奴隶人之手, 。 (韩愈马说 ) ,悄怆幽邃。 (柳宗元小石潭记 ) 气蒸云梦泽, 。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宛在水中央。 ( 诗经蒹葭 ) 海内存知己,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白居易卖炭翁中揭示卖炭翁悲苦

2、处境和矛盾心情的诗句是 , 。 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宁愿冻死以换取天下劳苦大众温暖的诗句是 “ , ” 。 2 (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答题。 心的本色该是如此。成,如朗月照花,深潭微澜,不论顺逆,不论成败的超然, 是扬鞭策马,登高临远的 y站;败,仍滴水穿石,汇流入海,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的 傲岸,有“将相本无主,男儿当自强”的倔强。荣,江山依旧,风采犹然,恰苍海巫山, 熟视岁月如流,浮华万千,不屑 过眼烟云;辱,胯下韩信,雪底苍松,宛若羽化之仙, 知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肯因噎废食。 (1)给文中加点的汉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倔 强 不屑 y站 (2)文中含错别字的一个

3、词是: “ ”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 。 (3) “因噎废食”中“废”的意思是 A停止,不再使用 B没有用的,失去效用的 C荒芜,衰败 D残 疾 (4)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 、排比和 的修辞手法。 3 (4 分)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答题。 第 2 页(共 21 页) (1)他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他曾翻译过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 他还通过书信的方 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指导,这些家信汇编成书,就是 。他有两个 儿子,长子傅聪,他是著名钢琴大师,次子傅敏,他是 。 (2) 这部书,讲述了 (填人名)从一个不懂事的少年到成为一个忠 于革命的布尔什维克战士,再到双目失明却坚强不屈

4、创作小说的故事。 4 (12 分)下面是八年级(1)班开展的“共建和谐家园”的专题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 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2)周末琳琳的父亲想带着全家一起去看望奶奶,但是母亲想回去看望姥姥。琳琳的父 亲发脾气说母亲总是这样唱反调,母亲也生气说父亲一点也不体贴自己。好好的周末, 父母就这样吵起来了。如果你是琳琳,请从“和为贵”的角度来劝说父母。 (3)下面是一位同学的习作片段,有些地方表达欠妥,请你帮他修改。 人们曾经认为父母与孩子之间必定有着代沟,他们所想的必不相同。 (A)可事实 也常证明这是个很片面的。嘘寒问暖,这些事太过平常,但

5、却是生活中最常见的。 (B) 有些事,存在也太过自然。自然得让我们忽略了去问为什么?临行前,父母那句“走路、 行车注意安全” “一定要多多保重身体”(C)孩子很自然的“爸爸,您别太劳累” “妈 妈,再见”却能温馨父母的心,也让子女自信地踏上人生的征途这就是心灵的呼应, 家庭和谐最朴素的篇章。 文中画线句(A)有成分残缺的语病,应改为: 画线句(B)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应将 改为 (C)句有一个词语使用不当,应将“ ”改为“ ” 。 二、阅读(共二、阅读(共 55 分)分) 5 (18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空气中的污染物都到哪儿去了 袁越 你有没有想过, 空气中的污染物最终都跑到哪里去了

6、?一个简单的答案是向上方扩散, 然后在对流层中反复循环,直至被分解。 要想详细解释这件事 ,必须先科普一下大气分层的概念。我们头顶上的大气层是分层 的,最底下的一层叫作对流层,厚度大致在 820 公里。位于地表的空气被土壤反射的 太阳光加热变轻,向上移动,上升途中逐渐变冷,再沉降下来,如此反复循环,变化莫 第 3 页(共 21 页) 测,我们常说的“天气”就发生在这层大气里。 空气中的人造污染物, 比如雾霾的主要成分气溶胶, 就是被这股上升气流带到高空的。 之后会在对流层中反复循环,通常在几周的时间里便会被分解掉,或者变成酸雨重新降 到地面。 对流层上方的大气层叫作平流层,这层大气的温度下低上

7、高,和对流层正相反,因此 对流层中的大气很难进入到平流层当中。以前科学家们一直认为只有火山爆发的强大力 量才能把水蒸气和火山灰喷到平流层的高度,人类活动产生的气溶胶类污染物很少能影 响到平流层。 1996 年,科学家们通过气象卫星发现在青藏高原的上空出现了一个气溶胶层,范围大 致在地中海东岸、中国西部和印度南部之间,高度大致在 1318 公里,几乎 已经达到了 对流层的最高点。不过当时这个气溶胶层的浓度很低,气象学家们并没有太在意。 2009 年,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气象学家让保罗威尼尔(JeanPaul Vernie) 在分析气象卫星发回来的数据时惊讶地发现,这个神秘的气溶胶层的浓度

8、大大增加了, 竟然达到了 1996 年时的 3 倍。 威尼尔意识到问题严重了, 因为一旦气溶胶进入到平流层, 就可以随着平流层特有的强劲侧风迅速扩散到整个地球大气层,并给臭氧层带来严重的 破坏。众所周知,臭氧层是地球的保护膜,阳光中的紫外线如果没有被臭氧层吸收,而 是直接照射到地表的话,将会给地球上的生命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为了更好地研究这一现象,NASA 向中国和印度政府发出申请,试图派飞机进入青藏 高原上空进行采样调查,但一直没有得到批准。于是威尼尔只好退而求其次,和印度气 象学家合作,通过高空气球来研究这一神秘现象。2014 年,威尼尔在印度的三处地点释 放了高空气球,之后他又在 201

9、5 和 2016 年进行了两次重复测量,终于得到了可靠的数 据。 2016 年 9 月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召开的气象学大会上, 威尼尔向全世界公布了他的测量 结果。他发现这层气溶胶当中 90%都是直径小于 0.2 微米的液态污染物,其中大部分是 硫酸盐,除此之外就是一些灰尘和碳基污染物,其成分和人类活动(比如汽车尾气或者 火力发电厂)产生的污染物十分相似。 接下来一个很自然的问题就是:产生于地表的污染物究竟是怎样跑到如此高的地方去 的呢?美国马里兰大学的气象学家威廉刘 (William Lau) 通过分析气象模型给出了答案。 原来,青藏高原的高海拔使得那块地方上空的大气层被加热,温度比低海拔地区同

10、样高 度的大气层温度还要高,这个温差在夏季格外突出,导致青藏高原上方在每年夏天都会 第 4 页(共 21 页) 出现一个高空气泵,把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空气吸过去,这就是著名的亚洲季风的来 源。 来自印度和中国平原地区的大气污染物随着这股强劲的季风被吹到了青藏高原上空, 再被这个高空气泵吸到了对流层和平流层的交界处。 这股季风当然自古以来就有, 但 1996 年正好是中印两国经济开始腾飞的时刻, 于是两 国工业化产生的大气污染物终于被气象卫星发现了。这个解释虽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确 证,但已经引起了国际气象学界的广泛关注。大家知道气溶胶一旦进入平流层的话就很 难被降解了,而是会停留在那里很长的时

11、间,对臭氧层带来持续性的破坏。 这一现象如果最终被确认的话,这就意味着中印两国的大气污染问题不再是地区性的 了,而是会变成一个全球性的灾难。 (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 (2)第段中加点的词“这件事”指的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3)第段中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第段中“几乎 已经达到了对流层的最高点” 。这句话中的“几乎”能删去吗?为 什么? (5)谈谈你对标题的理解 6 (22 分) “大孩子” _。 好朋友问起近况, 我说忙。 朋友问忙什么, 我嬉笑着反问:“俩孩子在家, 你说忙不忙?” 朋友立马会意: “你说的是你妈啊。 ”可不是嘛,人老了就像孩子。嘴里说

12、她像个孩子, 心里也时时提醒自己,把妈当闺女一样养。 母亲行动不便,每到夜晚,就在她屋里备个尿桶。早上给地倒尿桶的时候,总发现有 尿液流在地板上。于是,常常一边替她收拾着,一边不耐烦地嘟囔: “妈,你怎么总是把 尿尿在外面啊,你不会小心点吗?”嘟囔得多了,视力已经极不好的母亲会不好意思起 来: “哪有啊,我怎么看不见!你天天说我,我害怕尿到桶外,正着坐,斜着坐,还是到 外面了。 ” 母亲吃饭,嘴很挑剔,不能咸不能淡,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软。豆腐要切成头发丝细; 单熬小米汤上清下淀吃起来糙,要勾点面才好;不敢吃红肉少吃点白肉才好;脆苹果又 酸又硬要吃软绵的“黄香蕉” “花花牛”她各种各样的要求,可真

13、难为了我这一向不讲 究只图个肚儿圆的人。每次牺牲了全家人的习惯照着她的意思来做,到最后却也总是不 第 5 页(共 21 页) 如她的意。听着她挑出来的各种毛病,心里就会滋生出许多怒气来。母亲再说话,不由 也语带讽刺地怼回去: “我看你啊,就是皇太后,得给你配个专用御厨。 ”母亲听后也不 生气,照常做着她的事儿。 母亲还争宠,爱和四岁多的女儿争。吃过晚饭,一个要看动画片,一个要看戏曲,一 老一少争起来。女儿争不过就哭闹时,我往往又会不耐烦地怼她: “你是大人你跟一个小 孩抢?”母亲也不妥协: “我都在屋里困了一天了,先让我看会儿我睡了再让她看啊。 ” 这个时候,老公做了个中间人,常常喊了女儿到屋

14、外走廊上踢会儿球。母亲一个人看又 觉没意思,就又喊女儿: ; “来来来,咱一起来看你的动画片。 ”女儿买个新玩具,母亲也 好奇,一定要摸一摸,女儿如果不同意,她又说女儿真小气;到了星期天,俩大小孩子 又要争着出去“放风” 。 推着母亲就不能带女儿,带着女儿就无法推母亲,无奈只好一个分在上午一个分在下 午。有时实在均衡不开,丢了母亲,她就会抛出一句酸酸的话来: “只知道疼你闺女,你 闺女是亲闺女,我就不是你亲妈。 ”搞得人哭笑不得,有时候忍不住态度又不好起来。 。 不耐烦地怼了母亲之后,又怕她伤心,就会特意去照镜子,提醒自己镜子里是一张怎 祥难看甚至是狰狞的脸。可是,每每再遇到母亲的任性不讲理,

15、又会不可自控地不耐烦。 终于有一天,母亲在餐桌上露了笑脸: “今天的菜炒得好,不咸不淡,我也能咬得动。 ” 她这么一夸,我终于松了一口气,像犯了错的小宫女得了皇太后的赦免,一下子也高兴 起来: “妈,你就不能别那么挑剔,体谅体谅人,将就一点吗?” “在你跟前我还要憋屈 着自己,我还能在谁跟前不憋屈?”我呆住,把就要涌出的话退到了肚子里。 是啊;是啊,我是她最亲爱的小女儿,现阶段是她的依靠是她的天空是她最依赖的人。 面对小小女儿,我心疼她,我想让她做真实的自已,而不是违背自己的心意去迎合别 人,我不想让她委屈,我只想让她像鱼儿一祥,起码在家这个江湖里能自在地游来游去。 可是,面对母亲我的另一个“

16、大孩子” ,我为什么就只会不耐烦就只想让她将就一次 又一次?我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我每次恶声恶气地去怼她她不回应,因为她知道,我们 彼此是亲人,有缺点去包容,有理不需去讲,有架吵内心却从不去真计较。 _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 是安定的。 我们从母亲那里要来安定,我们就该还她根基,让这朵花生在泥土里,让她在夕阳的 微光里,无需遮拦地释放着自已的孩子气。 。 (选自幸福悦读版2019 年 2 期) 第 6 页(共 21 页) (1)从全文来看,母亲的“孩子气”体现在哪里? (2) 根据上下文, 将下面两个句子分别填入文章 (11) 两段横线处, 处选 处

17、选 句。 A老舍曾说: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有点孩子气。 B自从母亲来到我家,陡然添了许多忙碌。 (3)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语句的表达效果。 (4)文章里提到了很多人物,除“我”与母亲外,还有老公、四岁的女儿,你对哪个人 物形象感触 最深,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5)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标题“大孩子”的理解。 7 (15 分)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 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 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 上者九

18、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 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北冥 有鱼,其名为鲲。 齐谐者,志 怪者也。 抟 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鹏之 背。 怒 而飞。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3)文章描绘出一幅大鲲变为大鹏,大鹏扶摇而上从北海飞往南海的壮丽图景,在神奇 华丽浪漫的描述中依次介绍了大鹏的 、 , 最后写大鹏飞上高空后 。 (4)本文开头描述鲲鹏的形象及奋飞时的壮美气势与论述“逍遥游”有什么联系? 三作文(三作文(55 分)分)

19、第 7 页(共 21 页) 8 (55 分)请以“这不是梦”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 (2)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3)字数不少于 600。 第 8 页(共 21 页) 2018-2019 学年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高炉中学八年级(下)期末学年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高炉中学八年级(下)期末 语文试卷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共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共 35 分)分) 1 (10 分)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 诗经 ) 衹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 。

20、 (韩愈马说 )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柳宗元小石潭记 )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 诗经蒹葭 )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白居易卖炭翁中揭示卖炭翁悲苦处境和矛盾心情的诗句是 可怜身上衣正单 , 心忧炭贱愿天寒 。 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宁愿冻死以换取天下劳苦大众温暖的诗句是 “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 。 【分析】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对于文质兼美的名言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 在考试中却得不到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生僻

21、字、难写字书写有误,一字之差,导致 丢分,实在遗憾。这就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 【解答】 (1)窈窕淑女(注意“窈窕、淑”字的书写) 骈死于槽枥之间(注意“槽枥”字的书写) 凄神寒骨(注意“凄”字的书写) 波撼岳阳城(注意“撼”字的书写) 溯游从之(注意“溯”字的书写) 天涯若比邻(注意“涯”字的书写) (2)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注意“贱、愿”字的书写)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注意“兀”字的书写) 第 9 页(共 21 页) 【点评】在复习和应试时应注意 1、要整体背诵,不要孤立记诵名句。 2、古代诗歌、散文名篇里的名句都要同等重视。 3、要记忆准确,默写正确

22、。要格外注意难写、易混易错的字。 4、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背诵。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记得牢。 5、平时背诵既要“口到” ,更要“心到” “手到” 。 6、要把握字的准确读音,要克服粗心的毛病、要日积月累,学以致用。 2 (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答题。 心的本色该是如此。成,如朗月照花,深潭微澜,不论顺逆,不论成败的超然, 是扬鞭策马,登高临远的 y站;败,仍滴水穿石,汇流入海,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的 傲岸,有“将相本无主,男儿当自强”的倔强。荣,江山依旧,风采犹然,恰苍海巫山, 熟视岁月如流,浮华万千,不屑 过眼烟云;辱,胯下韩信,雪底苍松,宛若羽化之仙, 知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肯因噎废

23、食。 (1)给文中加点的汉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倔 强 ju 不屑 xi y站 驿 (2)文中含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 苍海 ”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沧海 ” 。 (3) “因噎废食”中“废”的意思是 A A停止,不再使用 B没有用的,失去效用的 C荒芜,衰败 D残 疾 (4)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 比喻 、排比和 引用 的修辞手法。 【分析】 (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第一个字读作“ju” ,第二个字读作“xi” ,第三个字 写作“驿” 。 (2)本题考查修改错字。 “苍海”应写作“沧海” 。 (3)本题考查解释词义。 “因噎废食”因为吃东西噎住,索性就什么也不吃了。比喻因 小而废大或

24、怕做错事而索性不干。废,停止,不再使用。故选:A。 (4)本题考查辨析修辞手法。 “成,如朗月照花,深潭微澜” ,把“成功”比作“朗月照 花” “深潭微澜”是比喻手法; “将相本无主,男儿当自强”引用名句,属于引用的手法。 【解答】答案: (1)ju; xi; 驿 (2)苍海;沧海 第 10 页(共 21 页) (3)A (4)比喻;引用 【点评】综合读写就是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 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平时学习中要注意多积累,多练习。 3 (4 分)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答题。 (1)他是我国著

25、名的翻译家,他曾翻译过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 他还通过书信的方 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指导,这些家信汇编成书,就是 傅雷家书 。他有 两个儿子,长子傅聪,他是著名钢琴大师,次子傅敏,他是 英语特级教师 。 (2)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这部书,讲述了 保尔柯察金 (填人名)从一个不懂 事的少年到成为一个忠于革命的布尔什维克战士,再到双目失明却坚强不屈创作小说的 故事。 【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课本推荐名著的掌握程度,结合积累作答。 【解答】 (1)本题考查名著的基本知识。 傅雷家书是傅聪留学波兰期间,傅雷夫妇写 给儿子傅聪的信件节选。傅雷教子有方,两个儿子都学有所成:傅聪成长为世界闻名的 钢

26、琴家,傅敏成为英语特级教师。 (2) 本题考查名著的基本常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所走过的道路, 反映了苏联第一代革命青年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鼓舞了一代 又一代有志青年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答案 (1)傅雷家书 英语特级教师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柯察金 【点评】文学常识主要是考查考生对课文所涉及到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作品内容、作品 人物的识记情况和相关文体知识、文化常识的了解情况。平时要以课文为依托,作相应 的知识积累。同时还要与名著阅读配合起来进行。 4 (12 分)下面是八年级(1)班开展的“共建和谐家园”的专题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 成下列任务。

27、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2)周末琳琳的父亲想带着全家一起去看望奶奶,但是母亲想回去看望姥姥。琳琳的父 亲发脾气说母亲总是这样唱反调,母亲也生气说父亲一点也不体贴自己。好好的周末, 第 11 页(共 21 页) 父母就这样吵起来了。如果你是琳琳,请从“和为贵”的角度来劝说父母。 (3)下面是一位同学的习作片段,有些地方表达欠妥,请你帮他修改。 人们曾经认为父母与孩子之间必定有着代沟,他们所想的必不相同。 (A)可事实 也常证明这是个很片面的。嘘寒问暖,这些事太过平常,但却是生活中最常见的。 (B) 有些事,存在也太过自然。自然得让我们忽略了去问为什么?临行

28、前,父母那句“走路、 行车注意安全” “一定要多多保重身体”(C)孩子很自然的“爸爸,您别太劳累” “妈 妈,再见”却能温馨父母的心,也让子女自信地踏上人生的征途这就是心灵的呼应, 家庭和谐最朴素的篇章。 文中画线句(A)有成分残缺的语病,应改为: 可事实也常证明这是个很片面的观 点 画线句(B)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应将 问号 改为 句号 (C)句有一个词语使用不当,应将“ 温馨 ”改为“ 温暖 ” 。 【分析】 (1)本题考查宣传标语的拟写。宣传标语的拟写要紧扣主题且语言简洁、具有 宣传性。解答此题以“共建和谐家园”为主题,运用至少一种修辞手法,写出活动的方 式或意义即可,如:和谐的家是心灵的

29、港湾等。 (2)本题考查劝说词的拟写。劝说,指通过规劝从而让他人接受自己的建议,其基本要 求是讲明道理,消除顾虑,语气委婉。首先要看清劝说对象,语境设置是要求你劝说父 母;其次针对情况:周末父母都想着去看自己的父母,于是发生争吵;然后组织语言进 行劝说:指出看望长辈的目的正确,但是二人的解决方式不对。劝说时要注意有称呼语, 说话得体有礼貌。 (3)本题考查病句的修改。题干已指出此句话是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句 末添加“观点” 。 本题考查标题的运用正误的判断与修改。画线 B 句是一个陈述句,句末应用句号,不 能用问号。 本题考查词语的正确运用。阅读画线 C 句, “温馨”一词使用不当,

30、 “温馨”是一个形 容词,不能带宾语,应将其改为“温暖” ,支配“父母的心” 。 【解答】答案: (1)示例:和谐的家是心灵的港湾 让爱永住我家。 (2)示例:爸爸妈妈,冷静一下听我说说好吗?今天去看望奶奶还是看望姥姥其实都没 问题的,你俩就是说话方式不对,家庭要以和为贵,都和和气气的才开心,不要计较那 第 12 页(共 21 页) 么多啦!那让我来决定好不好呀? (3)可事实也常证明这是个很片面的观点。 问号(?) 句号(。 ) 温馨 温暖 【点评】写宣传标语应注意:内容具体,指问明确。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希望别 人做什么,不做什么,表述必须具体明确。语言简洁,朗朗上口。标语是面向大众的,

31、 太长不容易记住,一定要做到语言简洁,还应该适当运用修辞,力求语句生动活泼,易 记易诵。构思新颖,富有创意。标语是用创意来说话的,要用艺术的手法把话说到人 的心上。语气亲切温馨,充满人文关怀。好的标语都尽可能用“美”和“善”进行人 格诱导,激起人们的崇高情感。 二、阅读(共二、阅读(共 55 分)分) 5 (18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空气中的污染物都到哪儿去了 袁越 你有没有想过, 空气中的污染物最终都跑到哪里去了?一个简单的答案是向上方扩散, 然后在对流层中反复循环,直至被分解。 要想详细解释这件事 ,必须先科普一下大气分层的概念。我们头顶上的大气层是分层 的,最底下的一层叫作对流

32、层,厚度大致在 820 公里。位于地表的空气被土壤反射的 太阳光加热变轻,向上移动,上升途中逐渐变冷,再沉降下来,如此反复循环,变化莫 测,我们常说的“天气”就发生在这层大气里。 空气中的人造污染物, 比如雾霾的主要成分气溶胶, 就是被这股上升气流带到高空的。 之后会在对流层中反复循环,通常在几周的时间里便会被分解掉,或者变成酸雨重新降 到地面。 对流层上方的大气层叫作平流层,这层大气的温度下低上高,和对流层正相反,因此 对流层中的大气很难进入到平流层当中。以前科学家们一直认为只有火山爆发的强大力 量才能把水蒸气和火山灰喷到平流层的高度,人类活动产生的气溶胶类污染物很少能影 响到平流层。 19

33、96 年,科学家们通过气象卫星发现在青藏高原的上空出现了一个气溶胶层,范围大 致在地中海东岸、中国西部和印度南部之间,高度大致在 1318 公里,几乎 已经达到了 对流层的最高点。不过当时这个气溶胶层的浓度很低,气象学家们并没有太在意。 第 13 页(共 21 页) 2009 年,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气象学家让保罗威尼尔(JeanPaul Vernie) 在分析气象卫星发回来的数据时惊讶地发现,这个神秘的气溶胶层的浓度大大增加了, 竟然达到了 1996 年时的 3 倍。 威尼尔意识到问题严重了, 因为一旦气溶胶进入到平流层, 就可以随着平流层特有的强劲侧风迅速扩散到整个地球大气层,并给

34、臭氧层带来严重的 破坏。众所周知,臭氧层是地球的保护膜,阳光中的紫外线如果没有被臭氧层吸收,而 是直接照射到地表的话,将会给地球上的生命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为了更好地研究这一现象,NASA 向中国和印度政府发出申请,试图派飞机进入青藏 高原上空进行采样调查,但一直没有得到批准。于是威尼尔只好退而求其次,和印度气 象学家合作,通过高空气球来研究这一神秘现象。2014 年,威尼尔在印度的三处地点释 放了高空气球,之后他又在 2015 和 2016 年进行了两次重复测量,终于得到了可靠的数 据。 2016 年 9 月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召开的气象学大会上, 威尼尔向全世界公布了他的测量 结果。他发现这层

35、气溶胶当中 90%都是直径小于 0.2 微米的液态污染物,其中大部分是 硫酸盐,除此之外就是一些灰尘和碳基污染物,其成分和人类活动(比如汽车尾气或者 火力发电厂)产生的污染物十分相似。 接下来一个很自然的问题就是:产生于地表的污染物究竟是怎样跑到如此高的地方去 的呢?美国马里兰大学的气象学家威廉刘 (William Lau) 通过分析气象模型给出了答案。 原来,青藏高原的高海拔使得那块地方上空的大气层被加热,温度比低海拔地区同样高 度的大气层温度还要高,这个温差在夏季格外突出,导致青藏高原上方在每年夏天都会 出现一个高空气泵,把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空气吸过去,这就是著名的亚洲季风的来 源。 来

36、自印度和中国平原地区的大气污染物随着这股强劲的季风被吹到了青藏高原上空, 再被这个高空气泵吸到了对流层和平流层的交界处。 这股季风当然自古以来就有, 但 1996 年正好是中印两国经济开始腾飞的时刻, 于是两 国工业化产生的大气污染物终于被气象卫星发现了。这个解释虽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确 证,但已经引起了国际气象学界的广泛关注。大家知道气溶胶一旦进入平流层的话就很 难被降解了,而是会停留在那里很长的时间,对臭氧层带来持续性的破坏。 这一现象如果最终被确认的话,这就意味着中印两国的大气污染问题不再是地区性的 了,而是会变成一个全球性的灾难。 (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逻辑顺序 。 (2)第段中加点

37、的词“这件事”指的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第 14 页(共 21 页) (3)第段中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第段中“几乎 已经达到了对流层的最高点” 。这句话中的“几乎”能删去吗?为 什么? (5)谈谈你对标题的理解 【分析】本文以逻辑顺序为读者介绍了“空气中的污染物最终都跑到哪里去了” 。文章第 一段引出说明的对象,接着第二至十段,从科学的角度具体分析产生于地表的污染物究 竟是怎样跑到高空去的;最后再次强调大气污染问题会变成一个全球性的灾难。 【解答】 (1)本题考查分析说明顺序的能力。第段引出说明对象“空气中的污染物” , 第说明空气中的污染物最终都跑到哪里去了

38、。 第段说明大气污染问题可能带来 的危害。是逻辑顺序。 (2)本题考代词的指代作用。解答此题必须先认真阅读课文,根据提示,在上下文中筛 选出关键信息。结合第一段“你有没有想过,空气中的污染物最终都跑到哪里去了”可 知, “这件事”指的是:空气中的污染物最终都跑到哪里去了。 (3)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细读划线句可见, 清楚地说明了平流层的位置和特点, 运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同时又把对流层和平流层的温度特点进行比较,可见是作比 较的说明方法,以此来说明了对流层的大气很难进入到平流层的原因。 (4)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解答此类题先说明词语的意思,说明用了该词句子的 意思,再说明删去

39、此词句子的意思,最后强调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 答题首先明确观点:不能删去。 “几乎”意思是说明离最高点差不了多少,并不表示达到 最高点。如果删去,则表示达到最高点,与事实不相符。 (5)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本文标题“空气中的污染物都到哪儿去了”运用了问句,可 以引起读者注意,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交代了说明对象,简洁明了。 答案: (1)逻辑顺序。 (2)空气中的污染物最终都跑到哪里去了? (3)作诠释。通过对平流层的诠释,清楚地说明了平流层的位置和特点;作比较。 把对流层和平流层的温度特点进行比较,具体鲜明地说明了对流层的大气很难进入到平 流层的原因。 (4)不能删去。

40、“几乎”是“接近于” ,表明离最高点差不了多少,但并没有达到最高点, 删去后与实际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第 15 页(共 21 页) (5)本文标题运用了设问句,能引起读者的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点明了本 文的主要内容,即说明“空气中污染物的去向”这个事理。 【点评】 说明文语言特点的答题格式: 说明词语的意思, 说明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 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6 (22 分) “大孩子” _。 好朋友问起近况, 我说忙。 朋友问忙什么, 我嬉笑着反问:“俩孩子在家, 你说忙不忙?” 朋友立马会意: “你说的是你妈啊。 ”可

41、不是嘛,人老了就像孩子。嘴里说她像个孩子, 心里也时时提醒自己,把妈当闺女一样养。 母亲行动不便,每到夜晚,就在她屋里备个尿桶。早上给地倒尿桶的时候,总发现有 尿液流在地板上。于是,常常一边替她收拾着,一边不耐烦地嘟囔: “妈,你怎么总是把 尿尿在外面啊,你不会小心点吗?”嘟囔得多了,视力已经极不好的母亲会不好意思起 来: “哪有啊,我怎么看不见!你天天说我,我害怕尿到桶外,正着坐,斜着坐,还是到 外面了。 ” 母亲吃饭,嘴很挑剔,不能咸不能淡,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软。豆腐要切成头发丝细; 单熬小米汤上清下淀吃起来糙,要勾点面才好;不敢吃红肉少吃点白肉才好;脆苹果又 酸又硬要吃软绵的“黄香蕉” “

42、花花牛”她各种各样的要求,可真难为了我这一向不讲 究只图个肚儿圆的人。每次牺牲了全家人的习惯照着她的意思来做,到最后却也总是不 如她的意。听着她挑出来的各种毛病,心里就会滋生出许多怒气来。母亲再说话,不由 也语带讽刺地怼回去: “我看你啊,就是皇太后,得给你配个专用御厨。 ”母亲听后也不 生气,照常做着她的事儿。 母亲还争宠,爱和四岁多的女儿争。吃过晚饭,一个要看动画片,一个要看戏曲,一 老一少争起来。女儿争不过就哭闹时,我往往又会不耐烦地怼她: “你是大人你跟一个小 孩抢?”母亲也不妥协: “我都在屋里困了一天了,先让我看会儿我睡了再让她看啊。 ” 这个时候,老公做了个中间人,常常喊了女儿到

43、屋外走廊上踢会儿球。母亲一个人看又 觉没意思,就又喊女儿: ; “来来来,咱一起来看你的动画片。 ”女儿买个新玩具,母亲也 好奇,一定要摸一摸,女儿如果不同意,她又说女儿真小气;到了星期天,俩大小孩子 又要争着出去“放风” 。 推着母亲就不能带女儿,带着女儿就无法推母亲,无奈只好一个分在上午一个分在下 第 16 页(共 21 页) 午。有时实在均衡不开,丢了母亲,她就会抛出一句酸酸的话来: “只知道疼你闺女,你 闺女是亲闺女,我就不是你亲妈。 ”搞得人哭笑不得,有时候忍不住态度又不好起来。 。 不耐烦地怼了母亲之后,又怕她伤心,就会特意去照镜子,提醒自己镜子里是一张怎 祥难看甚至是狰狞的脸。可

44、是,每每再遇到母亲的任性不讲理,又会不可自控地不耐烦。 终于有一天,母亲在餐桌上露了笑脸: “今天的菜炒得好,不咸不淡,我也能咬得动。 ” 她这么一夸,我终于松了一口气,像犯了错的小宫女得了皇太后的赦免,一下子也高兴 起来: “妈,你就不能别那么挑剔,体谅体谅人,将就一点吗?” “在你跟前我还要憋屈 着自己,我还能在谁跟前不憋屈?”我呆住,把就要涌出的话退到了肚子里。 是啊;是啊,我是她最亲爱的小女儿,现阶段是她的依靠是她的天空是她最依赖的人。 面对小小女儿,我心疼她,我想让她做真实的自已,而不是违背自己的心意去迎合别 人,我不想让她委屈,我只想让她像鱼儿一祥,起码在家这个江湖里能自在地游来游

45、去。 可是,面对母亲我的另一个“大孩子” ,我为什么就只会不耐烦就只想让她将就一次 又一次?我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我每次恶声恶气地去怼她她不回应,因为她知道,我们 彼此是亲人,有缺点去包容,有理不需去讲,有架吵内心却从不去真计较。 _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 是安定的。 我们从母亲那里要来安定,我们就该还她根基,让这朵花生在泥土里,让她在夕阳的 微光里,无需遮拦地释放着自已的孩子气。 。 (选自幸福悦读版2019 年 2 期) (1)从全文来看,母亲的“孩子气”体现在哪里? (2)根据上下文,将下面两个句子分别填入文章(11)两段横线处,处选 B 处选

46、 A 句。 A老舍曾说: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有点孩子气。 B自从母亲来到我家,陡然添了许多忙碌。 (3)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语句的表达效果。 (4)文章里提到了很多人物,除“我”与母亲外,还有老公、四岁的女儿,你对哪个人 物形象感触 最深,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5)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标题“大孩子”的理解。 【分析】母亲老了,却有更多的孩子气,她总是尿到外面,在吃饭上过于挑剔,与孩子 第 17 页(共 21 页) 一起抢电视,一起争出去放风的时间,这些让我觉得忙碌不耐,又无可奈何。全文告诉 我们:要像对待自己的儿女一样关心体谅老人,让他们自在舒适的生活,家人之间要彼

47、此包容,相爱相生。 【解答】 (1)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细读文本可知,根据第三段中的“早上 给地倒尿桶的时候,总发现有尿液流在地板上。 ” ,第四段中的“母亲吃饭,嘴很挑剔, 不能咸不能淡,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软。 ” ,第五段中的“母亲还争宠,爱和四岁多的女儿 争。 ”可提炼作答。 (2)本题考查根据语境补齐语段。根据第二段中我反问朋友的话“俩孩子在家,你说忙 不忙?”可知第一处空白填写的应是 B 句:自从母亲来到我家,陡然添了许多忙碌。那 么,第二处空白填写的当然就是 A 句了。 (3)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细读这句话可知,其中有我说的话,这是对我的语言描写。 “松 了一口气” “高兴起

48、来”是对我的神态描写。两种描写方法综合运用,结合语境可知,此 时我好不容易得到了母亲的夸奖,所以这句话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我因为得到母亲夸奖后 的轻松与高兴的心理。同时,我的这种心理也直接引出了下文我对于自己平常对母亲一 些不耐烦行为的反思与后悔。 (4)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结合人物在文本中的表现具体分析。我的老公在岳母与女 儿争抢电视时,主动把女儿拉出去玩,可知他是一个体谅老人,孝顺,识大体的人。女 儿也并没有哭闹,可知她是一个懂得尊重长辈的孩子。 (5)本题考查对题目的理解。题目加上引号,表示这是一种对母亲的特殊称谓,也可以 理解为起到强调作用。联系文本内容可知,这个称呼强调了母亲老人以后像一个孩子一 样。同时,把母亲称为“小孩” ,也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希望子女都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 一样对待老人。让他们能自在舒适的生活。 答案: (1)把尿尿到尿桶外还辩解;吃饭挑嘴,怎么都不能让她满意;和外孙女争电视、争玩 具、争出去“放风” 。 (2)BA (3)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我”因被母亲夸奖而产生的轻松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期末试卷 > 八年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