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和生物武器的危害性 课后分层训练(含答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29823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7.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2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和生物武器的危害性 课后分层训练(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2.2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和生物武器的危害性 课后分层训练(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2.2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和生物武器的危害性 课后分层训练(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2.2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和生物武器的危害性 课后分层训练(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2.2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和生物武器的危害性 课后分层训练(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第 2 课时课时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和生物武器的危害性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和生物武器的危害性 课后分层训练 (时间:30 分钟) 对点强化 强化点 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 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往往引起人们争论的原因主要是( ) 转移基因的功能往往未知 转移基因的结构完全未知 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随机 外源基因不少是异种生物的基因,其功能在新生物体内可能会发生改变 目前对基因结构、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及基因的调控机制等了解有限 A. B. C. D. 解析 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存在争议的原因在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由于科 学家对基因的结构、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及基因的调控机制等

2、都了解得相当有限; 再加上转移的基因虽然是功能已知的基因,但不少是异种生物的基因;同时由于 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因此在转基因生物中,有时候会 出现一些人们意想不到的后果。 答案 C 2.有人认为转基因生物势必会打破自然界物种的界限,改变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 动和物质循环,会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破坏。下列哪项是对上述观点的完全 反驳( ) A.种植转基因抗虫作物,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B.种植转基因农作物可以保护农田土壤环境 C.转基因生物不会改变生物原有的分类地位,充其量只能说是具有某种特征的同 一物种,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重组的微生物在降解某些化合物的过程中所

3、产生的中间产物,可能会造成二次 污染 解析 对题中观点的完全反驳即认为转基因生物不会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破 坏。转基因生物所转入的只是一两种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外源基因,并不会改变 生物原有的分类地位,充其量只能说是具有某种特征的同一物种,不会破坏生态 系统的稳定性。 答案 C 3.基因工程产物可能存在着一些安全性问题,但下列叙述不必担心的是( ) A.三倍体转基因鲤鱼与正常鲤鱼杂交,会导致自然种群被淘汰 B.载体的标记基因(如抗生素抗性基因)可能指导合成有利于抗性进化的产物 C.目的基因(如杀虫基因)本身编码的产物可能会对人体产生毒性 D.转基因生物体释放到环境中,可能会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危害

4、 解析 三倍体转基因鲤鱼不能产生可育配子,不能与正常鲤鱼杂交,所以不必担 心自然种群被淘汰;载体的标记基因(如抗生素抗性基因)可能指导合成有利于抗 性进化的产物,如抗除草剂的杂草,需要担心;目的基因(如杀虫基因)本身编码 的产物可能会对人体产生毒性,需要担心;将转基因生物释放到环境中,其携带 的目的基因可能通过花粉的散布转移到其他植物体内,造成基因污染,从而对生 物多样性构成危害,需要担心。 答案 A 4.美国科学家在研究生长在墨西哥某地的野玉米后发现,这种玉米含有包括苏云 金芽孢杆菌(一种产生抗虫毒蛋白的细菌)基因在内的转基因作物的基因,由此可 见( ) 转基因作物的基因可传播到野生植物中

5、转基因作物可对天然植物的基因多 样性构成威胁 为防止基因污染,应当禁止转基因作物的研究 自然杂交过 程实质上是一个长期的转基因过程,两者没有区别 A. B. C. D. 解析 转基因植物的基因传播到野生植物中,使野生植物的基因库发生了改变, 会对植物基因多样性构成威胁; 应该客观辩证地对待转基因技术, 不能因噎废食; 自然杂交是通过受粉的方式实现基因交流,由于生殖隔离的原因,自然杂交一般 发生于同种生物之间,而转基因技术是在异种生物之间进行,二者区别很大。 答案 C 5.基因污染是指在天然物种的 DNA 中嵌入了人工重组基因, 这些外来基因可随被 污染生物的繁殖、传播而发生扩散。下列叙述错误的

6、是( ) A.基因工程间接导致了基因污染 B.基因工程破坏了生物原有的基因组成 C.基因工程通过染色体的重组发生基因交换,从而获得了生物的新性状 D.人类在培育基因工程作物时,应该充分考虑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解析 基因工程是将外源基因导入宿主细胞内,从而使生物获得新性状。 答案 C 6.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重组的微生物在降解污染物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二次污染 B.种植抗虫棉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对环境没有任何负面影响 C.如果转基因植物的花粉中有毒蛋白或过敏蛋白,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到人体 内 D.转基因作物可通过花粉散落到它的近亲作物上,从而污染生物基因库

7、 解析 重组的微生物在降解污染物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二次污染,造成环境安全问 题,A 正确;种植抗虫棉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保护环境,但转基因植物可能 会与野生植物杂交, 造成基因污染; 可能会对生物多样性构成潜在的风险和威胁, B 错误;转基因植物的花粉中若有毒蛋白或过敏蛋白,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到 人体内,造成食物安全问题,C 正确;转基因作物可通过花粉散落到它的近亲作 物上,从而污染生物基因库,D 正确。 答案 B 强化点 2 生物武器的危害性 7.下列生物通常不用作生物武器的是( ) A.炭疽杆菌 B.酵母菌 C.天花病毒 D.肉毒杆菌 解析 生物武器的种类包括致病菌、病毒、生化毒剂以及经

8、过基因重组的致病菌 等;这些微生物一般有一个共同特点:营寄生,有致病性,在上述四种生物中酵 母菌不是寄生生物,常用在发酵工业上,它也不会使人畜患病。 答案 B 8.生物武器的传播途径包括( ) 直接传播 食物传播 生活必需品传播 A. B. C. D. 解析 能充当生物武器的病原体可直接或通过食物、 生活必需品等方式进行传播。 答案 D 9.下列哪项不是生物武器的特点( ) A.传染性强 B.污染面广 C.难以防治 D.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 解析 生物武器容易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 答案 D 10.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制造的全新致病菌比一般生物武器的危害性大,其原因是 ( ) 人类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种致

9、病菌 无药可医 具有某种易感基因的民族容易感染,而施放国的人却不易感染 A. B. C. D. 解析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制造的全新致病菌比一般生物武器的危害性大,是由于 人类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种致病菌, 可以让大批受感染者突然发病, 而又无药可医。 答案 D 11.炭疽杆菌是一种致病微生物, 该菌逐渐引起科学界的关注, 2005 年美国一生化 制药厂试制了一种对炭疽杆菌细胞壁有转化分解作用的酶制品。该制品所分解的 物质是( ) A.DNA 和 RNA B.DNA 和蛋白质的化合物 C.葡萄糖组成的大分子 D.糖类与蛋白质的化合物 解析 细菌细胞壁的成分为糖类与蛋白质的化合物。 答案 D 综合强化

10、12.对番茄的研究发现,害虫损伤番茄的叶片后,叶片细胞的细胞壁能释放一种类 激素因子,这种物质通过细胞组织扩散到茎和其他叶片上,启动了蛋白酶抑制剂 的基因,开始高效合成蛋白酶抑制剂,并在茎、叶中迅速积累,以对付害虫的再 次侵袭。蛋白酶抑制剂对害虫的消化酶有抑制作用,因此害虫取食后,就会因无 法消化食物而被杀死。人们尝试着将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导入玉米,让玉米获得与 番茄相似的抗虫性状,以对付异常猖獗的玉米螟(一种玉米害虫)。试分析回答以 下问题: (1)将番茄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导入玉米体内,使玉米形成新的性状,这种变异属 于_。 (2)能抗玉米螟的抗虫玉米的生态效果显著,有人认为抗虫玉米就是无虫玉

11、米,不 必防治害虫, 你是否赞成这种说法?_, 说明理由_。 (3)有人对食用这种转基因玉米的安全性感到担忧。你认为这种担忧有必要吗? _,试用学过的知识进行简要的分析说明_。 解析 将番茄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导入玉米体内,属于基因工程范畴,它的原理 是基因重组。 抗虫玉米只是转入了特定的抗虫基因, 并不是对任何害虫均有作用, 另外随着变异和选择的进行,变异的害虫个体会越来越适应环境,故也要防治害 虫。关于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是开放性的题目,根据教材中的观点给出支 持自己观点的论据即可。 答案 (1)基因重组 (2)不赞成 因为转基因玉米能抵抗玉米螟, 但并不能抵抗所 有的害虫(合理即可)

12、(3)(答案不唯一)如:有必要 这种转基因玉米中可能含有蛋白酶抑制剂,食用 后可能抑制人体消化酶的活性,使人无法对食物进行消化而出现疾病;或不必 要 因为人与害虫消化酶的结构存在差异,玉米的蛋白酶抑制剂对害虫的消化酶 有抑制作用,但对人可能无影响;或不必要 人类食用的通常是煮熟后的玉米 食品,玉米蛋白酶抑制剂在高温下已被破坏,因此不会对人的消化造成影响 13.利用病原微生物、毒素、生化毒剂等作为战争武器,危害性极大。阅读下列材 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联合国组织的一个专家小组的研究报告指出,虽然许多国家签署了禁 止生物武器公约 ,但对这方面的研制工作并未停止,因此,对生物武器防治方法 的研究也

13、应得到加强。 材料二 将生物战剂做成干粉或液体喷洒到空气中,形成有害的气雾云团,叫作 “生物战剂气溶胶”。它的颗粒很小,肉眼很难看得见,渗透力极强,杀伤范围 广。一些通常通过食物或昆虫传播的病原体也可以通过气溶胶进行呼吸道感染。 (1)有可能成为“生物战剂气溶胶”病原体的生物,应属于哪些类群?(请列举两 例)_ _。 (2)人体抵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是_。最有效的防线是 _。 (3)在战争中,为预防敌方使用生物武器,你认为参战部队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_。请简述这一措施的原理:_。 解析 (1)有可能成为“生物战剂气溶胶”病原体的生物包括细菌、 病毒、 衣原体、 立克次氏体等。(2)人体免疫有三

14、道防线:第一道是皮肤和黏膜,第二道是体液中 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是特异性免疫。其中最有效的是第三道防线。(3) 常见的生物武器是致病菌、 病毒等, 所以预防生物武器的最有效措施是接种疫苗。 答案 (1)细菌、病毒、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等(答两项即可) (2)皮肤、黏膜 特异性免疫 (3)接种常见病原体的疫苗 使参战人员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当病原 体侵入时,会迅速产生强烈的免疫反应 14.一个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对当地栽培作物种类进行调查时, 发现有的地方种植了 转基因抗除草剂玉米,这种玉米在喷洒除草剂的环境中生长良好,杂草被除草剂 杀死,玉米还能正常生长,给农民节省了很大的人力和物

15、力。跟踪调查还发现, 这种转基因玉米除直接食用外,还被加工成食品摆放在超市的货架上。请回答下 列问题。 (1)一部分同学认为,这种转基因玉米不会对当地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如果你同 意这种观点,请列举出三条理由: _; _; _。 (2)用转基因玉米加工的食品被摆放在超市货架上,生产厂商根据我国的有关规定, 对产品进行转基因生物标注,这样做是为了保护_。在有关标识中应标注 “_”或“_”。如果该产品中已不再含有或检测不出转基因成分,应 标注“本产品为_加工制成,但本产品中_”。 解析 (1)转基因生物不会对当地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有以下理由:转基因生物 虽然具有某些新的性状,但其生命力没有人们想

16、象的那么强,扩散到种植区以外 时,会很快死亡;转基因生物的种植需有一定的水、肥等条件,以及配套的种植 技术;转基因生物与其他自然生物之间存在生殖隔离,难以进行自然杂交;许多 植物花粉传播的距离有限, 花粉存活时间有限, 具有受精能力的时间更短。 (2)2002 年,我国农业部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 ,要求对转基因生物产品 及其加工品加贴标识,以方便消费者自主选择,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 答案 (1)玉米与其他植物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玉米的花粉传播距离有限 玉米花粉的存活时间有限(或其他理由) (2)消费者的知情权 转基因玉米加工 品 加工原料为转基因玉米 转基因玉米 已不再含有转基因成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生物 > 苏教版 > 选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