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生态工程 章末总结 学案(含答案)
《第四章 生态工程 章末总结 学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 生态工程 章末总结 学案(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章末总结章末总结 知识建网 要语必背 1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 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物资源化。 2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 理、系统学与工程学原理。 3治污生态工程主要涉及的方面包括固体、液体和有机废弃物的处理,生物肥料的研制、湖 区污染的治理、塑料的再生利用等。 4生态恢复工程的功能是恢复生物群落,形成合理、高效的食物链,并在演替过程中保持长 期的稳定与平衡。 5生态城市的特点是社会、经济、自然三个系统高度统一,注重高效和谐性、保持整体性和 实现可持续性。 一、生态
2、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物质能够在各类生态系统中,进行区域小循环和全球大循环,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从 而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效果。 2物种多样性原理 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生物多样性程度高,可以为各类生物 的生存提供多种机会和条件。众多的生物通过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联系起来,就可以在有 限的资源条件下,产生或容纳更多的生物量,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实例:(1)反面:辽宁西部的章古台地区,单一种植樟子松,由于缺少昆虫天敌相生相克的食 物链,而成为一片不毛之地。 (2)正面:由珊瑚虫和某些藻类共生组成的珊瑚礁区,物种繁多,系统稳定。 3协调与平
3、衡原理 指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环境承载力,即某种环境所能养活的生物种群的最大 数量。协调主要指根据当地的环境条件引种或栽种适应当地环境的生物,因此在建设生态工 程时,不要盲目引种或栽种;平衡是指某环境条件下生物种群的数量与环境承载力要平衡, 如果生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承载力的限度,就会引起系统的失衡和破坏。 4整体性原理 所谓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是指人类所处的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所构成的巨大 复合系统,三者相互影响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它既包括自然系统的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 之间的相互影响,又包括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只有把生态与经济和社会有机地结合 起来,才能从根本上达
4、到建设生态工程的目的。 实例: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要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要考虑贫困地区农民的生 活问题,如粮食、烧柴及收入等。 5系统学与工程学原理 (1)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生态工程需要考虑系统内部不同成分之间的结构,通过改变和 优化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目的。 实例:我国南方水网地区的桑基鱼塘模式。 (2)系统整体性原理:系统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完成能量、物 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并且实现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即“112”。 在生态工程原理的基础上, 通过系统设计和调控技术组装, 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 重建, 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
5、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 追求生态、 经济、 社会效益的统一。 在生态系统建设中,往往同时遵循多个生态工程的原理,而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 例 1 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原理和事例,错误的是( ) 选项 有关事例 相关的生态工程原理 A 农作物秸秆的多级利用 遵循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B 在人工林中增加植被的层次 遵循物种多样性原理 C 无锡太湖水体富营养化引起大面积水华 违反协调与平衡原理 D 前面造林,后面砍树 违反系统学与工程学原理 答案 D 解析 “前面造林,后面砍树”这违背了整体性原理。 二、生态农业的设计 1生态农业的概念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以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为前提,在一定
6、区域内,因地制 宜地规划、组织和开展多层次、多功能的农业生产。 2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 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是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理论基础。我们知道,生态系统中能量多级利用和 物质循环再生是生态学的一条基本原理。而食物链则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要 渠道, 因此食物链既是一条能量转换链, 又是一条物质传递链, 从经济上看还是一条增值链。 因此,遵循这一原理,就可以合理设计食物链,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利用动物、植物和 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使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被分层次地充分利用,使生产一种 产品时产生的有机废物成为生产另一种产品的投入,也就是实行无废物生产,提供尽可能多 的洁净产品。既
7、充分利用机械设备、化肥、农药,又减少环境污染。 3生态农业的特点 生态农业可以实现对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对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具 体优点突出表现在: (1)减少化肥使用量,降低农业投入。 (2)收获多种产品,增加经济效益。 (3)净化环境,降低人和家畜的发病率。 4生态农业空间方面的设计 包括“平面空间”和“垂直空间” (1)“平面空间”:在一定的区域内,确定各种农作物的种类和各种农业产业所占的比例及分 布区域,是比较宏观的,即农业区规划或农业规划布局。 (2)“垂直空间”:利用生态学的原理,将不同的种群科学地组合成复合生产系统,达到最充 分、最合理地利用环境资源的目的。可以
8、微观地解决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内的生态组合,例如 一片稻田、一个庭院、一座小山、一个池塘等。在一片农田中应该从地上和地下两个方面科 学搭配。地上部分包括不同作物在不同层次空间上茎、叶的配置,最大限度地利用光、热、 水、气等自然资源。地下部分是要使不同农作物的根系分布在不同的土层中,以便更好地利 用土壤中的矿质元素。我国南方的桑基鱼塘就是人工建立的高产、稳产的生态农业系统。 例 2 有位农民在自家庭院里搞了一个小型生态农业, 使 0.25 亩的庭院创收达几万元。 其物 质和能量流动如下图所示,下列对该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该系统中,人的因素非常关键,其中生产者是葡萄 B该系统体现了物质、能
9、量多级利用和高效转化 C该系统内蚯蚓和甲烷菌为分解者 D猪在其中为三级消费者 答案 D 解析 从生态系统的角度看,一个家庭庭院也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有生 产者、 消费者和分解者, 并且人的作用非常突出; 该生态系统属于一种小型的农业生态工程, 体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和高效转化;猪以鸡粪为食,猪从鸡中获得的能量为零,猪不 属于三级消费者。 1材料 1 实施沼气工程,是我国政府为改善农村环境和发展农村经济大力推广的一种生态 工程。 材料 2 地衣中的真菌和苔藓互利共生,当把它们分开时,两者都不能正常生长。 材料 3 居住在林区的农民,“靠山吃山”是他们生活的根本。当进行林业工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章 生态工程 章末总结 学案含答案 第四 总结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29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