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20年3月线上联考高三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29543 上传时间:2020-03-2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2020年3月线上联考高三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湖南省2020年3月线上联考高三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湖南省2020年3月线上联考高三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湖南省2020年3月线上联考高三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湖南省2020年3月线上联考高三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湖南省湖南省 2020 年年 3 月线上联考高三语文试卷月线上联考高三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注重情感表现自古以来是我国文学的鲜明特色和优良传统。不仅诗词歌赋始终离 不开抒情言志,就是神话传说和戏曲小说也无不以情感为内核,注重表现人性人情以打 动人心,追求以美善战胜丑恶的结局,使人们的美好情感和愿望得以寄托与慰藉。与此 相适应,中国文论也建构起了言志说、缘情说、性情说、主情说等理论观念,既是对这 种文学实践的高度概括和深刻阐释,反过来也对文学实践给予有力支撑与引导。 一个多世纪前,中国文学和文学理论进入现代转型时期。那时的文学理论,受西 方现代

2、审美论文学观念影响,力图将我国传统情感论与现代审美论有机融合起来,创建 新的审美情感论文学观念,以适应中国文学现代转型发展的要求。老舍在文学概论讲 义中阐发的便是审美情感论的现代文学观念,他认为感情与美是文艺的一对翅膀,想 象是使它们飞翔起来的能力,而使人欣悦则是文学的目的,因此,感情、美和想象便是 文学的三个特质。从上述可知,我国现代文论转型并没有割断传统,而是努力将情感表 现与艺术审美融合起来建构新的文学观念,这对于新文学实践发展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 用。 我国现代文论转型还有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以反映论为基础的现实主义文学观 念建构及其发展。反映论文学观念的重要特点是要求文学真实反映生活,

3、特别强调文学 的真实性及其认识作用。但是,真正的现实主义并不仅限于追求真实性,同时还强调典 型性和思想情感的力量。联系文学实践来看,以巴金的创作为例,他说当初是从探索人 生出发走上文学道路的,所思考的问题只有一个:怎样生活得更美好,做一个更好的人, 怎样对读者有帮助,对社会、对人民有贡献。从家寒夜等作品中,我们不仅能 看出作者的影子与生活的真实性,更能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作者的生命体验和思想情感。 在作者笔下,寒意袭人的生活中并不缺少人性温暖,普通人物的命运遭际中无不充满了 同情,令人悲观绝望的现实处境里也仍然让人看到希望。 然而后来的文学观念嬗变没有把这种文学传统继承下来。情感表现论的文学观念

4、日渐式微,文学反映论也发生了各种不同情形的变异。一种情形是不要“源于生活”而 只强调“高于生活”,似乎艺术创造越高大上越好,导致文学创作完全凭想象编造生活 和粉饰现实,随心所欲地拔高乃至神化人物,把文学变成某种思想观念的传声筒,蜕变 为一种伪现实主义。进入新时期后出现的另一种情形,作为对伪现实主义的反拨,只强 调“源于生活”的真实性,而反对“高于生活”的典型性,使得有些作品只停留于各种 阴暗生活与人性扭曲现象的揭露性描写, 从中感受不到人间温暖, 也看不到光明和希望, 成为一种简单化的“暴露文学”,谈不上真正的文学意义。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富有责 任感的文论家积极倡导并努力建构审美反映论,将反映

5、论文学观念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审美反映论的要义就在于,文学不仅是生活的反映,更是审美的艺术,而文学审美的核 心就在于审美情感。在文学作品中,不仅有生活的真实再现和摹写,而且还有作家想象 的创造和情感的表现,这才是文学的根本特性。这样的理论阐发无疑有助于深化对于文 学反映生活的理解,从而将文学创作引向正确的道路。 (摘编自赖大仁重建当代“情感论”文学观念)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B ) A中国文学以注重情感变化为传统,以情动人,寄托人们的美好情感与愿望。 B中国文论包含言志说、缘情说等理论观念,有力地支撑与引导了文学实践。 C将反映论文学观念融入中国现代文论,导致了

6、不应该出现的两种变异现象。 D审美情感是文学审美的核心,所以有情感表现的作品就是真正意义的文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文章从文学实践以及中国文论发展的角度,论述了情感表现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 B文章以巴金的创作为例论证现实主义文学既要追求真实性还要强调典型性和情感表现。 C文章通过分析文学反映论两种变异的危害,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审美反映论的要义。 D文章二、三两段逐层递进,论述了中国文论在现代转型时期的两种表现及其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中国文论概括与阐释了中国文学实践,在转型期借鉴了西方文学观念,曲折前行。 B在中

7、国文论发展进程中,接受西方现代审美论比接受反映论更加具有积极的意义。 C只凭想象编造生活和只描写阴暗生活与人性扭曲现象都不是文学创作的正确做法。 D审美反映论的建构体现了文论家的责任感,是对错误的文学创作主张的拨乱反正。 【分析】(1)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 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 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2)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分析把握能力,同时考查对文本 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梳理文章结构,理清

8、论点与论据之间的 关系,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 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 析。 【解答】 (1) A “注重情感变化” 错误, 原文第一段是说 “情感表现” , 不是 “情感变化” 。 C“导致了不应该出现的两种变异现象”表述不准确。原文第三段“反映论文学观念的重 要特点是要求文学真实反映生活,特别强调文学的真实性及其认识作用。但是,真正的现实 主义并不仅限于追求真实性,同时还强调典型性和思想情感的力量”第四段“后来的文学观 念嬗变没有把

9、这种文学传统继承下来”可见,并非引入反映论文学观念导致的,而是人们没 有继承良好的传统。 D“所以有情感表现的作品就是真正意义的文学”太过绝对。真正意义的文学要有情感表 现,但不能说凡是由情感表现的作品就都是真正意义的文学。 故选:B。 (2)D“文章二、三两段逐层递进”错误,从第三段“我国现代文论转型还有另一个重要 方面”可见,这两段是并列的,并非逐层递进。 (3)B“接受西方现代审美论比接受反映论更加具有积极的意义”错误,原文中并未比较 这二者的优劣。 答案: (1)B。 (2)D。 (3)B。 【点评】选择题做题技巧: 1、圈划选项信息源。 在作答过程中先用铅笔在原文找出选项信息源,并做

10、标记。 2、将选项与选项信息源做比较。 比较点多为: (1)句意逻辑是否一致。 (2)表意范围是否发生扩大或缩小。 (3)是否发生张冠李戴。 (4)是否绝对。 (5)是否无中生有。 3、有效利用排除法,由易到难。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世界上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模式,以填埋、焚烧和回收利用三种为主。在 生活垃圾持续增长和城市填埋空间有限的情况下,首先需要推动垃圾分类,从源头上减 少垃圾的产生,同时在末端提高回收利用效率,最终实现“无废城市”的目标。 推进垃圾分类,一方面,可通过制定实施激励措施等推动垃圾分类投放环节的市 场化运作,提高公众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另一方面,应积

11、极引入第三方企业与 社会组织进行资本投资、监督等服务,充分借助市场机制、政府扶持与引导、企业支持 等多种力量,共同推动垃圾分类投放环节的市场化运作。此外,可借助“互联网+”分类 回收技术,提高垃圾分类市场化运作的效率,促进资源的最大化回收利用。 材料二:2016、2017 年中国各类可回收资源价值(单位:亿元) 序号 名称 2016 年 2017 年 同比增长(%) 1 废钢铁 2042.6 3043.4 49.0 2 废有色金属 1829.0 2079.0 13.7 3 废塑料 957.8 1081.3 12.9 4 废纸 744.5 977.7 31.3 5 废轮胎 70.5 73.5 4

12、.3 6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 94.4 125.1 32.5 7 废旧纺织品 8.6 14.0 62.8 8 报废机动车 73.4 87.3 18.9 9 废玻璃 22.4 32.1 43.3 10 废电池(铅酸除外) 24.8 37.3 50.5 11 合计(价值) 5868 7550.7 28.7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材料三: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既关乎居民文明素养的培育,又关乎环境保护。相比其他 多数和城市对未按分类标准投放垃圾的个人处以罚款的惩戒,北京市对这种违规行为特 别增设了信用惩戒的罚则,彰显了以经济惩罚和信用惩戒共同发力推进垃圾分类投放的 决心和魄力,有助于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更好

13、地落地落实。 当然,对不按分类标准投放垃圾的行为人施以信用惩戒只是手段,重在发挥威慑作用, 最终目的是要让所有人意识到,分类投放垃圾是个人应当履行的公民义务和法律责任。 (摘编自信用惩戒助力垃圾分类行稳致远) 材料四:“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它也是社 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近日,习近平同志对垃圾分类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深刻 指出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明确提出推行垃圾分类的具体要求,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垃圾 分类工作指明了方向,对于动员全社会共同为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智慧和 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垃圾分类不是小事。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物质

14、消费水平大幅提高,我国 垃圾产生量迅速增长,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使环境隐患日益突出,成为经济社会持续 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 则,实施垃圾分类处理,引导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可以有效改善城乡环境, 促进资源回收利用,也有利于国民素质提升、社会文明进步。 (摘编自做好垃圾分类推动绿色发展,人民日报2019 年 6 月 4 日)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可回收利用资源价值高。2017 年,中国废钢铁及废有色金属回收价值分别达到 3043.4 亿元及 2079 亿元。 B.2017 年,我国十大品

15、种再生资源回收总值为 7550.7 亿元,同比增长 28.7%,其中最主 要的品种废钢铁同比增长 49%。 C.2017 年, 各类可回收资源品种回收总值均有增长。 废旧纺织品增幅最高, 同比增长 62.8%; 废塑料增幅最小。 D垃圾分类,对再生资源的回收能起到积极的意义。垃圾有效分类,既能实现社会效益 又能实现经济效益。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填埋、焚烧和回收利用是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最常见的三种模式。 B推进垃圾分类就可以提高公众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C北京增设信用惩戒,助力居民垃圾分类投放文明行为养成。 D垃圾分类是大事,习近平同志对垃圾分类问

16、题高度重视。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垃圾分类的意义。 【分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 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 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2) 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其做法是, 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 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3)此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分析提炼能力。对于解答材料的整合与探究这类题目一定 要将几则材料內容都认真研读, 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语句, 根据题目的要

17、求, 尝试着从中筛选、 概括出最主要的信息,即可作答。 【解答】(1)C从材料二表格中的数据看出,废轮胎由 2016 年的 70.5 亿元到 2017 年的 73.5 亿元,同比增长为 4.3%,是各类可回收资源价值增幅最小的,选项说“废塑料增幅最 小”错误。 (2)B从材料一第二段“提高公众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和材料三第二段“最终目 的是要让所有人意识到, 分类投放垃圾是个人应当履行的公民义务和法律责任” 中都可看出, 能“提高公众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参与度”的是“制定实施激励措施等”,而非“推进垃圾 分类”。 (3)从材料一第一段“首先需要推动垃圾分类,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同时在末

18、端提 高回收利用效率,最终实现无废城市的目标”中看出,垃圾分类可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 产生,帮助实现“无废城市”的目标。从材料一第二段“提高垃圾分类市场化运作的效率, 促进资源的最大化回收利用”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的回收利用,减少浪费,创造经济价值。 从材料四第一段“对于动员全社会共同为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智慧和力量,具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最后一段“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实施垃圾分类处理, 引导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可以有效改善城乡环境,促进资源回收利用,也有利于 国民素质提升、社会文明进步”看出,垃圾分类引导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有利于 国民素质提升、社会文明进

19、步。垃圾分类有利于环境保护,让人民生活在更幸福更美好的环 境中。 答案: (1)C (2)B (3)可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帮助实现“无废城市”的目标。有利于资源的回收 利用,减少浪费,创造经济价值。有利于国民素质提升、社会文明进步,引导形成绿色发 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有利于环境保护,让人民生活在更幸福更美好的环境中。 【点评】 客观选择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把握, 每个选项涉及的答题区域往往是一则材料或一 则材料的局部,或四个选项的答题区域虽然来自多则材料,但也往往围绕一个共同大方向。 考生要会读, 就是会读文或图表, 会读选项。 会读文或图表指能读出文本陈述的事实及核心、 文本列举的数据及其差

20、异、 材料显示的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信息点; 会读选项就是阅读试题 选项时能读出选项命题者命题的侧重点。还要细对,就是精细对点,把读文或读图读出的信 息点与选项的命题点进行细致对照。 命题者往往会在细处着手, 这就需要考生细心筛选信息 点和命题点。接着就要严排查,就是在细对的基础上严格排查四个选项,发现选项与原文信 息不一致的地方,进行确定答案。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寒夜灯光 司玉笙 车灯很亮,剑一般刺破黑暗,车窗外的树影便飞速地向两边闪开。 坐在后排的他眯着眼问:“快到了吧?” “已经上了大堤,老板-前面就是蝴蝶庄。”司机小徐目不转睛地盯着灯光尽头。 所谓的大堤,就是黄河故堤。三十多

21、年前他就是沿着这条大堤走出蝴蝶庄到沿海 一座城市打工的。而今,他已经拥有两家公司,资产过亿。庄里人不知道他到底有多少 钱,说是买下半个县城还可以剩下个黄金圈。他听了之后,一笑了之。“老板,这条水 泥路就是你捐资修建的,还有小学。” “那都是过去的事了。” 仪表盘五颜六色的光线散射在车内,光线在他脸上波动。 他有两年多没回蝴蝶庄了。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九,选在夜里回来,是怕给县里 的、乡里的头头脑脑找麻烦-只要听说他回来了,片刻工夫小车就会鱼贯而来,不是接 他吃饭,就是请他看项目啥的,弄得他不尴不尬的,心里头不那么舒服。 为从老家拔腿,四年前,他将爹娘接到公司所在地,让他们住在海边的一幢小楼 里,

22、观海景、吃海鲜。可他们人在这儿,心还是在老家,时不时地嚷着要回蝴蝶庄。他 就哄劝,答应到年关送他们回去。不料老爹忽发脑梗死,落下个半身不遂。病榻上,爹 还不忘农耕之事,还有那处老宅院。 于是,按爹娘的意思,老宅院交与小学校长匡四管护-匡四是他儿时的玩伴,又是 同学,交给他放心。 这匡四是个“老别筋”,只要是认准的道走到底不拐弯。四年前接爹娘时,本打 算带他一块走,可怎么劝说他也不去。 “我走了,把孩子扔这儿咋办?”“你想想你一个月才拿多少钱?” “这不是钱的事,是心里的事。”匡四拍拍胸口。 “多少人想跟我去,我都没点头,专想着你哩一一你的文化水平比我深,帮帮我多好!” “不中,不中,我得帮帮这

23、些孩子-他们还小。” 每每回想起与匡四的这次对话,他就在心里长叹一声: “唉,这就是匡四啊!” 前天,躺在病床上的爹忽然歪头问道:“你有几年没回老家了?” “两年了吧!” “回去看看吧!俺和你娘动不了,你得回去,咱可不能忘了蝴蝶庄,那是咱的根呀!” 说着,还忘不了加一句:“给匡校长多带些年货,他可是个好先生。” 现在,蝴蝶庄近在咫尺了。夜里的蝴蝶庄就像山峦,峰壑皆有,显得有些陌生。 他睁大了眼,盯着路径,提醒司机小徐减速慢行。很快,他就看见了那熟悉的宅院-那 里灯光明亮。他心里“咯噔”一下:谁这么晚了还开着大灯?车一停稳,他下车直奔院 子。推开虚掩的大门,他愣住了:树底下,一堆堆废纸箱、酒瓶子

24、、旧书、废报纸什么 的几乎占满了院子,中间只有一条下脚的小道通向堂屋。 有一个人正蹲着捆扎旧书,听到动静,便直起身子来-正是那位小学校长。 “匡四。” 他喊了一声,趋身疾步伸出手去。 匡四定定地瞧了他一眼,戴手套的双手只是在身上蹭,没有握手的意思。 “我手脏,手脏-你咋回来了?” “快过年了,回来看看。” “都好着哩,好着哩-就是这院子成了废品收购站。” “你不是当着校长哩,咋弄起这营生啦?” “去年退啦,闲着也是闲着,这跑跑颠颠地给孩子弄个书本钱。” “孩子缺钱说一声,我还能不管吗?” “不是钱的事,是让孩子知道这东西来之不易-有时好东西也会变成垃圾,垃圾 也会变成宝贝!” 他打了个寒战,小

25、时候的那种寒意袭上身来。 “我的匡校长,你不嫌冷吗?”“冷啥,一忙起来啥都忘了。” 小徐糖着大包小包地进来,院门被碰得“咣当咣当”响。第二趟又是圆筒方箱 的,来回三次。 “过年了,带些年货,都放你这儿,有四棚叔的、良头家的、三木的” “我知道,知道-你不住下?” “不住,我得连夜赶回去,明天有个联谊会,还有一个合同得签。” “唉,多少钱算钱?多大官算官?” “我也是想把垃圾变成宝贝。” “好,好!” 匡四捋下手套,往一捆旧书上一扔,转身到屋里捧出一个鼓鼓囊囊的塑料袋。 “这是我备的干豆角, 俺叔俺婶喜欢吃, 你捎过去, 就说我匡四在蝴蝶庄给他们拜年了! ” “你也替我给咱庄老少爷们、大娘大婶拜

26、个年!” 说着,两人的手就紧紧握在了一起。 车出蝴蝶庄,小徐不由得问了一句:“大冷的天,一个小学校长怎么整起破烂 来了?” 他拍了拍腿,斜了小徐一眼:“你不懂他-停车!” 小徐愣了一下,将车停稳,以为老板要小解,可并没有听到那惯常的声音,往 车后一看,嘴就张大了- 寒夜中,老板整整衣襟,对着庄里的那片灯光,深深地鞠了三个躬。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用简洁的文字插叙了老板走出蝴蝶庄到沿海城市打拼而发家致富的奋斗史,这部分 略写为下文故事展开提供了必要的背景信息。 B老板特意选择在腊月二十九夜里回蝴蝶庄,不愿给县、乡领导添麻烦,这表明

27、他对家乡 媚富、附势、刻意逢迎的歪风邪气的深恶痛绝。 C“这不是钱的事,是心里的事。”这句话鲜明地表现了小学校长匡四淡薄金钱,永葆初 心,坚守岗位,为乡村教育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D小说写病床上的爹对儿子的“回去看看”“给匡校长多带些年货”等叮咛,这一处看似 闲笔,实则起到充实情节、升华主题的作用。 (2)请以小说中老板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3)小说以“寒夜灯光”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1)B。 (2)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如通过司机小徐的介绍,表现老板为家乡公益事业捐资助力的奉 献精神。用个性化的语言描写揭示人物个性。如通过老板与小学校长匡

28、四的对话,表现老板 淳朴、厚道、善良、感恩等品质。用精当的细节表现人物内心,如结尾写老板对寒夜里的灯 光鞠躬的细节,表现他对老友前小学校长匡四的感激与钦敬之情。 (3)以“寒夜灯光”为题,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渲染了环境氛围;隐喻小说着力刻画 的小学校长匡四坚守乡村,为孩子们奉献余热,为乡村教育添光的可贵品质。暗示小说主题 意蕴,讴歌心系乡村发展,不忘本,默默奉献的精神。“寒夜灯光”感动鼓舞着老板,令他 对匡四油然而生钦敬之情与效仿之意,以之为题,隐喻匡四与老板这两类人本色、朴厚的家 乡情,丰富了小说内涵,更给读者以启示与鼓励。 【分析】(1)本题考查小说内容及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主要是文意、主

29、旨、情感、人物的 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错误选项一般都是不会引起争议的硬伤。 (2)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征要从两点入手:一是重视小 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和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 物的性格。二是结合小说对人物语言、外貌、行动和心理的直接描写,以及对环境、与他人 的关系等的间接描写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3)本题考查鉴赏标题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了解标题与人物、情节、环境一样 沟通服务于主题的,同时,标题对读者的而艺术感染力方面上也有一定作用。 【解答】(1)B“家乡媚富、附势、刻意逢迎的歪风邪

30、气的深恶痛绝”分析不恰当,过度 解读。“只要听说他回来了,片刻工夫小车就会鱼贯而来,不是接他吃饭,就是请他看项目 啥的”可见,是县里乡里的领导干部有求于他,希望在大城市致富的它能回乡投资、捐助之 类的,并不能视为“歪风邪气”,也不能认为这是“媚富、附势”。 (2)司机小徐的语言“老板,这条水泥路就是你捐资修建的,还有小学”,侧面介绍他为 家乡做过的贡献;也有直接描写老板与匡四的对话,如“你想想你一个月才拿多少钱”“多 少人想跟我去,我都没点头,专想着你哩一一你的文化水平比我深,帮帮我多好”“孩子缺 钱说一声,我还能不管吗”等,体现出他愿意提携旧友,热心家乡建设的性格特点;“寒夜 中,老板整整衣

31、襟,对着庄里的那片灯光,深深地鞠了三个躬”,细节描写,体现出老板对 朋友的钦佩之情。 (3)“寒夜”点明时间,他是在夜晚回乡的;“灯光”有寓意,在文中指小学校长为了孩 子们,宁愿守候在乡村,卖废品为孩子们筹集上学资金,是孩子们的引路之“灯”;通过热 心家乡教育的匡四和热心家乡建设的老板, 反映了文章的主旨: 要为家乡建设点燃一盏 “灯” , 默默奉献。老板最后向“寒夜灯光”鞠躬,体现出老板受到匡四的精神鼓舞,产生钦佩效仿 之情, 表达出两类不同的人却有着同样愿意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的深厚情感, 引发读者深思。 答案: (1)B。 (2)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如通过司机小徐的介绍,表现老板为家乡公益事

32、业捐资助力的奉 献精神。用个性化的语言描写揭示人物个性。如通过老板与小学校长匡四的对话,表现老板 淳朴、厚道、善良、感恩等品质。用精当的细节表现人物内心,如结尾写老板对寒夜里的灯 光鞠躬的细节,表现他对老友前小学校长匡四的感激与钦敬之情。 (3)以“寒夜灯光”为题,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渲染了环境氛围;隐喻小说着力刻画 的小学校长匡四坚守乡村,为孩子们奉献余热,为乡村教育添光的可贵品质。暗示小说主题 意蕴,讴歌心系乡村发展,不忘本,默默奉献的精神。“寒夜灯光”感动鼓舞着老板,令他 对匡四油然而生钦敬之情与效仿之意,以之为题,隐喻匡四与老板这两类人本色、朴厚的家 乡情,丰富了小说内涵,更给读者以

33、启示与鼓励。 【点评】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主题等内容和 手法进行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 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备选选项主要是内容、主旨、情感、人物 的心理表述不当, 赏析一般为手法及手法的作用概括不当, 其中手法集中在小说的三要素上, 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作用等。选择题的错误选项 命制往往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 即所谓的 “硬伤” , 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刘元珍,字伯

34、 先,无锡人。万历二十三年进士。初授南京礼部 主事,进郎中,亲 老归养。起南京职方,厘汰老弱营军,岁省银二万有奇。三十三年京察,吏部侍郎杨时 乔、都御史温纯,尽黜政府私人钱梦皋等。大学士沈一贯密为地,诏给事、御史被黜者 皆留,且不下察疏。元珍方服阕需次,抗疏言:“一贯自秉政以来,比昵愉人,丛集奸 慝,假至尊之权以售私,窃朝廷之恩以市德,罔上不忠,孰大于是!近见梦皋有疏,每以 党加人。从古小人未有不以朋党之说先空善类者。所关治乱安危之机,非细故也。”疏 奏,留中。时员外郎贺灿然、南京御史朱吾弼相继论察典。而主事庞时雍则直攻一贯欺 罔者十,误国者十。帝得疏怒命并元珍及灿然贬三秩调极边顷之庆远及御史

35、李梅等申救 帝益怒夺其俸谪元珍等极边杂职俄御史周家栋指陈时政,语过激。帝迁怒元珍等皆除其 名。然察疏亦下,诸被留者皆自免去。光宗即位,起元珍光禄少卿。时辽、沈既没,故 赞画主事刘国缙入南四卫,以招抚军民为名,投牒督饷侍郎,令发舟南济。议者欲推为 东路巡抚,元珍上疏言:“国缙乃李成梁义儿,成梁弃封疆,国缙为营免,遂基祸本。 杨镐、李如柏丧师,国缙甫为赞画,即奏保二人,欲坐杜松以违制。创议用辽人,冒官 帑 二十万金募土兵三万,曾不得一卒之用。被劾解官,乃忽拥数万众,欲问道登、莱, 窜处内地。万一敌中间谍阑入其间,何以各之?”疏下兵部巡抚议,遂寝。未几,元珍 卒官。初,元珍罢归,以讲学为事。表节义,

36、恤鳏寡 ,行义重于时。 (选自明史刘元珍传,有删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帝得疏/怒命并元珍/及灿然贬三秩/调极边/顷之/庆远及御史李梅等申救/帝益怒/夺其俸 谪/元珍等极边杂职/ B 帝得疏怒/命并元珍及灿然贬三秩/调极边/顷之/庆远及御史李梅等申救/帝益怒/夺其俸/ 谪元珍等极边杂职/ C 帝得疏怒/命并元珍及灿然贬/三秩调极边/顷之/庆远及御史李格等申救/帝益怒/夺其俸/ 谪元珍等极边杂职/ D 帝得疏/怒命并元珍及灿然贬/三秩调极边/顷之/庆远及御史李枇等申救/帝益怒/夺其俸/ 谪元珍等极边杂职/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37、是 A国古代常称呼兄弟排行中的老大为伯,兄弟中的排行顺序:伯、仲、叔、季。 B礼部是我国古代官署名称,六部之一。六部为吏部、户部、礼部、工部、刑部、兵部。 C官帑,我国古代常常用来指国库里的钱财,也可以用来指国库。 D鳏寡指没有劳动力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老而无子曰鳏,老而无大曰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元珍治军有方,仕途稍有波折。任南京职方后,他淘汰老弱军士,每年节省两万多两 银钱;曾经被皇帝削除名籍,到光宗登位后才被起用为光禄少卿。 B刘元珍正直敢言,不惧得罪权贵。大学士沈一贯秘密地进行活动,让被贬斥的人留任, 正辞官守丧的刘元珍上书直言,指责他们互

38、相勾结、结党营私。 C刘元珍关注国事,心系国家安危。他在上书中说,看到钱梦皋呈上奏疏,总是将结党的 罪名加在别人身上,以排挤走好人,这关系到国家的治乱安危。 D刘元珍表彰节义,颇有操行道义。他在罢职回乡后,以讲学为事业,他表彰具有节操和 道义的行为,抚恤鳏寡之人,他的操行和道义在当时被人看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假至尊之权以售私,窃朝廷之恩以市德,罔上不忠,孰大于是! 国缙乃李成梁义儿,成梁弃封疆,国缙为营免,遂基祸本。 【分析】 (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 一般考核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 选择题答题时

39、注意选项的对比, 然后 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2)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平时要注重文化常识的积累,尤其是课本 注释的相关内容, 需要分门别类, 进行归纳识记。 对于考题中出现的比较生僻的古文化常识, 根据文意仔细甄别正误。 (3)本题考查归纳文章要点的能力。要对文言文的大意有基本了解,然后根据选项,在文 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 即能发现问题。 (4)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 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 逐字进行翻译。

40、【解答】(1)B“得疏”修饰“怒”中间不停顿,排除 AD;“贬三秩”为动宾短语,中 间不停顿,排除 C译文:皇上看到奏疏大发脾气,命令一并降刘元珍、贺灿然职三级,调 任最边远的地方。 不久, 庆远及御史李木冉等上疏救援。 皇帝更加不高兴, 停发他们的俸禄, 将刘元珍等贬到最边远的地方任杂职。 (2)D“老而无子曰鳏,老而无大曰寡”错。鳏,指老而无妻;寡,指老而无夫的人。 (3)B“正辞官守丧的刘元珍”错,原文“元珍方服阕需次”,“服阕”为守丧期满。 (4)假,凭借;售,谋取;市,获取;大于是,比这更大。译文:凭借权势谋取私利, 窃取朝廷的恩惠以获取好的名声,欺君罔上的不忠,没有比这更大了! 乃

41、,是;免,幸免;遂,于是。译文:刘国缙是李成梁的义子,李成梁放弃封疆,刘国缙 在军营得以幸免,于是留下祸患。 答案: (1)B (2)D (3)B (4)凭借权势谋取私利,窃取朝廷的恩惠以获取好的名声,欺君罔上的不忠,没有比这 更大了! 刘国缙是李成梁的义子,李成梁放弃封疆,刘国缙在军营得以幸免,于是留下祸患。 参考译文: 刘元珍,字伯先,江苏无锡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起初授职南京礼 部主事,进为郎中,父母年岁大了,刘元珍回家赡养他们。后又起用为南京职方郎中,淘汰 军营中老弱的士兵,每岁节省银两二万多。万历三十三年(1605)京官考察,吏部侍郎杨时 乔、都御史温纯,将宰相府的钱梦皋

42、等全部贬退。大学士沈一贯秘密为之斡旋,皇上下诏给 事中、御史被贬退的都留下,而且没发下考察的奏疏。刘元珍正当服丧期满等待依次补缺, 上书直言:“沈一贯自从执掌朝政以来,亲近小人,窝藏奸险的人,凭借权势谋取私利,窃 取朝廷的恩惠以获取好的名声, 欺君罔上的不忠, 没有比这更大了!最近看到钱梦皋有奏疏, 每每用朋党之名强加于人。从古至今,小人没有不用朋党之说先控告好人的。这关系到治乱 安危的大事,不是小事情。”疏奏上,被留在禁中。当时员外郎贺灿然、南京御史朱吾弼相 继讨论京察。主事庞时雍则直接攻击沈一贯欺君罔上罪行十条、误国之罪十件。皇上看到奏 疏大发脾气,命令一并降刘元珍、贺灿然职三级,调任最边

43、远的地方。不久,庆远及御史李 木冉等上疏救援。 皇帝更加不高兴, 停发他们的俸禄, 将刘元珍等贬到最边远的地方任杂职。 不久,御史周家栋指陈时政,言语过激。皇上迁怒于刘元珍等人,将他们皆从官籍中除掉。 然而考察的奏疏也颁布下来,各被留用的人都自动免职离去了。光宗即位,起用刘元珍为光 禄少卿。当时辽、沈已经陷落,所以赞画主事刘国缙进入南四卫,以招抚军民为名,投递文 书给督饷侍郎,命令发舟南渡。言官想推举他为东路巡抚,刘元珍上奏道:“刘国缙是李成 梁的义子,李成梁放弃封疆,刘国缙在军营得以幸免,于是留下祸患。杨镐、李如柏丧师, 刘国缙一为赞画,立即上奏担保二人,想以违反节制治杜松之罪。建议用辽人冒

44、领官币二十 万两招募士兵三万, 结果没有一人能用。 被弹劾解去官职, 忽然拥兵数万, 想从小道进入登、 莱,逃窜于内地。万一敌人的间谍混入其中,拿什么防备呢?”奏疏下放到兵部巡抚议论, 于是停止。 没有多久, 刘元珍死于任上。 当初, 刘元珍被罢免官职回到家乡后, 以讲学为业, 旌表节义,抚恤鳏寡,名声、义气重于一时。 【点评】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 境去理解, 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 要做到 “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 句不离篇” 。 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等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 文言文语句的前提。对句

45、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 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 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元日 陈与义 五年元日只流离,楚俗今年事事非。 后饮屠苏 惊已老,长乘舴艋竞安归。 携家作客真无策,学道刳心 却自违。 汀草岸花知节序,一身千恨独霑衣 注诗人曾在朝廷任职。南宋建炎四年,金兵大举南侵,诗人避难湖湘间。此诗作于 建炎四年。屠苏:屠苏酒。刳(k)心:道教语,谓摒弃杂念。独霑衣:传说战 国时齐景公在牛山落泪,感慨人世无常。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

46、,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扣题,回忆自昔至今五年来的辗转奔波的生活,每逢“元日”,只有“流离”,可 见诗人的生活境况。 B“惊”字写诗人饮屠苏酒时莓然发觉自己垂老的惊惶之态,“竞安归”表达了对最终竟 然安然归乡的欣喜。 C“携家作客真无策”呼应首联上句,是说自已五年来漂泊辗转,客居他乡。“真无策” 透露出诗人的内心感受。 D颈联第二句,写诗人原本决心学道以清除内心杂念,后来却违背了自已原本的意愿,步 人仕途,自感追侮莫及。 (2)本诗尾联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分析】(1)本题考查鉴赏古诗的语言、表达技巧和评价古诗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考生首 先要认真研读诗

47、歌的内容,然后将内容与选项进行认真的比对分析。 (2)本题考查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分析词人的情感首先要知人论世,其次要抓住 词句中的关键词语进行分析。 【解答】(1)B“表达了对最终竟然安然归乡的欣喜”错,应是到底能到哪里去,是辗转 奔波的痛苦。 (2)“花草知节序”,把“知”这一人的行为赋予花草,采用拟人,写出时光流逝,看出 诗人的无奈;“独霑衣”,齐景公牛山沾衣,运用典故,间接表达诗人对世事无常的伤感; “一身千恨”,通过夸张,表达了诗人长期漂泊他乡,人一年老却仕途无望的愁苦。 答案:(1)B (2)拟人,“花草知节序”,花草尚且知道季节转换而百倍珍惜,更何况是人,面对草长 花开,

48、诗人只有独自怅恨; 用典, 化用齐景公 “牛山霑衣” 的典故, 抒发自己身逢动荡乱世, 漂泊流离、不知何处可归的愁苦。 【点评】诗歌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寻找答题点;最 后精读相关诗句, 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 或者是否能根据诗歌内容合 理地推断出来或者是否正确。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 ”一句写诗人有芳香和光泽,所以 “ ”。 (2)韩愈师说冲,作者把“ ”与“士大夫之族”对比,前者从师, 后者不从师,其结果是“ ” (3)欧阳修醉翁亭记中“ , ”两句简洁而生动 地表现了“山间四

49、时”中秋天和冬天的情景。 【分析】该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对于文质兼美的名言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在考 试中却得不到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一字之差,导致丢分,实 在遗憾。这就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 【解答】故答案为: (1)芳与泽其杂糅兮 唯昭质其犹未亏(重点字:糅)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重点字:智) (3)风霜高洁 水落而石出者(重点字:霜) 【点评】离骚名句积累: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4、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是一个大命题,也是当下电影创作必须直面的时代课 题。 在 大圣归来 X 哪吒 中, 孙大圣、 哪吒被塑造为当代人的形象: 战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语文高考 > 第一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