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生物选修三:第四章 生态系统的稳态、第五章 人与环境 章末检测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29528 上传时间:2020-03-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21.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生物选修三:第四章 生态系统的稳态、第五章 人与环境 章末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苏教版生物选修三:第四章 生态系统的稳态、第五章 人与环境 章末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苏教版生物选修三:第四章 生态系统的稳态、第五章 人与环境 章末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苏教版生物选修三:第四章 生态系统的稳态、第五章 人与环境 章末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苏教版生物选修三:第四章 生态系统的稳态、第五章 人与环境 章末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章末检测试卷三章末检测试卷三(第四五章第四五章)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2018 北京朝阳区一模)以下对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成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动物的食性越杂,其种群数量波动幅度越大 B分解者通过呼吸作用来分解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 C生产者在制造有机物时,所利用的能量类型可能不同 D各种消费者的存在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并使其更加稳定 答案 A 解析 动物的食性越杂,其种群数量波动幅度越小,符合物种多样性原理,A 错误。 2 (2018 齐齐哈尔期末)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 除生产者外还有一种生物的

2、绝灭会导致另一种 生物随之绝灭,这种生物是( ) A乙 B丙 C丁 D戊 答案 B 解析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说明生态系 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种限 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由图可知,在该食物网的 8 条食物链“甲丙戊、甲丙 乙戊、甲丙己戊、甲丁丙己戊、甲丁丙乙戊、甲丁戊、甲 丁己戊、甲丁丙戊”中,丙是乙唯一的食物来源,故若丙绝灭,必然导致乙绝 灭。所以,选项 B 符合题意。 3(2018 石家庄一中月考)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物种多样性的减少,使自然界丧失了许

3、多宝贵的基因 B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而迁地保护是就地保护的重要补充 C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 D对于珍稀濒危物种,除特殊需要经过批准外,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和买卖 答案 C 解析 任何一个物种或一个生物个体都保存着大量的遗传基因,因此物种多样性的减少,会 使自然界丧失许多宝贵的基因,A 项正确;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而 迁地保护是就地保护的重要补充,B 项正确;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是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 威胁的主要原因,C 项错误;对于珍稀濒危物种,要严格保护,除特殊需要经过批准外,禁 止一切形式的猎杀和买卖,D 项正确。 4(201

4、8 南通模拟)如图为某沙漠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共有 6 条食物链 B山狗所处的营养级为第四营养级 C蜥蜴的总能量约是蚂蚁总能量的 10%20% D响尾蛇的数量略有减少,对该生态系统稳定性影响不太大 答案 D 解析 该食物网共有 8 条食物链,A 错误;此食物网中,仙人掌为第一营养级,山狗所处的 营养级为第四、五营养级,B 错误;能量传递效率指的是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不是两种生 物之间,C 错误。 5(2018 松原模拟)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从太阳光照射到植物体上开始 B次级消费者从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即为流入次级

5、消费者的总能量 C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D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了有机物,能量也就从无机环境输入到了生物群落 答案 D 解析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A 错误;动物的摄入能同化能粪 便能,次级消费者从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即为流入次级消费者的总能量,B 错误;生态系 统中的物质可以循环利用,能量不能循环利用,只能分级利用,C 错误。 6(2018 清远二模)某生态系统中,镉在沿着食物链转移的过程中产生生物富集作用。该生态 系统有甲、乙、丙、丁四个营养级,各营养级所积累的镉的相对浓度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 述错误的( ) A上述四个营养级可以构成食物网 B四个营养级

6、中处于最高营养级的是丙 C镉不属于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D四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值的关系可表示为丁甲乙丙 答案 C 解析 镉属于该生态系统的非生物成分,C 错误。 7藏羚羊是中国特有物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由于栖息地的破坏和盗猎导致其数量急 剧减少,为拯救濒临绝灭的藏羚羊,国家建立了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羌塘自然保护区,近 些年来,保护区藏羚羊的数量明显增多。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保护区藏羚羊数量增多,丰富了藏羚羊的种群基因库 B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迁地保护 C两个保护区内的藏羚羊的基因频率相同 D两个保护区内物种的组成相同 答案 A 解析 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7、,因此保护区藏羚羊数量增多,丰 富了藏羚羊的种群基因库,A 项正确;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B 项错误;两个保护 区的自然环境存在差异,特定的环境条件所选择的有利变异存在差异,所以两个保护区内的 藏羚羊的基因频率不完全相同,物种的组成也存在差异,C、D 项错误。 8(2018 南通一模)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生态系统能量金字塔,其中 ad 代表能量值。下列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所示的各种生物成分组成一条食物链 B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分别属于第二、第三营养级 C能量 c 可代表生产者呼吸释放的热能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D在生态系统中,b 的值不可能超过 d 的 10 倍 答案 C 解析

8、 图中各营养级的生物不是一种,所以可以构成多条食物链,A 错误;次级消费者、三 级消费者分别属于第三、第四营养级,B 错误;生态系统中,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 传递效率平均有 10%20%,故 b 的值可能会超过 d 的 10 倍,D 错误。 9如图表示某立体农业部分物质的循环过程,该系统获得了鱼、猪、蚕和粮食的全面丰收。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丰收的主要原因是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高 B蚕粪喂鱼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 C粪便、塘泥作为肥料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物质和能量 D人类的影响使该生态系统中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答案 D 解析 丰收的主要原因是提高了能

9、量的利用率,但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并未提高, A 错误;蚕粪喂鱼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但不能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B 错误;粪便、塘 泥作为肥料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物质,但不能提供能量,C 错误。 10(2018 杭州一模)下图为碳循环示意图,导致大气中 CO2的含量持续增加的主要原因可能 是( ) A水圈面积逐渐缩小 B过程减慢 C过程加快 D过程加快 答案 D 解析 水圈面积逐渐缩小与 CO2浓度没有直接关系,A 错误;光合作用减慢会导致 CO2 浓度升高,但不是大气中 CO2浓度持续增加的主要原因,B 错误;是生物群落的呼吸作 用,其增强可以增加 CO2浓度,但不是大气中 CO2浓度持

10、续增加的主要原因,C 错误;人类 对化石燃料的过度利用是导致大气中 CO2的含量持续增加的主要原因,D 正确。 11(2018 苏州二模)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示意图,其中 构成生物群落中的所有类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未能体现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B图中的食物链是 C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部以 CO2的形式传递 D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过程伴随着能量流动 答案 D 解析 由于图中构成生物群落中的所有类型,则该图中包括分解者,因此体现了微 生物的分解作用,但是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的组成,因此图中的食物链不能表示成 ,A、B 错误;碳元素在生物群落

11、内部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C 错误。 12.(2018 张家界永定区校级月考)如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a 是消费者,c 是生产者,b 位于食物链的第三营养级 Bb 属于分解者,生物群落中的其他生物均可为它提供物质和能量 C对 e 过度开发利用会打破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D碳循环过程需要能量驱动,同时又是能量的载体 答案 A 解析 a 是消费者,c 是生产者,b 是分解者,食物链中不包括分解者,A 错误。 13(2018 宁波模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B物质循环是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

12、者之间进行的 C煤和石油通过燃烧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产生 CO2,促进碳循环 D生物圈不需要从外界获得任何物质补给,就能长期维持其正常功能 答案 B 解析 在物质循环中,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可以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 14(2018 大连期末)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乙、丙、丁组成生物 群落。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丙主要是绿色植物 B丁所含的能量最少 C图中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 D无机环境中的 CO2只能来自呼吸作用 答案 C 解析 丙是次级消费者,主要是肉食性动物,A 错误;能量流动沿着食物链进行,丁是分解 者,不参与构成食物链,B 错误;无机环境中的

13、CO2可来自呼吸作用和化石燃料的燃烧,D 错误。 15(2018 盐城校级期末)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化学信息的是( ) A“温柔陷阱”捕虫草“绝技”:捕虫草产生香甜的分泌液,引诱昆虫前来并将其捕 食 B“臭名昭著”野生海芋:海芋释放臭味吸引蚊子前来,帮助传粉 C“我最闪亮”孔雀开屏:鸟类的求偶炫耀 D“我的地盘”美洲猎豹:撒尿标记自己的领地 答案 C 解析 “我最闪亮”孔雀开屏:鸟类的求偶炫耀,属于行为信息,C 项符合题意。 16(2018 湖南岳阳县期末)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 B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只能提高农产品的产量 C信息沿

14、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答案 D 解析 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可来源于无机环境,也可来源于生物,A 错误;信息传递在农业 中的应用主要是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B 错误;生态系统中的 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C 错误。 17(2018 北京昌平区期末)雄性 T ngara 蛙在求偶季会发出特别的歌声,雌蛙、蝙蝠、吸血 蝇会被蛙声吸引,并根据蛙声分辨出蛙的身体状态。成熟的雄蛙的声音频率变化和整体复杂 性都较高,吸引力会更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成熟雄蛙的行为对 T ngara 蛙种群不利 B雄蛙的求偶信息会被其他物种生物利用 C吸引

15、力越强的雄蛙具有更高的被捕食风险 D生物种间关系的形成与信息传递密切相关 答案 A 解析 成熟雄蛙的行为有利于吸引雌蛙, 从而有利于繁衍后代, 因此对 T ngara 蛙种群有利, A 错误。 18 (2018 长沙天心区校级期末)在农业生产实践中, 人们常常利用信息传递原理来防治害虫。 下列措施中,属于利用化学信息来防治害虫的是( ) 利用紫外灯诱捕害虫 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害虫 播放结群信号录音诱捕害虫 利 用性外激素类似物干扰害虫雌雄交配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利用紫外灯诱捕害虫属于物理信息的应用,错误;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害虫属于化 学信息的应用,正确;播放结群信号录音诱捕害虫属

16、于物理信息的应用,错误;利用性 外激素类似物干扰害虫雌雄交配属于化学信息的应用,正确。 19 (2018 南京一模)某植物上栖息着以该植物为食的甲、 乙两种昆虫和以乙昆虫为食的蜘蛛。 甲昆虫在白天活动,乙昆虫在夜晚活动。甲昆虫采集该种植物的叶片后,植物会释放出挥发 性的物质 X,X 既可吸引甲昆虫的天敌,也能驱赶乙昆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采用样方法调查甲昆虫的种群密度 B影响乙昆虫活动的信息类型为化学信息 C蜘蛛在蜘蛛网上捕食乙昆虫利用了物理信息 D施用人工合成的物质 X,短期内乙昆虫的天敌数量减少 答案 B 解析 乙昆虫在夜晚活动, 影响乙昆虫活动的信息有光照和物质 X, 分别为物

17、理和化学信息, B 错误。 20(2018 孝感期末)地球上各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自我调节能力。与农田、草 原、冻原等生态系统相比较,热带雨林的自我调节能力特点是( ) A种群数量多,调节能力强,抵抗外界干扰能力强 B分解力弱,生产力强 C抵抗力稳定性弱,而恢复力稳定性强 D能量流动速度快,物质循环速度慢 答案 A 解析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数量均较农田、草原、冻原等生态系 统多,故生产力强,分解力也强,B 错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高,抵抗力稳定 性强,恢复力稳定性较弱,C 错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同时进行、紧密联系的,森林生 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

18、流动速度都较快,D 错误。 21(2018 仙桃校级期末)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B演替过程中物种的丰富度提高,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加快,恢复力稳定性逐渐降低 C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蚜虫、跳蝻等害虫的种群密度,在对其进行生物防治的过程中存在 着信息传递 D某种生物的数量增多会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答案 D 解析 某种生物的数量增多不会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加生物的种类才能提高生 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 错误。 2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温带针阔混交林比热带雨林的抵抗力稳定性低 B生态系统

19、中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 C抵抗力稳定性低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一定高 D生态系统能保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答案 C 解析 一般情况下,抵抗力稳定性弱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强,但也有例外,北极苔 原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弱,恢复力稳定性也弱,C 错误。 23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稳态的重要条件 B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蓄洪防旱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迁地保护 D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是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答案 C 解析 一般生物多样性越复杂,生态系统越稳

20、定,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稳态 的重要条件;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价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 效措施是就地保护;经济的发展和环境资源消费之间的矛盾,严重影响了生物多样性保护, 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是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24(2018 武汉质检)如图表示某河流随着生活污水的流入,其溶解氧量(DO)、生物耗氧量 (BOD)、无机物(富含 N、P)的浓度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 地有机物浓度低于 b 地 B生活污水对无机物(N、P)的浓度变化无影响 C在 a、b 两地间,DO 值的增加是因为水体的稀释使植物数量增加的结果 D湖水中藻类等

21、浮游植物将大量繁殖 答案 D 解析 由图可知,a 地的有机物浓度较高,随着有机物的分解,到了 b 地有机物浓度较低,A 项错误;生活污水的排放会导致无机物(N、P)的浓度增加,B 项错误;在 a、b 两地间随着无 机物的增加,植物的数量逐渐增加,使得 DO 值不断增加,C 项错误;随着大量无机物(N、 P)进入湖泊,会使湖水中藻类等浮游植物大量繁殖,D 项正确。 25为了保护资源和环境,实施退耕还林已取得显著效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退耕还林过程中发生了次生演替 B可提高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降低了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D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答案 C 解析 退耕还林使土壤中

22、有机物质积累,提高了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C 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5 小题,共 50 分) 26 (8 分)我国西部有得天独厚的发展畜牧业的资源优势, 这为西部发展畜牧业提供了广阔前 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西部发展面临的艰巨任务。如图为一个草原生态 系统的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 (1)由图可见, 该草原生态系统含有的食物链共有_条。 E 表示牧草一年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E1、E2、E3分别表示流入牲畜、昆虫、鼠的能量,由第一营养级传递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 递效率是_。人类发展草原生态系统主要是为了更多地获取第 _营养级的能量。 (2)某草原存在着严重的超载放牧现

23、象,这种现象首先会导致图中_大量减少,使草原 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后来,采取了适当的保护措施,该草原生态系统慢慢恢复原貌,这 种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群落的_。 (3)牧民在放牧时,发现鼠害现象有逐渐扩大趋势,这说明该草原上鼠的种群数量最可能是呈 _增长。为保护牧草,牧民开展了鼠群密度调查,应采取的方法是_, 采取措施控制鼠类大量繁殖的目的是_。 答案 (1)4 (E1E2E3)/E 二 (2)牧草 次生演替 (3)“J”型 标志重捕法 调整生态 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解析 (1)第二营养级包括牲畜、昆虫和鼠,第二营养级具有的总能量为 E1E2E3,故由第

24、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E1E2E3)/E。 人类发展草原生态系统主要是为了 获取牲畜(第二营养级)的能量。(2)超载放牧直接导致牧草大量减少,使草原退化。遭到破坏 后的草原的恢复过程属于次生演替。(3)草原生态系统中,控制鼠类、昆虫的大量繁殖,其目 的是使能量更多地流向牲畜,即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27(12 分)(2018 连云港三模)草原生态系统在地球上有着广泛的分布,如图 1 表示某草原生 态系统的食物网,图 2 表示该生态系统中兔子种群的 值(当年的种群数量/上一年的种群 数量)与种群数量之间的关系,图 3 表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森

25、林生态系统相比,该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较为简单,因此该生态系统的 _较低。 (2)图中的蛇占据第_营养级,若蛇的食物1 3来自鼠, 2 3来自青蛙,且该生态系统的能 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 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20%,如果蛇 种群增加的能量为 60 kJ,若不考虑其他变化的影响,则消耗植物的能量是_kJ。 (3)若某年鼠种群的 K 值为 1 000 只,且 1 只兔和 4 只鼠或 100 只食草昆虫消耗的草的能量相 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次年兔的数量增加 40 只,昆虫减少 2 000 只,则鼠种群的 K 值 变为_只。 (4)据图 2 可知,当兔子的种群数

26、量小于 80 只时,兔子的种群数量呈“_”型增长; 当种群数量趋于稳定时,兔子的种群数量为_只。 (5)图 3 中,碳元素由 B 进入到 A 可以通过_,碳元素在 A、C 和 D 之间以_的形式传递,图 3 中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未在图 1 中体现的是 _(填字母)。 答案 (1)抵抗力稳定性 (2)三、四 11 000 (3)920 (4)J 150 (5)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 用 含碳有机物 B 和 D 解析 (1)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较为简单,因此该生态系统的抵 抗力稳定性较低。 (2)由图 1 可知, 蛇占据了第三、 第四营养级。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 蛇种群增加

27、的能量为 60 kJ, 需要消耗草的能量为 601 3 20% 10%60 2 3 20% 20% 10%11 000 (kJ)。 (3)若某年鼠种群的 K 值为 1 000 只, 1 只兔和 4 只鼠或 100 只食草昆虫消耗的草的能量相等, 因此次年兔的数量增加 40 只,则老鼠减少 160 只;昆虫减少 2 000 只,则老鼠增加 80 只。 可见,老鼠共减少 80 只,则老鼠的 K 值变为 920 只。 (4)根据图 2 可知,当种群数量小于 80 只时,当年的种群数量/上一年的种群数量2,兔子每 年成倍增长,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当种群数量大于 150 只时,1,种群数量减少,当

28、种群数量小于 150 只时,1,种群数量增加,因此最终的种群数量应稳定在 150 只。 (5)图 3 中,A、B、C、D 分别表示生产者、大气中的 CO2、消费者和分解者。碳元素由无机 环境进入生物群落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部以含碳有机物 的形式传递。图 1 中只含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因此图 3 中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未在图 1 中 体现的是 B 和 D。 28(12 分)下图 1 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四种情况(“J”型、),其中 a 点后 表示有外界因素引起的变化。图 2 是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部分图解(其中 W1为生产者固定的 太阳能)。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29、1)图 1 中曲线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快时,对应的种群数量为_。 (2)若图 1 种群为长江流域生态系统中的白鳍豚,从种群特征上分析:种群数量在 a 点以后发 生曲线变化的直接原因是_, 且种群数量为 K3时, 对白鳍豚种群保护的最有 效措施是_,对白鳍豚的科学研究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价值。 (3)若图 1 种群为东亚飞蝗,干旱能抑制一种丝状菌(该菌造成蝗虫患病)的生长,a 点若遇干 旱,则 a 点后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可能为_(用图中标号表示)。 (4)图 2 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是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 _倍(用图中字母表示),生产者中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可

30、表示为 _。 (5)图 3 表示该生态系统中三个物种 1、2、3 的环境容纳量和某时刻的种群实际大小。由图可 知,_物种的种内斗争最剧烈。 答案 (1)K2/2 (2)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建立自然保护区(或就地保护) 直接 (3) (4)D12/(W1D2) B1C1D1或(W1A1) (5)2 解析 (1)图 1 中曲线的环境容纳量为 K2,种群数量为 K2/2 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快。 (2)长江流域生态系统中的白鳍豚数量在a点以后发生曲线变化的直接原因是出生率小于死 亡率,对白鳍豚种群保护的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或就地保护),科研价值体现了 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3)a 点若

31、遇干旱,丝状菌的生长受到抑制,蝗虫患病率大大降低,环境容纳量增加,a 点后 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可能为。 (4)图 2 中第一营养级同化量为 W1,第二营养级同化量为 D1,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为 D2,第 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是 D1/W1,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 是 D2/D1, 前者是后者的 D12/(W1D2)倍, 生产者的同化量大部分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 失,其余为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可表示为 B1C1D1或(W1A1)。 (5)由图可知,物种 2 的种群实际数量超过了环境容纳量,种内斗争最剧烈。 29 (8 分)(2018 上饶二模)

32、图 1 是某草原生态系统部分营养结构, 图 2 是由于开矿对该草原土 壤造成了铜污染后,研究者研究了不同大气 CO2浓度及土壤铜污染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情 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草固定的总能量为 5.6109 kJ,食草昆虫和鼠同化 的总能量是 1.2108 kJ,则人最多 能获得能量_kJ。若蛇取食鼠的比例由1 4调整到 3 4,从理论上分析,改变取食 比例后蛇体重每增加 2 kg,人比原来增重_kg(能量传递效率按 20%计算)。 (2)由图 2 可以看出,CO2浓度升高会_(填“促进”或“抑制”)土壤脲酶活性,且随 着土壤铜污染程度的加重,这种作用会_。 (3)对于某一特定生

33、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如树昆虫鸟鼬鼠与白鼬。如果用生物数量、能 量分别作为绘制金字塔的指标,金字塔的形状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上述两种金字塔对比, _更能较好地反映生态系统内能量流动的本质。 答案 (1)2.0108 4 (2)促进 减弱 (3)能量金字塔 解析 (1)若草固定的总能量为 5.6109 kJ,食草昆虫和鼠同化的总能量是 1.2108 kJ,则羊 最多能获得的能量为(5.610920%1.2108)1.0109(kJ),则人最多能获得的能量为 1.010920%2.0108(kJ)。根据题意,改变取食比例前蛇体重每增加 1 kg 需要消耗草的 重量为1 4 20% 20% 3 4 20

34、% 20% 20%100 (kg),改变取食比例后蛇体重每增加 1 kg 需要 消耗草的重量为1 4 20% 20% 20% 3 4 20% 20%50 (kg),所以蛇的取食比例发生改变后蛇 的体重每增加 2 kg 可以节约的草的重量为 2(10050)100 (kg),所以人可以增重 10020%20%4 (kg)。 (2)分析图 2 可知, 正常浓度 CO2组和高浓度 CO2组在铜污染时土壤脲酶活性均低于未被铜污 染时,且铜污染程度越重,土壤脲酶活性越低。比较无铜污染的土壤可知,高浓度 CO2组的 土壤脲酶活性高于正常浓度 CO2组,说明 CO2浓度升高能促进土壤脲酶活性,当铜污染严重

35、时,这种促进作用会减弱。 (3)与数量金字塔相比,能量金字塔表达的是各营养级间的“能量”关系,因此它更能较好地 反映生态系统内能量流动的本质,其反映的状况更加客观、全面。 30(10 分)(2018 周口校级模拟)圆石藻是一种海洋浮游生物,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二甲基硫醚 (DMS)。DMS 是一种对气候有明显影响的气体。下图是 DMS 在海洋中生成的主要过程,分 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上看,圆石藻属于_。圆石藻、浮游动物和海洋细菌等生 物共同构成_, 经研究圆石藻对海洋气候变化有影响, 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 价值。 (2)当海洋受到轻微污染时,可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

36、物的分解很快消除污染,这体 现了生态系统具有_稳定性。 (3)研究发现,海洋中许多生物能促进 DMS 氧化分解,最终产生 SO2 4,从而加快了生态系统 的_。 (4)图中浮游动物所同化的能量除经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外,还将流向 _。中间产物 X 浓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它能作为一种化学信息使 浮游动物对圆石藻的捕食明显减少, 这体现了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是_。 答案 (1)生产者 群落 间接 (2)抵抗力 (3)物质循环 (4)下一营养级和分解者 调节种 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 解析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上看,圆石藻属于生产者。群落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占据一定 空间的相互之间有

37、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故圆石藻、浮游动物、海洋细菌 等生物共同构成群落。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圆石藻对海洋气候 变化有影响,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2)当海洋受到轻微污染时,可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很快消除污染,这体 现了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 (3)研究发现,海洋中许多生物能促进 DMS 氧化分解,最终产生 SO2 4,从而加快了生态系统 的物质循环。 (4)图中浮游动物所同化的能量除经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外,还将流向下一营养级 和分解者。中间产物 X 浓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它能作为一种化学信息使浮游动物对圆石藻 的捕食明显减少, 这体现了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是调节种间关系, 维持生态系统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生物 > 苏教版 > 必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