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ppt课件
《2.2.1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1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ppt课件(35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第二节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课时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 基础和调节过程,XUE XI MU BIAO YU HE XIN SU YANG,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1.分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树立结构与功能观。 2.比较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培养归纳与概括能力。,NEI RONG SUO YIN,内容索引,新知导学,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答案,1.神经元 (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 (2)神经元的基本结构,神经元,神经元,:主要集中在脑和脊髓的灰质中,构成 神经中枢,胞体,突起,:短而多,将兴奋传向胞体,:长而少,将兴奋由胞体传向外围,树突
2、,轴突,(3)请填写下图中结构的名称 结构模式图,树突,胞体,轴突,结构示意图,树突,胞体,轴突,(4)神经元的功能 神经元接受刺激,产生 ,并传导 ,能对其他组织产生调控效应。,答案,兴奋,兴奋,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兴奋是指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 _ _状态转变为 状态的过程。 (2)兴奋的传导形式:在神经系统中,兴奋以 (也称为 )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 (3)神经元细胞膜内外的Na、K分布及其特点 神经元细胞膜内外的Na、K分布 ,膜外的 浓度比膜内的高得多,而膜内的 浓度比膜外的高得多。 Na、K分别有向膜内流入和向膜外流出的趋势。 Na
3、能否流入,K能否流出,以及流入量、流出量的多少,都取决于_ 对相应离子通透能力的高低。,答案,相对,静止,显著活跃,电信号,神经冲动,不均匀,Na,K,细胞,膜,答案,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 电位差 局部电流。具体如图所示。,刺激,(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K外流,静息电位,Na,外负内正,答案,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存在 而发生电荷移动,从而形成了局部电流,这种局部电流又刺激相近的未兴奋部位发生上述同样的电位变化,如此进行下去,兴奋不断向前传导,而之前的兴奋部位则不断地依次恢复为 。 (5)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 传导。,电位差,静息电位,双向,(1)局部电流方向,归
4、纳总结,膜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2)兴奋传导方向: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相同)。,A.c区域处于兴奋状态时,膜内的离子有阴离子 B.e区域处于静息状态时,膜对Na的通透性较大 C.b和d区域不会出现电位变化,不能产生兴奋 D.局部电流在轴突内的传导方向为ca和ce,例1 (2018河北波峰中学期中)下图为有髓神经纤维的局部,被髓鞘细胞包裹的轴突区域(b、d)Na、K不能进出细胞,裸露的轴突区域(a、c、e)Na、K进出不受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解析 e区域处于静息状态时,膜对K的通透性较大。,答案,解析,例2 蛙的神经元内、外Na浓度分别是15
5、 mmol/L和120 mmol/L。在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的过程中有Na流入细胞,膜电位恢复过程中有Na排出细胞。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Na流入是被动运输,排出是主动运输 B.Na流入是主动运输,排出是被动运输 C.Na流入和排出都是被动运输 D.Na流入和排出都是主动运输,答案,解析,解析 静息状态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受刺激时,Na顺浓度梯度由膜外运输到膜内,不消耗能量,属于被动运输,故B、D项错误; 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过程中,Na由膜内运输到膜外,属于逆浓度梯度运输,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故A项正确、C项错误。,易错警示,(1)Na的内流和K的外流是不消耗能量的,为协
6、助扩散。 (2)Na的外流和K的内流是消耗能量的,为主动运输。,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过程,答案,1.突触小体 神经元的 的末端分成许多分支,每个分支的末端部分膨大成球状,形成突触小体。 2.突触 (1)概念:指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或其他细胞相互接触,并发生_ 的部位。,轴突,信息传,递和整合,(2)突触结构(如图),基础结构,突触,A.,B.,C.,其他结构 D. 、E. 、F. 、G. 。,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轴突,线粒体,突触小泡,突触小体,答案,答案,(3)突触的常见类型(如图所示),A.轴突胞体型,表示为,B. 型,表示为,轴突树突,答案,3.兴奋在两神经元之间传导
7、的过程,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导途径:兴奋传导至 _ 突触小泡在突触前膜处释放_ 突触间隙 另一个神经元产生 。,突,触小体,神经递,质,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4.神经递质,(1)种类,兴奋性递质: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如乙酰胆碱 抑制性递质:使下一个神经元抑制,如甘氨酸,(2)移动方向:突触小泡突触前膜 突触后膜。 (3)去向:迅速分解或被重吸收到突触小体或扩散离开突触间隙,为下一次传递做准备。 5.信号转换: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6.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特点: 。 原因:(1)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 内。 (2)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 。,答案,突触间隙,单向传导,突触小泡,突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2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29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