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辽宁省鞍山市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28572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辽宁省鞍山市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8-2019学年辽宁省鞍山市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8-2019学年辽宁省鞍山市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8-2019学年辽宁省鞍山市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8-2019学年辽宁省鞍山市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8-2019学年辽宁省鞍山市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0分)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商酌(zhu) 恳切(kn) 萦带(yng) 燕然勒功(yn)B修葺(q) 菌子(jn) 咀嚼(j) 迥乎不同(jing)C契约(q) 枯槐(k) 污秽(hu) 酣然入梦(hn)D矜持(jn) 颤抖(chn) 震悚(sng) 怏怏不乐(yng)2(2分)下列词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殷红 悠然 风悲日曛 妇孺皆知B硕果 屏障 锋芒毕露 群蚁排衙C吩咐 狂澜 姗姗来迟 目不窥园D絮说 滞笨 颠沛留离 苛捐杂税3(2分)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每一条河流都是一曲古老的赞歌,唱出了远古文明的 ,从未看过翻滚的巨浪的人,难以想象万马奔腾、 的壮丽景象。让我们迈开脚步,打开 ,投入大自然的 。A光芒 一碧万顷 心曲 怀抱B辉煌 一泻千里 心扉 怀抱C光芒 一往无前 心扉 情怀D辉煌 一望无际 心曲 情怀4(2分)下列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中国是互联网发展迅速的国家,除了阿里巴巴,百度与腾讯在中国也是家喻户晓。B“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技术过硬,无微不至,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力求成为行家里手。C对于名著翻拍是否应尊重原著的问题,大家意见纷纷,莫衷一是。D人贵有自知之明,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更好地完善自己。5(2分)选出对下列各个病句修改

3、有误的一项是()A作为一名负责任的校长,使她始终关注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修改:删掉“使”)。B难道我们能否认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不是中国人的做吗?( 修改:删掉“不”)C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关键是市场主体要能够承担维护农产品安全。( 修改:删掉“维护”)D中德两国元首同意巩固并建立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修改:将“巩固”和“建立”互换位置)6(2分)下列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我国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B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老舍把祥子这样一个“小人物”写活了,祥子老实,健壮,坚忍,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自己能养活

4、自已,但在当时的条件下,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的破灭了,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C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D红岩这部小说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重庆地区的地下党人的英勇斗争的故事。“小萝卜头”是其中最小的革命者,他以无暇的心灵和对敌人的蔑视,感染着囹圄中的人们,最终惨遭敌人的杀害。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8分)7(2分)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用心去阅读吧,阅读是智慧的源泉;用心去沟通吧,沟通是理解的源泉; ; 。在学习和生活中,你用心做什么了呢?8(6分)古诗文默写。(1)荡胸生曾云, 。(望岳)(2) ,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

5、(3)萧鼓追随春社近, 。(游山西村)(4)落红不是无情物, 。(已亥杂诗)(5)马上相逢无纸笔, 。(逢入京使)(6)登幽州台歌中表现诗人壮志难酬,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惆怅和孤寂的诗句是 , 。二、阅读(40分)9(10分)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回答下列各题【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莲说【乙】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

6、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苦踬焉。既久而遂安之。 一日,父来室中,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习惯说【注】养晦堂:刘蓉居室名。浸:渐渐扩展。踬:跌拌。习之中人: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形成。(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香远益清 陶后鲜有闻 每履之 辄起绕室以旋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7、濯清涟而不妖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3)爱莲说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志”是什么?(4)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什么?(用原文回答)10(14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驿路梨花(节选)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为头的那个

8、小姑娘赶紧插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抬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苗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

9、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1)那群哈尼小姑娘中为首的一个有什么特点?(2)请结合语境,指出选文两个画线句中“梨花”的不同含义。原来她还不是梨花那洁白的梨花(3)选文第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这种顺序在这里的作用是什么?(4)揣摩下面的语句,分析画线词语是怎样表情达意的。“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5)结合全文,说说结尾段的作用?11(16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手掌心开出一朵花那天,肿瘤科住进来一位大约三十出头的女病人,陪伴她的只有她的母亲一人。在这家医院上班虽然已近十年,见过了太多的生离死别,但每每看到这样的病人,心里会有种惋惜之

10、情,特别在面对年轻患者时,这种情感更是强烈。在随后住院的日子里,女人没有我平时看到的那些患者共有的悲观厌世、自暴自弃,好像她来医院只是借宿一段日子。母亲岁数大,不管打饭还是上厕所她都坚持一个人去做,不让母亲为她麻烦一点儿,她按时吃药、接时给病房窗台上的花浇水。每当我给她换药输液的时候,总能看到地一脸的阳光,没有丝毫的痛苦,没事的时候还会和同室的病友们聊些生活中的事情。半月后,要对她进行肿瘤切除手术,给她输液的时候,我说道:“明天就要手术了,一切都会过去的”我本想着要安慰一下她的,谁知地听后竟一脸的平静,反倒安慰起我来:“没啥啦!只是从这个房间挪到那个房间而已,人生就是走来走去,但一定要走下去,

11、每个人都这样。”当我在她伸出的右手上寻找血管的时候,我明显地看到她白的手掌心处重歪歪扭扭地写着这样几个字:“加油,我和儿子等你回家!”我一下子震撼了!我猜想,丈夫也许太忙了,居然和孩子用这样看得见的浪漫方式,把爱意写在掌心上。我对她说加油!她微笑着点头,眼里含着晶莹的泪。手术结束了,非常成功,整个手术室都为她高兴,因为大家从我口中得知她有一个极爱她的丈夫。在她苏醒的时候,我趴在她枕边悄悄告诉她:“祝贺你,手术一切顺利,还有,你丈夫真好!”她听后微微一笑说:“谢谢,他已经不在了”“啊!那你手上的字是?”看着我们惊奇的目光,她道明了原委。她原本有着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儿子聪明伶俐,夫妻相互恩爱。哪

12、知命运多舛,在儿子6岁的时候,深爱着她的丈夫突遭车祸,得知噩耗后,她哭得肝肠寸断。丈夫临走时,气息微弱地告诉她道:“一定要好好活下去,照顾好咱们的儿子”她含泪连连点头答应。料理完丈夫的后事,她搂着儿子望着空空的房子整宿整宿地睡不着觉,但生活还是要继续的,丈夫走了,我要一人支起这个家。眼看儿子读完小学,上了初中,她感觉生活也越来越有奔头了。有一天早晨,她突然眼前一阵眩晕,差点倒在地上,到医院一检查,竟然是脑部肿瘤!她的小家再次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这次已是第三次手术了,为了治病,她亲戚朋友已经借了一个遍,加上疾病的折磨、困苦,很长很长一段时间,她几近崩溃,觉得几乎熬不下去。可每每想起丈夫,想起丈夫临

13、终的嘱咐,还有他们之间美好恩爱的日子,一个声音就会在她心里响起:“我不能倒,有我在,家就在!”手术前两天的晚上,她微笑着、想象着丈夫生前温暖的模样,用左手在自己右手上写上这么一句话“加油,我和儿子等你回家!”这句话里有爸爸、妈妈和儿子,那是一个完整的家!我听着她的诉说,眼泪早已滂沱而出,当她诉说完,整个手术室的人都沉默了,随后是不由然的掌声,带着泪花的掌声。阡陌红尘,每一个人在疾病、困苦和磨难面前,都是脆弱而无力的,但是,一旦拥有了真挚之爱的信念来支撑,那么,再黑暗的吞噬都可使人迸发出无所畏惧的力量和勇气,在绝望的掌心深处,开出一朵乐观、微笑与明媚的生命之花!散发着迷人的馨香。选自辽宁青年(1

1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2)选文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有什么作用?(3)选文中的她很乐观,体现在哪些地方?(4)本文以“手掌心开出一朵花”为题,有什么作用?(5)选文段画线句子有什么含义?三、写作(40分)从下列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12(40分)岁月的流逝,带给我们每一个人一份礼物。健康的身体、丰富的学识是礼物,难忘的经历、深刻的教训也是礼物这些礼物,无不成为我们人生道路上一笔珍贵的财富。请以“岁月的礼物”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不要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13“ 触动了我的心灵”

15、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代替。2018-2019学年辽宁省鞍山市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积累与运用(20分)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商酌(zhu) 恳切(kn) 萦带(yng) 燕然勒功(yn)B修葺(q) 菌子(jn) 咀嚼(j) 迥乎不同(jing)C契约(q) 枯槐(k) 污秽(hu) 酣然入梦(hn)D矜持(jn) 颤抖(chn) 震悚(sng) 怏怏不乐(yng)【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课本内出现的常用重点生字词的准确识读能力以

16、及对形近字、同音字和多音字的识辨能力,难度不大。【解答】ACD正确;B有误,“菌子”的“菌”应读“jn”。故选:B。【点评】要做好本题,就要认真阅读选项中每一个加点字的读音,特别是字形相似,而读音不同的字。这样就一定能够选出正确的答案。2(2分)下列词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殷红 悠然 风悲日曛 妇孺皆知B硕果 屏障 锋芒毕露 群蚁排衙C吩咐 狂澜 姗姗来迟 目不窥园D絮说 滞笨 颠沛留离 苛捐杂税【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解答】

17、ABC正确;D有误,“颠沛留离”中的“留”应为“流”。故选:D。【点评】解答此题,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对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同音字和形近字;同时还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3(2分)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每一条河流都是一曲古老的赞歌,唱出了远古文明的 ,从未看过翻滚的巨浪的人,难以想象万马奔腾、 的壮丽景象。让我们迈开脚步,打开 ,投入大自然的 。A光芒 一碧万顷 心曲 怀抱B辉煌 一泻千里 心扉 怀抱C光芒 一往无前 心扉 情怀D辉煌 一望无际 心曲 情怀【分析】本题考查词语辨析,需要学生在平时的阅读学习中要注意近义词的辨析。注意近义词的意思,及词语间的

18、区别。要学会结合语境仔细辨析,选择合适的词语。【解答】阅读文段,最好判断的是第三个空,应该是打开“心扉”,不能是打开“心曲”,所以排除A、D根据第四个空,投入的是“怀抱”,不能是“情怀”,所以排除了C。故选:B。【点评】做好本题要多积累近义词的意思,区分近义词的细微之处,学会准确,恰当的使用词语。4(2分)下列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中国是互联网发展迅速的国家,除了阿里巴巴,百度与腾讯在中国也是家喻户晓。B“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技术过硬,无微不至,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力求成为行家里手。C对于名著翻拍是否应尊重原著的问题,大家意见纷纷,莫衷一是。D人贵有自知之明,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更好地完

19、善自己。【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到、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解答】ACD正确;B有误,“无微不至”意思是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不照顾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不能用来形容技术标准,可用“精益求精”。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辨清词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5(2分)选出对下列各个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是()A作为一名负责任的校长,使她始终关注着学生的健康成

20、长。(修改:删掉“使”)。B难道我们能否认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不是中国人的做吗?( 修改:删掉“不”)C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关键是市场主体要能够承担维护农产品安全。( 修改:删掉“维护”)D中德两国元首同意巩固并建立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修改:将“巩固”和“建立”互换位置)【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去考虑,结合病句常见类型及通过读来辨析作答。常见的病句的类型包括:成分残缺、语序不当、搭配不当、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句式杂糅、前后矛盾、否定不当、成分赘余等。【解答】ABD正确;C有误,本句病因是缺少宾语中心语,正确的修

21、改应为在句末加上“的责任”。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去考虑,结合病句常见类型及通过读凭借语感辨析作答。6(2分)下列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我国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B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老舍把祥子这样一个“小人物”写活了,祥子老实,健壮,坚忍,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自己能养活自已,但在当时的条件下,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的破灭了,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C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D红岩这部小说讲述了

2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重庆地区的地下党人的英勇斗争的故事。“小萝卜头”是其中最小的革命者,他以无暇的心灵和对敌人的蔑视,感染着囹圄中的人们,最终惨遭敌人的杀害。【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解答】A有误;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BCD正确。故选:A。【点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二、解答题(共2小题

23、,满分8分)7(2分)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用心去阅读吧,阅读是智慧的源泉;用心去沟通吧,沟通是理解的源泉;用心去想象吧;想象是创新的源泉。在学习和生活中,你用心做什么了呢?【分析】仿写句子要遵循:内容统一;结构一致;修辞相的要求等。要结合语境,语意连贯,句式相同即可。【解答】本道题要注意句式:用心去吧,是的源泉,注意前后要语意关联,如;想象与创新、耕耘与收获等。答案示例:用心去想象吧,想象是创新的源泉;用心去耕耘吧,耕耘是收获的源泉。【点评】仿写要注意使所造句符合以下要求:努力从“形似”到“神似”。形似:结构、修辞、关联词等方面相同或相近。神似:语境契合、格调高雅、思想

24、健康、鼓励创新。8(6分)古诗文默写。(1)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望岳)(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3)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游山西村)(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已亥杂诗)(5)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逢入京使)(6)登幽州台歌中表现诗人壮志难酬,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惆怅和孤寂的诗句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解答】答案:(1)决眦入归鸟(注意“眦”的写法)

25、(2)不畏浮云遮望眼(注意“畏”的写法)(3)衣冠简朴古风存(4)化作春泥更护花(5)凭君传语报平安(6)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二、阅读(40分)9(10分)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回答下列各题【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

26、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莲说【乙】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苦踬焉。既久而遂安之。 一日,父来室中,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习惯说【注】养晦堂:刘蓉居室名。浸:渐渐扩展。踬:跌拌。习之中人:

27、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形成。(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香远益清更加陶后鲜有闻少每履之踩辄起绕室以旋就(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3)爱莲说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志”是什么?(4)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什么?(用原文回答)【分析】参考译文:【甲】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

28、枝节节,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啊!(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乙】 我年少时在养晦堂西侧一间屋子里读书。(我)低下头就读书,遇到不懂地方就仰头思索,想不出答案便在屋内踱来踱去。这屋有处洼坑,直径一尺,逐渐侵蚀扩展。每次经过,我总要被绊一下。起初,我感到很别扭,时间一长也习惯了,再走那里就同走平地一样安稳。 一天,父亲来到屋子里,发现这屋地面的洼坑,

29、笑着对我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凭借什么治理国家呢?”随后叫仆童将洼坑填平。父亲走后,我读书思索问题又在屋里踱起步来,走到原来洼坑处,感觉地面突然凸起一块,心里一惊,低头看,地面却是平平整整,我别扭地走了许多天才渐渐习惯起来。 唉!习惯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厉害的啊!脚踏在平地上,便不能适应坑洼;时间久了,洼地就仿佛平了;以至把长久以来的坑填平,恢复原来的状态,却认为是阻碍而不能适应。因此君子求学,贵在慎重地对待开始阶段的习惯养成。【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句意为: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益:更加。句意为:陶

30、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鲜:少。句意为:每次经过。履:踩。句意为:想不出答案便在屋内踱来踱去。辄:就。(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句中重点词:予,我;染,沾染;濯,洗涤;妖,妖媚。句意为:我唯独喜欢莲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中清洗过却不显得妖媚。句中重点词:顾,看;治,治理;何以,凭什么。句意为:(父亲)看到屋里的坑洼笑着对我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凭借什么治理国家呢?”(3)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主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

31、语句来分析。结合内容,从“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中可知,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4)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阅读乙文,了解内容,找出本文说明道理的语句是:故君子之学,贵于慎始。答案:(1)更加;少;踩;就。(2)我唯独喜欢莲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中清洗过却不显得妖媚。(父亲)看到屋里的坑洼笑着对我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凭借什么治理国家呢?”(3)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4)故君子之学,贵于慎始。【点评】益:曾益其所不

32、能(增加)满招损,谦受益(利益,好处)有所广益(利益,好处)益慕圣贤之道(更加,进一步)益习其声(渐渐地)10(14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驿路梨花(节选)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插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了

33、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抬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苗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1)那群哈尼小姑娘中为首的一个有

34、什么特点?(2)请结合语境,指出选文两个画线句中“梨花”的不同含义。原来她还不是梨花那洁白的梨花(3)选文第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这种顺序在这里的作用是什么?(4)揣摩下面的语句,分析画线词语是怎样表情达意的。“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5)结合全文,说说结尾段的作用?【分析】本文从“我”和老余第一天傍晚投宿写到第二天早晨,其间借人物语言两次追溯往事:一是借瑶族老人之口讲哈尼族姑娘梨花帮助过路人,二是借梨花妹妹之口讲解放军造茅屋及姐姐梨花照料小茅屋。文中三次提到梨花,前后照应,也是本文的线索。开头的实写烘托出不平常的小茅屋,创设了优美的意境;中间写梦中的梨花,虚实映

35、衬、交相生辉;结尾再次人花相映,歌颂了雷锋精神已在边区发扬光大,完成了主题的升华。【解答】(1)本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的理解。“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可以看出小姑娘很美丽,“像小雀似的蹦开了”可以看出她的活泼,“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可以看出她真诚,“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可见她善良,乐于助人。据此理解作答。(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原来她还不是梨花”句中的“梨花”指的是那个哈尼族叫梨花的姑娘。“那洁白的梨花”指的是自然界的梨花。据此理解作答。(3)本题考查的是记叙顺序。解答此类试题之前首先要知道记叙顺序包括:顺叙

36、、倒叙、插叙。顺叙即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记叙;倒叙即先写出事件的结局,然后再讲事件的起因和经过;插叙主要是在文章中插入一段,起补充说明的作用。通常情况下,顺叙和倒叙是针对于整篇文章来说,插叙主要是针对文章中的某一部分来说。选文第段运用了插叙,补充交代了小茅屋的建设者和建造原因及小茅屋的照料者,歌颂了他们美好的心灵,揭开了悬念,同时为下文做铺垫。据此理解作答。(4)本题考查的是人物描细的作用。人物描写通常包括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判断起来通常比较容易,可以采用的答题模式是:运用的描写方法+写出的内容+表现的感情。“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

37、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了瑶族老人对小姑娘们的诚挚感谢之情。据此作答。(5)本题考查的是结尾在文中的作用,结尾的作用通常有:结构上:点题、首尾呼应、总结全文。内容上:突出人物品质/情感、点明中心、深化中心。“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从内容上说,点明中心,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的赞美。结构上,结尾点题,使文章结构严谨。同时引用诗句增添文章的文学色彩。据此理解作答。答案:(1)她美丽、活泼、纯洁、热情,有助人为乐的精神。(2)哈尼姑娘梨花。自然界的梨花。(3)插叙,交代了小茅屋的搭建者、照料者,解开上文悬念:解放军建造小茅屋的原因,

38、歌颂了解放军和梨花助人为乐的品格,突出文章中心。(4)描写了老人行礼的动作(动作描写),表现出老人对小姑娘们诚挚的感谢之情。(5)深化中心,将洁白盛开的梨花与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融为一体,包含了作者对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对边疆少数民族的淳朴民风、对发扬光大雷锋精神的一代新人的赞美、热爱、崇敬之情;照应文章标题“驿路梨花”;引用陆游诗句,为文章增添了文化的韵味。【点评】人物形象的概括的题目,塑造人物的手法主要正面和侧面,正面主要是肖像、语言、动作、心理,侧面主要是环境的烘托,对他人的影响以及他人的评价等,在文中找到这些句子进行归纳,可以找到到答案。答题时注意用文中的事实对性格进行解释分析。11(

39、16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手掌心开出一朵花那天,肿瘤科住进来一位大约三十出头的女病人,陪伴她的只有她的母亲一人。在这家医院上班虽然已近十年,见过了太多的生离死别,但每每看到这样的病人,心里会有种惋惜之情,特别在面对年轻患者时,这种情感更是强烈。在随后住院的日子里,女人没有我平时看到的那些患者共有的悲观厌世、自暴自弃,好像她来医院只是借宿一段日子。母亲岁数大,不管打饭还是上厕所她都坚持一个人去做,不让母亲为她麻烦一点儿,她按时吃药、接时给病房窗台上的花浇水。每当我给她换药输液的时候,总能看到地一脸的阳光,没有丝毫的痛苦,没事的时候还会和同室的病友们聊些生活中的事情。半月后,要对她进行肿瘤

40、切除手术,给她输液的时候,我说道:“明天就要手术了,一切都会过去的”我本想着要安慰一下她的,谁知地听后竟一脸的平静,反倒安慰起我来:“没啥啦!只是从这个房间挪到那个房间而已,人生就是走来走去,但一定要走下去,每个人都这样。”当我在她伸出的右手上寻找血管的时候,我明显地看到她白的手掌心处重歪歪扭扭地写着这样几个字:“加油,我和儿子等你回家!”我一下子震撼了!我猜想,丈夫也许太忙了,居然和孩子用这样看得见的浪漫方式,把爱意写在掌心上。我对她说加油!她微笑着点头,眼里含着晶莹的泪。手术结束了,非常成功,整个手术室都为她高兴,因为大家从我口中得知她有一个极爱她的丈夫。在她苏醒的时候,我趴在她枕边悄悄告

41、诉她:“祝贺你,手术一切顺利,还有,你丈夫真好!”她听后微微一笑说:“谢谢,他已经不在了”“啊!那你手上的字是?”看着我们惊奇的目光,她道明了原委。她原本有着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儿子聪明伶俐,夫妻相互恩爱。哪知命运多舛,在儿子6岁的时候,深爱着她的丈夫突遭车祸,得知噩耗后,她哭得肝肠寸断。丈夫临走时,气息微弱地告诉她道:“一定要好好活下去,照顾好咱们的儿子”她含泪连连点头答应。料理完丈夫的后事,她搂着儿子望着空空的房子整宿整宿地睡不着觉,但生活还是要继续的,丈夫走了,我要一人支起这个家。眼看儿子读完小学,上了初中,她感觉生活也越来越有奔头了。有一天早晨,她突然眼前一阵眩晕,差点倒在地上,到医院

42、一检查,竟然是脑部肿瘤!她的小家再次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这次已是第三次手术了,为了治病,她亲戚朋友已经借了一个遍,加上疾病的折磨、困苦,很长很长一段时间,她几近崩溃,觉得几乎熬不下去。可每每想起丈夫,想起丈夫临终的嘱咐,还有他们之间美好恩爱的日子,一个声音就会在她心里响起:“我不能倒,有我在,家就在!”手术前两天的晚上,她微笑着、想象着丈夫生前温暖的模样,用左手在自己右手上写上这么一句话“加油,我和儿子等你回家!”这句话里有爸爸、妈妈和儿子,那是一个完整的家!我听着她的诉说,眼泪早已滂沱而出,当她诉说完,整个手术室的人都沉默了,随后是不由然的掌声,带着泪花的掌声。阡陌红尘,每一个人在疾病、困苦和

43、磨难面前,都是脆弱而无力的,但是,一旦拥有了真挚之爱的信念来支撑,那么,再黑暗的吞噬都可使人迸发出无所畏惧的力量和勇气,在绝望的掌心深处,开出一朵乐观、微笑与明媚的生命之花!散发着迷人的馨香。选自辽宁青年(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2)选文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有什么作用?(3)选文中的她很乐观,体现在哪些地方?(4)本文以“手掌心开出一朵花”为题,有什么作用?(5)选文段画线句子有什么含义?【分析】本文主要讲述一位女人得了脑瘤,她以乐观心态面对疾病,在手术前把想象的丈夫生前应说的话画在手上鼓励自己,使手术成功,是爱的信念,给女人带来勇气和力量,勇敢乐观面对生活中的苦难

44、,让生命更加美丽。【解答】(1)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面对此类试题,需要通读全文找出文中的主人公、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然后将这些信息组织成完整通顺的一句话。文中的主人公:女人,时间的起因:女人身患绝症,经过: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将想象中的丈夫生前应说的话写在手上,结果:坚定的信念使手术成功完成。将这些信息整合成句即可。(2)本题考查的是人物描写及其作用。人物描写通常包括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判断起来通常比较容易,可以采用的答题模式是:运用的描写方法+写出的内容+表现的感情。“她微笑着点头,眼里含着晶莹的泪。”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微笑着点头”表现了她

45、对“我”的鼓励的感激之情和坚定的信念,“含着晶莹的泪”表现了她内心对丈夫的思念和心酸。据此理解作答。(3)本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文中的女人是个乐观的人,从文中“女人没有我平时看到的那些患者共有的悲观厌世、自暴自弃,好像她来医院只是借宿一段日子”,“她按时吃药、接时给病房窗台上的花浇水”,“我本想着要安慰一下她的,谁知地听后竟一脸的平静,反倒安慰起我来”“手术前两天的晚上,她微笑着、想象着丈夫生前温暖的模样,用左手在自己右手上写上这么一句话“加油,我和儿子等你回家!”等句子中可以看出来。据此理解作答。(4)本题考查的是文章标题的作用。文章标题的作用通常有:概括文章内容 揭示文章主旨 提示文章线索紧扣文章内容 吸引读者注意 一语双关。题目“手掌心开出一朵花”吸引读者,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一语双关,既指手掌心画的花,又指内心深处的乐观的花。含蓄地揭示文章的主旨:对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坚定的信念的赞美。据此理解作答。(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中句子的理解。“那么,再黑暗的吞噬都可使人迸发出无所畏惧的力量和勇气,在绝望的掌心深处,开出一朵乐观、微笑与明媚的生命之花!散发着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期末试卷 > 七年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