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章末总结章末总结 1.细胞结构中的 5 个“未必” (1)有中心体的细胞未必是动物细胞(如低等植物细胞)。 (2)植物细胞未必都有叶绿体和大液泡(如根尖分生区细胞)。 (3)有细胞壁的细胞未必为植物细胞(如细菌、真菌等)。 (4)没有叶绿体的细胞未必不进行光合作用(如蓝藻)。 (5)没有线粒体的细胞未必不进行有氧呼吸(如好氧细菌)。 2.溶酶体的功能:(1)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2)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3.细胞核的功能:(1)储存遗传物质 DNA 的主要场所;(2)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4.核仁与 rRNA 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数目多,核仁较
2、大。 5.只有活的成熟植物细胞才可发生质壁分离,动物细胞和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 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1)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2)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 细胞壁。 6.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流动性,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 7.有关细胞物质输入与输出的五个“不一定” (1)葡萄糖跨膜运输的方式不一定是主动运输: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属于协助扩散。 (2)水跨膜运输不一定是直接穿过磷脂双分子层: 还可通过水通道蛋白进出细胞。 (3)主动运输方向不一定是逆浓度梯度:有时也可以顺浓度梯度,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肠 道内的葡萄糖。 (4)消耗能量的物质进出细胞方式不一定是主动运
3、输:胞吞和胞吐也消耗能量。 (5)物质进出细胞不一定是跨膜运输:胞吞和胞吐不跨膜。 一、细胞结构图像的判断 1.显微、亚显微图像的判断 图像中 1表示出细胞器及细胞器的结构,则为电子显微镜 下的亚显微结构图 2表示出少数几种细胞器未表示出细胞器的结构, 则为光学显微镜下的显微结构图 2.真核细胞、原核细胞图像的判断 图像中 1有核膜或有由核膜包被的真正细胞核,则为真 核细胞 2无核膜或无由核膜包被的真正细胞核,则为原 核细胞 3.动、植物细胞图像的判断 图像中 有中心体 1无细胞壁、叶绿体、液泡,则为动物细胞图 2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则为低等植物细胞图 无中心体,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则
4、为高等植物细胞图 例 1 下列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 答案 D 解析 细菌细胞和蓝藻细胞都是原核细胞,有核糖体和拟核,但不应该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A、B 错误;水稻叶肉细胞和小鼠肝脏细胞是真核细胞,都有核糖体和线粒体,但水稻是高 等植物,其细胞内不应该有中心体,而动物细胞一般都有中心体,故 C 错误,D 正确。 二、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辨析 分布 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 叶绿体、液泡 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 中心体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 核糖体 成分 含 DNA 线粒体、叶绿体 含 RNA 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 含色素 液泡、叶绿体 结构 不具膜结构 核糖体、中心
5、体 具单层膜结构 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 具双层膜结构 线粒体、叶绿体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 线粒体、叶绿体、液泡 功能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 核糖体、叶绿体、高尔基体、内质网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 中心体、核糖体、线粒体、高尔基体 与蛋白质合成与分泌相关的细胞器 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线粒体 与细胞膜、核膜相连的细胞器 内质网 例 2 如图是某细胞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 B.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C.能增大细胞内的膜面积的是(高尔基体) D.含有少量的 DNA 的细胞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答案
6、C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是核糖体,是线粒体,是内质网,是叶绿体,核糖体是细胞 内蛋白质的合成场所; 线粒体是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内质网可以增大细胞内的膜面积;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含有少量的 DNA。 三、细胞核 1.巧记细胞核的“二、二、五” 2.伞藻移接实验过程 结论:伞藻“帽”的形状受细胞核控制。 例 3 (2018 常熟高一上学期期中)某同学将乙伞藻的细胞核与伞部去掉, 并将甲伞藻细胞核 移入乙中,则存活下来的乙伞藻的外形是( ) 答案 B 解析 由题意可知,重组伞藻的细胞核来自甲伞藻,细胞质来自乙伞藻。由于细胞核是细胞 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所以存活下来的乙伞藻的外形是菊花形。 四
7、、用“结构与功能相联系”的观点分析生物膜系统 1.生物膜系统在成分上的联系 各种生物膜组成成分基本相似,均由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体现膜系统的统一性, 但每种成分所占的比例不同,体现了膜系统的差异性。 2.生物膜系统在结构上的联系 具有一定的连续性,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两种。 3.生物膜系统在功能上的联系 (以分泌蛋白的合成为例) 4.生物膜系统的功能 (1) (2) 例 4 作为一个生命系统,细胞内部的各种结构及其功能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实验中用 35S 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来培养某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测得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上 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图甲所示,在此过程中高尔基体
8、膜、细胞膜、内质网膜面积的变化 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 a、b、c 分别代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B.图乙中 d、e、f 曲线所代表的结构依次为内质网、细胞膜、高尔基体 C.据图甲可得分泌蛋白的运动路线应为 abc D.图乙中 d、e、f 的膜面积变化不同,说明它们之间没有联系 答案 D 解析 氨基酸首先在核糖体上被利用,然后进入内质网中进行初步加工,形成具有一定空间 结构的蛋白质,再到达高尔基体中进一步加工为成熟的蛋白质,故图甲中 a、b、c 依次是核 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A、C 正确;在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中,内质网的膜面积 减小、 细胞膜的膜
9、面积增大、 高尔基体的膜面积基本不变(先增大后减小), 因此图乙中 d、 e、 f 曲线所代表的结构依次为内质网、细胞膜、高尔基体,B 正确、D 错误。 五、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因素 1.物质浓度(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 2.氧气浓度 3.温度 例 5 如图是测定了某种生物的细胞对甲、 乙两种物质吸收速率与该物质浓度的关系绘制成 的曲线,仔细分析后,你认为下列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物质是主动运输,乙物质是自由扩散 B.甲物质是自由扩散,乙物质可能是主动运输 C.乙醇进入细胞的方式与乙物质相同 D.K 进入细胞的方式与甲物质相同 答案 B 解析 题图中甲物质随着物质浓度的增大吸收速率加快,
10、说明其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乙物 质的运输方式具有载体蛋白饱和效应, 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乙醇和 K 进入细胞的方式分 别为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 六、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拓展应用 1.判断细胞的死活 (1)实验思路 待测细胞分离剂 镜检 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活细胞 不发生质壁分离死细胞 (2)实验单一变量:待测细胞的生活状态。 2.测定细胞液浓度范围 (1)实验思路: 待测细胞一系列浓度梯度的分离剂分别 分别镜检 细胞液浓度范围介于未发生质 壁分离和刚刚发生质壁分离的外界溶液的浓度范围之间。 (2)实验单一变量:不同浓度的分离剂。 3.比较不同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1)实验思路:不同植物细胞同
11、一浓度的分离剂 镜检 刚发生质壁分离所需时间比较判断质 壁分离速度或细胞液浓度(发生质壁分离所需时间越短,细胞液浓度越小)。 (2)实验单一变量:不同植物细胞。 4.比较未知浓度溶液的浓度大小 (1)实验思路:同一植物的成熟细胞未知浓度的溶液 镜检 刚刚发生质壁分离所需时间比较 所用时间长短判断溶液浓度的大小(时间越短,未知溶液的浓度越大)。 (2)实验单一变量:未知浓度的溶液。 5.验证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伸缩性大小 (1)实验思路:成熟植物细胞分离剂 镜检 发生质壁分离细胞壁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伸缩性 不发生质壁分离细胞壁伸缩性大于或等于原生质 层的伸缩性 (2)实验单一变量:植物细胞原生质层和
12、细胞壁的伸缩性差异。 6.鉴别不同种类的溶液(如 KNO3溶液和蔗糖溶液) (1)实验思路:成熟植物细胞不同种类的溶液 质壁分离溶质不能通过半透膜的溶液如蔗糖溶液 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溶质能通过半透膜的溶液 如KNO3溶液 (2)实验单一变量:不同种类的溶液。 例 6 为探究植物 A 能否移植到甲地生长, 某生物学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实验测定了植物 A 细胞液的浓度,实验结果如下表。为保证植物 A 移植后能正常生存,则甲地土壤溶液的浓度 应( ) 浓度(mol/L) 0.15 0.2 0.25 0.3 质壁分离状态 不分离 刚分离 显著分离 显著分离 A.0.15 mol/L B.0.2 mol
13、/L C.0.2 mol/L D.0.3 mol/L 答案 A 解析 当植物细胞液浓度小于土壤溶液浓度时,细胞会失水发生质壁分离,植物不能正常生 存。由表中信息可知,该植物细胞液的浓度介于 0.15 mol/L 和 0.2 mol/L 之间。 因此,为 保证植物移植后能正常生存,甲地土壤溶液的浓度应0.15 mol/L。 科学思维是指尊重事实和证据,崇尚严谨和务实的求知态度,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 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 维是学生在学习生物学过程中经常会运用到的发展理性思维的方法。 其中模型与建模是本阶段学习中应提高的素养。模型方法是以
14、研究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 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是逻辑方法的一种特有形式,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建构并使用物理 模型(如真核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型)、概念模型(如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数学模型(如酶活 性的变化曲线)阐释生命现象和规律。 (1)物理模型: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反映认识对象的形态结构或三维结构,这类实物或 图画即为物理模型。 (2)概念模型:以图示、文字、符号等组成的流程图形式对事物的生命活动规律、机理进 行描述、阐明,这就是概念模型。 (3)数学模型:用来表达生命活动规律的计算公式、函数式、曲线图以及由实验数据绘制 成的柱形图、饼状图等称为数学模型。 理性思维强调能够从不同的生命现象中,
15、运用归纳的方法概括出生物学规律,并在某一 给定情境中,运用生物学规律和原理,对可能的结果和发展趋势做出预测或解释,能够选择 文字、图示或模型等方式进行表达并阐明其内涵。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生物科学史的发现 过程中,科学家们采用的科学思维方法,并熟练应用,例如,生物学中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法,物理模型及数学模型的建构等等。 例 1 如图是真核细胞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表示物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 是( ) A.在细胞膜上大多不是静止的 B.细胞识别与有关 C.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D.的单分子层面积等于该细胞所有膜面积的两倍 答案 D 解析 该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的单分子层面
16、积等于该细胞的细胞膜面积的两 倍,但细胞中除细胞膜外,还有核膜、线粒体膜、内质网膜等。 例 2 如图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概念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据图可确定为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载体蛋白的主动运输 B.两种方式的共同特点是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 C.抗体可通过两种方式排出细胞 D.果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胞吞)有关 答案 A 解析 K 进入人红细胞的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因此为主动运输,既消耗能量又需载体 蛋白,A 正确;为两种被动运输方式,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顺浓度梯度运输物质,不需要 能量,B 错误;抗体可通过(胞吐)的方式排出细胞,C 错误;果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是 因为细胞失水过多死
17、亡,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D 错误。 1.下列有关“荧光标记的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可证明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B.该实验用到了两种颜色的荧光素,该荧光素对细胞的活性无影响 C.该实验可证明磷脂分子的运动速率大于蛋白质分子的 D.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两种颜色的荧光分布均匀所需时间就越短 答案 C 解析 实验用两种颜色的荧光素分别标记人和鼠的抗体,再将标记的抗体分别导入人、鼠细 胞中,抗体分别和人、鼠细胞细胞膜上相应的抗原结合,成为荧光标记的人细胞和鼠细胞。 用一定方法诱导两种细胞融合,一段时间后,两种颜色在融合细胞细胞膜上均匀分布,说
18、明 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就越快,两 种颜色的荧光分布均匀所需时间就越短;本实验没有数据说明磷脂分子的运动速率大于蛋白 质分子的。 2.用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下列 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质壁分离现象 B.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 C.用不同浓度的 KNO3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D.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有正常生理功能 答案 B 解析 实验过程中不能对装片加热,A 错误;当 KNO3溶液浓度过高
19、时,导致洋葱鳞片叶表 皮细胞过度失水而死亡,死亡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失去一切正常生理功能,C、D 错误;由于细胞壁的保护作用,植物细胞不会因吸水而涨破,B 正确。 3.若用圆圈表示原核生物(a)、真核生物(b)、乳酸菌(c)、硝化细菌(d)、酵母菌(e)、细菌(f),则 这些概念的从属关系正确的是( ) 答案 B 解析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之间没有包含关系,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乳酸菌和硝化细菌属 于细菌,而细菌属于原核生物。 4.细胞膜、核膜及细胞器膜统称为生物膜。下列对生物膜叙述不正确的是( ) 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完全相同 各种细胞器膜在结构上都是各自独立的 细 胞膜在细胞与环境
20、之间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交流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生物膜 把细胞质分隔成多个微小的结构,使多种化学反应同时进行,而互不干扰 细胞内广阔的 膜面积为酶提供大量的附着位点,为多种化学反应的进行提供条件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各种生物膜的组成物质相同,但物质含量和结构有所区别。有的膜之间可以通过囊泡 进行相互转换,如内质网膜与高尔基体膜。 5.(2018 海南,6)将水稻幼苗培养在含 MgSO4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营养液中 Mg2 和 SO2 4的含量下降,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Mg2 通过自由扩散进入根细胞 B.MgSO4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根吸收 C.根吸
21、收的 Mg2 可以参与叶绿素的形成 D.降低温度会影响水稻根系对 Mg2 的吸收 答案 A 解析 Mg2 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根细胞,A 错误。 6.(2018 济南 3 月模拟)下列关于“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活动的叙 述,错误的是( ) A.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能观察到紫色的中央液泡逐渐缩小,颜色逐渐加深 B.在一定蔗糖浓度范围内,不断增加外界蔗糖溶液浓度,引起质壁分离所需时间不断缩短, 质壁分离程度不断加大 C.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时,细胞液浓度可能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D.若将洋葱表皮细胞放在一定浓度的淀粉溶液中,可发生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现象 答案 D 解
22、析 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因不断失水导致细胞中紫色的中央液泡逐渐缩小,颜色逐 渐加深,A 正确;在一定蔗糖浓度范围内,不断增加外界蔗糖溶液浓度,随着外界蔗糖溶液 浓度与细胞液的浓度差增大,引起质壁分离所需时间不断缩短,质壁分离程度不断加大,B 正确;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时,可能正处于质壁分离的过程中,也可能已经达到渗透平衡 或正处于质壁分离复原的过程中,若正处于质壁分离复原的过程中,则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 溶液浓度,细胞渗透吸水,C 正确;若将洋葱表皮细胞放在一定浓度的淀粉溶液中,若淀粉 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则可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但因淀粉不能被细胞吸收,所以不会发 生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现象,
23、D 错误。 7.将新鲜马铃薯切成粗细相同的 5 cm 长条,再将它们分别放在浓度不同的蔗糖溶液中,4 h 后测量每个长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以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马铃薯细胞液的浓度约为 30 g L 1 当溶液浓度为 40 g L 1 时,细胞开始发生质壁分离 在溶液浓度为 35 g L 160 g L1 的范围内,细胞壁也有一定程度的收缩 在溶液浓度为 20 g L 1 时细胞能发生质壁分离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由图可知,在蔗糖溶液浓度值为 30 g L 1 时,马铃薯条长度基本不变,低于此浓度, 长度有所加长,高于此浓度长度减小,所以马铃薯细胞液浓度应为 30
24、g L 1 左右,正确; 植物细胞壁本身也有一定的伸缩性,在 35 g L 160 g L1 范围内细胞壁也有一定程度的收 缩,正确;从蔗糖溶液浓度大于 30 g L 1 开始,马铃薯条长度就开始缩短,说明此时就开 始发生质壁分离,错误;蔗糖溶液浓度低于 30 g L 1 时,马铃薯条长度增加,处于吸水状 态,错误。 8.如图表示一中间隔以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的水槽, 两侧分别加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葡 萄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 然后在半透膜两侧加入等质量的麦芽糖酶, 在加入麦芽糖酶前后 a、 b 两侧液面的变化是( ) A.加酶前 a 侧液面上升,加酶后 b 侧液面上升并高于 a 侧液面 B
25、.加酶前 a 侧液面上升,加酶后 b 侧液面上升并等于 a 侧液面 C.加酶前后 a、b 两侧液面不变 D.加酶前 a、b 两侧液面不变,加酶后 b 侧液面上升并高于 a 侧液面 答案 D 解析 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葡萄 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渗透压相等,但加入麦芽糖酶后,麦芽糖分解,使得 b 侧溶液的渗透压 增大,水分由 a 侧向 b 侧转移。 9.图甲表示某淋巴细胞,膜外颗粒为抗体;图乙是该细胞在抗体分泌前几种生物膜面积的示 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细胞与高等植物细胞相比,一定不含有的细胞结构是_。 (2)抗体的化学本质是_。抗体
26、从合成到分泌出细胞,经过的细胞结构依次是(用标 号)_。 (3)在抗体分泌的过程中要消耗能量,提供能量的细胞器是_。 (4)该细胞在抗体分泌前后几种生物膜面积将会发生改变,由此可说明,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 动性,请再举两例: _。 (5)请在图乙中根据抗体分泌前几种生物膜面积的示意图,画出抗体分泌后几种生物膜面积的 示意图。 答案 (1)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2)蛋白质 (3)线粒体 (4)吞 噬细胞吞噬细菌、变形虫运动、精卵结合(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5)如图 解析 (1)淋巴细胞与高等植物细胞相比,即动物细胞与高等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一定不 含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2)抗体的化学本质是
27、蛋白质,属于分泌蛋白,其从合成到分泌出 细胞的过程,依次需经过核糖体、内质网、囊泡、高尔基体、囊泡、细胞膜。 (3)抗体合成过程中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4)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的例子很多, 如变形虫的变形、 细胞分裂、细胞融合等。(5)抗体分泌过程中,内质网膜出芽形成囊泡到达高尔基体上与之融 合,再从高尔基体上突起形成囊泡到达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这样内质网膜面积减少,细 胞膜面积增多,高尔基体膜面积几乎不变。 10.物质的跨膜运输对细胞的生存和生长至关重要, 如图表示几种物质经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 _。 (2)如果图中的细胞膜是小肠上皮细胞膜,则
28、葡萄糖和甘油进入细胞膜的方式依次是 _和 _。 (3)人们设计出一种膜结构,这种膜结构能将有毒重金属离子阻挡在膜的一侧,以降低污水中 的有毒重金属离子对水的污染,这是在模拟生物膜的_。 (4)请在下面给出的坐标图上画出与上图中这种跨膜运输方式对应的曲线图: (5)若在细胞中注入某种呼吸抑制剂,_方式(填序号)将会受到较大影响。 (6)植物细胞线粒体基质内产生的 CO2进入同一个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需要穿过_ 层磷脂分子。 (7)与方式相比,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需要借助_,该物质是在细胞内的_上 合成的。 答案 (1)A 磷脂双分子层 (2) 主动运输 自由扩散 (3)选择透过性 (4)如图 (5)
29、 (6)8 (7)载体蛋白 核糖体 解析 (1)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2)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 输,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而甘油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3)生物膜选择性 吸收一部分物质,也将一些物质阻挡在细胞外,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4)为协助扩 散,顺浓度梯度运输,随着浓度差的变大,运输速率会增加,而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受载体蛋 白数量的限制而不再增加。(5)细胞呼吸抑制剂会降低呼吸速率而影响主动运输能量的供应。 (6)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由双层膜构成的,所以要穿过 4 层膜,即 8 层磷脂分子。(7)与方式 相比, 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载体蛋白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