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平潮中学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27257 上传时间:2020-03-1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80.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平潮中学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20年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平潮中学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20年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平潮中学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20年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平潮中学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20年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平潮中学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0年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平潮中学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单选题1(3分)下列关于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B在光的反射或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C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光的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2(3分)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可知()A甲液体的内能比乙的大B温度升高液体分子运动变慢C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的大D乙液体的比热容比甲的大3(3分)如图所示,小华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爷爷的远视眼睛给“透镜”戴上,发现光屏上

2、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远视眼睛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远视眼睛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A移动蜡烛适当远离透镜B移动光屏适当靠近透镜C移动蜡烛适当靠近透镜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4(3分)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直线运动,下列st图象中能反映汽车做匀速运动的是()ABCD5(3分)如图所示,A、B两个内径相同的玻璃管内盛有相同质量的不同种类的液体,当B管倾斜,A管竖直放置时,两管液面等高,则()AA管中液体对管底的压强比B中小BA管中液体对管底的压强比B中大CA管中液体对管底的压强和B中相等DA管中液体的密度比B中管中液体的密度小6(3分)在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

3、中,正确的是()A舞台上用干冰制作“云雾”,这是汽化现象B夏天阴凉地方的石头比较潮湿,这是液化现象C电冰箱冷冻室内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D衣柜中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或消失,这是熔化现象7(3分)在实验室里,需要对一个物体进行精确测量长度,有五位同学用同一刻度尺进行了测量、度数,分别为:3.80cm、3.79cm、3.81cm、3.92cm、3.82cm。则物块的长度为()A3.805cmB3.81cmC3.83cmD3.80cm8(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小孔成像”的实验中,离小孔越近的物体所成的像一定越大B游泳运动员在平静的水面下看到游泳池边的物体可能变矮了C蜡烛经凸透镜成像

4、时,当蜡烛靠近透镜,蜡烛的像一定远离透镜D小球沿水平方向运动,它在平面镜中的像可能沿竖直方向运动9(3分)如图甲所示,乒乓球静止靠在左侧的音叉上,如果用小锤敲打右侧的音叉,我们能听到右侧音叉发出声音同时乒乓球被弹开,如图乙。如果把这个实验由宇航员带到月球上外部环境中去完成则()A能听到声音,但乒乓球不会被弹开B不能听到声音,乒乓球也不会被弹开C能听到声音,乒乓球也会被弹开D不能听到声音,但乒乓球会被弹开10(3分)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象(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C若以乙为参照物,甲

5、往东运动D经过4s,甲乙相距8m二、填空题11(3分)甲、乙两金属块,它们的质量之比为3:5,体积之比为1:2,则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如果它们的质量相等,那么它们的体积之比为 。12(3分)如图所示,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液态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然后向外拉动活塞,拉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几乎全部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为了乙醚蒸气;再向里推动活塞,可以观察到又有液态乙醚出现了,这说明:用 的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13(3分)家用电冰箱就象一个“热的搬运工”,在冷冻室里,通过制冷液的 吸热,将热量带走;在冷凝器里,通过制冷液的 放热,将热量放到空

6、气中(填物态变化名称)。14(3分)转速为2400r/min的四冲程单缸内燃机在1s内活塞对外做功 次,若每次做功735J,该内燃机的功率为 W。15(3分)如图所示,当匀速向左水平拉动木板M,待木块N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此时木块N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是向 (选填“左”或“右”);当由慢到快向左水平拉动木板M,待木块N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 F(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6(3分)如图甲所示,这是小刚所在实验小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1)实验时该小组同学应该取两根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蜡烛做实验,这是为了探究像与 物的 关系。(2)请分析实验时采用

7、薄透明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的原因是 。实验中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3)在实验中,小刚同学将放在玻璃板的蜡烛A点燃,接着住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与蜡烛A的像 为止。(4)为了判断平面镜成像的性质,小刚同学移开蜡烛B,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张白纸做屏幕,此时在蜡烛B这一侧观察时,白纸上 (选填“有”或“没有”)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 (选填“实”或“虚”)像。(5)如图乙所示,是小刚同学留下的实验记录,由记录小刚得出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的实验结论,该结论可靠吗?说出理由。答: 。17(3分)现有下列器材:学生电源(6V),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

8、、定值电阻(5、10、20各一个)、开关、滑动变阻器和导线若干,利用这些器材探究“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1)请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所示的实物连接成完整电路。(要求连线不得交叉)(2)实验中依次接入三个定值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利用描点法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以得出结论: 。(3)上述实验中,小强用5的电阻做完实验后,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接着把R换为10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向 (选填“A”或“B”)端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 V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4)为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

9、取哪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 。A.50 1.0A B.30 1.0A C.20 1.0A。18(3分)如图甲所示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1)小华将系于纸质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端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并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

10、,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D小卡片容易扭转(5)你对小明的实验装置提出的改进建议是 。三、计算题19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80m处有障碍物。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75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了15m。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30m才能停下。(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2)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撞上障碍物。20某同学从一块长5m、宽2m、高1m的均匀大岩石上砸下一小块岩石,用天平称得质量是27g放入装

11、有80mL水的量筒中,水面升到90mL,求:(1)这小块岩石的密度是多大?(2)这块大岩石有多少吨?21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货物,已知动滑轮重30N、货物重360N,货物上升3m,上升速度是0.3m/s,拉力F的功率是180W(不计绳重)求:(1)做的有用功为多少?(2)拉力F做的功为多少?(3)克服摩擦所做的功为多少?22某家用轿车,重为1.5104N,当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了0.5h,消耗汽油3kg,期间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08倍。已知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在此过程中,求:(1)车通过的路程;(2)牵引力做功的功率;(3)汽车发动机的效率。23热敏电阻广泛应用于

12、控制电路中,其阻值会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图甲中,电源电压U6V,电流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02A,滑动变阻器R的铭牌上标有“2000.3A”字样,Rt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环境温度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求:(1)环境温度为10、电路中电流为0.01A时,Rt两端的电压和变阻器接入的阻值。(2)图甲电路可以正常工作的最高环境温度。2020年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平潮中学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选题1【分析】(1)在不同介质中光的传播速度不同,光在真空中速度最大,其数值是3108m/s;(2)反射和折射中光路都是可逆的;(3)光在同种均匀介质时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不均匀的

13、空气中传播的路径会发生弯曲;(4)了解镜面反射和漫发射,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解答】解:A、在不同介质中光的传播速度不同,光在真空中速度最大,其数值是3108m/s,故A错误;B、在光的反射或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故B正确;C、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时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不同中介质中,光的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改变,如果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故C错误;D、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是光的反射,因此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考查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

14、象。2【分析】内能是物质内部所有分子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内能多少与物质种类、状态、温度等因素都有关系;内能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内能增加;选同样的加热时间,a、b吸热相同,根据温度变化的多少判断,温度变化多的比热容小,温度变化少的比热容大,【解答】解:A、两种液体虽然质量和初温度相同,但是不同物质,内能多少不能比较。此选项错误;B、物质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分子无规则运动更剧烈。此选项错误;C、D、由图示可以看出,当加热时间相同时,即吸收的热量相同时,甲的温度升高的快,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Q吸cmt可知,在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吸热也相同的情况下,谁的温度升高得快,它的比热容小,所以甲的比热容较小

15、,乙的比热容较大。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内能影响因素、比热容了解与掌握,注意要学会看图象(取相同的时间比较甲乙温度变化的高低)。3【分析】远视眼镜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若将远视眼镜移走,则光线延迟会聚,据此分析即可。【解答】解:远视眼镜是凸透镜,有会聚光线的作用,所以在拿走远视眼睛后,光线比原来变得发散,像也会远离透镜;A、移动蜡烛适当远离透镜,可使射向凸透镜的光线比原来会聚,可能成清晰的像,A正确;B、折射光线延迟会聚,像远离凸透镜,移动光屏适当靠近透镜,像会更模糊,B错误;C、移动蜡烛适当靠近透镜,光线会变得更加发散,像会更模糊,不符合题意,C错误

16、;D、将蜡烛靠近凸透镜,像会远离透镜,所以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像会变模糊,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对远视眼镜的认识及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知道远视眼镜是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是关键。4【分析】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由v可知,匀速直线运动中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不变。【解答】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通过的路程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并且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不变,所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符合题意;B、从图中可以看出通过的路程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但是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在不断减小,所以表示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从图中可以看出通过的路程随时间的增加而增

17、大,但是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在不断增加,所以表示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D、从图中可以看出通过的路程随时间的增加而不变,所以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如何通过图象来表示。图象能很直接的反应物体的运动规律,对于图象题,首先看清两个坐标轴所表示的物理量,再顺着图象看随横坐标轴变化,纵坐标轴如何变化,找到物体的运动规律。5【分析】知道两管液面相平、试管相同,可知液体体积的大小关系;又知道液体的质量相同,根据密度公式可知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再根据液体压强公式两管中的液体对管底压强的大小关系。【解答】解:由图知,VAVB,mAmB,由可知,

18、AB,又两管液面相平(液体的深度h相同),由pgh可知,两管中的液体对管底压强:pApB。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液体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能得出体积关系和深度关系是本题的关键。6【分析】(1)物质由固态吸热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干冰与樟脑丸都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都发生了升华现象;(2)物质由气态遇冷放热变为液态是液化现象,石头湿润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导致的;(3)物质由气态放热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电冰箱里的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根据以上知识答题。【解答】解:A、“云雾”实际上就是小液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是液态,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的温度降低)形成的

19、,是液化现象,故A错误。B、夏天阴凉的地方的石头比较湿润,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故B正确。C、电冰箱冷冻室内出现白色的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C错误。D、衣柜中的樟脑丸,由固态吸热变为气态从而使樟脑丸变小,这是升华现象,故D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结合实际问题考查了物态变化的凝华、液化、升华现象;知道物态变化的概念机物质由什么状态变为什么状态,是解题的关键;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知识,需要同学们留心观察,认真分析。7【分析】(1)偏差较大的读数是错误的,去错误读数,取其余正确测量值的平均值值即为测量结果;(2)在测量长度时,通常采用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故只

20、要计算出四次测量的平均值即可,但是在最后结果的确定时,还要注意小数位数的保留规则与测量值相同。【解答】解:从题中提供数据可知,3.92cm与其它数据相差较大,所以3.92cm是错误的,应该去掉;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故物体的长度最终应记录为:L3.81cm。故选:B。【点评】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物体长度时,要去掉出现错误的测量数值,求剩余正确数值的平均值作为测量值,这样测量值更接近物体长度的真实值。8【分析】(1)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通过小孔所成的是一个倒立的实像,且小孔所成的像不仅与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还与物距有关;(2)从水面上能看到水面下有一

21、静止的物体,根据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要想从水面上照亮物体,应正对着水面下的物体射。(3)物距减小,像距变大;(4)平面镜成像特点知像物连线与镜面垂直,且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解答】解:A、小孔成像的实验中所成的像是倒立实像,且小孔所成的像不仅与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与成像的屏离小孔的越近也有关,故A错误;B、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看去,看到是物体的虚像,虚像在物体的上方,因此在水面下的游泳者看到的物体与实际的物体相比偏高,故B错误;C、蜡烛经凸透镜成实像时,当蜡烛靠近透镜,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当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距减小,像

22、距也减小,故C错误;D、平面镜以与水平面成45角固定在水平面上O点,如图,一个小球以一定速度沿桌面向点O匀速滚去,此时所成的像的情况如图所示,则小球的像可以在竖直方向运动,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小孔成像、光的折射、凸透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等知识点,属于基础知识。9【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解答】解:甲图中,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响,且悬挂在线上的紧靠在左边音叉的泡沫小球会弹起这是因为声音由空气传播到左边的音叉,使左边的音叉振动;在月球上做乙图这个实验,真空不能传声,左边的音叉不会响,小球不会弹起

23、。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以及声音的传播条件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10【分析】(1)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是定值,即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由此根据甲乙st图象分析它们的运动状态;(2)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越大物体的速度越快,由此判断甲和乙的速度关系;(3)由图象可知两小车在4s内的路程,由此可判断两小车的位置关系。【解答】解:A、由图象知,甲和乙的st图线都是正比例图线,它们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由图知,相同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所以乙的速度大于甲,故B正确;CD、两车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知,4s时间甲车

24、路程为s甲4m,乙车路程为s乙12m,甲车在乙车的后方ss甲s乙12m4m8m处,所以以乙为参照物,甲向西运动,故C错误,D正确。故选:C。【点评】这是一道图象题,由物体的st图象,我们可以求:物体在一定时间内的路程,物体通过一定路程所用时间,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求物体的运动速度。二、填空题11【分析】已知金属块的质量之比和体积之比,利用得到密度之比;已知金属块的质量相等和密度之比,利用V得到体积之比。【解答】解:金属块的密度之比为金属块的体积之比为。故答案为:6:5;5:6。【点评】此题是利用密度变形公式比较质量或体积大小关系,难度不大,但一定要细心,避免出错。12【分析】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

25、的现象叫汽化,汽化吸热。物质的状态变化时体积发生变化,主要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排列方式上发生了变化。【解答】解: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变成了气态,这是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推活塞,使气态乙醚的体积被压缩,分子间的距离拉近,体积变小,又变成了液态,这是液化现象。故答案为:汽化;压缩体积。【点评】能进行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并能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是解决此题的关键。只要勤于思考,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知识。13【分析】冰箱里能够制冷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将冰箱里面的内能转移到冰箱的外面的过程,分析出内能是如何转移的就得到此题的答案。由此入手分析。【解答】解:冰箱里面的制冷液由这样一个特点:既容易液化

26、又容易汽化。制冷液在冷冻室的蒸发器里面汽化吸收热量,将热带走。携带有冰箱里面内能的制冷液,到了冰箱外面的冷凝器里液化,液化放热,将热放到空气中,于是将冰箱内部的内能转移到冰箱的外面。故答案为:汽化;液化【点评】明确冰箱的工作过程是解决此题的关键,会使用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14【分析】四冲程单缸内燃机工作时,活塞在气缸中往复运动两次,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做一次功,共计四个冲程。由每分钟的转速求得每秒钟的做功的次数,再计算功率。【解答】解:转速为2400r/min的四冲程内燃机,则每秒转40圈,做20次功;每次做功735J,则每秒做的功:W735J2014700J,功率P14700

27、W。故答案为:20;14700。【点评】解此题时易犯的错误是:把转数和冲程的比例弄错,或者把做功次数和转数的比例弄错,只要牢记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问题不难解决。15【分析】由N处于静止状态,对N受力分析,可以判断摩擦力方向,根据N和M属于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大小只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判断出弹簧测力计示数。【解答】解:对N在水平方向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则摩擦力方向左,无论M如何拉动,对N受到的为滑动摩擦,滑动摩擦只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压力和粗糙程度不变,则摩擦力大小不变,所以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故答案为:左;等于。【点评】此题考查了,摩擦力方向、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二力平衡,属于摩

28、擦力中常考题型。16【分析】(1)根据实验的需要,找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观察物与像的大小。(2)玻璃板不但反射光成像,还能透光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要比较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所以要用刻度尺来测量;(3)据实验过程分析即可判断;(4)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实际并不存在,所以不会出现在光屏上。(5)从实验结论的普遍性和准确性的角度分析即可判断。【解答】解:(1)该小组同学应该选取两根相同的蜡烛做实验,目的是为了比较物像大小关系。(2)使用平面镜时,只能成像,而不能透光,不容易确定像的位置,用玻璃时,既能成像,又能透光,便于确定出像的位置,而且能比较像

29、与物的大小关系;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要比较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所以需用到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3)实验时用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体与像的大小关系。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4)因为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收虚像,所以光屏不能接收到的烛焰的像,所以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5)小刚组只进行了一次实验,一次实验具有偶然性,不能得出普遍规律;故答案为:(1)相同;大小;(2)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刻度尺;(3)完全重合;(4)没有;虚;(5)不可靠,一次实验具有偶然性。【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及其应用。这是光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近几年来中考经常

30、出现的题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同时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正确结论。17【分析】(1)变阻器按一下一上接入电路中,电压表与电阻并联;(2)由图求出电流与电阻积分析;(3)根据控制变量法,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需控制定值电阻的电压相同,当换上大电阻时,根据分压原理确定电压表示数的变化,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结合分压原理确定滑片移动的方向;(4)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应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求出变阻器分得的电压,根据分压原理,求出当接入20电阻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结合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确定选用的变阻器规格。【解答】

31、解:(1)变阻器按一下一上接入电路中,根据电路图知,滑动变阻器接B下接线柱,电压表与电阻并联,如下所示:(2)由图丙知,电流与电阻的积为:UIR0.4A50.2A100.1A202V,电流与电阻之积为一定值,由图象可以得出结论: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3)根据分压原理可知,将定值电阻由5改接成10的电阻,电阻增大,其分得的电压增大;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实验中应控制电压不变,即应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应增大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由分压原理,应增大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所以滑片应向A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读出电流表的示数;(4)电阻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2

32、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变阻器分得的电压:U滑6V2V4V,变阻器分得的电压为电压表示数的2倍,根据分压原理,当接入20电阻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滑22040,因BC不可行,故为了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最大阻值至少40的滑动变阻器,故选用50 1A的变阻器,选A。故答案为:(1)如上所示;(2)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3)A;2;(4)A。【点评】本题探究“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考查电路的连接、数据分析、控制变量法、操作过程及对器材的要求。18【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答题: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在探究时注意控制变量

33、法的应用。探究二力平衡时,验证两个力需要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可以把小卡片分成两半变成两个物体。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根据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分析小明与小华的实验设计的优劣。【解答】解:(1)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的作用是使两个拉力的方向相反,可通过调整钩码的数量来改变拉力的大小;(2)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两个拉力不在同一直线上,则松手后小卡片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用剪刀把小卡片剪成两个更小的卡片,观察两个更小卡片是否平衡。(4)小华实验用的小卡片重力小,悬在空中不受摩擦

34、力影响;小明实验用的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和桌面之间存在摩擦力,摩擦力是不能消除的,实验要受到摩擦力影响。所以还是小华的实验方案好,故选A。(5)为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误差,可将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给木块下面加轮子。故答案为:(1)相反;钩码的数量;(2)不能;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3)将卡片从中间剪开;(4)A;(5)给木块下面装轮子等。【点评】此题探究的是二力平衡的条件,注意从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进行分析;二力平衡是初中物理力学中的难点,也是一个重点需要掌握,还要注意用好控制变量法。三、计算题19【分析】(1)已知反应的时间和在这段时间内行驶的距离,根据公式v可求汽车制动前的速

35、度;(2)已知酒后驾车的反应时间,根据公式svt可求反应距离,加上滑行的距离再与距离障碍物的距离相比较,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v20m/s;(2)由于反应时间t4t40.75s3s,所以匀速运动阶段有:svt20m/s3s60m;s总s+s减60m+30m90m;所以s总80m,汽车将撞上障碍物。答:(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为20m/s;(2)计算可知汽车将撞上障碍物。【点评】本题考查速度、路程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相对比较简单,本题还告诉我们一定不能酒后驾车,因为酒后的反应时间要加长,容易发生危险。20【分析】(1)根据量筒两次液面的高度差即可求出小

36、石块的体积,然后利用密度公式即可求出小石块的密度,由密度的特性可知,小石块的密度就是大岩石的密度;(2)根据体积公式求出大岩石的体积,利用mV求出大岩石的质量。【解答】解;(1)小石块的体积:V190mL80mL10mL10cm3,小石块的密度:2.7g/cm32.7103kg/m3,(2)因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所以,大岩石的密度与小石块的密度相同,大岩石的体积:V5m2m1m10m3,则大岩石的质量:mV2.7103kg/m310m32.7104kg27t。答:(1)岩石的密度2.7103kg/m3;(2)大岩石的质量是27t。【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的计算和密度公式

37、的应用以及密度的特性,计算过程要注意单位的换算。21【分析】(1)根据W有用Gh求出有用功;(2)根据v求出时间,再根据P求出拉力做的总功;(3)根据W额动G动h求出克服动滑轮重做的额外功,根据W总W有用+W额动+W额摩求出克服摩擦做的额外功。【解答】已知:物重G360N,动滑轮重G动30N,高度h3m,速度v0.3m/s,功率P180W求:(1)有用功W有用?;(2)总功W总?;(3)克服摩擦所做的功W额摩?解:(1)有用功:W有用Gh360N3m1080J;(2)由v得:时间t10s,由P得:拉力做的总功:W总Pt180W10s1800J;(3)克服动滑轮重做的额外功:W额动G动h30N3

38、m90J,由W总W有用+W额动+W额摩得:克服摩擦所做的功:W额摩W总W有用W额动1800J1080J90J630J。答:(1)做的有用功为1080J;(2)拉力F做的功为1800J;(3)克服摩擦所做的功630J。【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功率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22【分析】(1)已知速度和时间,利用v计算车通过的路程;(2)利用阻力和重力的关系求出阻力,然后根据二力平衡可得牵引力,已知牵引力和行驶距离,可以得到牵引力做的功;再利用P可求牵引力做功的功率;(3)已知汽油热值和质量,可以得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已知汽车牵引力做的功和汽油放出的热量,两者之

39、比就是发动机的效率。【解答】解:(1)根据v可得,车通过的路程:svt72km/h0.5h36km;(2)阻力f0.08G0.081.5104N1200N,轿车匀速直线行驶,则牵引力Ff1200N,牵引力做的功为:WFs1200N3.6104m4.32107J;牵引力做功的功率:P2.4104W;(3)汽油燃烧产生的热量为Qm汽油q汽油3kg4.6107J/kg1.38108J,汽车发动机的效率为100%100%31%。答:(1)车通过的路程为36km;(2)牵引力做功的功率为2.4104W;(3)汽车发动机的效率为31%。【点评】此题是一道力学热学综合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二力平衡条件的

40、应用、功率、热量和效率的计算,有一定的难度,解答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公式,根据需要作出选择或变形。23【分析】(1)由图乙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热敏电阻Rt逐渐减小,当环境温度为10,Rt500,电路中电流为0.01A,利用欧姆定律的倒出公式UIR可求出Rt两端的电压。然后应用串联电路特点与欧姆定律求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2)小量程电流表A允许通过的电流最大时,电路中的电阻最小,随着温度的升高热敏电阻Rt逐渐减小,当滑动变阻器达到最大阻值时,热敏电阻达到最小阻值,此时热敏电阻正常工作的环境温度达到最高值。【解答】解:(1)环境温度为10时,由图乙可知热敏电阻Rt500,已知:电流I0.01A

41、,由I可知:Rt两端电压:U1IR10.01A5005V。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滑100;(2)电流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I最大0.02A,电源电压U6V,由I可知,电路中的最小电阻为:R总最小300,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滑最大200,热敏电阻的最小阻值:R1最小R总R滑最大300200100,热敏电阻的阻值为100时,由图乙可知其工作的最高环境温度50。答:(1)环境温度为10、电路中电流为0.01A时Rt两端的电压为5V,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100。(2)图甲电路可以正常工作的最高环境温度为50。【点评】本题是一道关于图象分析和利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的综合题,能否根据图象分析热敏电阻的变化趋势和正确判断变阻器所处状态跟正常工作的最高环境温度之间的关系是本题的解题关键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物理 > 物理中考 > 第一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