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语文部编版版必修下第3课《鸿门宴》教学设计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27128 上传时间:2020-03-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语文部编版版必修下第3课《鸿门宴》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版语文部编版版必修下第3课《鸿门宴》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版语文部编版版必修下第3课《鸿门宴》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版语文部编版版必修下第3课《鸿门宴》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版语文部编版版必修下第3课《鸿门宴》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鸿门宴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及该课所处的地位作用。鸿门宴是人教版新教材高一年级语文必修1 第二单元第 6 课,节选自史记。史记是史学巨著,也是文学经典,这两种价值在这一课体现得尤为突出。所选情节描写的是刘邦、项羽在推翻秦王朝后,为争夺天下而进行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是刘、项之间政治矛盾由潜滋暗长到公开化的表现,拉开了长达五年的楚汉相争的序幕,同时也预示了刘、项相争的必然结局。虽名为宴会,实则暗藏杀机,作者以高超的艺术技巧,将众多的人物置身于激烈的矛盾冲突之中,以精炼的语言生动地刻画了一组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情节起伏跌宕,扣人心弦。极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艺术,都使鸿门宴成为一篇精品。本课应成为

2、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树立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和领悟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最佳载体。本单元训练的重点是“提要钩玄”,本课语言较之于荆轲刺秦王更通俗易懂,学生又有初中学习史记中陈涉世家的基础,加之课文情节引人入胜,因而本课也是培养学生自主释疑、筛选概括、思维感悟、深层探究以及合作交流能力的良好依托。2.教学目标高中语文新课标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根据课文特点,结合课标要求,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一个巨匠,一部巨著。了解作家作品及相

3、关史实,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2)过程和方法目标:两个英雄,两种性格。通过揣摩人物个性化语言来分析把握人物性格,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结合史料客观公允地评论历史人物,树立正确的读史观。(3)情感和价值目标:三种认知态度。学以致用的态度,感受司马迁隐忍发愤的著书精神,从容应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挫折。领悟态度:分析造成项羽悲剧的性格因素,领悟性格决定命运的道理。分析态度:以历史的辩证的眼光分析人物的成败,深层次感知人物的美学意义。3.根据文本特点和高一学生的认知基础,确定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积累文言词句知识。学习一分为二地评判人物。本课的教学难点为:结合史料,客观公允地评价历史人物。二、

4、说教法教学是一门艺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教师教学实践中努力的方向。根据文本特点、学生的心理及认知特点,依据教学目标,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1.学生朗读,教师范读,整体感知文本,注重学生初读体验。2.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释疑与巩固并重。3.拓展延伸,启迪心智,思考与表述同训。三、说学法1.圈点,勾画,批注,查阅。2.表述,交流,讨论,写作。3.搜集、综合资料,深层思考历史现象。四、说课时安排鸿门宴篇幅较长,文言知识较丰富,文章内涵丰厚,因此我设计用三到四课时教学本文。基本流程为“初读细读赏读展读”。具体课时内容安排如下:课前准备:组织学生观看胡军主演的电影大汉风云

5、之鸿门宴;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第一课时(初读):了解作者及相关史实背景;初步感知文本,朗读课文,结合注释阅读课文;学生复述故事情节,梳理情节;作业设计试着疏通文意,寻找出难解的字词句段。第二课时(细读):学生提出字词疏通时的疑问,师生共同解决;明确重点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的用法,掌握典型的文言句式;翻译难解句段;作业设计你觉得项羽、刘邦是怎样性格的人物,试着从文章中给自己的印象寻找依据。(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时内容可拓展成两个课时来完成。)第三课时(赏读,展读):学生自主概括项羽、刘邦的性格特点,教师引导并明确;学习品味本文人物塑造的方法(对比,矛盾场景,个性语言);结合史料,合作探究

6、项羽刘邦成败的深层原因;作业设计课外搜集更多的资料,以“我眼中的项羽(或刘邦)”为题写一篇小文章;课后分析评价樊哙、张良与范增的形象特点,用百字短文分别描述三人形象。用三到四个课时完成鸿门宴的学习,一定要充分利用学生课前课后的时间,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各课时的作业设计又为下节课教学内容的完成做好了准备,最后一课时两个作业的设计旨在进一步培养学生筛选信息、书面表述、辩证分析的能力。五、说教学过程以第三课时为例,阐释我的教学设计。第三课时三维目标:概括项、刘性格特点;把握人物语言、动作描写,学习人物塑造方法;深层分析项、刘成败原因;撰写小文章,谈自己的分析评价。第三课时教法学法:交流,讨

7、论,引导,分析、感知课外资料。鸿门宴第三课时教学流程1.复习旧知(约4分钟)A.词类活用:沛公军霸上;素善留侯张良;臣活之;吾得兄事之;常以身翼蔽沛公。B.古今异义词:沛公居山东时;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将军战河北;沛公约为婚姻。C.文言句式:客何为者?大王来何操?沛公安在?吾属今为之虏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学生自己回答。2.问题导入,激发兴趣(约1分钟)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课堂气氛,我的导入语是这样设计的:史记不仅是一部史学巨著,而且也是一部文学典籍。史记中人物的语言是相当简练而传神的。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刘邦和项羽都看到秦始皇

8、盛大出行的场景,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之也。”刘邦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同样的心思,项羽说得率真无忌,刘邦说得委婉曲折,两人的性格差异由此可见一斑;然而,一个自刎乌江,一个统一了天下。两人成败迥异,功业相反,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呢?我们今天就来斗胆谈谈英雄,论论成败。(出示课题谈英雄,论成败)由此激起学生的探求兴趣。3.把握文本,揣摩语言,分析人物,学习方法(约20分钟)紧紧把握文本,寻找描写项羽、刘邦的语言,仔细品味,深层揣摩文本背后的人物心理活动,概括人物性格特点,是这一节课课堂主体的第一阶段。我的过渡语是:思路决定出路,眼界决定世界,细节决定成败,然最终是性格决定命运。我设计的问题是

9、:试着从鸿门宴中概括项、刘的性格,也可以结合自己对两人的了解,从性格层面分析一下成败的原因。学生在课前已经完成过第二课时留的作业,所以,本阶段更多的是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只需在学生畅谈自己观点的基础上,适时地引导学生深挖文字背后的内涵即可。这样设计旨在为学生打造一个相对开放的课堂,让学生的思维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散。这一环节,我在课前做了两点准备。一是课件中准备了“鸿门宴座位图”,直观地呈现给学生,便于分析人物的心理。二是对学生可能不太在意的一些句子,做了罗列整理,并设计了一些问题,便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项羽听到无伤之言后的“大怒: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怒”中可见项羽怎样的性格,“

10、怒”的资本是什么;项伯劝说项羽成功、错失杀死刘邦的良机的深层原因;沛公的三次“为之奈何”有何区别;沛公谢罪的语言为何可以熄灭项羽心中的怒火;沛公六次“将军”与一次“项王”称谓变化的深层意蕴;接受刘邦礼物之后项羽和范增为什么会有不同表现。本环节小结时,我引导学生围绕“三起三落”,从对待敌人、对待谋臣、对待内奸、对待内应四个角度,把握人物性格,进而小结人物塑造方法。为学生出示如下内容:项羽性格赳赳武夫,政治上无知;刚愎自用 不善用人 自大轻敌 优柔寡断 妇人之仁 直率轻信 寡谋尚武刘邦性格圆猾狡诈,细心机警;随机应变,善于用人;能言善辩,做事果断;能屈能伸,细致周密写作方法:对比中塑造人物;激烈的

11、矛盾冲突中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来刻画人物本环节着重揣摩文本语言,揣摩语言、分析人物形象本身就是对写法的最好学习与把握。4.补充史料,分组讨论,辩证分析,深层探究(约12分钟)补充史料,引导学生全面分析项羽失败的真正原因,充分发挥课件的延伸拓展功能,将史记项羽论的有关内容引入课堂,引导学生探究项羽失败的更深层的原因,引领学生学会辩证地分析问题,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人物,感知人物(特别是项羽)的美学意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读史观。上述内容为本节课课堂主体第二阶段的目标。我同样以问题导入本环节教学。拓展的史料是: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

12、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史记项羽本纪)我的问题是:项羽曾有卓著建树,受太史公高度评价,却落了个自刎乌江,至死不知失败原因,我们不妨用比较的方法,从以下三组资料中帮项羽寻找出三个失败的真正原因。出示资料:第一组每每攻城拔地后,对于投降士卒,项羽往往残害坑杀:新安城一役后,项羽坑杀秦投降士兵二十余万;攻破咸阳,却是因兵西屠,烧杀掠夺,素为后世文人与史学家诟病。

13、(项羽论)籍吏民,封府库,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鸿门宴)第二组对周围的人充满了怀疑:中陈平离间之计,对大将钟离眜失去信任并把其推向敌对面;甚至是自己最为尊重和亲近的最后唯一的谋士“亚父”范增也因为项羽自己的多疑而夺其权。(项羽论)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史记高祖本纪)第三组项羽与刘邦同为秦末农民战争的将领,但二人的出身、性格颇为不同,因此对农民起义的策略、目的的认识也就有很大差异,而导致

14、各不相同的结局。项羽祖父项燕是战国末年楚国名将,为秦将王翦所杀,所以项羽是一个世代簪缨的贵族军人,他反秦的目的就是希望回到四分五裂的战国局面,所以推翻秦后他就迫不及待地分封诸侯。刘邦出身农家,却不事稼穑,很会耍些流氓无赖的伎俩,有人称之为“一个白手起家的恶棍”,但他却是雄心勃勃,以统一天下为目标。学生讨论,陈述观点,教师引导,得出结论:项羽:失去民心;用人生疑,阵营内部不团结;逆历史潮流。刘邦:安抚百姓,赢得民心;知人善任,阵营内部上下同心,团结合作;顺历史潮流。5. 教师小结:客观辩证地认识项羽的英雄意义(约3分钟)学生谈从项羽身上受到的启发,教师引导:为了成功,应该努力改变性格中的缺点。教

15、师结语设计:同学们,我们不能因为项羽未成就帝王之业就说项羽不是英雄,千百年来,他一直为人所称颂,是因为他短暂的一生充满了太多的英雄色彩,他的直率豪爽、他的真性情、他人性中的磊落与真诚;他因对怀王约定的遵守而错失杀死刘邦的良机,其实就是对道德准则的一种崇拜和信奉;他在乌江自刎,也是羞辱心理支配下的一种壮烈行为;以及他在推翻秦王朝过程中建立的卓著功勋,都足以让他成为一个真正的英雄!出示幻灯片:一个真诚磊落、直率豪爽、不屑用卑鄙手腕的性情英雄!教师结语:在项羽这个历史人物身上,我们还真是不能以成败来论英雄。(回应课题)6.作业设计搜集更多史料,参考王安石、杜牧、李清照、毛泽东有关项羽的诗歌,结合自己对成败的感悟,以“我眼中的项羽(或刘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课后分析评价樊哙、张良与范增的形象特点。两个作业均属课堂内容的巩固与延伸,第一个意在鼓励学生继续个性化深入解读项羽、刘邦这两个历史人物,第二个作业意在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到的把握人物形象的方法,以便让学生“得法于课内,收益于课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人教部编版(2019) > 必修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