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物理知识精选专题 7.1机械运动 知识精析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27056 上传时间:2020-03-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99.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中考物理知识精选专题 7.1机械运动 知识精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0年中考物理知识精选专题 7.1机械运动 知识精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0年中考物理知识精选专题 7.1机械运动 知识精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0年中考物理知识精选专题 7.1机械运动 知识精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0年中考物理知识精选专题 7.1机械运动 知识精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7.1 机械运动丨知识精析丨挖空练知识点一:长度与时间测量1.长度:长度是物理学中的基本物理量。(1)长度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 (用m表示)。常用的长度单位还有 (km)、分米(dm)、 (cm)、 (mm)、微米(m)、纳米(nm)等。千米(km)、米(m)、毫米(mm)、微米(m)、纳米(nm)相邻之间都是千进位(103),1km=103m,1m=103mm=106m=109nm;米(m)、分米(dm)、厘米(cm)相邻之间都是十进位,1m=10dm=100cm。(2)长度测量1)测量工具: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测量长度的常用测量工具有刻度尺、三角板、卷尺等。用于精密

2、测量的,还有游标卡尺、千分尺等。2)正确使用刻度尺a. 使用前要注意观察 、 和 。量程是指测量工具的 ;分度值是指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零刻线是否被磨损,如图(1)所示。图(1)刻度尺b. 正确放置刻度尺。 对准被测长度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长度保持 ,不能歪斜(如图(2)中“刻度尺怎样放置”);如因零刻度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作为零刻度线时(如图(2)中“零刻度线磨损怎么办”),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c. 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 (如图(2)中“眼睛如何观察刻度线”)。d. 记录数据要由 和 组成,没有单位的记录是毫无意义的(如1.5m、35cm

3、等);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 (如图(3)所示,上图读数为3.80cm,下图读数为3.38cm)。图(2)标尺的读取图(3)刻度尺的读数3)长度的估测:在平时,大家应多积累生活方面的知识,估测物体长度也是生活积累的一个方面。如黑板的长度大概2.5m、课桌高0.7m、课本高30cm,篮球直径24cm、铅笔芯的直径1mm 、一只新铅笔长度20cm 、手掌宽度1dm 、墨水瓶高度6cm等等。(3)误差 1)误差: 与 之间的差别。误差是 ,通过 、 就能尽量 误差;但 (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或测量方法不正确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也是不该发生的。误差产生的原因:测量工具 ,测量环

4、境 和 。2)减小误差的方法: 、 和 。2.时间:时间也是物理学中的基本物理量。(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 (s),常用单位还有分钟(min)、小时(h)等。1h=60min=3600s(1h=60min)。(2)时间的测量常用工具是钟表、秒表。在现代生活中,通常用钟表测量时间,实验室和运动场常用秒表测量时间。3.国际单位制(1)单位:是用来比较某个物理量大小的标准量。(2)国际单位制:国际计量组织制定的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 (简称SI)。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单位。(3)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是以国际单位制为基础的,物理学中各物理量的单位都采用国际单位制。【真题跟踪一】(2019宜宾)小

5、明同学学习物理后,对以下一些数据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般教学楼每层楼高约为3.3m; B个普通鸡蛋的质量约为300g;C中学生的正常步行速度约为6m/s;D老师从教学楼一楼慢步走到四楼的时间约为5s【答案】A。【解析】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教室高度在身高的二倍左右,故A符合事实;B、十个普通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故B不符合实际;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1m/s=1.13.6km/h4km/h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老师从教学楼一楼慢步走到四楼的时,1s走两步,每层楼间隔约为20步,时间应为30s,;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A。【真题跟踪二】(2019苏州)如图所示,木块

6、的长度为_cm。【答案】2.25。【解析】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一定注意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由图知: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的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左端与3.00cm刻度线对齐,右端与5.25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5.25cm-3.00cm=2.25cm。故答案为:2.25。【真题跟踪三】(2019岳阳)下列测量仪器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用刻度尺测量物块的长度 B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C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D读取液体体积【答案】B。【解析】A、图中所示刻度尺没有放正,故A错误;B、图中温度计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没

7、有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使用方法正确,故B正确;C、用镊子夹取砝码,用手会腐蚀砝码,故C错误;D、量筒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相平,故D错误。故选B。知识点二: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 叫机械运动。 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宇宙中的万物都在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运动着,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 。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描述是 。2.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事先选定的,衡量被研究物体位置是否改变,作为参考的物体叫 。选取参照物并不一定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该物体不动。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

8、,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不同。如: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以路面为参照物,汽车是运动的;以车里的人或物品为参照物,汽车是静止的。3.相对静止:两个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以对方为参照物,他们是静止的(实际上,它们相对于路面是运动的),这叫两个物体 。4.运动分类(根据运动路线): 、 。【真题跟踪一】(2019河北)卫星是通过 传递信息的,它从图中所示位置向近地点运行时势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站在地面上的人观察到同步卫星静止不动,选取的参照物是 。【答案】电磁波;减小;地球(地面)。【解析】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卫星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卫星从远地点运行到近

9、地点时,相对高度减小,所以势能减小,同时速度增大,动能增大。站在地球上的人如果以地球为参照物,同步通信卫星与地球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觉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故答案为:电磁波;减小;地球(地面)。【真题跟踪二】(2019甘肃武威)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高铁已然成为一张有重量的“中国名片”。小明乘坐高铁时看到路旁的树木疾速向后退去,这是以_为参照物。若列车时速为180km/h,合_m/s。【答案】高铁;50。【解析】小明乘坐高铁时看到路旁的树木疾速向后退去,认为树木是运动的,选择的参照物是与树木位置不断发生变化的高铁。列车速度:v=180km/h=180m/s=50m/s

10、。故答案为:高铁;50。【真题跟踪三】(2019邵阳)学校大课间操时,小明同学在跑道上向前做慢跑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蹬地的鞋底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一定向后;B小明看到跑道在往后退,是以小明为参照物;C小明在匀速通过弯道时,他的运动状态不改变;D小明在慢跑时对地面的压强等于他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答案】B。【解析】A、小明向后蹬地时相对地面鞋向后运动,受到地面向前的摩擦力作用。故A错误。B、跑道在往后退说明跑道是运动的,跑道和小明之间距离发生变化,所以可以以小明为参照物。故B正确。C、小明在匀速通过弯道时,他的速度不变,方向变化,所以小明的运动状态改变。故C错误。D、小明无论是慢跑还是

11、站立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小明的重力,所以压力不变,站立时受力面积是两只鞋底面积,跑步时是一只鞋底的面积,受力面积不同,所以对地面的压强不同。故D错误。故选B。知识点三:速度与平均速度1.速度(1)速度:是描述物体 的物理量。一个物体,在t时间内,运动了S的路程,这个物体的运动速度为:(时间t用表示,路程用S表示,速度v用表示)。(2)速度单位:速度的单位是由路程单位(m)和时间单位(s)组成,国际单位制中速度单位是 (读作米每秒)。速度的常用单位还有 (1m/s=3.6km/h)。(3)匀速直线动:机械运动,按照运动路线的曲直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在直线运动中,按照速度是否变化,又分为 和 。

12、匀速直线运动:运动快慢 ,运动路线是 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 始终保持不变(如传送带上物体的运动)。(4)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如汽车在平直公路上的运动属于变速直线运动)。(5)路程图像: 随 的变化图像叫路程时间图像(s-t图像),纵坐标表示路程(s),横坐标表示时间(t),图像表示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如果是图像是一条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直线的倾斜度越大,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由图可以看出甲比乙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长,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但甲的速度大,乙的速度小。(6)速度图像: 随 的

13、变化图像叫速度时间图像(v-t图像),纵坐标表示速度(v),横坐标表示时间(t),图像表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甲图像是一条水平直线(平行于横轴),表示物体做 ;如果不是水平直线,表示物体做 ,乙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加速运动),丙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小(减速运动)。2.平均速度(1)平均速度:做变速运动的物体通过某段 跟 之比,叫物体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求平速度必须指明是在哪段路程或哪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2)公式:平均速度的公式是(如:小明从家步行走到学校用时10分钟,已知小明家距学校1500米,那么,小明上学的平均速度为2.5m/s)。【真题跟踪一】(2019益阳)根据你的生活经

14、验,下列物理量符合实际的是( )。A一般情况下,教室内空间高度约为1.5m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C一眨眼的时间约为2sD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kg【答案】B。【解析】A、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教室内空间的高度与此差不多,在3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由生活经验知,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故B符合实际;C、一眨眼的时间约为1s,故C不符合实际;D、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50g=0.15kg,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真题跟踪二】(2019湖州)甲、乙两物体运动时,路程与时间关系的s-t图象如图所示,其中甲为曲线,乙为直线,在t=5秒时两线相交,则由图象可知( )。A.两物体在t=5

15、秒时一定相遇; B.两物体在5秒内通过的路程甲小于乙;C.甲物体做曲线运动,乙物体做直线运动;D.甲物体做变速运动,乙物体做匀速运动【答案】D。【解析】在5s时,两物体的图像相交,说明两物体在5s时的路程相同,但不一定会相遇;故A、B错。由图像可知,甲物体图像是一条曲线,说明其做变速运动;乙物体图像是一条直线,说明其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D正确。故选D。【真题跟踪三】(2018襄阳)古隆中距襄阳市区某中学16km,该中学在游古隆中研学活动中,有学生能用指南针辨别方向,是因为地球周围存在着 ,同学们的步行速度大约4km/h,则同学们从学校出发到达古隆中需要的时间大约是 h。【解析】由于地球的

16、周围存在地磁场,所以地球周围的小磁针(指南针)都要受到地磁力的作用而指向南北方向;根据速度公式v=可知,步行的时间为:t=4h。答案:地磁场;4。考点一:长度与时间测量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在中考题中常以选择题和填空题出现,填空题出现更多。选择题考查学生对误差概念的理解的较多,填空题主要是给出测量图,让考生正确读取读数并填入空格内。在解答此类考题时,一定要注意分度值,并进行正确估读,在填写答案时要按照正确的测量数据填写。【典例一】(2018桂林)如图所示刻度尺,它的测量范围为 cm;若小超用此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记录结果为5.170cm,此记录结果是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的。【答案】01

17、0;不正确。【解析】(1)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由图知此刻度尺的量程为010cm;(2)由图知,在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用此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应该读到0.01cm,故记录结果为5.170cm,是错误的,应读作5.17cm。故答案为:010;不正确。【典例二】(2018遵义)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的小红旗长度 cm。【答案】9.00;反射。【解析】(1)由图示刻度尺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物体的长度是9.00cm;(2)红旗呈现红色,是因为红旗反射红色的光,进入人眼。故答案为

18、:9.00;反射。【典例三】(2018南京)用硬币做以下物理小实验(1)甲图中,硬币的直径为 cm。(2)图乙中,用力吹气能将硬币吹入盘中。吹气时,硬币上方空气流速大,气体压强 。(3)图丙中,将一枚硬币放在碗底,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保持人眼、碗和硬币的位置不变,要使眼睛再次看到“硬币”,以下方案: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在碗上方适当位置放一光屏;用手电筒照亮硬币;在碗上方适当位置放一平面镜;其中可行的有 。【答案】(1)2.50;(2)小;(3)。【解析】(1)由图甲所示刻度尺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硬币的直径是7.50cm5.00cm=2.50cm;(2)在硬币上方沿着与桌面平行方

19、向用力吹一口气,硬币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的空气流速,则硬币上方的气体压强小于下方的气体压强,硬币受到向上的压强差,所以硬币能飞入盘中;(3)当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时,来自硬币的光线会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当折射光线进入人眼时,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虚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偏高),故可行;在碗上方适当位置放一平面镜,可以通过平面镜的反射看到硬币的虚像,故可行。故答案为:(1)2.50;(2)小;(3)。【典例四】(2018攀枝花)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是 cm。【答案】3.10。【解析】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

20、m;物体A起始端对应的刻度值为3.00cm,物体A末端对应的刻度值为6.10cm,所以物体A长度为6.10cm3.00cm=3.10cm。故答案为:3.10。【典例五】(2018十堰)小明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定硬币的直径,测得1枚硬币的直径是_cm。【答案】2.50。【解析】右端三角板直角顶点对应的刻度值是7.50cm,左端三角板直角顶点对应的刻度值是5.00cm,则两个三角板直角的顶点之间的距离为:L=7.50cm-5.00cm=2.50cm;即硬币的直径为2.50cm。故答案为:2.50。考点二:运动的描述运动的描述是第一章机械运动主要知识点,也是中考考题中经常出现的类型。运动的描述在中考

21、题中常以选择题和填空题出现,选择题出现更多。选择题考查学生对运动描述的理解和参照物的选取,填空题主要是运动相对性的理解。在解答此类考题时,一定要注意运动的相对性和参照物的选取,以及运动描述的正确性。【典例一】(2018安顺)小亮坐在火车上,透过车窗看到路边树木向后移动,他是以_为参照物;火车进站时车体附近的气流速度很大,使车体附近的_很小,为避免候车乘客被“吸”向列车的事故发生,乘客一定要站在安全线外。【答案】火车;压强。【解析】(1)以火车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相对与火车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所以树木是向后运动的;(2)人离高速列车比较近时,高速列车的速度很大,人和高速列车的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很大

22、,压强小,人外侧的压强不变,人受到外侧压强大于人内侧受到的压强,人在较大的压强差作用下很容易被压向列车,发生交通事故。故答案为:火车;压强。【典例二】(2018玉林)2017年4月,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并与“天宫二号”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对接完成后,若认为“天舟一号”处于静止状态,则选取的参照物是( )。A“长征七号”B“天宫二号”C文昌航天发射场D地球【答案】B。【解答】解:“天舟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实现对接后,保持相对静止,以对方为参照物,两者都是静止的。所以选择“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静止的。故选B。【典例三】(2

23、018遵义)学校运动会百米赛跑项目中,小迪起跑后2s末速度为6m/s,终点冲刺时速度达到9.8m/s,在冲刺阶段小迪超越了小杰同学,领先到达终点,最终以12.50s的成绩获得第一名并打破学校纪录。在超越小杰的过程中,以小杰为参照物小迪是 的,小迪比赛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m/s。【答案】运动;8。【解析】(1)小迪在超越小杰的过程中,小迪与小杰之间有位置的变化,故以小杰为参照物小迪是运动的;(2)小迪百米比赛时的平均速度:v=8m/s。故答案为:运动;8。【典例四】(2017安顺)假期到了,同学们送小明乘列车回家。几个同学看着列车徐徐地向前开动了,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原因是几个

24、同学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地面、列车; B列车、地面; C列车、列车; D地面、地面【答案】A。【解析】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之前,必须选择参照物。如果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则称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则称物体是静止的。这些同学以地面为参照物时,看到列车与地面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列车是运动的;若以火车、小明,或火车内其他乘客为参照物,几个同学与这些物体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些同学是运动的,所以小明看到几个同学渐渐向后退去。考点三:速度与平均速度运动的快慢在中考题中常以选择题和填空题出现,选择题出现更多。选择题考查学生对运动快慢(速度

25、)的理解,有的需要进行监督计算;填空题以计算为主。在解答此类考题时,一定要注意平均速度概念的理解,并要注意速度单位的统一。【典例一】(2019河北)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1cm; B正常骑行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m/s;C一支普通圆珠笔重约为2N;D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约为4【答案】B。【解析】A、一张纸的厚度为100m0.1m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人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为5m/s18km/h,故B符合实际;C、一支普通圆珠笔的质量约为10g0.01kg,其重力Gmg0.01kg10N/kg0.1N,故C不符合实际;D、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26、,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典例二】(2019泸州)甲、乙两车在一平直公路上沿同一方向运动,其中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t=0时刻,甲、乙两车在同一位置;B.在0到t1时间内,甲、乙两车的速度相等;C.在t1到t2时间内,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D.在0到t2时间内,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C。【解析】由图象知,A、在t=0时刻,甲在“x0”位置,乙在“0”位置,所以两车不在同一位置,故A错误;B、在0到t1时间内,所用时间相同,乙通过的路程较大,由公式v=知,乙车的速度较大,故B错误;C、在t1到t2时间内,甲、乙

27、两车通过的路程都是x2-x1,即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故C正确;D、在0到t2时间内,乙车的位置x随时间t变化图象不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而是折线),所以不是一直以相同的速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故选:C。【典例三】(2018攀枝花)在攀枝花市中考体育800m测试中,随着发令枪声响起,小睿如离弦之箭一般冲出起跑线,3分20秒后冲过终点,取得了长跑满分的好成绩,长跑过程中她的平均速度为 m/s。【答案】4。【解析】全程所用的时间:t=3min20s=200s,长跑过程中她的平均速度:v=4m/s。故答案为:4。【典例四】(2018徐州)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沿直线向前行驶,途中经过一段泥泞路面,如果汽车发动机的功率始终保持不变,则汽车行驶路程s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可能是D A B C D【答案】D。【解析】汽车发动机的功率始终保持不变,途中经过一段泥泞路面,由于泥泞路面摩擦阻力增大,则汽车的牵引力也随之增大,根据可知,汽车的速度变小;速度变小,则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变小。A图,始终为匀速直线运动,不正确;B图,中间一段,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更远,不正确;C衅,中间一段,随时间的变化,路程出现减小的情况,不正确;D图,中间一段,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变小了,说明速度减小了,正确;故选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物理 > 物理中考 > 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