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学八年级(下)开学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24712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学八年级(下)开学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7-2018学年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学八年级(下)开学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7-2018学年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学八年级(下)开学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7-2018学年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学八年级(下)开学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7-2018学年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学八年级(下)开学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7-2018学年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学八年级(下)开学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1(2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悼念(do) 愧怍(zu) 吊唁(yn) 转弯抹角(m)B歼灭(jin) 拂晓(f ) 嫉妒(j) 文绉绉(zu)C荒谬(mi) 寒噤(jn) 阻遏(y) 毛骨悚然(sn)D尴尬(n) 瓦砾(l) 诘问(ji) 惊涛骇浪(hi)2(2分)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A紧绷 沉静 横度长江 震耳欲聋B酷似 屏幕 眼花晾乱 摧枯拉朽C潇洒 由衷 如梦初醒 屏声敛息D遗嘱 鉴订 殚精竭虑 慷慨解囊3(2分)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五一”小长假,学校精心布置

2、了“五个一”德育作业,引导全校学生过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劳动节”。B本届上海特奥会在国际奥特会运动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谱写了一曲响彻云霄的人道主义赞歌。C虽然敌人来势凶猛,简直锐不可当,但我军顽强战斗,终于击溃了敌人的疯狂进攻。D我市很多商家利用“十一”长假推出相应的楼市促销活动,各种各样的房源信息让众多购房者眼花缭乱,辨不清真伪。4(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A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B2003年10月16日,我们靠自己力量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这是中国人永远值得纪念和骄傲的日子。C我们要确保安全生产,防止万无一失。D近段时期以来,小王电脑水平有了明

3、显的增强。5(2分)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A对偶 排比 拟人B排比 夸张 拟人C排比 对偶 反问D夸张 对偶 反问6(2分)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 学习知识要一点一滴,善于积累, ;平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高峰。A能铺出千里路的是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B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C不显眼的细小石子,却能铺出千里路。D千里路的铺成,是有了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7(10分)按下列要求默写古诗文句。(1)黄鹤楼

4、一诗中,抒发怀乡的诗句是 , 。(2)陋室铭中表明“陋室”不陋原因的语句是 , 。(3)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 )(4)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5)橘生淮南则为橘, ,叶徒相似,其实昧不同。(晏子使楚)三、现代文阅读8(12分)阅读父亲的大学,完成下列各题。父亲的大学父亲到了上学的年龄,情愿盘腿坐在炕头帮祖母纺线,也不肯进学堂。父亲不上学,也就不识字,他连自己的名字也认不得。而读过书的大伯三叔四叔,无一例外地成了“公家人”,虽然几年才回来一趟,但都是春风满面,神采飞扬。相比之下父亲却显得猥琐俗气。每当他们弟兄几个坐在一起,我甚至都不敢看父亲一眼。父亲当年为什么不肯上学,父亲从未说过,

5、我也没问过。倒是母亲每每与父亲闹翻,最后总是毫不留情地质问父亲:那时你咋不上学呀,看看人家再看看你。母亲这话一出口,父亲便像霜打的茄子一样低下头,只顾一口接一口地吸烟,一声不吭。父亲不识字,闹了不少笑话。我上小学时,听说有一回父亲进城,直通通地就走进了女厕所,被一个女工骂了出来。父亲吓得魂不附体,苦苦哀求,后来甚至下了跪。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很快就在村里传扬开了,有大半年的时间,父亲在村里走路,头总是垂得很低。这事虽然与我无关,但既然发生在自己父亲身上,我也就很难为情。每当看到或听到村里那些长舌的男人女人饶有兴致、添油加醋地谈论这件事时,我无不转身落荒而逃。回到家,真想戳着父亲的鼻子问他当初为

6、什么不上学不读书,而偏偏去做那些纺棉花的女人活。但看到父亲寂寞苍老的样子,又禁不住顿生怜悯,真想抱住父亲的腿大哭一场。我上了高中,有一次,父亲怯生生地说想到学校来看我。听了这句话,我顿时感到一阵寒颤。我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诉父亲,学校共有几处厕所,男厕在哪一边,不厌其烦地给父亲讲解“男”字与“女”字的不同。父亲不说话,只低头默默地吸烟。返校后我忐忑不安地等父亲来,夜里偷偷地拿红粉笔去加重厕所上的那个“男”字。我的担心是多余的,父亲最终没来看我。现在想想,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高考前夕,我回了趟家,到家时已近黄昏,但家门却还紧锁着。我坐在大门旁的石头上等父亲,看着黄昏一寸一寸地爬上泥墙。邻家婶子从家

7、里走出来,抬头看见我,说:梅子,你咋才回来?你爹犯胃病吐血了!我“腾”地站起来,电击了一般。婶子又说:现在好了,昨儿出的院,这会儿在地里忙呢!我拔腿往田里跑,远远地看见父亲腰里扎着一根草绳子,那么瘦小枯干!我跑上去,默默地站在父亲身后,眼泪簌簌而下。父亲说,很晚了,咱回家吧。我与父亲拉着排子车往家走,一路无语。一抹晚霞在西边的天空灿烂地燃烧,映照着我羞红的脸。终于等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天,父亲的话突然多了。我很难理解一向沉默寡言的父亲怎么就一时那么能说起来。凡是能想起来的,他都往外说。当年为啥不进学堂念书呀,那是因为家里穷呀,要是都上学,还不把你爷爷奶奶活活累死呀!你大伯三叔四叔都上过大学,就

8、我没上过,现在好了,我闺女考上大学了,那就是我的大学!父亲每天都像复读机似的一遍遍地重复这些话。有时说得母亲烦了,就顶他:你歇会吧,自己的肠子还用别人给你量么!但父亲似乎已经不再怕母亲,仍是趾高气扬地说个不停。临上大学的前一天,一向舍不得多花一分钱的父亲摆了满满两桌酒席,把村长、支书、我小学的老师连同村里有些许墨水的人,都请到家里来。父亲红光满面,大声地说着些谦虚里透看骄傲的话,与他们碰杯,与他们喝酒。父亲谈笑风生,神采飞扬,全没有了往日的卑下与猥琐。我躲在灯影里,泪流满面(1)阅读文章段,完成下列表格。时间事件“我”的心情我上小学时父亲走错厕所 上了高中 忐忑不安、担心高考前夕父亲得胃病,我

9、回家看望父亲 我考上了大学 心酸、内疚、高兴(2)“父亲最终没来看我”的原因是什么?(3)请赏析第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父亲每天都像复读机似的一遍遍地重复这些话。(4)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父亲的大学”这一标题的理解?9(12分)永不贬值的财富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当时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这在偏远的山村里可是件新鲜事,村里为此专门请乡电影队来放了场电影,以示祝贺。左邻右舍,张王李赵的婶子、大娘们知道我们家穷,也都你家10元,他家8元地往我家里送钱,帮我筹学费。望着桌上那一堆零碎的人民币,我被这淳朴的乡情、善良的父老乡亲深深地感动着。但令我终身难忘的却是入学前发生的一件事。那天上午,我正在家

10、里收拾行李,准备启程。忽然,听到门外有个苍老的声音喊:“山子他娘在家吗?”母亲听见了,赶忙去开门。门外站着村里那个瞎眼的老婆婆,老人家一生没有儿女,相依为命的老伴死后,她大病一场,两眼便失明了。平常只好握着竹竿,摸索着向左邻右舍要地瓜皮子度日。瞎眼婆婆对我母亲讲了一大堆赞扬我有出息的话,把我喊到她身边,用她那枯柴似的手颤颤抖抖地从灰蓝色的土布兜里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1元钱,对我说:“山子呀,我这个瞎眼老婆子也没钱,这2元钱是我用地瓜皮子从小贩手里换来的,两毛钱一斤,我共卖了十斤,你别嫌少,添着买本书吧。”怎么,2元钱?瞎婆婆手里分明拿着1元钱呀!望着这1元钱,我和母亲瞬间都明白了。多么奸诈的小商

11、人,他们竟伤天害理地欺骗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婆子!要知道,这十斤地瓜皮子,瞎婆婆要风里来,雨里去在黑暗中摸索多少天,奔走多少户哇“怎么,你嫌少?”瞎婆婆的话打断了我的沉思,母亲含泪示意我接下,我颤抖着手从瞎婆婆手里接过那山一样沉重的“2元钱”,眼泪已经夺眶而出。许多年了,如今瞎婆婆早已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但老人家留给我的那1元钱,我却一直珍藏着。因为在我眼里,它已不再是普通的1元钱了,而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永不贬值的精神财富,它让我在人际关系日益商品化的今天,懂得如何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1)本文名为永不贬值的财富,表面上看这笔财富是指 ,而实际是指 。(2)本文采用了 的

12、记叙顺序,在围绕“帮我筹学费”这件事上,略写了 ,详写了 。这样安排是为了 。(3)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状态。(瞎婆婆)用她那枯柴似的手颤颤抖抖地从灰蓝色的土布兜里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1元钱。我颤抖着手从瞎婆婆手里接过那山一样沉重的“2元钱”,眼泪已经夺眶而出。(4)第段中,“我和母亲瞬间都明白了”什么?(5)谈谈你对文中这笔“永不贬值的财富”的看法。四、文言文阅读10(14分)张季鹰闻琴遇贺循刘义庆 贺司空1入洛2赴命,为太孙舍人。经吴阊门,在船中弹琴。张季鹰3本不相识,先在金阊亭,闻弦甚清,下船就贺,因共语,便大相知说4问贺:“卿欲何之?”贺曰:“入洛赴命,正尔进路5。”

13、张曰:“吾亦有事北京,因路寄载。”便与贺同发,初不告家,家追问乃知。(选自世说新语)【注释】1贺司空:即贺循。会稽郡山阴人,死后赠司空。曾任武康县令,后召补太子舍人,才进京。太子死后,其子立为皇太孙,贺循转为太孙舍人。2洛:洛阳,当时的都城。3张季鹰:苏州吴江人。有才华,但佯狂避世,不愿受礼法约束。4大相知说:意气相投。5正尔进路:正在赶路。(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上下一白每韵为一帖。(活板)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赏赐百千强(木兰诗)C是金陵人是以必得躬历山川(治水必躬亲)D更有痴似相公者齐之习辞者也(晏之使楚)(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卿欲何之?译 吾亦有事北京。译 (

14、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一句,很多版本写作“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你认为此处用问号和感叹号哪个更好,为什么?(4)读了文章,你认为张季鹰与湖心亭看雪一文中的谁更相像?请说明理由。五、作文。11(40分)当你挑灯夜战,喝着母亲端过来的一杯热牛奶是,你会感到幸福;当你失意落寞,听到师长那语重心长的鼓励话语时,你会感到幸福;当你苦尽甘来,与朋友分享人生旅途的收获时,你会感到幸福;当你感受着陌生人的真诚,领悟到生活的真谛时,你感到幸福幸福无处不在,幸福需要细细品味。请以“幸福就在身边”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017-2018学年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学八年级(下)开学语文试卷参考

15、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基础知识。1(2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悼念(do) 愧怍(zu) 吊唁(yn) 转弯抹角(m)B歼灭(jin) 拂晓(f ) 嫉妒(j) 文绉绉(zu)C荒谬(mi) 寒噤(jn) 阻遏(y) 毛骨悚然(sn)D尴尬(n) 瓦砾(l) 诘问(ji) 惊涛骇浪(hi)【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辨别能力。【解答】A有误。“转弯抹角”的准确读音“zhun wn m jio”;注意“愧怍”的读音。B有误。“文绉绉”的准确读音“wn zhu zhu”;注意“拂晓”的读音。C有误。“阻遏”的准确读音“z ”;注意“毛骨悚然”的读音。D准确。注意“尴尬”“瓦砾”的读音。故

16、选:D。【点评】此题为基础题,难度不大。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打好字音的基础,多读多写。2(2分)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A紧绷 沉静 横度长江 震耳欲聋B酷似 屏幕 眼花晾乱 摧枯拉朽C潇洒 由衷 如梦初醒 屏声敛息D遗嘱 鉴订 殚精竭虑 慷慨解囊【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解答】A有错别字,“横度长江”的“度”应为“渡”;B有错别字,“眼花晾乱”的“晾”应为“缭”;C没有错别字;D有错别字,“鉴订”的“鉴”应为“签”。故选:C。【点

17、评】解答此题,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对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同音字和形近字;同时还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3(2分)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五一”小长假,学校精心布置了“五个一”德育作业,引导全校学生过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劳动节”。B本届上海特奥会在国际奥特会运动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谱写了一曲响彻云霄的人道主义赞歌。C虽然敌人来势凶猛,简直锐不可当,但我军顽强战斗,终于击溃了敌人的疯狂进攻。D我市很多商家利用“十一”长假推出相应的楼市促销活动,各种各样的房源信息让众多购房者眼花缭乱,辨不清真伪。【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辨析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对成语要

18、做好积累,可以从词意、感情色彩和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另外,我们还要了解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解答】ABD成语使用正确;C有误,“锐不可当”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该成语褒贬不当,它是一个褒义词,不能用来指敌人。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问题,我们首先要正确理解成语的意思,然后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最后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4(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A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B2003年10月16日,我们靠自己力量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这是中国人永远值得纪念和骄傲的日子。C我们要确保安全生

19、产,防止万无一失。D近段时期以来,小王电脑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分析】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解答】A缺少主语,去掉“通过”或“使”;B正确;C否定词乱用,改为“防止”改为“确保”;D动宾搭配不当,改为“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注意把握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平时在语言表达中,要注意病句的发生。5(2分)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

20、,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A对偶 排比 拟人B排比 夸张 拟人C排比 对偶 反问D夸张 对偶 反问【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运用,它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写文章过程中要注意恰当运用。【解答】对偶。“苔痕”对“草色”;“上”对“入”;“阶绿”对“帘青”;排比。三个结构相似的句子排列在一起;拟人。“狠狠地”“目标”把“苇子”人格化了。故选:A。【点评】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排比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常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

21、子语气。6(2分)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 学习知识要一点一滴,善于积累, ;平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高峰。A能铺出千里路的是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B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C不显眼的细小石子,却能铺出千里路。D千里路的铺成,是有了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分析】此题考查语言简明、连贯、得体。解答此题要通读全句段去理解作者的表达的内容、情感,然后选择合适的选项。【解答】解析:本题要求选择合适的选项去填空。从分号的运用上,可以判断所填句是整段中的一个分句要考虑与下一句的关系。下句讲到“平凡努力”与“能攀登万仞高峰”的关系,填空句可考虑这种表达特点。从句式,内容两

22、方面思考:后一分句运用了“虽却”表折关系的词语,ACD从句式表达上均不符。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要理解句式表达特点。从选项中逐一辨析。7(10分)按下列要求默写古诗文句。(1)黄鹤楼一诗中,抒发怀乡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2)陋室铭中表明“陋室”不陋原因的语句是斯是陋室,唯吾德馨。(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5)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准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昧不同。(晏子使楚)【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

23、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解答】答案:(1)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2)斯是陋室,唯吾德馨(重点字:德馨)(3)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4)万里赴戎机(重点字:戎)(5)生于准北则为枳(重点字:枳)【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三、现代文阅读8(12分)阅读父亲的大学,完成下列各题。父亲的大学父亲到了上学的年龄,情愿盘腿坐在炕头帮祖母纺线,也不肯进学堂。父亲不上学,也就不

24、识字,他连自己的名字也认不得。而读过书的大伯三叔四叔,无一例外地成了“公家人”,虽然几年才回来一趟,但都是春风满面,神采飞扬。相比之下父亲却显得猥琐俗气。每当他们弟兄几个坐在一起,我甚至都不敢看父亲一眼。父亲当年为什么不肯上学,父亲从未说过,我也没问过。倒是母亲每每与父亲闹翻,最后总是毫不留情地质问父亲:那时你咋不上学呀,看看人家再看看你。母亲这话一出口,父亲便像霜打的茄子一样低下头,只顾一口接一口地吸烟,一声不吭。父亲不识字,闹了不少笑话。我上小学时,听说有一回父亲进城,直通通地就走进了女厕所,被一个女工骂了出来。父亲吓得魂不附体,苦苦哀求,后来甚至下了跪。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很快就在村里传

25、扬开了,有大半年的时间,父亲在村里走路,头总是垂得很低。这事虽然与我无关,但既然发生在自己父亲身上,我也就很难为情。每当看到或听到村里那些长舌的男人女人饶有兴致、添油加醋地谈论这件事时,我无不转身落荒而逃。回到家,真想戳着父亲的鼻子问他当初为什么不上学不读书,而偏偏去做那些纺棉花的女人活。但看到父亲寂寞苍老的样子,又禁不住顿生怜悯,真想抱住父亲的腿大哭一场。我上了高中,有一次,父亲怯生生地说想到学校来看我。听了这句话,我顿时感到一阵寒颤。我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诉父亲,学校共有几处厕所,男厕在哪一边,不厌其烦地给父亲讲解“男”字与“女”字的不同。父亲不说话,只低头默默地吸烟。返校后我忐忑不安地等父

26、亲来,夜里偷偷地拿红粉笔去加重厕所上的那个“男”字。我的担心是多余的,父亲最终没来看我。现在想想,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高考前夕,我回了趟家,到家时已近黄昏,但家门却还紧锁着。我坐在大门旁的石头上等父亲,看着黄昏一寸一寸地爬上泥墙。邻家婶子从家里走出来,抬头看见我,说:梅子,你咋才回来?你爹犯胃病吐血了!我“腾”地站起来,电击了一般。婶子又说:现在好了,昨儿出的院,这会儿在地里忙呢!我拔腿往田里跑,远远地看见父亲腰里扎着一根草绳子,那么瘦小枯干!我跑上去,默默地站在父亲身后,眼泪簌簌而下。父亲说,很晚了,咱回家吧。我与父亲拉着排子车往家走,一路无语。一抹晚霞在西边的天空灿烂地燃烧,映照着我羞红的

27、脸。终于等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天,父亲的话突然多了。我很难理解一向沉默寡言的父亲怎么就一时那么能说起来。凡是能想起来的,他都往外说。当年为啥不进学堂念书呀,那是因为家里穷呀,要是都上学,还不把你爷爷奶奶活活累死呀!你大伯三叔四叔都上过大学,就我没上过,现在好了,我闺女考上大学了,那就是我的大学!父亲每天都像复读机似的一遍遍地重复这些话。有时说得母亲烦了,就顶他:你歇会吧,自己的肠子还用别人给你量么!但父亲似乎已经不再怕母亲,仍是趾高气扬地说个不停。临上大学的前一天,一向舍不得多花一分钱的父亲摆了满满两桌酒席,把村长、支书、我小学的老师连同村里有些许墨水的人,都请到家里来。父亲红光满面,大声地说

28、着些谦虚里透看骄傲的话,与他们碰杯,与他们喝酒。父亲谈笑风生,神采飞扬,全没有了往日的卑下与猥琐。我躲在灯影里,泪流满面(1)阅读文章段,完成下列表格。时间事件“我”的心情我上小学时父亲走错厕所上了高中忐忑不安、担心高考前夕父亲得胃病,我回家看望父亲我考上了大学心酸、内疚、高兴(2)“父亲最终没来看我”的原因是什么?(3)请赏析第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父亲每天都像复读机似的一遍遍地重复这些话。(4)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父亲的大学”这一标题的理解?【分析】选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父亲因不识字闹了笑话被人嘲笑;第二部分写我上高中时怕父亲来看自己;第三部分写高考前夕我回家得知父亲病了;第四部

29、分写我考上大学后,父亲告诉了我他当初选择不上学是因为孝顺。【解答】(1)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和概括情节。根据第四段中的“我也就很难为情“可知第一空为“难为情“。根据第五段的内容可概括第二空答案为父亲要来学校看我。根据第六段中的“我拔腿往田里跑,远远地看见父亲腰里扎着一根草绳子,那么瘦小枯干“和“一抹晚霞在西边的天空灿烂地燃烧,映照着我羞红的脸“可知第三空答案为震惊惭愧。根据第七段和第八段的内容可概括第四空答案为:父亲因为我上了大学,变得神采飞扬。(2)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细读文本可知,父亲曾经因为进错了厕所而闹了很大的笑话,这让他很自卑。他之所以最终没有来学校看我,是因为怕自己再走错了厕

30、所,让女儿丢人,自己也丢人,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父亲的自卑心理导致的。(3)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把父亲比作复读机,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反复说表现父亲的高兴。(4)本题考查理解文章标题的能力。父亲没有上过学,标题却是“父亲的大学”,这就表达了遗憾之情;联系文中村人对父亲的嘲笑,此标题也表达了对父亲的怜悯;结尾我考上大学后,父亲说出了当年不上学的原因,此标题也表达了因父亲的孝顺而感动的感情。答案:(1)难为情 父亲要来学校看我震惊、惭愧 父亲因为我上了大学,变得神采飞扬(2)父亲怕自己再闹笑话,给女儿丢脸。父亲怕自己再出错,给自己丢脸。怕自己“猥琐俗气”的形象让女儿难堪。自卑感。(3)比喻。准确、

31、生动、形象,长期被人看不起的父亲终于在这一刻得到释放,心愿终于实现。反常的举动准确地表现父亲从急切期盼到如愿以偿的狂喜心理。(4)表达了父亲的遗憾。未能上大学是抑郁了父亲一生的心结。表达了父亲的梦想。女儿的大学就是自己的大学,女儿圆了父亲的大学梦。表达了父亲的解脱感和自豪感。对过去“猥琐”生活的解脱和对女儿的自豪。表达了对父亲的孝顺和自我牺牲的补偿。表达了女儿的感恩。考上大学是女儿对辛勤劳作的父亲的最好回报。【点评】文章标题可能有的作用:1、交代文章主要内容;揭示(暗示)文章主旨。2、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3、点明行文线索或感情线索。4、确定文章描写对象,确定文章的感情基调5、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

32、6、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富有哲理,引人思考9(12分)永不贬值的财富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当时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这在偏远的山村里可是件新鲜事,村里为此专门请乡电影队来放了场电影,以示祝贺。左邻右舍,张王李赵的婶子、大娘们知道我们家穷,也都你家10元,他家8元地往我家里送钱,帮我筹学费。望着桌上那一堆零碎的人民币,我被这淳朴的乡情、善良的父老乡亲深深地感动着。但令我终身难忘的却是入学前发生的一件事。那天上午,我正在家里收拾行李,准备启程。忽然,听到门外有个苍老的声音喊:“山子他娘在家吗?”母亲听见了,赶忙去开门。门外站着村里那个瞎眼的老婆婆,老人家一生没有儿女,相依为命的老伴死后,她大病一场

33、,两眼便失明了。平常只好握着竹竿,摸索着向左邻右舍要地瓜皮子度日。瞎眼婆婆对我母亲讲了一大堆赞扬我有出息的话,把我喊到她身边,用她那枯柴似的手颤颤抖抖地从灰蓝色的土布兜里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1元钱,对我说:“山子呀,我这个瞎眼老婆子也没钱,这2元钱是我用地瓜皮子从小贩手里换来的,两毛钱一斤,我共卖了十斤,你别嫌少,添着买本书吧。”怎么,2元钱?瞎婆婆手里分明拿着1元钱呀!望着这1元钱,我和母亲瞬间都明白了。多么奸诈的小商人,他们竟伤天害理地欺骗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婆子!要知道,这十斤地瓜皮子,瞎婆婆要风里来,雨里去在黑暗中摸索多少天,奔走多少户哇“怎么,你嫌少?”瞎婆婆的话打断了我的沉思,母亲含泪示

34、意我接下,我颤抖着手从瞎婆婆手里接过那山一样沉重的“2元钱”,眼泪已经夺眶而出。许多年了,如今瞎婆婆早已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但老人家留给我的那1元钱,我却一直珍藏着。因为在我眼里,它已不再是普通的1元钱了,而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永不贬值的精神财富,它让我在人际关系日益商品化的今天,懂得如何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1)本文名为永不贬值的财富,表面上看这笔财富是指瞎婆婆给的“2_元钱(或1元钱)”,而实际是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永不贬值的精神财富。(2)本文采用了倒叙的记叙顺序,在围绕“帮我筹学费”这件事上,略写了父老乡亲往我家送钱,详写了瞎婆婆来我家送钱。这样安排是为了更好

35、地表现出“永不贬值的财富”或主题表达的需要。(3)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状态。(瞎婆婆)用她那枯柴似的手颤颤抖抖地从灰蓝色的土布兜里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1元钱。我颤抖着手从瞎婆婆手里接过那山一样沉重的“2元钱”,眼泪已经夺眶而出。(4)第段中,“我和母亲瞬间都明白了”什么?(5)谈谈你对文中这笔“永不贬值的财富”的看法。【分析】本文题为永不贬值的财富,作者回忆十多年前考上大学时,村里的乡邻纷纷往我家里送钱,帮我筹学费,就连村里的瞎婆婆也不例外,但她送来的卖地瓜皮子的两元钱,分明就是一元的纸钞,我和母亲明白瞎婆婆被人骗了,但我们没有说破。那一元钱我一直保留着,它成了我记忆中的一笔

36、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永不贬值的精神财富,因为它让我在人际关系日益商品化的今天,懂得如何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解答】(1)本题考查标题的理解。文章的标题往往寓意深刻,要根据文意及主旨来理解其表面意与深刻内涵。根据文章记述的事件,可以看出这笔财富表面指的就是瞎婆婆给我的钱;再根据文末的“它已不再是普通的1元钱了,而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永不贬值的精神财富”一句,即可知其实际是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2)本题考查记叙顺序的判断与内容详略的分析。记叙的顺序分为三种:顺叙、插叙和倒叙,本文是以回忆的形式引出往事,是倒叙;文章内容的详略安排,是由中心决定的,本文重点表现瞎婆

37、婆在自己被人欺骗的情况下还想着去帮助他人的高贵品质,所以瞎婆婆是本文的写作重点,乡亲往我家送钱应是略写,而瞎婆婆来我家送钱则应详写。(3)本题考查人物心理情感的揣摩体会。第句描写的是瞎婆婆来我家的掏钱动作,“颤颤抖抖”一是表现她的年老,二是表现她看不见动作的艰难;即使这样她还想着来帮助我,更能表现她行为的可贵。第句是我对我接钱动作与心理的描写,根据前一句的分析,我们很明显可知,此时我的“颤抖”,是被瞎婆婆的行动所感动的,对她的行为的敬仰。(4)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根据前面瞎婆婆的话及对她的相关描写,我们可知,瞎婆婆说的“2元钱”之所以是“一元钱”,是因为她看不见,小商贩欺骗了她。(5)本题考查

38、阅读感悟的表达。解答此题要抓住文章的主旨,以“爱”为中心来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瞎婆婆给的“2元钱(或1元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永不贬值的精神财富(2分)(2)倒叙 父老乡亲往我家送钱 瞎婆婆来我家送钱 更好地表现出“永不贬值的财富”或主题表达的需要 (4分)(3)(4分)说明瞎婆婆年事已高,动作缓慢,同时这也是瞎婆婆对这来之不易的“2元钱”作出重大决策的表现。“我”被瞎婆婆的举动感动了,深知瞎婆婆送这“2元钱”的深情厚谊,这是不能自已的表现。(4)(2分)都明白了瞎婆婆说的“2元钱”会变成手中1元钱的缘由;或者明白了小商贩欺骗瞎婆婆,说好是2元钱,而实际只给了1元钱的事

39、情。(5)(3分)示例:瞎婆婆用被人欺骗的两元钱,让我们看到了人间的真爱,她虽然渺小,但却以高贵无私的行为对比了商贩的渺小,让我们懂得了爱的重要。【点评】理解标题的含义:(1)从把握文章标题的象征意义入手。理解象征手法,关键在于找出象征本体和象征对象之间的联系和共同点。(2)从理解标题的双关义入手。(3)从作者感情的出发点切入。(4)从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角度入手。(5)从寻找文章线索方面入手。(6)从寻找文章的文眼上发掘。(7)将标题中运用的修辞还原后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四、文言文阅读10(14分)张季鹰闻琴遇贺循刘义庆 贺司空1入洛2赴命,为太孙舍人。经吴阊门,在船中弹琴。张季鹰3本不相识,

40、先在金阊亭,闻弦甚清,下船就贺,因共语,便大相知说4问贺:“卿欲何之?”贺曰:“入洛赴命,正尔进路5。”张曰:“吾亦有事北京,因路寄载。”便与贺同发,初不告家,家追问乃知。(选自世说新语)【注释】1贺司空:即贺循。会稽郡山阴人,死后赠司空。曾任武康县令,后召补太子舍人,才进京。太子死后,其子立为皇太孙,贺循转为太孙舍人。2洛:洛阳,当时的都城。3张季鹰:苏州吴江人。有才华,但佯狂避世,不愿受礼法约束。4大相知说:意气相投。5正尔进路:正在赶路。(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DA上下一白每韵为一帖。(活板)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赏赐百千强(木兰诗)C是金陵人是以必得躬历山川(治水必躬亲)D

41、更有痴似相公者齐之习辞者也(晏之使楚)(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卿欲何之?译您想要去哪里吾亦有事北京。译我也有事要北上去洛阳(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一句,很多版本写作“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你认为此处用问号和感叹号哪个更好,为什么?(4)读了文章,你认为张季鹰与湖心亭看雪一文中的谁更相像?请说明理由。【分析】参考译文: 贺司空(贺循)到洛阳接受任命,担任太孙舍人,经过吴郡的西门时,贺循在船上弹琴。张季鹰(张翰)原本不认识贺循,听到清丽的琴声,就上船拜见贺循,一经交谈,便引为知己非常兴奋。他问贺循”你要去哪里?”贺循说!去洛阳接受新任,正在赶路。张季鹰说“我也有事要去洛阳,就搭你的船一起

42、去吧。于是和贺循一同启程,也没通知家里,家人后来经过打听才知道此事。【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的含义,进行比较,得出答案即可。 A第一个“一”,全;第二个“一”,数词。选项加点词意义不同。B第一个“强”,勉强,尽力;第二个“强”,有余。选项加点词意义不同。C第一个“是”,判断动词;第二个“是”,这,此。选项加点词意义不同。D两个“者”都是“的人”的意思。选项加点词意义相同。故选:D。(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

43、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句中重点词有:之,到,往;何之,宾语前置。句意为:您想要去哪里?句中重点词有:亦,也;北京,北去洛阳。句意为:我也有事要北上去洛阳。(3)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表达效果。作答时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结合符号本身的特点和句子的内容分析。问号表示疑问,如果这里用问号,表示金陵客不敢相信在这样的时间地点会遇到有共同志趣爱好的人;感叹号表示惊喜、感叹,如果这里用问号,表现为遇见志同道合的人而兴奋激动,也与前面的“大喜”相吻合。(4)本题考查概括人物特点的能力。解答此题需在通晓两文大意的基础上,来分析人物之间的相似点。结合两文内容,可以认为张季鹰与金陵客更相像,分别从“金陵客遇

44、到夜深人静时独自一人到湖心亭看雪的张岱的言行”和“张季鹰见到贺循的言行”来分析;也可以认为张季鹰与张岱更相像,从两个人特立独行的行为来分析。答案:(1)D(2)您想要去哪里?我也有事要北上去洛阳。(3)示例一:用问号好,更能表现出金陵客惊讶不已,不敢相信在这样的时间地点会遇到有共同志趣爱好的人。示例二:用感叹号好,能更好地表现金陵客的惊喜不已,为遇见志同道合的人而兴奋激动。(用感叹号与前面的“大喜”相吻合)(4)示例一:张季鹰与金陵客更相像。金陵客遇到夜深人静时独自一人到湖心亭看雪的张岱,非常兴奋,禁不住拉住他“同饮”,引力知己;张季鹰在金阊亭听到贺循清丽的琴声就上船拜见,非常兴奋,并且跟着他

45、同去洛阳,也没通知家里人。可见他们都是率性而为的性情中人。(不被常人理解)示例二:张季鹰与张岱更相像。张岱在大雪三日后,深夜独往湖心亭看雪,遇见金陵客后,“强饮三大白而别”,表现出他的特立独行(与众不同、率性、另类、执着);而张季鹰遇到贺循后,说走就走,甚至不通知家里人,也表现出他的特立独行(与众不同、率性、另类、执着)。【点评】强刚强侠气(强悍)赏赐百千强(有余)不可强以仕(勉强)慕义强仁(力行)以弱为强者(强盛,强大)项为之强(同“僵”,僵硬)五、作文。11(40分)当你挑灯夜战,喝着母亲端过来的一杯热牛奶是,你会感到幸福;当你失意落寞,听到师长那语重心长的鼓励话语时,你会感到幸福;当你苦尽甘来,与朋友分享人生旅途的收获时,你会感到幸福;当你感受着陌生人的真诚,领悟到生活的真谛时,你感到幸福幸福无处不在,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月考试卷 > 八年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