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22785 上传时间:2020-02-2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5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8-2019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8-2019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8-2019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8-2019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8-2019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5分)1(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母语是cn ln的阳光,炽烈而充沛;母语是生命的lin y,温柔而美好;母语是ng rn的绿地,芬芳而宜人。我们的母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的记忆,它使我们的民族精神、民族情结在我们心中(潜滋暗长|高歌猛进)。保护、掌握并了解我们的母语,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1)根据拼音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短语填在A处横线上。A处的短语是 。(3)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在下面的横线上。2(10分)近期,港闸中学八(1)班开展“我爱家乡”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

2、动,请你完成以下活动任务。(1)活动一:写邀请函 八(1)班班委决定邀请语文组的老师们1月18日下午3时到学校诚善楼报告厅一起参加“我爱家乡”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以八(1)班班委的名义写一份邀请函。(2)活动二:拟写标题 1月18日,南通市博物馆馆长胡汉先生在港闸中学为八(1)班同学做了关于南通文化遗产的讲座。胡先生博学多才,结合南通实际情况,从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个方面做了丰富而精彩的讲座,并对如何保护我们南通的文化遗产提出了可行的建设性意见。同学们听得专心,受益匪浅,更加了解了南通,也更加热爱南通。 请你为上面这则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20个字)(3)活动三:根据提示填空 热爱自

3、己的家乡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法国作家法布尔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写出了不朽的巨著 ,这部作品被称为“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你能根据下面文字的提示写出是哪些昆虫吗? 这种小动物长着六只短短的腿,尾巴上像挂了一盏灯似的,雄的发育成熟,会生出翅盖,像甲虫一样。 它在法布尔笔下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服。 3(10分)用课文原句填空。(1)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孟子)(2)老骥伏枥, 。(曹操龟虽寿)(3)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4)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5) ,绿水逶迤。(欧阳修采桑子)(6)风声一何盛, 。(刘桢赠从弟)(7)王维使至塞上中“ ,

4、”描绘了古丝绸之路上大漠雄奇壮丽的风光。(8)崔颢黄鹤楼中“ ? ”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境相仿,表现了诗人的乡愁。二、阅读(60分)4(6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军城早秋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注】严武:唐朝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1)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一、二两句的景象。(2)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写得水到渠成、果敢利落,你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5(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孙叔敖纳言 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

5、,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孙叔敖对曰:“甚善,谨记之。”【注】令尹:楚国官名,相当于宰相。国:指都城。吊:吊唁。不肖:自谦之词,没有才能,不能干,没有贤德。受吏民之垢:意即担任宰相一事,这是一种谦虚的说法。(1)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子 独 后 吊,岂 有 说 乎(2)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

6、词的意思。孙叔敖为楚令尹 有一老父衣粗衣 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 敬受命 (3)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4)请简要概括文中孙叔敖采纳了老父哪三条谏言。(5)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孙叔敖是一个怎样的人。6(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古诗词中的华夏春天四季中,人们最喜爱的是春天。生机勃发繁花似锦的大好春色,自然成了诗人热情吟诵的对象。而这些千古华章,又成了人们了解我国春天气候特点的极好材料。我国的春天来得急速。宋代白玉蟾的立春中说:“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宋代李时则在十二月立春中写下这样的诗句:“盘装荞

7、菜迎春饼,瓶插梅花带雪枝。”诗中的东风,即春风。可见,虽然春天急迫地降临人间,但是大地仍然雪初化,冰未融,瞧这春季来得有多快!这类诗句中最精彩的,还是唐代贺知章在长安写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前两天看柳,枝上还是光秃秃的,可是今天却看见嫩叶已经从芽苞中绽出。原来,这是因为北方春季升温快,物候变化迅速。2001年3月20日至21日,我在北京紫竹院公园也看到了柳树两天内发叶时情况。正是因为柳树春季发叶如此迅速,诗人才会用剪刀这类令人联想到动作快速的词汇来描写。唐代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个比喻人们

8、能够普遍接受,也就说明我们生活中确有植物在春天迅速开花的事实。我国南北春季到来有早有晚。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千古传诵的佳句。我在这里引用它的目的是想说明,华夏大地五湖四海并非都同时被春风吹绿。如果把连续五天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准,那么北纬28的长沙3月10日入春,北纬30的武汉3月15日春到,而北纬32的南京则要到3月25日春天才姗姗来迟。可见春天的脚步是有先后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东北大地仍然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冬,而广东已经告别春天进入绿阴深深的夏季了。实际上,古代诗人早已发现南北春季到来的时间不同。例如唐代张敬忠在边词中说:“五原春

9、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现代气象资料表明,西安大约在3月下旬春天已经开始,而纬度较高的内蒙古五原,春天到来的脚步则要晚到4月20日左右。所以,当五原,河冰刚融化时,皇都长安则早已姹紫嫣红过去,时近暮春了。我国的春季冷暖多变。宋代诗人吴涛的绝句中讲了这样一件怪事:“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天气暖热得人们已经穿起单衣,桃花落尽,野梅结籽,田野里已经响起蛙声,可是突然间,蛙声却没有了:这在气象学中叫作“倒春寒”。宋代的萧立在春寒叹中形象地描写了“倒春寒”造成的灾害。“今年有田谁力种?恃牛如命牛亦冻。君不见邻翁八十不得死,昨

10、夜哭牛如哭子。”夜黑更深,寒风呼啸,赖以生存的耕牛已经冻死,风中夹杂着八十老翁凄惨的哭声,令人心碎。为什么会出现“倒春寒”的现象呢?因为我国春季还经常有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寒冷空气。如果前期冷空气少,春暖快,长期积聚的北方强冷空气一旦南下,便会发生强烈的季节逆转,春天里又会出现严寒的天气。古代诗人对我国春季的认识是十分丰富的,他们描写华夏春天的诗词不仅在文学上,而且在科学上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选自中华活页文选,有改动)(1)根据全文内容,概括我国春天气候的几个特点。(2)文中画线的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例如唐代张敬忠在边词中说:“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

11、,正是长安花落时。”(3)下面加点的字词可以删去吗?请说说理由。而纬度较高的内蒙古五原,春天到来的脚步则要晚到4月20日左右。(4)第四段中作者分别引用了吴涛的绝句和萧立的春寒叹来写“倒春寒”,这两首诗可以调换顺序吗?7(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访 兰贾平凹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一趟,带回些野兰来培栽。几年之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余品种,像要作一个兰草园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就都跑来观赏,父亲并不因此而得意,反而倒有几分愠怒。以后又进山去,可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这事很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有一次再进山的时候,要我和他一块:“访兰去吧!”我们走了半天,

12、一直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一道瀑布,从几十丈高的山崖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的响声,水沫扬起来,弥漫了半天,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丽的虚幻。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着了一层寒烟;香气浓烈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又动手要挖起一株来,想,父亲会培育这仙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培栽,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类、形状的呢!父亲却把我制止了。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我说:“这里的好!”“怎么个好呢?”我却说不出来。家里的的确比这里的看着好看,这里的却比家里的清爽。“

13、是味儿好像不同吗?”“是的。”“这是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儿?!”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原气,长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一经培栽,便成了玩赏的盆景。”“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更繁更大了呢!”“样子是似乎美了,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么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欣赏它呢?“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人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的叶纯,开的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灵性。”我再也不敢去挖这些野兰了。欣赏它的这种纯朴,后悔以前为什么喜爱着它而却无形中就毁了它呢!父亲拉

14、我坐在潭边,我们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着兰,也在看着我,说:“做人也是这样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了品格;低俗的人不会给社会有贡献的。”我深深地记着父亲的话,从那以后,已经是15年过去了,我一直未敢忘却过。(1)认真阅读选文第一段,说说它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请为第节画线句从描写的角度写一段赏析性批注。 那里有一道瀑布,从几十丈高的山崖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的响声,水沫扬起来,弥漫了半天,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丽的虚幻。批注: (3)盆景之兰与空谷之兰各有特点,它们的区别是什么?(4)从选文看父亲带我访兰的真正意图是什么?(5

15、)阅读选文和链接材料,思考它们在写法上的相同点及其作用。 链接材料: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三、作文(65分,其中含写字5分)8(60分)请以“原来,我也拥有这么多”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2018-2019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积累与运用(25分)1(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母语是cn ln的阳光,炽烈而充沛;母语是生命的lin y,温柔

16、而美好;母语是ng rn的绿地,芬芳而宜人。我们的母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的记忆,它使我们的民族精神、民族情结在我们心中(潜滋暗长|高歌猛进)。保护、掌握并了解我们的母语,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1)根据拼音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短语填在A处横线上。A处的短语是潜滋暗长。(3)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在下面的横线上。【分析】(1)本题考查字形。根据拼音和语境来确定所填词语的写法。“cn ln的阳光”写作“灿烂的阳光”;“生命的lin y”写作“生命的涟漪”;“ng rn的绿地”写作“盎然的绿地”。(2)本题考查词语辨析。根据语境,和词语含义来辨析。潜滋暗长:在暗中不知不觉

17、地生长。高歌猛进:高声歌唱;奋勇前进。形容斗志高昂;勇往直前。根据语境“我们的民族精神、民族情结在我们心中”应该选“潜滋暗长”。(3)本题考查病句修改。研读语句,确定病句类型,然后修改即可。“保护、掌握并了解”语序不当,应该调整为“了解、掌握并保护”。【解答】答案:(1)灿烂 涟漪 盎然(2)潜滋暗长(3)了解、掌握并保护我们的母语,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能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的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的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2(10分)近期,港闸中学八

18、(1)班开展“我爱家乡”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活动任务。(1)活动一:写邀请函 八(1)班班委决定邀请语文组的老师们1月18日下午3时到学校诚善楼报告厅一起参加“我爱家乡”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以八(1)班班委的名义写一份邀请函。(2)活动二:拟写标题 1月18日,南通市博物馆馆长胡汉先生在港闸中学为八(1)班同学做了关于南通文化遗产的讲座。胡先生博学多才,结合南通实际情况,从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个方面做了丰富而精彩的讲座,并对如何保护我们南通的文化遗产提出了可行的建设性意见。同学们听得专心,受益匪浅,更加了解了南通,也更加热爱南通。 请你为上面这则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2

19、0个字)(3)活动三:根据提示填空 热爱自己的家乡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法国作家法布尔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写出了不朽的巨著昆虫记,这部作品被称为“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你能根据下面文字的提示写出是哪些昆虫吗? 这种小动物长着六只短短的腿,尾巴上像挂了一盏灯似的,雄的发育成熟,会生出翅盖,像甲虫一样。萤火虫 它在法布尔笔下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服。杨柳天牛【分析】(1)本题考查应用文写作。根据题干要求,注意邀请函的格式即可。(2)本题考查新闻标题拟写。根据材料内容,结合题目要求来拟写新闻标题。拟写新闻标题,可以根据新闻事件最主要的要素:人物、事件来概括即可。根据材料内容,“

20、南通市博物馆馆长胡汉先生在港闸中学为八(1)班同学做了关于南通文化遗产的讲座”概述了最主要的新闻事实,据此来概括作答即可。(3)本题考查名著知识。根据平时积累作答即可。【解答】答案:(1)邀请函尊敬的语文组老师们: 1月18日下午3时,我班在我校诚善楼报告厅开展“我爱家乡”语文实践活动,诚恳邀请您光临指导。 八(1)班班委 1月15日(2)胡汉先生为港闸中学学子做文化遗产讲座;(3)昆虫记 萤火虫 杨柳天牛。【点评】新闻标题拟写的基本方法1两个必备要素:人物、事件;2一般采用主谓句:“谁 做什么”或“谁 怎么样”3语句一般具有判断性。3(10分)用课文原句填空。(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

21、武不能屈。(孟子)(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5)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欧阳修采桑子)(6)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刘桢赠从弟)(7)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古丝绸之路上大漠雄奇壮丽的风光。(8)崔颢黄鹤楼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境相仿,表现了诗人的乡愁。【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22、。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解答】答案:(1)贫贱不能移(2)志在千里(3)悠然见南山(4)似曾相识燕归来(注意“燕”的书写)(5)轻舟短棹西湖好(注意“棹”的书写)(6)松枝一何劲(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8)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注意“暮”的书写)【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二、阅读(60分)4(6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军城早秋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

23、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注】严武:唐朝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1)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一、二两句的景象。(2)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写得水到渠成、果敢利落,你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分析】此诗描写作者率领军队与入侵的吐蕃军队进行激烈战斗的情景。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全诗表现了边防将帅在对敌作战中的警惕性,以及刚毅果敢的性格和蔑视敌人的豪迈气概。格调高昂,读来使人振奋。【解答】(1)本题考查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

24、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前两句的意思是:昨夜萧瑟的秋风卷入驻守的关塞;极目四望,但见边月西沉,寒云滚滚。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2)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后两句的意思是:一再命令那些勇猛的将士追击敌人,不要让敌人一兵一马从战场上逃回。表现了将士们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答案:(1)昨天夜里,秋风瑟

25、瑟,卷入驻守的边塞;极目四望,但见边月西沉,寒云滚滚。(2)充满自信、蔑视敌人的豪迈气概。译文:昨夜萧瑟的秋风卷入驻守的关塞;极目四望,但见边月西沉,寒云滚滚。一再命令那些勇猛的将士追击敌人,不要让敌人一兵一马从战场上逃回。【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掌握,学生要明确,作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画面,联系创作背景感受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5(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孙叔敖纳言 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

26、: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孙叔敖对曰:“甚善,谨记之。”【注】令尹:楚国官名,相当于宰相。国:指都城。吊:吊唁。不肖:自谦之词,没有才能,不能干,没有贤德。受吏民之垢:意即担任宰相一事,这是一种谦虚的说法。(1)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子 独 后 吊,岂 有 说 乎(2)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孙叔敖为楚令尹担任有一老父衣粗衣穿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使端正敬受命教导(3)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27、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4)请简要概括文中孙叔敖采纳了老父哪三条谏言。(5)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孙叔敖是一个怎样的人。【分析】译文: 孙叔敖作楚国的令尹,一国的官吏和百姓都来祝贺。有一个老人,穿着麻布制的丧衣,戴着白色的丧帽,最后来吊丧。孙叔敖整理好衣帽出来接见了他,对老人说:“楚王不了解我没有才能,让我担任令尹这样的高官,人们都来祝贺,只有您来吊丧,莫不是有什么话要指教吧?”老人说:“是有话说。当了大官,对人骄傲,百姓就要离开他;职位高,又大权独揽,国君就会厌恶他;俸禄优厚,却不满足,祸患就可能加到他身上。”孙叔敖向老人拜了两拜,说:“我诚恳地接受

28、您的指教,还想听听您其余的意见。”老人说:“地位越高,态度越谦虚;官职越大,处事越小心谨慎;俸禄已很丰厚,就不应索取分外财物。您严格地遵守这三条,就能够把楚国治理好。”孙叔敖回答说:“您说得真对,我会牢记在心的。”【解答】(1)本题考查句子停顿。作答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来划分停顿。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可以根据语感直接作答。这个句子的意思是:只有您来吊丧,莫不是有什么话要指教吧?故停顿应为:子|独 后 吊,岂|有 说 乎。(2)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句意为:孙叔敖作楚国的令尹。

29、为,担任。句意为:有一个老人,穿着麻布制的丧衣。衣,穿。句意为:孙叔敖整理好衣帽出来接见了他。正,使端正。句意为:我诚恳地接受您的指教。命,教导。(3)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禄,俸禄;患,祸患。句子翻译为:身份高了却对人骄横无礼,人民就会离开他;地位高了却擅自用权的人君王就会厌恶他,俸禄优厚了却不知足的人祸患就隐

30、伏在那里。(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三条建议对应的原句是“位已高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可以分别概括为:位高意下、官大心小、禄厚慎取。(5)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楚国令尹孙叔敖位高权重,可面对一普通“老父”却是先“正衣冠”后“再拜”,由此可见他是孙叔敖是个谦逊有礼,善于听从别人意见,并能虚心接受的好官员。答案:(1)子|独 后 吊,岂|有 说 乎(2)担任 穿 使端正 教导(3)身份高了却对人骄横无礼,人民就会离开他;地位高了却擅自用权的人君王就会厌恶他,俸禄优厚了却不知足的人祸患就隐伏在那里。(4)位高意下、官大心小、禄厚慎取(5)孙叔敖是一个谦虚、能听取别人意见

31、的人,从文中对他的动作描写“正衣冠而见之”“再拜”及语言描写“臣之不肖”“敬受命,愿闻余教”“甚善,谨记之”这些语句可以看出。【点评】句子划分停顿:1主谓之间要停顿。2动宾(动补)之间要停顿。3发语词和句首关联词、语气词之后要停顿。4语句倒装处要停顿。5承前指示代词之后要停顿。6句中转折连词“而”前要停顿。6(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古诗词中的华夏春天四季中,人们最喜爱的是春天。生机勃发繁花似锦的大好春色,自然成了诗人热情吟诵的对象。而这些千古华章,又成了人们了解我国春天气候特点的极好材料。我国的春天来得急速。宋代白玉蟾的立春中说:“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宋代李时则在

32、十二月立春中写下这样的诗句:“盘装荞菜迎春饼,瓶插梅花带雪枝。”诗中的东风,即春风。可见,虽然春天急迫地降临人间,但是大地仍然雪初化,冰未融,瞧这春季来得有多快!这类诗句中最精彩的,还是唐代贺知章在长安写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前两天看柳,枝上还是光秃秃的,可是今天却看见嫩叶已经从芽苞中绽出。原来,这是因为北方春季升温快,物候变化迅速。2001年3月20日至21日,我在北京紫竹院公园也看到了柳树两天内发叶时情况。正是因为柳树春季发叶如此迅速,诗人才会用剪刀这类令人联想到动作快速的词汇来描写。唐代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忽如一夜春

33、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个比喻人们能够普遍接受,也就说明我们生活中确有植物在春天迅速开花的事实。我国南北春季到来有早有晚。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千古传诵的佳句。我在这里引用它的目的是想说明,华夏大地五湖四海并非都同时被春风吹绿。如果把连续五天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准,那么北纬28的长沙3月10日入春,北纬30的武汉3月15日春到,而北纬32的南京则要到3月25日春天才姗姗来迟。可见春天的脚步是有先后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东北大地仍然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冬,而广东已经告别春天进入绿阴深深的夏季了。实际上,古代诗人早已发现南北春季到来的时间不同

34、。例如唐代张敬忠在边词中说:“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现代气象资料表明,西安大约在3月下旬春天已经开始,而纬度较高的内蒙古五原,春天到来的脚步则要晚到4月20日左右。所以,当五原,河冰刚融化时,皇都长安则早已姹紫嫣红过去,时近暮春了。我国的春季冷暖多变。宋代诗人吴涛的绝句中讲了这样一件怪事:“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天气暖热得人们已经穿起单衣,桃花落尽,野梅结籽,田野里已经响起蛙声,可是突然间,蛙声却没有了:这在气象学中叫作“倒春寒”。宋代的萧立在春寒叹中形象地描写了“倒春寒”造成的灾害。“今年有田谁力种?恃牛

35、如命牛亦冻。君不见邻翁八十不得死,昨夜哭牛如哭子。”夜黑更深,寒风呼啸,赖以生存的耕牛已经冻死,风中夹杂着八十老翁凄惨的哭声,令人心碎。为什么会出现“倒春寒”的现象呢?因为我国春季还经常有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寒冷空气。如果前期冷空气少,春暖快,长期积聚的北方强冷空气一旦南下,便会发生强烈的季节逆转,春天里又会出现严寒的天气。古代诗人对我国春季的认识是十分丰富的,他们描写华夏春天的诗词不仅在文学上,而且在科学上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选自中华活页文选,有改动)(1)根据全文内容,概括我国春天气候的几个特点。(2)文中画线的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例如唐代张敬忠在边词中说:“五原春色旧

36、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3)下面加点的字词可以删去吗?请说说理由。而纬度较高的内蒙古五原,春天到来的脚步则要晚到4月20日左右。(4)第四段中作者分别引用了吴涛的绝句和萧立的春寒叹来写“倒春寒”,这两首诗可以调换顺序吗?【分析】这篇文章首先由人们对春天的喜爱引出说明对象,接着介绍了古诗词中体现出的春天的特点:我国的春天来得急速、我国南北春季到来有早有晚、我国的春季冷暖多变,最后总结全文,告诉我们描写华夏春天的诗词不仅在文学上,而且在科学上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解答】(1)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提取,通读全文,可知从段可以找到答案,根据第二段、第三

37、段、第四段每段的首句,即每段的中心句,提取信息,用原句解答即可。(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细读本句可知,引用了古人诗句,这是引用。同时又是一个真实具体的例子,所以是举例子。根据本段首句可知此处举例与引用说明的内容。(3)本题考查赏析说明文语言。这句话中加点的“左右”是一个表示估计的副词,如果去掉,语气就变得过于肯定,明显与事实不相符,这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所以不能去掉。(4)本题主要考查了材料的使用。需要辨别引用这两处诗句是为了说明什么:引用吴涛的绝句是为了说明“这在气象学中叫作倒春寒”,即介绍了倒春寒的现象;后引用萧立的春寒叹形象地描写了“倒春寒”造成的灾害。这样先说明现象再说明这

38、种现象带来的危害,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的,因此这样安排。答案:(1)我国的春天来得急速,我国南北春季到来有早有晚,我国的春季冷暖多变。(2)运用了举例子、引用的说明方法,举了唐代张敬忠的边词,具体真实地说明我国古代诗人早已发现南北春季到来的时间不同,从而说明了南北春季到来有早有晚。(3)不能删去。“左右”表示估计,在文中指内蒙古五原的春天要到4月20日前后才到,去掉,就是在4月20日这一天到,与事实不符,用“左右”,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4)不可以调换,两者之间是逻辑顺序。引用吴涛的绝句是为了说明“倒春寒”的现象,引用萧立的春寒叹是为了说明“倒春寒”造成的灾害,先讲现象,再讲灾害,符

39、合人们的认知规律,调换后不符合逻辑。【点评】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作比较: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打比方:就是运用比喻把事物的特征说清楚。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7(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访 兰贾平凹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一趟,带回些野兰来培栽。几年之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余品种,像要作一个兰草园似的。方圆十

40、几里的人就都跑来观赏,父亲并不因此而得意,反而倒有几分愠怒。以后又进山去,可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这事很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有一次再进山的时候,要我和他一块:“访兰去吧!”我们走了半天,一直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一道瀑布,从几十丈高的山崖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的响声,水沫扬起来,弥漫了半天,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丽的虚幻。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着了一层寒烟;香气浓烈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又动手要挖起一株来,想,父亲会培育这仙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培栽,

41、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类、形状的呢!父亲却把我制止了。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我说:“这里的好!”“怎么个好呢?”我却说不出来。家里的的确比这里的看着好看,这里的却比家里的清爽。“是味儿好像不同吗?”“是的。”“这是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儿?!”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原气,长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一经培栽,便成了玩赏的盆景。”“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更繁更大了呢!”“样子是似乎美了,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么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欣赏它呢?“这正是

42、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人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的叶纯,开的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灵性。”我再也不敢去挖这些野兰了。欣赏它的这种纯朴,后悔以前为什么喜爱着它而却无形中就毁了它呢!父亲拉我坐在潭边,我们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着兰,也在看着我,说:“做人也是这样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了品格;低俗的人不会给社会有贡献的。”我深深地记着父亲的话,从那以后,已经是15年过去了,我一直未敢忘却过。(1)认真阅读选文第一段,说说它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请为第节画线句从描写的角度写一段赏析性批注。 那里有一道瀑布,从几十丈高的山崖直

43、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的响声,水沫扬起来,弥漫了半天,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丽的虚幻。批注:景物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兰草优美的生活环境,为兰花的出现以及揭示兰花美的本质作铺垫。(3)盆景之兰与空谷之兰各有特点,它们的区别是什么?(4)从选文看父亲带我访兰的真正意图是什么?(5)阅读选文和链接材料,思考它们在写法上的相同点及其作用。 链接材料: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分析】本文通过记叙父亲以前总到山里寻找兰花,后来却不带花回来,一天父亲和我到山中访兰,告诉我栽种在家里的兰花虽然美丽,但

44、是失去了野外兰花的淳朴的品格和气质,启示我一个人只有保持纯真质朴的品性,不献媚,不低俗,才能为人们所敬重,才能有益于社会。【解答】(1)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分析。文章第一段,写父亲因别人到自家来赏兰,而不再挖野生兰草栽培,转而带“我”去深山“访兰”。“我”对此很不理解。读者自然也大惑不解。由此可见,本段设置了悬念,能激发读者的兴趣,为下文“访兰”畜势。(2)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要求从描写角度方面进行分析。“那里有一道瀑布,从几十丈高的山崖直直垂下”这个句子是景物描写,描绘了兰草的生长环境之优美清幽,为揭示兰花的本质美作了铺垫。(3)本题考查文章信息的提取与概括。盆景之兰,在第段中,父亲说:“样子是似乎美了,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空谷之兰,在第段中,父亲说:“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人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的叶纯,开的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灵性。”把父亲的这两句话用恰当的短语进行概括,即为本题答案。(4)本题考查人物行为目的的分析。父亲带我访兰的目的,在第段中:父亲说:“做人也是这样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了品格;低俗的人不会给社会有贡献的。”父亲是为了教导儿子,让他从兰草身上学到做人的道理,才领他来访兰的。(5)本题考查文段比较分析阅读的能力。本文将盆景之兰与空谷之兰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期末试卷 > 八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