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江西省吉安八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22393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8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江西省吉安八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9-2020学年江西省吉安八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19-2020学年江西省吉安八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19-2020学年江西省吉安八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19-2020学年江西省吉安八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9-2020学年江西省吉安八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一、语文知识及其运用(10分)1(2分)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字形和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漂碧(pio) 鸢飞戾天(l) 泠泠(lng) 轩邈(mo)B白沙堤(t) 重岩叠障(zhng) 略无阙处(qu) 急湍(tun)C东皋(go) 林寒涧啸(s) 飞漱其间(sh) 属引凄异(sh)D由衷(zhng) 眼花缭乱(lio) 渗透(shn) 颁(bn)发2(2分)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万国博览会”的确是历史上引人注目的答事件,是开放的南昌亮给世界的一张名片。B学校的学术报告厅已被大家挤满,演讲台上是激昂的演讲,

2、台下是屏息敛声的倾听。C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以摧枯拉朽之势赢得了中国各阶层观众的喜爱。D传销人员对民警突然出现表现得一脸茫然,直到被民警团团围住才如梦初醒。3(2分)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即将召开的第十三届全运会增设了围棋、攀岩、龙舟等深受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B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D随着“天舟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4(2分)下列句子中配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我们读小说,实际上也就是随着小说家的笔触,神游于小说所虚构的世界之中小说离不开虚构和想象当

3、然,想象不要太离谱,要尽可能遵循原作的思路其实,这种想象的快乐不是小说家的专利,也可以通过你自己的尝试来获得与小说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ABCD5(2分)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有人说战争没什么好写,因为战争是丑的,是破坏的。假如社会上的一切都可以作为文艺作品的材料,不知为何单单把战争排除在外;假如文艺含有奖善惩恶的目的,那么,_,为什么不可以写呢?A写战争就是善与恶的交锋B战争正是善与恶的交锋C战争正是善与恶交锋的材料D写战争用的就是善与恶交锋的材料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6(4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太原早秋李白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4、。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注释:岁落:光阴逝去。众芳歇:花草已凋零。“大火”指星名,二十八星宿之一,也就是“心宿星”,居于正南,“流”指向下行,这里点出了时至七月了。云色渡河秋:云彩飘过黄河,也呈现秋色。(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的前四句写古城太原的秋景,突出了其早秋的景色特点。B诗歌的后四句转而抒发情感。C诗歌的前四句都是按照由上而下的顺序来写太原的秋景。D诗歌通过对早秋自然环境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故乡及其亲人的思念之情。(2)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注重了文题相映,特别是在颔联两句的末尾分别用了“早”“秋”两个字,照应

5、诗题。B“心飞故国楼”写梦醒之后的状况,一个“飞”字,表现了诗人心花怒放的心情。C诗歌的末尾两句用汾河滚滚不绝的流水比喻自己悠悠不断的归思,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情景交融,生动感人。D想象丰富、气势宏大是李白诗歌的特点之一,这首诗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7(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记游松风亭苏轼 余尝寓居惠州嘉佑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林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注:本文是苏轼贬官惠州时所作。寓居:暂居。意谓:心里说,文中有“心

6、想”之意。死敌:死于敌手。死法:死于军法。熟歇:好好地休息一番。(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余/尝寓居惠州嘉佑寺 B 思欲/就林止息C 望亭/宇尚在木末 D 由是/如挂钩之鱼(2)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尝 若 虽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4)本文写出了作者游览时怎样的心情?作者从中悟到什么?8(8分)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1) ,猎马带禽归。(2)晴川历历汉阳树, 。(3) ,浅草才能没马蹄。(4)大漠孤烟直, 。(5) ,云生接海楼。(6) ,天山共色。(7)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 。三、现代文阅读(30分)9(16分)一株赶考

7、的麦子洛水六月麦香,父亲像个将军,一把镰刀,几根烟,就把麦子连根拔起。曾经,我是父亲的影子,像个游兵散勇,在他身后无所事事。父亲从不责怪我,直到那年高考,我才明白,他对我有着别样的期待,在他人生的麦田里,我是一株赶考的麦子。高考前两天,学校不组织统一上课,让我们根据各自情况自行调整,准备迎考。我心念一转,决定打道回家。半年的闭关苦读,我和时节完全脱钩。回到家才发现,满地金黄,漫天麦香,已到收麦季节。时间过得真快,更让我措手不及的是,在我面前巍峨多年的父亲,已没有我高了!对我的火线回归,父亲很欣慰。“上阵父子兵”,麦收是父亲最重要的战役,多年来,我们一直并肩作战,把时光打得颗粒归仓。父亲拿起一把

8、镰刀,试试锋刃,递给我:今年麦倒伏,要用手割了。我心生忐忑,过去割麦,是跟在收割机后,零打碎敲,对抗性为零,现在回到冷兵器时代,和麦子打“阵地战”,我还真有些力不从心。我接过镰刀,掂了掂,我明白,我怎么也做不到父亲那样游刃有余。六月,阳光如织,我是条落网的鱼。 我不时直起腰,汗水沿着脊梁沟,一泻而下,酸痛逆流而上。我低估了弱不禁风的小麦,那把镰刀也临阵倒戈,把我的掌心磨满水泡。我暴露在麦芒般的阳光里,孤立无援。父亲却像个无坚不摧的坦克,带着饱满的信心与斗志,所向披靡。在这里,父亲总是火力十足。我不得不承认,这片麦田是父亲的主场,我则是他的啦啦队。这是场父亲的“战争”,我无法提供“火力”支持,但

9、可供给茶水。父亲看看我的手:使不惯?别攥太紧,和拿笔一样。我点点头。镰刀是父亲的笔,麦子是墨,他可在田野上挥毫泼墨,只是他没能教会我,而我也从没用心学。喝罢水,父亲问我,快高考了吧?我说,后天。父亲怔住,满身的汗珠也麦粒般静止。父亲拿毛巾擦拭着我的,似乎要把我湿漉漉的疲惫驱赶殆尽。他督促道:快回家歇着吧!别累着,高考才属于你,养足精神去收你的麦子吧,那个老子帮不上。父亲又开始埋首割麦,把对我的歉意,肆虐在麦子身上。阳光烘烤着麦田,父亲伫立着,像一株硕大的麦穗,满身滚圆的汗珠,如麦子般饱满,灼灼其华,刺痛着我的眼。麦子是父亲的汗珠,我是其中最大的一颗吧。正如麦田是父亲一个人的战场,高考是我一个人

10、的麦田。看着同学被父母簇拥着走向考场,我没有丝毫嫉妒和埋怨。我的心中满溢着父亲在麦田割麦时的干劲。我并不孤独,从故乡到小城,我和父亲并肩作战。我学着父亲,以笔为镰,以墨为麦,在我的麦田里恣意挥毫。那年,我考取一所重点高校。以后,求学,工作,一路颠簸流离。我始终没有忘记,我是一株赶考的麦子,我要考取的不是功名,而是把父亲的期望,颗粒归仓。(选自意林2016年第16期,有删改)(1)请结合选文内容,完成表格。情节发展准备割麦时割麦过程中看到父亲又埋首割麦时参加高考时“我”的情感(2)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3)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父亲从不

11、责怪我父亲怔住,满身的汗珠也麦粒般静止。(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标题“一株赶考的麦子”的含义和作用。10(14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拾 荒万吉星深秋的凌晨,天气已经转凉,离天亮还有一个多小时,大街上冷冷清清的,昏黄的路灯把王婆婆孤单的身影拉得又细又长,她沿街仔细翻找着每一个垃圾箱,将凡是能卖钱的东西统统装进那用了多年的破旧编织袋。她有些吃力地拖着那个鼓鼓囊囊沉重的袋子,从垃圾桶旁直起佝偻的身躯,用一只手握成拳头用力地捶打着酸痛的腰。这时隐隐约约听到一阵断断续续、细小而无力的哭声,她循着声音,目光不由自主地瞄到了不远处路灯杆下的一个小纸箱,以及被几件旧衣物包裹着只露出一个头的婴儿,环

12、顾四周,除了阴冷的风吹着地上的落叶到处乱跑,鬼影子都没有一个。她小心翼翼地抱起来,发现婴儿脸色青紫,气若游丝,柔弱得像一只筋疲力尽的流浪猫。王婆婆解开自己的衣襟,把婴儿贴身捂在怀里,一股透心的凉从皮肤瞬间直达五脏六腑,她不禁打了一个寒战,内心涌起一丝悲凉。全家人的生活被这个从天而降的弃婴彻底打乱了,本来就过得十分拮据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不到一周,儿媳就给她下最后通牒:“这日子没法过了,要么你把婴儿扔了,要么我走,人家亲生父母都不愿养,你操哪门子心,说不定孩子有什么绝症。”“好歹也是一条命啊!”王婆婆叹息着,但面对争吵,最后还是不得不妥协,带着弃婴寄居到一个拾荒老乡那儿。”好景不长,真应了儿媳的

13、那句话,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得赶紧做手术。王婆婆摸了摸缝在贴身衣兜里的两千块钱,这可是她这些年来起早贪黑拾荒换来的棺材钱啊!可一看到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她心一横牙一咬,撕开了衣兜,双手颤抖着揭开一个用塑料布一层又一层包裹着的小袋子,就像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倾其所有,只够三天。第四天,医院通知续费,说手术费还差得多。王婆婆打电话给儿子,可还没说完,儿子就不耐烦地说:“我看你是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王婆婆抱着婴儿独自一人精神恍惚地坐在医院悠长的走廊上,不禁老泪纵横。一束阳光从窗户里斜射进来,像舞台上的追光灯,正好打在她蓬乱、花白的头发上。这一场景,引起了一个年轻人的注意,他悄悄举起相机,迎着走廊

14、的侧逆光,按下了快门。第二天,当地晚报发出了一条七旬拾荒老人拾弃婴,身患疾病盼救助的新闻报道,随后,电台记者来了,电视台也扛着摄像机来了,越来越多的陌生人来了,铺天盖地的爱心向老人和这个弃婴涌来,短短一周,30多万元的爱心捐款就送到了王婆婆的手上。然而,这浓浓的爱心并没有挽留住孩子幼小的生命。一个月后,在付出10多万元的医疗费之后,孩子还是走了。在王婆婆心痛欲绝的时候,儿子儿媳来医院找到她,态度诚恳地向她承认错误,还把她接回了家,破天荒地做了一大桌丰盛的菜肴,并不停地往她碗里夹菜,饭后,儿媳向她诉起苦来:“妈,你看孩子们渐渐大了,长期租房也不是个事儿,听说下月房租又要涨了,我看不如我們直接买一

15、套60平方米的房子吧,首付也就10多万元,你那儿不是还剩”王婆婆没有说话,苦笑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一年后,老家大山深处的那所乡村小学新教学楼落成,孩子们兴高采烈地从四面漏风的危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教室。王婆婆依然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拖着一个破旧的编织袋,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选自2017年中国小小说精选,有修改)(1)参照下面的表述,将小说情节补充完整。凌晨拾荒,捡养弃婴 为救弃婴,倾其所有无助之中,八方相助子辈相求,决然离去 (2)小说第段中写到“王婆婆没有说话,苦笑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请你描写此刻王婆婆的心理活动。(3)阅读第段画线句,从描写

16、或修辞两个角度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可一看到到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她心一横牙一咬,撕开了衣兜,双手颤抖着掲开一个用料布一层又一层包裹着的小袋子,就像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4)小说段王婆婆捡弃婴的情节,时间很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述,段仅用“一年后”三个字一笔带过这一年发生的事情。作者为什么这样写?(5)小说最后一句写到王婆婆“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结合小说具体分析,文中的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了哪些不应该丢弃的东西?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一)综合性学习(6分)11(6分)综合性学习。 据天津市公安局官方微博消息,3月6日,一男子将共享单车扔入海河的视频引发网友热议,

17、天津市公安局高度重视,属地公安和平分局迅速行动,与市局相关部门协作,启动合成作战机制,投入精干警力,连夜开展调查取证工作,并确定了视频中的嫌疑人王某某(男,21岁,辽宁省葫芦岛市人),拍摄并上传视频的嫌疑人许某(男,20岁,辽宁省葫芦岛市人),遂对该二人立即实施抓捕。3月7日16时许,在当地警方的大力配合下,将刚刚潜回原籍的嫌疑人王某某、许某在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火车站成功抓获。 在此,平安天津、天津网警对一直关注此案以及积极提供线索的广大网友、媒体和公众表示衷心感谢。下一步,公安机关将依法依规开展案件的审理工作,坚决打击此类违法行为。(1)阅读上面材料,为消息拟一个标题。(2)如图是该男子扔共

18、享单车的视频截图,请就图片里的现象发表你的看法。(3)为“保护单车,文明出行”拟一条标语。写作(50分)12(50分)请以“那一幕,让我 ”为题目,写一篇作文。提示:横线上可以填“难以忘怀”“懊悔不已”“难过”“感动”等词语。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可能泄漏考生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2019-2020学年江西省吉安八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语文知识及其运用(10分)1(2分)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字形和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漂碧(pio) 鸢飞戾天(l) 泠泠(lng) 轩邈(mo)B白沙堤(t) 重岩叠障(zhng) 略

19、无阙处(qu) 急湍(tun)C东皋(go) 林寒涧啸(s) 飞漱其间(sh) 属引凄异(sh)D由衷(zhng) 眼花缭乱(lio) 渗透(shn) 颁(bn)发【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字音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解答】A有误,“漂碧”中的“漂”应为“缥”;“轩邈”中的“邈”应读为“mio”;B有误,“白沙堤”中的“堤”应读为“d”;“重岩叠障”中的“障”应为“嶂”;C有误,“林寒涧啸”中的“啸”应为“肃”;“属引凄异”中的“属”应读作“zh”;D

20、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此题,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对字形、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同音字和形近字;同时还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2(2分)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万国博览会”的确是历史上引人注目的答事件,是开放的南昌亮给世界的一张名片。B学校的学术报告厅已被大家挤满,演讲台上是激昂的演讲,台下是屏息敛声的倾听。C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以摧枯拉朽之势赢得了中国各阶层观众的喜爱。D传销人员对民警突然出现表现得一脸茫然,直到被民警团团围住才如梦初醒。【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

21、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解答】ABD正确。C有误,摧枯拉朽:摧,破坏;枯,枯草;拉,折断;朽,朽烂的木头。比喻腐朽势力或事物很容易被摧毁。和语境不符。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辨清词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3(2分)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即将召开的第十三届全运会增设了围棋、攀岩、龙舟等深受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B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D随

22、着“天舟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分析】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解答】A没有语病;B语序混乱,可将“表决”置于“讨论”之后;C两面对一面,可在“时期”之后加上“能否”;D句式杂糅,可将“随着”去掉。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注意把握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平时在语言表达中,要注意病句的发生。4(2分)下列句子中配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我们读小说,实际上也就是随着小说家的笔触,神游于小说所虚构的

23、世界之中小说离不开虚构和想象当然,想象不要太离谱,要尽可能遵循原作的思路其实,这种想象的快乐不是小说家的专利,也可以通过你自己的尝试来获得与小说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ABCD【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解答】此语段论述小说中如何运用想象,提出了话题是第一句;是对上一句的进一步解释,是第二句;通过理解语意及分析其中的逻辑关系可知与上一

24、句衔接最紧密,可作为第三句;以“其实”为标志体现了语意的转折,“当然”一词又体现了总结的意味,再结合读可确定其先后顺序。由上分析,可排序为: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要结合逻辑顺序辨析。5(2分)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有人说战争没什么好写,因为战争是丑的,是破坏的。假如社会上的一切都可以作为文艺作品的材料,不知为何单单把战争排除在外;假如文艺含有奖善惩恶的目的,那么,_,为什么不可以写呢?A写战争就是善与恶的交锋B战争正是善与恶的交锋C战争正是善与恶交锋的材料D写战争用的就是善与恶交锋的材料【分析】本题考查语言得体。书面表达中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自然,保持语言连贯。这方面需

25、要兼顾话题(有共同的话题)、句序(合理的句序)和语言的运用(语言的衔接与呼应)三个方面,同时还要注意语境、句式的协调一致。【解答】本题根据陈述对象的一致性原则判定选项。本句陈述对象是“战争“,A、D项换成了“写战争“,C项“战争是材料“不通,只有B项和题干的陈述对象保持一致。故选:B。【点评】解答这道题我们要整体阅读语段,把握大意,再看局部,照顾前后句,注意上下句的联系、衔接和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6(4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太原早秋李白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

26、悠。注释:岁落:光阴逝去。众芳歇:花草已凋零。“大火”指星名,二十八星宿之一,也就是“心宿星”,居于正南,“流”指向下行,这里点出了时至七月了。云色渡河秋:云彩飘过黄河,也呈现秋色。(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A诗歌的前四句写古城太原的秋景,突出了其早秋的景色特点。B诗歌的后四句转而抒发情感。C诗歌的前四句都是按照由上而下的顺序来写太原的秋景。D诗歌通过对早秋自然环境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故乡及其亲人的思念之情。(2)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注重了文题相映,特别是在颔联两句的末尾分别用了“早”“秋”两个字,照应诗题。B“心飞故国楼”写梦醒之后的状况,一个“

27、飞”字,表现了诗人心花怒放的心情。C诗歌的末尾两句用汾河滚滚不绝的流水比喻自己悠悠不断的归思,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情景交融,生动感人。D想象丰富、气势宏大是李白诗歌的特点之一,这首诗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分析】这首诗通过对早秋自然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羁旅他乡,时刻思念着自己的家乡和亲人,以及渴望归乡的急切心情。这首诗设喻新奇巧妙,结构严整,感情真挚,格调高远。【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注意通读全诗,把握诗意,揣摩选项正误。ABD正确;C有误,“前四句都是按照由上而下的顺序来写”有误,“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是按照由下而上的顺序写。故选:C。(2)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可以从内容

28、、写作方法、感情等方面去赏析。ACD正确;B有误,一个“飞”字,表现出了诗人急于回到故乡的心情。故选:B。答案:(1)C(2)B参考译文:随着岁月的流逝,美丽的花儿都凋谢了;在大火星向西移动的时候,一也就是炎暑消退的时候。这时塞外就已经开始下霜了,黄河以北已经呈出一派秋天的气息。看到这边城的月亮,我梦想回到安陆家中。我对于家乡的思念,就像长长的汾水一样没有尽头,没有一天心里不充满相思之愁。【点评】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注重了文题相映,特别是在颔联运用镶嵌的修辞手法,在两句的末尾分别用了“早”、“秋”两个字,匠心独运地点题并照应诗题。其次,后两句运用了明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把抽象的思归之情形象

29、化,以水喻情,连绵不断,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思归不断的情怀。作者虽心绪不高,而此诗格调自高,且带边塞诗之雄健。后半反复写怀归之意,意重而不觉其重,语直而不觉其直,原因在于诗人措辞设喻之新奇巧妙。7(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记游松风亭苏轼 余尝寓居惠州嘉佑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林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注:本文是苏轼贬官惠州时所作。寓居:暂居。意谓:心里说,文中有“心想”之意。死敌:死于敌手。死法:死于军法。熟歇:好好地休息一

30、番。(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CA 余/尝寓居惠州嘉佑寺 B 思欲/就林止息C 望亭/宇尚在木末 D 由是/如挂钩之鱼(2)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尝曾经 若如果 虽即使(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4)本文写出了作者游览时怎样的心情?作者从中悟到什么?【分析】译文: 我曾经借住惠州嘉佑寺。一日,在松风亭附近散步,感觉脚力不堪疲乏,想到亭子里休息。却看见松风亭的屋檐还在树林的远处,心里想什么时候才能走到啊?后来转念又一想,突然有了体会:“这里为什么就不能休息呢?”一下子明白过来,就好比上钩的鱼儿,忽然得到解脱。如果人能悟解到这一点,即使在短兵相接

31、的战场上,战鼓如雷霆,冲上去就要死于敌人之手,退回来就要死于军法,这时,不妨好好先歇息一下。【解答】(1)本题考查划分句子朗读节奏的能力。划分节奏主要依据句子的结构,一般是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之间、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要停顿。A:主谓间停顿,正确;B:动宾间停顿,正确;C:谓语和宾语之间要停顿。句子朗读节奏为:望/亭宇尚在木末;D: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要停顿,正确。故选:C(2)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我曾经借住惠州嘉佑寺。尝:曾经;如果人能悟解到这一点。若:如果; 即使在短兵相接的战场上虽:即使。 (3)本题考查的

32、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此间:这里;歇:休息。句意为:这里为什么就不能休息呢?此句中重点的词有:由是:于是,因此;如:好像。句意为:因此心里就像一个上钩的鱼儿,忽然得到解脱的感觉。(4)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中心的把握,要想抓住文章的中心,必须从故事入手,我们要先理清故事的大意,感知故事的情节,还要了解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背景,这

33、样之后抓住文中重点句子,体会情感。文章透露出作者随缘自适(随遇而安悠闲自在)、自我排遣(旷达乐观豁达洒脱)的特殊心境。意对即可。答案:(1)C(2)曾经;如果;即使。(3)这里为什么就不能休息呢?因此心里就像一个上钩的鱼儿,忽然得到解脱的感觉。(4)轻松愉悦。感悟:乐观豁达地面对失意贬谪,才能获得个人解脱(或是个人解脱的好方法)。【点评】文言实词“尝”的用法:曾经。吾尝终日思矣(劝学)尝试。故古之贤将能以兵尝敌(苏洵权书心术)8(8分)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1)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4、5)月下飞天镜,云生接海楼。(6)风烟俱净,天山共色。(7)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分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解答】答案:(1)牧人驱犊返(注意“犊”的书写)(2)芳草萋萋鹦鹉洲(注意“鹦鹉”的书写)(3)乱花渐欲迷人眼(4)长河落日圆(注意“圆”的书写)(5)月下飞天镜(6)风烟俱净(注意“俱”的书写)(7)猿鸟乱鸣 沉鳞竞跃【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1保持良好的心态,

35、培养识记兴趣。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三、现代文阅读(30分)9(16分)一株赶考的麦子洛水六月麦香,父亲像个将军,一把镰刀,几根烟,就把麦子连根拔起。曾经,我是父亲的影子,像个游兵散勇,在他身后无所事事。父亲从不责怪我,直到那年高考,我才明白,他对我有着别样的期待,在他人生的麦田里,我是一株赶考的麦子。高考前两天,学校不组织统一上课,让我们根据各自情况自行调整,准备迎考。我心念一转,决定打道回家。半年的闭关苦读,我和时节完全脱钩。回到家才发现,满地金黄,漫天麦香,已到收麦季节。时间过得真快,更让我措手不及的是,在我面前巍峨多

36、年的父亲,已没有我高了!对我的火线回归,父亲很欣慰。“上阵父子兵”,麦收是父亲最重要的战役,多年来,我们一直并肩作战,把时光打得颗粒归仓。父亲拿起一把镰刀,试试锋刃,递给我:今年麦倒伏,要用手割了。我心生忐忑,过去割麦,是跟在收割机后,零打碎敲,对抗性为零,现在回到冷兵器时代,和麦子打“阵地战”,我还真有些力不从心。我接过镰刀,掂了掂,我明白,我怎么也做不到父亲那样游刃有余。六月,阳光如织,我是条落网的鱼。 我不时直起腰,汗水沿着脊梁沟,一泻而下,酸痛逆流而上。我低估了弱不禁风的小麦,那把镰刀也临阵倒戈,把我的掌心磨满水泡。我暴露在麦芒般的阳光里,孤立无援。父亲却像个无坚不摧的坦克,带着饱满的

37、信心与斗志,所向披靡。在这里,父亲总是火力十足。我不得不承认,这片麦田是父亲的主场,我则是他的啦啦队。这是场父亲的“战争”,我无法提供“火力”支持,但可供给茶水。父亲看看我的手:使不惯?别攥太紧,和拿笔一样。我点点头。镰刀是父亲的笔,麦子是墨,他可在田野上挥毫泼墨,只是他没能教会我,而我也从没用心学。喝罢水,父亲问我,快高考了吧?我说,后天。父亲怔住,满身的汗珠也麦粒般静止。父亲拿毛巾擦拭着我的,似乎要把我湿漉漉的疲惫驱赶殆尽。他督促道:快回家歇着吧!别累着,高考才属于你,养足精神去收你的麦子吧,那个老子帮不上。父亲又开始埋首割麦,把对我的歉意,肆虐在麦子身上。阳光烘烤着麦田,父亲伫立着,像一

38、株硕大的麦穗,满身滚圆的汗珠,如麦子般饱满,灼灼其华,刺痛着我的眼。麦子是父亲的汗珠,我是其中最大的一颗吧。正如麦田是父亲一个人的战场,高考是我一个人的麦田。看着同学被父母簇拥着走向考场,我没有丝毫嫉妒和埋怨。我的心中满溢着父亲在麦田割麦时的干劲。我并不孤独,从故乡到小城,我和父亲并肩作战。我学着父亲,以笔为镰,以墨为麦,在我的麦田里恣意挥毫。那年,我考取一所重点高校。以后,求学,工作,一路颠簸流离。我始终没有忘记,我是一株赶考的麦子,我要考取的不是功名,而是把父亲的期望,颗粒归仓。(选自意林2016年第16期,有删改)(1)请结合选文内容,完成表格。情节发展准备割麦时割麦过程中看到父亲又埋首

39、割麦时参加高考时“我”的情感(2)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3)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父亲从不责怪我父亲怔住,满身的汗珠也麦粒般静止。(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标题“一株赶考的麦子”的含义和作用。【分析】文章主要讲述父亲一个人挥汗如雨收获麦子的麦田和“我”一个人赶赴的收获人生的高考的故事。父亲用埋首割麦的激情来为“我”的高考助威,给“我”鼓励,“我”也深深感受到了父亲深沉的与别样的期待,同时也获得深刻启示。父亲言传身教告诉孩子,个人都有自己的战场,都应在自己的战场中奋力挥洒,全力以赴,颗粒归仓,不负彼此的期望。【解答】(1)本题考查分析人物

40、的情感变化。首先对文章的情节进行简单的概括,然后从事件中分析人物的情感,注意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人物的情感变化是由情节决定的,是随情节的变化而变化的。如此题准备割麦时我心生忐忑,因为“过去割麦,是跟在收割机后,零打碎敲,对抗性为零,现在回到冷兵器时代,和麦子打阵地战。”;在收麦的过程中“我暴露在麦芒般的阳光里,孤立无援”,表现出我的力不从心,与畏难情绪;“阳光烘烤着麦田,父亲伫立着,像一株硕大的麦穗,满身滚圆的汗珠,如麦子般饱满,灼灼其华,刺痛着我的眼。”这让我心生感动;“我的心中满溢着父亲在麦田割麦时的干劲。我并不孤独,从故乡到小城,我和父亲并肩作战。”表现了我心中干劲十足。(2)本题考查对

41、比的内容和对比作用。通读全文,找到答案区域是作答的关键。如3、4、5段,写在制麦子时候,我显得“力不从心”,而父亲却活力十足“,两者形成了对比。对比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一个方面,当然不是为了突出“我”,是为了突出父亲的形象。(3)本题考查重点词语的赏析。要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从不”,在这里强调的是从来不会。答作用时要答出“我”的状态和父亲对“我”的宽容与疼爱。一定要答出人物的情感。“怔住”为神态描写。答作用时除了答岀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人物的状态外,还要答出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情感。(4)本题考查标题“株赶考的麦子”的含义和作用。答此题一定要读懂全文,切忌断章取义。从表面来看,标题指的就是

42、即将参加中考的“我”;结合文章的主旨,从父爱的角度,标题意思是说在人生路上,我会一直努力奋斗,回报父亲对我的爱与期望。从手法上说:标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从内容讲:表现辛勤劳作、敢于付出的父亲对我人生的深远影响,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这样就揭示了文章的中心。从结构上谈:是全文叙事的线索。这样分点来答,既使答案内容层次清晰,又使答案内容完整无缺。答案:(1)“我”心生忐忑;“我”感到力不从心,孤立无援;“我”心生感动(感激);“我”心中充满干劲。(2)示例一:例如在手割麦子时候,我显得“力不从心”,而父亲却“活力十足、所向披靡”,两者形成了对比。生动地写出父亲在收麦时充满的信心和斗志,刻画

43、出一个吃苦耐劳,充满干劲的父亲形象。 示例二:例如高考时,“我”是一个人赶赴考场,而看到同学被父母簇拥着走向考场的情景,两者形成对比。写出“我”在父亲的感召下,并不感到孤独,内心充满了信心和干劲。突出了父亲对我深远的影响。(3)“从不”,强调从来不会,写出我跟在父亲身后无所事事,父亲却一直宽容,表现了父亲对我的包容(疼爱)。“怔住”运用神态描写,生动写出父亲得知我后天高考后意外、发愣的神情,表现了父亲內心感到的歉意、愧疚。(4)含义:表层含文:运用比喻,用“麦子”比喻成带着父亲期盼赶考的“我“;深层含义:人生路上我为了不辜负父亲的期望,将会直努力奋斗,回报父亲对我的爱。作用:用“麦子”贯穿全文

44、,是全文叙事的线索;揭示文章的中心,表现辛勤劳作、敢于付出的父亲对我人生的深远影响;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点评】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文章的情节、结构、人物(或物象)、主旨的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情节主要分析文章的情节以什么为主,结构看文章的标题是否能串联文章的內容或是否是文章的线索,人物(或物象)看标题是否能暗示人物的命运或物象的特征,主旨上看是否能够暗示或点明主旨,有时还从制造悬念和吸引渎者的角度进行分析,有时还要分析标题中艺术手法,如双关等。含义的分析注意从表层和深层的角度进行分析,表层含义注意结合小说的情节作答,深层含义注意结合文章的主旨

45、作答。10(14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拾 荒万吉星深秋的凌晨,天气已经转凉,离天亮还有一个多小时,大街上冷冷清清的,昏黄的路灯把王婆婆孤单的身影拉得又细又长,她沿街仔细翻找着每一个垃圾箱,将凡是能卖钱的东西统统装进那用了多年的破旧编织袋。她有些吃力地拖着那个鼓鼓囊囊沉重的袋子,从垃圾桶旁直起佝偻的身躯,用一只手握成拳头用力地捶打着酸痛的腰。这时隐隐约约听到一阵断断续续、细小而无力的哭声,她循着声音,目光不由自主地瞄到了不远处路灯杆下的一个小纸箱,以及被几件旧衣物包裹着只露出一个头的婴儿,环顾四周,除了阴冷的风吹着地上的落叶到处乱跑,鬼影子都没有一个。她小心翼翼地抱起来,发现婴儿脸色青紫,气若游丝,柔弱得像一只筋疲力尽的流浪猫。王婆婆解开自己的衣襟,把婴儿贴身捂在怀里,一股透心的凉从皮肤瞬间直达五脏六腑,她不禁打了一个寒战,内心涌起一丝悲凉。全家人的生活被这个从天而降的弃婴彻底打乱了,本来就过得十分拮据的日子更是雪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月考试卷 > 八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