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江苏省镇江市句容二中八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含详细解答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22392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8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江苏省镇江市句容二中八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含详细解答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19-2020学年江苏省镇江市句容二中八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含详细解答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19-2020学年江苏省镇江市句容二中八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含详细解答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019-2020学年江苏省镇江市句容二中八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含详细解答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2019-2020学年江苏省镇江市句容二中八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含详细解答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9-2020学年江苏省镇江市句容二中八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一、积累运用(共26分)1(2分)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芜湖(w) 要塞(si) 轻盈(yn) 甲胄(wi)B荻港(d) 督战(d) 绯红(fi) 悄然(qio)C歼灭(qin) 凌空(ln) 企图(q) 锐不可当(dng)D初衷(zhng) 桅杆(wi) 仲裁(ci) 炽热(ch)2(2分)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泻气阻遏躁热窒息眼花瞭乱B建树篡改 猝然 屏息敛声如梦初醒C闪烁巨额镌刻催枯拉朽暗然失色D酷似凌空缀满粗制烂造弹精竭虑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电影大

2、鱼海棠的预告片中“守望重生”、“义无反顾”、“爱苦别离”三个章节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刻画。B长河公园景色宜人,周围高楼鳞次栉比,你不会想到前几年还是荒地。C郦道元笔下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尤其是三峡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栩栩如生。D每座茶馆里都人声鼎沸,而超越这个,则是茶堂倌振聋发聩的吆喝声。4(2分)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富春江分上下两段。 , , , , 。从桐庐到建德梅城为上段,称富春江上游,也是富春江上最美的一段故唐朝韦庄称富春江“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从杭州的闻家堰到桐庐为下段,称富春江下游两岸青山,山为水铸情,满目葱翠一江春水,水因

3、山溢美,澄如湖海碧如天宋代苏东坡亦誉:“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ABCD5(2分)下面关于新闻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A一篇消息(新闻),通常包含标题、导语、主体三部分,有的还包含背景、结语。B新闻的六要素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C新闻主要使用事实说话,因此写新闻只能用记叙手法,不能用议论。D新闻除了“用事实说话”的特点外,还有“报道迅速及时”、“语言简明扼要”的特点。6(2分)下列对语文知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微博”“多彩”“唱响”(分析:这三个词语依次是名词、形容词、动词)B“精准扶贫”“一带一路”“全民阅读”“亲近自然”(分析:这四个短语

4、依次是偏正短语、并列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C在践行“尊老爱幼”传统美德活动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执行力不足,二是方法不当。(分析:应删去“不足、不当”。)D驴友们半夜就登上了雷公山顶,不畏凉气袭人,目的是为了能观赏到日出的壮观景象。(没有语病)7(2分)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B太平天国北伐、东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革命根据地。8(2分)红星照耀中国传说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

5、了一个苏区,是谁?()A刘志丹B徐特立C徐海东D贺龙9(2分)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内容。(不超过20个字) 北京时间5月8日23点45分,万众期待垢2012年欧洲杯开幕式帷幕,高精尖如以往的欧洲杯一样,本次在波兰的开幕式延续了多年的一贯风格,简洁明快但富有文化气息。虽然开幕式仅有短短13分钟,但我们从中再次感受到了无与伦比的震撼,或许欧洲杯的核心价值,对于每一个参与者琮说已经了然于心,那就是团结、竞争和激情。10(8分)根据课文原句填空。(1) , , 。是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写月光的传神之笔,句中没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见皎洁的月光。(2) ,猿鸟乱鸣;夕日欲颓,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6、)(3)三峡中扣“素、绿、清、影”句子是: , 。(4)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 。二、阅读理解(44分)11(6分)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题目。乙卯重五陆游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注释】乙卯:指1195年,这年作者71岁,在家乡绍兴隐居。重五: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棕包分两髻:粽子有两个尖尖的角,古时又称“角黍”。艾束著危冠:高高的帽子上插上艾枝。(1)诗句“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了端午节的什么习俗?(2)请结合全诗内容,概括诗人“笑”的原因。12(13分)(二

7、)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记)【乙】雨中上韬光庵,雾树相引,风烟披薄,木末飞流,江悬海挂。稍倦,时踞石而坐,时倚竹而息。大都山之姿态得树而妍山之骨格得石而苍山之营

8、卫得水而活,惟韬光道中能全有之。初到灵隐,求所谓“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者,竟无所有。至韬光,了了在吾目中矣。白太傅碑可读,雨中泉可听,恨僧少可语耳。枕上沸波,终夜不息,视听幽独,喧极反寂。益信声无哀乐也。(节选自明代萧士玮韬光庵小记)【注】韬光庵,寺名,在杭州西湖。营卫:原指由饮食中吸收的营养物质,这里指精气。(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1)心乐之 (2)佁然不动 (3)益信声无哀乐也 (4)恨僧少可语耳 (2)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时踞石而坐学而不思则罔B以其境过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C山之营卫得水而活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D其岸势犬牙差互其如土石何(3)用斜线(/)为文中画波

9、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大 都 山 之 姿 态 得 树 而 妍 山 之 骨 格 得 石 而 苍 山 之 营 卫 得 水 而 活(4)翻译下面句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枕上沸波,终夜不息,视听幽独,喧极反寂。(5)【甲】文最后柳宗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从中传达出了作者 的心情。【乙】文从“恨僧少可语耳”中流露了作者 的情绪。13(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各题。你的记忆是独特的吗云裳 如果你一直认为自己拥有“独家记忆”自己对世界的认知是独一无二的,那么你错了。科学家第一次用明确的证据表明,人类采用几乎相同的脑活动来记录和追述共同的经历,而不是用随机的、个别的方

10、式储存和回忆事件。此前的研究表明,人们第一次储存某件事和此后回忆该事时,相同的脑区被激活。但是,不同的人是否以同样的方式编码相同的记忆?最近,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我们储存和回忆某件事时,每个人的脑活动十分相似。这项研究或许可以帮助科学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等记忆障碍疾病的早期征兆。 研究人员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监测22名志愿者的脑血流情况,以追踪其脑活动。首先,让志愿者观看电视剧神探夏洛克中的一个长约50分钟的片段。紧接着,让志愿者尽可能详细地回忆和陈述剧中情节。 令研究人员惊讶的是,每个人的记忆都很好。例如研究人员最初预计大多数志愿者能陈述10分钟左右的情节,但事实上

11、志愿者描述剧情平均花了20多分钟,包括福尔摩斯戴的帽子类型、公寓的颜色,以及角色间的关系等。 研究人员进一步将志愿者看电视剧时的脑活动与回忆剧情时的脑活动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两种情景下的脑活动模式十分相似。 随后,研究人员甚至可以通过查看fMRI结果,准确地断定志愿者在陈述哪些剧情场景。这意味着不同的回忆对应着不同的脑活动模式。 接下来,研究人员先将志愿者在观看电视剧阶段的脑活动整合成一个单一、平均的模型;再将这个平均模型与个体志愿者回忆阶段的fMRI结果进行比较。 如果每个人的脑活动是独一无二的,那么可以预料个体回忆时的脑活动与志愿者观看电视剧时的脑平均活动不能很好地匹配。但是研究人员发现,每

12、个志愿者回忆时的脑活动与观看电视剧阶段的脑平均活动密切匹配。这意味着我们经历相同事件时,大脑以非常相似的方式组织记忆。 之前大多数科学家认为,涉及记忆时,人类脑活动的相似性主要被限制在“低级”脑区,如海马、杏仁核,这些脑区在人类以外的其他脊椎动物中也同样存在;被认为包含独特的、个性化的脑活动,往往被认为主要涉及记忆的“高级”脑区,即躲藏于人类复杂的大脑皮层中。有趣的是,该研究中发现的这种共同的脑活动模式只存在于“高级”脑区,即大脑皮层,包括后内侧皮层和内侧前额叶皮层。这就使得科学家重新思考人类记忆中的个性化和特殊性。 如此看来,我们对世界的认知(甚至在精确的脑活动水平上)十分相似。研究人员表示

13、,这并非偶然,不同的人拥有相同的记忆方式才能使我们彼此之间交流自己的记忆、经验时更加容易。人类获得知识的途径正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研究与记忆相关的神经性疾病的科学家,或许能够利用这一研究结果开发更精确的检测方式。 未来,这项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分析。但无论如何,这项研究都提示着我们,人类记忆时的大脑模式是相似的。(有删改)(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针对“你的记忆不是独特的”,作者提出了几种可能的原因。(2)文章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3)第段中加点词语“或许”能否删去?为什么?这项研究或许可以帮助科学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等记忆障碍疾病的早期征兆。(4)第段“或许能够利用这一研

14、究结果开发更精确的检测方式”中的“研究结果”指什么?14(15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血脉里的眷恋于丹关于姥姥的记忆,永远是我最后见到她的那个日子。她悄悄藏好吐了一夜的鲜血,鞋干袜净,整好头发,坐在床沿上等着送我上学。出家门前,姥姥叫住我,给我的手里塞了两个橘子,说:“乖,去考试吧,回来姥姥还坐在这儿等着你。”放学回家后,看见守了我15年的姥姥常坐的那个床沿空了,我问母亲,问舅舅,他们说姥姥进了医院,还说让我考完试后再踏踏实实地去看姥姥,接她回家。那是我初中毕业考试,考完的那天才知道,姥姥住进医院三天后就走了。她进医院的时候,医生说手术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让老人喜欢的孩子来送送吧。但是

15、要强的姥姥说,就让孩子记住我坐在床沿上送她上学的样子,现在这个样子会吓到孩子。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姥姥生命里的遗憾,或者这才是她真正的骄傲。我也不知道,这究竟是我生命里的遗憾,还是我的幸运。我常常想起的另外一个人,他是我的父亲。我不知道要经过多少年以后,女儿才能一一解开对父爱的误读,父爱是温暖的,但也是矜持的。父亲给我的感觉只是严厉而已,我对他总是有一点畏惧的。不常回家的父亲,每次带回那么多的书,不仅要查我的练字,还要教我背古诗文。一直到我上了中文系,读了研究生,几乎我写的每一篇论文,父亲都要一字一字地给我修改。父亲六十大寿那天,我正在读大学。中午从学校骑自行车回家,买了一个大蛋糕,在寒风里费了好

16、大的劲儿骑回家。跑上四楼,我兴高采烈地说:“爸,我下午去上课,等我放学回来,晚上给您过生日,咱们吃这个大蛋糕。”父亲漫不经心地瞥了一眼,说:“嗨,这都是你们小孩儿吃的东西,我才不吃这个呢。”我当时心里还想,太不给面子了,可是看父亲笑了笑,我也没多想,就跑回去上课了。下课回来,母亲已经把蛋糕从盒子里拿出来,我们一起切蛋糕,说说笑笑。父亲的六十大寿过得非常高兴,虽然嘴上说不爱吃蛋糕,可还是把那一大盘吃得干干净净。多年以后,母亲才告诉我,那天下午我上学之后,家里来了一个世交家的孩子。父亲顺口就跟他说:“这是你小丹姐姐刚给我买的蛋糕,我又不爱吃这个,你拿走吧。”他欢天喜地,捧着蛋糕就走了。离我下午放学

17、不到一个小时了,父亲开始像一个犯了错的小孩子一样,在屋子里坐卧不安,走来走去。母亲问他怎么了,父亲就小声叨叨着说:“我犯错了,那个蛋糕是丫头给我买的,我不爱吃也不能送给别人啊!你快帮我想想,那蛋糕的盒子是什么颜色?是什么牌子?丫头在蛋糕上面写的是什么字?你能想起多少,咱俩往一块凑,我得去那个蛋糕店买一个一模一样的蛋糕。”随后,父亲就急匆匆地出了门,骑上自行车,冒着寒风满大街去找,找那个他根本不爱吃的蛋糕。据说,在我回到家的一刻钟之前,我六十岁的老父亲,拎着一盒最相似的蛋糕,呼哧呼哧回到家。这就是我的父亲,这就是一直被我误读的那个父亲。我总是想起论语上的那句话:“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

18、一则以惧。”我的父亲,我的姥姥,在他们离去之后,我才知道人生中总有一些遗憾,就是他们健在的时候,我还不能深深地懂得他们的爱。也是在他们离去之后,我才一天比一天明白,父母亲人之爱有时候要隐忍多少委屈!不养儿不知父母恩,自己有了孩子后,才格外想念逝去的亲人。在女儿两三岁的时候,那年秋天,我买来了大闸蟹,我从螃蟹壳里慢慢地掏出一勺蟹黄,滴上一点儿姜醋,满地追小不点儿,一边追一边说:“乖,过来吃一口,就吃一口。”这个时候,我母亲也掏出来一勺蟹黄,多放了一点儿姜醋,在后边追我,说:“丫头,你回头,你吃上这口,再去追你闺女。”那个瞬间,在我的记忆中永远不可磨灭。(有删改)(1)文章第段画线句中的两个“这”

19、是指什么?并简要分析。(2)请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你快帮我想想,那蛋糕的盒子是什么颜色?是什么牌子?丫头在蛋糕上面写的是什么字?(3)请简要分析第段引用论语中的话的作用。(4)“父母亲人之爱有时候要隐忍多少委屈”这一句在文中是如何具体体现的?(5)请分析标题“血脉里的眷恋”的深意。三、作文(共50分)15(50分)汪国真在他的诗歌里说:“给我一个微笑就够了如薄酒一杯,像柔风一缕这就是一篇最动人的宣言呵仿佛春天,温馨又飘逸。” 请以“给我一个 就够了”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字数不少于 6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抄袭、套写;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地名。2019-2020学

20、年江苏省镇江市句容二中八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积累运用(共26分)1(2分)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芜湖(w) 要塞(si) 轻盈(yn) 甲胄(wi)B荻港(d) 督战(d) 绯红(fi) 悄然(qio)C歼灭(qin) 凌空(ln) 企图(q) 锐不可当(dng)D初衷(zhng) 桅杆(wi) 仲裁(ci) 炽热(ch)【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读音的掌握。做好本题,就要认真阅读选项中每一个加点字的读音,注意多音字在这个词语中的读音,还要注意平时容易读错的字音。【解答】A有误,”轻盈“的”盈“应读作”yng”,“甲胄”的“胄”应读作“z

21、hu”;B有误,“绯红”的“绯”应读作“fi”;C有误,“歼灭”的“歼”应读作“jin”,“凌空”的“凌”应读作“lng”,“锐不可当”的“当”应读作“dng”;D正确。故选:D。【点评】做好本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辨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2(2分)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泻气阻遏躁热窒息眼花瞭乱B建树篡改 猝然 屏息敛声如梦初醒C闪烁巨额镌刻催枯拉朽暗然失色D酷似凌空缀满粗制烂造弹精竭虑【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

22、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解答】A有误,“泻气”的“泻”应为“泄”,“眼花瞭乱”的“瞭”应为“缭”;B正确;C有误,“催枯拉朽”的“催”应为“摧”,“暗然失色”的“暗”应为“黯”;D有误,“粗制烂造”的“烂”应为“滥”,“弹精竭虑”的“弹”应为“殚”。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对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同音字和形近字;同时还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电影大鱼海棠的预告片中“守望重生”、“义无反顾”、“爱苦别离”三个章节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刻画。B长河公园景色宜人,周围

23、高楼鳞次栉比,你不会想到前几年还是荒地。C郦道元笔下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尤其是三峡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栩栩如生。D每座茶馆里都人声鼎沸,而超越这个,则是茶堂倌振聋发聩的吆喝声。【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解答】A有误,“抑扬顿挫”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不能用来形容故事情节的曲折。B正确。C有误“栩栩如生”是形容生动活泼的样子,而句中是刻画三峡描写状态的,应改成“淋漓尽致”。D

24、有误,“振聋发聩”指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通常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此处是用来形容茶堂声音大得超过了其他人的声音,故运用不恰当,可用“震耳欲聋”。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辨清词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4(2分)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富春江分上下两段。 , , , , 。从桐庐到建德梅城为上段,称富春江上游,也是富春江上最美的一段故唐朝韦庄称富春江“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从杭州的闻家堰到桐庐为下段,称富春江下游两岸青山,山为水铸情,满目葱翠一江春水,水因山溢美,澄如湖海碧

25、如天宋代苏东坡亦誉:“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ABCD【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解答】语境中已提到“富春江”与之衔接最紧密,是第一句;前面已讲下游,此句讲上游,衔接紧密,是第二句;结合常理,讲了山,讲了水,是三四句;结合“故”字的理解辨析此句为第五句,结合中的“亦”理解为末句。由上分析,可排序为:故选:B。【点评】此题可结

26、合逻辑顺序排列。5(2分)下面关于新闻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A一篇消息(新闻),通常包含标题、导语、主体三部分,有的还包含背景、结语。B新闻的六要素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C新闻主要使用事实说话,因此写新闻只能用记叙手法,不能用议论。D新闻除了“用事实说话”的特点外,还有“报道迅速及时”、“语言简明扼要”的特点。【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文体常识的识记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积累各种文体知识,要注意各种文体的特点。【解答】ABD正确;C有误,写新闻主要使用记叙手法,也可以适当地发表议论。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文体

27、常识等必须熟记。6(2分)下列对语文知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微博”“多彩”“唱响”(分析:这三个词语依次是名词、形容词、动词)B“精准扶贫”“一带一路”“全民阅读”“亲近自然”(分析:这四个短语依次是偏正短语、并列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C在践行“尊老爱幼”传统美德活动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执行力不足,二是方法不当。(分析:应删去“不足、不当”。)D驴友们半夜就登上了雷公山顶,不畏凉气袭人,目的是为了能观赏到日出的壮观景象。(没有语病)【分析】本题考查语文基础。具体考查了词性、短语类型、病句修改、语病判断等内容,注意结合积累分析作答。【解答】ABC正确;D有误,有语病,“目的是为了

28、”句式杂糅,应该去掉“为了”。故选:D。【点评】词性、短语类型、病句修改、语病判断等内容是语文学习的必备知识,注意积累巩固。7(2分)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B太平天国北伐、东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革命根据地。【分析】此题考查字词的含义。【解答】从材料“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最大的一次”等可以看出,这是指的长征。故选C。A项与“大迁移”无关;B项无法体现“红星照耀中国”等信

29、息;D项与材料中的“武装宣传”不符。故选:C。【点评】由于王明、李德等错倾错误的影响,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战略大转移,总的行程两万五千里,是历史上最大的转移。在长征中,革命的精干力量得到保存,同时在沿线宣传了革命的思想,扩大了红军的影响。8(2分)红星照耀中国传说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了一个苏区,是谁?()A刘志丹B徐特立C徐海东D贺龙【分析】本题考查名著知识。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根据平时阅读积累作答即可。【解答】“传说贺龙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了一个苏区。那是早在一九二八年。贺龙躲在一个

30、村子里,同哥老会的兄弟们策划起义,这时有几个国民党收税的来了出自红星照耀中国。故选:D。【点评】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广博的积累,平时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习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提高答题的准确率。9(2分)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内容。(不超过20个字) 北京时间5月8日23点45分,万众期待垢2012年欧洲杯开幕式帷幕,高精尖如以往的欧洲杯一样,本次在波兰的开幕式延续了多年的一贯风格,简洁明快但富有文化气息。虽然开幕式仅有短短13分钟,但我们从中再次感受到了无与伦比的震撼,或许欧洲杯的核心价值,对于每一个参与者琮说已经了然于心,那就是团结、竞争和激情。【分析】根据新闻语段的要素:何时、何地、何

31、人、何事、何故,找出这些要素即可压缩。【解答】找到新闻语段的要素:时间:2012年;地点:波兰;事件:欧洲杯开幕式拉开帷幕,语言组织即可。答案:2012年欧洲杯开幕式在波兰拉开帷幕。【点评】压缩语段步骤:压缩语段的关键是分清主次,语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主要内容又是由哪些主要因素组成的,只有把这些东西搞清楚了,压缩时才能成功。10(8分)根据课文原句填空。(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是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写月光的传神之笔,句中没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见皎洁的月光。(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3)三峡中扣“素、绿、清、影”句子是:素

32、湍绿潭,回清倒影。(4)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清荣峻茂。【分析】本题考查诗文背诵,根据平时积累的诗文作答即可,但不能出现错别字。【解答】答案:(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重点字:荇)(2)晓雾将歇,沉鳞竞跃(重点字:鳞)(3)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重点字:湍)(4)清荣峻茂(重点字:峻)【点评】做好本题要考熟练地背诵,积累,还要注意字形不出现错别字,一些经典名句要深刻理解。二、阅读理解(44分)11(6分)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题目。乙卯重五陆游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

33、盘。【注释】乙卯:指1195年,这年作者71岁,在家乡绍兴隐居。重五: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棕包分两髻:粽子有两个尖尖的角,古时又称“角黍”。艾束著危冠:高高的帽子上插上艾枝。(1)诗句“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了端午节的什么习俗?(2)请结合全诗内容,概括诗人“笑”的原因。【分析】本题考查诗歌阅读。乙卯重五诗这首五律具体描写了南宋在端午节这天的生活习惯。作者吃了两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枝。依旧俗,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到了晚上,他身心愉快地喝起酒来。从中可以反映出,江南端午风俗,既有纪念屈原的意思,又有卫生保健的内容,表达了诗人端午节的喜悦心情。【

34、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手法与内容理解。诗句“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意思是:吃了两只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蒿。粽子有两个尖尖的角,就像“发髻”,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从句式来看,这两句“粽包”与“艾束”、“分两髻”与“著危冠”词性相对,属于对偶。“粽包”是端午节吃粽子习俗,“艾束”是高高的帽子上插上艾枝。据说艾叶气,熟芬芳,能通九窍,去疾病,故载于帽子上。从这两句中可以看出端午节的习俗有:吃粽子、插艾枝。(2)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分析探究。乙卯重五诗这首五律具体描写了南宋在端午节这天的生活习惯。“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写山村景色美好,火红的石榴花开满山村。“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作者吃了两角的粽

35、子,高冠上插着艾枝,节日气氛浓厚。“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写诗人较早做完一天的事情,到了晚上,他身心愉快地喝起酒来。这些都是诗人“笑”的原因。答案:(1)比喻(或对偶);吃粽子、插艾枝(2)山村景色美好;节日气氛浓厚;较早做完一天的事情;能轻松享用晚餐。(意思对即可)译文:端午节到了,火红的石榴花开满山村。吃了两只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蒿。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忙完了这些,已是太阳西斜时分,家人早把酒菜备好,他便高兴地喝起酒来。【点评】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

36、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景、事、人、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12(13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记)【乙】雨中上韬光庵,雾树相引,风烟披薄,木

37、末飞流,江悬海挂。稍倦,时踞石而坐,时倚竹而息。大都山之姿态得树而妍山之骨格得石而苍山之营卫得水而活,惟韬光道中能全有之。初到灵隐,求所谓“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者,竟无所有。至韬光,了了在吾目中矣。白太傅碑可读,雨中泉可听,恨僧少可语耳。枕上沸波,终夜不息,视听幽独,喧极反寂。益信声无哀乐也。(节选自明代萧士玮韬光庵小记)【注】韬光庵,寺名,在杭州西湖。营卫:原指由饮食中吸收的营养物质,这里指精气。(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1)心乐之以为乐(2)佁然不动愣住的样子(3)益信声无哀乐也更加(4)恨僧少可语耳遗憾(2)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时踞石而坐学而不思则罔B以其境过清不以物

38、喜,不以己悲C山之营卫得水而活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D其岸势犬牙差互其如土石何(3)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大 都 山 之 姿 态 得 树 而 妍 山 之 骨 格 得 石 而 苍 山 之 营 卫 得 水 而 活(4)翻译下面句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枕上沸波,终夜不息,视听幽独,喧极反寂。(5)【甲】文最后柳宗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从中传达出了作者贬谪的悲凉(孤寂凄凉)的心情。【乙】文从“恨僧少可语耳”中流露了作者知音难觅的惆怅情绪的情绪。【分析】翻译【甲】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互

39、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十分高兴。砍伐竹子,开辟(一条)道路,顺势往下走可以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澈。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出来,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条左右,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和游玩的人逗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小溪像北斗七星一样曲折,像蛇爬行一样弯曲,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小潭的岸势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我坐

40、在潭边,四周竹林和树木环绕合抱,寂静冷落、没有旁人,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真是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过凄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记录下了当时的情景就离开了。 一同去游览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作为随从跟着去的,还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名叫恕己,一个名叫奉壹。【乙】雨中上韬光庵,树丛雾气缭绕,如同轻纱,雨水从树梢滴落,好像江海倾覆。疲倦时可以蹲坐在石头上或靠着竹子休息。大致山的姿态因为有了树而美丽;山的结构因为有了石头而苍劲;山的精气因为有了水而生动;这些景象只有在上韬光庵的路上才能全都见到。刚到灵隐时,寻求所说的“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最终没有见到。到

41、韬光庵才真正明明白白地见到这种景观。在韬光庵可以读白居易的碑丈,可以听雨中的泉水声,只遗憾没有和尚可以交谈。到了晚上,睡在枕上仍能听到水声不断,在幽深而人迹罕至的环境中,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传入耳中,愈发显出环境的幽静更加确信声音本来不含有哀乐的感情。【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1)心里十分高兴。乐:以为乐;(2)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佁然:愣住的样子。(3)更加确信声音本来不含有哀乐的感情。益:更加。(4)只遗憾没有和尚可以交谈。恨:遗憾(2)。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

42、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意思。A句意为:疲倦时可以蹲坐在石头上。而:表修饰;句意为: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而:表转折;B句意为:因为这里的环境太过凄清。以:因为;句意为:不因为外物的好坏或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以:因为;C句意为:山的精气因为有了水而生动。之:的;句意为: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记录下了当时的情景就离开了。之:代词,当时的情景;D句意为:小潭的岸势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其:代词,小溪。句意为: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呢?其:语气词。 故选:B。(3)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能否正确把握朗读节奏并准确断句。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作为是划分依据。一般句首发语词需

43、要停顿,主谓之间需要停顿,并列短语之间也需要停顿。需要结合句意和句式来判断。句意为:大致山的姿态因为有了树而美丽;山的结构因为有了石头而苍劲,山的精气因为有了水而生动。故停顿大 都 山 之 姿 态 得 树 而 妍/山 之 骨 格 得 石 而 苍/山 之 营 卫 得 水 而 活(4)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斗,像北斗七星一样;蛇:像蛇一样)。句意为: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身像北

44、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一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重点词有:沸:水波翻涌的样子;息:停止;句意:到了晚上,睡在枕上仍能听到水声不,在幽深而人迹罕至的环境中,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传入耳中,愈发显出环境的幽静。(5)本题考查理解作者的情感。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概括即可。阅读全文,了解内容,甲文抓住关键语句“心乐之”“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等,概括为:作者游览小石潭,触景生情,由乐转悲,表现被贬后孤寂、悲凉的思想感情。乙文从“恨僧少可语耳”中流露了作者 知音难觅的惆怅情绪的情绪答案:(1)(1)以为乐 (2)愣住的样子(3)更加 (4)遗憾(2)B(3)大 都 山

45、 之 姿 态 得 树 而 妍/山 之 骨 格 得 石 而 苍/山 之 营 卫 得 水 而 活(4)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身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一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到了晚上,睡在枕上仍能听到水声不,在幽深而人迹罕至的环境中,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传入耳中,愈发显出环境的幽静(5)【甲】文最后柳宗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从中传达出了作者贬谪的悲凉(孤寂凄凉) 的心情。【乙】文从“恨僧少可语耳”中流露了作者知音难觅的惆怅情绪。【点评】在平时学习中,需要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的含义,特别是一些特殊用法,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还要用现代汉语准确的翻译文章;准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和观点,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13(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月考试卷 > 八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