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江西省新余一中八年级(上)第二次段考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22389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江西省新余一中八年级(上)第二次段考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7-2018学年江西省新余一中八年级(上)第二次段考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17-2018学年江西省新余一中八年级(上)第二次段考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17-2018学年江西省新余一中八年级(上)第二次段考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17-2018学年江西省新余一中八年级(上)第二次段考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7-2018学年江西省新余一中八年级(上)第二次段考语文试卷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1(2分)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溃退(ku ) 阡灭(jin) 锐不可当(dng) 一丝不苟(gu)B悄然(qio ) 仲裁(zhng) 屏息敛声(bng) 如梦初醒(xng)C娴熟(xin) 紧崩(bng) 震耳欲聋(zhn) 惟妙惟肖(xio)D推崇(cng) 丘壑 (h) 自出新裁 (ci ) 巧妙绝伦 (ln)2(2分)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教授殚精竭虑地钻研科学,终于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B夜晚,街上五彩斑斓的霓虹灯看得我眼花缭乱。C我军以摧枯拉朽之

2、势攻下了敌人阵地。D中央电视台的访谈栏目办得惟妙惟肖,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3(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大雁知道,从黎明到夜幕降临,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他们的枪声。B仅在美国,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面对这样的天文数字,人们岂能无动于衷?C苏州园林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技术而不仅是艺术。D南昌大学绿色服务团携手华夏公益服务中心,正式开展了以主题为“暖冬行动,让我们一起行动”,呼吁在校大学生关注困难群体,关心公益事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4(2分)将下面的句子重新排序,正确的顺序是()自古至今,读什么书,怎么读,以及怎么防止“死”读书,都需要从

3、实践出发,形成适合每个人自己的读书方式。一个拥有高眼界的读书人,能够牢记使命,超越功利的藩篱。眼界决定了读书人读书的方式方法和兴趣效果。他们将读书视为一件高雅而神圣之事,并从广泛的阅读中,从对历史的理解之中,获得一种对自己时代使命的高度自信并笃行之。可以肯定,有着高眼界的读书人,一定会结合实践去读那些更富有价值的书籍。ABCD5(2分)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最恰当的文句是()自从“五四”以来,翻译介绍先进国家的文化成果就成了中国人民的迫切要求。 。A这些翻译作品促进了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的书面语言。B翻译作品日见其多,一方面这些作品提高了中国艺术文化的素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书面

4、语言的发展。C翻译作品日见其多,这些作品促进了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的书面语言。D这些翻译作品提高了中国学术文化的素养,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6(4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南园十三首(其十三)唐李贺小树开朝径,长茸湿夜烟。柳花惊雪浦,麦雨涨溪田。古刹疏钟度,遥岚破月悬。沙头敲石火,烧竹照渔船。【注释】古刹:古寺 岚:山头云气 破月:农历月半以后的月亮(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全诗描绘了南园一带从早到晚旖旎动人的山水田园风光。B颔联描绘了柳絮纷飞似雪,溪水涨满麦田,春水丰足的喜人景象。C尾联写捕鱼人夜晚在岸边敲石取火,

5、点燃竹子照明夜渔的情景。D诗歌前四句主要描摹了白天的自然景物,后四句主要写夜晚人的活动。(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头从林间小路落笔,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依次描绘各类景物。B“惊”表达了诗人对眼前忽现似雪非雪的奇异景象的惊喜。C“度”写出了钟声由近及远的传递感。D诗人在诗中着意刻画了田园生活的安逸,流露出浓厚的归隐情绪。7(12分)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第下列各题。刘氏善举 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耕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邻有贫乏者,刘氏辄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wi)之。乡里咸称其善。然儿不解,心有憾。母诫之,曰“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

6、无缓急之事。”母卒三年,刘家大火,屋舍衣物殆(di)尽,乡邻给衣物,且为之伐木建屋,皆念刘氏之情也。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屋舍/衣物殆尽 B母/卒三年 C乡邻/给衣物 D刘氏/辄以斗升相济(2)解释文中加点的意思。辄 遗 卒 (3)翻译文中划线句子。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4)说说文章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来突出刘氏的“善”?刘氏儿子最后“悟出”什么?8(8分)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每空一分)(1)夕日欲颓, 。(2)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3) ,猿则百叫无绝。(4) ?松柏有本性。(5) ,出则

7、无敌国外患者。(6)白头搔更短, 。(7)报君黄金台上意, 。(8) ,星河欲转千帆舞。三、现代文阅读理解(30分)9(17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冬霜暖阳上午,我坐在客厅的日影里,剥平包菜,一片一片撕碎,放到洗菜盆里做这些零碎琐屑的事,一屋子都是安宁因为专心,无杂念,情绪也随之平和。宛如一些美好的时光,因为短暂,让人贪恋。把平包菜撕完,日影移走大概因小区前面起了三四十层的高楼,冬天的日光贵重,但凡投罩下来,必然暖融融的,所以美好。儿时,我们村里老人集体坐在背风的草堆旁,无别事,也就为晒晒太阳,老蓝布对襟褂子,黑裤黑鞋,双手笼在袖子里,缩脖,垂头,发丝不乱,一齐在阳光里打盹,他们脸上的皱

8、纹深如沟壑。不知他们在日光下想些什么,但,那一刻是安宁的。一年里也没有多少次机会,可以望见蓝天了。近来冷空气过境,把天洗了一遍,天蓝得有一份失而复得的贵重。常年的失眠纠缠,让人感叹青春岁月一去不还。医生建议,唯锻炼,方能缓解一二。于是,清早买菜,特意拐弯去屋后的荒坡走了走。荒坡上的枯草仍有霜迹,寒光凛凛,踩上去格外清脆。水渠里倒伏的莽草身上,霜意犹深,迎着光,直刺人眼。这些自然界中的东西,比如雾呀,霜呀,总是招人喜爱。小时候特别喜欢下雾天,白茫茫,一个人走在上学路上,前后均不见人,到了学校,头发能拎出水。我妈妈每次去一个叫作“横埠河”的集镇买柴,总是有雾的天气。站在村口,我望着她去时的方向,渐

9、渐地,渐渐地,茫茫白雾里,一个妇女挑柴的身影终于显现出来,她把一担柴来回换着肩,一点一点地出现在圩埂上我总是幻想,她或许会带一根油条回来,或许别的好吃的呢,总会有的吧。我站在原地,仿佛胜券在握。只是,每次都落空。也不介意,至少望着她一点点自白雾里现身那么漫长的等待过程,我起码是快乐的,充满着企盼和渴念的。后来,长大了,才明白过来人最幸福的,是期盼的过程,得到与失去,并无两样。有时,更甚至,失去未必比得到更沮丧。失去,可以让灵魂痛苦;得到时的狂喜,永远那么浅薄轻飘,不值一提。生命只有在一次次失去时的煎熬里,才会慢慢强大无摧。失败也是升华,如浊浪淘沙,日日年年,总有一天成就你珍珠或者金子,只要自己

10、不先撒手放弃。所以,一直喜欢雾天,天地同白,湿了山川草木,以及行走其中的人。如今,雾已难见,雾霾常有。幸而还有霜,让我魂牵梦绕。相比雾来说,霜更美,满身寒气,萧杀而来,又呼啸而去。小时候村庄里每一户人家的鱼鳞瓦,都是霜的同谋。童年,每到严冬,屋头上皑皑一片浅白,不是雪,是霜。泡桐树被冻僵了,生在原地一动不动。在日光下,唯有霜是跳跃的,麻雀一样忽东忽西。最疼爱的事情是,不小心掉在地上的稻草,被霜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裹起来,呵护备至你说霜为何这么疼惜掉在地上的一根稻草呢?夜里,一根稻草独自躺在地上,孤单无依,没有谁肯给它暖意,唯有霜是宽厚仁慈的还是我来裹它取暖吧。天地之中,真是有情有义。霜不仅裹落单的

11、稻草,还裹稻草垛、棉花垛霜想把天地里一切孤单的东西都暖起来。脚下的荒草,在霜的包裹中依然清脆,迎着光,熠熠生辉。我内心的狂热,竟也在日光里一点点激发出来,然后点燃。或许命运不尽完美,但只要我们心中有爱、有暖、有期盼这一生,何曾白活。(作者:钱红莉。文章有删改)(1)通读全文思考:文章描写了儿时的三个场景, 、 、 ,表达了 的思想感情。(4分)(2)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共6分,每小题3分)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3分)老蓝布对襟褂子,黑裤黑鞋,双手笼在袖子里,缩脖,垂头,发丝不乱,一齐在阳光里打盹,他们脸上的皱纹深如沟壑。结合语境,分析第段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近

12、来冷空气过境,把天洗了一遍,天蓝得有一份失而复得的贵重。(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段画线句“人最幸福的,是期盼的过程,得到与失去,并无两样”的理解。(4分)(4)文章第段在写作方面富有特色,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发现和见解。(4分)(提示:可以从修辞手法或写法的角度作答)10(13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寻找三体人的“水滴”武器史峰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中,三体人之所以能奴役地球,是因为它们拥有一种非常厉害的武器“水滴”。“水滴”能撞碎所有物质,它的硬度超乎想象:“水滴”撞穿地球,就如子弹穿过面包一样轻松随意。“水滴”超硬不是胡思乱想出来的,而是依照物理研究成果做出的合理构

13、想。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能再分解为原子核和电子。原子核还能再分解成质子和中子,合称核子。核子还能再分吗?以前是不能分的,可是用电子对撞机后,核子可以分成更小的粒夸克。那么,夸克还能再分下去吗?从目前的技术手段来看,无法再分了。夸克是如何组成物质的呢?夸克可以相互结合,形成复合粒子。物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宇宙中的夸克组合居然都是“三个夸克组成质子”“两个夸克组成中子”的模式,没有发现“四夸克组合”“五夸克组合”或是更多夸克组合的复合粒子。难道不存在这些夸克组合吗?科学家提出了假说:宇宙中应该存在“四夸克组合”“五夸克组合”或是任意夸克组合,只是限于人类的见识“太短”,尚没有发现而已。科

14、学家又进一步从理论上推理出“四夸克组合”和“五夸克组合”的特殊性质:这两种夸克组合中的夸克之间保持着极其恰当的距离,这种距离恰好能产生强力。强力、电磁力、弱力、引力并称维持宇宙存在与运行秩序的四大力,这四种力决定了物质的硬度。如果把电磁力给予物质的硬度指数定为l,那么弱力和引力给予物质的硬度指数可忽略不计,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电磁力,只有弱力或是引力的话,物质就软得拿不起来,几乎是没有硬度。而强力给予物质的硬度指数却是100。“三夸克质子”和“二夸克中子”中的夸克们因为距离不合适,不会相互产生强力,所以质子、中子组成的物质都是普通物质,它们的硬度由电磁力提供。而“四夸克组合”与“五夸克组合”中夸

15、克之间的距离恰好能相互产生强力,这种物质的硬度由强力提供,比普通物质硬100倍。说到这里,我们就明白“水滴超硬”的奥秘了:“水滴”由“四夸克组合”“五夸克组合”或是更多夸克复合粒子材料制成,这种材料称为“强相互作用力材料”,它的硬度由强力提供,所以坚硬无敌。其实,2013年科学家就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就发现了四夸克粒子,2015年清华大学教授又发现了五夸克粒子。这些都是在实验条件下发现的。此外,科学家还一直在宇宙中寻找“天然”的四夸克、五夸克或是更多夸克复合粒子。科学家推断,找到大量的四夸克、五夸克复合粒子只是时间问题,而找到它们之后,制造“水滴”这种超硬的宇宙武器就要由幻想变成现实了(选自

16、知识窗2017年4期 有删改)(1)文中以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开头,有何用意?(2)品读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水滴”撞穿地球,就如子弹穿过面包一样轻松随意。(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夸克还能再分下去吗?从目前的技术手段来看,无法再分了。(加点词“目前的”能否删去?为什么?(3)文中第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作者介绍“水滴”,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篇幅介绍“夸克”?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11(6分)根据下列材料,写一段关于“古琴”的说明性文字。要求:(1)运用下定义、分类别、列数字三种说明方法;(2)不超过150字。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我国最为古老的拨弦

17、乐器。古琴处于弦乐器之首,主要用杉木或梓木制成,最初只有五根弦,后来发展到七弦琴。古琴在音域、音色、音质等方面独具特色,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音质刚柔相济,余音悠远。根据现代考古情况来看,最早的古琴实物出土于东周曾乙侯墓,距今约2500余年,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大学者罗振玉先生考证认为,琴的历史悠久,至少为3000年以上。古琴造型优美,整体形状依凤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宽约六寸,厚约二寸。琴体下部扁平,上部呈弧形凸起,分别象征天地,与古时的天圆地方之说相应和。古琴的样式很多,常见的为伏羲式、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灵机式、蕉叶式等。12(50分)写作告

18、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南飞的大雁是对北方寒冷的告别;秋天的落叶是对炎热夏的告别;雨季是对干旱的告别;彩虹是对风雨的告别;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是对迷失的告别。每一次的告别,都有一个故事,或刻骨铭心,或温暖美好。告别不是遗忘,而是转身;告别不是放弃,而是开始你曾告别了什么?又将告别什么?请以“告别”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并将题目抄写在正文第一行。(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可出现真实校名、人名。2017-2018学年江西省新余一中八年级(上)第二次段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1(2分)下列字形和加点字

19、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溃退(ku ) 阡灭(jin) 锐不可当(dng) 一丝不苟(gu)B悄然(qio ) 仲裁(zhng) 屏息敛声(bng) 如梦初醒(xng)C娴熟(xin) 紧崩(bng) 震耳欲聋(zhn) 惟妙惟肖(xio)D推崇(cng) 丘壑 (h) 自出新裁 (ci ) 巧妙绝伦 (ln)【分析】此题不仅考查学生对汉字读音的掌握,而且考查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音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识记。【解答】A有误,“阡灭”的“阡”应为“歼”;“锐不可当”的“当”应读“dng”B全部正

20、确;C有误,“惟妙惟肖”的“肖”应读“xio”;“紧崩”的“崩”应为“绷”;D有误,“推崇”的“崇”应读“chng”,“自出新裁”的“新”应为“心”。故选:B。【点评】做这类题,就得注意平时积累容易读错的字和多音字的正确读音,平时的学习中也要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同时还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识记。2(2分)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教授殚精竭虑地钻研科学,终于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B夜晚,街上五彩斑斓的霓虹灯看得我眼花缭乱。C我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攻下了敌人阵地。D中央电视台的访谈栏目办得惟妙惟肖,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

21、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解答】ABC正确;D有误,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句中指的是电视栏目,不是指描写或模仿某事物,属于用错对象。故选:D。【点评】成语的使用是考查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一个重要题型。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运用是否恰当。要做好该类题,平时的积累是离不开的。在出题时尤其是词义正确,而感情色彩不合乎题意

22、的更应该注意。3(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大雁知道,从黎明到夜幕降临,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他们的枪声。B仅在美国,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面对这样的天文数字,人们岂能无动于衷?C苏州园林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技术而不仅是艺术。D南昌大学绿色服务团携手华夏公益服务中心,正式开展了以主题为“暖冬行动,让我们一起行动”,呼吁在校大学生关注困难群体,关心公益事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

23、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解答】A有误,搭配不当,应为“猎枪”;B正确;C有误,语序错误,“艺术”和“技术”互调;D有误,缺少成分,应在“暖冬行动,让我们一起行动”后加“的活动”。故选:B。【点评】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

24、现的词语,先检查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4(2分)将下面的句子重新排序,正确的顺序是()自古至今,读什么书,怎么读,以及怎么防止“死”读书,都需要从实践出发,形成适合每个人自己的读书方式。一个拥有高眼界的读书人,能够牢记使命,超越功利的藩篱。眼界决定了读书人读书的方式方法和兴趣效果。他们将读书视为一件高雅而神圣之事,并从广泛的阅读中,从对历史的理解之中,获得一种对自己时代使命的高度自信并笃行之。可以肯定,有着高眼界的读书人,一定会结合实践去读那些更富有价值的书籍。ABCD【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

25、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抓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解答】此语段讲了,眼界与读书方法、读书效果的关系,这是个排序思路。句提出了这一论点,可作为第一句;讲了“从实践出发”从语意上可判断在前;句“紧承高眼界”这个意思阐述,语意紧密并从语意上可判断在前。综合以上分析,可排序为 。故选:C。【点评】此题可依据逻辑关系排序。5(2分)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最恰当的文句是()自从“五四”以来,翻译介绍先进国家的文化成果就成了中国人民的迫切要求。 。A这些翻译作品促进了中国

26、学术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的书面语言。B翻译作品日见其多,一方面这些作品提高了中国艺术文化的素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C翻译作品日见其多,这些作品促进了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的书面语言。D这些翻译作品提高了中国学术文化的素养,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分析】简明、连贯的语言要做到句与句间概念清楚、判断准确、前后一致、关系明了。【解答】A、D两项开头就说“这些作品”,前面缺少交待,突然出现这个指代词,与上句衔接不上。B中“这些作品提高了中国学术文化的素养”有语病,“素养”多指人的平时的锻炼和修养,此处用“中国学术文化”限制不当。且“促进”夸大了“翻译作

27、品”的作用,属于用词不当。故选:C。【点评】方 法:1、上下文的陈述对象要一致 2、上下文的内容要符合逻辑顺序 3、上下文语言递接要顺畅 4、上下文表述的内容要照应 5、上下文的情境要一致 6、上下文的句式要整齐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6(4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南园十三首(其十三)唐李贺小树开朝径,长茸湿夜烟。柳花惊雪浦,麦雨涨溪田。古刹疏钟度,遥岚破月悬。沙头敲石火,烧竹照渔船。【注释】古刹:古寺 岚:山头云气 破月:农历月半以后的月亮(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A全诗描绘了南园一带从早到晚旖旎动人的山水田园风光。B颔联描绘了柳絮纷飞似雪,溪水涨满麦田,春水丰足

28、的喜人景象。C尾联写捕鱼人夜晚在岸边敲石取火,点燃竹子照明夜渔的情景。D诗歌前四句主要描摹了白天的自然景物,后四句主要写夜晚人的活动。(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诗歌开头从林间小路落笔,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依次描绘各类景物。B“惊”表达了诗人对眼前忽现似雪非雪的奇异景象的惊喜。C“度”写出了钟声由近及远的传递感。D诗人在诗中着意刻画了田园生活的安逸,流露出浓厚的归隐情绪。【分析】这是一首五言古诗。开首两句以“幽意”点出了全诗的主旨,是幽居独处,放任自适的意趣。因此,驾舟出游,任其自然,流露了随遇而安的情绪。接着写泛舟的时间、路线和沿途景物,以春江、月夜、花路、扁舟等景物,创造出一种

29、幽美、寂静、迷蒙的境界。最后两句写心怀隐居之人,在此环境中,愿作持竿垂钓的隐者,追慕“幽意”的人生。【解答】(1)本题考查了句意理解及作者的情感,作答时要结合全诗加以理解。ABC正确;D有误,“诗歌前四句主要描摹了晨景,后四句主要写白昼的景色。故选:D。(2)本题考查了句意理解及作者的情感,作答时要结合全诗加以理解。ABD正确;C有误,“度”写出了钟声由远及近的传递感。故选:C。答案:(1)D;(2)C。译文:我寻幽探胜的心意没有定止,随着一路看见的景色生发不已。晚风吹送我的行舟,沿着开满鲜花的河岸荡入溪口。星夜又转过西边的山岭,隔山仰望天上的南斗。潭底升起溶溶的烟雾,林中月亮仿佛低落在行舟的

30、背后。世事何等地纷繁渺茫,不如做一名隐居的钓叟。【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掌握,学生要明确,作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画面,联系创作背景感受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7(12分)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第下列各题。刘氏善举 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耕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邻有贫乏者,刘氏辄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wi)之。乡里咸称其善。然儿不解,心有憾。母诫之,曰“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母卒三年,刘家大火,屋舍衣物殆(di)尽,乡邻给衣物,且为之伐木建屋,皆念刘氏之情也。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

31、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A屋舍/衣物殆尽 B母/卒三年 C乡邻/给衣物 D刘氏/辄以斗升相济(2)解释文中加点的意思。辄就遗赠送卒死(3)翻译文中划线句子。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4)说说文章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来突出刘氏的“善”?刘氏儿子最后“悟出”什么?【分析】译文刘氏是某一个乡里的寡妇,抚养有一个孩子。她白天在田间努力耕作,晚上点着烛火在织机上纺织,终年都像这样。邻居中有穷困的人,她往往用一升一斗的粮食救济他们。偶尔没有衣服穿的人,她就把自己的衣服赠送给他们,乡里的人都称赞她的善良。然而她的儿子不理解,心里很有怨言。刘氏就告诫他,说:“为别人做好事,

32、是做人的根本,谁没有紧急的事情呢?”刘氏死后三年,刘家遭遇大火,宿舍衣物全部被烧光。大家不仅给他衣服,还为他砍树建造房屋,这都是怀念刘寡妇的情意呀。这时刘寡妇的儿子才明白母亲做好事的原因。【解答】(1)本题考查句子停顿。A有误,正确停顿应为:屋舍衣物/殆尽。B正确。C正确。D正确。故选:A(2)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句意为:她往往用一升一斗的粮食救济他们。辄,就。句意为:她就把自己的衣服赠送给他们。遗,赠送。句意为:母亲死后三年。卒,死。(3)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

33、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中重点词语有则:就;句意为:晚上就在烛火下纺织,终年都像这样。中重点词语有乃:就;句意为:为别人做(好)事,是作为人的本分,哪一个人不会遭遇紧急的事情呢?(4)第一问:本题考查了学生鉴赏的表达技巧和手法的能力。体会表现手法,就是考查对文本表现手法的赏析和领悟能力。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正面直接描写刘氏的动作“以斗升相济”,“以己之衣遗之”,以及儿子不理解时的语言“母诫之,曰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表现刘母的“善”; 写乡里的对刘氏的评价以及刘母去世三年后刘家遭受火灾后乡里对刘家的帮助,和刘儿由开始的“憾”到最后

34、的“悟”两个侧面突出刘氏的“善”。第二问:本题考查的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的。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设想合理即可。帮助别人也是帮自己。多给别人做好事的人,当自己有困难时,别人也会来帮助的。人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助人为乐是一件善事,善有善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答案:(1)A (2)就赠送死了(3)晚上就在烛火下纺织,终年都像这样。和别人相处要善良,是做人的根本,哪一个人不会遭遇紧急事情呢?(4)正、侧面描写。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多给别人做好事的人,当自己有困难时别人也会帮助你,人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助人为乐是一件善事,善有善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点评】词义积累:诚

35、帝感其诚(诚心)此诚危急存忘之秋也(的确、实在)今诚以吾众诈称公子扶苏、项燕(果真)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果真)8(8分)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每空一分)(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4)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5)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6)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7)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8)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分析】本题考查诗文背诵,根据平时积累的诗文作答即可,但不能出现错别字。【解答】答案:(1)沉鳞竞跃 (重点字:鳞)(2)水中藻、荇交横(重点字:荇

36、)(3)蝉则千转不穷 (4)岂不罹凝寒(重点字:罹)(5)入则无法家拂士 (重点字:拂)(6)浑欲不胜簪 (重点字:簪)(7)提携玉龙为君死 (重点字:携) (8)天接云涛连晓雾【点评】做好本题关键平时要扎实积累课本中出现的重点诗文名篇。三、现代文阅读理解(30分)9(17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冬霜暖阳上午,我坐在客厅的日影里,剥平包菜,一片一片撕碎,放到洗菜盆里做这些零碎琐屑的事,一屋子都是安宁因为专心,无杂念,情绪也随之平和。宛如一些美好的时光,因为短暂,让人贪恋。把平包菜撕完,日影移走大概因小区前面起了三四十层的高楼,冬天的日光贵重,但凡投罩下来,必然暖融融的,所以美好。儿时,我

37、们村里老人集体坐在背风的草堆旁,无别事,也就为晒晒太阳,老蓝布对襟褂子,黑裤黑鞋,双手笼在袖子里,缩脖,垂头,发丝不乱,一齐在阳光里打盹,他们脸上的皱纹深如沟壑。不知他们在日光下想些什么,但,那一刻是安宁的。一年里也没有多少次机会,可以望见蓝天了。近来冷空气过境,把天洗了一遍,天蓝得有一份失而复得的贵重。常年的失眠纠缠,让人感叹青春岁月一去不还。医生建议,唯锻炼,方能缓解一二。于是,清早买菜,特意拐弯去屋后的荒坡走了走。荒坡上的枯草仍有霜迹,寒光凛凛,踩上去格外清脆。水渠里倒伏的莽草身上,霜意犹深,迎着光,直刺人眼。这些自然界中的东西,比如雾呀,霜呀,总是招人喜爱。小时候特别喜欢下雾天,白茫茫

38、,一个人走在上学路上,前后均不见人,到了学校,头发能拎出水。我妈妈每次去一个叫作“横埠河”的集镇买柴,总是有雾的天气。站在村口,我望着她去时的方向,渐渐地,渐渐地,茫茫白雾里,一个妇女挑柴的身影终于显现出来,她把一担柴来回换着肩,一点一点地出现在圩埂上我总是幻想,她或许会带一根油条回来,或许别的好吃的呢,总会有的吧。我站在原地,仿佛胜券在握。只是,每次都落空。也不介意,至少望着她一点点自白雾里现身那么漫长的等待过程,我起码是快乐的,充满着企盼和渴念的。后来,长大了,才明白过来人最幸福的,是期盼的过程,得到与失去,并无两样。有时,更甚至,失去未必比得到更沮丧。失去,可以让灵魂痛苦;得到时的狂喜,

39、永远那么浅薄轻飘,不值一提。生命只有在一次次失去时的煎熬里,才会慢慢强大无摧。失败也是升华,如浊浪淘沙,日日年年,总有一天成就你珍珠或者金子,只要自己不先撒手放弃。所以,一直喜欢雾天,天地同白,湿了山川草木,以及行走其中的人。如今,雾已难见,雾霾常有。幸而还有霜,让我魂牵梦绕。相比雾来说,霜更美,满身寒气,萧杀而来,又呼啸而去。小时候村庄里每一户人家的鱼鳞瓦,都是霜的同谋。童年,每到严冬,屋头上皑皑一片浅白,不是雪,是霜。泡桐树被冻僵了,生在原地一动不动。在日光下,唯有霜是跳跃的,麻雀一样忽东忽西。最疼爱的事情是,不小心掉在地上的稻草,被霜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裹起来,呵护备至你说霜为何这么疼惜掉在

40、地上的一根稻草呢?夜里,一根稻草独自躺在地上,孤单无依,没有谁肯给它暖意,唯有霜是宽厚仁慈的还是我来裹它取暖吧。天地之中,真是有情有义。霜不仅裹落单的稻草,还裹稻草垛、棉花垛霜想把天地里一切孤单的东西都暖起来。脚下的荒草,在霜的包裹中依然清脆,迎着光,熠熠生辉。我内心的狂热,竟也在日光里一点点激发出来,然后点燃。或许命运不尽完美,但只要我们心中有爱、有暖、有期盼这一生,何曾白活。(作者:钱红莉。文章有删改)(1)通读全文思考:文章描写了儿时的三个场景,作者在雾中期盼母亲归来、霜包裹稻草、给天地带来温暖,表达了对人生满怀期盼,饱含爱心与温情的思想感情。(4分)(2)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共

41、6分,每小题3分)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3分)老蓝布对襟褂子,黑裤黑鞋,双手笼在袖子里,缩脖,垂头,发丝不乱,一齐在阳光里打盹,他们脸上的皱纹深如沟壑。结合语境,分析第段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近来冷空气过境,把天洗了一遍,天蓝得有一份失而复得的贵重。(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段画线句“人最幸福的,是期盼的过程,得到与失去,并无两样”的理解。(4分)(4)文章第段在写作方面富有特色,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发现和见解。(4分)(提示:可以从修辞手法或写法的角度作答)【分析】本文共描写了儿时的三个场景:在雾中期盼母亲归来,霜包裹稻草,给天地带来温暖。表达了作者对

42、人生满怀期盼,饱含爱心与温情。【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文章主要描写了儿时的三个场景,分别与暖阳、雾、霜对应,而且有特别明显的提示。如第一个场景,其提示词为“儿时”,主要描写了村中老人集体晒太阳的情景;第二个场景,提示词为“小时候特别喜欢下雾天”,下面的内容主要描写了作者在雾中等待母亲从集市归来的场景;第三个场景,其提示词为“小时候”,主要描写了小时候霜满大地,将天地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场景。从这些场景中作者提取的人生启示是一一温暖、期盼和爱。(2)第小题,本题考查人物描写的方法及其作用。人物描写的主要方法有: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通过分析可知这句话

43、介绍了村中老人的穿着、外形外貌,属于典型的外貌描写。通过这些外貌描写,表现了阳光给人们带来的温暖与安适。第小题,本题考查重点词语的理解把握。“贵重”意思为“珍贵、重要”,用在此处体现了人们因为见到蓝天的机会少,偶尔见到蓝天倍感珍贵。(3)本题考查重点句子含义的理解。结合全文可知,作者在雾中期盼母亲带回好吃的东西这一体验使作者认识到等待的过程最幸福,得与失的结果和期盼的过程相比,显得不那么重要。(4)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可以从文章结构、语言等方面出发。根据题目所给出的提示进行分析可知,这两段内容将霜人格化了,这样写的好处是可以使要表现事物的特点更鲜明,使文章形象、生动,

44、富有感染力。答案:(1)村里老人集体晒太阳 作者在雾中期盼母亲归来 霜包裹稻草,给天地带来温暖 对人生满怀期盼,饱含爱心与温情(2)外貌描写。通过对老人们外貌的描写,展现了冬天暖阳给人们带来的安宁与惬意,为文章后面的抒情做铺垫。“贵重”说明看见蓝天的机会不多,照应了第段,也表现了作者见到蓝天那份惊喜和珍惜的心情。(3)人生最幸福的是期盼的过程,最终的结果一一得与失是次要的,有时甚至失去的痛苦对人生更有帮助,更有意义。(4)示例:这两段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述了霜给稻草、稻草垛、棉花垛及天地万物带来的温暖,展现了霜宽厚仁慈,充满爱心与温暖的特性,为下文的抒情铺下情感基调。【点评】句子

45、赏析一般从动词和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解析:指出修辞手法,分析修辞的用法,然后分析表达效果,最后看表达感情。动词,找出运用的动词,结合语境分析动词的表达效果,并指出表达的感情。(1)比喻:把比作,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的特征,表现了感情。动词,找出运用的动词,结合语境分析动词的表达效果,并指出表达的感情。(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 的效果。(3)对比,通过和的对比,突出(衬托)人物(事物)的特点,表现的感情。10(13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寻找三体人的“水滴”武器史峰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中,三体人之所以能奴役地球,是因为它们拥有一种非常厉害的武器“水滴”。“水滴”能撞碎所有物质,它的硬度超乎想象:“水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月考试卷 > 八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