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22384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8-2019学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8-2019学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18-2019学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18-2019学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8-2019学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一、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0分)1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短语。文章合为时而著2用诗文原句填空。(1)山光悦鸟性,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2)浮云游子意, 。(李白送友人)(3) ,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彗院寓居作)(4) ,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5)零落成泥碾作尘, 。(陆游卜算子咏梅)(6)古人常借诗文抒写对时事的忧思。韩愈借千里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的不幸遭遇,表达对人才被摧残的愤慨; (填作者名)借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 ”的悲惨生活,抒发对遭宫市盘剥的百姓的同情;杜甫推己及人,以

2、“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理想体现了广济苍生的情怀。3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拼音。寒噤 抉 择 chun 流不息 名f 其实4某班级开展了以“和”为主题的讨论会,以下是讨论会上所用的材料。【材料一】首届亚洲文明大会于5月22日闭幕。大会标志极具特色。图案主体部分由牡丹花衍生而来,六瓣互动的花瓣图形代表亚洲六个分区,并将抽象的人的形态融入其中,产生人与人之间手牵手连接沟通的视觉效果,象征亚洲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对话,体现了亚洲人民携手搭载的命运共同体。红、橙、黄、绿、青、蓝、紫的七彩颜色体现了亚洲各国国旗的色彩,也象征亚洲文明的绚丽多彩。图形中间嵌入了亚洲文明对话大会英文译名的缩写的首

3、字母。【材料二】班级举行汉语周读书演讲活动,学习委小忠和语文课代表小永在书目的选择上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最后发生争吵。(1)【材料一】中划线语的分句存在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ABCD(2)课堂上几位同学根据【材料一】对“和的内涵”进行了探讨,请将对话补充完整。小忠:“命运共同体”概念的提出,体现了“和”的内涵。小永:我认为亚洲文明大会标志的设计的形态、视觉效果、 、 、 等也体现了“和”的内涵。(3)【材料二】中,小忠和小永发生争吵,班主任让你劝和他俩,你将怎么劝?5阅读下面古诗文,回答后面小题【甲】使东川骆口驿二首(其一)(唐)元稹邮亭壁上数行字,崔李题名王白诗。尽日无人共言语,不离墙下至行时

4、。【乙】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骆口驿旧题诗(唐)白居易拙诗在壁无人爱,鸟污苔侵文字残。唯有多情元侍御,绣衣不惜拂尘看。【丙】 呜呼微之!贞元季年,始定交分,行止通塞,靡所不同,金石胶漆,未足为喻,死生契阔者三十载,歌诗唱和者九百章,播于人间,今不复叙。至于爵禄患难之际,寤寐忧思之间,誓心同归,交感非一,布在文翰,今不重云。唯近者公拜左丞,自越过洛,醉别愁泪,投我二诗,吟罢涕零,执手而去。私揣其故,中心惕然及公捐馆于鄂,悲讣忽至,一恸之后,万感交怀,复视前篇,词意若此,得非魂兆先知之乎?无以寄悲情,作哀词二首,今载于是,以附奠文。呜呼微之!始以诗交终以诗诀弦笔两绝,其今日乎?(节选自白居易祭微之

5、文,有删改)注释:元稹:字微之,别称“元九”,与白居易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崔李:即崔诏、李逢吉,唐代诗人。王白:即王质夫、白居易,唐代诗人。元侍御:即元稹。行止通塞:行为举动,顺境逆境。死生契阔:死生合离。惕然:担忧恐惧的样子。捐馆:去世。悲讣:悲讯。弦笔:吟诵诗歌和创作诗歌。(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甲诗一、二句叙述诗人偶见墙上白居易等人题写的诗句,见诗生情。B甲诗三、四两句写诗人壁前独自徘徊,与乙诗中的“多情”相呼应。C乙诗题目中的“酬”为“酬答”之意,表明了诗的写作缘由和背景。D乙诗第四句描绘了元稹不惜用衣服擦拭诗歌上灰尘的画面,是实写。(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执手而去:

6、 私揣其故: 词意若此: 其今日乎: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死生契阔者三十载,歌诗唱和者九百章。(4)请用“/”标出文中画线句的两处停顿。始 以 诗 交 终 以 诗 诀 弦 笔 两 绝(5)结合三则材料,说说元稹与白居易的深厚友情体现在哪些方面。6阅读文章,回答后面小题锁在雨雾中的冰川谭谈 常听人说:看山去张家界,看水去九寨沟。 那么,看冰呢?“去我们海螺沟吧!那是亚洲海拔最低、离都市最近的一座现代海洋性冰川。这里,生态完整的原始森林遍布山间。一棵棵树木,挺拔而高大。高的有一百多米。”陪同我们的主人,十分自豪地对我们说。 汽车在山间公路上奔驰着,几番盘旋之后,上到了山腰之中。路旁山坡

7、间,遍是几人方可合抱的大树,挺拔直上,刺破云天,高约百米。云团在山间飘动,洒下一片蒙蒙细雨。偶尔云团飘开,看到对面陡峭的绝壁悬崖上,泻下一片水瀑,如一挂白练从空中垂落。这绝壁悬崖,这百米飞泽,生发出无比的气势,给这座山峦,平添一种威严与神奇。 上到一个山间台地上,汽车在一块坪地上停住了。我们走下车来,仿佛已经从初秋走进了严冬。我已把带着的所有衣服都穿到身上了,仍感寒气逼人。天下着小雨,山间林子中,处处升腾着白色的水雾。景区在这里架设了上到山顶的索道,游人们从这里登上缆车。如果天气晴好,这段乘坐缆车的二十分钟的游程,你能看到景色壮丽的冰川,看到气势磅礴的冰瀑。然而,这一天,老天不开恩,脚下一片细

8、雨浓雾,把冰川所有的美景,全都严严实实地锁住。只偶尔看到缆车下面,在浓雾中探出头来的一棵棵树尖。这里,那高达一千零八十米、宽达一千一百米的大冰瀑布,那原始、古老、野性、神奇、独特、惊险的种种冰川风采,我们只能在图片中、图书里看到。 缆车把我们载到了山顶。一条游道,引领我们去看一处冰川。细雨中,我们艰难地前行,想近距离地去感受一下冰川。这里海拔三千多米,空气稀薄,行路稍快,就胸闷,就气喘吁吁。不时有抬竹轿的人要拉我上轿,我都拒绝了。终于走到了几块巨大的“岩石”耸立的地方,导游告诉我们:那不是岩石,而是冰块。他说:有一年,一位游客在这里照相,一不小心,掉入了冰缝之中,就被冰川永久地收留了。在大自然

9、面前,人的生命是何等的渺小! 没有观赏到冰川最壮丽、最雄伟、最神奇的景色,一种巨大的遗憾,占据了我的心胸。世界上的事物,总是有两面性的。遗憾里,深藏着一种诱惑。这种诱惑,就是我下次来探看这处冰川美景的动力。 这天晚上,我们落脚在海螺沟二号营地。这是一个温泉宾馆。四周冰天雪地,这里却热气腾腾。一挂蓬生腾腾热气的温泉瀑布,从一处高壁上飞泻而下。冰川里冒出温泉,且出水口的温度高达九十八度。世间热与冷、冰与火本不相融,却神奇地在这里和谐相处,这就是天公地母的一处杰作。 我们住的这个房间后面,有一个高墙相围,却又露出天顶的小温泉池。晚餐以后,赤身躺在温泉池里,泡上半个小时,舒服极了。 不觉间,心间的遗憾

10、悄然退去,一种温馨油然而生。 海螺沟,挺美;海螺沟的温泉,挺美!(湖南文学2017年第6期有删改)(1)通读全文,说说为什么作者认可“看冰要去海螺沟”的说法。(2)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这一天,老天不开恩,脚下一片细雨浓雾,把冰川所有美景,全都严严实实地锁住。(“锁”字运用妙在何处?)(3)有人认为,本文题为“锁在雨雾中的冰川”,但还写了海螺沟的树木、温泉等似与冰川无关的内容,不太妥当。你是如何认识的?请你运用散文知识简要阐述。(4)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之所以拒绝抬竹轿的人上轿,非要自己走去看冰川,就是因为怕别人看不起。B作者听闻一位游客因掉入冰缝而被冰川

11、永久地收留,感到在自然面前人类的渺小。C作者因为雨雾没有欣赏到最壮丽的冰川,感到遗憾,但同时又被诱惑着下次来看。D冰天雪地的环境中,作者享受着温暖舒适的冰山温泉,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小题【材料一】 读书的好处是什么呢?就是锻炼你的抽象能力。我们今天已进入一个读图时代,所以我们反复地在问自己:读书有什么用?读书是读字啊!你要锻炼你自己的抽象能力。人类文明之所以有推进,是因为人类发明了文字。我们的文字即便是象形文字,它也是在锻炼你的抽象能力。所以你读书的时候,你读文字书的时候,你的理解跟旁边的人的理解可能就完全不一样。可惜,我们今天进入了一个全球化的信息时代,我们开始大

12、量地读图。读图会限制一个人的抽象能力,所以读图的危险逐渐向人类靠拢,但我们浑然不觉。将近四千年的文字史,孕育了我们民族如此丰富的思维和情感,这是我们的文字的能力,不是你个人的能力。 我昨天晚上在床头翻的那本书,它的全名叫“斯基泰时期的有色金属加工业”,副标题叫“第聂伯河左岸森林草原地带”,是前苏联一个叫巴尔采娃的女学者写的。这书枯燥吧?非常的枯燥。我认为这是我一生中读的最枯燥的书,但对我的影响最大,是我认为最有意思的书。一般意义上的有意思的书,可能很少会让你去想,越枯燥的书你想的就越多。凡事你多想一步,你就容易获得比别人更容易的成功。(节选自马未都在开讲啦第138期的励志演讲稿读书有什么用?,

13、有改动)【材料二】 我觉得最鲜明的记忆就是饥饿,双重的饥饿。一个饥饿是真的胃里头的,每天晚上踢球后就开始变得饥肠辘辘。但是我觉得这种饥饿的记忆,都不比与阅读有关的饥饿的记忆更让我刻骨铭心。在我现在的藏书当中,有很多本都在86年买到的,而使我的生命发生重要转变的好几本书也都与86年有关。我很惊讶,当我打开朦胧诗选的时候,我赫然看见了:“1986年5月8号购于王府井书店。” 我觉得对于我目前的写作和所有的思维,包括创作来说,最重要的相遇都与86年有关,第一个就是朦胧诗选。那一刻我走近了诗,在饥饿当中走进了诗。朦胧诗选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太重要了!因为当你打开的时候,首先看到的就是:“卑鄙是卑鄙者的

14、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跟过去我的父母和我的爷爷奶奶说的话都是不一样的。突然我意识到,在别人心目当中是如此“朦胧”的诗,可是对于我们来说却是那么轻易就可以读懂。因为,它反映的是我们的心声,从此让我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语言表达。朦胧诗选就是这样深深地改变了我。 阅读意味着什么呢?阅读就是在你生命的春天里不断地播种。然后让你的生命之树越长越郁郁葱葱。最重要的是,不管是一个个体,还是整个民族,都需要气质。 那是一个启蒙的时代,那是一个阅读显得如此饥饿的时代,是每个人都认为,阅读有助于文化和精神上的成长的时代。阅读,要比吃一顿饱饭还要让人开心。我相信阅读不仅会让个人变好,也会让一个国家变好。(

15、节选自白岩松在2016年“世界读书日”的演讲只有阅读,才有诗和远方,有改动)【材料三】“同志们,这本书是牛虻,是我从营政委那儿借来的。这本书太感人了,深深打动了我。要是大伙安安静静地坐着,我就念了。”“快念吧!没有什么可说的!没人会打岔的。” 保尔念完了最后几页,把书放在膝盖上,若有所思地看着火苗。 大家好几分钟没有说一句话,所有的人都被牛虻的死深深感动。“这个故事太悲壮了,”谢列达打破了沉默,“这就是说,在世界上真有这样的人!本来这个人是难以忍受那种磨难的,但当他为理想而奋斗的时候,他就能战胜一切!” 他说的时候,显然异常激动。这本书给他的印象太深刻了。 安德留沙福米乔夫激愤地呼喊道:“神甫

16、硬把十字架往牛虻嘴里塞,要是碰上我,我非得马上把他这个该死的鬼东西送上断头台!” 安德罗休克用小棍子把饭盒朝火里推了推后,深信不疑地说:“知道为什么而死是至关重要的。明白这一点的人就能产生巨大的力量。要是你觉得真理在你一边,你就会从容就义。英雄行为就是这样产生的。”(节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结合三则材料,说说读书对我们的意义有哪些。(2)下列对材料一、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两则演讲稿表达观点时都结合了个人的阅读经历,显得亲切自然。B两则演讲稿都运用了设问、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演讲表达效果。C两则演讲稿都体现了口语化的特点,运用一些短句便于听众领会。D两则演讲稿既庄重严肃,引人思考,又轻松

17、活泼,不乏幽默诙谐。(3)结合【材料二】的语境,说说“我走近了诗,在饥饿当中走进了诗”这句话中“饥饿”的含义。(4)结合【材料三】的内容,说说你对材料二中“阅读,要比吃一顿饱饭还要让人开心”的理解。(5)“本来这个人是难以忍受那种磨难的,但当他为理想而奋斗的时候,他就能战胜一切!”原著中保尔有很多经历诠释了这句话,请结合其中一次经历加以分析。8作文 梁衡看到气势磅礴的壶口瀑布,感悟到中华民族的刚柔并济;马丽华游览奇绝险远的各拉丹冬,感受到生命的坚毅永恒;马克吐温登上陡峭瑰奇的勃朗峰,领略到人生的率性自在你也一定游历过著名的山川湖泊、名胜古迹,也游历过城市乡村、寻常巷陌会有很多新奇的感受,产生很

18、多思考与遐想。 请以“风景一路自心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勿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2)不少于600字。2018-2019学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0分)1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短语。文章合为时而著【分析】此题考查汉字的临摹。【解答】答案:文章合为时而著【点评】汉字临摹题着眼于汉字的书写,楷书的特点主要有以下特点:笔划平正,结体整齐;每一点划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和其他笔划互相呼应的。解答此题要书写正确、整洁、端正、美观。2用诗文原句填空。(1)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2)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9、(李白送友人)(3)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彗院寓居作)(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5)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6)古人常借诗文抒写对时事的忧思。韩愈借千里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不幸遭遇,表达对人才被摧残的愤慨;白居易(填作者名)借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的悲惨生活,抒发对遭宫市盘剥的百姓的同情;杜甫推己及人,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理想体现了广济苍生的情怀。【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认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

20、,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字。【解答】答案:(1)潭影空人心(重点字:潭)(2)落日故人情(3)拣尽寒枝不肯栖(重点字:栖)(4)接天莲叶无穷碧(重点字:碧)(5)只有香如故(6)骈死于槽枥之间 白居易 心忧炭贱愿天寒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重点字:骈、庇)【点评】做好本题要保证不出现错别字还要理解句意恰当使用。3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拼音。寒噤jn 抉ju择 chun川流不息 名f副其实【分析】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和重点字的拼读,对于课文中出现的一些重点词要准确辨别读音,并能结合语境使用恰当。此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的读音书写。

21、【解答】答案:jn ju 川 副【点评】做好本题,除了要能对词语、拼音进行正确书写外,平时还要注意自己的书写工整,平时应拿出一定时间练习书法。4某班级开展了以“和”为主题的讨论会,以下是讨论会上所用的材料。【材料一】首届亚洲文明大会于5月22日闭幕。大会标志极具特色。图案主体部分由牡丹花衍生而来,六瓣互动的花瓣图形代表亚洲六个分区,并将抽象的人的形态融入其中,产生人与人之间手牵手连接沟通的视觉效果,象征亚洲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对话,体现了亚洲人民携手搭载的命运共同体。红、橙、黄、绿、青、蓝、紫的七彩颜色体现了亚洲各国国旗的色彩,也象征亚洲文明的绚丽多彩。图形中间嵌入了亚洲文明对话大会英文译名的缩

22、写的首字母。【材料二】班级举行汉语周读书演讲活动,学习委小忠和语文课代表小永在书目的选择上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最后发生争吵。(1)【材料一】中划线语的分句存在搭配不当的一项是D。ABCD(2)课堂上几位同学根据【材料一】对“和的内涵”进行了探讨,请将对话补充完整。小忠:“命运共同体”概念的提出,体现了“和”的内涵。小永:我认为亚洲文明大会标志的设计的形态、视觉效果、象征意义、体现的内涵、色彩搭配等也体现了“和”的内涵。(3)【材料二】中,小忠和小永发生争吵,班主任让你劝和他俩,你将怎么劝?【分析】(1)本题考查病句辨析。“体现了亚洲人民携手搭载的命运共同体”中谓语动词“体现”与宾语“命运共同体

23、”,属于搭配不当。可以改为“体现了亚洲人民携手搭载命运共同体的理念”。(2)本题考查材料概括。亚洲文明大会标志到处体现“和”的内容,从“象征亚洲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对话”可知,其象征意义体现着“和”。从“体现了亚洲人民携手搭载的命运共同体”可知,其体现的内涵也属于“和”。从“七彩颜色体现了亚洲各国国旗的色彩”可知,色彩搭配方面也体现着“和”。(3)本题考查口语交际。首先要明白小忠和小永发生争吵的原因,是因为两个人有不同看法。这里可以结合“和”的思想劝说两位,希望他们两个人能相互包容,相互理解。言之有理即可。【解答】答案:(1)D(2)象征意义、体现的内涵、色彩搭配(3)小忠和小永,两位不要吵了。

24、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针对同一问题,每个人会有不同的看法,要相互包容,这才是“和”,以和为贵,多大都是同学,要学会包容理解。【点评】综合阅读题给出一组材料,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解答此类题,要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用简洁、流畅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见解。5阅读下面古诗文,回答后面小题【甲】使东川骆口驿二首(其一)(唐)元稹邮亭壁上数行字,崔李题名王白诗。尽日无人共言语,不离墙下至行时。【乙】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骆口驿旧题诗(唐)白居易拙诗在壁无人爱,鸟污苔侵文字残。唯有多情元侍御,绣衣不惜拂尘看。【丙】 呜呼微之

25、!贞元季年,始定交分,行止通塞,靡所不同,金石胶漆,未足为喻,死生契阔者三十载,歌诗唱和者九百章,播于人间,今不复叙。至于爵禄患难之际,寤寐忧思之间,誓心同归,交感非一,布在文翰,今不重云。唯近者公拜左丞,自越过洛,醉别愁泪,投我二诗,吟罢涕零,执手而去。私揣其故,中心惕然及公捐馆于鄂,悲讣忽至,一恸之后,万感交怀,复视前篇,词意若此,得非魂兆先知之乎?无以寄悲情,作哀词二首,今载于是,以附奠文。呜呼微之!始以诗交终以诗诀弦笔两绝,其今日乎?(节选自白居易祭微之文,有删改)注释:元稹:字微之,别称“元九”,与白居易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崔李:即崔诏、李逢吉,唐代诗人。王白:即王质夫

26、、白居易,唐代诗人。元侍御:即元稹。行止通塞:行为举动,顺境逆境。死生契阔:死生合离。惕然:担忧恐惧的样子。捐馆:去世。悲讣:悲讯。弦笔:吟诵诗歌和创作诗歌。(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DA甲诗一、二句叙述诗人偶见墙上白居易等人题写的诗句,见诗生情。B甲诗三、四两句写诗人壁前独自徘徊,与乙诗中的“多情”相呼应。C乙诗题目中的“酬”为“酬答”之意,表明了诗的写作缘由和背景。D乙诗第四句描绘了元稹不惜用衣服擦拭诗歌上灰尘的画面,是实写。(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执手而去:离开。私揣其故:缘故,原因。词意若此:像。其今日乎:难道。(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死生契阔者三十载,歌诗唱和者九百章。(4)请

27、用“/”标出文中画线句的两处停顿。始 以 诗 交 终 以 诗 诀 弦 笔 两 绝(5)结合三则材料,说说元稹与白居易的深厚友情体现在哪些方面。【分析】译文:甲骆口驿的墙壁上题写着一些诗句,有崔诏、李逢吉的,还有王质夫、白居易的,我独自在墙壁下久久的徘徊不去,默念着老友的诗句,一直到催促我该出发的时候。乙我的诗题写在骆口驿的墙壁上,无人喜欢,那些字迹任凭污渍侵蚀,风吹雨打,慢慢残破。只有多情重义的元稹,不惜用衣袖擦去污渍,慢慢赏读。丙唉呀,微之,从贞元末年,我俩才有定交的名分,行为举动,顺境逆境,无所不同。金石胶漆般地坚固亲密,都不足以比喻。死生离合的时间有三十年,歌诵唱和的诗作有九百篇,这些都

28、流播在人间,今日不再叙述。至于做官遇到危险艰苦之际,日日夜夜忧虑思念之间,我俩誓心同归,相互鼓励影响很多。这些都陈述在文章里,今日不再重复提说。只是近年来,您拜为左丞,从越州经过洛阳,酒醉离别时悲伤叫嚷、投赠我二首诗作,您吟完诗作涕泪纵横,拉拉我的手而后离去了。我内心揣摩您如此难舍的缘故,心里担忧恐惧。到您逝世于部州,悲讯忽然到了,我一场痛伤之后,万种感情都涌到心怀。再次翻看以前您写给我的那二首诗作,词意就像这样,莫不是您的魂魄预先已经知道了吗?没有办法继续寄托我的悲痛之情,就作了二首哀词,现在记载在这里,用来附着在祭文中。 唉呀,微之,开始凭借诗定交,最终用诗诀别;诵诗作诗二者断绝,难道是今

29、天吗?【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解题时,先梳理诗歌大意,理解诗歌内容,然后依据对诗歌的理解,逐项分析辨别。ABC正确。D有误,“绣衣不惜拂尘看”是白居易写给元稹的唱和之作中的一句,意思是:“元稹不惜用衣袖擦去墙面上的污渍,慢慢赏读我的诗”这是白居易的想象,是虚写。(2)本题考查解释文言文词语。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再解释词语的含义。“执手而去”意思是“拉着手离开”,去,离开。“私揣其故”意思是“(我)揣摩您如此难舍的缘故”,故,缘故,原因。“词意若此”意思是“词意就像这样”,若,像。“其今日乎”意思是“难道是今天吗?”其,难道。(3)本题考查翻译句

30、子。解答时一定要依据语境,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等。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句中重点词语有:“载”年;“唱和”,以诗词相酬答;句意为:(你我)死生离合的时间有三十年,歌诵唱和的诗作有九百篇。(4)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这个句子可以用语序句式断句法,根据句式“始以”“终以”把句子断开,即“始以诗交/终以诗诀/弦笔两绝”。(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概括作答:根据文学史知识,元稹、白居易的诗,风格相近,都重写实,尚通俗。从材料中的诗歌大意来看,元稹和白居易交往时间长,有“三十载

31、”,唱和的诗歌多,有“九百章”。从乙文来看,元稹去世后白居易悲痛欲绝,可见二人感情之深厚。答案:(1)D。(2)离开 缘故,原因 像 表示加强诘问语气,难道。(3)(你我)死生离合的时间有三十年,歌诵唱和的诗作有九百篇。(4)始以诗交/终以诗诀/弦笔两绝(5)文学创作上,元白唱和,如诗歌两首,元稹读诗思人,白居易以诗酬答。交往时间长,“三十载”,唱和的诗歌多,“九百章”。惺惺相惜,相存相依,元稹去世后白居易悲痛欲绝。【点评】文言文断句的常用方法:1名词断句法。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

32、得什么结果等。2虚词断句法。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等;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等;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3对话标志断句法。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4语序句式断句法。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格式对文言文句读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等特殊句式。倒装句的语序最值得注意。其他的一

33、些固定格式。“如何”“况乎”“何(以)为”等固定句式。5修辞方法断句法。6阅读文章,回答后面小题锁在雨雾中的冰川谭谈 常听人说:看山去张家界,看水去九寨沟。 那么,看冰呢?“去我们海螺沟吧!那是亚洲海拔最低、离都市最近的一座现代海洋性冰川。这里,生态完整的原始森林遍布山间。一棵棵树木,挺拔而高大。高的有一百多米。”陪同我们的主人,十分自豪地对我们说。 汽车在山间公路上奔驰着,几番盘旋之后,上到了山腰之中。路旁山坡间,遍是几人方可合抱的大树,挺拔直上,刺破云天,高约百米。云团在山间飘动,洒下一片蒙蒙细雨。偶尔云团飘开,看到对面陡峭的绝壁悬崖上,泻下一片水瀑,如一挂白练从空中垂落。这绝壁悬崖,这百

34、米飞泽,生发出无比的气势,给这座山峦,平添一种威严与神奇。 上到一个山间台地上,汽车在一块坪地上停住了。我们走下车来,仿佛已经从初秋走进了严冬。我已把带着的所有衣服都穿到身上了,仍感寒气逼人。天下着小雨,山间林子中,处处升腾着白色的水雾。景区在这里架设了上到山顶的索道,游人们从这里登上缆车。如果天气晴好,这段乘坐缆车的二十分钟的游程,你能看到景色壮丽的冰川,看到气势磅礴的冰瀑。然而,这一天,老天不开恩,脚下一片细雨浓雾,把冰川所有的美景,全都严严实实地锁住。只偶尔看到缆车下面,在浓雾中探出头来的一棵棵树尖。这里,那高达一千零八十米、宽达一千一百米的大冰瀑布,那原始、古老、野性、神奇、独特、惊险

35、的种种冰川风采,我们只能在图片中、图书里看到。 缆车把我们载到了山顶。一条游道,引领我们去看一处冰川。细雨中,我们艰难地前行,想近距离地去感受一下冰川。这里海拔三千多米,空气稀薄,行路稍快,就胸闷,就气喘吁吁。不时有抬竹轿的人要拉我上轿,我都拒绝了。终于走到了几块巨大的“岩石”耸立的地方,导游告诉我们:那不是岩石,而是冰块。他说:有一年,一位游客在这里照相,一不小心,掉入了冰缝之中,就被冰川永久地收留了。在大自然面前,人的生命是何等的渺小! 没有观赏到冰川最壮丽、最雄伟、最神奇的景色,一种巨大的遗憾,占据了我的心胸。世界上的事物,总是有两面性的。遗憾里,深藏着一种诱惑。这种诱惑,就是我下次来探

36、看这处冰川美景的动力。 这天晚上,我们落脚在海螺沟二号营地。这是一个温泉宾馆。四周冰天雪地,这里却热气腾腾。一挂蓬生腾腾热气的温泉瀑布,从一处高壁上飞泻而下。冰川里冒出温泉,且出水口的温度高达九十八度。世间热与冷、冰与火本不相融,却神奇地在这里和谐相处,这就是天公地母的一处杰作。 我们住的这个房间后面,有一个高墙相围,却又露出天顶的小温泉池。晚餐以后,赤身躺在温泉池里,泡上半个小时,舒服极了。 不觉间,心间的遗憾悄然退去,一种温馨油然而生。 海螺沟,挺美;海螺沟的温泉,挺美!(湖南文学2017年第6期有删改)(1)通读全文,说说为什么作者认可“看冰要去海螺沟”的说法。(2)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

37、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这一天,老天不开恩,脚下一片细雨浓雾,把冰川所有美景,全都严严实实地锁住。(“锁”字运用妙在何处?)(3)有人认为,本文题为“锁在雨雾中的冰川”,但还写了海螺沟的树木、温泉等似与冰川无关的内容,不太妥当。你是如何认识的?请你运用散文知识简要阐述。(4)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A作者之所以拒绝抬竹轿的人上轿,非要自己走去看冰川,就是因为怕别人看不起。B作者听闻一位游客因掉入冰缝而被冰川永久地收留,感到在自然面前人类的渺小。C作者因为雨雾没有欣赏到最壮丽的冰川,感到遗憾,但同时又被诱惑着下次来看。D冰天雪地的环境中,作者享受着温暖舒适的冰山温泉,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38、。【分析】本文是一篇散文。文中描写了“我”到海螺沟看冰,这里有原始森林,还有温泉,有最野生的环境,在这里的一切都让“我”感到无比舒适,表达出“我”对海螺沟的喜爱,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解答】(1)本题考查概括能力。首先要在审题后确定提取答案的范围,即在文章中寻找段落。然后从前向后精读文章,抓住其中切题的信息,将它们提取出来。最后根据这些语句组织成切题的合乎要求的答案。如“看冰要去海螺沟”的原因可提取第3段“这里,生态完整的原始森林遍布山间”,第5段“这里,那高达一千零八十米、宽达一千一百米的大冰瀑布,那原始、古老、野性、神奇、独特、惊险的种种冰川风采”,第8段“冰川里冒出温泉,且出水口的温度高

39、达九十八度。世间热与冷、冰与火本不相融,却神奇地在这里和谐相处”等句分析,即可整理出正确答案。(2)本题考查词语赏析。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同时了解词语的本义和基本义,能够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如“锁”本义:当动词用时,是指用锁把门窗、器物等的开合处关住或拴住。引申为封闭,封锁。语境义:细雨浓雾让作者看不到任何冰川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遗憾。一定要答出词语对表达人物心理或情感的意义。(3)本题考查情节理解。具体考查写海螺沟的树木、温泉等似与冰川无关的内容的作用。答此题首先要读懂上下文的情节内容,进而把握文章的中心,这样才能确保答案的准确无误。一般要答不赞同题干“不太妥当”说法。

40、写了海螺沟的树木、温泉等内容似乎与冰川无关,实际上这些景物与冰川一起成为作者对大自然奇幻、人类渺小的情感的寄托。散文内容丰富,但主题鲜明而集中。所以这正好体现了散文选材自由灵活,形散神凝的特点。答案开放,分析合理即可。(4)本题考查文意内容的分析理解。A有误,选项的意思于文无据,原文中没有此意的表达。属于无中生有。BCD正确;故选:A。答案:(1)因为海螺沟有生态完整的原始森林。因为海螺沟有原始、古老、野性、神奇、独特、惊险的种种冰川风采。因为海螺沟在冰天雪地中还有温泉,将热与冷,冰与火和谐相融。(2)以动写静。“锁”原指封闭,封锁。这里指细雨浓雾让作者看不到任何冰川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遗

41、憾之情。(3)例1:我不赞同。本文是散文,散文选材自由灵活,形散神凝。这样写恰恰体现出这一特点。从表面看,这些内容似乎与冰川无关,实际上时时处处皆有冰川的影子,因为文章所写海螺沟的树木、温泉等,都是海螺沟景色的构成,这些景物与冰川一起成为作者对大自然奇幻、人类渺小的情感的寄托。(4)A【点评】应学会筛选信息。其方法是:速读材料,整体把握;认真审题,明确目的;缩小范围,提高效率;把握线索,跟踪追击;严密分析,准确把握。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小题【材料一】 读书的好处是什么呢?就是锻炼你的抽象能力。我们今天已进入一个读图时代,所以我们反复地在问自己:读书有什么用?读书是读字啊!你要锻炼你自己的抽

42、象能力。人类文明之所以有推进,是因为人类发明了文字。我们的文字即便是象形文字,它也是在锻炼你的抽象能力。所以你读书的时候,你读文字书的时候,你的理解跟旁边的人的理解可能就完全不一样。可惜,我们今天进入了一个全球化的信息时代,我们开始大量地读图。读图会限制一个人的抽象能力,所以读图的危险逐渐向人类靠拢,但我们浑然不觉。将近四千年的文字史,孕育了我们民族如此丰富的思维和情感,这是我们的文字的能力,不是你个人的能力。 我昨天晚上在床头翻的那本书,它的全名叫“斯基泰时期的有色金属加工业”,副标题叫“第聂伯河左岸森林草原地带”,是前苏联一个叫巴尔采娃的女学者写的。这书枯燥吧?非常的枯燥。我认为这是我一生

43、中读的最枯燥的书,但对我的影响最大,是我认为最有意思的书。一般意义上的有意思的书,可能很少会让你去想,越枯燥的书你想的就越多。凡事你多想一步,你就容易获得比别人更容易的成功。(节选自马未都在开讲啦第138期的励志演讲稿读书有什么用?,有改动)【材料二】 我觉得最鲜明的记忆就是饥饿,双重的饥饿。一个饥饿是真的胃里头的,每天晚上踢球后就开始变得饥肠辘辘。但是我觉得这种饥饿的记忆,都不比与阅读有关的饥饿的记忆更让我刻骨铭心。在我现在的藏书当中,有很多本都在86年买到的,而使我的生命发生重要转变的好几本书也都与86年有关。我很惊讶,当我打开朦胧诗选的时候,我赫然看见了:“1986年5月8号购于王府井书

44、店。” 我觉得对于我目前的写作和所有的思维,包括创作来说,最重要的相遇都与86年有关,第一个就是朦胧诗选。那一刻我走近了诗,在饥饿当中走进了诗。朦胧诗选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太重要了!因为当你打开的时候,首先看到的就是:“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跟过去我的父母和我的爷爷奶奶说的话都是不一样的。突然我意识到,在别人心目当中是如此“朦胧”的诗,可是对于我们来说却是那么轻易就可以读懂。因为,它反映的是我们的心声,从此让我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语言表达。朦胧诗选就是这样深深地改变了我。 阅读意味着什么呢?阅读就是在你生命的春天里不断地播种。然后让你的生命之树越长越郁郁葱葱。最重要的是

45、,不管是一个个体,还是整个民族,都需要气质。 那是一个启蒙的时代,那是一个阅读显得如此饥饿的时代,是每个人都认为,阅读有助于文化和精神上的成长的时代。阅读,要比吃一顿饱饭还要让人开心。我相信阅读不仅会让个人变好,也会让一个国家变好。(节选自白岩松在2016年“世界读书日”的演讲只有阅读,才有诗和远方,有改动)【材料三】“同志们,这本书是牛虻,是我从营政委那儿借来的。这本书太感人了,深深打动了我。要是大伙安安静静地坐着,我就念了。”“快念吧!没有什么可说的!没人会打岔的。” 保尔念完了最后几页,把书放在膝盖上,若有所思地看着火苗。 大家好几分钟没有说一句话,所有的人都被牛虻的死深深感动。“这个故事太悲壮了,”谢列达打破了沉默,“这就是说,在世界上真有这样的人!本来这个人是难以忍受那种磨难的,但当他为理想而奋斗的时候,他就能战胜一切!” 他说的时候,显然异常激动。这本书给他的印象太深刻了。 安德留沙福米乔夫激愤地呼喊道:“神甫硬把十字架往牛虻嘴里塞,要是碰上我,我非得马上把他这个该死的鬼东西送上断头台!” 安德罗休克用小棍子把饭盒朝火里推了推后,深信不疑地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期末试卷 > 八年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