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22359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6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9-2020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9-2020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9-2020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9-2020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9-2020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14分)1(8分)根据课文默写。东皋薄暮望, 。 (王绩野望) ,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烽火连三月, 。 (杜甫春望)几处早莺争暖树,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我报路长嗟日暮, 。 (李清照渔家傲)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用“ , ”两句表现了船驶出山峡后视野开阔,境界豁然开朗的景象。2(2分)根据拼音写汉字b 涉粗co 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本书出版后,他常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兴奋,人仿佛飞起来一样,飘啊飘啊。B流浪地球以科幻感十足的画面和

2、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赚足了观众的眼球。C夜幕下,城市的霓虹灯照亮了四通八达的立交桥,也照亮了鳞次栉比的街道小巷。D不可否认,动漫所营造的阅读氛围,对受众的审美塑造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4(2分)下列对昆虫记有关内容表述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三十年时间写成的一本巨著,被人称为“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B螳螂能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切叶蜂能够不凭借任何工具,精确地“剪”下大小合适的圆叶片来做巢穴的盖子。C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为了儿女们做出了无私的奉献,操碎了心。D昆虫记的魅力源于作者丰富的想象力,行文活泼,

3、语言诙谐,常常以大胆神奇的想象来介绍昆虫的世界,读来情趣盎然。二、阅读与赏析(共46分)5(4分)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但是,不可否认,你觉得他的身上有一种天命的力量。这并不是什么昙花一现的东西,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根本活力。你觉得这个人身上不论有什么异乎寻常的地方,都是产生于他对中国人民大众,特别是农民这些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贫穷饥饿、受剥削、不识字,但又宽厚大度、勇敢无畏、如今还敢于造反的人们的迫切要求做了综合表达,达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1)这段文字选自红星照耀中国第三章“在保安”,作者在文中高度评价的“这个人”是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之一的 。(2)在作者看来,“这个人”的身上

4、体现了哪些“活力”或“异乎寻常的地方”?请围绕第三章的内容简要概括。6(4分)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2)翻译文中划线句子。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7(12分)李贺传 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它人牵合程课者。及暮归,足成之。非大醉、吊丧日率如此。遇亦不甚省。母使婢探囊中

5、,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 辞尚奇诡,所得皆惊迈,绝去翰墨畦迳,当时无能效者。乐府数十篇,云韶诸工皆合之弦管。为协律郎,卒,年二十七。与游者权璩、杨敬之、王恭元,每撰著,时为所取去。贺亦早世,故其诗歌世传者鲜焉。(选自新唐书李贺传)(1)下列选项中与“足成之”中的“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甚矣,汝之不惠B固国不以山溪之险C称善者久之D环而攻之(2)结合选文第一段,简要分析李贺诗歌创作的特别之处。(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援笔辄就如素构 能疾书 其诗歌世传者鲜焉 (4)翻译下面句子。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每撰著,时为所取去。8(5分)阅读下面古诗词,回答后面的问题。如梦令【宋】

6、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在词中,作者把人、景、物、情瞬时的情状描摹得极富情趣。请根据相关内容,补全作者写景的顺序。 兴尽欲归 惊起鸥鹭(每空限4个字)。9(2分)送狄宗亨【唐】王昌龄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1)请简析本诗首句的主要作用。(2)联系全诗,简要概括诗中表达了哪些“愁”?10(7分)惠山泥人关于惠山泥人的来历,当地也有一则传说:远古时,无锡一带地广人稀,有虎狼之患,危及人们的生活。后来出现了英明神武的“沙孩儿”,制服猛兽,造富百姓,被誉为“民间英雄”。所以,人们通过为其

7、造像的方式来纪念他。“沙孩儿”即“大阿福”。有学者考证说,大阿福是明清时期麒麟送子民俗的衍生物。也有传说,刘伯温研究兵法,出于需要捏泥人布阵。受其启发,乡人模仿捏制,用以售卖糊口。惠山泥人工艺极具特色:造型丰润、设色清丽、捏塑精微、绘法柔和,温雅贵气,可视为我国江南地区民间泥塑代表。从造型上看,惠山泥人尽量保持浑圆单纯的外观特征,线条简洁概括,流畅优美,形体不做深刻,多以浅雕为主,通过色彩的晕染描绘,来增强体积感,这种绘法被称为底坯高画。惠山泥人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货,制作精细,人物刻画生动,色彩华丽,耐人寻味,适宜赠礼或欣赏之用;第二类是粗货,即寓含吉庆之意,或取材于民间故事的泥塑人物。无

8、论是细货还是粗货,在基本工艺上趋于近同。阿福是惠山泥人中的经典形象,同时也可能是出现最早的泥人品类。“阿福”是指“有福气的孩子”。在江南一带,旧以阿福为小名者不少见,最初,阿福只有一个男孩,后来有了一个女孩,配成一对。传统阿福着古装,头部抓髻,缀饰彩花,怀抱麒麟,笑容可掬,阿福寓意吉祥、祈福消灾。惠山泥人在大阿福的基础上演化出了小花囡、如意囡等不同形象。小花囡是吴地方言,意指俊俏乖巧的女孩儿,讨人喜欢。造型与阿福多有相似之处,盘腿而坐,怀抱年兽或其他吉祥物,内秀娴静,微微含笑,浓发结髻。戏文人物是惠山泥人工艺的升华,同时,由于其表现内容通常为戏曲,因而也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是惠山泥人中颇具代表

9、性的种类。戏文人物表现的情节和角色很多,主要采自昆曲和京剧,由于富含情节性,做工精致,故而受到广泛青睐。(1)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文章第自然段的作用。(2)简要概括,文章是从哪些方面介绍惠山泥人的?(3)请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第自然段划线的句子。11(12分)双手间的“滋味”徐立新清明节放假,读大二的他,原计划好跟几个同学一起去旅游,突然,接到父亲的电话,让他回老家,帮家里做茶。他很不乐意,从小到大,每年这个时候,他都要跟着父亲一起做茶,烦死了。可父亲的语气不容拒绝,他也只好答应。到家时,父亲正将一些刚采摘回来的“茶青”放在纯木制的“青篓”里烘烤。“这是做茶中最重要的一道,也是它独特滋味的关键所

10、在!”父亲边说边将茶青均匀地摊在竹席上,“茶青在竹席上被慢慢地烘烤,便能除掉茶叶中的苦涩,提高它的香味。”烘烤要用大量的杉木,冒出来的烟,浓重呛人。他面无表情地看着在浓烟热火中穿行的父亲,偶尔上去搭把手。他觉得,父亲这一套,早就过时了,既要朝灶洞里加柴添火,又要到竹席上反复翻动茶青,辛苦,但效率又低。更要命的是,还伤身体,村里已经有好多老茶工被熏坏了眼睛,有的还得了肺癌、眼疾。父亲做茶也三十多年了,视力早已模糊,戴着一副厚眼镜,要凑到席子上,才能勉强看得清。午饭后,茶青烘烤好了,父亲又马不停蹄地将它们放入几个木盘里,“揉搓吧,别分心,使劲把茶里的水分揉尽,让它紧紧结成条,这样的茶才能有独特的滋

11、味!”父亲交代道。“好吧,就照你的要求揉搓就是了。”他一边翻看着手机,一边懒洋洋地回应着。他觉得父亲所谓的独特滋味,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谁知道它是啥味道?揉搓茶叶真是极其耗费体力,刚刚半个多小时,他便感觉到腰酸背痛,难以忍受,再看看微信里,游山玩水的同学们发的图片不断刷屏。他终于愤怒地爆发了。“我不干了!老子无能,儿子受累。”他突然大声地表达出自己的不满,父亲手哆嗦了一下,儿子是在说自己无能,还牵连他也跟着受累。“啥,你再说一遍!”父亲生气地回嚷道,“你小子,长本事了,嫌弃你爹啦!”“现在还有谁像你这样手工做茶的,镇上茶厂的制茶机,烘、选、卷一气呵成,全自动化,一天能做一千多斤。我们俩累得半死

12、,一天做出的茶,也超不过一百斤!”他气愤地将木盘狠狠地推了一下,“这也是为啥你做了一辈子茶,辛苦了一辈子,可我们家还是这个穷样子!”这句话仿佛戳中了父亲心口上的痛,父亲叹了一口气,接着发出几声重重的的咳嗽,上气不接下气。他戛然而止,慢慢低下了头,觉得刚才不该那样说父亲,但他又不愿服输,去收回那句话。父子俩就那么僵持着,沉默着各自干着自己手上的活。晚饭时分,昏黄的灯光下,父亲开了口,打破了僵局:“做完今年的茶,我就不做了,你二叔开了一个机器制茶厂,请我去当顾问,一个月能开三千多。我去看过了,机器制茶确实不错,人也不受累,不用事事都靠双手和感觉去估摸,做出来的茶,应该也错不了吧。”他瞪大眼睛,看着

13、父亲。父亲并没看他,继续说道:“不过,我还是想告诉你,甭管机器有多么好,祖辈上传下来的这手艺,千万不能丢,它是我们做茶人世世代代的命根子!”假期很快结束。在返校的路上,他看到了许多像二叔家那样的机器制茶厂。可不知什么原因,他只听见机器的轰鸣,却没有闻到惯有的茶香。车子向前,他望着漫山的茶园和星星点点的采茶人,渐渐悟出了父亲所说的“独特滋味”的含义,那是一代代像父亲这样的茶农、茶工用双手,让浮沉在杯中的茶叶,有了温暖,有了香气(1)简要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2)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第自然段中的划线句。(3)联系全文,说说标题中“双手间的滋味”的含义。(4)联系全文分析,文中多次提到“机器制茶”

14、,这在表现主题上有何作用?三、表达与交流(共50分)12(50分)作文。截图:用特定的技术手段保存图象,通常是为了展示特定的动作、表情、场景等,以表达自己特殊的意义和作用。生活中,总有许多画面会被你用心截取,并珍藏于心请以“为 截图”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从“微笑、激情、奇葩、忧伤、呆萌、入迷、淡定、愤怒”之中任选一词,填在标题空白处,构成一个完整的题目,写一篇记叙文;所写内容与题目要一致,立意自定,角度自选;不少于600字。2019-2020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积累与运用(共14分)1(8分)根据课文默写。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王绩野望)

15、萧关逢候骑,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李清照渔家傲)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用“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句表现了船驶出山峡后视野开阔,境界豁然开朗的景象。【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篇名句的背诵、默写能力。在背诵默写诗词时不仅要注意读音,更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字,一些易错字可以结合词义背诵。【解答】答案:(1)徙倚欲何依(重点字:徙)(2)萧关逢候骑(重点字:骑)(3)家书抵万金(重点字:抵)(4)谁家新燕啄春泥(重点字:谩

16、)(5)黑云压城城欲摧(重点字:摧)(6)学诗谩有惊人句(重点字:谩)(7)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重点字:荒)【点评】古诗文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熟练的语感,注意读音,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2(2分)根据拼音写汉字b跋涉粗co糙【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汉字的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确定读音及字形。【解答】答案:跋;糙。【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能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的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的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

17、不误写。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本书出版后,他常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兴奋,人仿佛飞起来一样,飘啊飘啊。B流浪地球以科幻感十足的画面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赚足了观众的眼球。C夜幕下,城市的霓虹灯照亮了四通八达的立交桥,也照亮了鳞次栉比的街道小巷。D不可否认,动漫所营造的阅读氛围,对受众的审美塑造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解答】ABD正确;

18、C有误,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用来形容街道小巷不恰当,用错了对象;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辨清词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4(2分)下列对昆虫记有关内容表述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三十年时间写成的一本巨著,被人称为“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B螳螂能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切叶蜂能够不凭借任何工具,精确地“剪”下大小合适的圆叶片来做巢穴的盖子。C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为了儿女们做出了无私的奉献

19、,操碎了心。D昆虫记的魅力源于作者丰富的想象力,行文活泼,语言诙谐,常常以大胆神奇的想象来介绍昆虫的世界,读来情趣盎然。【分析】本题考查名著情节。对名著情节的考查,或给出一个人物,要求写出与其相关的情节;或给出一段人物缺失的情节,要求学生指明情节中的人物;或直接给出一个情节,要求学生指明出自哪部名著,并对其中的人物或主旨进行分析。根据平时积累,依据题目要求作答即可。【解答】ABC正确;D有误,昆虫记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学宝藏。它的文字清新、自然有趣,语调轻松幽默诙谐,基于事实的故事情节曲折奇异。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

20、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尊敬与热爱。“丰富的想象力”“大胆神奇的想象来介绍昆虫的世界”说法不当;故选:D。【点评】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广博的积累,平时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习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提高答题的准确率。二、阅读与赏析(共46分)5(4分)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但是,不可否认,你觉得他的身上有一种天命的力量。这并不是什么昙花一现的东西,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根本活力。你觉得这个人身上不论有什么异乎寻常的地方,都是产生于他对中国人民大众,特别是农民这些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贫穷饥饿、受剥削、不识字,但又宽厚大度、勇敢无畏、如今还敢于造反的人们的迫切要求

21、做了综合表达,达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1)这段文字选自红星照耀中国第三章“在保安”,作者在文中高度评价的“这个人”是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之一的毛泽东。(2)在作者看来,“这个人”的身上体现了哪些“活力”或“异乎寻常的地方”?请围绕第三章的内容简要概括。【分析】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解答

22、】(1)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掌握能力。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把握,根据“你觉得他的身上有一种天命的力量”,说明此人是当时我党的最重要的领导人,后面题干“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之一”明确此人物是毛泽东。(2)本题考查对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的把握。根据阅读的内容概括其“活力”或“异乎寻常的地方”。斯诺介绍了很多他了解到的毛泽东的事迹,包括他的传奇、他的妻子、他的影响力、平时的生活包括日常的伙食等等,特别说明了他的性格:复杂、有趣、天生精明、精力过人、自尊心极强。写毛泽东是“精明的知识分子”,有深厚的旧学根基,对哲学有深刻的研究,同时对世界政治惊人的熟悉,喜欢吃辣椒,有着农民的勤奋和质朴,“每天工作

23、十三四个小时,常常到深夜二三点钟才休息”,不知疲倦,也不拘小节,扪虱而谈,是“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也“把天真质朴的奇怪品质同锐利的机智和老练的世故结合了起来”,是“一个令人极感兴趣而复杂的人”。这样刻画人物,避免了单一性和平面化,使人物变得立体起来,也充满个性色彩。答案:(1)毛泽东(2)有传奇的经历,身经百战;曾多次被敌人“宣布死亡”;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博大的胸怀且平易近人;他天生精明,精力过人;在党内有巨大影响力,受人尊敬;博览群书,精通文史哲;有强健的体质;感情丰富;爱吃辣椒,认为这是革命者表现。【点评】评价人物,要根据描写人物言行的内容进行评价,需要我们对名著内容进行筛选,抓住

24、关键信息。比如第二题要筛选突出“这个人”“活力”或“异乎寻常的地方”,找到相关描述,还要用较为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6(4分)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夏水襄陵上,这里指漫上沿溯阻绝逆流而上(的船)(2)翻译文中划线句子。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分析】参考译文: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解答】(1)本题考查的是常用文言实词、

25、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考生要重点识记。句意为: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襄:上,这里指漫上;句意为: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溯:逆流而上(的船)。(2)本题考查翻译句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句中重点词语有:虽:即使;奔:飞奔的马; 疾,快。句意为: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答案:(1)上,这里指漫上逆流而上(的船)(2)即使骑着飞奔的马,

26、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点评】文言知识积累:绝:断;断绝。“天柱折,地维绝。”动隔绝;隔断。“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动绝交;断绝往来。“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动停止;止歇。“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动绝命;死。孔雀东南飞:“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形到极点的;不能超越的。与朱元思书:“奇山异水,天下独绝。”非常,极。核舟记:“佛印绝类弥勒。”游黄山记:“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7(12分)李贺传 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

27、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它人牵合程课者。及暮归,足成之。非大醉、吊丧日率如此。遇亦不甚省。母使婢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 辞尚奇诡,所得皆惊迈,绝去翰墨畦迳,当时无能效者。乐府数十篇,云韶诸工皆合之弦管。为协律郎,卒,年二十七。与游者权璩、杨敬之、王恭元,每撰著,时为所取去。贺亦早世,故其诗歌世传者鲜焉。(选自新唐书李贺传)(1)下列选项中与“足成之”中的“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A甚矣,汝之不惠B固国不以山溪之险C称善者久之D环而攻之(2)结合选文第一段,简要分析李贺诗歌创作的特别之处。(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援笔辄就如素构完成能疾

28、书写其诗歌世传者鲜焉少(4)翻译下面句子。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每撰著,时为所取去。【分析】参考译文:李贺,字长吉,为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七岁就能写出好的文章,韩愈、皇甫湜开始听说还不相信,就去拜访他家,让他写诗,提笔一挥就写成高轩过,就像预先构思、打过草稿似的,他们两个大吃一惊,从此李贺出了名。李贺每天早晨出门,骑着瘦弱的马,跟着一个小男仆,背着古锦囊,一有好的作品,写好放到锦囊里。他没有先想好题目再去做诗的,就像赴会别人的任务题目。到了傍晚回家,积累而成。只要不是喝得大醉或者吊丧这样特殊的日子,他每天都这样,等过去也就不怎么理。母亲让丫鬟看他的锦囊,见他写的诗很多,就生气地说:“这孩子啊,

29、要呕出心了才罢休啊!”诗思维奇谲、辞采奇丽,也有许多精警、奇峭而有独创性语言,当时无人能够效仿。并写下了数十首乐府歌行,乐师此配乐与管弦相合。长吉只做了协律郎,死于27岁。一起交游的人权璩、杨敬之、王恭元等人,每次李贺写完些作品都被们抄好带走。李贺因去世得早,所写诗歌被世人传颂得少。【解答】(1)本题考查“之”的用法。例句中的“之”是代词,指诗歌。A用在主谓之间,不译。B助词,的。C补齐音节,不译。D代词,它。故选:D(2)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细读第一段,疏通文意后可知,李贺作诗一是才思敏捷,写诗一挥而就。二是注重积累,每天都会在锦囊里写很多。三是专心,这一点从他的母亲说的话里可以看

30、出。(3)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句意为:提笔一挥就写成高轩过,就像预先构思、打过草稿似的。就,完成。句意为:能很快的写。书,写。句意为:所写诗歌被世人传颂得少。鲜,少。(4)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重点词语:是,这。已,罢休。句意:这孩子啊,要呕出心了才罢休啊!重点词语:

31、撰,写。为,被。句意:每次李贺写完些作品都被们抄好带走。答案:(1)D(2)才思敏捷,一挥而就,专心致志。(3)完成写少。(4)这孩子啊,要呕出心了才罢休啊!每次李贺写完些作品都被们抄好带走。【点评】文言词语意义推断。看语境,文言文词语含义丰富,大多都存在一词多义现象,要想对其进行准确的界定、理解,需要我们借助上下文的语境进行推断。看字形,汉字中多为会意字和形声字,因此我们可以借助汉字的形旁来忖度词语的含义。看语法,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由副词充当。依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8(5分

32、)阅读下面古诗词,回答后面的问题。如梦令【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在词中,作者把人、景、物、情瞬时的情状描摹得极富情趣。请根据相关内容,补全作者写景的顺序。沉醉忘路兴尽欲归藕深争渡惊起鸥鹭(每空限4个字)。【分析】如梦令这是一首忆昔词。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 这首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解答】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把握,根据“沉醉不知归路”可以提炼“沉醉忘路”;根据“误入藕花深

33、处。争渡,争渡”可以提炼“藕深争渡”。答案:沉醉忘路;藕深争渡译文:依旧记得经常出游溪亭,一玩就到傍晚,但是喝醉而忘记回去的路。乘舟返回时,迷路进入藕花池的深处。怎样才能划出去,拼命地划着找路,却惊起了一滩的鸥鹭。【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理解与掌握,学生要明确,作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反复诵读,认真领会文中的画面和情感,还要注意结合创作的背景。9(2分)送狄宗亨【唐】王昌龄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1)请简析本诗首句的主要作用。(2)联系全诗,简要概括诗中表达了哪些“愁”?【分析】这是一首送别朋友的诗,全诗内容是诗人对朋友真挚情谊的表达,抒发的是惜别之情

34、。这首诗语言通俗流畅,含意隽永深沉,虽然只有四句,但却以情取景,借景抒情,委婉含蓄,意余言外。因为一首“七绝”只有二十八个字,表现的思想感情又较复杂,这也就难怪诗人惜墨如金,用一字而表现丰富的内容,如第二句以“烟”字概括说明想象中的鸣皋景物,第三句以“愁”字表现诗人对狄宗亨的感情之深,皆是妙笔。【解答】(1)本题考查对诗歌景物描写的赏析能力。“秋在”“暮”字可以看出送行的时间是秋天的傍晚。“水清”,说明天晴气爽,“暮蝉”,黄昏的时候还有蝉在鸣叫。首句说明送行的时间是秋天的傍晚,天气晴朗,日落时尚有蝉在鸣叫。烘托依依惜别之情。(2)本题考查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掌握。诗的后两句直抒情怀。“愁不尽”说明

35、两人情谊非同一般和作者的依依不舍之情,后句侧重点是“空度”,他说,你走了我很惋惜无人与我做伴,只能白白度过这个凉风飒飒、气候宜人的秋天。这两句语意浅近,而诗人与狄宗亨的深厚情谊却表现得十分深刻,即所谓“意近而旨远”。答案:(1)交代送别时间与季节;通过环境描写,衬托离情别绪(奠定感伤的基调)。(2)与友人依依不舍的情感(离愁别绪);对友人漂泊无依的牵挂;空有眼前美景而无人陪伴欣赏的孤苦。译文秋水清澈蝉鸣不歇,远望暮色苍茫洛阳树色依稀可辨。送君离去后心中愁绪无穷尽,只能空度这凉风飒飒的秋天。【点评】解读诗歌中的思想感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联系作者和时代背景解读感情,2通过分析诗词中的意象来

36、解读感情,3从诗词内容和类别上解读感情。10(7分)惠山泥人关于惠山泥人的来历,当地也有一则传说:远古时,无锡一带地广人稀,有虎狼之患,危及人们的生活。后来出现了英明神武的“沙孩儿”,制服猛兽,造富百姓,被誉为“民间英雄”。所以,人们通过为其造像的方式来纪念他。“沙孩儿”即“大阿福”。有学者考证说,大阿福是明清时期麒麟送子民俗的衍生物。也有传说,刘伯温研究兵法,出于需要捏泥人布阵。受其启发,乡人模仿捏制,用以售卖糊口。惠山泥人工艺极具特色:造型丰润、设色清丽、捏塑精微、绘法柔和,温雅贵气,可视为我国江南地区民间泥塑代表。从造型上看,惠山泥人尽量保持浑圆单纯的外观特征,线条简洁概括,流畅优美,形

37、体不做深刻,多以浅雕为主,通过色彩的晕染描绘,来增强体积感,这种绘法被称为底坯高画。惠山泥人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货,制作精细,人物刻画生动,色彩华丽,耐人寻味,适宜赠礼或欣赏之用;第二类是粗货,即寓含吉庆之意,或取材于民间故事的泥塑人物。无论是细货还是粗货,在基本工艺上趋于近同。阿福是惠山泥人中的经典形象,同时也可能是出现最早的泥人品类。“阿福”是指“有福气的孩子”。在江南一带,旧以阿福为小名者不少见,最初,阿福只有一个男孩,后来有了一个女孩,配成一对。传统阿福着古装,头部抓髻,缀饰彩花,怀抱麒麟,笑容可掬,阿福寓意吉祥、祈福消灾。惠山泥人在大阿福的基础上演化出了小花囡、如意囡等不同形象。小

38、花囡是吴地方言,意指俊俏乖巧的女孩儿,讨人喜欢。造型与阿福多有相似之处,盘腿而坐,怀抱年兽或其他吉祥物,内秀娴静,微微含笑,浓发结髻。戏文人物是惠山泥人工艺的升华,同时,由于其表现内容通常为戏曲,因而也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是惠山泥人中颇具代表性的种类。戏文人物表现的情节和角色很多,主要采自昆曲和京剧,由于富含情节性,做工精致,故而受到广泛青睐。(1)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文章第自然段的作用。(2)简要概括,文章是从哪些方面介绍惠山泥人的?(3)请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第自然段划线的句子。【分析】本文以“惠山泥人”为说明对象,第一段以生动的故事引出说明对象,并交代惠山泥人的来历;第二段主要介绍惠山泥人

39、的工艺特色;第三段介绍惠山泥人的分类;第四至六段,主要介绍了惠山泥人的经典形象。文章运用逻辑顺序展开,条理清晰,让读者对惠山泥人有了更全面地了解。【解答】(1)本题考查语段作用的分析。阅读文章第一自然段,主要是讲述了有关惠山泥人来历的传说。综合全文来看,很明显作者是想以此生动的故事,来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引出说明的对象。(2)本题考查说明文内容的理解与归纳。解答此题可先对文章划分段落,然后概括段意,即可得出答案。文章第一段以生动的故事引出说明对象,并交代惠山泥人的来历;第二段主要介绍惠山泥人的工艺特色;第三段介绍惠山泥人的分类;第四至六段,主要介绍了惠山泥人的经典形象。(3)本题考查句子的

40、赏析。题干要求从词语运用的角度来分析。阅读句子可以看出这个句子用了五个四字词语来表述惠山泥人的工艺特色,其最大的好处就是句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并易于读者的记忆。同时前四个词语分别从造型、设色、捏塑、绘画四个不同角度来介绍,最后一个词是对惠山泥人总体特点的介绍,条理清晰。答案:(1)讲述传说故事,引出说明的对象惠山泥人;交代惠山泥人的来历;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文章介绍了惠山泥人的来历、工艺特色、分类与经典形象。(3)这个句子运用一组四字词语,按由分到总的顺序介绍惠山泥人的工艺特色,句式整齐,介绍全面而清晰。【点评】说明文语段作用分析法:对说明文语段的作用的分析,需要从以下三个角度思考:(

41、1)从结构方面考虑:首段:引出说明对象,领起下文;中间段:承上启下;结尾段:总结全文或前文,呼应开头。(2)结合具体的说明内容来谈。(3)结合说明方法来谈。特别提示:说明文若在开头或中间叙述有关的故事,还可以使说明文更生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1(12分)双手间的“滋味”徐立新清明节放假,读大二的他,原计划好跟几个同学一起去旅游,突然,接到父亲的电话,让他回老家,帮家里做茶。他很不乐意,从小到大,每年这个时候,他都要跟着父亲一起做茶,烦死了。可父亲的语气不容拒绝,他也只好答应。到家时,父亲正将一些刚采摘回来的“茶青”放在纯木制的“青篓”里烘烤。“这是做茶中最重要的一道,也是它独特滋味的关键所

42、在!”父亲边说边将茶青均匀地摊在竹席上,“茶青在竹席上被慢慢地烘烤,便能除掉茶叶中的苦涩,提高它的香味。”烘烤要用大量的杉木,冒出来的烟,浓重呛人。他面无表情地看着在浓烟热火中穿行的父亲,偶尔上去搭把手。他觉得,父亲这一套,早就过时了,既要朝灶洞里加柴添火,又要到竹席上反复翻动茶青,辛苦,但效率又低。更要命的是,还伤身体,村里已经有好多老茶工被熏坏了眼睛,有的还得了肺癌、眼疾。父亲做茶也三十多年了,视力早已模糊,戴着一副厚眼镜,要凑到席子上,才能勉强看得清。午饭后,茶青烘烤好了,父亲又马不停蹄地将它们放入几个木盘里,“揉搓吧,别分心,使劲把茶里的水分揉尽,让它紧紧结成条,这样的茶才能有独特的滋

43、味!”父亲交代道。“好吧,就照你的要求揉搓就是了。”他一边翻看着手机,一边懒洋洋地回应着。他觉得父亲所谓的独特滋味,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谁知道它是啥味道?揉搓茶叶真是极其耗费体力,刚刚半个多小时,他便感觉到腰酸背痛,难以忍受,再看看微信里,游山玩水的同学们发的图片不断刷屏。他终于愤怒地爆发了。“我不干了!老子无能,儿子受累。”他突然大声地表达出自己的不满,父亲手哆嗦了一下,儿子是在说自己无能,还牵连他也跟着受累。“啥,你再说一遍!”父亲生气地回嚷道,“你小子,长本事了,嫌弃你爹啦!”“现在还有谁像你这样手工做茶的,镇上茶厂的制茶机,烘、选、卷一气呵成,全自动化,一天能做一千多斤。我们俩累得半死

44、,一天做出的茶,也超不过一百斤!”他气愤地将木盘狠狠地推了一下,“这也是为啥你做了一辈子茶,辛苦了一辈子,可我们家还是这个穷样子!”这句话仿佛戳中了父亲心口上的痛,父亲叹了一口气,接着发出几声重重的的咳嗽,上气不接下气。他戛然而止,慢慢低下了头,觉得刚才不该那样说父亲,但他又不愿服输,去收回那句话。父子俩就那么僵持着,沉默着各自干着自己手上的活。晚饭时分,昏黄的灯光下,父亲开了口,打破了僵局:“做完今年的茶,我就不做了,你二叔开了一个机器制茶厂,请我去当顾问,一个月能开三千多。我去看过了,机器制茶确实不错,人也不受累,不用事事都靠双手和感觉去估摸,做出来的茶,应该也错不了吧。”他瞪大眼睛,看着

45、父亲。父亲并没看他,继续说道:“不过,我还是想告诉你,甭管机器有多么好,祖辈上传下来的这手艺,千万不能丢,它是我们做茶人世世代代的命根子!”假期很快结束。在返校的路上,他看到了许多像二叔家那样的机器制茶厂。可不知什么原因,他只听见机器的轰鸣,却没有闻到惯有的茶香。车子向前,他望着漫山的茶园和星星点点的采茶人,渐渐悟出了父亲所说的“独特滋味”的含义,那是一代代像父亲这样的茶农、茶工用双手,让浮沉在杯中的茶叶,有了温暖,有了香气(1)简要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2)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第自然段中的划线句。(3)联系全文,说说标题中“双手间的滋味”的含义。(4)联系全文分析,文中多次提到“机器制茶”,这在表现主题上有何作用?【分析】这篇小说,反映了传统手工匠人在机器生产的冲击下,难以坚守传统的社会现实。文中的儿子,正上大学,清明节被父亲叫回家,帮忙烘烤家里的茶青。儿子对繁琐、劳累、恶劣的环境十分抵触,对父亲坚守三十多年的传统手工非常厌烦,认为父亲既无能,又连累自己受罪,因此借机器制茶与父亲发生了冲突。结果父亲告诉儿子,今年是最后一年手工做茶,明年他就去机器制茶厂打工。假期结束,儿子返校途中,理解了父亲坚守传统的含义。小说主题深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期末试卷 > 八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