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22357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4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9-2020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阅读。1(8分)【活动一探,诗联中的学问】 春节是小奇最期盼的。小奇的妈妈请小奇平时注意练字,春节来临时,为亲朋好友写几副春联。为此,小奇还特地查阅了春联的相关资料,其中有一段话是这样的: 春节,是中华民族“百节之首”。在中国历史文明中,庆祝春节的习俗很多,贴春联是历史悠久、流传广泛、颇受推祟的重要年俗之一。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它是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年红”中一个种类,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现存最早的春联是唐人刘丘子所作的“三阳始布,四序初开”,意为立春

2、后阳光泽润万物,万物又重新开始生长。当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贴年红(春联、福字、窗花等)的时候,就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暮。(1)请从下面两幅字中任选一幅临写。 (2)上面这段话中有两个错别字,请你帮小奇找出来并订正。错别字 订正 错别字 订正 (3)请根据上述材料,给“春联”下一个定义。(不超过60字)2(8分)下面是小奇和小霞的诗句赏读对话,请你一起参与。小奇:这几首诗词里,我最喜欢吟诵 (作者)的“ ,悠然见南山”,一个“见”字写出了诗人无意所得,悠然忘我的心境。真令人向往啊。小霞:我喜欢李清照的如梦令,“争渡,争渡, ”的画面真有趣,我仿佛能感受到她的心情从瞬间的惊愕转为喜悦。小奇:唉,可

3、惜李清照在南渡后生活变得不幸,渔家傲“风休住, ”正是她渴望寻求幸福的心声。小霞:诗词中“一切景语皆情语”。即使同处春天,同样是看见禽鸟,作者的心情不同,诗词所描绘的景象也大不相同。杜甫感于安史之乱,写下“ , ”;而欧阳修晚年辞官隐退,带着惬意的情怀,写下“ , ”。3(2分)小霞上网搜索文学常识时,发现一些错误。你判断以下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白杨礼赞是作家茅盾写于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B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孟子是道家代表人物之一。C史记是西汉司马迁所撰写的编年体通史,它对后代传记文学有深远影响。D“愚公移山”“杞人忧天”等寓言故事都出自列子一书。4(2分)小

4、奇在搜索有关散文的知识时,阅读到下面一段文字。在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语言连贯、衔接自然的一项是()散文素有“美文”之称, ,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以下为横线部分语句)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它除了有精神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经常读一些好的散文还可以从中学习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技巧ABCD5(8分)在开展“电子阅读面面观”的学习活动时,小霞查阅了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2018年)。其中,关于“成年国民所倾向的阅读形式”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1)请你根据图示内容,用说明的表达方式向大家做统计结果分析。注意先使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5、将阅读形式分为两大类,然后说出你的分析结论。(2)在“是否提倡初中生使用手机阅读”的话题上,小奇和小霞产生了争论。如果你参与争论,请说出你的观点和主要理由。二、文言文阅读。6(16分)【活动三赞,大丈夫的风采】翻开书本,小奇向大家推荐了一组古诗文,供大家比较阅读。请你读后完成各题。【甲】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

6、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乙】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

7、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於是胡骑遂不敢击。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馀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於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节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丙】观猎(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

8、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注释】新丰市,古地名,是古代盛产美酒的地方。暮云平:傍晚的云层与大地相连。(1)用“/”给【乙】文中画线处断句。(断两处)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已而之细柳军 军士吏被甲 中贵人将骑数十纵 是必射雕者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4)小奇觉得【丙】诗颔联的“疾”和“轻”用得好,却说不出所以然。请你结合诗句说说好在哪里?(5)结合【甲】文内容看,【丙】诗中用“细柳营”代指将军所居的军营,用意是 ;通过描写一位将军狩猎和归猎的过程,表达了诗

9、人对将军的赞美之情,蕴含了诗人自己 的豪情壮志。(6)阅读完【甲】【乙】两文,小霞赞叹周亚夫和李广都是“真将军”。你知道他们的“真将军”风范分别体现在哪里?7(12分)【活动四看,两代人的风景】学习了朱自清先生背影后,老师推荐大家读下面这篇文章。请你完成各题。挥 手怀念我的父亲赵丽宏记忆中,父亲的一双手老是在我的面前挥动。人生路上的三次远足,都是父亲去送我的。他站在路上,远远地向我挥动着手,伫立在路边的人影由大而小,一直到我看不见第一次送别是我小学毕业,我考上了一所郊区的住宿中学。那天去学校报到时,送我去的是父亲。一路上,父亲很少说话,只是面带微笑默默地看着我。当公共汽车在郊区的公路上疾驰时,

10、父亲望着窗外绿色的田野,表情变得很开朗。我感觉到离家越来越远,不禁有些害怕,有些紧张,便忐忑不安地问:“我们是不是快要到了?”父亲没有直接回答我,指着窗外翠绿的稻田和在风中飘动的林荫,答非所问地说:“你看,这里的绿颜色多好。”他看了我一眼,大概发现了我的惶惑和不安,便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肩胛:“你闻闻这风中的味道,有草和树叶的气味。这味道会使人健康的。我离开父母去学生意的时候,只有十二岁,比你还小两岁。”在我的印象中,父亲并不是一个深沉的人,但谈起遥远往事的时候,尽管他微笑着,我却感到了他的深沉。那天到学校后,父亲陪我报到,又陪我找到自己的寝室,帮我铺好了床铺。接下来,就是我送父亲了,我要把他送到

11、校门口。在校门口,父亲拍拍我肩膀,又摸摸我头,然后笑着说:“以后,一切都要靠你自己了。开始不习惯,不要紧,慢慢就会习惯的。”说完,他就大步走出了校门。我站在校门里,目送着父亲的背影。校门外是一条大路,父亲慢慢地向前走着,并不回头。我想,父亲一定会回过头来看看我的。果然,走出十几米远时,父亲回过头来,见我还站着不动,父亲就转过身,使劲向我挥手,叫我回去。我只觉得自己的视线模糊起来在我少年的心中,我还是第一次感到自己对父亲是如此依恋。父亲第二次送我,是我要出远门,去农村“插队落户”【注:文化大革命时,将初高中毕业生下放到农村落户,参加农业劳动】。当时,父亲不能随便走动,只能送我到离家不远的车站。那

12、天,我提着行李,父亲默默地走在我身边。快分手时,他才呐呐地说:“你自己当心了。有空常写信回家。”我上了车,父亲站在车站上看着我。他的脸上没有露出别离的伤感,而是带着他常有的那种温和的微笑,只是有一点勉强。我知道,父亲心里并不好受,他是怕我难过,所以尽量不流露出伤感的情绪。车开动了,父亲一边随着车的方向往前走,一边向我挥着手。这时我看见,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晶莹的泪光父亲第三次送我,是我考上大学去报到那一天【注:1977年恢复高考】。父亲快七十岁了。那天,父亲执意要送我去学校,我坚决不要他送。父亲拗不过我,便让步说:“那好,我送你到弄堂口。”这次父亲送我的路程比前两次短得多,但还没有走出弄堂,我发现

13、他的脚步慢下来。回头一看,我有些吃惊,帮我提着一个小包的父亲竟已是泪流满面。以前送我,他都没有这样动感情,和前几次相比,这次离家我的前景应该是最光明的一次,父亲为什么这样伤感?我有些奇怪,便连忙问:“我是去上大学,是好事情啊,你干吗这样难过呢?”父 亲一边擦眼泪,一边回答:“我知道,我知道。可是,我想为什么总是我送你离开家呢?我想我还能送你几次呢?”说着,泪水又从他的眼眶里涌了出来。这时,我突然发现,父亲花白的头发比前几年稀疏得多,他的额头也有了我先前未留意过的皱纹。父亲是有点老了。唉,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儿女的长大,总是以父母青春的流逝乃至衰老为代价的,这过程,总是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悄悄地进行

14、。(选自散文集亲情无限,有删改)(1)请你仿照示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父亲三次送“我”的经历。第一次 父亲面带微笑第二次父亲送“我”去农村“插队落户” 第三次 父亲泪流满面(2)文中第段和第段都写到父亲送“我”的时候脚步“慢”下来,请你分析两次慢下来的原因。第段: 第段: (3)请比较本文结尾段与课文背影结尾段在表达方式上的相同点和主旨情感上的不同点。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表达方式上的共同点: 主旨情感上的不同点: 8(14分)【活动五听,大自然的赞歌】你和小奇、小霞本学期阅读了法布尔的昆虫记。请你完成各题。【材料一】

15、鱼形幼虫一到孔外,皮即刻脱去。但脱下的皮自动形成一种线,幼虫靠它能够附着在树枝上。幼虫落地之前,在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试是筋力,有时却又懒洋洋地在绳端摇摆着。 它的触须现在自由了,左右挥动;腿可以伸缩;前面的爪能够开合自如。身体悬挂着,只要有微风就动摇不定。它在这里为将来的出世做准备。我看到的昆虫再没有比这个更奇妙了。 不久,它落到地上。这个像跳蚤一般大的小动物在线上摇荡,以防在硬地上摔伤。身体在空气中渐渐变坚强了。它开始投入严肃的实际生活中了。 这时候,它面前危险重重。只要一点风就能把它吹到硬的岩石上,或车辙的污水中,或不毛的黄沙上,或坚韧得无法钻下去的黏土上。 这个弱小的动物迫切需要隐蔽

16、,所以必须立刻到地下寻觅藏身的地方。天冷了,迟缓就有死亡的危险。它不得不各处寻找软土。没有疑问,许多是在没有找到以前就死去了。 最后,它找到适当的地点,用前足的钩扒掘地面。我从放大镜里见它挥动“锄头”,将泥土掘出抛在地面。几分钟以后,一个土穴就挖成了。这小生物钻下去,隐藏了自己,此后就不再出现了。 未长成的蝉的地下生活,至今还是个秘密。不过在它来到地面以前,地下生活所经过的时间我们是知道的,大概是四年。以后,在阳光中的歌唱只有五星期。 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

17、的阳光中。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得来不易的刹那欢愉呢?(节选自课文蝉)【材料二】 儿童是效果极佳的存储系统。习惯和传统一旦存入他的记忆档案,就再也无法销毁。蝉能如此出名,应归功于儿童。儿童在最初尝试背诵东西时,就结结巴巴地念叨了蝉的不幸经历。有了儿童,构成寓言基本内容的那些浅薄无聊的东西,便将长久保存下去:蝉将永远是在严寒袭来的时候忍饥挨饿,尽管冬天本来不会有蝉;蝉将永远乞求几颗麦粒的施舍,实际上那食物与它的吸管是根本不相容的;蝉还将总是一位乞讨者,所乞求的却是自己从来不吃的苍蝇和小蚯蚓。 出现这些荒唐的谬误,责任究竟在谁?拉封丹的大部分寓言,确实因为观察精细而引人入胜;然而在上述的

18、问题上,他的确颇欠思虑。拉封丹早期故事中的主题形象,诸如狐狸、狼、猫、山羊、乌鸦、老鼠、黄鼠狼,以及许许多多其他动物,拉封丹自己是了如指掌的;它们所做的事情和动作,都描写得准确细腻,惟妙惟肖。这些故事人物就生活在当地,出没于附近一带,甚至与作者朝夕相处。这些动物的公共生活和私生活,都发生在他眼皮底下。不过,在他那个“兔子雅诺”蹦跳的地方,蝉是看不到的,属于外乡人;蝉的声音他闻所未闻,蝉的模样他见所未见。他的心目中,那名声蜚然的歌唱家,肯定就是螽斯这类东西。 寓言家讲给我们的事情,被事实真相当做一种“肆意杜撰”而摈弃。有时候,蝉和蚂蚁之间是有关系,但都不是较为确定的关系;可以确定的只有一点,那就

19、是,它们的关系恰恰与人们所说的相反。并不是蝉主动与蚂蚁建立关系,它活在世上,从来无需别人的援助,这关系是由蚂蚁的主动造成的,他是贪得无厌的剥削者,在自己的粮仓里囤积一切可吃的东西。任何时候,蝉都不会到蚂蚁的窝门前乞讨食物,也不会保证什么连本带利一起还;正相反,正是缺食慌神的蚂蚁,向歌唱家苦苦哀求。请注意,我说它是苦苦哀求!借还之事,绝不会出现在掠夺者的习俗当中。它剥削蝉,而且厚颜无耻地把蝉洗劫一空。(选自昆虫记蝉和蚂蚁的寓言,王光译,作家出版社)(1)请根据材料一,梳理蝉的鱼形幼虫从出孔到隐身的过程,完成填空。出孔 悬挂落地 藏身(2)请根据材料一概括:蝉的幼虫落地后,面临着哪些“危险”?(3

20、)根据材料二,小霞发现下面拉封丹的寓言有一些描述并不符合蝉的真实习性,请你分点加以概括。蝉和蚁蝉在整个夏天,日日唱歌消闲,北风终于来到,它可样样缺少,没有一点苍蝇,蚯蚓更不见影。它找邻居蚂蚁,前去叫饿喊饥,恳求蚂蚁宽容,借给几粒麦种,捱到春天来临:“动物一言为定,明年秋收以前,连本带利还清。”蚂蚁不爱出借,算它较小缺点。它对借债者说:“热天你没干活?”“请您不要见怪,逢人唱个痛快。”“唱歌?真是舒服;何不现在跳舞!”(4)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请以上面两则材料为例,从科学性和文学性两个角度说说鲁迅为什么给予昆虫记这么高的评价?三、(30分)9(30分)【活动六写,我经历的故事】

21、 从今天起,再过五天,寒假就开始啦。小奇惊喜地发现今年的寒假特别给力一直放到元宵节才结束。回忆中,元宵之夜,难忘的有几次?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次?让你难忘的事情有哪些?是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还是拉兔子灯 请你以难忘的元宵夜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不少于600字。(2)如果涉及到人名、校名,请用化名替代。2019-2020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阅读。1(8分)【活动一探,诗联中的学问】 春节是小奇最期盼的。小奇的妈妈请小奇平时注意练字,春节来临时,为亲朋好友写几副春联。为此,小奇还特地查阅了春联的相关资料,其中有一段话是这

22、样的: 春节,是中华民族“百节之首”。在中国历史文明中,庆祝春节的习俗很多,贴春联是历史悠久、流传广泛、颇受推祟的重要年俗之一。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它是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年红”中一个种类,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现存最早的春联是唐人刘丘子所作的“三阳始布,四序初开”,意为立春后阳光泽润万物,万物又重新开始生长。当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贴年红(春联、福字、窗花等)的时候,就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暮。(1)请从下面两幅字中任选一幅临写。三阳始布(2)上面这段话中有两个错别字,请你帮小奇找出来并订正。错别字祟订正崇 错别字暮订正幕

23、(3)请根据上述材料,给“春联”下一个定义。(不超过60字)【分析】(1)本题考查汉字的临摹。题干所给的字词分别是“三阳始布”“四序初开”,选择其中一幅的内容临写即可。(2)本题考查错别字的辨析与修改。根据平时对字词的积累,阅读文段,会发现其中“颇受推祟的重要年俗之一”一句中的“祟”有误,应写作“崇”。还有就是文末处的“序暮”的“暮”,应为“幕”。(3)本题考查下定义。解答时先从材料中找出“春联”的基本特征,然后用“春联是”的句式表述即可。根据“贴春联是历史悠久、流传广泛、颇受推祟的重要年俗之一”,可知春联是年俗之一;“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24、”交代了春联的作用;“当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贴年红(春联、福字、窗花等)的时候”交代了春联张贴的地点。据此整理概括。【解答】答案:(1)三阳始布(或:四序初开)(2)祟崇 暮幕(3)示例:春联是春节时张贴在家门口,用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的一种重要年俗。【点评】综合读写就是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平时学习中要注意多积累,多练习。2(8分)下面是小奇和小霞的诗句赏读对话,请你一起参与。小奇:这几首诗词里,我最喜欢吟诵陶渊明(作者)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

25、个“见”字写出了诗人无意所得,悠然忘我的心境。真令人向往啊。小霞:我喜欢李清照的如梦令,“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画面真有趣,我仿佛能感受到她的心情从瞬间的惊愕转为喜悦。小奇:唉,可惜李清照在南渡后生活变得不幸,渔家傲“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正是她渴望寻求幸福的心声。小霞:诗词中“一切景语皆情语”。即使同处春天,同样是看见禽鸟,作者的心情不同,诗词所描绘的景象也大不相同。杜甫感于安史之乱,写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而欧阳修晚年辞官隐退,带着惬意的情怀,写下“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名句及诗歌常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

26、,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解答】答案: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注意“篱”的书写)惊起一滩鸥鹭(注意“鸥”的书写)蓬舟吹取三山去(注意“蓬”的书写)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微动涟漪 惊起沙禽掠岸飞(注意“掠”的书写)【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3(2分)小霞上网搜索文学常识时,发现一些错误。你判断以下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白杨礼赞是作家茅盾

27、写于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B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孟子是道家代表人物之一。C史记是西汉司马迁所撰写的编年体通史,它对后代传记文学有深远影响。D“愚公移山”“杞人忧天”等寓言故事都出自列子一书。【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解答】A有误,白杨礼赞是托物言志的散文;B有误,孟子是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C有误,史记是纪传体史书;D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广博的积累,平时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习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28、4(2分)小奇在搜索有关散文的知识时,阅读到下面一段文字。在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语言连贯、衔接自然的一项是()散文素有“美文”之称, ,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以下为横线部分语句)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它除了有精神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经常读一些好的散文还可以从中学习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技巧ABCD【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

29、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解答】这几句话是介绍散文的特点的,“它除了有精神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是总括句,接下来,“经常读一些好的散文”然后说读散文的作用“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还可以从中学习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技巧”。即:故选:A。【点评】做题时要仔细阅读句子,抓住每一句的关键字,如开头词语:首先,其次;表时间的词语;表方位的词语等,就能顺利解答此题。5(8分)在开展“电子阅读面面观”的学习活动时,小霞查阅了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2018年)。其中,关于“成年国民所倾向的阅读形式”的统计结果

30、如图所示。(1)请你根据图示内容,用说明的表达方式向大家做统计结果分析。注意先使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将阅读形式分为两大类,然后说出你的分析结论。(2)在“是否提倡初中生使用手机阅读”的话题上,小奇和小霞产生了争论。如果你参与争论,请说出你的观点和主要理由。【分析】(1)本题考查图表的分析探究。解答此类题时,首先要审清标题,标题能有效地提供信息。然后审内容,遵循纵比比变化,横比比联系的原则,从比较中得出结论。观察图表我们可以看出公民阅读大致分为两类:纸质阅读和网络阅读。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大部分人倾向于网络阅读。据此得出答案。(2)本题考查观点的表达。此题为开放题,答案不唯一。电子阅读是有两面性

31、的,从优点来说,它更新速度快,携带方面,信息量比较大;至于缺点,它不利于培养深度阅读的习惯,对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回答时,如果选择提倡,可从电子阅读的优点来说;如果选择不提倡,可从电子阅读的缺点来说。【解答】答案:(1)我国成年国民所倾向的阅读形式分为传统纸质阅读和电子阅读两大类(用分类别说明且两类内容正确),其中超过半数(用数字61.5%表达亦可)成年国民倾向于电子阅读。(2)示例一:不提倡。理由:初中生正处于成长学习的重要阶段,而手机阅读比较伤害视力;在实际使用中影响学习;以碎片化阅读、浅阅读为主,不便于深入学习和研究。示例二:提倡。理由:因为和书本相比,手机更加轻便,便于携带;可

32、以存储海量电子书;可以联网,便于获取各种信息;手机阅读的信息更新快;符合信息化发展的时代趋势,比如字典、词典等都有了电子版,再比如传统纸质报纸都出手机APP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点评】综合读写就是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平时学习中要注意多积累,多练习。二、文言文阅读。6(16分)【活动三赞,大丈夫的风采】翻开书本,小奇向大家推荐了一组古诗文,供大家比较阅读。请你读后完成各题。【甲】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

33、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乙】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

34、。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於是胡骑遂不敢击。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馀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

35、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於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节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丙】观猎(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注释】新丰市,古地名,是古代盛产美酒的地方。暮云平:傍晚的云层与大地相连。(1)用“/”给【乙】文中画线处断句。(断两处)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已而之细柳军到军士吏被甲同“披”,穿着中贵人将骑数十纵带领是必射雕者也这(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虏多且近,

36、即有急,奈何?(4)小奇觉得【丙】诗颔联的“疾”和“轻”用得好,却说不出所以然。请你结合诗句说说好在哪里?(5)结合【甲】文内容看,【丙】诗中用“细柳营”代指将军所居的军营,用意是将军有周亚夫的名将风度;通过描写一位将军狩猎和归猎的过程,表达了诗人对将军的赞美之情,蕴含了诗人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6)阅读完【甲】【乙】两文,小霞赞叹周亚夫和李广都是“真将军”。你知道他们的“真将军”风范分别体现在哪里?【分析】参考译文:【甲】文帝亲自慰劳军队。(文帝一行)到霸上和棘门的军营,都是直接就快马进去了,将军以下的将士都骑着马迎送(文帝)。等到(文帝)到达细柳军营,军营将士们身披铠甲,磨快兵刃,

37、手持弓弩,满弓。文帝的先驱到了,赶着马要进去,不能进去。先驱说:“天子就要到了。”看守军营大门的都尉说:“将军下命令说:军营中只听将军的命令,不听天子的诏令。”过了一会儿,文帝到了,还是不能进去。于是文帝就让使节命令将军:“我想要进入(军营)慰劳军队。”亚夫才下命令打开军营大门。看门的兵告诉陪同文帝的车马队伍说:“将军命令,军营里不能骑快马。”于是文帝就控制着马慢慢走。到了军营,将军亚夫手拿兵器行礼说:“身着甲胄的人不能拜见,请让我用军礼来行礼。”文帝被(亚夫)感动了,正色扶着车。(文帝)派人表示满意:“皇帝恭敬地慰劳将军。”行礼完毕之后就走了。 (大家)一离开军营大门,大臣们都很惊讶。文帝说

38、:“啊!这个人是真正的将军啊!先前霸上、棘门的军营,像儿戏一样,那种坚固是可能被偷袭然而俘虏的。至于亚夫,又怎么能够被侵犯呢?”人们久久地称赞他。【乙】匈奴大举入侵上郡,天子派来一名宦官跟随李广学习军事,抗击匈奴。这位宦官带领几十名骑兵,纵马驰骋,遇到三个匈奴人,就与他们交战,三个匈奴人回身放箭,射伤了宦官,几乎杀光了他的那些骑兵。宦官逃回到李广那里,李广说:“这一定是匈奴的射雕能手。”李广于是就带上一百名骑兵前去追赶那三个匈奴人。那三个人没有马,徒步前行。走了几十里,李广命令他的骑兵左右散开,两路包抄。他亲自去射杀那三个人,射死了两个,活捉了一个,果然是匈奴的射雕手。把他捆绑上马之后,远远望

39、见几千名匈奴骑兵。他们看到李广,以为是诱敌之骑兵,都很吃惊,跑上山去摆好了阵势。李广的百名骑兵也都大为惊恐,想回马飞奔逃跑。李广说:“我们离开大军几十里,照现在这样的情况,我们这一百名骑兵只要一跑,匈奴就要来追击射杀,我们会立刻被杀光的。现在我们停留不走,匈奴一定以为我们是大军来诱敌的,必定不敢攻击我们。”李广向骑兵下令:“前进!”骑兵向前进发,到了离匈奴阵地还有大约二里的地方,停下来,下令说:“全体下马解下马鞍!”骑兵们说:“敌人那么多,并且又离得近,如果有了紧急情况,怎么办?”李广说:“那些敌人原以为我们会逃跑,现在我们都解下马鞍表示不逃,这样就能使他们更坚定地相信我们是诱敌之兵。”于是匈

40、奴骑兵终于不敢来攻击。有一名骑白马的匈奴将领出阵来监护他的士兵,李广立即上马和十几名骑兵一起奔驰,射死了那骑白马的匈奴将领,之后又回到自己的骑兵队里,解下马鞍,让士兵们都放开马,随便躺卧。这时正值日幕黄昏,匈奴军队始终觉得奇怪,不敢进攻。到了半夜,匈奴兵又以为汉朝有伏兵在附近,想趁夜偷袭他们,因而匈奴就领兵撤离了。第二天早晨,李广才回到他的大军营中。【丙】狂风声里,角弓鸣响,将军狩猎渭城郊外。秋草枯黄,鹰眼更加锐利;冰雪消融,马蹄格外轻快。转眼已过新丰市,不久又回细柳营。回头远眺射雕荒野,千里暮云平展到天边。【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断句。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要疏通文意,然后结合意思进行

41、断句。此句句意为:我们离开大军几十里,照现在这样的情况,我们这一百名骑兵只要一 跑,匈奴就要来追击射杀,我们会立刻被杀光的。据此断句为: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2)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句意为:不久文帝到达细柳军营。之:到。句意为:军中的将士都穿着铠甲。被:同“披”,穿着。句意为:这位宦官带领几十名骑兵,纵马驰骋。将:带领。句意为:这一定是匈奴的射雕能手。是:这。(3)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

42、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句中重点词有:介胄,在这里是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穿甲戴盔”;请,请允。句意:穿戴着盔甲之将不行跪拜礼,请允许我用军礼参见。句中重点词有:且,而且;即,如果。句意:匈奴人多而且离我们近,如果有紧急情况,怎么办?(4)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意思是青草枯黄使得老鹰目光更为锐利;冰雪融化发觉战马奔驰格外轻快。具体描写纵鹰击捕,怒马追逐,进一步渲染了打猎的气氛,细致地刻画出打猎的场面,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诗人用“疾”字刻画鹰眼锐利,以“轻”字形容马蹄迅捷,细腻传神。据此理解作答。(5)本题考查对诗

43、句的理解。“还归细柳营”一句中”细柳营”本是汉代周亚夫屯军之地,用来就多一重意味,似谓诗中狩猎的主人公亦具名将之风度,与其前面射猎时意气风发、飒爽英姿,形象正相吻合。这两句连上两句,既生动描写了猎骑情景,又真切表达出诗人渴望效命疆场,期盼建功立业的心情。(6)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题时,首先从文中找出对该人物的描写,然后结合这些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即可。甲文中通过“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等句子可以看出周亚夫军纪严明,忠于职守;“介青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可见他刚正不阿。乙文中“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其二

44、人,生得一人”可见李广将军武艺高超;“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皆下马解鞍,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徐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等句子可以看出他处事冷静,有勇有谋。据此理解作答。答案:(1)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2)到,去同“披“,穿着芾领,率领这(3)穿戴着盔甲之将不行跪拜礼,请允许我用军礼参见。匈奴人多而且离我们近,如果有紧急情况,怎么办?(4)“疾”是指鹰眼因草枯而锐利,“轻”是指“马蹄”因“雪尽”而轻快。用猎鹰和骏马衬托出将军的身手敏捷。(5)将军有周亚夫的名将

45、风度;渴望建功立业(6)周亚夫:治军严明;恪尽职守;刚正不阿;凛然不可侵犯。李广:技艺超群;处事冷静;智勇双全。【点评】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他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得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

46、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7(12分)【活动四看,两代人的风景】学习了朱自清先生背影后,老师推荐大家读下面这篇文章。请你完成各题。挥 手怀念我的父亲赵丽宏记忆中,父亲的一双手老是在我的面前挥动。人生路上的三次远足,都是父亲去送我的。他站在路上,远远地向我挥动着手,伫立在路边的人影由大而小,一直到我看不见第一次送别是我小学毕业,我考上了一所郊区的住宿中学。那天去学校报到时,送我去的是父亲。一路上,父亲很少说话,只是面带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期末试卷 > 八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