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20881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8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18-2019学年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18-2019学年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018-2019学年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2018-2019学年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8-2019学年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12分)1下面汉字部首、笔画数和笔顺错误的一项是()A卧:卜部,共八画,第六画是竖折B臾:人部,共八画,第四画是短横C蔽:艹部,共十四画,第八画是竖D沛:氵部,共七画,第七画是竖。2下面加横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黝黑(yu) 仲裁(zhng) 奔丧(sng) 纤维(xin)B炽热(ch) 佝偻(lu) 畸形(q) 颁发(bn)C绯红(fi) 翘首(qio) 娴熟(xin) 镌刻(jun)D颓唐(tu) 琐屑(xi) 解剖(pu) 履行(l)3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项是()A嶙峋 秀颀

2、 粗制烂造 正襟危坐B簇拥 漕运 引经据典 殚精竭虑C星辰 琐屑 长吁短叹 苍海桑田D躁热 荧光 因地制宜 消声匿迹4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生活中,面对别人的困难,有的人总是一副 的姿态。殊不知,自私导致自伤, 没有一个人能够 到一生不会遇到任何困难。,如果大家都 别人的困难,那么当自己遇到困难时,叉能指望谁来帮助呢?切记,助人即是自助。A事不关己所以幸福无视B心安理得因为幸福漠视C心安理得所以幸运无视D事不关己因为幸运漠视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在期末检测中能否取得的好成绩,关键是平时的努力。B这篇报道列举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C央视

3、诗词大会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D作家杨绛将全部稿费和版税,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6(3分)下列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组是()夜枕上听雨,辗转不能成寐,清晨推窗望去,雨却停了。院子中,一丛绿树被染得浓阴如墨。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朦胧的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火红的花朵,给雨后空朗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的生气。浓云尚未散开,低低压着房檐。空中还飘着若有若无的雨丝,天地间弥漫着层层湿漉漉、静悄悄青黛色雾霭。ABCD7(3分)下列作家、作品及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唐代文学家B孟子富贵不能淫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C郦道元三峡北魏文学家

4、D陶渊明饮酒东晋诗人五言律诗8(3分)下列关于名著的知识,错误的一项是()A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B红星照耀中国题目中“红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有明显的赞誉意味。C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30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D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昆虫的史诗“。鲁迅把法布尔称为“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9(3分)对下面白居易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项()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

5、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A首联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B颔联抓住了“争”、“啄”两个动词,描绘了幅早莺争暖、新燕啄泥的画面。C颈联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密、绿色醉人的景象。D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心情。二、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10文言诗文默写填空。(1)树树皆秋色, 。野望(2) ?松柏有本性。赠从弟(3)晴川历历汉阳树, 。黄鹤楼(4)报君黄金台上意, 。雁门太守行(5)烽火连三月, 。春望(6) ,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7)无可奈何花落去, 。浣溪沙(8)采菊东篱

6、下, 。饮酒(9) ,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10) ,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三、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0分)11阅读文言文记承天寺夜游,完成下列各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念无与为乐者: 相与步于中庭: (2)下列句子中画横线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相与步于中庭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B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吾与汝毕力平险C女子之嫁也,母命之此之谓大丈夫D沿溯阻绝哀转久绝(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7、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4)此时苏轼被贬黄州,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呢?1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土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及其稍长: 或因而抄录: (2)文中“教以书字”的“书”的含义与下面哪一句划线中的“书”相同? A答谢中书书。B惟读书是务。C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D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署鱼腹中。(3)翻译句子。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4)就本文而言,欧阳

8、修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13田野上的白发(刘益善)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

9、。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跚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了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了下来,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逃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跚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

10、。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该享一享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到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

11、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子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把母亲送回家,就跑到田

12、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啊,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1)简要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2)母亲的白发,让“我”“感到心痛”。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3)结合语境,对下列句子作简要赏析。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

13、地爬行。(4)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段中“再后来满头芦花”一句用乡村常见的芦花来形容母亲的白发,突出母亲头发斑白的特征,切合母亲农妇的身份。B段中“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一句看似闲笔,实则为后文的情节发展做了铺垫。C段中“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一句,既写出了老鼠的猖獗,又侧面表现出母亲的辛劳。D段中以“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一句结束全文,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地抒发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5)本文着力描写母亲的白发,请简要分析“白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14阅读下面华兴恒的选文,完成下列各题。无坚不摧的“水刀”水也

14、清,水也静,柔情似水。”水在诗词歌赋中,历来以柔著称,我们平时看的水也总是“温柔”无比,毫无冲击力,这是由于它处于静止状态或流速缓慢的缘故。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已经有办法使看似柔弱无力的水反常态,变得坚硬起来。在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就已研发出一项新的加工技术,这就是高压水射流切割技术,人们形象地称之为“水刀”。这种“刀”可以说是锋利无比,甚至削铁如泥,其卓越的性能远高于金属刀具。“水刀”的工作原理并不复杂。一般来说。当人们通过一定的方法迫使水以超过声速的速度通过极小的喷嘴时,聚集成的高压水射流就具有了切割不同材料的能力,这种高压水射流的出口直各还不到0.5毫米,比我们常用的最细的自

15、动铅笔芯的直径还要细一些,水从出口喷出时的压强非常大。相当于在一平方毫米的面积上放5千克的物体所产生的压力。在如此大的压力作用下,这种超音速的水流在冲到被加工材料的瞬间,由于突然受到阻碍,其速度就会急速下降,压力骤然增加,顷刻间就会产生巨大的冲击力。这种冲击力使被加工受冲击的部位在极小的面积上发生脆性断裂,从而达到切割工件的目的。“水刀”的性能优越。“水刀”几乎可以做到攻无不克、无坚不摧,无论是工字钢,装甲板还是防弹玻璃,都可以被“水刀”随心所欲地切削,用“水刀”加工的工件的切口整齐光滑,没有粗糙的边缘,也没有分层、撕扯、变形等问题。“水刀”可以加工用金属刀具无法加工的复杂型面,还能沿任意曲线

16、切开的零部件。“水刀”工作过程所产生的热量几乎都可以被水带走,同时,在切割的过程中,“水刀”所引起的振动和噪声都很小,所产生的少量切屑也会随水流走,不会出现切屑飞扬的情况。另外,使用“水刀”不存在刀具磨损的问题,所产生的废水还可以回收利用,这样又达到了节约用水的目的。 由于“水刀”具有不是刀却胜于刀的特点,因此,在采矿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它可以用来在坚硬的岩石上打眼,还可以用来破碎岩石。在南非,工人利用“水刀”在地下几千米的金矿中切割石英岩壁上的矿块。我国有些煤矿采用了一种“水刀”采煤机。利用高压水射流的冲击力来采煤,效果非常理想。“水刀”切割不会产生火花,不存在使气体燃烧而发生爆炸的隐患,

17、因此可以代替常规的爆破方式。由于“水刀”切割具有准确无误的特点,因此在制鞋工业中,用它来切割鞋片,快速又省力。它可同时切割四层泡沫塑料而不走样,还能节省10%15%的材料。此外,“水刀”在造纸业、机械制造业以及电子工业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古人说,水是天下最柔弱的,但是它却能摧毁世上最坚硬的东西。今以“水刀”观之,却也令人信服。(选自百科知识有改动)(1)选文第段画线句除了运用列数据的说明方法外,还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请简要分析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2)请在第段横线上填写一个提示该段主要内容的句子。(3)阅读第段,说一说下面句中划线词语的表达作用,“水刀”工作过程所产生的热量几乎都可以被水

18、带走。(4)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选文采用逻辑顺序,条理清晰地介绍了高压水射流的相关知识。B使用“水刀”不存在刀具磨损的问题,所产生的废水还可以回收利用,这样又达到了节约用水的目的。C超音速的水流在冲到被加工材料的瞬间,由于突然受到阻碍,水流速度猛然增加,压力骤然减小,顷刻间就会产生巨大的冲击力。D“水刀”的应用范围广泛,在造纸业、机械制造业以及电子工业中也发挥着越来水越重要的作用。(5)阅读下面材料,借助上文中的相关知识,说说“水刀”可能在外科手术中得到应用的原因。(说出三点即可)【材料】日本东京大学和北海道大学的科学家曾用“水刀”在家兔身上做实验,结果表明,它可以用于肝、肾和其

19、它器官的手术。虽然动物实验距人体应用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但用“水刀”为病人做手术也并不是不可以实现的。现在,加拿大的医生就常用类似“水刀”的工具做骨切开手术,效果很好。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1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花是有脚的,因为它们的足迹处处皆是:有的开在山间崖畔,有的开在房前屋后,有的开在床头案上,有的开在胸前发梢而有一些花(如:友善之花、诚信之花、谦虚之花、坚强之花、自信之花),一旦栖落于心灵的沃土上,就会生根发芽,抽枝展叶,开出美丽的花来。请以“开在心中的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有真情实感文章(诗歌除外)。2018-2019学年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八年级(上)期末

20、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12分)1下面汉字部首、笔画数和笔顺错误的一项是()A卧:卜部,共八画,第六画是竖折B臾:人部,共八画,第四画是短横C蔽:艹部,共十四画,第八画是竖D沛:氵部,共七画,第七画是竖。【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汉字笔画及正确书写汉字的能力,要根据汉字的部首、笔画数和书写笔顺等的判断,认清字形,然后作答。【解答】ACD正确。B有误。笔顺错误。“臾”的笔顺是:撇,竖,横,横折,横,横,撇,捺,第四画应是横折。故选:B。【点评】汉字笔画的书写顺序:先撇后捺:“人”“八”“入”。先横后竖:“十”“王”“干”。从上到下:“三”“竟”“音”。从左到

21、右:“理”“利”“礼”“明”“湖”。先外后里:“问”“同”“司”。先外后里在封口:“国”“圆”“园”“圈”。先中间后两边:“小”“水”2下面加横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黝黑(yu) 仲裁(zhng) 奔丧(sng) 纤维(xin)B炽热(ch) 佝偻(lu) 畸形(q) 颁发(bn)C绯红(fi) 翘首(qio) 娴熟(xin) 镌刻(jun)D颓唐(tu) 琐屑(xi) 解剖(pu) 履行(l)【分析】本题考查汉字的读音。做这类题目时要注意多音字,这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确定。特别要注意形声字不读声旁的字,如“涸”不能读成“固”的读音。要做好这类题目,就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留心,多积累一些

22、特殊字的读法。【解答】A有误,“黝黑”的“黝”应读为“yu”,“奔丧”的“丧”应读为“sng”;B有误,“畸形”的“畸”应为“j”;C有误,“镌刻”的“镌”应为“jun”;D正确;故选:D。【点评】要做好本题,就要认真阅读选项中每一个加点字的读音,特别是字形相似,而读音不同的字。这样就一定能够选出正确的答案。3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项是()A嶙峋 秀颀 粗制烂造 正襟危坐B簇拥 漕运 引经据典 殚精竭虑C星辰 琐屑 长吁短叹 苍海桑田D躁热 荧光 因地制宜 消声匿迹【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

23、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解答】A有误,“粗制烂造”的“烂”应为“滥”;B全部正确。C有误,“苍海桑田”的“苍”应为“沧”;D有误,“躁热”的“躁”应为“燥”,“消声匿迹”的“消”应为“销”;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对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同音字和形近字;同时还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4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生活中,面对别人的困难,有的人总是一副 的姿态。殊不知,自私导致自伤, 没有一个人能够 到一生不会遇到任何困难。,如果大家都 别人的困难,那么当自己遇到困难时,叉能指望谁来帮助呢?切记,助人即

24、是自助。A事不关己所以幸福无视B心安理得因为幸福漠视C心安理得所以幸运无视D事不关己因为幸运漠视【分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词语的能力。根据具体的语境来选择相应的词语即可。【解答】事不关己:指事情同自己没有关系。心安理得:指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里很坦然。第一空是说“面对别人的困难”不关心,故用“事不关己”;第二空交待“自私导致自伤”的原因,故用“因为”;第三空“一生不会遇到任何困难”是一种“幸运”;漠视指冷淡地对待。无视指不放在眼里,有轻视之意。第四空和第一空照应,应是对“别人的困难”冷淡,故用“漠视”故选:D。【点评】在具体的语境中,在正确理解词语的含义的基础上,正确使用词语。本题考查

25、的是根据句意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易错点是句意理解不到位,词语理解不正确。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在期末检测中能否取得的好成绩,关键是平时的努力。B这篇报道列举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C央视诗词大会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D作家杨绛将全部稿费和版税,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我们必须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解答】A有语病,两面对一面,去掉“否”;B有语

26、病,句子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句末加“的恶行”;C有语病,语序不当。“研究”和“了解”对调即可;D没有语病。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问题,我们注意把握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平时在语言表达中,要防止病句的发生。6(3分)下列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组是()夜枕上听雨,辗转不能成寐,清晨推窗望去,雨却停了。院子中,一丛绿树被染得浓阴如墨。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朦胧的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火红的花朵,给雨后空朗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的生气。浓云尚未散开,低低压着房檐。空中还飘着若有若无的雨丝,天地间弥漫着层层湿漉漉、静悄悄青黛色雾霭。ABCD【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

27、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解答】解这类题型的试题应首先找准起始句。从这一组句子看,句是全组句的开头,其他句子都是描写江南梅雨季节看到的景色。“推窗望去”看到的景色是由“雨”而“云”而“雾”,由“雾”而“树”而“花”,其视线由远而近,由高而低,全组句子以空间为序。综上所述为:。故选:A。【点评】解答句子的排序问题时,一定细读文段,注意选项中的关键性字词,理清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整体感知语句,

28、分析语句内容,注意前后语句中的标志性词语以及语句间的照应、搭配,根据这些加以选择。7(3分)下列作家、作品及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唐代文学家B孟子富贵不能淫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C郦道元三峡北魏文学家D陶渊明饮酒东晋诗人五言律诗【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解答】A有误,应为: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宋代文学家;B有误,应为:孟子富贵不能淫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C正确;D有误,应为:陶渊明饮酒东晋诗人古体诗。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我们在平

29、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朝代、国籍等必须熟记。8(3分)下列关于名著的知识,错误的一项是()A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B红星照耀中国题目中“红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有明显的赞誉意味。C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30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D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昆虫的史诗“。鲁迅把法布尔称为“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分析】本题是对文学名著及作家作品的知识考查,要求学生对教材中及课

30、后推荐的名著要点加以了解和识记,尤其是教材中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解答】ABC表述正确;D有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把它的作者法布尔称为“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故选:D。【点评】做这种题,熟读原作品,记住重点情节及人物的特征。相似人名注意不要记乱,必要时死记硬背。平时看名著要识记作家、熟知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9(3分)对下面白居易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项()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A首联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B颔联抓住了“争”

31、、“啄”两个动词,描绘了幅早莺争暖、新燕啄泥的画面。C颈联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密、绿色醉人的景象。D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心情。【分析】钱唐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描写杭州西湖的七律。此诗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西湖风景的喜爱,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全诗结构谨严,衔接自然,对仗精工,语言清新,堪称吟咏西湖的名篇佳作。【解答】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时要在读懂原诗的基础上作答。“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意为鲜花缤纷,几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刚好遮没马蹄。结合全诗,以及“早莺”、“新燕”、“浅草”

32、可知诗歌描绘的是初春景色,所以C项中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深,绿色醉人的景象不当。“春草深密、绿色醉人”不符合早春特点。“没马蹄”既写出了草浅,也侧面点出骑马踏春的行迹。故选:C。【点评】做好本题要根据注释了解诗作的写作背景,阅读全诗理解诗歌内容,从诗人所描写的景物特点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读懂诗歌二、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10文言诗文默写填空。(1)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野望(2)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赠从弟(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4)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雁门太守行(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3、赤壁(7)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8)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9)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10)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解答】答案:(1)山山唯落晖(重点字:唯)(2)岂不罹凝寒(重点字:罹)(3)芳草萋萋鹦鹉洲(重点字:鹦鹉洲)(4)提携玉龙为君死(重点字:携)(5)家书抵万金(重点字:抵)(6)东风不与周郎便(7)似曾相识燕归来(8)悠然见南山(重点字:见)(9)大漠孤烟直

34、(10)山随平野尽【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三、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0分)11阅读文言文记承天寺夜游,完成下列各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2)下列

35、句子中画横线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CA相与步于中庭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B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吾与汝毕力平险C女子之嫁也,母命之此之谓大丈夫D沿溯阻绝哀转久绝(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4)此时苏轼被贬黄州,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呢?【分析】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透过窗户洒入屋内,(于是我)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可以与我)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充满着月光,像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的

36、水藻、荇菜交横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松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不汲汲于名利而又能从容流连光景)清闲的人罢了。【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句意:想到没有(可以与我)共同游乐的人。念:考虑,想到。句意: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相与:共同,一起。(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于:在/给;B与:欣赏/和;C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意义,可不译。D绝:断绝;/消失。故选:C。(3)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

37、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句重点词语有:空明,澄澈透明;交横,交错纵横;盖,原来是。句意为:月光照在院中,如积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藻、荇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4)本题考查作者情感的分析。解答此题不可只停留于字面意思,要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经历与文章的主旨,方能较全面的把握作者的情感。本文写于作者被贬于黄州的第四年。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

38、面有多少贬低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自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透露出作者在贬低中虽感慨幽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表达了作者对月光的爱慕,抒发了作者自解、自矜、自嘲,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欣赏,和对“闲人”相对的“忙人”(朝廷官员小人)的鄙夷与讽刺。答案:(1)考虑,想到。共同,一起。(2)C。(3)月光照在院中,如积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藻、荇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4)表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情:既有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又有赞赏自己与朋友情趣高雅的自得以及豁达乐观的人生感悟等。(答出表现的心情,言之成理

39、即可)【点评】文中的古今异义词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只是,只不过;今义: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耳(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助词,表示限制语气,相当于“而已”“罢了”;今义:名词,耳朵。闲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留连于光景之人;今义 与事无关的人户(月色入户):古义:窗(门户)户;今义:住户、人家念(念无与为乐者):古义:考虑,想到;今义:纪念,思念,读盖(盖竹柏影也):古义:原来是,表推测原因;今义:器物上有遮盖作用的东西。中庭(相与步于中庭):古义:院子里;今义:庭子中间。1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

40、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土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及其稍长:等到或因而抄录:有时(2)文中“教以书字”的“书”的含义与下面哪一句划线中的“书”相同?DA答谢中书书。B惟读书是务。C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D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署鱼腹中。(3)翻译句子。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4)就本文而言,欧阳修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分析】译文: 欧阳修在四岁时失去了父亲,家境贫穷,没有钱供他上学。欧阳修的祖母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欧阳修的母亲还给他诵读

41、许多古人的篇章,让他学习写诗。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他就到乡里的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借此机会抄录下来。以至于欧阳修白天黑夜都废寝忘食,只一心一意努力读书。他从小时候起所写的诗歌文章,就与大人一样有文采。【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句意:到他年龄大些了。及:等到;句意:有时借此机会抄录下来。或:有时。(2)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理解的题目。书的意思都在我们学习过的课文中出现过,只要我们能坚持“词不离句”的原则,又能回忆起这两个词在课文中的情况,解好就不难。题干中教给他写字。书:书写

42、。A第二个书:是名词“书信”之意。B书:是书本。C书:书信。D书:书写。故选:D。(3)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重点字词:孤,小时无父。资,钱。句意: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4)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43、 结合“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一句,可以看出欧阳修少时学习勤奋,专心致志,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答案:(1)等到。 有时。(2)D(3)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4)勤学苦练,专心致志。【点评】或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或王命急宣(有时)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的人)或异二者之为(或许)13田野上的白发(刘益善)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跚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期末试卷 > 八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