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20741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8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9-2020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19-2020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19-2020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19-2020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9-2020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0分)1(4分)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孟子是儒家学派中备受推chng 的代表人物。他生于乱世,勇于济世,长途跋sh ,游于列国,ju强 而坚定,执着而真诚。他倡导仁政,反对战争,主张以德服人,纵然屡屡碰壁却依然不失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彰显了知识分子伟n 的人格。2(3分)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择端擅长中国画,尤工舟车、人物、市街、城郭、自成一家。B在第十届“艺博杯”工艺美术大奖赛中,兴化市工艺美术创作员李玉凤的剪刻纸大美民间荣获铜奖。C什么样的人是弱者?弱者的世界是怎样的?其实哪有

2、标准答案,只不过是世俗的功利观下带有歧视的表达。D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3(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是()A年节将近,民众纷纷采办年货,摩肩接踵的人群把整条街挤得水泄不通。B卢沟桥上的那些石头狮子雕刻得惟妙惟肖,吸引了很多游客来观看。C期末考试之前,老师要求我们遵守考试纪律,做一个坦荡如砥的人。D走过街巷,破落之景让人触目伤怀,步履沉重。4(6分)默写。大漠孤烟直, 。 ,铜雀春深锁二乔。高峰入云, 。得道者多助, 。诗人常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景象,如渡荆门送别中“ , 用美妙的联想展现了长江晚上和日间的奇幻美景;再如

3、李清照的渔家傲中“ , ”一句用丰富的想象描绘了海天相接的辽阔画面。5(6分)名著阅读。(1)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填写表格。昆虫名称昆 虫 特 点在地下“潜伏”四年才钻出地面,却只能在阳光下活五个多星期。螳螂善于利用“ ”制服敌人。以结婚为它生命的唯一目的,并且是一个无人可比的禁食者。(2)下列关于名著内容和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两项是 A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成的十卷本科学巨著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B红军大学的校长林伯渠是一个年仅二十八岁的指挥员,他身经百战,却从未受过伤,以“短促突击战创始者”著称。C红军在井冈山时期提出了四个游击战术口号: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进。D

4、卞毓麟寂静的春天于1962年出版,对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观念提出了质疑,指出了农药的使用对自然环境的污染。E纪实作品的基本原则是真实,王树增的长征就是以档案、史料、采访等为依据写成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6(8分)语文综合性学习。 学校开展了以“奋斗的青春”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善品文】青春,不要说我们稚嫩迷惘,我们正走向成熟,走向辉煌,走向灿烂;青春,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拥有同一颗炽热的太阳,我们拥有同一片广博的天空;青春,不要说心已疲惫,也许你的梦想曾被现实无情击碎,但你应该相信:没有寒风洗礼,哪来万紫千红的春天?没有辛勤耕耘,哪有累累果实缀满生命的枝头?(1)对上述奋斗感言的

5、品析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我们正走向成熟,走向辉煌,走向灿烂”,要读得充满激情,富有气势。B“辛勤耕耘”“心已疲惫”“万紫千红”“累累果实”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C划线句用否定疑问句的形式表达了肯定的意思,语气更加强烈。D“我们拥有同一片广博的天空”一句的主干是“我们拥有天空”。【巧劝说】(2)李明同学准备参加学校的主题演讲比赛,他认为奋斗感言中要多多使用流行网络词,如“奋斗ing”“+U”“打call”等,这样才能体现新时代青少年的风采。你不赞成他的想法,该如何劝说他呢?(要求:理由充分,语句通顺,语气委婉)【恒精思】(3)读红星照耀中国时,有同学发现“红”是属于红军战士的奋斗色彩,如“红军

6、”“红星”“红小鬼”同学们对“红”的内涵展开了讨论,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的发言,请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将其补充完整。甲:我认为,“红”是一种精神象征,象征着不怕牺牲、奋力拼搏的精神,在第五章长征中,我不但看到红军战士们忍饥挨饿过草地,还看到他们 (概括情节)。乙:我理解为 的精神,你看书中“红小鬼” (概括情节)。二、阅读理解(60分)7(6分)阅读秦观的一首词,完成问题。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注】此词是作者于绍圣三年(1096年)前往贬谪地郴州时在途中驿馆所写。(1)从格式和文字上看,可以推断这首词的词牌名为 A采桑子 B相见欢 C浣溪

7、沙 D如梦令(2)此词精于炼字,请品味“紧”的表达效果。(3)“门外马嘶人起”一句蕴含了词人哪些心理感受?8(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仅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中官势族筑园榭,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通,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或持地券自言有伪增步数者,皆审验劾奏之。 拯性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

8、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注释】知:指任知府。缘贡:趁着进贡 贡数:进贡到宫廷的数量。茔:墓地。(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以遗权贵 不持一砚归 或持地券自言有伪增步数者 不伪辞色悦人 (2)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前守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A以顺为正者(富贵不能淫)B以君之力(愚公移山)C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拯 命 制 者 仅 足 贡 数(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人恒过,然后能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请分析选文中划线句和下面划线句对

9、塑造主要人物的作用。“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周亚夫军细柳选文: 周亚夫军细柳: 9(10分)阅读昆虫记萤火虫节选(有删改),完成问题。在我们这个地区,萤火虫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没有什么昆虫像它那么家喻户晓的了。这个人见人爱的小东西,为了表达生活的欢乐,竟然在屁股上面挂了一只小小的灯笼。炎热的夏夜里,没有人没见过它的。我们先来看看萤火虫以什么为生吧。萤火虫看上去既小又弱,像是与他人无害,可它却是个最小最小的食肉动物,是猎取野味的猎手,而且,捕猎时还相当狠毒。它的猎物通常是蜗牛。萤火虫在啃食猎物之前,先对它施以麻醉,使之失去知觉

10、。它的猎物通常是很小的蜗牛,个头儿还没有樱桃大,是处于变形状态的蜗牛。夏日里,这种蜗牛一大群一大群地聚集在稻子和麦子的茎秆上,或者其他植物的干枯的长茎上,在上面一动不动地要待上整整一个炎热的夏季。正是在这种时候,我不止一次地观察到萤火虫对猎物发动攻击,对之施以灵巧的外科麻醉手术,使猎物在颤动着的茎秆上昏死过去,然后,对之下口,美餐一顿。萤火虫对猎物的其他藏身处所也了如指掌。它经常飞到沟渠旁边,因为那儿土地潮湿,杂草丛生,是蜗牛喜爱的栖身之所。在这种情况之下,萤火虫便在地上对蜗牛施以麻醉术。我在家中也饲养了一些萤火虫,它很容易被捕捉到,也很容易喂养,因此,我可以仔细地观察研究这位外科医生做手术的

11、详细过程。我终于发现是怎么个情况了。萤火虫稍微探了探捕猎对象。蜗牛通常是全身藏于壳内,只有外套膜的软肉露出一点点在壳的外面。萤火虫见状,便立刻打开它那极其简单、用放大镜才能看到的工具。这是两片呈钩状的颚,锋利无比,细若发丝。用显微镜观察,可见弯钩上有道细细的小槽沟。这就是它的工具。它用它的这种外科手术器械不停地轻轻击打蜗牛的外膜,其动作不像是在施以手术,而像是在与猎物亲吻。用孩子们的话来说,它像是在与蜗牛“拉钩”。它在“拉钩”时有条不紊,慢条斯理,不慌不忙,每拉一次,都要稍事休息,似乎是在观察“拉钩”的效果如何。它“拉钩”的次数并不多,顶多五六次,就足以把猎物给制服,使之动弹不得。然后,它就要

12、动嘴进食了,它很可能也是要用弯钩去啄,因为我几次都未观察清楚,所以对这一点我也说不太准。总之,萤火虫在施行麻醉手术时,动作麻利,立竿见影,快如闪电,不用问,它利用带细槽的弯钩已经把毒液注入蜗牛体内,使之昏死过去。(1)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根据法布尔的观察,萤火虫是用两片锋利无比的弯钩为工具来攻击猎物的。B本文两段先介绍萤火虫的食物,再说明捕食的过程,这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C萤火虫常以个头儿还没有樱桃大,处于变形状态的小蜗牛为食物。D第段中作者不确定萤火虫是否用弯钩啄食猎物,体现法布尔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2)结合第段梳理萤火虫的捕食过程,用动宾短语概括填空。 蜗牛露出软肉

13、 蜗牛动弹不得动嘴进食(3)本文属于 说明文,如:第段划线句运用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的特点,语言风格 (填一个四字词语),表达了作者对萤火虫的喜爱。10(10分)阅读姜重金的让生活常葆“诗意”,完成问题。几日前,无意间在水卡上看到一首小诗,是陆游的赠猫:“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惭愧家贫资俸薄,寒无毡坐食无鱼。”诗旁的配图是一位正在灯下伏案疾书的少年,一只小猫蹲坐肩头,专注地盯着少年手中的笔,图侧有小注:小猫似小友,凭肩看画图。作为同样爱诗的资深“猫奴”,我顿觉得遇知己,我想,那张卡片的设计者一定是一位爱猫如痴、有趣不羁又富有诗情的人吧。或许正是他的这份匠心,引得多少人会心一笑,为他

14、们的生活多添了一抹“诗意”。那一刻我才意识到,原来自己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诗意”,哪怕只是一张水卡。但在现实生活中,对包括自己在内的多数人而言,“诗意”往往退居幕后。人们常常面临着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现实问题,或许处处碰壁、生计无着,或许鸡毛蒜皮、心烦意乱,或许遭遇挫折、焦头烂额,或许终日奔走、身神俱疲,觉得生活总是一团糟,哪里还有什么诗意可言?其实不然。有人说,“人活一世,就像作一首诗,你的成功与失败都是那片片诗情,点点诗意。”不论外部环境如何,当你努力挖掘身边的“诗意”时,生活给你的反馈也自然会不同。 北宋著名词人苏东坡一生仕途多舛,被贬黄州期间一度生活困顿、思无所归,后来,他参禅悟道,逐步豁

15、达,摆脱了内心的困境,东坡耕耘,与民为友,寒食诗帖,赤壁三绝,正是因为苏东坡在逆境中依然将生活过得诗意盎然,才能让他黄州五年在诗词、散文和书法上都成就斐然、傲视千年,足以为整个宋朝代。“诗意”的生活可以只是“意”。晨起早读闻钟,午后半盏香茗,夜半书月连襟,旅行沿途的风景,好友重逢的拥抱,吐露心声的随笔人们常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当你放慢脚步、放开视野、放松心态,“诗意”或许就在眼前。“诗意”的生活,更可以多一点“诗”。想到宠猫,可以如陆放翁般“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想到小暑,可以如吕和叔般“闭院开轩笑语阑,江山并入一壶宽”;想到下雨,可以如李清照般“枕上诗

16、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想到炎热,可以如王虚中般“何当一夕金风起,为我扫除天下热”。正如一篇人民时评中所言,“生活的平凡,挡不住内心里对诗意远方的向往诗心是个人的,而诗意是共同的,诗歌里有的是古今一脉的文化印记,有的是慰藉人生的精神给养,有的是耐人寻味的审美趣味。”在诗词的国度里感受生命的温度和情怀,不正是生活中最美的“诗意”吗?“东风着物能多少,写入清诗句句新。”愿我们常怀“诗心”,常葆“诗意”,在喧嚣生活中追寻“诗意原乡”,在真淳诗意里守望“精神归处”,传递生活的点滴真情,守护住内心的那份安宁。(选自河北新闻网2018年7月10日)(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文章第段划线句运用了

17、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文章第段和第段不可以调换顺序,请说明理由。11(20分)阅读韩石山的想起母亲就想哭,完成问题。我小时候,不怎么看得起我的母亲。她的漂亮,当年没有察觉;她的贤惠,更没有体会。只觉得她太糊涂,甚至可以说是愚蠢。再就是,嘴太笨。不说跟外人说话了,就是跟我说话,也像是理短似的,嗫嗫嚅嚅,没个痛快的时候。晚年她得了失语症,我一面心疼,一面又想,若她像我这样伶牙俐齿,虚说白道,什么病都可以得,也不会得这么个病。我家有些特殊,父亲在外省工作,每年只有短短的十几天假期,平日,家里是祖父祖母当家。母亲15岁嫁到我家,直到祖父母过世,一直是个小媳妇。祖父也有工作,在镇上的百货公司

18、,家里实际当家的是祖母。祖母是继室,只比她大10岁,很严厉,说一不二,偶尔也会问我想吃什么,就让做顿什么,从来不会问她。她呢,只有做饭的份儿。这也是让我看不起的一个原因。上小学时,学校要个什么费用,多是跟祖父要,有时祖父不在家,也会跟母亲要。记得有次要买什么,三毛钱吧,我说五毛。母亲一面掏钱一面问:够吗?那一刻,一面后悔没有多说些,一面又暗暗埋怨母亲太糊涂,这么个小把戏也识不破。后来多次都是这样,不问别的,只说:够吗?大学毕业,迷上写作,有次在老家,要写篇散文,想写些小时候的事。便问母亲,当年我那样骗她,她就没一点感觉吗?我希望她说,她是感觉到了的,只是太爱我这个儿子,也就不点破。不料母亲瞪着

19、那双美丽而略显痴愣的大眼,反问我:你那么小,就骗你妈吗?!弄得我一点情绪也没有,文章,只好不写了。上了中学离开家,每年只有假期才会回去。假期满了,临走的时候,不管给带什么好吃食,叮嘱的话只有一句:学好,甭惹事!晋南话,“甭惹事”读音如“baorasi”,听起来要多土有多土。这个时候,我常是脖子一拧,一脸地不屑。心想,“听党的话,报效祖国”,这样的话你不会说,“听老师的话,好好念书”,这样的话也不会说吗?直到我经历种种磨难,一事无成而身心疲惫,有时间回味自己大半生得失的时候,才悟出母亲那“学好,甭惹事”的教诲,是多么的简要,多么的贤明。“学好”等于指明了一条开阔而自律的前行之路,“甭惹事”等于避

20、开了任何意外的伤害,平安地成长。前有引导,后有护佑,怎么能成不了一个好人,成就一番事业呢?淳朴而真挚的情感,是与神明相通的。可惜我只记住了前面两个字,而忽略了后面三个字,就是前面两个字,也只理解为学习好,落得蹭蹬大半生而无所作为。六十大几,母亲失语,每年我都要回去看望。她已说不成完整的话,只能说几个简单的词。一见面,冲我笑笑,眼里就溢出了泪水,然后呜呜地叫着,低头往我怀里撞。这个时候,我也忍不住流下泪来。撞上几下,她抬起头,仰起脸,瞪着那双依然美丽却更显痴愣的大眼,撇撇嘴角,突兀地就是一句:好!明明该是一句问话,说出来却是感叹,只有我能听出,这是她那句贤明的教诲的缩略,说全了该是:你学好了吗,

21、惹事了吗?这时我只有重重地说:妈,好着哩!她明白了我的意思,点点头。扶她在沙发上坐下,此后一句话也不说,只是静静地听我和父亲谈话。隔上一会儿,她指指厨房,示意父亲,该给我做饭了。想想自己这一生,妻子儿女都没什么对不起的地方,最最对不起的,该是我那贤明而略显糊涂的母亲。如今我也老了,一想起母亲就想哭。(选自文艺报2018年9月10日,有删改)(1)概括出“我小时候,不怎么看得起我的母亲”的原因。(2)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母亲的形象特点。(3)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直到我经历种种磨难,一事无成而身心疲惫,有时间回味自己大半生得失的时候,才悟出母亲那“学好,甭惹事”的教诲,是

22、多么的简要,多么的贤明。这时我只有重重地说:妈,好着哩!她明白了我的意思,点点头。(4)选文中划线句子和链接材料都使用了哪两种表达方式?流泪的原因分别是什么?链接材料: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朱自清背影表达方式: 流泪原因: 三、作文(60分)12(60分)请以“约定”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3)

23、书写工整规范。2019-2020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积累与运用(30分)1(4分)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孟子是儒家学派中备受推chng崇的代表人物。他生于乱世,勇于济世,长途跋sh涉,游于列国,ju强倔而坚定,执着而真诚。他倡导仁政,反对战争,主张以德服人,纵然屡屡碰壁却依然不失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彰显了知识分子伟n岸的人格。【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汉字的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确定读音及字形。【解答】答案:崇 涉 倔 岸。【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

24、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能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的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的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2(3分)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择端擅长中国画,尤工舟车、人物、市街、城郭、自成一家。B在第十届“艺博杯”工艺美术大奖赛中,兴化市工艺美术创作员李玉凤的剪刻纸大美民间荣获铜奖。C什么样的人是弱者?弱者的世界是怎样的?其实哪有标准答案,只不过是世俗的功利观下带有歧视的表达。D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分析】此题考查标点符号使用正误的辨析。解答此题,

25、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解答】A有误,“城郭”后的顿号应为逗号;BCD正确;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注意熟记分号、冒号、引号、括号、叹号、问号的用法,重点注意句子中分层时逗号、顿号、分号的综合运用,以及引号和冒号的综合应用。还要根据语句关系判断标点运用是否正确。3(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是()A年节将近,民众纷纷采办年货,摩肩接踵的人群把整条街挤得水泄不通。B卢沟桥上的那些石头狮子雕刻得惟妙惟肖,吸引了很多游客来观看。C期末考试之前,老师要求我们遵守考试纪律,做一个

26、坦荡如砥的人。D走过街巷,破落之景让人触目伤怀,步履沉重。【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辨析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对成语要做好积累,可以从词意、感情色彩和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另外,我们还要了解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解答】ABD正确;C有误,“坦荡如砥”比喻人非常直率,不加犹豫。现多用来形容大面积的地方很平坦。该成语用错对象,它一般形容地方,在形容人时,也是比喻人非常直率,不能形容人心底坦荡。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问题,我们首先要正确理解成语的意思,然后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最后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4(6分)默写。大漠孤烟直,长

27、河落日圆。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诗人常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景象,如渡荆门送别中“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用美妙的联想展现了长江晚上和日间的奇幻美景;再如李清照的渔家傲中“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一句用丰富的想象描绘了海天相接的辽阔画面。【分析】该题考查的是古诗词和古文的背诵与默写。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添字)。【解答】答案:长河落日圆东风不与周郎便(注意“郎”的书写)清流见底失道者寡助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28、重点字:镜)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重点字:欲)【点评】做该题时首先要认真读懂题目,不要张冠李戴;其次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最后是注意错别字,对于这些应背诵内容,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完成该题应不是难事。5(6分)名著阅读。(1)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填写表格。昆虫名称昆 虫 特 点在地下“潜伏”四年才钻出地面,却只能在阳光下活五个多星期。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以结婚为它生命的唯一目的,并且是一个无人可比的禁食者。(2)下列关于名著内容和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两项是CDA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成的十卷本科学巨著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B红军大学的校长林伯渠是一个

29、年仅二十八岁的指挥员,他身经百战,却从未受过伤,以“短促突击战创始者”著称。C红军在井冈山时期提出了四个游击战术口号: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进。D卞毓麟寂静的春天于1962年出版,对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观念提出了质疑,指出了农药的使用对自然环境的污染。E纪实作品的基本原则是真实,王树增的长征就是以档案、史料、采访等为依据写成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分析】本题是对名著内容的综合考查。【解答】(1)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把握。昆虫记向人们展示了昆虫世界无数的奥秘,如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切叶蜂能够不凭借任何工具,精确的“剪”下大小适当的园叶片子来做巢穴的盖子它堪称科学与文学

30、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昆虫的史诗”之美誉。(2)本题考查文学名著相关文学常识以及人物形象、主题的把握。平时学习要注重积累常熟,把握作品主旨与人物形象。ABE正确;C“敌退我进”有误,应是“敌退我追”;D“卞毓麟寂静的春天于1962年出版”有误,寂静的春天美国科普作家蕾切尔卡逊创作的科普读物。故选CD。答案:(1)心理战术(2)CD【点评】对于文学名著所涉及的相关文学常识一定要用心记忆,对于作品主题、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要重点把握。6(8分)语文综合性学习。 学校开展了以“奋斗的青春”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善品文】青春,不要说我们稚嫩迷惘,我们正走向成熟,走向辉煌,走向灿烂;青春,不要

31、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拥有同一颗炽热的太阳,我们拥有同一片广博的天空;青春,不要说心已疲惫,也许你的梦想曾被现实无情击碎,但你应该相信:没有寒风洗礼,哪来万紫千红的春天?没有辛勤耕耘,哪有累累果实缀满生命的枝头?(1)对上述奋斗感言的品析表述有误的一项是BA“我们正走向成熟,走向辉煌,走向灿烂”,要读得充满激情,富有气势。B“辛勤耕耘”“心已疲惫”“万紫千红”“累累果实”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C划线句用否定疑问句的形式表达了肯定的意思,语气更加强烈。D“我们拥有同一片广博的天空”一句的主干是“我们拥有天空”。【巧劝说】(2)李明同学准备参加学校的主题演讲比赛,他认为奋斗感言中要多多使用流行网络词

32、,如“奋斗ing”“+U”“打call”等,这样才能体现新时代青少年的风采。你不赞成他的想法,该如何劝说他呢?(要求:理由充分,语句通顺,语气委婉)【恒精思】(3)读红星照耀中国时,有同学发现“红”是属于红军战士的奋斗色彩,如“红军”“红星”“红小鬼”同学们对“红”的内涵展开了讨论,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的发言,请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将其补充完整。甲:我认为,“红”是一种精神象征,象征着不怕牺牲、奋力拼搏的精神,在第五章长征中,我不但看到红军战士们忍饥挨饿过草地,还看到他们在物资极度缺乏的情况下,上雪山,过草地(概括情节)。乙:我理解为积极与乐观 或者不管行军多疲乏,也不觉得苦的精神,你看书中“红小

33、鬼”他们耐心、勤劳、聪明、努力学习(概括情节)。【分析】(1)本题考查句子朗读、短语类型、句式表达效果、句子主干。ACD正确。B有误,“辛勤耕耘”“累累果实”都是偏正短语。故选:B(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为标准的劝说类题目,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作答本题时,先是称呼和问候语,然后指出其做法的不当,接着表述理由,最后提出希望。语意清晰,语气委婉真诚,便于对方接受。(3)本题考查名著阅读。根据名著内容可知,在第五篇长征中,还提到了上雪山和过草地。名著中表现了红军战士们不管环境多么艰苦,都始终保持着乐观积极的心态。那些红小鬼们有耐心,聪明勤劳,努力学习。据此可完成本题。【解答】答案:(1)B(2

34、)李明同学,你好。在演讲比赛中使用网络词语是不妥当的,虽然网络词语新颖别致,容易引起年轻人的共鸣,但参加演讲比赛时,却不宜使用网络词语,因为网络词语不够严肃,在表意上也容易带来歧义。希望你再修改一下自己的演讲稿好吗?(3)在物资极度缺乏的情况下,上雪山,过草地。积极与乐观 或者不管行军多疲乏,也不觉得苦。他们耐心、勤劳、聪明、努力学习【点评】名著阅读的考查是出现频率比较高的一种题型,在日常学习中,学生需要注意积累,要把考试范围内的名著分门别类进行整理,作者,内容简介,作品主旨,其中的经典情节等要牢记。二、阅读理解(60分)7(6分)阅读秦观的一首词,完成问题。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梦破鼠

35、窥灯,霜送晓寒侵被。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注】此词是作者于绍圣三年(1096年)前往贬谪地郴州时在途中驿馆所写。(1)从格式和文字上看,可以推断这首词的词牌名为DA采桑子 B相见欢 C浣溪沙 D如梦令(2)此词精于炼字,请品味“紧”的表达效果。(3)“门外马嘶人起”一句蕴含了词人哪些心理感受?【分析】这首词借写夜宿驿舍的况味,诉说旅途的艰辛。具体写的是在漫漫的长夜里,霜风紧吹,饥鼠窥灯,弄得无法安睡。等到天刚破晓,门外驿马长鸣,人声嘈杂,艰苦的长途跋涉又将开始。通过环境的描写和景物的烘托,寓情于景,把旅人的艰辛和谪贬者的失意表达得真切感人。词作短小而精练,也很有生活气息。【解答】(1)本

36、题考查对词牌名知识的考查。词牌名,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这些格式称为词谱。词牌名有长相思、浣溪沙、卜算子、乌夜啼、如梦令等。本词调为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上去通押,是“如梦令”。故选:D。(2)本题考查诗歌的炼字,解答时要结合诗歌的意境和主旨,读懂句子对比理解重点词的意思。“紧”字,这里是“狂”或“大”之意,该字以动衬静(以风声之大衬托出四周之冷寂亦可),驿门深闭也隔不断呼啸的风声,渲染了凄凉悲伤的氛围,写出了诗人悲伤孤寂的心情。(3)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结合具体句子分析。”门外马嘶人起“门外驿马长嘶,人声嘈杂。该句情景交融,用门外的喧闹之景反衬门内之凄清,将诗人彻夜

37、难眠后的身心俱疲之状展现的淋漓尽致。同时“马嘶人起”,指天亮又要出发了,暗示了诗人孤独凄凉的贬谪生活又将开始,含蓄地透露出诗人的无奈与怨愤之情。答案:(1)(2)“风紧驿亭深闭”中的“紧”字,这里是“狂”或“大”之意,驿门深闭也隔不断呼啸的风声,渲染了一种冷清死寂的氛围,突出了诗人贬谪后的落寞哀伤。(3)表达了诗人的无奈怨愤、落寞哀伤之情。译文:长夜漫漫,四周寂静如水,风很大,驿站的门紧闭。从梦中惊醒,老鼠正偷看着油灯,寒气也透进了被子。睡不着了,门外已传来马的叫声,已有人早起了。【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以诗歌的理解与掌握,学生要明确,作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画面,联系

38、创作背景感受作者的感情。8(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仅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中官势族筑园榭,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通,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或持地券自言有伪增步数者,皆审验劾奏之。 拯性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注释】知:指任知府。缘贡:趁着进贡 贡数:进贡到

39、宫廷的数量。茔:墓地。(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以遗权贵赠送不持一砚归回家或持地券自言有伪增步数者有人不伪辞色悦人取悦(2)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例句:前守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A以顺为正者(富贵不能淫)B以君之力(愚公移山)C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拯 命 制 者 仅 足 贡 数(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人恒过,然后能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请分析选文中划线句和下面划线句对塑造主要人物的作用。“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

40、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周亚夫军细柳选文:侧面描写,突出了包拯的刚毅正直。周亚夫军细柳:运用对比,突出了周亚夫治军严明。【分析】译文:包拯字希仁,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转到端州当知府,升为殿中丞。端州出产砚台,此前的知府趁着进贡大都敛取是贡数几十倍的砚台,来赠送给当朝权贵。包拯命令制造的砚台仅仅满足贡数,当政满一年没拿一方砚台回家。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贵戚宦官因此而大为收敛,听说的人都很害怕他。朝中官员和势家望族私筑园林楼榭,侵占了惠民河,因而使河道堵塞不通,正逢京城发大水,包拯于是将那些园林楼榭全部毁掉。有人拿着地券虚报自己的田地数,包拯都严格地加以检验,上奏弹劾弄虚作

41、假的人。包拯性情严峻刚直,憎恶办事小吏苛杂刻薄,务求忠诚厚道,虽然非常憎恨厌恶,但从来没有不施行忠恕之道的。(他)跟人交往不随意附和,不以巧言令色取悦人,平常没有私人信件,虽然地位高贵,但(穿的)衣服、(用的)器物、(吃的)饮食跟当百姓时一样。(他)曾经说:“后代子孙当官从政,假若贪赃枉法,不得放回老家,死了不得葬入家族墓地。假若不听从我的意志,就不是我的子孙。”【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句意为:来赠送给当朝权贵。遗,赠送。句意为:不拿一方砚台回家。归,回家。句意为:有人拿着地券虚报自己的田地数。或,有人。

42、句意为:不以巧言令色取悦人。悦,取悦。(2)本题考查“以”的用法。例句中的“以”是来的意思。A把。B凭。C来。D凭借。故选:C(3)本题考查句子停顿。作答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来划分停顿。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可以根据语感直接作答。这个句子的意思是:包拯命令制造的砚台仅仅满足贡数。故停顿应为:拯/命 制 者/仅 足 贡 数。(4)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

43、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重点词语:虽,虽然,布衣,平民。句意:虽然地位高贵,但(穿的)衣服、(用的)器物、(吃的)饮食跟当百姓时一样。重点词语:恒,常常。过,犯错。句意:人常常犯错,然后才能改正。(5)本题考查比较阅读,周亚夫军细柳中的划线句写的是其他两座军营的表现,与周亚夫治理下的军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他治军的严明。文本中的划线句所写贵戚宦官的的反应,这是对包拯的侧面描写,突出了他的刚毅正直。答案:(1)赠送回家有人取悦。(2)C(3)拯/命 制 者/仅 足 贡 数。(4)虽然地位高贵,但(穿的)衣服、(用的)器物、(吃的)饮食跟当百姓时一样。人常常犯错,然后才能改

44、正。(5)侧面描写,突出了包拯的刚毅正直。运用对比,突出了周亚夫治军严明。【点评】句子划分停顿:1主谓之间要停顿。2动宾(动补)之间要停顿。3发语词和句首关联词、语气词之后要停顿。4语句倒装处要停顿。9(10分)阅读昆虫记萤火虫节选(有删改),完成问题。在我们这个地区,萤火虫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没有什么昆虫像它那么家喻户晓的了。这个人见人爱的小东西,为了表达生活的欢乐,竟然在屁股上面挂了一只小小的灯笼。炎热的夏夜里,没有人没见过它的。我们先来看看萤火虫以什么为生吧。萤火虫看上去既小又弱,像是与他人无害,可它却是个最小最小的食肉动物,是猎取野味的猎手,而且,捕猎时还相当狠毒。它的猎物通常是蜗

45、牛。萤火虫在啃食猎物之前,先对它施以麻醉,使之失去知觉。它的猎物通常是很小的蜗牛,个头儿还没有樱桃大,是处于变形状态的蜗牛。夏日里,这种蜗牛一大群一大群地聚集在稻子和麦子的茎秆上,或者其他植物的干枯的长茎上,在上面一动不动地要待上整整一个炎热的夏季。正是在这种时候,我不止一次地观察到萤火虫对猎物发动攻击,对之施以灵巧的外科麻醉手术,使猎物在颤动着的茎秆上昏死过去,然后,对之下口,美餐一顿。萤火虫对猎物的其他藏身处所也了如指掌。它经常飞到沟渠旁边,因为那儿土地潮湿,杂草丛生,是蜗牛喜爱的栖身之所。在这种情况之下,萤火虫便在地上对蜗牛施以麻醉术。我在家中也饲养了一些萤火虫,它很容易被捕捉到,也很容易喂养,因此,我可以仔细地观察研究这位外科医生做手术的详细过程。我终于发现是怎么个情况了。萤火虫稍微探了探捕猎对象。蜗牛通常是全身藏于壳内,只有外套膜的软肉露出一点点在壳的外面。萤火虫见状,便立刻打开它那极其简单、用放大镜才能看到的工具。这是两片呈钩状的颚,锋利无比,细若发丝。用显微镜观察,可见弯钩上有道细细的小槽沟。这就是它的工具。它用它的这种外科手术器械不停地轻轻击打蜗牛的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期末试卷 > 八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