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五四学制)含详细解答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20480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8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五四学制)含详细解答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17-2018学年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五四学制)含详细解答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17-2018学年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五四学制)含详细解答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017-2018学年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五四学制)含详细解答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2017-2018学年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五四学制)含详细解答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7-2018学年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五四学制)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1(2分)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花苞紧紧依偎在瘦削的梅枝的臂弯里,在沉沉的睡梦中,她渴望那飘逸的雪花落下。她企盼着怒放的那一天唯有此,才不会暴tin天物,不辜负这西北风,这泥土,这净雪削 tin 2(2分)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018年,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主义思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 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季节上的隆冬将尽, 严寒还将在此驻防三两个月。现在的社会和世界变化很快,我们不能 地接受过去认定

2、的真理。A照亮 但 盲目B照耀 但 盲从C照亮 所以 盲从D照耀 所以 盲目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那些满带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B生活中有无穷无尽的快乐,就看你是否懂得寻找C虽然小草是微不足道的角色,它却以顽强的生命力为世人钦佩D桂林那些巧夺天工的奇山胜景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4(2分)选出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 一个人小时候喜欢的味道,会“蛊惑”他的一生。最野蛮的要数夜来香了,白天倒温和,一到晚上,烈得 近不可闻;梅花香得 凛然,即使是最豪奢的新贵站在她面前,也会受到威胁;柑橘花的香是潮湿的, 飞不远,让人觉得

3、就在周围,觉得牢靠。(改编自素罗衣初识一瓣香)像酒精勾兑的假酒 像翅膀沾了雾气的虫子 像不肯俯就的没落贵族。ABCD5(6分)古诗词填空。小石潭记中写潭中鱼游来游去,非常活跃的语句是: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出作者强烈的思想情怀的诗句是 , ! 。桃花源记中从环境的角度写桃花源美异的句子: , , 。 , 。卖炭翁中,描绘主人公艰难的生活处境和复杂、矛盾的心理活动的诗句是: ,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 , , , , , ,女有归。6(2分)名著阅读。“望你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学问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当然那是要靠你坚强的信心,克制一切的烦恼,不是件容易的事,但

4、是非克服不可。对于你的感情问题,我向来不掺加任何意见,觉得你各方面都在进步,你是聪明人,自会觉悟的。我既是你妈妈,我们是休戚相关的骨肉,不得不要唠叨几句,加以规劝。”上面一段文字出自 。这是作者 写给儿子 和儿媳 的家信。这些家信内容丰富,既记录着儿子成长的经历,也映照着作者的工作和命运的起伏。7(4分)传统文化与综合性学习。在我国,“和”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请你参加“以和为贵”综合性学习。源流追踪(1)“和”为会意字,小篆写作说文曰:“和,相应也”中的“和”便是用其本义: ;尔雅载“和,谐也”中“和”义则引申为: 。(2)试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和”包括哪些方面的思想内涵。诗曰:“妻子好

5、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子曰:“父母其顺矣乎!”(中庸)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以和为贵(3)班级举办“以和为贵”文化传承活动,请你提出一项倡议。二、阅读欣赏与背诵(共55分)8(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旅夜抒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注】诗作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诗人由华州解职离成都去重庆途中。语文主题学

6、习八下4(1)用自己的话描绘本诗前两联所刻画的画面,并简述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诗的尾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请简要分析。9(8分)【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乙】君子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孟涂文集【注】奚,怎么。(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善 非

7、问无以广识广 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或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学学半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3)两篇选文的论述,对你的学习分别有什么启发?10(8分)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分别十年又回家中。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手把手儿教会了我,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革命的道路千万里,天南海北想着你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亲人见了亲人面,欢喜的眼泪眼眶里转。头顶着蓝天大明镜,延安城照在

8、我心中: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贺敬之回延安(1)这首诗的语言形象生动、饱含感情,地方色彩浓郁,请简要赏析。(2)诗人通过哪些写作手法来表情达意?谈谈你的理解。11(14分)蜜蜂为何单恋一枝花繁花盛开的季节,蜜蜂在姹紫嫣红之间辛勤地劳作,如果你仔细观察一只蜜蜂的活动,就会发现蜜蜂对柑橘和咖啡花朵仿佛着了魔一般,而对其他植物的花朵视若无睹,这是为什么呢?实际上从达尔文开始,生物学家就发现了蜜蜂采蜜的专一性。蜜蜂是重要的花粉运输工具,花粉必须被运到另一朵同种植物的花上才能受精繁育出果实和种子。如果世界上只有桃花,那双方的交易就能很轻松地进行。但是世界上的植物不只桃花一种,如果每种花都敞开

9、提供花蜜,那么蜜蜂在放开肚子大吃大喝的时候,就会沾上各种各样的花蜜,结果就是乱点鸳鸯谱杏花的花粉可能“偷跑”到桃花的雌蕊上,如此非但没有结果,反而因占了“名额”而耽搁正常桃花花粉的“表白”,从而误了双方的繁殖大计。所以对植物们来说,避免这种浪费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蜜蜂尽量专一地为自己工作。于是出现了蜜蜂单恋一枝花的现象,那么植物耍了什么样的“小花招”呢?原来植物跟蜜蜂之间有专门的“接头暗号”。就像不同的饭店有不同的招牌一样,不同的花朵也会打出自己的特色招牌比如春兰花清香的气味和洁白的颜色,正如口味清淡的粤菜馆子;而颜色鲜艳气味浓烈的月季花,就像浓郁热烈的烤鸭馆子来吸引蜜蜂。其实蜜蜂也是一个比较

10、挑的主儿,对黄色和蓝色的花朵情有独钟。这与不同动物的视觉有很大的关系,鸟类对红色比较敏感,而蜂类则对黄色和蓝色比较敏感。此外,植物还通过散发香味来吸引蜜蜂。因为鸟儿的鼻子不太好用,所以由鸟类服务的花朵通常没有气味,而蜜蜂的“专属”花朵通常有香甜的气味(那是酯类化合物的味道)。除了颜色、气味不同之外,花朵们还会在花蜜中添加一些特别的“惊喜”槲皮素或者阿魏酸的苦味物质来赶走很多偷吃的虫子,避免花蜜被盗食。不过蜜蜂却会迎难而上,这点苦味对它们来说不算个啥。然而面对外面的花花世界,植物又是怎样保证蜜蜂不会换口味的呢?真相就是蜜蜂有着自己的记忆效应,特别是蜜蜂和熊蜂都有比较强的学习能力,它们会把之前采集

11、花蜜的经验运用在后续的工作中。可是即便有了工作经验的积累,蜜蜂还是喜欢偷懒,喜欢简单重复劳动。如果把不同形态的花朵分别布置在不同的区域,那么蜜蜂就会持续选择一种花朵进行采集;当不同形态的花朵被均匀分散在一个区域的时候,蜜蜂的懒惰劲儿就上来了,变得不那么挑剔了。蜜蜂在做出选择之前往往有45秒的考虑时间。如果在这段时间内发现了相同的花朵,那么蜜蜂可能会去采那朵相同的花朵。如果没有,只能退而求其次,不加选择地进行采集。为了“投其所好”,于是植物们经常大片大片地开花了。回到文章开头,柑橘和咖啡们显然不满足这一点,那她们又是如何让蜜蜂一心一意为自己服务的?秘密就在于它们的花蜜中含有咖啡因。正如我们人类喜

12、欢喝咖啡、喝茶一样,蜜蜂对这玩意儿也会上瘾。美国科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报道表明:咖啡因正是让蜜蜂忠诚专一的物质。正如咖啡因会刺激人类的大脑一样,这种化学物质也可以刺激蜜蜂的大脑,特别是其中一个叫蘑菇体的脑区域,这一区域跟气味的学习和记忆有关。咖啡因的摄入使得蜜蜂深刻地记住了在柑橘和咖啡花朵上采集花蜜这件事情。所以在接下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蜜蜂都离不开这种特殊味道的花蜜了,所以蜜蜂会单恋一枝花也就不足为奇了。(1)简要概括“蜜蜂为何单恋一枝花”的原因。(2)说说文章用“蜜蜂为何单恋一枝花”作题目的妙处。(3)第 段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4)举例说明本文运用的一种主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12(

13、16分)故乡在远方张抗抗我总觉得自己是一个流浪者。几十年来,我漂泊不定、浪迹天涯。我走过田野,穿过城市,我到过许多许多地方。19岁那年我离开了杭州城。水光潋滟、山色空濛的西子湖畔是我的出生地。离杭州100里水路的江南小镇洛舍是我的外婆家。然而,我只是杭州的一个过客,我的祖籍在广东新会。我长到30岁时,才同我的父母一起回过广东老家。老家有翡翠般的小河、密密的甘蔗林和神秘幽静的榕树岛,夕阳西下时,我看见大翅长脖的白鹳灰鹳急急盘旋回巢,巨大的榕树林遮天蔽日、鸟声嘤嘤。那就是闻名于世的小鸟天堂。但老家于我,却已无故园的感觉。没有一个人认识我,我也并不真正认识一个人。我甚至说不出一句完整地道的家乡方言。

14、我和我早年离家的父亲,犹如被放逐的弃儿,在陌生的乡音里,茫然寻找辨别着这块土地残留给自己的根性。暑假寒假,坐小火轮去洛舍镇外婆家。镇东头有一座大石桥,夏天时许多光屁股的孩子从桥墩上往河里跳水,那小河连着烟波浩渺的洛舍洋。我曾经在桥下淘米,竹编的淘箩湿淋淋从水里拎起,珍珠般的白米上扑扑蹦跳着一条小鱼儿而外婆早已过世了。外婆走时就带走了故乡。其实外婆外公也不是地道的浙江人氏。听说外婆的祖上是江苏丹阳人,不知何年移来德清洛舍。由此看来,外婆外公的祖籍也难以考证,我魂牵梦系的江南小镇,又何为我的故乡?所以对于我从小出生长大的杭州城,便有了一种隐隐的隔膜和猜疑。自然,我喜欢西湖的柔和淡泊,喜欢植物园的绿

15、草地和春天时香得醉人的含笑花,喜欢冬天时满山的翠竹和苍郁的香樟树但它们只是我摇篮上的饰带和点缀,我欣赏它们赞美它们,但它们不屑于我。每次我回杭州探望父母,在嘈杂喧闹的街巷里,自己身上那种从遥远的异地带来的“生人味”,总使我觉得同这里的温馨和湿润格格不入我究竟来自何方?更多的时候,我会凝神默想着那遥远的冰雪之地,想起笼罩在雾霭中的幽蓝色的小兴安岭群山。踏着没膝深的雪地进山去,灌木林里尚未封冻的山泉一路叮咚欢歌,偶有暖泉顺坡溢流,便把低洼地的塔头墩子水晶一般封存,可窥见冰层下碧玉般的青草。山里无风的日子,静谧的柞树林中轻轻慢慢地飘着小清雪,落在头巾上,不化,一会儿就披了亮晶晶的一肩,是雪女王送你的

16、礼物。若闭上眼睛,能听见雪花亲吻树叶的声音。那是我21岁的生命中,第一次发现原来落雪有声,如桑蚕啜叶,婴童吮乳,声声有情。那时住帐篷,炉筒一夜夜燃着粗壮的大木棒,隆隆如森林火车、塄场的牵引拖拉机轰响。时时还夹着山脚下传来的咔咔冰崩声山林里的早晨宁静而妩媚,坡上的林梢一抹玫瑰红,淡紫色的炊烟缠绵缭绕,门前的白雪地上,又印上了夜里悄悄来过的不知名的小动物一条条丝带般的脚印儿,细细辨认,如梅花如柳梢亦如一个个问号,清晰又杂乱地蜿蜒于雪原,消失于密林深处我19岁便离开了我的出生地杭州城,走向遥远而寒冷的北大荒。那时我曾日夜思念我的西湖,我的故园在温暖的南方。但现在我知道,我已没有了故乡。我们总是在走,

17、一边走一边播撒着全世界都能生长的种子。我们随遇而安,落地生根;既来则定,四海为家。我们像一个新时代的游牧民族,一群永无归宿的流浪移民。也许我走过了太多的地方,我已有了太多的第二故乡。然而在城市闷热窒息的夏日里,我仍时时想起北方的原野,那融进了我们青春血汗的土地。那里的一切粗犷而质朴。20年的日月就把我这样一个纤弱的江南女子,磨砺得柔韧而坚实起来。以后的日子,我也许还会继续流浪,在这极大又极小的世界上,寻觅着、创造着自己精神的家园。语文主题学习八下(1)作者写到了新会、洛舍、杭州、小兴安岭四个故乡,请分别说说作者对四个故乡的不同的内心感受。(2)在作者的笔下,故乡一个接一个变化着的,她为什么会对

18、那“遥远而寒冷的北大荒”情有独钟?(3)说说第“我究竟来自何方?”句子的含义及在文中的作用。(4)文题“故乡在远方”,作者所寻找的“故乡”究竟是指什么,“远方”又在哪里?(5)本文语言清丽生动,蕴藉隽永。试举一例赏析。13(5分)除了力的迸射,还有技的绽放。老人时而槌抹鼓沿,时而肘杵鼓面,时而跃腾猛捶,时而低伏轻抚,柔时A_,刚时如枪挑滑轮;乱则乌云横飞,齐则B_C_,细雨轻风荷叶清,D_是男儿,再闻堂前E_语文主题学习丛书8下1鼓神按原文填空A ;B ;C ;D ;E 三、写作(共50分)14(50分)从呱呱坠地,到牙牙学语;从襁褓里的“丑小鸭”,到如今的翩翩少年走到今天的人生高度,你得到了

19、多少亲情的滋养,师长的教诲,朋友的砥砺,已经是说也说不清了。他们就像台阶,抬举着你,让你不断成长,不断提升是否还有,还有哪些让你受益匪浅的台阶?靠了这些台阶,让你徐徐抵达人生更高的目标。譬如,对你影响极大的一个人,一本书,一句格言,一阕歌词其实,更重要可能还是,手不释卷的喜好酝酿了你的精神世界,广泛的交际、多样的活动造就了你的开阔的视野,而百折不挠的个性,让你摆平了一个又一个人生的挫折盘点人生,让我们满怀感恩和珍惜,也充满了自信和力量。要求:(1)请你以“台阶”为题目写一篇作文。(2)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2017-2018学年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五四学制)参考答案

20、与试题解析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1(2分)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花苞紧紧依偎在瘦削的梅枝的臂弯里,在沉沉的睡梦中,她渴望那飘逸的雪花落下。她企盼着怒放的那一天唯有此,才不会暴tin天物,不辜负这西北风,这泥土,这净雪削xetin殄【分析】此题不仅考查学生对汉字读音的掌握,而且考查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音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识记。【解答】答案:xe 殄【点评】解答此题,就得注意平时积累容易读错的字和多音字的正确读音,平时的学习中也要注意字音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同时还要联

21、系整个词语的意思。2(2分)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018年,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主义思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 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季节上的隆冬将尽, 严寒还将在此驻防三两个月。现在的社会和世界变化很快,我们不能 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A照亮 但 盲目B照耀 但 盲从C照亮 所以 盲从D照耀 所以 盲目【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字词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解答】选词填空一定要观察语境,然后斟酌词义,

22、选择后再通观一遍。如第一空宾语是“道路”,所以应用“照亮“支配。第二空前后文内容的根本关系是转折关系。所以填“但”。第三空,盲从:盲目地附合随从。盲目:不经思考,不正确的思考,就做判断。“盲从”是动词,不能做状语,所以选“盲目”。故选:A。【点评】答此类题需先将所给词语逐一浏览,就词义与词性做到全面掌握。总之,判断正确答案要从多角度去考虑,把语境、语法、常识、固定搭配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考虑是做好选词填空题的最佳方法。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那些满带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B生活中有无穷无尽的快乐,就看你是否懂得寻找C虽然小草是微不

23、足道的角色,它却以顽强的生命力为世人钦佩D桂林那些巧夺天工的奇山胜景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把握情况。成语误用的六种类型:褒贬误用:有些成语(熟语)具有鲜明的情感色彩,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色彩。断词取义。成语的意义具有整体性,不能断词取义。前后矛盾。有些成语要看它在整个句中和其他词语或分句表意是否矛盾。形近混淆。有些成语与其他成语由于读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使用时极易混淆。表意重复。成语的意思已经通过句子有所表述。超出使用范围。成语有适用范围,使用范围以外,不可使用。【解答】A不能自已: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使用正确。B无穷无尽:没有止

24、境,没有限度。使用正确。C微不足道: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使用正确。D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这里修饰的对象为奇山胜景,对象错误。故选:D。【点评】要注意准确辨析成语的含义、情感色彩、使用对象等等。4(2分)选出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 一个人小时候喜欢的味道,会“蛊惑”他的一生。最野蛮的要数夜来香了,白天倒温和,一到晚上,烈得 近不可闻;梅花香得 凛然,即使是最豪奢的新贵站在她面前,也会受到威胁;柑橘花的香是潮湿的, 飞不远,让人觉得就在周围,觉得牢靠。(改编自素罗衣初识一瓣香)像酒精勾兑的假酒 像翅膀沾了雾气的虫子 像不肯俯就的没落贵族。ABCD【分析

25、】做本题时注意上下的过渡和衔接,语言要简明、连贯、得体。具体方法是紧紧抓住“序”字做文章,先确定中心句;然后再梳理各句之间的关系,如果有关键词的一定要抓关键词;最后逐句推敲,看整段是否符合一定的顺序。【解答】这段文字是描写夜来香的香气的。由第一个空后面的“烈”,可以知道此处应该选择句;由第三个空后面的“飞不远”,可以知道此处应该选择第句。因此应该这样排列: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排序能力。按照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即逻辑关系排列即可。5(6分)古诗词填空。小石潭记中写潭中鱼游来游去,非常活跃的语句是:俶尔远逝,往来翕忽。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出作者强烈的思想情怀的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

26、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桃花源记中从环境的角度写桃花源美异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卖炭翁中,描绘主人公艰难的生活处境和复杂、矛盾的心理活动的诗句是: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分析】本题要结合古诗文名句作答。在平时的学习中,对于要求背诵的篇目一定要熟练背诵,做到不添字、不漏字,并且能准确默写、不出现错别字。【解答】答案: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重点字:俶、翕)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

27、雨不动安如山(重点字:庇、俱)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重点字:俨、阡)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重点字:怜、炭)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重点字:矜、寡)【点评】该题要求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别、漏、添字的情况。6(2分)名著阅读。“望你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学问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当然那是要靠你坚强的信心,克制一切的烦恼,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非克服不可。对于你的感

28、情问题,我向来不掺加任何意见,觉得你各方面都在进步,你是聪明人,自会觉悟的。我既是你妈妈,我们是休戚相关的骨肉,不得不要唠叨几句,加以规劝。”上面一段文字出自傅雷家书。这是作者傅雷 写给儿子傅聪 和儿媳弥拉 的家信。这些家信内容丰富,既记录着儿子成长的经历,也映照着作者的工作和命运的起伏。【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名著常识的能力。识记文学名著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考查点是:作者名、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人物情节等。【解答】本题考查名著积累。上面一段文字出自傅雷家书,是傅雷对儿子傅聪的沟通指导。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在1954年到1966年5月期间写给傅

29、聪和儿媳弥拉的家信,由次子傅敏编辑而成,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答案:傅雷家书;傅雷;傅聪;弥拉【点评】名著试题形式较为稳定:要考查的形式一般为填空题;考查的篇目未超出考纲范围;主要考点有名著的名称、作者、体裁、主要人物、重要情节、片段赏析等。7(4分)传统文化与综合性学习。在我国,“和”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请你参加“以和为贵”综合性学习。源流追踪(1)“和”为会意字,小篆写作说文曰:“和,相应也”中的“和”便是用其本义:呼应,应合;尔雅载“和,谐也”中“和”义则引申为:和谐,平和。(2)试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和”包括哪些方面的思想内涵。诗曰:

30、“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子曰:“父母其顺矣乎!”(中庸)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以和为贵(3)班级举办“以和为贵”文化传承活动,请你提出一项倡议。【分析】第一题考查字义分析。第二题考查材料探究。第三题考查提出倡议。【解答】(1)本题考查字义分析。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材料可知,“和”为会意字,根据小篆写作”,右边像成熟的庄稼,那向左弯垂的穗子,沉甸甸的,多像成熟的稻谷,左边是口,说文曰:“相应也,从

31、口禾声,户戈切”据此可得出其本义为呼应,应合。“和,谐也“的意思是配合或相处的协调。据此可得出其引申义和谐,平和。(2)本题考查材料探究。诗经小雅说:“妻子儿女感情和睦,就像弹琴鼓瑟一样。兄弟关系融洽,和顺又快乐。使你的家庭美满,使你的妻儿幸福。”孔子赞叹说:“这样,父母也就称心如意了啊!”一家人和睦相处。我听说拥有邦国封邑的诸侯和拥有家族封邑的大夫,他们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不均匀,不担忧贫困而担忧不安定。财物分配公平合理,就没有贫穷;上下和睦,就不必担心人少;社会安定,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人与社会和谐相处;不违背农时,粮食就会吃不完。不用细密的渔网到池塘里捕鱼,那鱼鳖水产就会吃不完。砍伐

32、林木按照一定的时节,那木材便用之不尽。很明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3)本题考查提出倡议的能力。开放类试题,不要求统一答案。作答本题时可围绕多读一些古代名人的传记,体现他们身上的和来表述。答案:(1)呼应,应合;和谐,平和(平等对待)。(2)a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b人与社会和谐相处 c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3 ) 示例:开 展“和”文 化 思 想 宣 讲 活 动( 或 开 展 讲 述 古 代“和”逸 闻 轶 事 活 动,开 展 关 于“和”脉 相 承 小 论 文 征 集 活 动,举 办“和为贵在 身 边”故 事 会,举 行“和”文 化 经 典 朗 诵 活 动 等 )。【点评】从材料

33、中提取信息,需仔细阅读题干,分析题意,根据题目中的要求,然后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语句进行提取即可。或用材料中的原句,或者把关键性的词语串联成句。二、阅读欣赏与背诵(共55分)8(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旅夜抒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注】诗作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诗人由华州解职离成都去重庆途中。语文主题学习八下4(1)用自己的话描绘本诗前两联所刻画的画面,并简述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诗的尾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请简要分析。【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的诗歌鉴赏分析能力。旅夜书怀是唐代大诗人杜甫于唐代宗永

34、泰元年(765年)离开四川成都草堂以后在旅途中所作。诗人用阔大无垠的夜景衬托深沉滞重的孤独感,使人感受到诗人生命的激情正如他笔下奔涌的江流一样澎湃难平,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是杜甫诗歌中的经典作品。也是杜诗五律的名篇,历来为人称道。【解答】(1)本题考查对诗中画面的理解及诗人感情的把握。描述诗歌画面,要先把诗歌的语言转换为一般的口语,把古诗换成现代白话文。然后再对其进行润色和加工,用优美的言辞将其叙述出来就可以了。语言一定要生动,不能仅仅是翻译,要进行合理的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动人的意境。此题一定要把江面与天空的辽阔景象描绘出来。通过以上景物的渲染可铺垫,可分析出这是作者借

35、景来间接抒情,表达孤独的心境。 (2)本题考查赏析诗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意思是:唉,我这飘泊江湖之人何以相比?活像是漂零天地间一只孤苦沙鸥。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这一联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真是一字一泪,感人至深。答题时,先答出手法,如比喻或对比或借景抒情,然后分析作用。答作用时,一定要把诗人的思想感情答出来。答案:(1)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一条孤舟竖着搞搞的桅杆停泊在夜色茫茫之中。放眼岸上,只见星星在天边遥挂低垂;纵目江上,月光在波涛中翻滚如涌。表现出诗人孤独的形象和凄苦心境。(2)采用了比喻和衬托手法。将自己漂泊不

36、定的形象比喻成沙鸥,且用广阔天地衬托沙鸥,突出沙鸥的孤独。表达诗人漂泊无依的伤感之情。译文: 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零地停泊着。 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 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吗?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 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点评】诗歌赏析答题基本方略:1把握标题,参照内容,明确类别、中心。2捕捉意象,形成画面,初步理解形象特点。3审读题干,明确要求,准确定位(考查对象:内容、方法、语言;局部、整体)。9(8分)【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7、。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乙】君子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孟涂文集【注】奚,怎么。(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即使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善好处非问无以广识广增加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或有时(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学学半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3)两篇选文的论述,对你的学习分别有什么启发?【分析】参考译文:【甲】 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

38、道的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乙】 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还可能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总体),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问,将怎么解决呢?【解答】(1)本题考查文

39、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句意为: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的甘美。虽:即使句意为: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善:好处句意为: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广:增加句意为:道理明白了,可是还可能不能应用于实际。或:有时(2)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句中重点词有:学,动词,教学;学,名词,学习;句子翻译为: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句中重点词有:好,喜爱;者,的人;句子翻译

40、为: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3)本题考查文章中心的理解。要想抓住文章的中心,可以抓住文章中的重要句子。甲文中的“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运用了类比得出观点:教学相长;经我们的启示是:在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也会有进步。学习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学习中,就会慢慢发现一些不足,然后再学习,再提高,就会弥补以前的不足。乙文先说观点:”君子学必好问“,然后证明: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由此可见,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长知识。启示我们要勤学好问。答案:(1)即使 好处

41、增加 有时(2)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3)示例:实践出真知 我们要做一个勤学好问的人。【点评】文言词积累:以非问无以广识(以:表目的,用来)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以:凭借)计日以还(以:表修饰)扶苏以数谏故(以:因为)以刀劈狼首(以:用)以为妙绝(以:认为)10(8分)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分别十年又回家中。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手把手儿教会了我,母亲

42、打发我们过黄河。革命的道路千万里,天南海北想着你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亲人见了亲人面,欢喜的眼泪眼眶里转。头顶着蓝天大明镜,延安城照在我心中: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贺敬之回延安(1)这首诗的语言形象生动、饱含感情,地方色彩浓郁,请简要赏析。(2)诗人通过哪些写作手法来表情达意?谈谈你的理解。【分析】回延安是一首以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写成的新诗。诗人以饱满的激情,回忆延安的战斗生活,赞颂延安的巨变,展望延安的未来,表现了作者思念“母亲”延安的一片赤子之心,抒发心中对母亲延安的眷恋。【解答】(1)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语言特点。要针对具体诗句进行赏析。如可从修辞

43、或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的角度分析。如“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运用夸张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母亲延安的眷恋。再如“手抓黄士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中”抓“*和“贴两个动词,写出了游子重回延安时的激动之情与热爱之情。答出语言的特点,答出情感即可。(2)本题考查对诗歌写作手法的把握。答此题要抓住具体诗句去分析。如“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以“树”起兴,比喻诗人和延安以及延安的父老乡亲的血肉关系。“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以“羊羔吃奶”起兴,喻延安对诗人的养育之恩。从诗句中分析出表现手法,然后答出通过这种手法抒发的情感即可。答案:(1)示例:运用多种修辞。如“母亲打发我们

44、过黄河”一句,运用拟人手法,把延安当作“母亲”,表达了诗人与延安人民的亲密感情。“双手搂定宝塔山”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对母亲的眷恋和怀念的深情。“头顶着蓝天大明镜,延安城照在我心中”一句,运用比喻,形象地抒发了诗人看到延安城的喜悦心情。运用恰当生动的动词。“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一句中,“抓”和“贴”两个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诗人回到延安的无比喜悦的心情,表达了他对延安的热爱、怀念和感激的思想感情。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如“几回回”“羊羔羔”“手把手儿”等词语,使诗句口语化,叠字的使用,音韵和谐,很有节奏感,表达诗人对延安及延安人民的热爱之情。(2)示例: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

45、”的形式。形式自由灵活,两句一节,节内押韵,每节又不断转韵,很有节奏感。运用比兴手法。如“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一句,前者用“树梢树枝”与“树根根”的关系来起兴作比,比喻延安与诗人的亲人关系,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延安的深厚情意。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一句,直抒胸臆,表达对延安母亲的深厚情感;“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一句,通过“老爷爷”的动作和语言,间接抒发了延安人民与诗人的深厚感情。【点评】本题考查了鉴赏诗歌的语言和写作手法,一般难度较大。需要学生多做中考题,多反思,多总结,才能在自省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期末试卷 > 八年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