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6课《荷塘月色》说课稿

上传人:好样****8 文档编号:11945 上传时间:2018-09-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6课《荷塘月色》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6课《荷塘月色》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6课《荷塘月色》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材分析文章的魅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语言美,意境美,结构美,其语言美体现在: 绘声绘形的叠词运用,使文章富有音乐的节奏感;极富想像的比喻运用,使描写生动形象而魅力无限; 新颖别致的通感修辞又为本文的语言之美锦上添花.情景交融的景物描写营造出淡雅出尘的艺术之境,读完文章,一幅清新美丽的画面浮现在我们面前:溶溶月色,田田荷叶,亭亭荷花.诗情画意和谐统一,品之宛如天界琼浆.首尾呼应的圆型结构安排使文章具有了浑然天成的至真至朴之美.学情分析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篇文章的教学对象是高一的学生,初中的学习已经使他们有了一定的散文知识的积累,也有了一定的鉴赏和品味散文的能力,但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审美

2、的技巧和能力上,还有待加强。2、我们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阅读面不够广,文化积淀少,语言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相对薄弱一些,再加上他们的社会阅历尚浅,所以在理解文章的内涵时会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老师作好引导工作。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结合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本文的特点,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体会语言的抒情性,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了解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教学重难点重点: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理解作者在动荡的年头彷徨于苦闷中的心境和作者在特殊年代洁身自好、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怀。2、重点品读第 4

3、、5 段,欣赏荷塘月色的幽美,品味文章语言美,画面美,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难点1、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流露的复杂的感情。2、理解文章写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说教法对于教师的作用,新的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 ”“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 ”倡导教师由必要的牵引到放手,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转变,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这一堂课,我准备采用讲解式、启发式、朗读式结合的教学方法。理由是:本文是一篇很重要的课文,高一的学生对知识领悟力较低,所

4、以采用讲解式的教学方法;进入高中阶段,要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训练和培养,要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尤其是要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因此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本文语言优美,从培养学生语感的角度,本文采用朗读式的教学方法。说学法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为此,我设计如下学习方法:1、朗读法:形式多样的读,大量的读2、讨论法:通过提问思考讨论,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得出正确答案。3、质疑法:引导学生从无疑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4、查阅资料法:课前布置学生查阅本文的写作背景以及作者的情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者复杂的情感。教学过程高中语文新大纲

5、提出了“以阅读教学为龙头带动整个语文教育是一个标本兼治的通途” ,所以为了达到教学目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散文教学六步法:第一步:激情导入,创设情境第二步:朗读感知,理清脉络第三步:披文析景,入境悟情第四步:咀嚼涵泳,鉴赏品味第五步:美读文本(质疑问难) ,审美探究第六步:超越文本,拓展延伸第一步:激情导入,创设情境课的开始就像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歌唱奠定了基础。所以上课的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以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被毛泽东称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这一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凸显朱自清的人格魅力。第二步:朗读感知,理清

6、脉络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这一部分大约需十五六分钟的时间,是这一堂课中占时较多的一部分。之所以安排这么多时间,是因为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美文,充分的朗读是让学生体验这篇文章最好的办法.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读”就是“自主”学习方式的最直接体现。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在读中思考,在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这一部分大约分这样几步: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听读,在交流听读的感受基础上确定阅读的感情基调,在老师指导朗读方法后,再来齐读重点段落。这样学生有了遵循,诵读就有了美感,让学生如身临其境,接受美的熏陶,也为后面赏析语言打下基础。要求:标出自己读得不准字音。如曲,读第一声;似,与似的在

7、一起时读卷舌音。2.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生轻声朗读,配以轻音乐。(“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对课文语言及课文内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也是学生自主与文章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通过自读,学生初步感知了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样设计遵循渐进原理,由浅入深,为品读课文做好铺垫。)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获取感受和认识,并用精练准确的语言加以概括。同时教师可提供以下问题供同学思考:找出表明作者游踪的明线和暗线,同学们看看能不能用图示法表示课文的圆型结构。第三步:披文析景,入境悟情经过刚才的阅读之后,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感知。这次请学生悟读文本,感悟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复杂情感(这既是

8、情感目标,也是要突破的难点) 。善于引导。在此引导学生理解表明作者情感变化的句子(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郁闷)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开朗)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重新陷入郁闷)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又引出新的郁闷)善于联系联想。一个要联系作者身世及写作背景。再一个就是联系前面分析的暗线。于是让学生明白作者的感情发展变化是“心里颇不宁静”的我在淡淡的荷塘月色下,有淡淡的喜悦,“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又流露淡淡的哀愁.于是又惦念江南,但又无福消受的现实又回到现实的不宁静。第四步:咀嚼涵泳,鉴赏品味“读书读人读生活,品词品文品人生” ,品读出文章的语言味、文学味、人文味这是

9、语文教学的精义所在。咀嚼涵泳,欣赏朱自清笔下荷塘和月色的幽美,体会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高超技巧,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语言特色。 (1)学生朗读 4-5 段,借助图片形象直观的品味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表达效果,体会语言的美。 (出示课件)比喻 通感等修辞(2)教师点名请朗读水平好的学生示范朗读,也可鼓励学生自告奋勇来朗读。(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对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在品读交流中,让学生的思维互相碰撞,引起共鸣,产生更多的火花,当学生有了心得之后,读相关的语段感情就要充沛、真挚。教师对学生的朗读应鼓励、肯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此段作者集中笔墨描写月下的荷塘,但已远不是平日

10、走过的荷塘了,而是作者心中的荷塘。通过这些景物作者表现了自己“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和洁身自好,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情怀。景物描写融进了作者的感情,景物便有了生命力。以上内容应充分引导学生思考把握,教师适时点拨,然后由教师视情况加以归纳总结。(3)荷塘月光的赏析在第四段分析基础上由学生自由讨论品味几个动词的妙用,再次明确通感修辞手法的作用。教师可出示课件帮助学生体会。经过探讨,荷塘月光朦胧和谐美便也呈现于眼前第五步:美读文本,审美探究(质疑1.教师设疑讨论探究:作为教师要追求新的语文教学观念,让语文课堂成为说“坛” ,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活泼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探究问题:文章写江南

11、采莲旧俗的作用。这里我主要采用的方法为设疑讨论法(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讨论,积极引导学生勇于质疑、解疑,发表个人观点。 )对话交流法(让学生进行“有效交流” ,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之一。语文课应该成为他们发表个人见解的舞台。 )3.学生自行质疑探究。美读全文,学生读出自己困惑或思考的问题。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探究理论”指出,学生应由“无知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究者,教师应由“有知的”传输者变成探索的激发者和引导者。诱导学生质疑,并通过其他同学的力量来解决疑难,教师只要点拨就可以了。第六步:超越文本,拓展延伸1、收集写月与荷花的诗句进行鉴赏(阅读能力的拓展)2、仿照本文写一篇都市夜色 。 (内化写作的拓展)结束语总之,这六个环节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本课教学思路是“理清脉络,入境悟情,品鉴语言,质疑问难,拓展延伸” ,通过听读、悟读、品读、美读和研读等形式反复诵读,来读出美感,读出问题,读出自我。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从“美”入手,以“情”相联,以“神“贯穿,以“言”达意,充分体现散文的特点,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下,真正地感受本文的语言美、画面美、情感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职教 > 职教语文 > 人教版 > 基础模块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