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限时综合训练二(含答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18045 上传时间:2020-01-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5.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限时综合训练二(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限时综合训练二(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限时综合训练二(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限时综合训练二(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限时综合训练二(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限时综合训练二(时间:40分钟分值:3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19分)韦陟,字殷卿,与弟斌俱秀敏异常童。陟甫十岁,授温王府东阁祭酒。风格方整,善文辞,书有楷法,一时知名士皆与游。居丧,以父不得志殁,乃与斌杜门不出八年。亲友更往敦晓,乃强调为洛阳令。宋璟见涉叹曰:“盛德遗范,尽在是矣。”迁礼部侍郎。陟于鉴裁尤长。故事,取人以一日试为高下。陟许自通所工,先就其能试之,已乃程考,由是无遗材。迁吏部侍郎,选人多伪集,与正调相冒,陟有风采,擿辨无不伏者,黜正数百员,铨综号为公平。自以门品可坐阶三公,居常简贵,视僚党傲然;其以道谊合,虽后进布衣与均礼。李林甫恶其名高,恐逼己,出为襄阳太

2、守。入考华清宫,杨国忠忌其才,谓拾遗吴豸之曰:“子能发陟罪乎?吾以御史相处。”豸之乃劾陟馈遗事。陟贬桂岭尉。会安禄山陷洛阳,弟斌没贼,国忠欲构陟与贼通,密谕守吏,令胁陟使忧死,州豪杰共说曰昔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陟慨然曰命当尔其敢逃刑因谢遣,坚卧不出。肃宗即位,起为吴郡太守,会永王兵起,委陟招谕,乃授江东节度使。与高适、来瑱会安州,陟曰:“今中原未平,若不斋盟质信,以示四方,知吾等协心戮力,则无以成功。”乃推瑱为地主,为载书,登坛曰:“皇天后土,实鉴斯言。”辞旨慷慨,士皆陨泣。永王败,帝趣陟赴凤翔。初,季广琛从永王乱,非其本谋,陟表广琛为历阳太守,慰

3、安之。至是,恐广琛有后变,乃驰往谕诏恩释其疑,而后趣召。帝雅闻陟名,欲倚以相,及是迁延,疑有顾望意,止除御史大夫。卒,年六十五。(节选自新唐书韦陟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昔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陟慨然曰/命当尔/其敢逃刑/B昔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涉慨然曰/命当尔其/敢逃刑/C昔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陟慨然曰/命当尔/其敢逃刑/D昔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

4、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陟慨然曰/命当尔其/敢逃刑/答案C解析联系上下文,明晓文段是有关州里豪杰劝说韦陟逃跑的一段话。根据动词“遁去”表顺承关系,进行断句,排除A、D两项。而虚词“其”表示反问,排除B项。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楷:文中指书体。汉字形体的演变,历经金文、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六类形体。B三公:国君手下负责军政事务的最高长官,也称“三司”。不同的朝代所指的官职不同。C江东:自汉至隋唐称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为“江东”。也可以指其他地方。D皇天:古代对天的尊称。后土:古代对地的尊称。古人认为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

5、答案A解析汉字形体类别还有甲骨文。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韦陟才华突出,遵守孝道。他从小聪明异常,十岁担任官职,擅长写文章;他的父亲去世,因父亲生前不得志,他和弟弟八年不出来做官。B韦陟恪尽职守,为国选材。他在礼部任职,改变以往选人的方法;他在吏部任职,凭借个人素质,改变了吏部舞弊丛生的选人风气,人称公平。C韦陟遭人忌恨,坚忍不屈。他因名声高被李林甫排挤;杨国忠妒忌他的才华,先指使人控告他,后又抓住他弟弟的事进行陷害,他没有屈服。D韦陟慷慨陈词,忠于国家。有人叛乱时,他表达自己效忠国家的志向,感动士兵;他不顾皇帝的劝阻,去安抚曾经参加过叛乱的季广琛,维护国

6、家利益。答案D解析“他不顾皇帝的劝阻,去安抚曾经参加过叛乱的季广琛”错,皇帝没有劝阻韦陟去安抚曾经参加过叛乱的季广琛。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陟许自通所工,先就其能试之,已乃程考,由是无遗材。译文:_(2)帝雅闻陟名,欲倚以相,及是迁延,疑有顾望意,止除御史大夫。译文:_答案(1)韦陟允许考生自己通报所擅长的学问,先就考生擅长的方面考试,然后再按照常规考核,因此不遗漏人才。(2)皇帝一向听说韦陟的名声,想要倚重他做宰相,到这时韦陟来凤翔有所拖延,皇帝怀疑他有观望之意,只授任他御史大夫。解析(1)“工”解释为擅长,“已”解释为然后,“材”解释为人才。(2)“雅”解释为

7、一向,“倚”解释为倚重,“除”解释为授任。参考译文韦陟,字殷卿,与弟弟韦斌都聪明机灵,不同于平常儿童。韦陟刚满十岁,授任温王府东阁祭酒。韦陟风格正直严整,擅长写文章,字有楷法,当时知名人士都与他交往。为父亲守丧,由于父亲因不得志而死去,他便与韦斌八年闭门不出。亲友不断前去敦促开导,他才勉强调任洛阳令。宋璟见到韦陟感叹说:“盛德遗范,都集中在他身上了。”升任礼部侍郎。韦陟尤其擅长鉴识裁定人物。根据旧例,选人全凭一场考试决定优劣。韦陟允许考生自己通报所擅长的学问,先就考生擅长的方面考试,然后再按照常规考核,因此不遗漏人才。韦陟升任吏部侍郎,候选的人多有虚假,与正式调任的相互冒名顶替,韦陟有声威名望

8、,裁定无人不服,取消正式官员几百名,选官号称公平。韦陟自以为凭着门第等级可以坐而得到三公的地位,以简约尊贵自居,傲然蔑视同在朝班的显贵;但如果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即使是后进布衣他也以礼相待。李林甫忌恨韦陟享有高名,唯恐威胁到自己的地位,调韦陟出京担任襄阳太守。入朝考核到华清宫任职,杨国忠忌恨他的才能,对拾遗吴豸之说:“你能揭发韦陟的罪行吗?我任命你为御史。”吴豸之便弹劾韦陟赠送贿赂的事。韦陟被贬为桂岭尉。正值安禄山攻陷洛阳,韦陟的弟弟韦斌落入敌寇中,杨国忠想要构陷韦陟与敌贼勾结,秘密告诉守吏,命令守吏威胁韦陟,使他忧愤而死,州里的豪杰都劝韦陟说:“过去张说被流放,藏在陈氏家得以幸免。现在如果诏书

9、一下,谁敢庇护您呢?希望您乘坐轻舟逃走,等事情平息了再出来,不也很好吗?”韦陟感慨地说:“命该如此,怎么敢逃脱刑罚?”于是表示谢意让他们离去,坚定地居住在家不出逃。肃宗继承皇位,起任韦陟为吴郡太守,正遇上永王叛乱,委任韦陟前往招抚,便授任韦陟为江东节度使。韦陟与高适、来瑱在安州会合,韦陟说:“如今中原没有平定,若不结盟约定效忠,以此宣示四方,让人们知晓我们同心协力,就无法成功。”便推举来瑱为当地之主,订下盟书,登上盟坛说:“皇天后土,明察此言。”辞意慷慨,士兵们都感动地流下眼泪。永王失败,皇帝催促韦陟赶赴凤翔。起初,季广琛跟从永王叛乱,不是他的本意,韦陟上表举荐季广琛任历阳太守,安慰了他。到这

10、时,韦陟恐怕季广琛以后会发生变故,便先赶往宣示皇上的恩旨以化解他的疑惧,然后才赴召去拜见皇帝。皇帝一向听说韦陟的名声,想要倚重他做宰相,到这时韦陟来凤翔有所拖延,皇帝怀疑他有观望之意,只授任他御史大夫。去世,享年六十五岁。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19分)法雄字文强,扶风郿人也。雄初仕郡功曹,辟太傅张禹府,举雄高第,除平氏长。善政事,好发擿奸伏,盗贼稀发,吏人畏爱之。南阳太守鲍得上其理状,迁宛陵令。永初三年,海贼张伯路等三千余人,冠赤帻,服绛衣,自称“将军”,寇滨海九郡,杀二千石令长。初,遣侍御史庞雄督兵击之,伯路等乞降,寻复屯聚,党众浸盛。乃遣御史中丞王宗持节发幽、冀诸郡兵,合数

11、万人,乃征雄为青州刺史,与王宗并力讨之。连战破贼,斩首溺死者数百人,余皆奔走,收器械财物甚众。会赦诏到,贼犹以军甲未解,不敢归降。于是王宗召刺史太守共议,皆以为当遂击之。雄曰:“不然。兵,凶器;战,危事。勇不可恃胜不可必贼若乘船浮海深入远岛攻之未易也及有赦令可且罢兵以慰诱其心势必解散然后图之可不战而定也。”宗善其言,即罢兵。贼闻大喜,乃还所略人。而东莱郡兵独未解甲,贼复惊恐,遁走辽东,止海岛上。五年春,乏食,复抄东莱间,雄率郡兵击破之,贼逃还辽东,辽东人李久等共斩平之,于是州界清静。雄每行部,录囚徒,察颜色,多得情伪,长吏不奉法者皆解印绶去。在州四年,迁南郡太守,断狱省少,户口益增。郡滨带江沔

12、,又有云梦薮泽,永初中,多虎狼之暴,前太守赏募张捕,反为所害者甚众。雄乃移书属县曰:“凡虎狼之在山林,犹人民之居城市。古者至化之世,猛兽不扰,皆由恩信宽泽,仁及飞走。太守虽不德,敢忘斯义。其毁坏槛阱,不得妄捕山林。”是后虎害稍息。在郡数岁,岁常丰稔。元初中卒官。(选自后汉书法雄传,有删改)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勇不可恃/胜不可必/贼若乘船/浮海深入远岛/攻之未易也/及有赦令/可且罢兵/以慰诱/其心势必解散/然后图之/可不战而定也B勇不可恃/胜不可必/贼若乘船浮海/深入远岛/攻之未易也/及有赦令/可且罢兵/以慰诱/其心势必解散/然后图之/可不战而定也C勇不可恃

13、/胜不可必/贼若乘船/浮海深入远岛/攻之未易也/及有赦令/可且罢兵/以慰诱其心/势必解散/然后图之/可不战而定也D勇不可恃/胜不可必/贼若乘船浮海/深入远岛/攻之未易也/及有赦令/可且罢兵/以慰诱其心/势必解散/然后图之/可不战而定也答案D解析从意思来看,“乘船浮海深入远岛”的主语是“贼”,从结构上来看,“乘船浮海”和“深入远岛”并列,应断成“乘船浮海/深入远岛”,排除A、C两项。“以慰诱其心势必解散”中,如果在“其心”前断开,一则“慰诱”没有了宾语,二则“势必解散”的主语就成了“其心”,搭配不当。实际上,解散的应是贼兵,由此排除B项。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14、)()A字,即表字,是人的别名。字和本名的意思相同或相近,如诸葛亮,字孔明。B太守,汉朝设立的一郡最高行政主管官吏。隋唐后的刺史、知府也别称太守。C青州,古九州之一。九州一般指扬、荆、豫、青、兖、雍、幽、冀、并,后代指中国。D印绶,印信和系印信的丝带。古人印信上系有丝带,佩带在身,常代指官位。答案A解析A项字和本名的意思并非都是相同或相近,也有意思相反的,如韩愈,字退之。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法雄明察善断。他任平氏长官时,善于发现奸人恶事,盗贼变少;任青州刺史时,观察囚徒脸上的神态就能了解案件的具体情况。B法雄善于作战。他与御史中丞王宗合力讨伐贼人,大获

15、全胜。贼人后来再次抄掠东莱地区时,他率兵攻打,把贼人打得败退回辽东。C法雄治绩甚佳。他治理平氏,盗贼很少;他治理青州,那些不奉公守法的官吏都被解职而去;他治理南郡,人口增多,常获得丰收。D法雄崇尚仁德。南郡曾经有虎狼为害,捕猎者也颇多伤亡,他推崇古人广施恩德信义的做法,仁及鸟兽,采取措施后,虎害渐渐停止。答案A解析本项错在“观察囚徒脸上的神态就能了解案件的具体情况”,原文说的是“录囚徒,察颜色,多得情伪”,意思是审查囚犯的罪状,观察囚犯的脸色,经常能得出案情的真伪。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遣侍御史庞雄督兵击之,伯路等乞降,寻复屯聚,党众浸盛。译文:_(2)太守虽不德

16、,敢忘斯义。其毁坏槛阱,不得妄捕山林。译文:_答案(1)朝廷派遣侍御史庞雄督率军队攻击他们,张伯路等请求投降,不久又聚集在一起,党徒更多。(2)太守(我)虽然没有德行,岂敢忘记这个道理。你们要毁掉捕兽的机关和陷阱,不得再到山林中胡乱捕杀。参考译文法雄字文强,是扶风郿县人。法雄最初担任郡功曹,被召入太傅张禹府中做官,张禹举荐法雄为高第,(法雄)被任命为平氏长官。善于处理政务,喜好揭发藏匿的奸人坏事,盗贼甚少出现,官吏百姓敬畏爱戴法雄。南阳太守鲍得向朝廷汇报法雄的治政情况,法雄于是迁任宛陵令。永初三年,海贼张伯路等三千余人,头戴红巾,身穿深红色衣服,自称“将军”,侵犯临海九郡,杀害二千石令长。当初

17、,朝廷派遣侍御史庞雄督率军队攻击他们,张伯路等请求投降,不久又聚集在一起,党徒更多。朝廷于是派遣御史中丞王宗持节征发幽州、冀州诸郡的士兵,共数万人,又征召法雄为青州刺史,与王宗合力讨伐张伯路。王宗、法雄接连征战大破贼兵,被斩首或溺死者达数百人,其余的都逃跑了,收缴大量器械财物。正赶上皇帝赦免贼人的诏书下达,贼兵仍因王宗、法雄的军队尚未卸下铠甲,而不敢归降。于是王宗召集刺史、太守共同商议,大家都认为应该继续攻击贼兵。法雄说:“不应该这样。兵器,是凶器;战争,是危险的事。蛮勇并不可依赖,胜利不是必然的。贼兵如果乘船出海,深入远岛,攻讨他们就不容易了。趁着有赦令,可以暂且停止用兵,来抚慰诱导贼兵的心

18、,他们势必解散,然后再设法对付他们,可以不战而安定了。”王宗认为他说的对,立即停止用兵。贼兵闻讯大喜,便将抢走的人交还。但只有东莱郡的军队没有卸下铠甲,贼兵再次感到惊恐,逃遁到了辽东,停驻在海岛上。五年春,贼兵缺乏粮食,再次抢掠东莱地区,法雄率领郡兵大破贼兵,贼兵逃回辽东,辽东人李久等共同斩杀平定贼兵,于是州界平静下来。法雄每次巡视所辖之地,审查囚犯的罪状,观察囚犯的脸色,经常能得出案情的真伪,那些不守法令的长官都被罢免官职离开了。在青州任职四年,迁任为南郡太守,判决案件减少,户口日益增多。南郡被江沔水像带子般环绕,又有云梦等湖泽,永初年间,多有虎狼横行,前任太守悬赏招募捕猎虎狼,反而有很多人被虎狼伤害。法雄于是写信给所属县吏说:“凡是虎狼在山林之间,就好像人类居住在城市里。古时教化最好的时代,猛兽不会侵扰,都是因为国家的恩德信义宽容恩泽,仁德惠及飞禽走兽。太守(我)虽然没有德行,岂敢忘记这个道理。你们要毁掉捕兽的机关和陷阱,不得再到山林中胡乱捕杀。”自此之后,虎患渐渐停止。法雄在郡任职数年,庄稼总是丰收。元初年间,法雄死在任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语文高考 > 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