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学案(含答案)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学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学案(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学习目标课程标准重点难点概述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1.依据朝代顺序,掌握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大致过程和内容。2.认识古代商业的重要内容是城市商业,理解我国城市功能变化。3.理解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一、商业的发展1商周:商朝时期,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已经产生;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2春秋战国:出现有强大实力的商人;私商取代官商成为商人主体;形成了许多著名都会。3隋唐:商业贸易蓬勃发展起来。各地商人来往频繁,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4宋元(1)宋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集镇、夜市兴盛。(2)元代广泛流通纸币,古代商业的发
2、展步入了一个新的高峰期。5明清(1)商业市镇兴起,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2)经济作物商品化程度进一步提高。(3)广泛使用白银,便利了商品贸易和商业资本的集聚。(4)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了徽商、晋商、闽商、宁绍商人等大商帮。易混易错商帮和会馆的形成是明清时期商业繁荣的结果,并不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产物。思维点拨1中国古代商业起源较早,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发展繁荣;从发展趋势上看,城市对政治中心的依赖性逐渐减弱。2影响商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稳定的政治局面,政府开明的政策,内外交通的便利等。二、城市的繁荣1自周秦迄唐代(1)凡县治以上的城市,都有官设的市作为交易场所,设
3、市令或市长管理。(2)实行坊市制,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与民居隔开。(3)县城以下,一般禁止设市。(4)城市功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2唐代至宋代(1)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形成街市。(2)城郭和乡村也被允许置市贸易。(3)出现夜市、晓市、草市等。(4)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监控。(5)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6)唐宋时期,海上贸易的兴盛促使沿海港口城市走向繁荣。3明清时期,除南北两京等传统大都会外,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图解识记古代城市的发展与演变思维点拨古代草市的特征(1)远离城镇;(2)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地区;(3)是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4)
4、受到政府机构的管理。三、“重农抑商”1原因:商业的不稳定性和商人流动性大等特点,与战国时期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取向发生矛盾。2表现(1)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2)汉代: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并严禁商人购置土地。(3)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了某种松动,商人地位有所提高。(4)明清时期表现:对商业发展不采取鼓励政策,对商人进行盘剥;禁止民间出海贸易。影响:并未完全遏制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是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一个重要原因。易混易错在中国古代社会,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存在,未能占据主导地位。虽然宋代以后
5、商人地位有所提高,但总体上仍不受认同和重视。主题一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1先秦时期的商业史料白圭,周人也。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与:出售)。趋时若猛兽挚鸟之发。故曰:“吾治生产(经商之事),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盖天下言治生祖白圭。司马迁史记白圭是战国时期的大商人,关键词是“人弃我取,人取我与”“若猛兽挚鸟之发”“犹伊尹、吕尚之谋”。据史料,归纳白圭的经商理念及战国时期商业发展的特点。提示理念:人弃我取,人取我与;掌握经商时机,当机立断;讲究经商计谋策略。特点:战国时期出现大商人。2宋朝时期的商业材料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宋陆游杂赋尔来盗贼往往有,劫杀贾
6、客沉其艘。宋王安石商感说明商业发展深入到农村;说明商人安全得不到保障。根据材料,你能得出哪些历史信息?面对商品经济发展的新状况,宋朝依旧实行什么经济政策?提示历史信息:商业发展深入农村,出现草市;富商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经济政策:重农抑商。3明清时期的商业材料(吴地市镇上)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远行村坊织成丝,俱到此上市,四方商贾蜂攒蚁集,挨挤不开,路途无停足之隙。苏州长阊门外南濠黄家巷(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齿甚繁,人物殷富,闾阎且千,鳞次栉比上自帝京,远连交广,以及海外诸洋,梯航毕至。千里之商贾,骈肩辐辏吴越州郡,察其市肆,贸迁多系晋省之人。清徐锡龄煕朝新语反
7、映出大量手工业产品进入市场,市镇经济发展;反映出区域间长途贩运业获得较快发展。根据材料,指出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提示区域间长途贩运业的较快发展,大量手工业产品进入市场,市镇经济发展,商帮出现。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变化规律及其特点(1)变化规律商业活动场所、时间的变化:先在城市,后向农村发展;先是时间、地点固定,后时空限制被打破。交易内容的变化:先以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奢侈品为主,后转向农副产品以及手工业品。交易媒介的变化:开始是物物交换,接着出现一般等价物贝等货币,后来货币固定为金银。北宋时还出现了纸币。商人组织的变化:由最初的亲缘组织发展为商帮。经营领域的变化:由只局限于流通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学案(含答案)_第1页](https://www.77wenku.com/fileroot1/2020-1/11/75d163c2-4fc3-4986-8050-3a2e6909d407/75d163c2-4fc3-4986-8050-3a2e6909d4071.gif)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学案(含答案)_第2页](https://www.77wenku.com/fileroot1/2020-1/11/75d163c2-4fc3-4986-8050-3a2e6909d407/75d163c2-4fc3-4986-8050-3a2e6909d4072.gif)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学案(含答案)_第3页](https://www.77wenku.com/fileroot1/2020-1/11/75d163c2-4fc3-4986-8050-3a2e6909d407/75d163c2-4fc3-4986-8050-3a2e6909d4073.gi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学案含答案 农耕 时代 商业 城市 答案
![提示](https://www.77wenk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16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