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7-2018学年广西玉林市陆川实验中学高一年级春季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探究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技能。根据提示,下表中应填入
2、( )使用铁器和推广牛耕提高了生产力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农民起义频繁各国竞相实施富国强兵的变革A B C D 2春秋战国时期与“尽地力之教”相关的是( )A 管仲B 李悝C 吴起D 商鞅3下图是据有关资料绘制的汉唐间安徽境内水利兴修统计示意图。它反映了这一时期( )A 安徽农业生产居全国领先水平B 安徽农业生产总体呈发展态势C 长江流域为农业生产重要区域D 我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4古代有“闽人以海为田”之说,这种说法突出反映了福建人( )A 临海而居的居住方式B 围海造田的生产方式C 靠海谋生的生存方式D 四海为家的生活方式5据报道,上海发现了一张可能是元朝棉纺织革新家黄道婆的真人画像(见
3、下图)。某同学想从下列四方面考证画像真伪,最关键的应该是确认画像的( )A 人物年龄B 尺寸大小C 创作时间D 色彩浓淡6下图为“胡人执犁俑”。该陶俑可能最早制作于( )A 汉代B 唐代C 宋代D 元代7宋史专家邓广铭说:“宋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的。”下列史实不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是( )A 商品经济发达,“市”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B 宋代形成了以理学为代表的新儒学C 在纺织业发达地区出现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D 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三大发明有划时代的发展8除四大发明外,从中国传到欧洲的东西还有很多,如船尾舵、马镫等器物,菊花、柠檬、柑
4、橘等水果和植物。柑橘至今在荷兰和德国还被称为“中国苹果”。这些东西传到欧洲主要通过( )A 中国商人B 阿拉伯人C 马可波罗等欧洲人D 奥斯曼土耳其人9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 )A 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B 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C 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D 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10唐太宗说:“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在此唐太宗强调的是( )A 防止官商勾结B 维持社会等级C 重义轻利D 重农
5、抑商11下表是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增长情况(单位:百万美元),分析下表信息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年代进口总值出口总值19421617215194316928219442229498194571912242194665091877194744122278A 1942-1947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艰难B 1942-1945年中国外贸受抗日战争的影响C 1945-1947年中国进口商品主要来自美国D 1942-1947年中国外贸一直处于贸易顺差1220世纪30、40年代,中国沿海企业大批内迁,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军阀割据混战B 国民党发动内战C 日本全面侵华D 国家的发展战略13
6、阅读近代中国国内工业统计资料(外国人办的企业除外)。出现表中商办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18921894年18951913年商办设厂数53463资本(千元)469790801官办和官商合办设厂数1986资本(千元)1619629469A 列强加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B 甲午战争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C 清政府对内经济政策的调整D 中国封建的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141893年,有位官员上奏朝廷说:“近来体察沿海各口商务情形,洋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江、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B 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
7、缩C 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D 民族织布业大量使用进口洋纱15电视剧老农民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由于男劳力全被召去炼铁,眼见地里丰收的地瓜没人收,牛大胆说顾不了了,先让女劳力在地头挖坑把地瓜埋地里,等上面检查完了再说,然而检查通过后,地瓜却烂在了地里。故事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合作化运动B 大跃进运动C 人民公社化运动D 文化大革命16下面是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的发展趋势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960年工业出现峰值是因为“一五”计划的实施B 自然灾害是导致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C 优先发展农业使1961年后农业产值增加D “八字方针”的实施使工农业比例趋于
8、平衡17据邓小平年谱记载:“819”事件的第二天,邓小平同江泽民、李鹏等领导人进行了一场谈话:现在世界发生大转折,就是个机遇;老祖宗不能丢,问题是要把什么叫社会主义搞清楚,把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搞清楚。为此,邓小平和党中央的行动是( )A 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B 决定拨乱反正C 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 “南方谈话”和召开中共十四大18传统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突破这一思想束缚的有( )1960年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文革期间邓小平全面整顿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决策A B C D 19近年来,“大宗商品源源不断从其他新兴经济体流入中国,这
9、些国家由于出口激增收入增加进而增加对中国制成品的消费中国通过自身的高速增长,打开了新兴市场经济增长的阀门”。这一材料表明( )A 中国制成品的进口超过出口B 中国已成为发达经济体成员C 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合作加深D 新兴经济体的经济竞争加剧20分析下图可知,导致中美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美贸易额持续增长 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经济迅速发展 中美正式建交,促进了两国间贸易的发展 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得以加强ABCD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分析材料,提取有关“重阳节”发展的信息,并运用所学相关知识加以说明。(可以就重阳节的发
10、展趋势进行分析,也可以比较或者概括其中两个时期有关重阳节的特点,并加以说明。要求:明确写出所提取的信息,说明须有史实依据。)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代以来部分时期我国派遣国外留学生分类统计表分类时间派遣的国家派遣方式学习科类人数A1900年1919年欧美、日本自费为主理工、政法类为主两万余人B1920年1937年欧美、日本、苏联自费为主理工、政法类为主人数不详C1938年1949年欧美、苏联自费为主理工、政法类为主人数不详D1950年1965年苏联公费理工类为主16万E1972年1978年欧美、日本公费理工类为主15万F1979年2011年遍及全球大多数国家自费为主理工类为主224万从表
11、格中提取不同阶段我国派遣国外留学生前后变化的四条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的中国形象,从不同侧面展示了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历史变迁与时代风貌时间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的中国人物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1949年到1978年以前12人36次,按照时间顺序依次为:毛泽东、吴国桢、周恩来、刘少奇、蒋介石、罗瑞卿、陈毅、李富春、达赖、林彪、邓小平、江青新中国成立、抗美援朝、“三反五反”、台海纷争、达赖叛逃、“大跃进”、中越战争、文化大革命、尼克松访华等1978年以后40余人近百次,政要仍占据封面人物的主流,上榜次数最多的是邓小平,总计8次。1996年,女艺人巩俐
12、登上时代封面,随后王菲、成龙、周润发、杨紫琼、李连杰、章子怡、李宇春、甄子丹、韩庚等也先后问鼎,成为代表中国形象的第二军团。此外,伏明霞、刘翔、姚明、杨振宁、李泽锴、吴仁宝、刘雯等各界精英纷纷上榜改革开放、政坛换届、邓小平逝世、台独活动、台湾地震、贫困落后、环境污染、港澳回归、移居国外、SARS、北京奥运会、人民币国际化等上表能反映我国社会发展和对外关系的变化,选取其中一个变化,并说明原因。24对同一史实,不同史料可能有不同反映,探究历史应注意史料的适用性和局限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道光年间,大开海禁,西人之工于牟利者,接踵而来,操贸易之权,逐锥刀之利,民间生计,皆为其所夺自洋布洋纱
13、入口,土布销场遂滞,纺绩稀少,机轴之声几欲断矣。盛世危言材料二(20世纪初)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民国河北元氏县志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什么?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状况有何不同?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用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从封建主义官办手工工场到后来的国家资本主义企业这一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中间状态,19世纪后半叶洋务派官僚创办的军用企业是这一过渡链中出现较早、发展水平较低的一类,他仍然存在着深厚的封建性,同时已开始具有一些新的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内容。陈争平、龙登高中国近代
14、经济史教程请结合所学知识,论证上述观点。(要求:条理清晰,论从史出)2017-2018学年广西玉林市陆川实验中学高一年级春季学期期中考试历 史 答 案1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依据题干,依据题中的因果关系,图示结果为周朝后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的社会转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社会转移指的是社会政治经济等的巨大变化。分析原因时也应从经济、政治变革等根本角度去思考。项,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转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公元前的475年,中国古代社会由奴隶社会转型进入封建社会。故项正确。项,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主要发生在魏晋南北朝以及五代十国
15、时期,周朝实行的分封制,中原地区一直掌握在诸侯手里,未出现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的情况。故项错误。项,周朝后期主要体现的是诸侯国之间的争霸与兼并战争,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可以称作农民起义的是秦朝末年的陈胜吴广起义。故项错误。项,周朝后期,各诸侯国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兼并战争中获得生存机会,相继实施了变革,力图富国强兵,最终秦国强大起来,兼并了东方诸国,建立了秦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促进了社会的转型。故项正确。综上所述,正确,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考点: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社会大变革【名师点睛】台湾的历史学者往往把中国历史分为三个大变革时期,第一个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第
16、二个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第三个就是中国近代。这三个变革时期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从经济政治文化到社会全方位的变化,这种变化都是一种历史的发展和进步,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的表现。我们要将这三个时期对比分析,总结规律,对未来有指导作用。2B【解析】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主持变法。实行“尽地力之教”、推行“平籴法”、制定法经。魏国在战国诸雄中率先强盛起来。故选B。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商鞅变法李悝改革。【名师点睛】“尽地力”是一种“重农政策”。战国时李悝为魏文侯作尽地力之教,他计算说:一百平方里之内,有土地九万顷,除了山泽人居占三分之一之外,可开田地六万顷,“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
17、产)亦如之。”这就是说,百里之地,每年的产量,由于勤与不勤,或增产一百八十万石,或减产一百八十万石。此数字关系重大,因此必须鼓励农民生产。3B【解析】从题干中看不到安徽农业发展在全国中的地位方面的信息,因此A项错误。长江流域为农业生产重要区域是在南宋以后,因此C项错误;我国经济重心完全南移是在南宋时期,因此D项错误;从两汉的1处,到三国两晋时期是3处,到唐时是12处,虽有隋朝低潮。但是从整体来看是呈发展态势的,故B正确。点睛:本题是表格类选择题,解题思路如下:A、两头看,项间比:两头看:看头看对材料的概括说明:包括对表内容的说明,尤其要注重时间、地点等。看尾看材料的出处和针对材料所提出的问题。
18、项间比;据问和看获得的信息,按表中所给信息找项比较或分析,找出数字变化或获取特殊数字的含义。B、察变化、译文字:把发掘的数字变化或特殊数字的信息,译成文字信息。C、联教材、掘信息:据译成的文字信息,联系教材,揭示其深层隐含信息。4C【解析】“以海为田”强调的是福建人大多以海洋为经济来源、生活资源,故A错误。围海造田是一项耗资巨大且技术要求高的工程,近现代才逐渐被人们利用,比如澳门和日本,故B错误。“闽人以海为田”形象地说明了海对于福建人民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故C正确。结合福建的地理位置,可知“以海为田”中的“海”是指海洋,故D项错误。5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考证画像的真伪,确认作者的创作时间
19、是否是元朝至关重要。正确答案为C;ABD三项无法确定画像的创作真伪,可排除。6B【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经济的相关知识,由图中信息可知,图中人物肩上扛的是曲辕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曲辕犁出现于唐代,由此可知,B符合题意;A在于唐代,当时没有曲辕犁;CD均与题干“最早”的要求不符。7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纺织业发达地区出现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是在明朝中后期;A、B、D项都能促进宋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故选C项。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资本主义萌芽【名师点睛】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有两方面。消极影响是它
20、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压制扼杀人的自然欲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们追求财富的欲望。积极之处是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道德,自我调节,发愤图强,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凸现人性。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的统治。8B【解析】在中国古代,世界各大洲长期处于相对隔绝的状态,中国与欧洲的直接往来较少,因此不可能主要通过中国商人,故A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四大发明从中国传到欧洲,阿拉伯人起到重要的中介作用,据此类推,题干中所述这些东西传到欧洲主要也是通过阿拉伯人,故选B;马可波罗来华是在元朝时期,此时四大发明已
21、经基本传入欧洲,因此不可能主要通过马可波罗等人,故C错误;奥斯曼土耳其人崛起后阻碍了传统的东西方商路,故D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四大发明四大发明外传。【名师点睛】阿拉伯人把中国的古代发明辗转传入西亚和欧洲等地,也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他们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可以说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9C【解析】据材料“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的原因是“财产达300万钱”“田宅逾制”,说明汉武帝的做法是要抑制豪强,缓解土地兼并,故C项正确。“经济支柱”说法错误,A项排除;B项无从
22、反映;题干反映的是政治手段,D项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抑制豪强10B【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大致意思是:对于工商业者只能给其经济待遇,不能给其政治待遇,其目的在于维持传统的士农工商的等级秩序,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唐代的商业政策11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解答此题要注意分析表格和理解“贸易顺差”这一概念。所谓“贸易顺差”是指出口总值大于进口总值,反之为逆差。从表格中可以看出,19421947年中国外贸实际上一直处于贸易逆差,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资本
23、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经济的发展外贸的发展12C【解析】据材料提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沿海企业大批内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处于抗日战争时期,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日本全面侵华,故C项正确。当时没有军阀割据混战,故A项错误。国民党发动内战是在1946年,故B项排除。当时国家的发展战略服从于抗日战争,故D项排除。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抗日战争时期13C【解析】表格中主要反映的是中国经济的发展情况,是趋于增加的,但是列强加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会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故A项排除;最快的时候洋务运动已经结束,故B项排除;图表中商办企业快速发展其
24、实代表的是中国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时间为18951913年,可知当时发生了马关条约签订的事件,清政府为了解决赔款问题,扩大财源,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才出现了表中的情况,故C项正确;中国封建的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并不是主要原因,故D项排除。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清政府经济政策14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洋布是工业制成品,洋纱是纺织业的原料,材料所述“洋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说明洋纱在中国大量被使用,则应该选择D。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
25、民族工业的兴起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15B【解析】根据题中材料“男劳力全被召去炼铁”可知,材料中反映的是大跃进运动。大跃进运动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号召全民大炼钢铁,由于缺乏技术和设备,炼出的钢铁根本不能使用,造成了人力和资源的浪费。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大跃进运动。16D【解析】据材料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的发展趋势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的实施在1953到1957年,故A错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是导致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故B错误。“八字方针”并未优先发展农业,故C错误。“八字方针”调整国民经济,使工农业
26、比例趋于平衡,故D正确。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八字方针17D【解析】材料中的“819”事件发生于1991年的苏联,ABC三项发生在1978年,故可排除。从材料看,邓小平认为必须搞清楚社会主义的本质,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此后召开的中共十四大以“南方谈话”为指导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答案选D。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内容18A【解析】1960年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主要是调整国民经济比例关系,“文革”期间邓小平全面整顿是纠正文革错误,与市场经济无关,排除;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
27、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中共“十四大”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正确;故选:A。19C【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其他新兴经济体的商品流入中国,中国制成品也出口到这些国家。 目前中国已逐渐成为“世界工厂”,制成品的出口大于进口,故A项错误。中国目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故B项错误。 “中国通过自身的高速增长,打开了新兴市场经济增长的阀门”说明新经济体的经济合作加深,故C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新经济体的经济竞争,故D项错误。20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获取和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从折线图可看出1979年后中国对美出口恶持续增长。
28、1979年之后才有这个现在是因为中美正式建交,还有实行改革开放。所以不对,我国加入世贸是在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是亚洲、太平洋地区国家组成的区域性经济组织,不包括美国,所以这一组织不能促进中美经济合作加强,故是错误的,答案选择B。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美关系中美关系的变化影响21示例:时期信息说明先秦重阳节在秋收时举办,祭祀天帝祖先。生产力低下,重视农业收成;宗法制的影响。两汉重阳节由宫中走向民间;敬老、尊老风尚兴起。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察举选官以孝廉为标准。魏晋道教、佛教重视重阳节。魏晋时期国家动荡,战争频繁;三教呈现合一趋势。隋唐重阳节正式成为节日;敬老诗会盛行;政府介入敬老慰问。隋唐
29、国家统一,国力强盛;唐代诗歌的流行;科举制度重视文化。两宋更加重视重阳节;官方与民间活动方式多样。两宋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扩大;市民文化繁荣。2012年12月28日通过法律确定重阳节为老年节。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严重;弘扬传统文化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需要。【解析】本题据材料可知,先秦到2012年,“重阳节”发展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提取有关“重阳节”发展的信息,并运用各个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加以说明。例如:两汉时期,重阳节由宫中走向民间;敬老、尊老风尚兴起。结合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察举选官以孝廉为标准等知识即可进行说明。两宋
30、时期,更加重视重阳节;官方与民间活动方式多样。结合两宋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扩大、市民文化繁荣等知识即可说明。注意史论结合。22(一)A段到B段。变化信息:派遣国扩大到苏联。说明:五四运动后中国共产党成立,社会主义苏联在中国的影响扩大,吸引着先进的中国人到苏联学习革命经验。(二)B段到C段变化信息:日本不再成为留学的派遣国。说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中日交流中断。(三)C段到D段变化信息:欧美不再成为留学生的派遣国;苏联成为主要派遣国;自费为主变为公费;政法类不再成为主要科目,理工类更为突出。说明:新中国成立,西方国家敌视新中国,导致与欧美国家的文化联系中断;中苏结盟,中国外交上实行“一边倒
31、”,中苏文化联系密切;计划经济体制的实施,留学纳入国家计划,废止自费私人留学;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掀起高潮,急需大量科技人才,留学学习科目突出理工类。(四)D段到E段变化信息:欧美、日本成为主要留学生派遣国;苏联不在成为留学生的派遣国;语言类成为主要学习科目。说明:中苏关系恶化,文化联系中断;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并且出现同西方国家建交的热潮,推动了中国同欧美、日本的文化交流;同欧美、日本的交流需要大量的外语人才,因此语言类成为主要学习科目。(五)E段到F段变化信息:派遣国扩大到全球大多数国家;公费变为自费为主;理工类再次成为留学学习的主要科目;留学人数剧增。说明:新时期我国实行全方位的外
32、交,对外交往范围不断扩大;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留学政策转变,开放了私人自费留学,从而使自费超过公费;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大批科技人才的需要,使理工类成为主要学习科目;由于社会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人民群众收入的不断增长,国内教育无法满足公民的求学需求等原因,使留学人数剧增。【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回答时要先依据材料提取关键信息,并对所提取的关键信息依据所学知识进行解读论证。本题可以从派遣国变化为主旨进行提取信息,说明第一阶段从苏联在中国的影响说明;第二阶段从抗日战争角度说明;第三阶段从新中国外交策略以及计划经济体制角度说明;第四阶段从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关系缓和角度阐述;第五阶
33、段从中国全方位外交以及改革开放角度说明。考点:近现代中国派遣国外留学生的变化23示例:1978年后,中国加快了融入世界的步伐。原因:中美两国关系逐渐走向正常化;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加快了与世界的交流;等等。【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社会发展方面,二是对外关系方面,结合表格的具体内容来看社会发展方面主要从经济迅速发展、思想观念不断更新以及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多方面分析才可以。对外关系方面特别要突出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34、中国积极参加区域性的国际组织以及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加大加快的角度组织答案即可。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历史变迁与时代风貌等【名师点睛】本题以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考查学生阐释和论证历史观点的能力,该题型的特点是难度较大,但开放性强,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首先明确题目的要求,亮明自己的观点;要能够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地对观点进行精要论证,注意论据全面、详实。24特征:以家庭为单位,耕织结合,自给自足。不同:材料一:自然经济(传统的小农经济)解体;材料二:河北元氏县仍以自然经济(传统的小农经济)为主。【解析】第一小问,关于小农经济的特征,结合小农经济的含义
35、“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实行男耕女织,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来归纳即可。第二小问,不同点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中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的特点即可,从材料一中“自洋布洋纱入口,土布销场遂滞,纺绩稀少,机轴之声几欲断矣”的信息可概括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从材料二中“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的信息,再结合材料出处,可概括出河北元氏县仍以自然经济为主。点睛:抓住材料关键信息“自洋布洋纱入口,土布销场遂滞,纺绩稀少,机轴之声几欲断矣” “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等,结合小农
36、经济的基本史实分析材料即可知道答案。25封建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这些企业实际掌空权在洋务派官僚手中,一切事务由清朝封建政府决定。创办企业的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的需要,产品并不投入市场。管理体制上沿袭了封建衙门的管理办法,职员大多是清朝军衙。资本主义性质表现在:引进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力,用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且采用资本主义雇佣方式。【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概括材料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在总体上具有一定难度,属于观点评析题,解答本题,要做到:一、要对材料所表述的史实进行准确归纳、概括,二、对提炼出来的相关观点,要结合所学相关史实进行论证说明,做到有理有据,论证说明要充分;第三、论证说明的过程,要符合史实,言之有理,言之成文。第一根据材料“19世纪后半叶洋务派官僚创办的军用企业是这一过渡链中出现较早、发展水平较低的一类,他仍然存在着深厚的封建性,同时已开始具有一些新的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内容”可归纳观点为洋务企业既有封建性又有资本主义性质。第二围绕观点,联系所学知识从企业实际掌空权、创办企业的目的、管理体制上说明其具有封建性;从生产方式的角度来说明其具有资本主义性质,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