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安徽省铜陵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理)(解析版)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15070 上传时间:2020-01-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安徽省铜陵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理)(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安徽省铜陵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理)(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安徽省铜陵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理)(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安徽省铜陵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理)(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安徽省铜陵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理)(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7-2018学年安徽省铜陵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理)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铁犁牛耕作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最早出现于( )A 黄帝

2、时期B 商周时期C 春秋战国时期D 秦汉时期2 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词反映出我国古代( )自耕农富裕祥和的生活状况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A B C D 3战国时期,商鞅把原来“百步为亩”的小田界“阡陌”和每一井田的大田界“封疆”,统统破除,重新设置田界,不许私自移动;并把土地授给农民,土地可以买卖。这种做法实际上( )A 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B 巩固了奴隶主的权力C 进一步推广了井田制D 将所有土地公有化

3、4我国古代有很多的名窑和制瓷中心,它们出产的瓷器质量领先,而且各具特色。下列制瓷中心中有“瓷都”之称的是( )A 河北的定窑B 河南的汝窑C 浙江的哥窑(龙泉窑)D 江西景德镇5中国古代的手工业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热销海外。能够代表我国古代各个时期手工业技术水平顶峰的是( )A 家庭手工业B 民营手工业C 官营手工业D 工场手工业6古代银行的雏形出现于唐朝,专为富商大贾、贵族官僚、高利贷者储存金银财物。它就是( )A 柜坊B 飞钱C 交子D 商帮7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

4、”下列各项中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表现的是发明了造纸技术( )打破了“坊”、“市”的界限开创了科举考试制度形成了词创作的繁荣局面A B C D 8土地是人类赖以生产生存的主要生产资料,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上占主导地位的土地所有制是( )A 小农土地所有制B 地主土地所有制C 封建政府土地所有制D 庄园制9人们常把做事不分轻重主次称为“本末倒置”,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统治者的经济思想中的“本”是指( )A 农业B 手工业C 商业D 文教娱乐业10中国古代大多数封建王朝执行并发展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 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B 保证赋税的征收和力役的征派C 确保社会稳定有序D

5、 巩固封建统治秩序11乾隆时期,苏州地区“佣工之人,计日受值,各有常主。其无常主者,黎明立桥头以待唤”。这种情况说明了( )A 苏州失业人数较多B 清朝对人身的控制较为严格C 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D 江南地区手工业发展速度下降12新航路开辟的最深刻的根源在于( )A 土耳其的扩张阻隔了东西方之间的传统商路B 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C 马可波罗行纪刺激了欧洲人到东方实现黄金梦的贪欲D 西欧封建政府支持开辟新航路的探险活动13掌握着17世纪的海上霸权,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是( )A西班牙人B荷兰人C英国人D法国人14亚当斯密说:“发现美洲和经好望角至东印度群岛的航道,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

6、伟大、最重要的事件。”这一事件是( )A 丝绸之路开辟B 郑和下西洋C 新航路开辟D 富尔敦汽船试航15推动英国工业革命迅速深入地开展,使得建立工厂的自然条件的限制大为减少的重大发明是( )A 手摇纺纱机B 改良蒸汽机C 蒸汽机车D 汽船16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兴起,其中包括( )汽车工业钢铁工业纺织工业石油化工业A B C D 171851年,在英国伦敦的海德公园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博览会上陈列着来自世界各地一万多家企业的展品,最令人瞩目的是庞大的汽锤、运行不息的机车等科技产品。这些科技产品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已经进入了( )A 农耕时代B 蒸汽时代C 电气时代D 信息时代181

7、492年,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开辟从欧洲通往美洲新航路的航海家是( )A 迪亚士B 达伽马C 哥伦布D 麦哲伦19全球因焚烧矿物燃料而释放出的以二氧化碳形式存在的碳排放量节节攀升,产生的温室效应必然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这种现象的出现起始于( )A 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B 蒸汽机的大量使用C 发电机等发明的出现D 人类对核能的利用20我们习惯上把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 生产方式不同B 通讯工具不同C 交通工具不同D 主要动力不同2119世纪初,英国流行一种说法:“万锭纱爵爷”已经和“万亩田爵爷”平起平坐了。这个现象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8、)A工业资产阶级地位提高 B资产阶级革命即将发生C垄断资本主义出现D贵族阶层已经消失22垄断组织大量出现的“大企业时代”开始于( )A 第一次工业革命B 第二次工业革命C 信息技术革命D 第二次世界大战23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下列现象最能说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是( )A 农民丧失土地的现象严重B 洋纱洋布畅销,手工棉纺织业衰败C 五口通商后关税大幅降低D 洋务派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24我国自然经济解体进程率先开始于( )A东北地区B华北地区C长江三角洲D东南沿海地区25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部的洋务派面对内忧外患,掀起了洋务运动,打出的旗号有( )自强科

9、学民主求富A B C D 26甲午战争以后到辛亥革命前,我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下列关于这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欧洲帝国主义列强被迫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B 列强竞相对华输出资本,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C 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D 民族危机刺激下,民族资产阶级掀起“实业救国”的热潮27辛亥革命后,与“民主共和”并存的爱国进步思潮是( )A “师夷长技以制夷”B “中体西用”C “实业救国”D “民主科学”28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有着浓厚的半殖民地特征,未能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民族企业多集中在( )纺织业采矿业食品加工业

10、机器制造业A B C D 29近代中国的民族资本经历了十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最根本的因素是( )A 社会性质B 中外关系C 政局和政策D 群众觉悟30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首要原因是( )A 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B 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C 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的推动D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31据统计,19121919年的8年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有(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人民反帝斗争的发展政府采取了一些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措施辛亥革命扫除了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些障碍A B C D 32鸦片战争后

11、,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新出现的经济形态有( )自然经济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官僚资本主义经济ABCD33近代中国,面对西方工业文明冲击,很多有识之士意识到,在机器竞争时代,“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于是纷纷兴办实业以救国,中国工业化开始艰难起步。其标志是( )A 洋务运动B 义和团运动C 太平天国运动D 鸦片战争34人民日报曾经有这样的报道:“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福建海星社创花生亩产一万零五百多斤记录”;“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与此报道相关的是( )A 三大改造B “大跃进”运动C “文化大革命”D 改革开放35经过20多

12、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这一格局形成的过程是( )A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B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C 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经济特区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D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区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361985年,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指出:“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为此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建立计划经济体制C 建立资本主义经济体制D 建立社

13、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7我国农业总产值19791984年增长45540%,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04亿吨增加到1984年的407亿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运动B 完成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 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8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A 新中国的建立B 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完成C 中共八大的召开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39提出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重要会议是( )A 中共一大B 遵义会议C 中共八大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40下图为新中国建国后某一时期的漫画,名为刻舟称瓜。这幅漫画反映的历史事

14、件是( )A 大跃进运动B 人民公社化运动C “文化大革命运动D 真理标准大讨论41下列哪一城市既属于第一批经济特区,又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 )A 深圳B 长沙C 重庆D 北京421979年,我国最先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两个省份是( )A 上海、海南B 广东、上海C 广东、福建D 福建、海南43春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许多春联折射出了历史的变迁,内容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判断以下春联出现的先后顺序( )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A B C D 4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

15、改革开放B促进祖国统一,推行一国两制C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实施反腐倡廉D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45中国服饰文化源远流长,素有“衣冠王国”的美誉。近代以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服饰发生了重大变制,下列体现中西合壁特点的服饰是( )A 西装B 中山装C 长袍D 马褂461902年,上海的一个黄包车夫在看到一种新式交通工具时有感而发,“完了!这东西要是多起来,我就得失业咯,到时候一家人的生计就没着落了。”该新式交通工具是( )A 轮船B 火车C 汽车D 飞机47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 )A 渔光曲B 歌女红牡丹C 定军山D 难夫难妻48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下列情况在

16、当时不可能出现的是( )A 穿中山装参加开国大典B 坐火车到北京参加庆典活动C 通过互联网转播庆典实况D 在报刊上刊载开国大典消息491958年5月1日,新华社在首都向全世界宣布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已于当晚19:05分开始试播,它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这座电视台是( )A 北京电视台B 上海电视台C 江苏电视台D 哈尔滨电视台50近来,大陆与台湾的政界人士的交往对话中,双方多以“先生”“女士”相称。近代以来中国人际交往中逐步采用“先生”“女士”的称呼是在( )A 鸦片战争时期B 辛亥革命后C 新中国成立时期D 改革开放时期2017-2018学年安徽省铜陵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理)历 史 答

17、案1C【解析】铁犁牛耕在春秋战国时期产生,是我国古代农业的最主要生产方式,它的产生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井田制的解体,故选C;ABD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点睛:学生充分把握时间线索,深刻认识空间差异,是学习历史过程中一个非常需要重视的问题,尤其是时间观念的把握,对高中学生来说,依然是个需要很重视的关键问题。由于现行历史教科书是按照模块加专题的模式编写的,这就使得历史知识的时序性被打破,导致有些同学因为初中历史没有学好,直接影响到高中阶段的学习,对于时序性的把握很多时候是我们解决历史问题必须要考虑的,所以提醒同学们注意准确记忆一些重大事件的发生时间。铁犁牛耕是我国古代最主要的农业耕作方式,所以需要

18、考生准确记忆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史实。2B【解析】自耕农经济是自然经济的表现形式,基本特点是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这段唱词反映了自耕农经济的基本状况。“小农经济下农民生活与市场完全脱节”说法错误,因此排除选项。故本题选择B选项。3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相关知识的把握。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考察的是变法内容。从题干中可知其措施为“废井田、开阡陌”。这促进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所以A符合题意。商鞅变法沉重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利益,所以B错误。C从材料中可直接排除。土地公有化是1953年农业改造后才出现的,D错误。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商鞅变法内容4D【解析】此题考查的基本的历史

19、知识。被称为瓷都的是北宋时期的景德镇。故选D。ABC项错误,河北的定窑和河南的汝窑等都是生产瓷器的重要的窑口,但是不被称为瓷都。考点:古代的手工业:制瓷业点评:制瓷业是我国古代的重要的手工业门类,在东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瓷器,南北朝时期的到发展。最容易考到的是景德镇的瓷器、元代的青花瓷、明清之际的粉彩和珐琅彩等。此外还要知道,我国著名的瓷器生产基地,如河北的定窑和河南的汝窑等都要掌握。5C【解析】依据题干信息“代表我国古代各个时期手工业技术水平”,结合所学可知,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资金、技术力量雄厚,技艺水平较高,因此代表我国古代各个时期手工业技术水平的是官营手工业,故C项正确。家庭手工业

20、、民营手工业技艺水平均不能与官营手工业相比,故AB两项错误;D项不属于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形态,应排除。6A【解析】唐朝的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B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C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D商帮是明清时期出现的商人群体。故选A。考点:古代商业的发展点评:古代商业发展特点:商业产生后不断发展,到宋元时期空前繁荣;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政府逐渐放宽对商业的限制,但长期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业的长足发展;商业始终是自然经济的补充,不占主导地位。7D【解析】本题考查获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汉代发明了造纸技术,故错误;雕版印刷术出现于隋唐时期,宋代并不是发明了印刷技

21、术,而是改进,故错误;结合所学可知两项符合宋代的史实,故D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宋代文学艺术宋代文学艺术【名师点睛】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组合型选择题是中考中常见的题型,同学们要掌握它的解法,解答这种题型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排除法,结合所学知识,在题目中找到一至两个错误的知识点,然后排除,一般说就能得出正确的答案。8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上占主导地位的土地所有制,故B项正确;AC项不占主导地位;D项是B项的形式。9A【解析】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统治者的经济思想中的“本”是指的农业。统治者把重视农业轻视商业的

22、政策称为重农抑商的政策。在生活中把不分轻重的行为称为本末倒置。故选A。根据以上分析,BCD均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重农抑商。10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历代封建王朝大多执行并发展重农抑商政策,其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D项正确。ABC三项都没有从最根本的角度进行分析。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11C【解析】由材料“匠有常主,计日受值”,反映了雇佣关系的形成,说明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故选C;材料无法反映苏州失业人数较多,排除A;材料不能反映清朝对人身的控制较为严格和江南地区手工业发展速度下

23、降,故排除BD。12B【解析】新航路开辟的最深刻根源应该从经济发展角度思考,具体来说,是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故选B;A属于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C属于社会根源,D属于必要条件,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13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17世纪荷兰人掌握着世界商业霸权,号称“海上马车夫”,故选B,A、C、D不符合史实。考点:走向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荷兰14C【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哥伦布开辟了从欧洲前往美洲的航路,达伽马到达印度,这些事件统称为新航路开辟的体现,C项正确。丝绸之路开辟与题干意思不符,排除A。郑和下西洋没有到

24、达美洲,与题干不符,排除B。美国人富尔敦制造的第一艘汽船在哈得逊河试航成功,与题干不符,排除D。15B【解析】使得建立工厂的自然条件的限制大为减少的重大发明是改良蒸汽机的广泛的应用。改良蒸汽机的应用使得工厂建立摆脱了自然界条件的限制。故选B。A错误,并未使用机器生产,不是工业革命的标志;CD错误,蒸汽机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便利了交通运输,但是与材料无关。考点:工业革命点评:工业革命是西方工业文明崛起的标志,因此也是考试的重点,它是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技术的逐步的积累而发展起来的。最先在英国产生,英国所取得的成就也最大,从而使英国确立了世界工业中心的地位。蒸汽机的使用是重要的标志,

25、使工厂的建立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常考的地方有工业革命的原因、成果、特点等,此外和工业革命有关的生产关系的变化和世界市场的问题也需要掌握。16D【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以来,又出现了不少新兴产业,如:电力工业、汽车工业、化学工业等,故选D;钢铁工业和纺织工业在此之前就有,故排除含有或者的选项。点睛:这一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这类题型在全国卷高考试题中相对出现较少,但是这类题目属于以前多项选择题的变种,因为能够在一个题里考查到更多的知识点,所以在模拟试题或者平时的考试题中多有出现。这类题要想做对,还是有技巧的。如果知识点掌握比较熟练的话,可以不看选项,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直接选择,然后将自己做出的

26、答案与选项对照,只要是能找到一致的,一般情况就能保证正确了。如果有些知识点不是很熟悉,可以采用“选基法”,即将自己最有把握认为对的和错的选项找出来,然后对比选项中是否有自己有把握的那些,一般就能依据这一技巧做对答案。17B【解析】抓住关键信息“汽锤”“运行不息的机车”,可知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就改良蒸汽机有关,由所学知识可知,瓦特的改良蒸汽机为人类提供了新的动力蒸汽为动力,生产效率获得飞速发展,将人类带进了蒸汽时代。故选B。18C【解析】1492年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开辟从欧洲通往美洲新航路的航海家是哥伦布,所以C选项正确。迪亚士到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达伽马到达印度,麦哲伦船队完成了人类

27、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故ABD三项排除。19B【解析】据材料“全球因焚烧矿物燃料而释放出的以二氧化碳形式存在的碳排放量节节攀升,产生的温室效应必然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现象的出现起始于蒸汽机的大量使用,对煤炭的燃烧,故B正确。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没有焚烧矿物燃料,排除A。发电机等发明的出现,不是这种现象的出现最早的时期,排除C。人类对核能的利用,不需要焚烧矿物燃料,排除D。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20D【解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动力装置是蒸汽机,所以称为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成就是电力的使用和发明,所以称为电气时代,主要是动力不同,实际上也

28、就是生产力标志不同,D正确;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主要是依据生产力标志来划分,不是按照生产方式来划分的,排除A;所谓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不是按照通讯工具不同、交通工具不同来划分的,排除BC。点睛:抓住关键信息“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可知和两次工业革命采用的新动力相关。21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万锭纱爵爷已经和万亩田爵爷”是指英国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地位上升,能和传统贵族拥有相同政治权利,显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工业革命的进行,推动了1832年议会改革,英国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选举权,所以答案选A项;B项资产阶级革命早已完成;C项垄断资本主义还未出现;D项本身错误

29、。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议会选举规则的制定22B【解析】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随着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资产阶级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自由竞争原则,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出现了垄断组织。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C、D项。23B【解析】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表现是:(1)个体农业与家庭手工业分离,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织”与“耕”分离;(2)中国农副土特产品日趋商品化。因此选B。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自然经济的解体。24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鸦

30、片战争后,广州,厦门等东南沿海五个大城市成为通商口岸,随着大量工业商品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开始缓慢解体,答案选D,ABC三地区经济解体的时间晚于东南沿海地区。考点: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点评:识记能力是高考能力考查层次中的最低端, 历史事件、时间、事件内容的考查是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常见题,主要涉及对教材中知识点的识记,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加强时间、事件、事件内容方面的记忆。25C【解析】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创办民用工业;科学、民主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故选C。考点:洋务运动点评: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主要有:安庆军械所(曾国藩)

31、;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天津机器局(满洲贵族崇厚)。民用工业主要有: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李鸿章);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张之洞)。其共同点是都采用机器生产,属于近代企业。26A【解析】A项说的是一战期间,而材料中的时间信息是甲午战后到辛亥革命这段时间,因此A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故选A。材料中的这段时间是民族工业初步发展时期,主要的原因是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实业救国思潮的发展等。因此BCD都是初步发展的原因。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初步发展的原因【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的相关知识。对

32、此,教师需高度重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19世纪60年代产生,19世纪末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有短暂发展。南京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显著,抗战时期,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陷入绝境,纷纷倒闭。新中国成立后,合理调整工商业,并于1956年完成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改造。学生需通过复习形成清晰的知识线索和概念,尤其是原因、特点、影响等知识,在训练中加以反复应用和体会。这也是高考的常考点之一,历年高考均有涉及。27C【解析】辛亥革命之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与此同时,实业救国的思潮也流行很长时间,故选C;AB盛行于鸦片战争之后到甲午中日战争这段时间,D则在1915年开始流行

33、,故排除ABD。28C【解析】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过程中,始终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表现为轻工业发展相对较好,重工业发展相对缓慢,其中的纺织业和食品加工业属于轻工业范畴,故选C;而采矿业和机器制造业属于重工业,故民族资本投资较少,故排除含有或者的选项。29A【解析】近代中国的民族资本发展过程中,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都是其阻碍因素,而这取决于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故选A;BCD都是影响其发展的因素,但都不属于最根本因素,故排除。点睛:这一题的解题关键是审清题意,题目要求选择“最根本因素”,也就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指导致事物发生变化的根源或者导致事物发生变化的最本质的原因,

34、是指引起事物发展变化的诸多原因中起关健作用、决定作用的最重要的原因。30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首要”原因。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由于力量太小不能解体中国的自然经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第一要素是靠外部因素即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才解体的,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B不是解体的“首要”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不是解体的“首要”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是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具体表现而不是原因,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首

35、要原因31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和再认再现能力。根据材料提供的时间和民族工业发展状况可知为民族工业短暂春天阶段。根据所学可知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爱用国货等人民反帝斗争的发展为其提供了市场条件。政府采取了一些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措施为其提供了政策保障。辛亥革命扫除了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些障碍为其提供了有利的国内环境。因此D项符合题意。考点: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32D【解析】自然经济在近代社会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在19世纪40年代出现了外国资本主义企业,19世纪60到70年代出现了民族工业。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36、是在20世纪30年代抗战时期出现的。因此,在19世纪60到70年代中国经济舞台上存在着3种经济成分。故选D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33A【解析】材料中的“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表明中国人向西方习先进的技术与引进先进的设备的相关问题,洋务运动出现在1861年,所以是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其他的是后继的发展。故答案选A。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近代化起步的标志34B【解析】“大跃进”运动在生产发展上追求高速度,以实现工农业生产高指标为目标。导致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

37、“左”倾错误严重泛滥。材料中“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零五百多斤”、“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正是大跃进时期浮夸风盛行的表现。故选B。考点:“大跃进”运动点评:“大跃进”运动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打乱了国民经济秩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了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35B【解析】我国对外开放首先开始于在广东、福建两省开设经济特区,之后再20世纪80年代设立了沿海开放城市,在之后在沿海地区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在之后是沿边开放城镇,最后是内地省会城市,故选B;其它选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36D【解析】此题考查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

38、效信息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材料中,邓小平的谈话强调“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故排除掉B;A项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C项明显错误,所以应该选D。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改革开放37C【解析】A是在1952年基本完成,B是在1956年完成,D是在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时间都与题干不符;C符合题意,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考点:改革开放点评:1978年,安徽、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

39、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38B【解析】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了,故选B;新中国成立时,我国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故A与题意不符,所以排除;中共八大召开时我国的生产资料还存在私有的现象,所以社会主义制度还没有建立,故排除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我国开始改革开放的标志,故排除D。39C【解析】中共八大提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

40、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实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为此,大会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故选C;中共一大提出成立中国共产党以及党纲、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故A与题意不符;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故B与题意不符,所以排除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

41、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故D与题意不符,故排除D。40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大跃进运动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刻舟称瓜反映了浮夸风,这是大跃进期间的漫画。故选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是一大二公,排除B;“文化大革命运动是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造成国家严重损失的内乱,排除C;真理标准大讨论是要倡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排除D。考点: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大跃进运动41A【解析】第一批经济特区有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选项中只有A属于第一批经济特区,深圳也被誉

42、为“一夜崛起的城市”,故选A;BC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42C【解析】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首先是在经济特区开始的,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是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故选C;A完全不符合题意,B中的“上海”、D中的“海南”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D。点睛:排除法是做选择题的一个重要技巧。有些题目不是很容易直接得出正确选项,就比较适合用排除法,一般是排除:不符合史实的选项(比如时间、空间等);不符合逻辑的选项(比如,让选择“原因”,那就需要排除掉属于结果的选项);明显和题目所给的信息不一致或者相反的选项;说法过于绝对的选项需要慎重对待,很多时候也是该排除掉的选项。这一题需要考虑的是两个省份都要符

43、合题意,只要是排除掉选项中的一个省就可以将选项排除。43A【解析】说明的是新中国成立;是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是1978年改革开放,故A正确。44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确立了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答案选A,B项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中国,C项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系的内容,D项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之后。考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点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现代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其深远影响表现

44、在以下几个方面: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拨乱反正的会议,表现在它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抛弃了“经阶级斗争为纲”口号,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为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开创未来的会议,全会明确指出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人民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多年来,中国人民沿着这条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45B【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山装和旗袍是中西合璧的产物,故B项正确;A项是西装;CD项是中国的传统服饰,都无法体现中西合璧的特点。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服饰的演变46C【解析】有可能使得黄包车夫失业的新市交通工具应该是在城市内使用的陆上交通工具,结合所学知识应该是指汽车,故选C;轮船不属于陆上交通工具,故排除A;B不属于城市内的交通工具,故排除B;D也不属于陆上交通工具,而是空中交通工具,故排除D。47C【解析】定军山是中国拍摄的第一部电影,由北京丰泰照相馆1905年摄制的,故选C;渔光曲是中国电影三十年代的代表作品之一,以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期末试卷 > 高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