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广西南宁三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文)(解析版)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15066 上传时间:2020-01-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广西南宁三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文)(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广西南宁三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文)(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广西南宁三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文)(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广西南宁三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文)(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广西南宁三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文)(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7-2018学年广西南宁三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文)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

2、交易。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这一变化反映了( )A 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 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C 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D 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2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 )A 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B 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C 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D 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319世纪末,民族资本家办厂时为筹集资金往往要付出高达8%的利率。1912年,在农商部登记的全国钱庄和典当业资本

3、为16亿多元,而全国工业资本仅有5500万元。这反映出当时( )A 民族工业发展日益萧条B 政府推动民族企业发展C 近代经济逐渐走向复苏D 金融行业影响工业发展4光绪年间“印度棉纱和来自中国东部诸省的棉花的零售价格相差无几,所以买进棉花再来纺纱,反而比直接用洋纱更贵”。从近代化角度理解材料现象的本质是( )A 印度纺纱业工人工资成本低B 关税偏低导致进口棉纱价格低C 科学技术使洋纱生产成本低D 中国传统纺纱业工艺落后水平低520世纪初叶,上海市教育局制作歌词分发各界传唱,其中有“神州大陆天产多,手工品真坚固,佛山雕刻江浙丝罗,价廉物美,远胜洋货。提倡改良莫差过,凡事均需切实做”。歌词意在A 提

4、倡国货抵制洋货( )B 倡导教育救国须从实业做起C 希望民族产业改进提高D 说明沿海地区国货优于洋货6鸦片战争后,经过中西风俗习惯的对比,人们认识到蓄辫习惯不适应近代社会生活的需要,但发辫作为一种政治统治的象征,勿论国内人士,即使是定居海外的侨民,也少有贸然敢将发辫剪除者。甲午惨败后,海外华侨为与当地社会同风俗,开始有剪辫行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人们认识不断提高B 清政府威信的降低C 崇洋媚外之风盛行D 革命派的大力宣传720世纪50年代后期,北京市向知识分子发放“高脑油”(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油)。关于发放的时间和定量,有如下表的记述。据此可知,关于“高脑油”的发放( )A 展览的

5、文字介绍真实可靠B 两部经济著作的记述完全一致C 馆藏的原始文件更为可信D 现有史料无法证明其是否实行8有人把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政策的改革归纳为四个步骤:给农民土地土地收归公有给农民土地经营权种地给农民补贴。这种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以增加农民收入B 满足农民土地要求,推动农村经济发展C 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D 农业是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的基础91980年春节前夕,商业部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大城市敞开供应猪肉,最好是“就地收购、就地屠宰、就地销售”。国务院又下达文件,允许“鸡蛋可以季节性差价”。这表明(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B 国家尝试以市场

6、手段调节社会经济C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D 单一公有制的生产关系己经被打破10在改革开放初期,广东有一个说法:遇到绿灯往前走,看到黄灯赶紧走,碰上红灯绕着走。但1992年他们说:北京送来了更通畅的绿灯。这说明( )A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B 经济体制之争备受关注C 思想解放加速了改革开放D 简政政权取得初步成效11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哥氏(指哥伦布)、维氏(指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一新纪元,而郑君(指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下列哪一句话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 )A 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B 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C 郑和船

7、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D 西方拥有更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121830年,剑桥大学数学教授查尔斯巴利奇出版论英国科学的衰退一书,分析了欧洲各国的科学状况,指出英国的业余科研传统正在使英国丧失曾经拥有的优势。他呼吁英国人必须将科学作为一项事业来加以关注,科学家应受到良好的培养和教育,并成为一种职业。这反映出( )A 欧洲其他国家科学水平超越英国B 英国丧失原有优势地位C 英国科学家普遍缺乏培养和教育D 工业革命的不断扩展131878年,帝国政府颁布了德意志公司法,承认卡特尔协议具有法律效能。卡特尔组织由1879年的14个发展到1895年的250个,到1911年又增加到600多

8、个。而更高一级的垄断组织,如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也先后在采矿、冶金、钢铁、化学、电气、光学等新兴部门出现。这表明德国( )A 加紧对殖民地的争夺B 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效尤为显著C 抑制市场的自由竞争D 政府在现代化道路中作用突出14经济学家佛利民认为,胡佛所实行的联邦储备政策窒息货币供应,以及其他政府干涉的政策,造成一种市场依赖着政府行动的环境,使得原本只是一次过眼云烟的衰退,演变成一场世界性的重大灾难。这一观点( )A 认为胡佛的“自由放任”政策加剧了危机B 强调胡佛的经济干预程度有待深化C 主张胡佛政府应该承担起经济干预的责任D 认为胡佛政府的经济干预使危机进一步深化15供应学派主张“供

9、给创造需求”,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经济学派别,80年代该学派的理论被里根政府采纳,以应对美国当时的“经济滞胀”。受此学派影响里根政府可能采取的做法是( )A 部分企业国有化B 美元贬值刺激出口C 大幅度降低税率D 增加社会福利开支16斯大林认为,长期执行新经济政策会“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托洛茨基认为:“我们实行新经济政策,目的是在其基础上战胜它。”加米涅夫认为,新经济政策是向小资产阶级的农民的自发势力妥协,小资产阶级是大资产阶级的萌芽。这些观点( )A 淡化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立B 直接推动了斯大林模式的确立C 与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初衷一致D 实质是社会主义理论的

10、教条化171958年,苏联向非共产党国家出口的石油占石油出口总量的74%,1963年上升到89%;1958年,苏联宣布,凡是向西欧国家出口的石油产品降价225%,向东欧国家出口的只降价6%;1962年,苏联再次调整出口价格,分别降价557%和83。材料反映( )A 社会主义阵营已名存实亡B 经济政策摆脱意识形态束缚C 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D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缺乏资金181994年墨西哥发生金融危机,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出援助要求,美国作出积极反应,IMF及时向墨西哥发放了贷款;但1997年泰国发生金融危机,IMF迟迟不发放贷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经济强国的意志影响受援助国家

11、B 发展中国家被排除在国际货币体系之外C 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多极化的趋势D 美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有利益的优先性191965年,德意等国提议把欧共体内部决策机制从“一致通过”改变为“多数赞成”,法国总统戴高乐实施“缺席政策”坚决抵制。“空椅危机”迫使欧共体通过“卢森堡协议”,同意法国提出的决策机制的全体一致原则。上述历史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A 超国家倾向和维护国家利益间存在分歧B 西欧各国联合起来摆脱美国的控制C 德意与法国争夺欧共体领导权斗争激烈D 民族国家利益阻碍欧洲一体化进程20有学者认为,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仅仅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而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西方资本的大规模跨国运动将世界的生

12、产和交换活动连为一体,但是从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这一观点旨在强调经济全球化( )A 表现为大规模的跨国运动B 不利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C 使生产和交换活动更密切D 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21近代以来,新旧体制的转型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重大主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霍布斯鲍姆把17891848年这一时期定义为“革命的年代”,认为这一时期所发生的“双元革命”,“不仅仅是工业本身的巨大胜利,而且是资本主义工业的巨大胜利;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自由和平等的巨大胜利,而且是中产阶级或资产阶级自由社会的巨大胜利这场双元革命改变了世界,并

13、且还在继续使整个世界发生变革。”摘编自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材料二 从影响方面来看,19世纪西方的冲击在促使传统中国向近代中国转型上所起的作用,肯定比16、17世纪欧洲探险家和传教士到来所起的作用更为巨大但他们的影响只局限于中国统治集团内部的少数士大夫。他们几乎没有给中国的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和经济制度带来任何影响,真正的近代化遥遥无期。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材料一中的“双元革命”指的是什么?受“双元革命”的影响,19世纪中后期欧美社会转型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的主要表现有哪些?(2)19世纪中期,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对中国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除西周礼制影响外,汉

14、代朝野格外践行“长幼有序、事亲至孝、敬老崇文”的理念。汉朝规定:60岁以上者,免除赋税;70岁以上的老人“虽有罪,不加刑焉”。唐律规定“诸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南北朝的“孤独园”到了宋代发展出多种官办养老机构。明洪武十三年下诏:“文武官年六十者听致仕(告老还乡),给以全俸诰敕。”六十岁退休遂成官场惯例。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二 本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和残疾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行做出妥善的安排;同时,旨在建立一个社会保险局美社会保险法(1935年8月)材料三 198

15、0年,美国通货膨胀率接近10,有25的企业开工不足。里根上台后要求政府、企业主和雇工三者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并鼓励私人企业投资保障行业,提倡由“福利国家”过渡为“福利社会”。陈宝森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从罗斯福到里根(1)根据材料一,简要指出我国汉代至明朝养老政策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罗斯福时期与里根时代美国社会保障方面的主要差异。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社会保障体系的影响。23经济布局的变化是考察历史变迁的一条大脉络。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唐中叶后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加速,中国的大的区域经济差距主要是南北差距,经济发展水平上表现为南方优于北方。近代以后,自港口城市西行,

16、生产力水平和现代化程度随地理距离的加大而不断下降,大体上形成“西部不如中部,中部不如东部”这种明显的区域经济差距。这种巨变,是近代生产力性质不同于古代生产力,地理环境的作用也有所不同的反映。据吴松弟中国近代经济地理格局形成的机制与表现材料二 “一五”计划关于工业化建设的总体设想是:基本完成以鞍钢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建设,同时进行华北、西北、华中的新工业基地建设,进而推进全国工业的发展。为了配合工业建设的总体布局,在西北、华北要新建兰新、包兰、宝成等铁路干线。此时期建设的新兴工业城市包括包头、太原、西安、武汉、成都等内地城市。从投资的分配比例看,694个投资项目中有472个放在内地,其余222个

17、大部放在东北。沿海地区几乎没有什么大项目。如1955年国家对上海和天津的投资额分别为这两市折旧额的76%和104%,两市的工业产值增幅分别为负449%和14%,低于同期全国平均增长幅度。据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1)根据材料一,概括从古代到近代中国区域经济差异格局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工业建设总体布局的角度评析“一五”计划。2017-2018学年广西南宁三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文)历 史 答 案1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的基本国策,在整个封建政府一直采取重农抑商政策,监管商业活动,AC错误;材料没有体现

18、出商业市镇的崛起,B错误;“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说明民间商人纳税后就取得了合法地位,故D正确。2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小农经济开始瓦解是在鸦片战争后,故A项错误;材料意思是蚕桑养殖获得的利润高于种地,故大多农户发展蚕桑,没有体现农耕技术衰退,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以及地主在蚕丝收获之际催收田租,这些说明了养蚕缫丝是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地主的剥削程度减轻,故D项错误。3D【解析】依据题中“办厂资金利率高达8%”和“全国工业资本仅有5500万元”为金融资本的三分之一,可以推导出金融行业影响了工业发展,故D

19、项正确。从材料“19世纪末”“1912年”的时间点可以看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有了较快的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政府的作用和民族工业走向复苏,故BC项错误。4C【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印度纺纱业工人工资成本低”是现象而非本质,排除A项;“关税偏低”是进口棉纱价格低的原因之一,排除B项;此时的印度已经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的工业革命成果已经传到了印度,大机器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与题干中的“近代化角度”“本质”相符,故C项正确;“传统纺纱业工艺落后且水平低”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5C【解析】据材料“提倡改良莫差过,凡事均需切实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叶,民

20、族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仍然严重,材料反映了希望民族产业改进技术提高竞争力的意图,故C选项正确;材料主旨是说明民族产业改进提高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不是提倡国货抵制洋货,故A选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教育救国的问题,故B选项错误;“佛山雕刻江浙丝罗,价廉物美”也不能说明沿海地区国货优于洋货,故D选项错误。6B【解析】“甲午战争惨败后,海外华侨为与当地社会同风俗,开始有剪辫行动”结合所学可知,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而清政府面对一次次的战争失败,不思进取,顽固守旧,使得华侨对清政府威信的降低,剪辫成为人民思想变化和反对清政府统治的象征,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

21、除。7C【解析】史料中真实可靠的是第一手史料,如原创的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等。展览的文字介绍属于对文献的再加工,不是第一手史料,故A项错误;两部经济著作对“每人每月定量”描述不一,故B项错误;馆藏的原始文件属于第一手史料,相对而言比较可信,故C项正确;现有史料只要确定是真实的,就能证明北京市曾经发放过“高脑油”,故D项错误。8C【解析】题干中“给农民土地“指的是土地改革;“土地收归公有”是指三大国在中对农业的改造;“给农民土地经营权”指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种地给农民补贴”是进入21世纪后的农业政策,这些政策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故此题应选C项。A项是意义;B和D不是本质。9

22、B【解析】据所学可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的时间是1984年,与“1980年春节前夕”不合,故A项排除;据“就地收购、就地屠宰、就地销售”“鸡蛋可以季节性差价”可以得出国家尝试以市场手段调节社会经济,故B项正确;据材料中“要求各大城市”可知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无关,故C项排除;题干史料中并未提到所有制改革,故D项排除。10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深刻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故C项正确。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排除A。材料说的是改革开放,并非经济体制改革,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简政放权,而是强调思想解放

23、加速了改革开放,排除D。11B【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虽然都是航海史上的壮举,但通过对东西方航海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二者出现不同结局的根本原因在于当时社会经济状态的不同;支撑郑和下西洋的经济形态是封建自然经济,而哥伦布的航行虽然是封建王室的支持,但支撑其远航的社会经济形态则是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故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郑和之后再没有出现大规模的航海壮举,主要是受农耕经济和思想观念的影响,排除。郑和下西洋得到了政府强有力的支持,排除C。同时期的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相比,郑和的船队拥有更加先进的科技和武装,排除D。12D【解析】依据“英国的业余科研传统正在使

24、英国丧失曾经拥有的优势”反映了英国科学面临日益落伍的危险,并不能得出欧洲其他国家科学技术超越英国,故A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业余科研传统”日益丧失曾经拥有的优势,而1830年还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在科学方面依然保有优势,故B项排除;“普遍缺乏培养和教育”的表述过于绝对,且与题干主旨不合,故C项排除;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世纪初,工业革命开始扩张到欧美国家,各国不断重视科研,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从而让英国的有识之士对本国的科研产生危机感,出现材料中现象,故D项正确。13D【解析】材料与“加紧对殖民地的争夺”无关,排除A;B不符合材料的主旨;C材料无法体现;由“帝国政府颁布了德意志公司法,

25、承认卡特尔协议具有法律效能”表明政府推行政策适应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故D正确。14D【解析】从材料的“胡佛所实行的联邦储备政策窒息货币供应,以及其他政府干涉的政策”,可知胡佛政府针对经济危机实行了政府干预的政策;从“使得原本只是一次过眼云烟的衰退,演变成一场世界性的重大灾难”,说明作者认为胡佛政府的经济干预使危机进一步深化,D正确。A项中的“自由放任”不符合题意,错误。题干意在批评胡佛的干预政策,B错误。材料本身就是政府干预经济,C错误。15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20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减少对经济的干预,不可能加大国有化力度,排除A;美元贬值刺激出口,不是增

26、加国内需求,排除B;大幅度降低税率,有利于促进工业生产的发展,扩大产品的供给,符合材料中的理论要求,故选C;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80年代福利国家制度的规模有所缩减,美国政府不可能增加社会福利开支,排除D。16D【解析】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从而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斯大林等人的观点没有认清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和目的,认为承认市场经济就是承认资本主义,其实质上是对社会主义理论的教条化理解,故D项正确,A项错误;废除新经济政策是斯大林体制确立的一步,故B项错误;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初衷是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不是发展资本主义,故C项错误。 17D【

27、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社会主义阵营仍然存在,没有名存实亡,故A选项错误;当时苏联经济政策仍然受意识形态影响,故B选项错误;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故C选项错误;苏联多次调整石油出口价格,对西欧更优惠,说明西欧的石油需求更大,有利于补充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资金,故D选项正确。18A【解析】据材料可知,墨西哥发生金融危机,向IMF求援,美国做出了积极反应,而泰国遇到同样问题,IMF却迟迟不发放贷款,可以看出经济强国意志影响受援国家,故A项正确;墨西哥和泰国都是发展中国家,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世界经济格局,故C项错误;IMF是国际金融体系,不是国际贸易体系,故

28、D项错误。19A【解析】材料大意是:德国和意大利等国提议修改欧共体内部决策机制,而法国却通过缺席坚决抵制,最后迫使欧共体同意法国支持的决策原则。这反映的是欧共体和各个国家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从本质上来说,即超国家倾向和维护国家利益之间存在着严重分歧,故A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欧共体内部问题,并非与美国的抗争,排除B;材料反映的并非是领导权的争夺,排除C;材料中的行为只是在欧共体民主决议原则上的分歧,并没有体现“阻碍欧洲一体化进程”, 排除D。20B【解析】从题干“但是从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可以看出,作者旨在强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带来的利益失衡,由于

29、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境地,从而使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故B正确;A、C、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21(1)双元革命: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表现:建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实现大机器生产(工业化);自由平等思想(启蒙思想)广泛传播。(2)经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政治:破坏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思想:开始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解析】(1)第一小问,由材料中“17891848年”的时间限定和“是资本主义工业的巨大胜利而且是中产阶级或资产阶级自由社会的巨大胜利”,可知“双元革命”包含政治、经济两方面,结合所学

30、知识可知是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等方面归纳欧美社会转型的表现。根据所学可知,受到双元革命的影响,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了自己的代议制政体,实现了本国的工业化,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广泛传播(2)19世纪中期,由于西方进行了工业革命,需要拓展世界市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国沦为两半社会对中国大量倾销商品,使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也催生了近代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同时也使中国开始向西方学习,出现了思想上的近代化22(1)特点:受宗法制和儒家思想的影响;汉朝从经济和法律方面优待老人;唐朝以法律明确养老义务;南北朝到宋代政府承担一定

31、的养老职责;明代制定官员60岁退休的政策。(2)差异:罗斯福主张社会保障的基金完全来自国家财政收入,里根主张由政府、企业主和雇工共同承担。评价:低收入阶层得到基本保障,缓解了社会矛盾;扩大了社会消费,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导致政府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会带来“福利腐败”问题。(每点,要求答案包含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评价)【解析】(1)特点: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一”回答。由材料一中的“西周礼制影响”“长幼有序、事亲至孝、敬老崇文”可得出受宗法制和儒家思想的影响;“60岁以上者,免除赋税”“虽有罪,不加刑焉”可以得出汉朝从经济和法律方面优待老人;由“唐律规定诸祖父母、父母在,而

32、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可以得出唐朝以法律明确养老义务;由“南北朝的“孤独园”到了宋代发展出多种官办养老机构”得出南北朝到宋代政府承担一定的养老职责;由“文武官年六十者听致仕(告老还乡),给以全俸诰敕”可以得出明代制定官员60岁退休的政策。(2)差异:题目要去“根据材料二、三”回答,阅读两则材料可知,两者在社会保障金方面存在差异。罗斯福:由材料二中的“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和残疾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行做出妥善的安排”可知社会保障的基金完全来自国家财政收入。里根:由材料三中的“要求政府、企业主和雇工三者共同

33、承担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并鼓励私人企业投资保障行业”可以得出由政府、企业主和雇工共同承担。评价:题目要求“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价,社会保障制度的评价需要一分为二来辩证分析。积极:从材料一、二等可以看出低收入阶层得到基本保障,缓解了社会矛盾;根据所学知识还可以得出扩大了社会消费,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消极:由材料二、三比较可以得出,社会保障制度导致政府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结合所学还可以得出会带来“福利腐败”问题。23(1)变化:从古代南北差距为主变为近代东西差距为主。原因:近代以前东部已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促成东部自然经济较早解体;东部地区

34、对外交通和开放方便;近代工商业主要集中于东部。(2)背景:旧中国现代工业过于集中在东南沿海的不合理布局。特点:项目和投资大量向中西部倾斜;集中发展重工业。作用:初步改变了我国中西部工业、交通落后的面貌;新兴的内地工业基地逐步发展为中国重要工业城市,推进了全国工业的均衡发展。局限:“一五”计划把投资过分集中于内地,没有充分利用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优势和发挥沿海老工业基地的作用,导致全国整体投资效益不高。【解析】(1)变化:根据 “主要是南北差距”、“西部不如中部,中部不如东部”等信息可以得出从古代南北差距为主变为近代东西差距为主;原因:主要考查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联系已学知识可以从东部经济基础好、交通便利、自然经济的解体、近代工商业主要集中于东部等方面分析归纳即可。(2)首先紧扣史料主旨,即一五计划,其次可以从背景、特点、作用以及局限性等方面分析归纳即可,背景根据“基本完成以鞍钢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建设,同时进行华北、西北、华中的新工业基地建设,进而推进全国工业的发展”并联系旧中国现代工业不合理布局分析;特点从项目和投资方向、投资领域分析;作用可从改变我国中西部工业、交通落后的面貌、全国工业的均衡发展角度分析;局限根据“沿海地区几乎没有什么大项目”“两市(上海和天津)的工业产值增幅分别为负449%和14%,低于同期全国平均增长幅度”分析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期末试卷 > 高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