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一(承智班)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15064 上传时间:2020-01-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一(承智班)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一(承智班)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一(承智班)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一(承智班)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一(承智班)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7-2018学年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一(承智班)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抗战时期,以四川为中心的大后方经济迅速发展,至1944年,其

2、工厂占了国统区工厂总数的8863%(如下表所示)这种历史现象( )A 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果体现B 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C 使得中国的工业区域布局渐趋平衡D 为中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2下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A 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B 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C 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D 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3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3、( )A 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B 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C 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D 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41925年,苏联的一位农妇马秀拉给农民报写信说:“共产党好像竭力要使所有的农民变穷如果一个农民成功地改善了自己的经营,那他就会从贫农队伍中除名,在他头上贴上富农的标签,把它看作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材料表明( )A 农民对战后继续实行余粮收集制的不满B 新经济政策并没有改善农民的经济状况C 新经济政策导致农民成为了政权的敌人D 农民对经济状况改善后政治地位的担忧5联邦德国总理艾哈德在谈到本国经济发展模式时说:“国家的任务不在于直接干涉经政府只要在需要支持竞争机械论的时候插手

4、到市场里去就好了,或者在不可能实现全面竞争的时候,出面监督这些市场就好了。”以下表述符合材料观点的是( )A 联邦德国政府明确反对干预经济B 凯恩斯主义不适合德国国情C “模式”体现“混合经济”特征D 德国大力推行自由放任政策619世纪后,许多国家尤其沿海国家无可选择地与海洋联系在一起。但近代中国发展海军并未真正认识这一世界大潮,而始终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本能反应,呈现出“海患紧则海军兴,海患缓则海军弛”的状态。这体现出近代中国( )A 自觉意识到发展海军的重要性B 主动与世界联系在一起C 发展海军呈现被动和短视现象D 发展海军顺应历史大潮7近代“变局”一词出现于鸦片战争后,如1856年

5、薛福成上书曾国藩时说:“方今中外之势,古今之变局也”,此后朝野上下普遍使用“变局”一词。这反映出( )A 民族危机日益加深B 民族意识开始觉醒C 陈腐观念逐渐淡化D 学习西方成为共识8晋献公的曾祖父是晋穆侯的小儿子,晋献公夺取晋国国君位置后,为巩固其地位,将公族(大宗国君亲族)势力屠杀殆尽。从此晋国不再立公子、公孙为贵族,史称“晋无公族”。这样一来,政权就落到卿大夫手中,于是就有了韩赵魏三家分晋。这说明( )A 西周的分封制开始瓦解B 宗法制有利于政权稳定C 封建等级制度受到冲击D 家国体制退出历史舞台9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仰而得救。他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

6、,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 )A 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目标B 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C 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D 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10古代雅典剧作家阿里斯托芬的喜剧中描绘了这样一个场景:在地母节中妇女模仿召开了一次公民大会,她们完全熟悉公民大会的仪式和政治提案,也熟悉演说者的修辞技巧。这反映了当时( )A 妇女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B 公民大会常在节日召开C 文艺家对民主政体的不满D 政治现实影响文学创作11美国远东事务助理国务卿饶伯森说:“这一会议为周恩来提供了讲坛,使他可以在反殖民主义的掩护下向一些幼稚的听众传播共产主

7、义意识形态,中共还可能提出一些没有一个亚洲国家领导人敢于反对的反殖民主义的决议。”这一会议( )A 促使了中国成为世界五大国之一B 认同了中国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C 提出了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新主张D 推动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12蒸汽机的使用是工业革命的象征。然而从技术史的角度看,早在公元1世纪末,古罗马的赫罗就已发明了最早的蒸汽机,并已达到相当高的工艺水平;在文艺复兴时代,赫罗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出版,蒸汽机的基本知识为更多欧洲人所了解。上述现象说明( )A 人文主义者重视发展科学技术B 赫罗蒸汽机存在技术缺陷C 经济发展是各种要素的优化组合D 工业革命始于蒸汽机的发明13民国法学家王宠惠

8、曾针对民国初年根本法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强调:“宪法之制定,有二要义焉:一曰,宪法者非因一人而定,乃因一国而定也。二曰,宪法者非因一时而定,乃因永久而定也。”以该学者视角判断,下列属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存在的问题是( )A 实行民主宪政而非专制政治B 通过法律确立民主共和制度C 倡导“中国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D 革命派想借此约束限制袁世凯专权14隋朝将作大匠宇文凯曾严令:官府工匠不得入市工作,其晚年回乡后亦受到严密监视且不许“收授学徒”和“制作产品”。上述现象主要反映了( )A 官营手工业者的创造力受到束缚B 隋朝的官营手工业发达产品精美C 工官制度不利于手工工艺的传承和推广D 官营手工业者的

9、匠籍制度被废除15有学者认为,苏联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下列属于赫鲁晓夫时期改革的措施的是( )A 扩大国营农场自主权B 允许外国资本家办厂C 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D 提出加速发展战略16某竹枝词云:“脚痛腰酸晓夜忙,田头车戽响浪浪。高田车进低田出,只愿高洼不做荒。”这首词描写的灌溉工具是( )A B C D 17谢和耐在中国社会史中这样表述:从宋代(甚至从汉代)到明末和18世纪,中国的主要财富均出自商业和手工业,它涉及到了整个帝国,而国家又是其主要受益者。那些贸易税和国家专营税在11世纪和12世纪初年确保了国家税收,而这种税收已经与农业收入相当了;在1213世纪

10、时,它又远远超过了农业税。材料最想表达的是( )A 商税成为了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B 国家出于自身利益需要放松抑商政策C 南宋时期小农经济的主导地位被取代D 中国的自然经济形态并不具有典型性18虽然明淸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但有确切证据表明,直到19世纪初,中国海外贸易都是顺差,中国仍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对国际贸易有着重要影响。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逐步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白银大量流入B 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且传统手工业水平高超C 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保护,重农抑商的推行D 明清时期政治稳定,文化对周边地区辐射力大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1、一 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摘编自载逸主编简明清史等材料二 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它的勘查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是合理的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为此国家要求“有计划地展开全

12、国矿业的普查工作”,“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雍正年间与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和所学知识,说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五四运动成为每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五四运动后不久,梁启超也改变了自己过去的看法,将“中华民族”的概念扩大为所有民族的共同体。摘编自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材料二 总而言之,国共合作主导下的国民革

13、命,是一场更富有现代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性质的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这场革命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迁更加密切相关,革命的社会动员程度和民众参与积极性更加高涨,是在对政治共同体作出新的解说(新三民主义)的前提下,由一个新的政治上层来取得政权,建立起更强有力的政治体制。它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独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陈勤、李刚、齐佩芳著中国现代化史纲无法告别的革命(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为什么成为每一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2)依据材料二,分析国民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呈现出怎样的新特点?2017-2018学年河北省定州中学高

14、一(承智班)下学期期末考试历 史 答 案1B【解析】“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因为抗战而中断,排除A;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迁往重庆,中国的政治力量集中在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以四川为中心的大后方工厂数量大幅增加,经济迅速发展,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B正确;材料只反映了大后方的经济发展,没有体现出全国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无法体现“工业区域布局渐趋平衡”,排除C;为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的是一五计划,排除D。2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时空观念。根据图示,陶、曹、鲁均为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相对较为发达,且三地距离较近,有利于商贸发展。故答案为A项。争霸战争并非只是在

15、这一区域进行,且争霸战争一定程度上造成对经济的破坏,排除B项;这一区域的交通条件材料不能反映,排除C项;这一区域城市规模如何扩大材料没有反映,难以得出推动商业发展的结论,排除D项。【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春秋战国之际的商业发展【名师点睛】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地位提高,各地出现了许多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本题考查影响商业贸易发展的因素,区域位置是重要因素之一。本题的解答应当根据图示,从图示中陶、曹、鲁的位置关系,来确定推动这一地区商贸发展的原因。3C【解析】结合题干信息“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

16、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与所学知识可知,报告显然与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中共十四大的精神一致,即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也可以搞活市场经济,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故C项正确,排除A;题干涉及的是经济体制的问题,没有反映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排除B;“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是材料的部分内容,但不是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排除D。【考点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以对计划与市场的认识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和理解。本题难度不大

17、,实际上考生如果把握好时间这一要素,就不难得出正确判断,如题干中提到“1990年”“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经济体制优化”,自然可以与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尤其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衔接起来,这就要求学生在备考时要关注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这有利于分析题目时将题干与相关知识点对号入座。4D【解析】根据“如果一个农民成功地改善了自己的经营,那他就会从贫农队伍中除名,在他头上贴上富农的标签,把它看作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看出,材料表明农民对经济状况改善后政治地位的担忧,D正确;1921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废止,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18、新经济政策允许农民致富,B不符合题意,排除;C不符合史实,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如果一个农民成功地改善了自己的经营,那他就会从贫农队伍中除名,在他头上贴上富农的标签,把它看作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准确解读。5C【解析】“”国家的任务不在于直接干涉经或者在不可能实现全面竞争的时候,出面监督这些市场就好了”说明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经济模式不同,C正确;材料中有国家干预经济,只是减少干预,A错误;B说法错误;二战后是御用凯恩斯主义思想;D中自由放任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6C【解析】“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本能反应”说明海军发展是被动进行,“海患紧则海军兴,海患缓则海军弛”说明发展海军并不是长

19、远之计,故C项正确;材料说明海军发展是被动,故A项和B项错误;“近代中国发展海军并未真正认识这一世界大潮”说明发展海军并没有顺应历史大潮,故D项错误。7C【解析】材料“朝野上下普遍使用变局一词”说明当时清政府认识到了时局的变化,原有的陈腐观念逐渐淡化,C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鸦片战争后政府观念的变化,而不是要突出民族危机加深,A不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政府观念的变化,与民众无关,不能反映民众民族意识的觉醒与否,B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学习西方的问题,D不正确。8B【解析】根据“为巩固其地位,将公族(大宗国君亲族)势力屠杀殆尽”,说明宗法制有利于政权巩固和稳定,B正确;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A时间不符合

20、题意,排除;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表述错误,排除。9D【解析】题干说马丁路德因信称义的主张得到了农民、手工业者和下层僧侣的支持,王公贵族也用实际行动在支持其主张,所以说明宗教改革的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关注,故选D。10D【解析】根据“古代雅典剧作家阿里斯托芬的喜剧中描绘了这样一个场景”“在地母节中妇女模仿召开了一次公民大会,她们完全熟悉公民大会的仪式和政治提案,也熟悉演说者的修辞技巧”,说明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阿里斯托芬的喜剧中描绘了雅典民主政治中的公民大会,故D正确;古代雅典,妇女没有公民权,享受不到广泛的政治权利,A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只是喜剧中的一个场景,并不能说明公民大会常在节

21、日召开,排除B;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11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此次会议应当是1955年的万隆会议。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故答案为B项。1954年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排除A项;C项不是万隆会议的内容,D项不是万隆会议的影响,均排除。点睛: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是二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这次会议的召开,反映了亚非人民反对殖民主义、反对侵略战争、维护民族独立和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友好合作的共同愿望和要求。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鲜明地提出“求同存异”的

22、方针,认为亚非各国的命运,应由亚非各国人民自己来掌握,呼吁亚非各国撇开分歧,加强团结。周恩来总理“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对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12C【解析】“古罗马的赫罗就已发明了最早的蒸汽机,并已达到相当高的工艺水平;在文艺复兴时代,赫罗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出版,蒸汽机的基本知识为更多欧洲人所了解”说明蒸汽机的发明不单单是英国的因素,是多种因素综合的产物,故C项正确;人文主义者翻译著作,并不是重视科学技术,A错误;赫罗就已发明了最早的蒸汽机,并已达到相当高的工艺水平并不能说明存在缺陷,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的发明,故D项错误。13D【解析】实行民主宪政,符合民主法

23、治精神,不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存在的问题,故A项错误;B项通过法律确立民主,符合法制精神,不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存在的问题,故B项错误;C项倡导主权在民,符合民主精神,不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存在的问题,故C项错误;D项违背材料中“宪法者非因一时而定,乃因永久而定也”的问题,不符合法制精神,符合题意,故选D项。点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宪法者非因一人而定,乃因一国而定也”,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行责任内阁制的目的分析解答。14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官府工匠不得入市工作,其晚年回乡后亦受到严密监视且不许收授学徒和制作产品”,说明政府对官营手工业者进行严格控制,严禁收徒和私自生产,这种工官制度不利于手工工

24、艺的传承和推广。故答案为C项。材料没有涉及官营手工业者创造力的发挥,排除A项;官营手工业发达产品精美材料没有体现,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防止手工工艺外传,没有涉及官营手工业者身份的变化,排除D项。点睛: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它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官营手工业的优势表现在资金雄厚,规模经营有利于精细分工与协作,工匠集中,管理严格,有利于古代手工业技艺的提高。但官营手工业不计成本,产品不进入市场,只是供官府和贵族消费,缺乏竞争,采取强制劳动,以及超经济剥削手段,容易激化矛盾。15A【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扩大国营农场自

25、主权是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之一,因此A项正确;允许外国资本家办厂属于新经济政策的内容,B项错误;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C项错误;加速发展战略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内容,D项错误。16B【解析】翻车是一种脚踏或手摇的灌溉工具,从材料中的“脚痛腰酸晓夜忙,田头车戽响浪浪”来看,这首词描写的灌溉工具是翻车,故答案为B项。耧车是播种工具,不是灌溉工具,排除A项;筒车是以水流作动力、风力水车是以风力为动力取水灌田的工具,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材料反映的是以人力为动力,排除C、D项。17D【解析】根据“从宋代(甚至从汉代)到明末和18世纪,中国的主要财富均出自商业和手工业”“那些贸易税和国家

26、专营税在11世纪和12世纪初年确保了国家税收,而这种税收已经与农业收入相当了;在1213世纪时,它又远远超过了农业税”表明商业、手工业、贸易税和国家专营税是国家财富的重要来源,说明中国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形态并不具有典型性,故选D;A反映的是材料的现象,不符合题意,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国家放松抑商政策,排除B;C不符合史实,排除。18B【解析】结合所学,由于我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体,我国传统手工业水平高超,所以我国很少购买外国商品,而中国的手工业品大量销往国外,出现顺差,故B正确;19世纪中期的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不能说明我国对外

27、贸易是顺差的原因,排除C;D不是最主要原因,排除。19(1)差异:雍正年间:限制开矿,政府垄断。19世纪70年代:允许开矿,官督商办。原因:雍正年间: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清廷认为开矿影响社会稳定;政府谋取矿利。19世纪70年代:列强的经济侵略;洋务运动的推动;煤铁等关系到国防、民生,需求很大,(2)特点:列入国家发展计划;服务于国家工业化建设;独立自主开发;特别重视当时缺乏的矿产资源的勘探。意义:奠定了新中国矿业发展的初步基础;促进“一五”计划顺利完成;有利于国家工业体系的建立;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矿业政策的变化。从雍正时期与晚清时期矿业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新中国

28、“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及其意义等方面来分析。(1)第一小问,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归纳出康熙年间和晚清时期的矿产政策。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当时的政治、经济政策,主要推动者,社会需求等分析即可。(2)第一小问,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是合理的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业的普查工作”“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者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

29、作”等信息概括归纳得出。第二小问,应当联系教材,从这种政策对“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的影响来回答。点睛:本大题第(1)问的第一小问和第(2)问的第二小问均是通过对材料信息的概括归纳进行解答,属于概括类材料解析题。此类试题在解答时要根据材料,对材料内容划分层次,逐层分析,把握每一层次的要点。然后对要点进行归纳总结,确定哪些是题目要求回答的,再根据所问来回答。比如清政府在雍正年间与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雍正年间的矿业政策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两层意思进行概括归纳。同样,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也是通过对材料进行分层概括后,从每一层次归纳出的信息来回答。20(1)原因:19世纪中期

30、以来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导致五四运动的爆发,反帝爱国运动是五四运动的鲜明主题;这次运动由爱国学生发起,工人阶级、商人相继加入,群众基础广泛。(2)宣传发动广,群众参与多(群众基础更广泛);国共两党合作;以新三民主义作指导;具有明确的反帝目标。【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五四运动”之所以成为每一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主要是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危机加剧、五四运动的反帝爱国主题及五四运动具有群众基础广泛等角度组织回答。(2)主要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组织答案。根据材料二“国共合作主导下的国民革命”可得出国民革命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与辛亥革命相比,革命的社会动员程度和民众参与积极性更加高涨”体现出国民革命群众基础更广泛;“在对政治共同体作出新的解说(新三民主义)的前提下建立起更强有力的政治体制。”体现出以新三民主义作指导;“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独立的” 可得出国民革命具有明确的反帝目标。点睛:五四运动并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其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主要表现为与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势不两立、决不妥协的革命斗争精神。所以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期末试卷 > 高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