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15062 上传时间:2020-01-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7-2018学年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春秋战国时期水利工程的是( )A 芍陂B 都江堰C 白渠D

2、郑国渠2下列不属于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的是( )A 君主土地私有制B 地主土地私有制C 自耕农土地私有制D 官僚土地私有制3中国古代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立是在( )A 南宋B 北宋C 中唐D 东晋、南朝4冶炼生铁技术最早出现于( )A 秦代B 春秋战国C 东汉D 西汉5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 )A 宋代B 汉代C 唐代D 明代6法国历史学家亨利高第说:“我并不认为这在当时是个好办法。我们这样做了,就使得中国人感觉到,我们才是真正的野蛮人。此外,对同胞无辜的血,我们也不应该向石头寻仇。法国人与其英国同盟军的分歧就在这一点上:抢劫,可以;放火,不行!”亨利高第所评价的历史事件( )A 英军武

3、力强占香港岛B 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C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D 德国强租胶州湾地区7下列关于辛亥革命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B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华势力C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8史学家张萌麟对抗日战争评价:“我国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转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在血泊和瓦砾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下列四位同学结论中与此观点最一致的是( )A甲说:“完成了反帝反封建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B乙说:“取得反对日本和美国帝国主义的完全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贡献”C丙说:“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4、,使得中国成为与英国、美国等并驾齐驱的世界强国之列”D丁说:“是百年反侵略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提高中国国际地位,为民主革命胜利奠定基础”91949年10月,面对新中国的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了自己的心声,而这一句话也以其高超的艺术手法被誉为“开国的绝唱”。“时间开始了”是指( )A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到来B 进入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C 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D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10美国学者沃尔特拉弗贝指出:希腊打的是内战,美国没有理由介入。然而美国选择了戏剧性的办法,要求国会在一场世界性的反共战争中支持政府。之后的1948年到1950年,美国给16个欧洲国家130多

5、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材料分别反映了美国的什么政策( )A 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B 马歇尔计划、杜鲁门主义C 冷战政策、门户开放政策D 遏制理论、马歇尔计划11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 )A 灌溉B 制瓷C 耕种D 冶铁12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A 坊市制度瓦解B 土地集中加剧C 农业技术进步D 海外贸易拓展13明清时期,中国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这里的“变异”

6、主要是指( )A 私营手工业占据了手工业的主导地位B 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出现C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方式D 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14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A 重视塞防忽视海防B 积极培育国内市场C 奉行“闭关锁国”政策D 加强发展陆路交通15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哥氏(指哥伦布)、维氏(指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一新纪元,而郑君(指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下列哪一句话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 )A 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B 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

7、大差异C 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D 西方拥有更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16北宋仁宗景佑年间,广州每年都有蕃客(外国商人)携带妻儿前来居住,甚至购买田宅,与当地人杂居,突破了蕃坊(蕃商聚居区)的限制,这些蕃客“富者资累巨万”。这表明当时( )A 坊市界限被打破B 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C 对外贸易的繁荣D 外商开始在中国定居17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地区民众身着华丽服饰,歌舞艺人生活优越堪比皇后,家仆与官人同行无法区分。这反映了( )A 经济繁荣改变社会风气B 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C 重农抑商政策发生改变D 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18“朝奉”本为官名,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贾的,他们不愿

8、人们称其为“老板”,而代之以“朝奉”。久之,到明末,世人统称徽商为“徽州朝奉”。徽商不愿被称为“老板”,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 徽商的谦虚B 明清政府对商人的压制和歧视C 徽商的虚伪D 徽商已走上了官商结合之路19在西方史学界,有人认为:“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制造业和出口,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在1800年以前,欧洲肯定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按照这一论断,你认为18世纪末世界贸易中心最有可能是( )A 西安B 上海C 广州D 天津201843年至1855年,中国出口的茶由1300万斤增加到8400万斤,丝的出口由1000多包增加到5600多包,由于出口额的迅速增长,一

9、些地区的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这一现象表明( )A 中国小农经济解体B 清政府重视对外贸易C 列强对原料掠夺加剧D 中国成为亚洲贸易中心211877年,福建巡抚在_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 )A 福州B 厦门C 台湾D 基隆2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关农业的措施是( )A 没收地主土地B 实施农业合作化运动C 余粮征集制D 实行固定的粮食税23新经济政策的目的是( )A 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B 争取国内战争的胜利C 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D 建设社会主义24“斯大林模式”片面发展( )A 国防工业B 轻工业C 农业D 重工业25制造第一台用蒸汽作动力的火车机车的是(

10、)A 史蒂芬孙B 哈格里夫斯C 阿克莱特D 瓦特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2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今使乌获、藉蕃(大力士)从后而牵牛尾,尾绝而不从者,逆也。若指之桑条以贯其鼻,则五尺童子牵而周四海者,顺也。”材料二 牛郎织女“夏绣邮票”一套四枚,分别为“盗衣结缘”“男耕女织”“担子追妻”“鹊桥相会”。材料三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西汉晁错论贵粟疏(1)材料一反映了什

11、么生产技术?(2)材料二和材料三哪个更能真实地反映小农的生产生活状况?概括该则材料的观点。(3)综合上述材料并依据所学知识,归纳我国古代农业发展需要哪些条件?27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瓦特机

12、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引者按:若干代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吗?)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三 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德尼兹加亚尔等欧洲史(1)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2)指出近代蒸汽动

13、力技术产生的主要原因。(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2017-2018学年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 史 答 案1C【解析】白渠建于汉武帝太始二年,因为是赵中大夫白公的建议,因人而名,故名白渠,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芍陂由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主持修建,与都江堰、漳河渠、郑国渠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故A项正确;都江堰是战国时期李冰父子在成都附近修建,故B项正确;郑国渠是最早在关中建设大型水利工程的,战国末年秦国穿凿,故D项正确。综上,选C。2D【解析】封建土地私有制按土地占有形态分类,一般认为封建社会有三种土地所有制,一是国有土地,如均田制,

14、即是封建国家把控制的土地分给农民使用;二是地主土地私有制,封建地主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并利用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三是小农土地私有制,不包括官僚土地私有制,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A、B和C均属于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排除。3A【解析】从北宋到南宋时期是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并最终完成的重要阶段。北宋灭亡,宋室南渡,南宋开始,标志着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东南地区,中国已稳定地形成了南方经济领先于北方的经济格局,故A项正确;北宋时期,南方经济继续持续发展,到北宋末年,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的历史进程,故B项错误;C是经济中心继续南移过程,排除;D是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排除。4B【解析】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冶铁

15、和使用铁器,而且发明了冶炼生铁和钢,故B项正确;秦汉时间晚于春秋战国时期,故A项错误;东汉时,杜诗发明水排,使中国冶铁水平长期领先世界,故C项错误;西汉时期煤成为冶铁的燃料,人们发明了淬火技术,故D项错误。 5A【解析】纸币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货币形式,而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币,是中国北宋时期四川成都的“交子”,故A项正确;汉唐时期尚没有纸币,故B和C项错误;D时期晚于北宋,此时主要是白银开始流通,排除。6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闯入皇家园林,进行了大肆劫掠,为掩盖罪证,放火焚烧了圆明园,故C项正

16、确;A项是鸦片战争;B项是甲午中日战争;D项甲午战后的状况。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第二次鸦片战争7A【解析】辛亥革命推翻的是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专制统治没有结束。A错误,符合题目要求。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华势力,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因此BCD项正确。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影响【名师点睛】辛亥革命的意义:(1)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

17、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2)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3)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4)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8D【解析】依据信息“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很明显指的是抗日战争。抗日战争结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全民族的抗战。它取得了彻底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故选D。A错误,抗战并没有改变中国的性质。B错误,抗战与反美无关。C错在并驾齐驱。

18、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9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新中国的成立,中国进入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故B项正确;新中国成立时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即社会主义制度还没有建立,而是经过了一个新民主主义时期,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才标志着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故AD项错误;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是指1978年改革开放后,故C项排除。点睛:解题的关键是“1949年10月,面对新中国的诞生”;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分析出哪个符合新中国成立的意义。10A【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史料的能力。根据“之后的1948年到1950年,美国给16个欧洲国家130多亿美元的

19、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我们可知这是二战后美国对欧洲的经济援助马歇尔计划。而政治上是抑制社会主义的杜鲁门主义。按照顺序选择A选项。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11D【解析】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科技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经分析水排是我国古代一种冶铁用的水力鼓风装置,所以此题应该选择D。水排不是用于灌溉、制瓷、和耕种的工具,排除ABC。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水排的作用12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古代经济的核心部门是农业,海

20、外贸易只不过是封建经济的补充,与农业经济关系最密切的是农业技术的革新,C项正确、D项错误;A项主要侧重于商业方面,不是促成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动力;B项与经济重心南移没有必然联系。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经济重心南移经济重心南移原因13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中“迥异于传统”、“向工业文明演进”可以判断出是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而出现的标志是产生了雇佣关系,故C项正确;ABD项是中国传统经济模式的表现,排除。点睛:从材料中的关键系信息“迥异于传统”、“向工业文明演进”“明清时期”“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不同于传统经济模式的新的发展趋向,即明清时期

21、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在中国出现;而“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式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就是一种新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14C【解析】“18世纪中后期”为清朝统治时期。清朝统治者并没有忽视海防,海禁的实施也离不开海防,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实行了重农抑商的政策,对国内市场不可能进行积极培育,故B项错误;清朝统治者认为中国为“天朝上国”,物产丰富,不需要扩大海外通商贸易,因而“选择了陆地”,即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故C项正确;“选择了陆地”表示清朝通过海禁和闭关锁国来维持自己的统治,而不是加强发展陆路交通,故D项错误。点睛:材料中“18世纪中后期西方选择海洋,中国选择陆地”是指西方

22、在新航路开辟后积极推行海外殖民扩张与远洋贸易,而同期中国正值清朝统治中期却顽固坚守“闭关锁国”政策,以至于逐渐落后于西方并且差距快速拉大。15B【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虽然都是航海史上的壮举,但通过对东西方航海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二者出现不同结局的根本原因在于当时社会经济状态的不同;支撑郑和下西洋的经济形态是封建自然经济,而哥伦布的航行虽然是封建王室的支持,但支撑其远航的社会经济形态则是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故B正确。A项说法错误,郑和之后再没有出现大规模的航海壮举,主要是受农耕经济和思想观念的影响。郑和下西洋得到了政府强有力的支持,排除C。同时期的郑和下西洋

23、与新航路开辟相比,郑和的船队拥有更加先进的科技和武装,排除D。点睛:本题属于比较型选择题,比较型选择题对知识和能力的考查功能强大,是高考命题的常见题型。解答本题须掌握“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相关史实,紧扣设问要求“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逐一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16C【解析】“(外国商人)携带妻儿前来居住”“富者资累巨万”说明外国商人通过做生意积累了巨额财富,体现出了当时对外贸易的繁荣,故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对外贸易,不是坊市界限被打破的信息,故A项错误;海上丝绸之路是唐朝时期,故B项错误;外商开始在中国定居早在汉唐时期已经出现,故D项错误。17A【解析】明朝中后期江南一

24、些地区丝织业发达,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富裕的人开始从服饰上改变自己,“歌舞艺人生活优越堪比皇后”体现出消费奢靡的社会风气,故A项正确;只是部分人生活水平提高,不代表普遍性,故B项错误;古代重农抑商政策一直没有发生改变,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比较南北方经济发展水平比较,故D项错误。18B【解析】“老板”是对做生意人的称呼,由于明清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的地位十分低下,所以徽商不愿人们称其为“老板”,故B项正确;徽商的谦虚和虚伪均不是材料反应出来的本质问题,故A和C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徽商已走上了官商结合之路,故D项错误。19C【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末世界贸易中心在中国

25、,而这时的中国采取闭关锁国政策,只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所以排除ABD,所以选C。20C【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列强对原料掠夺加剧,使中国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中国的农业种植受世界市场需求影响,故C正确;材料信息不足以说明中国小农经济解体,故A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清政府重视对外贸易,故B错误;材料没有将中国与亚洲其他国家比较,不能说明中国成为亚洲贸易中心,故D错误。21C【解析】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故C项正确;福州和厦门不符合材料地点,故A和B项错误;当时丁日昌主持架设了台湾府城至安乎、旗后

26、电线,没有到达基隆,故D项错误。22C【解析】为了满足国内战争时期前线红军战争的需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关农业的措施是实行余粮征集制,故C项正确;A是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颁布的土地政策;B是中国建国后农业措施;D是新经济政策的农业措施。点睛:“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具备共产主义特征的表现:余粮收集制、配给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生活中排斥商品关系,用军事和行政手段控制社会运转,进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23A【解析】由于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了国内政治和经济危机,为此苏俄实行了新经济政策,故A项正确;B和C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目的;D不是新经济政策直接目的,排除。点睛:列宁一方

27、面充分肯定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帮助苏俄政权渡过严重危机方面发挥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强调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非常时期采取的非常政策,是一种临时性的办法。说明列宁已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24D【解析】“斯大林模式”以牺牲农业措施换取发展工业化的代价,尤其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故D项正确;国防工业从属于重工业,故A项错误;轻工业不是斯大林模式时期优先发展的工业,故B项错误;农业在斯大林模式时期不受重视,故C项错误。点睛:斯大林体制指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即通过国家权力,全面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各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进行资

28、源配置,进行社会生产活动。具体表现为经济运行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政府通过计划确定全社会的产、供、销和企业的人、财、物等。政治体制是指实行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党政不分,忽视民主法制,缺少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的高度集权。25A【解析】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由于蒸汽动力的革新促使交通工具的变革,1814年,史蒂芬孙成功地制造了第一台蒸汽作动力的火车机车,故A项正确;哈格里夫斯发明的是珍妮纺纱机,故A项错误;阿克莱特发明是水力织布机,故C项错误;瓦特是改良蒸汽机,故D项错误。26(1)牛耕技术。(2)材料三。观点:农民长年累月劳累,生活困顿;赋税和徭役负担沉重;农民生产规模小,生产资料有限;抵御自然灾害

29、的能力差;生产生活条件艰苦。(3)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水利的兴修;政府要减轻对农民的剥削;优越的自然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解析】(1)依据材料一“藉蕃(大力士)从后而牵牛尾”归纳回答。 (2)依据图片和史料可知是材料三。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三“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归纳回答。 (3)结合小农经济发展特点从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水利的兴修、政府要减轻对农民的剥削、优越的自然环境以及稳定的社会环境思考回答。27三项因素:市场、资金、劳动力。市场: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圈地运

30、动扩大了国内市场。资金: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提供了来源。劳动力:圈地运动和行会较早的瓦解,提供了劳动力资源。2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和试验科学的长期孕育。3蒸汽机采用新的能源,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人“蒸汽时代”;推动了燃料工业、机械制造业、冶金业、材料工业的革命;随着汽船和蒸汽机车的发明,出现了交通运输业革命,联结世界经济的纽带逐渐形成;蒸汽机的使用,使工厂规模扩大,加快了城市化进程;蒸汽机导致煤的大量开采和使用,蕴含了“能源问题”,加剧了环境污染,实际上已向人类昭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的理解。第(1)问,根据材料结合工业革命爆发的条件即可得出答案。第(2)问,近代蒸汽动力技术产生的主要原因。依据材料信息回答。第(3)问,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材料已经有了详细的讲述,在对材料信息整合、归纳的基础上回答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期末试卷 > 高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