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原君 学案(含答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14945 上传时间:2020-01-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8.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4课 原君 学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14课 原君 学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14课 原君 学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14课 原君 学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14课 原君 学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14课原君学习目标1.积累相关文言基础知识和黄宗羲的名言。2.学习本文在论证时充分运用历史上翔实的事例和对比论证的方法。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亦犹夫人之情也()(2)孰与仲多()(3)曾不惨然() (4)视之如寇雠()(5)至桀、纣之暴() (6)摄缄縢()(7)固扃() (8)废然摧沮()(9)骨髓() (10)无稽()(11)窥伺() (12)唐虞()答案(1)f(2)sh zhn(3)zn(4)chu(5)Ji Zhu(6)jin tn(7)jin ju(8)j(9)su(10)j(11)s(12)y二、识记文中基础知识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1)莫或:_(2)屠毒天下之肝脑:_

2、(3)伯夷、叔齐无稽之事:_(4)不便于其言:_(5)摄缄縢:_(6)固扃:_(7)废然摧沮:_答案(1)没有什么人。(2)杀害,残害。(3)无从查考。(4)不利。(5)收束,指勒紧。(6)弄结实。(7)沮丧。2写出下面通假字及意义视之如寇雠:_答案通“仇”,仇敌。3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1)好逸恶劳,亦犹夫人之情也古义:_今义:用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2)虽然,使后之为君者古义:_今义:连词,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等跟它呼应,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3)一人之智力,不能胜天下欲得之者之众古义:_今义: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

3、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4)许由、务光所以旷后世而不闻也古义:_今义:连词,表示因果关系;名词,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作宾语)。答案(1)众人。(2)虽然这样。(3)智慧和力量。(4)的原因。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1)诚(2)使(3)如答案(1)副词,确实,实在/名词,诚心/连词,如果(2)动词,让/连词,假使/动词,派遣/名词,使者(3)动词,像,如同/动词,到,往/动词,及,比得上5掌握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写出其含义(1)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_(2)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_(3)离散天下之子女:_(4)以博我一人之产业:_(5)名之

4、为独夫:_答案(1)均为形容词用作动词,为自己谋私利(2)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兴(3)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离散(4)形容词用作动词,换取(5)名词用作动词,称呼6写出下面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为答案动词,作为/动词,砌成/动词,是/介词,替,给/介词,表被动/句尾语气助词,译为“呢”7翻译下列文中的句子(1)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译文:_(2)岂古之人有所异哉?好逸恶劳,亦犹夫人之情也。译文:_(3)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译文:_(4)是故明乎为君之职分,则唐虞之世,人人能让,许由、务光非绝尘也。译文:_答案(1)社会上有对公众有利的事却无人兴办它,有对公众有害的事

5、也无人除掉它。(2)难道说古代人有什么不同吗?喜好安逸厌恶劳动,也像众人的本性一样啊。(3)当初假使没有君主,人们都能满足自己的私心,人们都能满足自己的利益。(4)因此明白做君主的职责,那么唐尧、虞舜的时代,人人都能推让君位,许由、务光也就不乏后继者了。三、名言警句1课文名句(1)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2)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3)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2课外名句(1)学校之盛衰,关系天下之盛衰也。(2)死犹未肯输心去,贫亦其能奈我何!(3)学者志不立,一经患难,愈见消沮。(4)自古圣

6、贤,盛德大业,未有不由学而成者也。(5)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6)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一、作者简介黄宗羲(16011695),字太冲,号南雷,又号梨洲。浙江余姚人。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出身官僚家庭,其父黄尊素因弹劾权奸魏忠贤而遭害,及长,遂承父志,参加并领导“复社”,坚持同魏忠贤余党进行斗争。清兵南下,曾组织“世忠营”进行抵抗。明亡以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于隐居中专事著述讲学。所持政治思想主张,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曾大胆指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并倡以“天下之法”代替“一家之法”,对清末改良主义维新

7、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一定影响。在文学方面,面对当时激烈的民族矛盾,极力主张反映历史现实,抒写真情实感,反对明代“七子”的模拟之风。所作诗文,多表现高尚节操之作。除明夷待访录单刊成集外,有宋元学案明儒学案南雷文案等。今人编有黄梨洲文集。二、背景展示原君是黄宗羲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一篇著作。“原”,推究事物的根本和开端;“原君”,推究为君的道理。这篇文章根据古代传说和历史记载,托古贬今,推论了君主制度的起源和君主的职分,发挥了孟子的“民贵君轻”的思想,对我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大胆地提出了抗议,是我国最早的含有进步民主主义思想的政治论文。文白对照清代龚自珍诗云:“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

8、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鲁迅先生也有这样的诗句:“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万马齐喑究可哀”“万家墨面没蒿莱”,这就是我国封建皇权统治时期社会的真实写照。比龚自珍略早些的17世纪中叶,明朝灭亡,另一个号称“中央帝国”的王朝满清走向了它的辉煌。这个时期,帝制正盛,风雨如磐,谁要是对“天子”有一点点“不敬”,那就是“大逆不道”。而就是有这样一个人,在这腥风血雨、白色恐怖的时代,竟大胆地喊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口号,鼓舞人民把人君打翻在地,掷其皇冠,摧其御座,这是何等的勇气,何等的气魄!喊出这个口号的人,就是黄宗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战斗篇章原君。下面是本文内容结构思维

9、导图,读后回答图后问题。原君本文共四段,请在图中处填出第二段、第三段的主要内容。答案 揭示后世君主“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及其原因批判君主“如父如天”的谬论1这篇文章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要从君主的起源谈起?答:_答案(1)文章阐述的主要观点:天下以人民为主,以君主为客;而作为君主,其职分就是为天下兴利除害。(2)从君主的起源谈起,指出君主的位置就是基于“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的现实。既然如此,那么君主的职分就只能是为天下兴利除害。作者这样写,看似落笔于远古,实则立足于当今,使论证更为有力。首先,这样写就是直接面对当时社会的普遍认识,使文章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作者生活的

10、时代是明末清初,资本主义刚刚萌芽,但在绝大多数人看来,人君的统治,还恰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一般,不仅不可动摇,甚至不容置疑。作者从君主的起源着笔,恰是不直接在理论上做文章,而是先直接用事实说话。这自然就有了很强的针对性。其次,这样写还可以一语破的,直击问题的根本症结。君主的存在是一个社会现实,但何为真相,何为本质,绝大多数人是不清楚的。而要打破坚冰,拨云见日,就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作者从君主的起源和本质说起,恰是抓住了问题的根本症结。再次,文章题为“原君”,“原”者,追究根源也,由君主的起源落笔,也合乎题意。2作者认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其根据是什么?答:_答案(1)作者首先从后世君

11、主的思想本质谈起,指出他们违背了设立君主的本意,荒谬地认为,决定天下一切利害的权力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因而他们就可以“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2)作者还形象地分析了后世君主这种自私自利思想的演变过程:“始而惭焉,久而安焉”,逐渐演变下去,最后竟恬不知耻地“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自己可以将它“传之子孙,受享无穷”。其思想本质就是“以君为主,天下为客”。(3)接着,文章从其思想本质出发,分析后世君主夺取政权前后的思想行为及其给天下人民带来的危害。在走向最高权力的过程中,他们为了夺得这份“产业”,不惜“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

12、下之子女”;而在取得政权之后,他们又为了“奉我一人之淫乐”,更变本加厉地“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还公然厚颜无耻地声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正是后世君主这样的思想和行为,给天下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和灾难。至此,作者的情感再也按捺不住,自内心喷薄而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作者在文中把自私自利、好逸恶劳视为人类的天性,视为君主制度产生的根源,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答:_答案黄宗羲在原君中提到了很多先进的思想,不过也应当看到,原君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时代的局限性。文中把自私自利、好逸恶劳视为人类的天性,视为君主制度产生的根源,这并不符合人类和社会产生、发展的历史实际。例证法本文较多

13、地采用了例证法,作者在运用此法时颇有特色:论据精当,概括生动。值得我们写作议论文时采用。文中有些例子语言简洁,寥寥数语,仿佛信手拈来,非常切合观点,达到了高度统一。例如开头的三个例子,以类比的形式并列,充分证明了观点。又如第二段汉高祖的一句话,很典型地证明了后世之君“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的道理,用例精当,可以说是以一当十。有些例子形象生动,刻画出暴君的丑恶嘴脸。例如第二段中的“屠毒”“离散”“敲剥”等句概括出了暴君的共同特点残暴。技巧点拨用典型事例论证的方法叫例证法。使用例证法,对于扭转我们平时作文时的那种抽象的说理,空乏的说教,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现象起着重要的作用。学习例证法,应掌握例证法

14、的语言结构。例证法的语言结构,一般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语部分,或者叫领起部分,有领起事例、概括段意、承接关联的作用,有的导语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第二部分是事例部分,援引事例,论证观点,是例证的主体部分。第三部分是评议部分,对所举事例或评议感叹,或点明含义,或总结号召。迁移运用以“尚俭戒奢、艰苦奋斗”为话题写一段文字,选取精当的例子来证明论点。300字左右。答:_答案(示例)历史和现实的事实均已证明,这种尚俭戒奢、艰苦奋斗的精神丢不得,应该发扬光大。最近看到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写尽了封建官僚四大家族的富贵荣华、穷奢极欲,导致的结局是树倒猢狲散,宁荣二府分崩离析、一败涂地。奢靡挥霍,

15、不仅没有给贾宝玉、林黛玉带来真正幸福美满的生活,而且也没有使王熙凤、薛宝钗等人落个好下场,飞扬跋扈一时的凤辣子死后被一张破席卷出门去,其独生女儿寄食在刘姥姥家。这固然是典型化的艺术描写,却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奢靡无度足以败家亡国的历史教训。对此,不仅历代的先哲高士深知其重要,还有那些头脑清醒的明君贤臣也识得其危害。唐太宗李世民从隋朝败亡的教训中,看到了“治安则骄奢易生,骄奢则危亡立至”,所以他能以隋亡为镜,在治国创业中坚持尚俭戒奢,著名的贞观之治与此举关系甚大。一、课本素材点击素材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运用

16、示例黄宗羲是明末清初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思想家。原君既是一篇对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宣战书,又是一篇民主理想的宣言书。作者敢于冒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皇帝的尊严,对历来被视为金科玉律的封建政治制度和封建伦理观念,进行了痛快淋漓的指斥,表现出一种极其可贵的反传统的叛逆精神。作者继承并发展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把君主降低到“一人一姓”,甚至可以推翻的地位,不仅在当时是石破天惊之见,而且开启了以后资产阶级思潮的先河,对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产生过深远影响。二、课外素材严复的担忧1912年严复担任北大校长之职,此时严复的中西文化比较观走向成熟,开始进入自身反省阶段,趋向于对传统文化的复归。他担忧中国丧失本民族的

17、“国种特性”,他认为会“如鱼之离水而处空,如蹩跛者之挟拐以行,如短于精神者之恃鸦片为发越,此谓之失其本性”,而“失其本性未能有久存者也”。出于这样一种对中华民族前途与命运的忧虑,严复曾经试图将北京大学的文科与经学合二为一,完全用来治旧学,“用以保持吾国四五千载圣圣相传之纲纪彝伦道德文章于不坠”。这一行为在当时称得上用心良苦。选材感言严复一生致力于开启民智,对后世影响极深,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严复努力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良苦用心在现在看来是那么可贵。如果没有这样的思想先驱们,我们现在恐怕还在黑暗中摸索前行。通天地人者曰儒余秋雨明末清初,中国有位大思想家宣布皇帝是

18、“天下之大害者”,主张“无君”。他就是近代民主主义思想的启蒙者、爱国者黄宗羲。他的代表作明夷待访录,比卢梭的民约论还要早100年光景,有人称它为“人权宣言”。黄宗羲同时代的思想家顾炎武说:“读了这部书,可以知道过去历史上所有帝王制度的弊端。”明夷待访录反对君主专制,主张民权,对清末的维新变法运动影响很大。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一文中说过:“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黄氏的民权思想,一直影响到辛亥革命时期的孙中山、邹容和陈天华等爱国志士。明夷待访录是黄宗羲的政论和史论专著。该书通过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提出了独到的政治见解,具有鲜明

19、的启蒙性质和民主色彩,被梁启超称为“人类文化之一高贵产品”(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明夷待访录是他在经历了一系列政治斗争后于康熙二年(1663)潜心完成的力作。此前一年,南明永历帝被杀于云南,南明亡。此时清王朝已建立近20年,其统治业已巩固。黄宗羲复明灭清的希望可谓到了“潮息烟沉”的绝境。痛定思痛,在对历史和现实的冷静反思之后,黄宗羲以其犀利的笔锋将批判的锋芒刺向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明夷待访录这个书名是有所寄托的。“明夷”,乃六十四卦之一,离下坤上,用晦而明,寓意希望与光明。黄宗羲引易经“夷之初旦,明而未融”,以寓其意。一个旧的时代终止了,但黑暗的尽头,终将是光明的。对于人类的未来,思想

20、家是充满信心的。黄宗羲认为自己的学说能把国家由黑暗引向光明,但学说的实现却有待“明主”的求访采纳。黄宗羲认为,上古时代“以天为主,君为客”。国君不仅从属天下百姓,而且也直接为他们服务。所以“凡君之所毕世经营者,为天下也”。后来,情况就颠倒过来了。“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君王“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把天下看作是“一人之产业”。他大胆地指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把锋芒直指封建纲常礼教的最核心问题。黄宗羲又提出“君”“臣”关系这个封建统治的实质问题。他认为“臣”之“出仕”“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君臣的合理关系,应如“曳大

21、木”时前唱后和的协力合作关系。臣应当是君的“师友”,而不应作君之“仆妾”,直截了当地批判了“君为臣纲”。黄宗羲激烈地抨击了君主专制下的封建法制,认为封建法制是“非法之法”,是“一家之法”,是祸乱之根源。他提出应该建立“天下之法”来取代“一家之法”,并强调“有治法而后有治人”,有了好的法制不怕没有好的治理者,否则“非法之治”只能“桎梏天下人之手足,即有能治之人,经不胜其福挽嫌疑之顾盼”。黄宗羲这些论述已包含有法治思想的萌芽。在思想文化领域,黄宗羲强调突出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的原则,他以满腔的愤怒谴责了长期以来禁锢人民思想的封建文化专制主义。他明确指出:“盖道非一家之私。圣贤之血,散殊于百家。求之愈

22、艰,则得之愈真。”向封建文化专制主义表示了公开的抗争。黄宗羲这种鄙弃日趋僵化的“一定之说”而诉诸“殊途百虑之学”的思想见解,反映了明清之际知识分子渴望思想学术自由、个性解放、探索真理的一种理性追求,具有积极的思想启蒙意义。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黄宗羲有的思想不免有些虚幻,如他为实现“天下安富”,意欲恢复上古的井田制,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也有些思想并不可取,如在提倡“工商皆本”的同时,却将“机坊”这种带有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新事物,视为“奇技淫巧”,列为禁止的对象。但这些并不足以掩盖明夷待访录作为一部启蒙主义文献的光辉。黄宗羲之杰出就在于他思想的深刻和敏锐。他超出了当时一般明遗民因为眷怀故国而研究

23、明亡清兴之故的治学目的,也超出了传统儒家对无道君主的批判范畴。他的思想已突破传统的政治框架,开启了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先河。读后启悟黄宗羲的批判求实精神及力主改革的理论勇气,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士志于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人文精神和历史使命感。今天,我们纪念黄宗羲,不仅要研究、了解黄宗羲为后人留下了哪些有意义的思想与学术遗产,更要学习黄宗羲的社会批判与思想创新的精神,为促进社会进步、推动学术文化的发展而做出应有的贡献。1名句君子交绝,不出恶声。战国策燕策二译文君子在与人断绝交情时,不说难听的话。感悟君子相交要善始善终,好合好散。有交情时,两情相好。即使在断交时,虽然心中会有所怨愤甚至仇隙,但也不可相互以恶语相伤。有了问题之后,要通过适当的途径来解决,以恶语相伤,只会徒增无谓的烦恼,或给人以笑柄。2名句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战国策中山策译文内心的企求相同的人容易相互憎恶,有共同的痛苦或忧患的人容易互相亲近。感悟内心的企求相同的人,往往成为竞争的对手,都想捷足先登,唯恐他人得到而自己得不到,所以容易相互产生憎恶甚至仇视的心理;有共同的痛苦或忧患的人,或同病相怜,或同仇敌忾,所以容易相互亲近,引为知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语文版 > 必修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