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大庆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14654 上传时间:2020-01-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大庆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大庆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大庆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大庆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大庆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大庆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下图是某考古资料对秦汉时期的墓葬、村落遗址和冶铁遗址出土的铁制农具的

2、统计情况。该图客观上反映了秦汉时期( )A 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B 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C 官营手工冶铁业发达D 铁器已得到全面的推广2西汉惠帝六年规定女子在15岁至30岁之间必须出嫁,否则多征税,此政策被历代王朝所借鉴。而民间则有“女大三,抱金砖”的婚俗。这体现了( )A 政府鼓励早婚和人口繁衍B 民间抵制政府的早婚规定C 农业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D 多子多福的传统伦理观念3桑弘羊(西汉武帝时搜粟都尉、大司农)实施“笼盐铁”后,大规模的私营作坊的发展受到限制地方诸侯的收入大幅度减少。可见,桑弘羊的措施( )A 促进了官营手工业的发展B 遏制了盐铁走私的现象C 从经济上打击了王国力量D 稳定了盐铁

3、的价格4在对手工业者的管理上,南朝开始推行的“轮番上役”的制度被北朝采用,大致每个工匠每年服役2个月,在此基础上,南北朝又差不多推行了雇佣工匠的制度。这表明( )A 官营手工业地位被私营手工业取代B 国家对工匠人身控制有所松弛C 国家分裂阻碍手工业发展进步D 民族融合加强推动了政策调整5在西汉社会中,“以末致财”的大商人,虽然家资数千万乃至万万,但仍须“用本守之”。这一现象( )A 打击了商人的经商热情B 加速了农民的破产流亡C 抑制了地方的割据势力D 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616世纪中期,英国大部分的呢绒、德国的金属制品和织物、德法两国的酒、西班牙的羊毛、葡萄牙和意大利来自东方的香料以及波罗的

4、海地区的小麦,都运到尼德兰(荷兰)的安特卫普(港口城市)成交。这反映出( )A 西欧国家商业繁荣B 新航路开辟推高了欧洲的物价C 荷兰贸易出现顺差D 世界贸易中心移至大西洋东岸719世纪中期以后,英国人的休闲(指人们对可自由支配时间的使用)方式从随意休闲日益发展成为定时休闲。这一变化反映了( )A 近代交通运输发展的迅速B 民众财富收入的日益增加C 政治自由民主化得到发展D 生产方式对生活方式的影响8下表为太湖流域的生丝出口数据,此数据表明( )时间销量1679年8担1833年9900担1845年5万担1890年10万担A 太湖流域自然经济解体B 市镇经济高度发展C 中国逐步卷入世界市场D 资

5、本主义萌芽产生9据史料记载,建于1915年的福州基督教青年会筹集巨款为会员建设体育馆、手球房,开办国术班、游泳班和排球班等。常为会员及社会人士举办各种体育培训、比赛、放映电影等活动。这说明( )A 东南沿海地区率先引进工业文明B 西方文化受到知识分子的青睐C 运动娱乐成为人们主要休闲方式D 西方文化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10下表为1895-1911年间,江苏开办的140余家民族工矿企业信息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创办者身份企业数量资本额占比官僚、士绅47家67%买办7家72%其他(包括地主、商人、手工工场主等)89家20%A 列强放松对华侵略B 民族工业初步发展C 封建经济占据主导D 民族企业

6、投资多元111953年我国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这一发展战略( )A 体现了“一五”计划的主旨B 平衡了轻重工业比例C 优化了工业的整体布局D 加快了公私合营步伐121952年至1957年,中国的重工业在全部工业中的比重由373%上升到45%,轻工业的比重由627%下降到55%。同期农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下降到433%,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上升到25%。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为工业化建设奠定良好基础B 国民经济恢复工作成果显著C 国民经济结构出现严重失调D 直接导致粮食生产严重不足131984年10月,中央决定

7、:将国营企业应当上交国家的利润按11种税种向国家交税,税后利润归企业自己安排使用。此规定( )A 强化了国家对企业的管理B 减轻了企业的税收负担C 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D 提高了企业工人的待遇14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深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实现利税、人均创汇和消费水平,均居全国首位,创造了脍炙人口的“深圳速度”。“深圳速度”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 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B 特殊地理区位优势C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D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15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2014年世界投资报告称:中国流向国外的投资预计将超过流入国内的投资。这反映出中国( )A 市场经济有较强的排他性B 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深

8、化C 重视进行资本的分化整合D 对外贸易维持了顺差局面161932年,美国的失业率达到25%,几乎每一个家庭都有失业者,而且是长期失业。罗斯福新政措施中,能够直接改变这一状况的是( )A 扩大财政预算与兴建公共工程B 控制物价和调整产品结构C 增加工人工资与调整劳资关系D 实行救济和保护劳工权利17英国经济学家预测:“21世纪的欧洲,不会被炮火摧毁,但可能会被一张张福利支票压得喘不过气,这已经成为一场国家战争纳税人不惜用示威骚乱逼迫政府,要为他们的人生负责。”这表明欧洲国家( )A 示威骚乱有可能演变为战争B 面临严重的财政与政治危机C 福利政策问题不断显现D 福利政策已不能缓和社会矛盾18在

9、克林顿总统(任期:1993年1月20日至2001年1月20日)的执政下,美国经历了历史上和平时期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经济发展,迎来“新经济时代”。这主要得益于( )A 自由竞争市场调节B 国家干预全面调控C 紧缩货币削减开支D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191926年春,食品价格上涨,工人平均实际工资下降,引起了工人的不满,城市的失业问题,也相当尖锐,导致了党内的激烈争论;1927年底到1928年春,发生收购危机,这一危机到1929年更趋严重。这说明新经济政策( )A 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B 在矛盾中运行和实施C 改变了社会意识形态D 加剧了国家政权颠覆201956年春,苏共中央决定对农业劳动组合章程的部分

10、条款进行修改和补充,在集体农庄改行按月预付一部分现金报酬,并按不同标准付给超额完成计划附加报酬的制度。上述措施旨在( )A 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B 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C 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D 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21下图反映的是某国际组织从1981年到2009年向各成员国提供贷款的情况(注:表中“其他”指的是贷款额低于11295亿美元的国家的贷款总额百分比)由此可判断该组织( )A 致力于消灭国际性贫困B 促进了国际汇率的稳定C 消除了成员国贸易壁垒D 是南南合作的重要成果22二战后美国实行“廉价货币”政策,大量美元涌入欧洲,同时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恶化,造成美元贬值的压力,动摇了人们对美元

11、与黄金固定兑换比价的信心。1960年10月,伦敦黄金市场价格猛涨,美元大幅贬值,形成战后第一次美元危机。此次危机表明( )A 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缺陷B 英美两国争夺经济霸权C 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动摇D 战后国际金融秩序混乱23德国学者哈贝马斯提出,要想把欧洲统一所带来的经济优势作为继续扩大欧盟的理由,就不能离开大大超越经济范畴的文化凝聚力。材料表明( )A 欧盟扩大主要源自文化认同B 文化认同逐步取代经济认同C 文化认同有助于欧盟的扩大D 欧盟已走向更深层次的联合24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已把多个国家拖入“国家破产”的边缘。其中,北欧小国冰岛首当其冲,总理哈尔德已向国民发表“冰岛面临全国破产

12、风险”之警报。此时,如果想在短期内获得资金,哈尔德应该( )A 向欧盟其他盟友寻求援助B 向世界银行申请贷款C 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助D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25法国人在西方常被视为“异类”,在工业化、全球化浪潮中,始终有意识地守护和保持可能消泯的某些根本性的东西。代表对人类古老的感官价值的执着和迷恋的葡萄酒、服饰、化妆品,成就了“法国制造”极具竞争力的差异化产业和国际品牌。这反映了( )A 传统产业迟滞了全球化进程B 民族性与全球化可以协调统一C 法兰西民族具有一定保守性D 全球化推动了发展的多样性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四民指士、农、工、商,四民社

13、会乃是以士为中心。两千四百年,士之一阶层,进于上,则干济政治;退于下,则主持教育,鼓舞风气。此士之一流品,惟中国社会独有之,其他民族,其他社会,皆不见有所谓士。钱穆四民社会观材料二 夫名,则固已四矣。若以实,则士之亡亦既久矣。今天下之士,未有不汲汲于利者也。夫果其汲汲于利也,而可谓之士乎?吾直以为商焉而已。故今天下之士,非士也,商也。夫名,固将以表实也。今之贤者一二,而其流为商者千百也。夫果流为商者千百也,而可谓有士乎?则直谓之三民已矣,盖士之亡亦既久矣。黄宗羲明文海材料三 张謇,光绪二十年(1894年)状元,因甲午战败,列强入侵,国事日非,弃官回家,在两江总督张之洞的支持下,在通州开始了“实

14、业救国”的实践。先后创办了大生纱厂、通海垦牧公司、广生油厂、复兴面粉厂等20多个企业,通州成为中国早期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基地之一。在兴办实业的同时,张謇按照“父实业,母教育”的思想,在通州兴办了370多所学校,使通州开始成为苏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在此基础上,张謇创造性地开展城市建设,构建了“一城三镇、城乡相间”的独特城市格局,包容了世界近代城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诸多要素,通州被誉为“中国近代第一城”。摘编自童超中国通史(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总结传统的“四民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种变化产生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三,指出通州发展的特点。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15、分析张謇这一时期“实业救国”实践成功的原因。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英国人一直有一种奇怪的想法,即认为英国不属于欧洲,这固然是一种岛国心态的反映,但更重要的是英国始终站在帝国的立场考虑问题,而帝国利益与欧洲的利益又往往是冲突的这种思维定式影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十年的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欧主要潮流是一体化,英国却对此持消极态度,生怕过多的欧洲色彩会影响它的帝国性质。20世纪60年代英国的经济状况不好, 而欧共体六国却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于是英国分别在1961年9月首次申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1967年5月申请加入欧共体,但都遭到了拒绝。1973年1月英国正式加入欧共体,

16、可是,同年10月,全球石油危机爆发,欧洲经济受挫,英国也受到牵连。1975年6月英国举行留欧公投,最终672%的民众选择留欧。2016年6月,英国再次举行脱欧公投,超过半数的英国公民选择脱离欧盟。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等材料二 合理的政治应该是国家责任与公民义务的平衡、精英政治与民众参与的平衡、契约的扩展在其适应范围内。英国脱欧公投是对20世纪以来日益高涨的民主精神的呼应,然而它却是对英国作为民族国家的契约伦理的违背,是对合理政治的背离。大量外来移民所带来的人口结构改变,使人口的种族和文化构成发生巨大改变,颠覆了政治共同体赖以形成的往日基础。英国公投脱欧的一大原因就是对欧盟的难民政策不满

17、,担心英国“国将不国”。摘编自程亚文匮乏、政治过度与文明危机(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对欧共体(欧盟)态度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影响英国与欧共体(欧盟)关系的主要因素。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表是19世纪40年代英国某工厂的规章制度。19世纪40年代英国某工厂的规章制度第一条每天早晨机器开动十分钟后,工厂大门即行关闭,自该时起到早餐前,任何织工均不得入厂。在此时间内织工缺工者按其管理织机数目每台罚款三便士。第二条在其他时间内,织工在机器转动时缺工者,按其管理的机器数目每台每小时罚款三便士,织工未得监工允许擅自离开车间者也罚款三便士

18、。第九条所有梭子、刷子、注油器、轮子、窗户等有损坏概由织工赔偿。第十一条任何在工厂里的工人一经发现和别人说话、吹口哨或唱歌者,罚款六便士。第十六条损坏轮子者,视轮子大小,每个罚款一先令至二先令六便士。任何织工在上班时间一经发现离开工作岗位,罚款六便士从表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大庆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 史 答 案1A【解析】材料反映的是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体现的是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冶铁业是否以生产农具为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官营手工冶铁业是否

19、发达在材料中没有体现,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只是反映铁制农具的问题而未反映出铁器已得到全面的推广,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材料仅仅是反映农业方面铁器、牛耕的使用,体现的是精耕细作的耕作方式。2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在传统的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劳动力的增多成为增加家庭财富的手段,故答案为C项。由材料信息可知,不仅政府鼓励早婚,民间习俗亦鼓励早婚,故A项错误;民间婚俗“女大三,抱金砖”,与政府政策一致,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政府政策与民间婚俗对人口的影响,并未提到传统伦理观念,故D项错误。3C【解析】依据材

20、料可知,汉武帝时期实行“笼盐铁”政策,限制了私营作坊的发展,使得对地方诸侯的收入减少,这有利于经济上打击了王国力量,故C项正确;AB两项不是材料的主旨,应排除;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盐铁官营政策,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大规模的私营作坊的发展受到限制地方诸侯的收入大幅度减少”的准确解读与分析。4B【解析】从“轮番上役”的形式可以看出,南北朝时期国家队工匠采取的不是完全服役,而是有一定的雇佣成分,这表明国家对工匠人身控制有所松弛,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结论;C选项与材料内容无关;D选项分析错误,民族融合不是政策调整的最主要的原因。5B【解析】“以末

21、致财”的大商人,仍须“用本守之”,即发财致富后大量购买土地,这会造成土地兼并现象,从而加速了农民的破产流亡,故B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反映出商人的经商热情遭到打击,故A项错误;大商人 “用本守之”,成为大地主,这容易造成地方势力的扩大,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政府的税收问题,故D项错误。6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商品贸易都在“尼德兰(荷兰)的安特卫普(港口城市)成交”,表明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故D正确;AB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名师点睛】尊重材料是解题的秘籍,材料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后尼德兰(荷兰)的安特卫普成为欧洲的商品贸易中心,说明商路和贸易中心的转移。7D【解析】工

22、业革命之后,由于大工厂制度的实施,工人实行上班制,休闲的方式逐渐有了规定,这说明工业革命导致生活方式的变化,故项正确;导致材料中变化的主因是工业革命。故错误;民众财富没有比较项目,故错误;中政治自由化不是材料反映的主因。8C【解析】表格显示中国丝出口自鸦片战争后成倍增长,主要是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成为列强原料产地,中国被迫卷入世界市场,故C正确;表格没有体现出男耕女织模式的变化,故A错误;市镇经济表格没有体现,故B错误;资本主义萌芽标志是雇佣关系产生,材料没有体现出该标志,故D错误。9D【解析】材料这基督教会在中国发展西方式生活以及娱乐设施,引进西方先进文明,故D正确;材料中时间是20世纪初,并不

23、是率先,故A错误;B中知识分子材料没有体现出;C中运动娱乐材料中并没有说明是主要休闲方式。10D【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江苏开办的民族工矿企业的创立者既有官僚、士绅,又有买办、地主、商人、手工工场主等,故可知民族企业投资主体多元,D项正确。列强放松对华侵略是在一战期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初步发展,排除B。题干强调的民族工业,与封建经济占据主导无关,排除C。点睛:关键是正确解读表格中的数据,如“创办者身份”“企业数量”“资本额占比”,运用所学知识逐一排除选项即可知道答案。11A【解析】由材料信息“1953年”“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

24、发展战略”可知,这是一五计划的方针,故A项正确;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没有平衡轻重工业的比例,也没有优化工业的整体布局,故BC项错误;社会主义改造加快了公私合营的步伐,D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故错误。12A【解析】从材料“1952年至1957年”“中国的重工业在全部工业中的比重由373%上升到45%”中可以看出,一五计划期间,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故A项正确,C项错误;B项错误,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恢复;D项错误,一五计划期间农业得到较大的发展。13C【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国家实行利税改革后,减少部门对企业过多的行政干预,国家也可以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

25、利用税收杠杆,调节生产与分配,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故C正确。国家实行利税改革是有利于减少国家对企业的管理,排除A。材料强调国家实行利税改革是有利于减少国家对企业的管理,与减轻了企业的税收负担无关,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提高了企业工人的待遇,而是强调国家实行利税改革是有利于减少国家对企业的管理,排除D。14C【解析】1979年中国设立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发展的速度主要得益于特殊的政治体制改革,故C正确;A和B属于政治体制改革一部分;D是21世纪初期,不符合题意。15B【解析】“中国流向国外的投资预计将超过流入国内的投资”说明中国对外出口贸易逐渐增加,主要是中国新时期对外开放

26、程度进一步深化导致,故B项正确;市场经济一把都是包容性,不是排他性,故A项错误;资本的分化整合与进出口没有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说明的是投资流向问题,不是贸易顺差问题,故项错误。16A【解析】罗斯福针对经济大危机中失业问题,不是直接救济,而是实行兴建公共工程的“以工代赈”措施,故A正确;B属于农业措施;C属于社会保障错误;D属于缓和劳工措施。17C【解析】西方国家高福利导致财政支出过大,同时社会问题不断凸显,“一张张福利支票压得喘不过气”“纳税人不惜用示威骚乱逼迫政府”说明社会福利政策问题出现了严重问题,故项正确;材料中示威是民众表达对政府不满情绪表现,不会导致战争,故项错误;福利问题显然

27、没有哦导致严重财政和政治危机,故项错误;福利政策依然可以缓解社会矛盾,故项错误。18D【解析】自由竞争出现于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国家干预全面调控说法绝对,故B项错误;里根政府通过大规模削减政府开支和紧缩货币来抑制抑制膨胀,故C项错误;据材料中“新经济时代”可知是“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其根本原因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故D项正确。点睛:所谓“新经济”是建立在信息技术革命和制度创新基础上的经济持续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并存,经济周期的阶段性特征明显淡化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19B【解析】据材料“1926年春,食品价格上涨,工人平均实际工资下降相当尖锐

28、1927年底到1928年春,发生收购危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俄1921年初开始执行新经济政策,虽然取得很大成效,但公有和私有的共存、计划和市场的共存,这些矛盾的发展,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1929年,斯大林还是终止了新经济政策。这体现了新经济政策在矛盾中运行和实施的特点,故B项正确;新经济政策从当时俄国的国情出发,没有违背经济发展规律,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目的仍然是向社会主义过渡,没有改变社会意识形态,故C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没有加剧国家政权颠覆,苏联斯大林时期终止了新经济政策,实行斯大林模式,故D项错误。20D【解析】“预付一部分现金报酬”“附加报酬”说明给与农民一定刺激

29、,这有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故D正确;A是赫鲁晓夫改革措施,材料没有提及;B是斯大林模式20世纪30年代实行;此时仍是计划经济体制,故C错误。21A【解析】从图表中可以看出,该国际组织主要提供给发展中国家贷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国际组织是指世界银行,世界银行贷款给成员国,有助于推动其经济发展,减少贫困,故A项正确;B项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排除;C项是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排除;D项不符合题意。点睛:首先从表格中分析出该组织的相关特点,从而判断出该组织;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四个选项即可。22A【解析】“大量美元涌入欧洲,同时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恶化,造成美元贬值的压力,动摇了人们对美元与

30、黄金固定兑换比价的信心。1960年10月,伦敦黄金市场价格猛涨,美元大幅贬值,形成战后第一次美元危机”表明,没有充分的黄金储备作基础,严重地动摇了美元的信誉,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缺陷,故A正确;B材料无法体现;C不符合材料主旨;美元危机不能说明战后国际金融秩序混乱,排除D。23C【解析】材料“把欧洲统一所带来的经济优势作为继续扩大欧盟的理由,就不能离开大大超越经济范畴的文化凝聚力”,可见材料认为文化认同有助于欧盟的扩大,故选C。欧盟扩大主要源自经济发展的需要,排除A。材料只是个人意见,并非文化认同逐步取代经济认同或欧盟已走向更深层次的联合,排除BD。24C【解析】依据题干材料,结合

31、所学可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是稳定国际汇兑,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在货币问题上促进国际合作,并通过提供短期贷款,解决成员国国际收支暂不平衡时产生的外汇资金需求,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欧盟的宗旨是促进欧洲的团结和推动欧洲统一的进程;协调成员国在防务、武装力量和军工生产方面的政策,以增强成员国集体防御能力;促进成员国间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合作,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世界银行的宗旨是向成员国提供资助发展项目的长期贷款,促使其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不符合题意,排除B;D不能实现“在短期内获得资金”解决金融危机,排除。点睛:本题考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在短期内获得资金”,

32、结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解答即可。25B【解析】材料反映了在全球化下,法国民族化产业的发展,故选B。ACD从题中无法体现。26(1)变化:士阶层由从政和教育变为经商;士阶层由中心地位走向衰落;四民被三民代替。背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拜金逐利风气的盛行;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八股取士、宋明理学对思想的束缚。(2)特点:发展时间早;实业、教育、城市建设共同发展;包容吸收外来文明。原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危机加深,提升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部分官员的支持;收回利权运动的推动;张謇的个人作用。【解析】本题从“四民观”的变化及其背景、近代通州经济的发展特点、民族工

33、业初步发展的原因等方面来分考查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1)从材料“四民社会乃是以士为中心故今天下之士,非士也,商也”“士之一阶层,进于上,则干济政治;退于下,则主持教育今天下之士,未有不汲汲于利者也”“则直谓之三民已矣,盖士之亡亦既久矣”中可以概括出第一小问的答案。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政治、商品经济的发展、科举选官制度、思想等方面来分析出第二小问的答案。(2)从材料“通州成为中国早期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基地之一”“先后创办20多个企业”“在通州兴办了370多所学校”“创造性地开展城市建设”“包容了世界近代城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诸多要素”中可以概括出通州发展的特点。从材料“光绪二十年(1894)状元,

34、因甲午战败,列强入侵,国事日非”“在两江总督张之洞的支持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第二小问的答案。点睛:实业救国思潮在19世纪末已开始出现,到了辛亥革命后20世纪初达到高潮。五四运动后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1、“实业救国”,作为一种思想倾向,最早可以追溯到鸦片战争时期。爱国思想家魏源愤然而起,编撰了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强调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技术以抵御外辱。此后,在十九世纪后期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始终作为一种社会思潮而存在,在中国近代众多的社会改革方案中占据着重要地位。2、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的思想直接发源于这一主张,孜孜以求的就是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大机

35、器工业,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3、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家和爱国人士纷纷投资设厂,以实际行动践行“实业救国”的主张。4、辛亥革命时期,全国各大报刊竞相宣传“实业救国”,提出国家振兴实业“要道”五条,从而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实业救国”论。5、五四运动前后,“实业救国”论盛行不衰。民族资本家大力提倡国货,抵制外国的经济掠夺,维护民族利益。6、五四运动后,“实业救国”仍有余波。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仍时有鼓吹实业救国论者,其中一部分人是以此反对无产阶级领导的中国革命,但多数则是表现了民族资产阶级企图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发展资本主义生产的幻想。27(1)变化:由排斥到申请加入再到主

36、动脱欧。申请加入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经济实力下降;西欧一体化,欧共体经济迅速发展;主动脱欧原因:欧债危机的影响;对欧盟难民政策不满;英国传统外交政策(孤立主义);政治的过度化(对合理政治的背离);英国的岛国心态、帝国心态等。(2)因素:国家利益的需要;综合国力;历史文化传统;国际形势的影响。【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英国却对此持消极态度”“1973年1月英国正式加入欧共体”以及材料二“英国公投脱欧”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一“20世纪60年代英国的经济状况不好”“而欧共体六国却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的信息归纳申请加入原因;依据材料一“全球石油危机爆发,欧洲经济受挫,

37、英国也受到牵连”以及材料二“对英国作为民族国家的契约伦理的违背,是对合理政治的背离。大量外来移民所带来的人口结构改变”的信息归纳回答。 (2)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从国家利益的需要、综合国力、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国际形势的影响等角度思考回答。点睛:脱欧公投,指就英国是否脱离欧盟进行的公投。2013年1月23日,英国首相卡梅伦首次提及脱欧公投。2015年1月4日,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如果有可能,将原计划于2017年进行公投提前举行。2015年5月28日报道,英国政府向下议院提交并公布了有关脱欧公投的议案,包括公投问题的语句,并承诺将在2017年底之前举行投票。2017年3月16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批

38、准脱欧法案,授权英国首相特雷莎梅正式启动脱欧程序。2017年7月18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北京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7),脱欧公投入选2016年度十大综合流行语。28示例一论题:工厂制下形成了企业严格的管理制度。阐述:工厂制扩大了企业的生产规模,更多的工人集中在一起进行工作;为便于生产和管理,工厂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推动了企业管理的规范化和有序化,也促进了企业效益的提高。示例二论题:工厂制使工人成为企业生产的奴隶。阐述:工厂制推动了企业严格规章制度的制定,有利于企业管理的规范化;企业规章制度在严格管理工人的同时,使工人失去了一些人身自由,成为企业生产的奴隶。(示例仅供参考,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题目要求,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9世纪4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表现在许多方面,材料主要反映在企业管理制度和工人处境方面的影响,据此还可以推理得出在生产效率的提高和阶级矛盾的激化等方面的影响。本题的解答首先应当确定主题,可以根据材料信息确定不同的论题,然后采用表格中的信息来进行论证。论证过程要注意所发生变化的双重影响,即要辩证看待工厂制的形成产生的影响。论证过程要论题明确,言之有据,逻辑清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期末试卷 > 高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