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浙江省杭州十三中教育集团八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9月份)含详细解答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12115 上传时间:2019-12-24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5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浙江省杭州十三中教育集团八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9月份)含详细解答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8-2019学年浙江省杭州十三中教育集团八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9月份)含详细解答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8-2019学年浙江省杭州十三中教育集团八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9月份)含详细解答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8-2019学年浙江省杭州十三中教育集团八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9月份)含详细解答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8-2019学年浙江省杭州十三中教育集团八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9月份)含详细解答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8-2019学年浙江省杭州十三中教育集团八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9月份)一、古诗默写(20分)1(20分)古诗默写(1) ,山山唯落晖。(2)晴川历历汉阳树, 。(3) ,长河落日圆。(4) ,江入大荒流。(5)几处早莺争暖树, 。(6)攀条折其荣, 。(7) ,志在千里。(8) ,终岁常端正。(9)岂不罹凝寒, 。(10)采菊东篱下, 。(11) ,恨别鸟惊心。(12)东风不与周郎便, 。(13)无可奈何花落去, 。(14) ,沉醉不知归路。(15)我报路长嗟日暮, 。(16) ,绿水逶迤。(17)马上相逢无纸笔, 。(18)杨花榆荚无才思, 。(19) ,不问苍生问鬼神。(20)

2、,衣冠简朴古风存。二、名著阅读(40分)2(10分)根据红星照耀中国,完成下列题目。(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 ,是国著名记者 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2)“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这场军事政变”是指 , 和 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而发动“兵谏”。(3)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武装宣传”指的是 ,成为“ ”。(4)“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进程,如果没有

3、它的两个孪生天才是无法想象的,许多中国人实际上都把他们看作是一个人。 是这一斗争的冷静的政治头脑;是它的热烈的心,以行动赋予了它的生命。共产党所以能够对红军保持严密的控制,对文职领导的忠诚和服从,是原因之一。从他们以下直到各级指挥员和政治委员没有发生军政势力之间的斗争。他们的联合不是互相竞争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没有任何政治野心,他能接受命令,因此也能发布命令这是革命军队的领导的一个很有价值的因素。3(10分)阅读片段,完成对应题目。 我一边和周恩来谈话,一边深感兴趣地观察着他,因为在中国,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

4、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我感到惊讶。 我从周恩来的一位以前的同学那里,从外国人称为中国“国民革命”的一九二五到二七年的大革命时代中与他共事的国民党人士那里,了解到一些关于周恩来的情况。但是从周恩来自己身上,我后来还了解到更多的情况。他使我感到兴趣,还有一个特别的原因。他显然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背弃古代中国的基本哲学,中庸和面子哲学;无可比拟的吃苦耐劳的能力;无私地忠于

5、一种思想和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精神这一切似乎都包含在这个红军的故事和参加创建红军的一个人的故事中。我暗自想,周恩来一定是个狂热分子,因此我想寻找这必有的神色。但是如果说有这种神色的话,我却没有发觉出来。他谈吐缓慢安详,深思熟虑。 因此,周恩来给我的印象是,他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他态度温和地说出来的话,同国民党宣传九年来诬蔑共产党人是什么“无知土匪”、“强盗”和其他爱用的骂人的话,形成了奇特的对照。不知怎么,当他陪着我走过安静的乡间田埂,穿过芝麻田、沉甸甸地垂着穗的小麦田,回到百家坪去时,他似乎是一点也不像一般所描绘的赤匪。相反,他倒显得真的很轻松愉快,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就

6、像神气活现地仿佛一个大人似的跟在他旁边走的“红小鬼”一样,他的胳膊爱护地搭在那个“红小鬼”的肩上。他似乎很像在南开大学时期演戏时饰演女角的那个青年因为在那个时候,周恩来面目英俊,身材苗条,像个姑娘。(1)结合选文并根据你所了解的关于周恩来的有关事例,说说为什么作者在周恩来身上找不出“狂热分子”该有的神色。(2)选文最后一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何作用?(3)选文画线句说周恩来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请结合原文关于周恩来的介绍来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10分)根据昆虫记完成下列题目。螳螂 蝈蝈 螳螂,是一种美丽的昆虫,它像一位身材修长的少女。在烈日的草丛中,它仪态端庄,严肃半立,前爪

7、像人的手臂一样伸向天空,活脱脱一副很诚心诚意地祷告的姿势。如果单从外表上看,他并不让人害怕,相反,看上去它相当美丽;它有纤细而优雅的姿态,淡绿的体色,轻薄如纱的长翼;颈部是柔软的,头可以朝任何方向自由转动。只有这种昆虫能向各个方面看,真可谓是眼观六路。他甚至还有一个面孔。这一切都构成了这样一个小动物的温柔。螳螂天生就有着一副美丽优雅的身材。螳螂 蝈蝈在窃窃私语。那像是轮滑的响声,很不引人注意,又像是干皱的薄膜弱肉强食的悉窣作响。在这暗哑而连续不断的低音重,时不时发出一阵非常尖锐而急促,近乎金属碰撞般的清脆响声,这便是蝈蝈的歌声和乐段,其余的则是伴唱。绿色蝈蝈(1)昆虫记作者是 (国家)的 (人

8、名)被誉“ ”。(2)作者笔下的螳螂和蝈蝈有什么特点?(3)请对划线句进行赏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4)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关于螳螂的解释(螳螂,昆虫,全身绿色或黄色,头成三角形,活动灵便,触角成丝状,胸部细长,翅两对,前腿呈镰刀状),说说同样是对螳螂的介绍,你更喜欢哪种表达,为什么?5(10分) 塔蓝图拉毒蛛 有一天,我逮到了很多只蜘蛛。为了看一场殊死搏斗的好戏,我挑选出两只已完全发育成热的强壮雄蛛,把它们放进同一只大玻璃罐中。开始,两只蜘妹沿着角斗场走了好几圈,试图避开对手,但是经过最初的试探之后,它们就好像听到了发令枪声一样,现出腾勝杀气。它们并没有马上猛扑上去厮咬,而是仍然保持一段距离,最

9、后竟然都一屁股坐在后腿上。这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胸膛免遭对方攻击。它们相互对峙了大概两分钟,毫无疑问,在这期间彼此焕发了斗。两分钟刚过,几乎同时,两只蜘妹一跃而起,向对方猛扑过去。它们各自舞着长腿缠住对方,强地用上颈的毒牙厮咬。不知是疲劳过度还是依照惯例,角斗暂停了。双方从各自角斗的位置上撤退下来,但是都保持威慑状态。这种情况让我想起了猫之间奇怪的争斗,因为猫在争斗过程中也存在休战状态。当两只塔蓝图拉毒蛛又重新投入角斗时,厮杀更加惨烈。最终,角斗失败的一方会被胜利一方从场心抛出。它必须承受失败的厄运,它的头颇被撕开,成为征服者口中的美食(1)这个片段描写的是一个什么情景?请简要概括。(2)有同学认

10、为结尾的描写有些残忍,特别是对失败的一方,“头颅被撕开,成为别人口中的美食,”描述太过于血腥,也很暴力,应该改一改,这种同类相食的场面最好就别写出来,你认同这一观点吗?三、文言文阅读(20分)6(10分)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乐毅,时人莫许之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建光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与为盟。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 十二年春,亮率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

11、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百姓安居,军无私焉。相持百余日。 是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初,亮自表后主曰:“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无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选自陈寿三国志,有删改)【注】乐毅:乐氏,名毅,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流马: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冢足容棺:墓坑刚够容纳棺材。(1)解释加点词语。时人莫许之也 亮以新遭大丧 亮每患粮不继 是以分兵屯田 (2)翻译下列句子。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3)请结合选文,请简

12、要分析诸葛亮备受推崇的理由。7(10分)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少负气节,沉厚寡言。天资敏悟,强记书传,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学射于周同同射三失,皆中的,以示飞。飞引弓一发,破其筈;再发,又中。同大惊,以所爱良弓赠之。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注释】负,具有。强:擅长于。未冠:没有成年。周同:人名,岳飞的射箭师傅。的:箭靶子。示:给看。筈(ku):箭的尾部。(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沉厚寡言 尤好左氏春秋 飞引弓一发 飞由是益自练习 (2)翻译下列句子。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3)结合选文,请简要分析岳飞为什么能

13、成为一代名将。四、写作(40分)8(10分)小作文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请根据故事原文,写一段描写性的文字,150 字左右。提示:(1)可以描写场面、景物。情感的抒发要有内容,有凭借。(2)根据内容特点和表达需要,运用两种及以上的修辞手法。9(30分)大作文 你留意过自家窗外的景物吗?或许是车水马龙的道路,或许是花木茂盛的园圃,或许是小伙伴们玩耍的场地 以窗外为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不少于500字。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得抄袭、套作。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2018-2019学年浙江省杭州十三中教

14、育集团八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9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古诗默写(20分)1(20分)古诗默写(1)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4)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5)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6)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8)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9)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1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1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1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14)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15)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15、。(16)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17)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18)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19)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20)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默写,根据语境默写相应的句子。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解答】答案:(1)树树皆秋色 (重点字:皆)(2)芳草萋萋鹦鹉洲(重点字:萋)(3)大漠孤烟直(重点字:漠)(4)山随平野尽(重点字:野)(5)谁家新燕啄春泥 (重点字:燕)(6)将以遗所思(重点字:遗)(7)老骥伏枥(重点字:骥)(8)冰霜正惨凄(重点字:凄)(9)松柏有本性(重点字:柏)(10

16、)悠然见南山(重点字:见)(11)感时花溅泪 (重点字:溅)(12)铜雀春深锁二乔(重点字:锁)(13)似曾相识燕归来 (重点字:燕)(14)常记溪亭日暮(重点字:溪)(15)学诗谩有惊人句 (重点字:谩)(16)轻舟短棹西湖好(重点字:棹)(17)凭君传语报平安 (重点字:凭)(18)惟解漫天作雪飞(重点字:惟)(19)可怜夜半虚前席 (重点字:虚)(20)萧鼓追随春社近(重点字:萧)【点评】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尤其不能出现错别字。二、名著阅读(40分)2(10分)根据红星照耀中国,完成下列题目。(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是

17、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2)“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这场军事政变”是指西安事变,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而发动“兵谏”。(3)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武装宣传”指的是工农红军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4)“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进程,如果没有它的两个孪生天才是无法想象的,许多中国人实际上都把他们看作是一个人。毛泽东是这一斗争的冷静的政治头脑

18、;是它的热烈的心,以行动赋予了它的生命。共产党所以能够对红军保持严密的控制,对文职领导的忠诚和服从,是原因之一。从他们以下直到各级指挥员和政治委员没有发生军政势力之间的斗争。他们的联合不是互相竞争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朱德没有任何政治野心,他能接受命令,因此也能发布命令这是革命军队的领导的一个很有价值的因素。【分析】本题考查红星照耀中国的有关内容。红星照耀中国原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

19、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等是书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解答】(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2)“在西安进行的这次军事政变”指西安事变,是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的。(3)从“大迁移”和“武装宣传”,可知这是指工农红这万里长征。被称为“革命的播种机”。(4)红星照耀中国中,展现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贺龙等一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和红军将领。其中“朱毛”被许多中国人看作是“一个人”。答案 (1)西行漫记 埃德加斯诺(2)西安事变 张学良 杨虎城(3)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革命的播种机(4)毛泽东 朱德【点评】文学常识主要是考查考

20、生对课文所涉及到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作品内容、作品人物的识记情况和相关文体知识、文化常识的了解情况。平时要以课文为依托,作相应的知识积累。同时还要与名著阅读配合起来进行。3(10分)阅读片段,完成对应题目。 我一边和周恩来谈话,一边深感兴趣地观察着他,因为在中国,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我感到惊讶。 我从周恩来的一位以前的同学那里,从外国人称为中

21、国“国民革命”的一九二五到二七年的大革命时代中与他共事的国民党人士那里,了解到一些关于周恩来的情况。但是从周恩来自己身上,我后来还了解到更多的情况。他使我感到兴趣,还有一个特别的原因。他显然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背弃古代中国的基本哲学,中庸和面子哲学;无可比拟的吃苦耐劳的能力;无私地忠于一种思想和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精神这一切似乎都包含在这个红军的故事和参加创建红军的一个人的故事中。我暗自想,周恩来一定是个狂热分子,因此我想寻找这必有的神色。但是如果说有这种神色的话,我却没有发觉出来。他谈吐缓慢安详,深思熟虑。 因

22、此,周恩来给我的印象是,他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他态度温和地说出来的话,同国民党宣传九年来诬蔑共产党人是什么“无知土匪”、“强盗”和其他爱用的骂人的话,形成了奇特的对照。不知怎么,当他陪着我走过安静的乡间田埂,穿过芝麻田、沉甸甸地垂着穗的小麦田,回到百家坪去时,他似乎是一点也不像一般所描绘的赤匪。相反,他倒显得真的很轻松愉快,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就像神气活现地仿佛一个大人似的跟在他旁边走的“红小鬼”一样,他的胳膊爱护地搭在那个“红小鬼”的肩上。他似乎很像在南开大学时期演戏时饰演女角的那个青年因为在那个时候,周恩来面目英俊,身材苗条,像个姑娘。(1)结合选文并根据你所了解的关于周

23、恩来的有关事例,说说为什么作者在周恩来身上找不出“狂热分子”该有的神色。(2)选文最后一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何作用?(3)选文画线句说周恩来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请结合原文关于周恩来的介绍来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分析】红星照耀中国对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进行了详细的、中肯的描述。这几段文字,是关于周恩来的描写。文段从周恩来的外貌、出身、经历和性格等方面进行了较详细的描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从容自信的革命领袖的风采。【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分析。“我暗自想,周恩来一定是个狂热分子,因此我想寻找这必有的神色。但是如果说有这种神色的话,我却没有发觉出来。他谈吐缓慢安详,深思熟

24、虑。”这段话,解释了斯诺为什么在周恩来身上找不出“狂热分子”该有的神色的原因。概括这段话,即为本题答案。(2)本题考查描写手法及其作用。“走过安静的乡间田埂,穿过芝麻田、沉甸甸地垂着穗的小麦田,回到百家坪去”是环境描写,“安静”的环境,烘托出周恩来态度冷静、态度温和、从容自信的神态。(3)本题考查文段相关情节的了解。斯诺只所以说周恩来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在原著中有明确的说明,如“周恩来从小接受开明的教育,后来在南方进行多年艰苦斗争,为保苏维埃政权,用步枪、机枪、铁锹对付轰炸机、坦克、装甲车,以财力支援斗争”等,只有读过原著,才能回答这道问题。答案 (1)在周恩来与斯诺的对话中,周恩来谈

25、吐缓慢安详,深思熟虑,他的身上找不出“狂热分子”的神色。(2)运用了环境描写,以乡间田埂、芝麻田、小麦田等,烘托出周恩来的从容自信。(3)周恩来从小接受开明的教育,后来在南方进行多年艰苦斗争,为保苏维埃政权,用步枪、机枪、铁锹对付轰炸机、坦克、装甲车,以财力支援斗争,表现周恩来的英勇不屈,所以说周恩来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点评】这是一道阅读题,前两题可以直接根据文本作答,第三题要注意通读名著红星照耀中国,把握重点人物及事件。4(10分)根据昆虫记完成下列题目。螳螂 蝈蝈 螳螂,是一种美丽的昆虫,它像一位身材修长的少女。在烈日的草丛中,它仪态端庄,严肃半立,前爪像人的手臂一样伸向天空,活

26、脱脱一副很诚心诚意地祷告的姿势。如果单从外表上看,他并不让人害怕,相反,看上去它相当美丽;它有纤细而优雅的姿态,淡绿的体色,轻薄如纱的长翼;颈部是柔软的,头可以朝任何方向自由转动。只有这种昆虫能向各个方面看,真可谓是眼观六路。他甚至还有一个面孔。这一切都构成了这样一个小动物的温柔。螳螂天生就有着一副美丽优雅的身材。螳螂 蝈蝈在窃窃私语。那像是轮滑的响声,很不引人注意,又像是干皱的薄膜弱肉强食的悉窣作响。在这暗哑而连续不断的低音重,时不时发出一阵非常尖锐而急促,近乎金属碰撞般的清脆响声,这便是蝈蝈的歌声和乐段,其余的则是伴唱。绿色蝈蝈(1)昆虫记作者是法国(国家)的法布尔(人名)被誉“昆虫的史诗

27、”。(2)作者笔下的螳螂和蝈蝈有什么特点?(3)请对划线句进行赏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4)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关于螳螂的解释(螳螂,昆虫,全身绿色或黄色,头成三角形,活动灵便,触角成丝状,胸部细长,翅两对,前腿呈镰刀状),说说同样是对螳螂的介绍,你更喜欢哪种表达,为什么?【分析】这两段文字,出自法布尔的昆虫记,说明的对象是螳螂和蝈蝈。两段文字,生动优美,文中的昆虫富有人性味。【解答】(1)本题考查昆虫记的文学常识。昆虫记的作者是法国的法布尔。该书被称为昆虫的史诗。(2)本题考查文段信息的筛选和提取。这两个段落分别描写了螳螂和蝈蝈,它们各自的特点,可以直接引用文中的词句来回答。螳螂的特点,可摘录文

28、中的“仪态端庄”“温柔”“美丽优雅”等词语来概括。蝈蝈的特点,主要从声音来描写的,可摘录文中的“不引人注意”“暗哑而连续不断”“尖锐而急促”等短语来回答。(3)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螳螂,是一种美丽的昆虫,它像一位身材修长的少女。”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螳螂比作少女,对它修长、纤细而优雅、温柔、美丽的身材进行了说明。这种比喻性的语言,更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引起读者兴趣。(4)本题考查文本的比较阅读。昆虫记是文艺性作品,词典是实用性工具书,两者语言风格截然不同。节选的这段文字是生动形象地说明,词典中的解释平实准确,只是干巴巴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缺乏趣味性。显然,昆虫记的这种表达方式更能引起读者

29、阅读兴趣。答案 (1)法国 法布尔 昆虫的史诗(2)作者笔下螳螂的特点是优雅美丽,仪态万方、温柔的特点;蝈蝈的特点是声音不引人注意,喑哑,时而尖锐急促清脆。(3)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螳螂比作少女,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螳螂修长的形态,优雅美丽的特点,使说明文语言更加形象,更吸引读者阅读兴趣。(4)更喜欢昆虫记的表达,词典中的解释平实准确,但趣味性不足,而法布尔的昆虫记更加生动形象,更能表达作者对昆虫的喜爱和赞美。【点评】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是准确、简明、浅显、易懂,其中准确是前提。在这个前提下,语言风格可以是平实的,也可是生动活泼的。5(10分) 塔蓝图拉毒蛛 有一天,我逮到了很多只蜘蛛。为了看一场殊死

30、搏斗的好戏,我挑选出两只已完全发育成热的强壮雄蛛,把它们放进同一只大玻璃罐中。开始,两只蜘妹沿着角斗场走了好几圈,试图避开对手,但是经过最初的试探之后,它们就好像听到了发令枪声一样,现出腾勝杀气。它们并没有马上猛扑上去厮咬,而是仍然保持一段距离,最后竟然都一屁股坐在后腿上。这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胸膛免遭对方攻击。它们相互对峙了大概两分钟,毫无疑问,在这期间彼此焕发了斗。两分钟刚过,几乎同时,两只蜘妹一跃而起,向对方猛扑过去。它们各自舞着长腿缠住对方,强地用上颈的毒牙厮咬。不知是疲劳过度还是依照惯例,角斗暂停了。双方从各自角斗的位置上撤退下来,但是都保持威慑状态。这种情况让我想起了猫之间奇怪的争斗,

31、因为猫在争斗过程中也存在休战状态。当两只塔蓝图拉毒蛛又重新投入角斗时,厮杀更加惨烈。最终,角斗失败的一方会被胜利一方从场心抛出。它必须承受失败的厄运,它的头颇被撕开,成为征服者口中的美食(1)这个片段描写的是一个什么情景?请简要概括。(2)有同学认为结尾的描写有些残忍,特别是对失败的一方,“头颅被撕开,成为别人口中的美食,”描述太过于血腥,也很暴力,应该改一改,这种同类相食的场面最好就别写出来,你认同这一观点吗?【分析】这段文字出自昆虫记,是关于蜘蛛相斗的情节。作者如实地描述了昆虫界的弱肉强食,展现了昆虫界鲜为人知的一面。【解答】(1)本题考查段落内容的概括。这段文字,写了“一场殊死搏斗的好戏

32、”,展现了塔蓝图拉蜘蛛许多不为人知的生活习性。概括时用一句介绍搏斗的双方及场面即可。(2)本题考查对文章结尾的评价。“最终,角斗失败的一方会被胜利一方从场心抛出。它必须承受失败的厄运,它的头颇被撕开,成为征服者口中的美食。”这是真实的结局。对此描写“残忍,血腥,暴力”的看法可以认同,也可以不认同。认为“应该改一改”这种观点的,可从场面描写过于血腥,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分析;认为原文不需要修改的,可从细节描写的手法、或自然界的真实现象来分析。回答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答案 (1)这一片段描写了两只塔蓝图拉蜘蛛惊心动魄的厮杀场面。(2)示例:不认同,这一段是细节描写,通过作者细致的观察、精彩的叙述、

33、细腻的描写,使得塔兰图拉蜘蛛更加细致生动。认同,这段描写过于血腥,不利于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很多场景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点评】说明文信息的筛选、分析、提取这类题,做题时,应首先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有了明确的目的,就有了筛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是正确理解所找信息的内涵,从而进行恰当取舍,避免有所偏颇或答非所问。三、文言文阅读(20分)6(10分)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乐毅,时人莫许之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建光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

34、丧,故未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与为盟。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 十二年春,亮率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百姓安居,军无私焉。相持百余日。 是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初,亮自表后主曰:“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无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选自陈寿三国志,有删改)【注】乐毅:乐氏,名毅,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流马: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冢足容棺:墓坑刚够容纳棺材。(1)

35、解释加点词语。时人莫许之也赞许、赞同亮以新遭大丧因为亮每患粮不继担心是以分兵屯田因此(2)翻译下列句子。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3)请结合选文,请简要分析诸葛亮备受推崇的理由。【分析】译文: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国阳都县人,是汉朝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身高八尺,经常把自己同管仲、乐毅相比,当时人都有不赞同,只有博陵崔州平、颍州徐庶与诸葛亮是好朋友,认为确实如此。 章武三年春,先主在永安病危,把诸葛亮从成都召来,将后事托付给他。建兴元年,后主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建丞相府,设置官属,以处理政事。政事不论大小,都取决于诸葛亮,南中几郡同时起来叛乱,诸葛亮因为新遭国丧,所以还不便发兵征讨

36、,而是姑且先遣使访问吴国,并缔结和亲。于是蜀与吴成为盟国。三年春,诸葛亮率军南征,这年秋天平定了全部叛乱。大量军用物资都由南中供给,国家因而富饶。于是练兵讲武,准备大举北伐。 建兴十二年春天,诸葛亮统率全部大军,由斜谷开出,用流马运输,占据武功县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在渭水之南对垒。诸葛亮经常担忧军粮供应不上,使自己的的大志不能实现,因此分兵屯田,为长期驻兵打下基础,耕垦的蜀兵掺杂在渭水的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居,军队从不扰民以利己。就这样相持了一百多天。 这年八月,诸葛亮病重,死在军中,当时五十四岁。军退之后,宣王仔细观察他安营筑垒的处所,说:“真是天下奇才!”根据诸葛亮的遗命,他被安葬在汉中定军山

37、,利用山作坟,墓坑刚够容纳棺材,以平时穿的衣服放殓,不须陪葬器物。起初,诸葛亮自己上表给后主说:“我在成都有桑树八百株、薄田十五亩顷,子弟的衣食,自有富余。至于我在外任官,没有别的用度,随身衣食,都仰赖公家,不另外经营产业,以增加丝毫财富。到了我死那一天,不使内有剩余的绢帛,外有赢余的钱财,以免辜负陛下。”他死之后,的确正像他所说的那样。【解答】(1)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实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借助于平时的知识积累,因此平时要对文言词语归类记忆。如文言实词可从词类活用、古字通假、古今异义。句意:当时人们都不承认这件事。许:赞许、赞同。句意:诸葛亮因为新遭国丧。以:因为。句意:诸

38、葛亮常常忧虑粮食接济不上。患:担心。句意:因此分兵屯田。是以:因此。(2)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语有:病笃,病重;于,在;属,通“嘱”,“嘱托”;以,把。句意为:先主(刘备)在永安病情加重,把诸葛亮召到成都,把后事嘱托给他。(3)本题考查评价人物形象筛选信息。从“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或“因结和亲,遂与为盟”)及“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可见诸葛亮的文韬武略;从“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的足智多谋;从“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

39、服,不须器物”可见诸葛亮忠君爱国。答案:(1)赞许、赞同;因为;担心;因此(2)先主在永安病情危重(严重),把诸葛亮从成都召来,把后事嘱托(托付)给他。(3)文韬武略:“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足智多谋:“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忠君爱国: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点评】文言实词“顾”的用法:回头看,回头。瞻前而顾后兮(离骚);看。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项脊轩志);探问,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顾惜,顾念,考虑。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苏武传);但,只是。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训俭示康);反而,却。人

40、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7(10分)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少负气节,沉厚寡言。天资敏悟,强记书传,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学射于周同同射三失,皆中的,以示飞。飞引弓一发,破其筈;再发,又中。同大惊,以所爱良弓赠之。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注释】负,具有。强:擅长于。未冠:没有成年。周同:人名,岳飞的射箭师傅。的:箭靶子。示:给看。筈(ku):箭的尾部。(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沉厚寡言很少。尤好左氏春秋喜欢。飞引弓一发拉。飞由是益自练习更加。(2)翻译下列句子。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3)结合选文,请

41、简要分析岳飞为什么能成为一代名将。【分析】参考译文:岳飞,字鹏举,是相州(河南)汤阴人。(岳飞)年少时就具有气节,沉稳忠厚,很少说话。天资敏捷聪慧悟性好,能清楚地记住(许多)书与传。尤其喜好左氏春秋及孙武、吴起的兵法。家里比较清贫,拾木柴作为火烛照明。背诵复习一直到天亮都不睡觉。(岳飞)天生就有非常大的力气,不到二十岁,能挽起三百斤的弓剑。(岳飞)向周同学习射箭,周同能同时发射三支箭都能射中箭靶子,以此做给岳飞看;岳飞拉开弓射一箭(就)穿透了靶子,再次发一箭又中。周同大吃一惊,把自己所喜爱的好弓箭送给岳飞。岳飞于是就练习得更勤快,全部得到了周同的箭术。【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

42、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句意为:沉稳忠厚,很少说话。寡:很少。句意为:尤其喜好左氏春秋。好:喜欢。句意为:岳飞拉开弓射一箭。引:拉。句意为:岳飞于是就练习得更勤快。益:更加。(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注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注意重要的词语:“薪”木柴。旦,早晨。寐,睡觉。这句话的意思是:(岳飞)家里比较清贫,拾木柴作为烛火照明,背诵复习一直到天亮都不睡觉。(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解题思路是先梳理短文大意,抓住关键语句进行分析和概括。结合短文内容“少负气节”“天资敏悟”“诵习达旦,不寐”“飞由是

43、益自练习”,可以从“年纪小志向远大”“天资聪慧”“勤奋刻苦”等几方面来分析概括。答案:(1)很少 喜欢 拉 更加(2)(岳飞)家里比较清贫,拾木柴作为烛火照明,背诵复习一直到天亮都不睡觉。(3)少有大志,天资聪慧;勤奋刻苦。【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引用原文句子回答;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四、写作(40分)8(10分)小作文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请根据故事原文,写一段描写性的文字,150 字左右。提示:(1)可以描写场面、景物。情感的抒发要有内容,

44、有凭借。(2)根据内容特点和表达需要,运用两种及以上的修辞手法。【分析】本篇小作文,是要求根据唐诗牧童来写一段描写性的文字。解答这个题要对这首诗的内容、情感有一定的理解,然后才能写好此文。这篇诗歌的意思是:辽阔的草原像被铺在地上一样,四处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晚霞时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来完成这篇作文。【解答】改写一: 在广阔无边的原野上,绿茵茵的烟草遍布其上,高低起伏,就像在快乐地舞蹈。轻柔的晚风吹拂着野草,发出“刷刷”的声音,那声音是多么悦耳,多么动听,仿佛是一首优美的钢琴曲。 白天去放

45、牛的牧童还没有回来,却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牧童那悠扬飘逸的笛声,愈来愈近,弃去那一阵天的疲劳,使人浑身顺服,心中的烦恼顿时无影无踪。牧笛声时断时续,隐隐约约地随风飘来,令人回味无穷。 随着轻快的笛声,牧童骑着黄牛回家了。等牧童吃饱饭后,已是黄昏之后,夕阳就快落山了。牧童也不脱蓑衣,躺在柔软的草地上。在皎洁的月光下,牧童若有所思的望着明月,明天还能这么惬意吗?想着想着,便进入了梦乡 不脱蓑衣的牧童,静静地躺在草地上,与月光融成了一色改写二: 绿草如茵,铺满广阔的田野,一望无垠青翠的草,在阳光照射下显得生机勃勃,翠色欲流,仿佛是一条翠绿色的地毯。这地毯可真大,大得望不到边,以至于把整个草原笼罩。 晚风如一条飘动的丝带,舞着,时不时从脸上拂过,给人一种清爽之感。在晚风中,偶尔有三四声牧笛,悠扬,悦耳,在原野上徘徊不断。 牧童归来了,他悠闲地散着步,心里想着刚刚想用过的美食。夕阳是个吝啬鬼,收起了他那最后一点金子。黄昏之后,月光洒满了大地,给万物披上银装。 牧童躺在草地上,对他来说,这就是最舒服的“床”了。月光当作帐,知了的叫声当作催眠曲,蓑衣当作被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月考试卷 > 八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