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分层训练31化学实验仪器和基本操作鲁科版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11548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分层训练31化学实验仪器和基本操作鲁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分层训练31化学实验仪器和基本操作鲁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分层训练31化学实验仪器和基本操作鲁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分层训练31化学实验仪器和基本操作鲁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分层训练31化学实验仪器和基本操作鲁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课时分层训练(三十一)化学实验仪器和基本操作(建议用时:45分钟)A级基础达标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锥形瓶可用作加热的反应器B室温下,不能将浓硫酸盛放在铁桶中C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会使溶液浓度偏低D用蒸馏水润湿的试纸测溶液的pH,一定会使结果偏低AB项,室温下,铁遇浓H2SO4钝化,浓H2SO4可以放在铁桶中;C项,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D项,对于酸性溶液,结果偏高,中性溶液,无误差。2(2016全国卷)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实验操作A配制稀硫酸先将浓硫酸加入烧杯中,后倒入蒸馏水B排水法收集KMnO4分解产生的O2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C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备

2、纯净Cl2气体产物先通过浓硫酸,后通过饱和食盐水DCCl4萃取碘水中的I2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层,后从上口倒出水层DA项,稀释浓H2SO4时,应将浓H2SO4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入浓H2SO4中,以免发生液滴飞溅。B项,加热KMnO4制取O2,实验结束时应先撤导管,后熄灭酒精灯,否则水会倒吸,炸裂试管。C项,制备纯净Cl2时,应先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HCl气体,再通过浓H2SO4干燥气体。D项,萃取操作时,先从下口放出有机层,再从上口倒出水层,操作正确。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称取2.0 g NaOH固体,先在托盘上各放1张滤纸,然后在右盘上添加2 g砝码,

3、左盘上添加NaOH固体BNH4F水溶液中含有HF,因此NH4F溶液不能存放于玻璃试剂瓶中C金属汞一旦洒落在实验室地面或桌面时,必须尽可能收集,并深埋处理D盛放氯水应用带橡胶塞的细口玻璃瓶BA项,NaOH有腐蚀性,不能放在滤纸上称量,应该在烧杯等仪器中称量,错误;氢氟酸能腐蚀玻璃,B项正确;金属汞一旦洒落在实验室地面或桌面,应加硫黄粉处理,C项不正确;氯水具有强氧化性能腐蚀橡胶,D项不正确。4(2017全国卷)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导学号:95160349】目的操作A取20.00 mL盐酸在50 mL酸式滴定管中装入盐酸,调整初始读数为30.00 mL后,将剩余盐酸放入锥形瓶B

4、清洗碘升华实验所用试管先用酒精清洗,再用水清洗C测定醋酸钠溶液pH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D配制浓度为0010 molL1的KMnO4溶液称取KMnO4固体0.158 g,放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B刻度以下部分还有盐酸,实际放入锥形瓶内的盐酸体积大于20.00 mL,A错;碘易溶于酒精,所以可用酒精清洗碘,又因为酒精与水互溶,所以再用水清洗可洗净,B对;将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相当于稀释溶液,会造成醋酸钠溶液pH偏低,应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干燥的pH试纸上,C错;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应在烧杯中溶解固体,冷却至室温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D错。5(2

5、015山东高考)进行化学实验时应强化安全意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B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竖直向上C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D制备乙烯时向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加入碎瓷片DA.钠着火时应该用沙土盖灭,不能用泡沫灭火器,主要是因为钠燃烧生成Na2O2,Na2O2与CO2、H2O反应生成的O2有助燃作用。B.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否则会使生成的水倒流,炸裂试管。C.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迅速用大量水冲洗,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因为氢氧化钠溶液具有腐蚀性。D.制备乙烯时向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加入碎瓷片,可防止液体暴

6、沸。6实验是研究化学的基础,下列图中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CA选项,SO2能与碱性物质反应,不能用碱石灰干燥;B选项,氧气比空气的密度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选项,向右拉针筒活塞,装置内气压减小,长颈漏斗管中液面下降,正确;D选项,导管直接插入稀H2SO4中,起不到防倒吸的作用,不正确。7进行化学实验要注意实验安全,正确的实验操作是获得正确的实验结果和保障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图中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导学号:95160350】C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A错误;稀释浓硫酸应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B错误;称量NaOH固体时不能直接放在纸片上(因NaOH固体

7、具有腐蚀性且易潮解),D错误。8(2018天津模拟)下列关于各实验装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导学号:95160351】A图可用于实验室制取NH3或O2B可用从a处加水的方法检验图装置的气密性C实验室可用图的方法收集Cl2或NH3D利用图装置制硫酸和氢氧化钠,其中b为阴离子交换膜,c为阳离子交换膜C从短管进气体,收集的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9。故Cl2不能收集。9根据常见仪器的特点及使用注意事项回答下列问题:(1)现有如图所示A、B、C、D四种仪器,写出名称:A_,B._,C._,D._。(2)“磨砂”是增加玻璃仪器密封性的一种处理工艺,可使仪器不漏液或不漏气。在下列仪器中:试管分液漏斗

8、细口试剂瓶广口试剂瓶集气瓶滴瓶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肯定用不到“磨砂”处理的有_(填编号)。(3)以下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定量仪器:a量筒b容量瓶c滴定管d托盘天平其中标有仪器使用温度的是_(填编号)。实验时用来精确量取液体的是_(填编号)。使用前要检查仪器是否漏液的是_(填编号)。(4)玻璃棒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四种:搅拌、引流、蘸取溶液、转移固体。不同实验中其作用可能不完全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A在“用无水碳酸钠配制100 mL 0.12 molL1的碳酸钠溶液”的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填编号)。B在“用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盐酸、水等试剂除去粗盐中的Mg2、Ca2、SO

9、等杂质离子以制得纯净的食盐水”的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可能是_(填编号)。【解析】(2)“磨砂”使仪器不漏液或不漏气。玻璃仪器在磨口处都采用了磨砂工艺,如分液漏斗的活塞处,试剂瓶(集气瓶、滴瓶)的瓶口,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处等。(3)量筒、容量瓶、滴定管等都标有使用温度;量筒是粗略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容量瓶是定容仪器,滴定管是精确量取液体的仪器;容量瓶和滴定管在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答案】(1)圆底烧瓶分液漏斗锥形瓶酸式滴定管(2)(3)abccbc(4)A.BB级专项突破10用如图装置(加热及夹持仪器已略去)进行的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利用装置可以验证Na2O2与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B

10、装置可用于收集H2、CO2、Cl2、HCl、NO2C利用装置制取SO2,并验证其还原性D利用装置验证KHCO3和K2CO3的热稳定性,X中应放的物质是K2CO3D若右边烧杯中有气泡产生,则说明Na2O2与水的反应为放热反应,A项能达到实验目的;收集气体时若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则b口进a口出,若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密度,则a口进b口出,B项能达到实验目的;大试管中Cu与浓硫酸反应生成SO2气体,若小试管中酸性KMnO4溶液退色,则证明SO2具有还原性,C项能达到实验目的;X中应放的物质是KHCO3,D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11下列气体发生装置,当加入适当的块状固体和液体时不具有固液即时分离功能的是(

11、)DD装置无法控制固体与液体分离开。12现有下列仪器或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导学号:95160352】(1)仪器的名称是_,的名称是_。(2)用上图仪器组装成气体发生装置。用KClO3和MnO2加热制O2应选的装置是_(填字母);用H2O2与MnO2制O2,并控制产生O2的速率,应选_(填字母)。(3)若用装置X进行“排空气法”收集制取的O2,氧气应从_(填“b”或“c”)端导入。若瓶中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填“b”或“c”)端导入。 X(4)若用F装置进行CO还原Fe2O3的实验,实验室制取CO的方法一般采取甲酸脱水法(HCOOHCOH2O),用纯净的CO完成该实验。除F

12、、X外还需要的装置有_,X中应加入的试剂是_,X与其他导管连接的顺序是_(填导管口的序号);实验时,a处可能的现象为_;F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_。【解析】(4)甲酸脱水所用试剂为液体,且需加热,故生成CO的装置需要D、G,且X的作用是干燥CO,故X中装有浓H2SO4。CO有毒,应收集起来。【答案】(1)长颈漏斗分液漏斗(2)AEBD(3)cb(4)DG浓硫酸dcbe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收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防止污染13(2018淄博模拟)已知硫酸铜加热分解生成CuO、O2、SO2和SO3(g)。通过测定产生的三种气体的量可确定该反应的方程式。实验用到的仪器如图所示。有关操作和结果如下(已知:HHS

13、O=SO2H2O)。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无水CuSO4固体充分加热到完全分解。实验后测得装置F总质量比实验前减少了0.96 g(忽略水蒸气的损失和SO2的溶解)。干燥管C在实验后质量增加3.84 g。由量筒中水的体积,折算出标准状况下相应气体的体积为224 mL。试回答下列问题: 【导学号:95160353】(1)装置C的作用是_,装置F的作用是_。(2)使用上图所给仪器装置(可重复使用),按从左到右的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顺序为_。(填序号)(3)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请通过计算,推断出该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解析】(1)(3)已知硫酸铜加热分解生成CuO、O2、SO2

14、和SO3,根据题中所给各仪器的特点及所盛装的药品可知,实验过程为无水CuSO4固体在A装置中加热分解,所得混合气体中有O2、SO2和SO3(g);将混合气体通过F装置,发生反应SO3(g)2NaHSO3=Na2SO42SO2H2O,此时混合气体(SO2和O2)中会带入水蒸气,需要经过装置D进行干燥处理;将混合气体通过C装置,碱石灰吸收SO2后,就得到纯净的O2;最后利用排水法测量混合气体中O2的量,为减少实验误差,C装置和E装置之间要连接除水蒸气的装置(C或D装置均可)。(4)设F装置中参加反应的SO3的物质的量为x mol,则生成的SO2为2x mol,故642x80x0.96,解得x0.0

15、2。干燥管C吸收的是分解产生的SO2和F中反应得到的SO2,则分解产生的SO2的物质的量为0.02 mol。量筒中水的体积为分解生成的氧气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224 mL,则分解得到的O2的物质的量是0.01 mol。根据分解生成的n(SO3)0.02 mol、n(SO2)0.02 mol、n(O2)0.01 mol,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配平方程式为4CuSO4,4CuO2SO32SO2O2。【答案】(1)吸收SO2吸收SO3(2)(或)(3)SO3(g)2NaHSO3=Na2SO42SO2H2O(或SO3H2O=H2SO4、H2SO42NaHSO3=Na2SO42SO22H2O)(

16、4)4CuSO44CuO2SO32SO2O2C级能力提升14如图为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3的部分装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a通入CO2,然后b通入NH3,c中放碱石灰Bb通入NH3,然后a通入CO2,c中放碱石灰Ca通入NH3,然后b通入CO2,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Db通入CO2,然后a通入NH3,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C由于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小,而氨气极易溶于水,因此先通入氨气,然后再通入CO2;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需要防止倒吸,因此a通入NH3,b通入CO2。氨气是碱性气体需要稀硫酸吸收多余的氨气。15用装置甲、乙、丙和乳胶管组成一套装置(气密性已检查),可用于制取并收集NH

17、3或HCl气体。可供选择的液体试剂有浓硫酸、浓盐酸、浓氨水,丙中试剂为紫色石蕊试液。甲 乙丙请回答下列问题: 【导学号:95160354】(1)若制取某气体的过程中,丙中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且烧瓶中的试剂A与分液漏斗中的试剂B均为无色液体,则试剂A为_,制取该气体利用了B的性质有_、_。通过丙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或变蓝,说明乙中气体已集满。若石蕊试液变蓝,则烧瓶甲中应加入的固体试剂A为_;(2)若在乙中收集氨气,气体流经装置的顺序是a_d(填接口代号)。【解析】(1)根据丙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可知制备的气体为氯化氢。因浓硫酸稀释时放出大量的热,故A为浓盐酸。若石蕊试液变蓝可知制备的气体为氨气,故固

18、体A为NaOH或CaO或碱石灰,B为浓氨水。(2)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故连接为acbd。【答案】(1)浓盐酸吸水性溶于水放出大量热NaOH(或CaO或碱石灰)(2)cb1(2018朝阳区模拟)用灼烧法证明海带中含有碘元素,各步骤选用的实验用品不必都用到的是()选项实验步骤实验用品A步骤1:将海带灼烧灰化B步骤2:将海带灰溶解、过滤C步骤3:氧化滤液中的ID步骤4:检验碘元素C氧化滤液中的I不用容量瓶。2(2016襄阳调研)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选项实验结论A浓氨水碱石灰AgNO3溶液AgOH具有两性B浓硝酸Na2CO3Na2SiO3溶液非金属性:氮碳硅C浓硫酸蔗糖溴水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D稀盐酸Na2SO3Ba(NO3)2溶液SO2与可溶性钡盐溶液反应均可以生成白色沉淀CA项,只能证明氢氧化银溶于氨水,A项错误;B项,挥发出来的HNO3也与硅酸钠反应,不能证明非金属性:CSi,B项错误;C项,浓硫酸使蔗糖脱水炭化,浓硫酸与C反应生成CO2、SO2,C项正确;D项,SO2与氯化钡溶液混合不会生成白色沉淀,SO2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是因为NO(H)表现强氧化性,最终生成硫酸钡沉淀,D项错误。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化学 > 化学高考 > 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