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锦绣中学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10896 上传时间:2019-12-20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锦绣中学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8-2019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锦绣中学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18-2019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锦绣中学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18-2019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锦绣中学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18-2019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锦绣中学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8-2019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锦绣中学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一、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12分)1(12分)古诗文默写。(1)青青子衿, 。纵我不往, ?(子衿诗经郑风)(2) ,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3)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5)无意苦争春, 。(陆游卜算子咏梅)(6) ,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7)蒹葭萋萋, 。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8)卖炭翁中表现卖炭翁矛盾心理的诗句是 , 。2(3分)下列字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A枷锁(su) 懈怠

2、(xi) 戛然而止 纷至踏来B羁绊(pn) 萦绕(yng) 亭台楼阁 穿流不息C斡旋(w) 追溯(s) 销声匿迹 不知所错D褶皱(zh) 妩媚(w) 怒不可遏 接踵而至3(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唱着毕业的骊歌,回眸初中生活的阴晴雨雪,七彩校园里回响着我们青春的誓言和浓浓的师生情谊。B中国不仅有发展“一带一路”这一宏大倡议的决心,也有实现这一美好蓝图的能力。C据业内专家估算,仅在我国,未来5年内大数据人才缺口就将超过130万人以上。D由于电影摔跤吧,爸爸以真情动人,使它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深受广大观众赞誉。4(3分)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

3、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B庄子,名周,是战国时期哲学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C法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顾拜旦,终生倡导奥林匹克精神,被誉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D延安,曾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延安精神”的发源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就是延安精神之一。三、古诗文阅读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1)下列对诗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送别诗,“望”字将离别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州”联系起来,写景气势宏伟。B颔联写对友人的

4、安慰:彼此处境相同,感情一致。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C尾联承上作结:青春年少,当奋发有为,不会面临“歧路”而泣下沾巾。D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表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真挚的情意和对友人的深情。(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说说这两句诗好在哪里。6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列各题。【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乙】唐玄宗以韩休为门下侍郎,同平章

5、事休为人峭直,不干荣利。及为相,甚允时望。上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小有过差,辄谓左右曰:“韩休知否?”言终,谏疏已至。上常临镜,默默不乐。左右曰:“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上叹曰:“吾貌虽瘦,天下必肥。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选自涉史随笔)【注释】门下侍郎:官职名,为皇帝近侍。同平章事:官职名,与中书、门下协商处理政务。允:符合(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选贤与能 女有归 及为相 上常临镜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3)下列加点的字与“大道之行也”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B祗辱于奴隶人

6、之手C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D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4)在【甲】【乙】两文中,谈到大同社会,他们提出了什么相同的观点?7阅读下面文段,回答下列各题。每年春天和秋天,人类会惊奇地仰望着天上那些成群结队、遮天蔽日而又神秘莫测的旅客候鸟。经过亿万年的自然进化,候鸟形成了每年在繁殖地与越冬地之间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往返迁徙的独特习性。全世界9000多种鸟类中,超过三分之一的鸟都是候鸟,每年迁徙的候鸟数量可达100亿只以上。同一季节,随着纬度的改变,气温会产生梯度性的变化,特别是北半球的大块土地在冬季被冰雪封盖,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的许多鸟类不得不越过赤道,飞到南半球越冬。正因为这个原因,大多

7、数候鸟的迁徙路线都呈南北方向,在北半球尤其明显。人们用多种方法观测候鸟的飞行路线,如望远镜观察、雷达探测、给鸟涂颜料和环志等,其中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是环志法。环志法是将金属或塑料做成脚环(或颈环、翅环),刻上环志国家、单位和编码,将环固定在候鸟的腿部(或其他部位),做好记录,将鸟放飞后,期望通过再次观测到它或回收脚环,这样能更好地了解被环志的鸟儿迁徙的时间、路线等数据。随着卫星应用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也在探索在大型候鸟身上安装小型无线电信号发射器,通过定向接收机接收信号来观测候鸟的行踪。经过长期监测,鸟类学家认为全世界候鸟迁徙路线主要有以下几条:东亚澳大利亚、中亚印度、西亚东非、黑海地中海、大

8、西洋美洲、密西西比美洲和太平洋美洲。这些迁徙路线就如一条条“高速公路”,任由鸟儿们飞来飞去,前往各自的目的地。在迁徙的过程中,鸟类展示了非凡的智慧。硫磺鹀是美国东部随处可见的一种鸣禽,每年秋季,它们都会飞行3800千米,到达越冬地墨西哥南部、巴拿马等地。让人惊奇的是,它们是以星星为标记进行迁徙的。具体用来判断方位的是北极星中心约35以内的北方天空,也就是说,在这个区域的大熊座、小熊座、天龙座、仙女座、仙后座等都是它们的路标,其卓越的导航本领让科学家惊叹不已。白颊林莺,从加拿大迁往南美洲时需要面对飞行路线的选择:如果沿着美国海岸南下,经墨西哥、中美洲再到南美洲,就会减少死亡的可能,但路途遥远。然

9、而,这些小鸟的选择是直接勇敢的飞越大西洋,并有规律地停留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的某些岛屿上休息。另外,白颊林莺还会选择好的天气和合适的风向,以使旅途更舒适,真是有勇有谋。对候鸟来说,迁徙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有乐趣。它们在迁徙途中要遇到许多想象不到的困难:飞过大洋、翻越高山、穿越云层、迎着暴风雨、遭遇天敌,还有被人类捕食的危险比如从英国出发的家燕,首先飞越英吉利海峡,穿过法国的比利牛斯山脉,跨过地中海,途经撒哈拉沙漠,再抗击热带风暴的袭击,抵达刚果的雨林,最后到达南非。经过超过10000千米、长达4个月的旅程,只有大约一半的成年个体能够存活下来。这是多么悲壮的旅程啊!迁徙无疑是候鸟生活中最大的“冒险

10、事业”,每年都会有无数的候鸟永远无法到达它们的目的地。但是,它们仍然会沿着一定的路线,春来秋往,从不失信。迁徙对候鸟来说,是使命,是责任,是一种承诺。(选自百科知识,有改动)(1)根据选文内容填空。选文段从候鸟迁徙的原因、A 、候鸟迁徙的路线、B 、C 五个方面依次介绍了候鸟迁徙的知识。(2)第段画线句子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对选文内容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中“高速公路”“冒险事业”等词,使说明显得生动而有情趣。B随着卫星应用技术的发展,有些国家的科学家已经通过定向接收机接收信号来观测候鸟的行踪。C白颊林莺在选择飞行路线时显得有勇有谋,它们选择直接勇敢地飞越大西洋,还会

11、选择好的天气和合适的风向。D作者对候鸟迁徙中表现出来的勇气、守信、责任是肯定和赞美的。8阅读文章,回答下列各题。鉴赏家汪曾祺 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陶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 叶三是个卖果子的。他专给大宅门送果子。到了什么节令送什么果子都是一定的。他的果子不用挑,个个都是好的。他的果子都是原装。四乡八镇,哪个园子里,什么人家,有一棵出名的好果树,他都知道,而且和园主打了多年交道,熟得像亲家一样了立春前后,卖青萝卜。“棒打萝卜”,摔在地下就裂开了。杏子、桃子下来时卖鸡蛋大的香白杏,白得一团雪,只嘴儿以下有一根红线的“一线红”蜜桃。再下来是樱桃,红的像珊瑚,白的像玛瑙。端午前后,枇杷。夏天卖瓜。七八

12、月卖河鲜:鲜菱、鸡头、莲蓬、花下藕。卖马牙枣、卖葡萄。重阳近了,卖梨:河间府的鸭梨、莱阳的半斤酥,还有一种叫做“黄金坠儿”的香气扑人个儿不大的甜梨。菊花开过了,卖金橘,卖蒂部起脐子的福州蜜橘。入冬以后,卖栗子、卖山药(粗如小儿臂)、卖百合(大如拳)、卖碧绿生鲜的檀香橄榄。他还卖佛手、香橼。人家买去,配架装盘,书斋清供,闻香观赏。 不少深居简出的人,是看到叶三送来的果子,才想起现在是什么节令了的。 叶三五十岁整生日,老大老二都提出爹不要走宅门卖果子了,他们养得起他。 叶三有点生气了:“嫌我给你们丢人?我给这些人家送惯了果子。就为了季四太爷一个人,我也得卖果子。” 季四太爷即季陶民。他大排行是老四

13、,城里人都称之为四太爷。 叶三真是为了季陶民一个人卖果子的。他给别人家送果子是为了挣钱,他给季陶民送果子是为了爱他的画。 季陶民有一个脾气,画一张画要喝二斤花雕,吃半斤水果。 叶三搜罗到最好的水果,总是首先给季陶民送去。 季陶民每天一起来就走进他的小书房画室。叶三不须通报,一来就是半天。季陶民画的时候,他站在旁边很入神地看,专心致意,连大气都不出。有时看到精彩处,就情不自禁地深深吸一口气,甚至小声地惊呼起来。凡是叶三吸气、惊呼的地方,也正是季陶民的得意之笔。季陶民从不当众作画,他画画有时是把书房门锁起来的。对叶三可例外,他很愿意有这样一个人在旁边看着,他认为叶三真懂,不是假充内行,也不是谀媚。

14、 季陶民最讨厌听人谈画。他很少到亲戚家应酬。实在不得不去的,他也是到一到,喝半盏茶就道别。因为席间必有一些假名士高谈阔论。但是他对叶三另眼相看。 叶三只是从心里喜欢画,他从不瞎评论。季陶民画完了画,钉在壁上,自己负手远看。有时会问叶三:“好不好?” 叶三大都能一句话说出好在何处。 季陶民画了一幅紫藤,问叶三。 叶三说:“紫藤里有风。”“唔!你怎么知道?”“花是乱的。”“对极了!” 季陶民提笔题了两句词:“深院悄无人,风拂紫藤花乱。” 季陶民最爱画荷花。有一天,叶三送了一大把莲蓬来,季陶民一高兴,画了一幅墨荷,好些莲蓬。画完了,问叶三:“如何?” 叶三说:“四太爷,你这画不对。”“不对?”“红花

15、莲子白花藕你画的是白荷花,莲蓬却这样大,莲子饱,墨色也深,这是红荷花的莲子。”“是吗?我头一回听见!” 季陶民于是展开一张八尺生宣,画了一张红莲花,题了一首诗:“红花莲子白花藕,果贩叶三是我师。惭愧画家少见识,为君破例著胭脂。” 季陶民送了叶三很多画,都是题了上款的。有时季陶民给叶三画了画,说:“这张不题上款吧,你可以拿去卖钱,有上款不好卖。”叶三说:“题不题上款都行。不过您的画我一张也不卖!” 十多年过去了。季陶民死了。叶三已经不卖果子,但是他四季八节,还四处寻觅鲜果,到季陶民坟上供一供。 季陶民死后,他的画价大增。大家知道叶三手里有很多季陶民的画,都是精品。很多人想买叶三的藏画。叶三说:“

16、不卖。” 有一天,有一个外地人来拜望叶三,因为是远道来的,叶三只得把画拿出来。客人非常虔诚,要了清水洗了手,焚了一炷香,还先对画轴拜了三拜,然后才展开。他一边看,一边不停地赞叹:“喔!喔!真好!真是神品!” 客人要买这些画,要多少钱都行。 叶三说:“不卖。”客人只好怅然而去。 叶三死了。他的儿子遵照父亲的遗嘱,把季陶民的画和父亲一起装进棺材里,埋了。(1)叶三是个“卖果子的”,作者在文章开篇却说全县“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你赞同这种看法吗?为什么?(2)根据语境,回答括号中的问题。季陶民画的时候,他站在旁边很入神地看,专心致意,连大气都不出。有时看到精彩处,就情不自禁地深深吸一口气,甚至小声地

17、惊呼起来。(这句话是前后矛盾吗?为什么叶三一开始“连大气都不出”,后面却“情不自禁地深深吸一口气”“小声地惊呼起来”?)有一天,有一个外地人来拜望叶三,因为是远道来的,叶三只得把画拿出来。(能否把“只得”去掉,为什么?)(3)请简要分析小说主人公叶三的性格特点。(4)对课文内容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论是绘画艺术,还是在性情上,鉴赏家叶三和大画家季陶民都可谓是惺惺相惜。B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唔!你怎么知道?”中,“唔”表示惊讶,从这一句的“!”和下文的“对极了!”中可看出季陶民的惊讶之情。C这篇小说语言华丽,使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运用比喻的手法写樱桃,还写了各个节令的不同果子。D这篇小说

18、的情节没有什么大的波澜,只是交代了叶三卖果子、看季陶民作画、不卖画三个情节,平淡却自然熨帖。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众所周知,博物馆作为收藏、研究、展示历朝历代文物遗存的地方,不仅仅具有游览、观赏的价值和意义,还起着传承、普及、弘扬传统历史文化的作用,是让国民更好地了解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人文精神等不可替代的场所。从这个角度来说,博物馆里面收藏的每件文物,都是一段历史的浓缩,都是一种文化的结晶。材料二:随着被称为中国版“博物馆奇妙夜”国宝探秘节目国家宝藏走红,原本“高冷”的博物馆一下子成为市民热捧的旅游“打卡目的地”。某在线旅游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自去年12月初以来,通

19、过“博物馆”搜索大城市旅游产品的游客上升了50%另有数据显示,上海125家各类博物馆中,已有96家全年免费开放。元旦小长假上海各类博物院参观的人数较平时有了大幅度增加。 但是,除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因为特殊的历史文化原因常年受国内外游客追捧之外,其他不少中小城市的地方性博物馆却大都是旅行社所开发旅游线路上的冷门,鲜有游客主动选择把某个博物馆当作自己的旅游目的地。材料三:(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国家宝藏节目走红,博物馆成为旅游“打卡目的地”,更多民众自觉学习历史文化。B北京凭借它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博物馆受到国内外游客的追捧。C收藏文物的博物馆,是历史文化

20、的载体,还担负传承、普及、弘扬文化的责任。D只要改变博物馆自身的管理及展示方式,就能让公众愿意走进博物馆。(2)阅读材料三,说说目前博物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3)为了给正在形成的“博物馆热”再添一把“火”,请你结合材料二给博物馆提两条建议。10阅读名著回答问题(1)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傅雷家书是一本普通而又奇特的书。这些家书中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 保尔的一生中有三位非常重要的女性,他的初恋情人冬妮娅,在铁路总工厂任共青团书记时认识的达雅,以及他的妻子丽达。 (2)“红色经典”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精神坐标,其厚重感与担当意识在现实生活中依然富有生命力

2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他身上凝聚的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是什么?四、写作。11根据要求作文 在生命的长河中,时光留下的印记,都可能成为“淡淡的美丽”,成为“一抹动人的青葱”,可以使你的人生“富有”。请从一张照片、一首曲子、一份文字、一件来自大自然的物品 根据你对“印记”的感受,以“印记”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除诗歌外,体裁不限,字数600字以上。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得抄袭,不得套作。2018-2019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锦绣中学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12分)1(12分)古诗文默写

22、。(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子衿诗经郑风)(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3)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诗经关雎)(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5)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卜算子咏梅)(6)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7)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蒹葭)(8)卖炭翁中表现卖炭翁矛盾心理的诗句是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古诗词文默写能力。解答此题,平时积累是关键,即在平时的

23、学习过程中,在理解的基础上多背诵,通过抓重点字词多练写,多积累。【解答】答案:(1)悠悠我心,子宁不嗣音(注意“嗣”的正确书写)(2)气蒸云梦泽(3)寤寐求之(注意“寤寐”的正确书写)(4)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注意“突兀”的正确书写,“见”不要写成“现”)(5)一任群芳妒(“妒”要书写正确)(6)挥手自兹去(7)白露未晞,在水之湄(注意“晞”和“湄”的正确书写)(8)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点评】解答此题,要复习好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

24、别字。2(3分)下列字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A枷锁(su) 懈怠(xi) 戛然而止 纷至踏来B羁绊(pn) 萦绕(yng) 亭台楼阁 穿流不息C斡旋(w) 追溯(s) 销声匿迹 不知所错D褶皱(zh) 妩媚(w) 怒不可遏 接踵而至【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解答】A“纷至踏来”的“踏”应为“沓”;B“绊(pn)”应读“bn”“穿流不息”的“穿”应为“川”;C“不知所错”的“错”应为“措”;D全部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就得注意平时积累容易读错的字和多音字的正确读音,平

25、时的学习中也要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同时还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判断。3(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唱着毕业的骊歌,回眸初中生活的阴晴雨雪,七彩校园里回响着我们青春的誓言和浓浓的师生情谊。B中国不仅有发展“一带一路”这一宏大倡议的决心,也有实现这一美好蓝图的能力。C据业内专家估算,仅在我国,未来5年内大数据人才缺口就将超过130万人以上。D由于电影摔跤吧,爸爸以真情动人,使它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深受广大观众赞誉。【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

26、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解答】A动宾搭配不当,改为“七彩校园里回响着我们青春的誓言,充满着浓浓的师生情谊”;B正确;C语义重复,去掉“超过”或“以上”;D缺少主语,去掉“由于”或“使”。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注意把握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平时在语言表达中,要注意病句的发生。4(3分)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B庄子,名周,是战国时期哲学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C法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顾拜旦,终生倡导奥林匹克精神,被誉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D延安,曾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

27、,是“延安精神”的发源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就是延安精神之一。【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解答】ACD都正确;B有误,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故选:B。【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三、古诗文阅读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1)下列对诗歌鉴赏不正确的

28、一项是BA这是一首送别诗,“望”字将离别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州”联系起来,写景气势宏伟。B颔联写对友人的安慰:彼此处境相同,感情一致。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C尾联承上作结:青春年少,当奋发有为,不会面临“歧路”而泣下沾巾。D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表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真挚的情意和对友人的深情。(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说说这两句诗好在哪里。【分析】本题考查诗歌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意在慰勉友人勿在离别之时悲哀。首联描画出送别地与友人出发地的形势和风貌,隐含送别的情意,严整对仗;颔联为宽慰之辞,点明离别的必然性,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颈联奇峰突起,高度地概

29、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尾联点出“送”的主题,而且继续劝勉、叮咛朋友,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B项“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有误,没有悲伤之情。此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此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其余表述正确。故选B。(2)本题考查诗句赏析。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把前面淡淡的伤离情绪一笔荡开。诗人设想别后:只要我们声息相通,即使远隔天涯,也犹如近在咫尺。远离分不开真正的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地角也

30、如同近在邻居一样,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诗人高尚的志趣远远超出流俗的常情,诗人广阔的襟怀真的可以囊括世界;这两行名句发出的光亮简直要使一切送别诗黯然失色。诗的气势到此又掀起更大的波澜,这与一般的送别诗情调不同,含义极为深刻,既表现了诗人乐观宽广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也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因而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答案:(1)B(2)这两句诗是全诗的主旨,是作者对即将分别的友人的劝慰:知心朋友,情深意重,即使远在天涯,也好像是近在咫尺。它既表现了作者和友人之间的深厚友情,又体现了作者的宽阔胸襟。它一洗诗中那种黯然伤感的离别情调,以其积极、健康的感

31、情和旷达的胸怀给人以安慰和鼓舞。译文:雄伟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纵使远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邻。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小儿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点评】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景、事、人、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6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列各题。【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

32、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乙】唐玄宗以韩休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休为人峭直,不干荣利。及为相,甚允时望。上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小有过差,辄谓左右曰:“韩休知否?”言终,谏疏已至。上常临镜,默默不乐。左右曰:“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上叹曰:“吾貌虽瘦,天下必肥。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选自涉史随笔)【注释】门下侍郎:官职名,为皇帝近侍。同平章事:官职名,与中书、门下协商处理政务。允:符合(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选贤与能与,通“举“

33、,推举,选举。女有归指女子出嫁及为相等到上常临镜面对(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3)下列加点的字与“大道之行也”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A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B祗辱于奴隶人之手C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D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4)在【甲】【乙】两文中,谈到大同社会,他们提出了什么相同的观点?【分析】参考译文:【甲】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大家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们不仅仅把自己的父母亲当作自己的父母亲去奉养;不仅仅把自己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抚养;让老年人能终其

34、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成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要及时地婚配。对于财货人们憎恶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自己私藏;人们憎恨在集体劳动中不肯尽全力的行为,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会发生。所以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乙】唐玄宗任用韩休当做(唐玄宗的)门下的随从,同平章事。韩休为人严峻刚直,不追求名誉权势。等到做宰相后,所作所为很得当时民心。起初,萧嵩认为韩休性情淡泊,容易控制,所以就把他引荐给唐玄宗。共事的时候,韩休持守正道不阿谀奉承,萧嵩就逐渐厌

35、恶起他来。宋璟感叹说:“没想到韩休还如此有能耐!”唐玄宗有时在宫中宴饮欢乐或在苑中打猎游玩,少有差错,常常对身边的大臣说:“韩休知道不知道?”话刚说完,劝谏的文书就递上来了。唐玄宗拿着镜子对着它默不作声,身边的大臣说:“韩休做宰相以后,陛下的容貌和以前相比清瘦多了,为什么不罢免他。”唐玄宗叹息说:“我的容貌即使清瘦,天下一定丰饶了许多。萧嵩禀报事情常常顺从旨意,他退下以后,我无法安睡。韩休经常据理力争,辞别以后,我睡得很安稳。我用韩休是为了国家,不是为我自己啊。”【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句意:把品德高尚的

36、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与,通“举“,推举,选举。句意:女子有归宿。归,指女子出嫁。句意:等到做宰相后。及,等到。句意:唐玄宗拿着镜子对着它默不作声。临:面对。(2)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中重点词语有:第一个亲,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亲人;第二个亲,父母;句意为: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中重点词语有:社稷,指国家。身,指自己。句意为:我重用韩休是为了国家,不是为了我自己。(3)本题考查词语的用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来分析词语的用法即可,然后再

37、辨析异同。例句句意:在大道施行的时候;之,助词取消句子之间的独立性,不译。A句意: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之,助词取消句子之间的独立性,不译。B句意:也只是辱没在仆役的马夫的手里;之,结构助词,的。C句意:尚书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之:这个。D句意:韩休做宰相以后,陛下的容貌和以前相比清瘦多了,为什么不罢免他。之:他。故选:A。(4)本题考查对内容及主题的理解。解答此题有三种方法:引用原文句子回答;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做此题首先要熟悉两篇文章的内容,再就内容做出解答

38、。第一篇文章提倡讲信修睦、天下为公;第二篇文章讲君主选贤与能、善于纳谏。答案:(1)与,通“举“,推举,选举。指女子出嫁。等到。面对。(2)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我重用韩休是为了国家,不是为了我自己。(3)A(4)示例:围绕“善于纳谏,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点评】临执策而临之(面对,对着,当着)临溪而渔(来到,在)临池学书(来到,在)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近)故临崩寄臣以大事(将要)7阅读下面文段,回答下列各题。每年春天和秋天,人类会惊奇地仰望着天上那些成群结队、遮天蔽日而又神秘莫测的旅客候鸟。经过亿万年的自然进化,候鸟形成了每年在繁殖地与越冬地之间沿相对固

39、定的路线往返迁徙的独特习性。全世界9000多种鸟类中,超过三分之一的鸟都是候鸟,每年迁徙的候鸟数量可达100亿只以上。同一季节,随着纬度的改变,气温会产生梯度性的变化,特别是北半球的大块土地在冬季被冰雪封盖,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的许多鸟类不得不越过赤道,飞到南半球越冬。正因为这个原因,大多数候鸟的迁徙路线都呈南北方向,在北半球尤其明显。人们用多种方法观测候鸟的飞行路线,如望远镜观察、雷达探测、给鸟涂颜料和环志等,其中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是环志法。环志法是将金属或塑料做成脚环(或颈环、翅环),刻上环志国家、单位和编码,将环固定在候鸟的腿部(或其他部位),做好记录,将鸟放飞后,期望通过再次观测到它或回

40、收脚环,这样能更好地了解被环志的鸟儿迁徙的时间、路线等数据。随着卫星应用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也在探索在大型候鸟身上安装小型无线电信号发射器,通过定向接收机接收信号来观测候鸟的行踪。经过长期监测,鸟类学家认为全世界候鸟迁徙路线主要有以下几条:东亚澳大利亚、中亚印度、西亚东非、黑海地中海、大西洋美洲、密西西比美洲和太平洋美洲。这些迁徙路线就如一条条“高速公路”,任由鸟儿们飞来飞去,前往各自的目的地。在迁徙的过程中,鸟类展示了非凡的智慧。硫磺鹀是美国东部随处可见的一种鸣禽,每年秋季,它们都会飞行3800千米,到达越冬地墨西哥南部、巴拿马等地。让人惊奇的是,它们是以星星为标记进行迁徙的。具体用来判断方位

41、的是北极星中心约35以内的北方天空,也就是说,在这个区域的大熊座、小熊座、天龙座、仙女座、仙后座等都是它们的路标,其卓越的导航本领让科学家惊叹不已。白颊林莺,从加拿大迁往南美洲时需要面对飞行路线的选择:如果沿着美国海岸南下,经墨西哥、中美洲再到南美洲,就会减少死亡的可能,但路途遥远。然而,这些小鸟的选择是直接勇敢的飞越大西洋,并有规律地停留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的某些岛屿上休息。另外,白颊林莺还会选择好的天气和合适的风向,以使旅途更舒适,真是有勇有谋。对候鸟来说,迁徙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有乐趣。它们在迁徙途中要遇到许多想象不到的困难:飞过大洋、翻越高山、穿越云层、迎着暴风雨、遭遇天敌,还有被人类捕

42、食的危险比如从英国出发的家燕,首先飞越英吉利海峡,穿过法国的比利牛斯山脉,跨过地中海,途经撒哈拉沙漠,再抗击热带风暴的袭击,抵达刚果的雨林,最后到达南非。经过超过10000千米、长达4个月的旅程,只有大约一半的成年个体能够存活下来。这是多么悲壮的旅程啊!迁徙无疑是候鸟生活中最大的“冒险事业”,每年都会有无数的候鸟永远无法到达它们的目的地。但是,它们仍然会沿着一定的路线,春来秋往,从不失信。迁徙对候鸟来说,是使命,是责任,是一种承诺。(选自百科知识,有改动)(1)根据选文内容填空。选文段从候鸟迁徙的原因、A观测、候鸟迁徙的路线、B智慧、C困难五个方面依次介绍了候鸟迁徙的知识。(2)第段画线句子使

43、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对选文内容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选文中“高速公路”“冒险事业”等词,使说明显得生动而有情趣。B随着卫星应用技术的发展,有些国家的科学家已经通过定向接收机接收信号来观测候鸟的行踪。C白颊林莺在选择飞行路线时显得有勇有谋,它们选择直接勇敢地飞越大西洋,还会选择好的天气和合适的风向。D作者对候鸟迁徙中表现出来的勇气、守信、责任是肯定和赞美的。【分析】这是一篇说明文。第一段提出说明对象。第二段到第六段分别介绍了鸟类迁徙的原因、监测、路线、智慧和困难。最后一段总结全文。说明顺序是总分总的逻辑顺序。【解答】(1)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根据第四段中的“人们用多种方法

44、观测候鸟的飞行路线”可得观测。根据第五段中的“在迁徙的过程中,鸟类展示了非凡的智慧”可得智慧。根据第六段中的“它们在迁徙途中要遇到许多想象不到的困难”可得困难。(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细读划线句可知,这句话中出现了具体准确的数字,这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这些数字,准确地说明了候鸟形成了每年在繁殖地与越冬地之间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往返迁徙的独特习性。(3)本题考查筛选信息。ACD正确。B有误,根据第三段中的“随着卫星应用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也在探索在大型候鸟身上安装小型无线电信号发射器,通过定向接收机接收信号来观测候鸟的行踪。“可知这一技术只是在探索阶段,并没有大量应用。故选:B答案:(1)观测、智慧、

45、困难(2)列数字,准确地说明了候鸟形成了每年在繁殖地与越冬地之间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往返迁徙的独特习性。(3)B【点评】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作比较: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打比方:就是运用比喻把事物的特征说清楚。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期末试卷 > 八年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