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版)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复习任务群九考前必写必练任务(二十四)必练审题与答题课件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08850 上传时间:2019-12-17 格式:PPTX 页数:64 大小:634.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专版)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复习任务群九考前必写必练任务(二十四)必练审题与答题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浙江专版)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复习任务群九考前必写必练任务(二十四)必练审题与答题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浙江专版)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复习任务群九考前必写必练任务(二十四)必练审题与答题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浙江专版)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复习任务群九考前必写必练任务(二十四)必练审题与答题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浙江专版)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复习任务群九考前必写必练任务(二十四)必练审题与答题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任务(二十四) 必练审题与答题,复习任务群九 考前必写必练,读题是一种能力。的确如此。有人读题粗心,结果答非所问;有人从中读出了命题者的意图,甚至潜在提示;有人竟对题目所问浑然不知可见读题能力的悬殊。考前,可以专门抽出时间来训练自己读题、审题的能力,以使自己答题答得准,答得清楚。如果能做到正确读题、审题,那么,增加的就不仅仅是几分了,任务情境,一、必练审题 (一)明确审题步骤和要求 1.审题具体步骤 (1)小声读,读要慢 拿起笔,逐字逐句地小声朗读,读得要慢。 (2)明要求,抓关键 用笔在题干中圈出“题眼”(关键词语),用心体会题目要求。,(3)挖暗示(提示),定区间 大部分题目的题干都能显示

2、答题区间(尤其是题干中出现的原文词句之所在),故要确定答题区间。另外,也有部分题目的题干有隐含信息,要注意挖掘。 当然,读题的最高境界是与命题者“心神相知”,能知道其考查的“考点”“题点”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可联系哪些知识储备。,2.审出六项要求 (1)字数要求 语文考试中关于字数的要求不仅体现在作文上,还体现在其他题型中,如语言表达、古代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等。语言表达中的概括归纳题常有字数要求,有整体字数要求,也有每条的字数要求,考生要看清。 (2)用语要求 在语文考试中,简答题答案有时在用语(使用某词语、短语或者句子组织答案)上有严格要求,考生要看清。如语言表达中的提取关键信息类题目,有

3、时命题人对关键词并未要求是两个字的词语还是三个字及以上的短语,表明没有字数要求,但有时会有明确要求。,(3)角度要求 语文考试简答题中,命题者会对一些常见的题型做一些角度限制,以显示与一般题型的区别。若考生不太注意,一律按照原有的答题模式回答,就会落入命题者的设题陷阱之中。这些限制常出现在阅读鉴赏题中。 (4)技巧要求 语文考试中涉及不同的表达技巧时,考生常常会混淆,如表现手法、修辞方法、表达方式、艺术手法、艺术表现等说法。其中艺术表现、艺术手法、艺术特色等属于表达技巧的整体要求,包括表现手法、修辞方法、表达方式、语言特色等。考生在解答分析鉴赏艺术特色类题目时一定要从多个层面考虑。表达方式包括

4、记叙(倒叙或插叙等)、描写、抒情、议论等,表现手法包括虚实结合、正反对比、烘托铺垫、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修辞方法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对偶、反复等。这些都不可混淆。,(5)手段要求 高考对考生在阅读和鉴赏的考查要求上有筛选、整合、归纳、概括、分析、鉴赏、探究等,考生一定要看清。筛选只需要从文本中提炼出相关信息即可;整合则要求考生从不同区域提炼出信息后对信息进行加工;归纳与概括属于同一层面要求,需要在整合的基础上用更简洁的语言概括;分析需要考生在归纳、概括的基础上结合文本具体内容进行解析;而鉴赏和探究则要带有考生自己的观点。这些都属于不同的要求,马虎不得。 (6)分数要求 分值不同

5、,答题要点数量不同。分值越高,赋分点越多。,(二)准确理解题干常出现的关键词语的含义 1.“结合”(某句、某联、某片、画线句子、上下文、段落、全文、相关情节、有关材料、有关描写) 解释:“结合”是题干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它是命题者极其用心的提示,告诉我们此题的答案在哪里,回答时必须结合哪里。千万不能当成司空见惯的词语而视而不见,更不能因此偷懒。让你结合到哪,你就必须读到哪,答案一定结合到哪。如“结合(诗歌)某联”,答案就在这两句中,可能在上句,也可能在下句,也可能两句都有;“结合上阕”,答案就在上阕的每个句子中,很可能一句一个要点。又如“结合画线句子”,就要用画线句子中的字、词回答;“结合某

6、段”,就要摘取段中语句回答;“结合有关情节”,一般出现在小说中,必须找到与问题相关的所有情节。 记住:语文考试的答题差距、得分差距多在是否回答“结合”二字上!,2.作用 解释:“作用”,指对事物产生的影响。“有什么作用”也是高考命题中经常用来提问的话语。一般命题的本意往往指积极的影响。如果没有具体限定对什么产生影响,都是指“在文中的作用”。 此类试题的要点往往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侧重于内容,一是侧重于形式。内容上,一方面指在具体语境中作者所要表情达意的要点,另一方面指整个文本要表达的内容要点;形式上,一方面指语言表达所想要达到的艺术效果,另一方面指在结构或行文思路上所产生的影响。,总之,审题时

7、要弄清两点:一是作用的“主体”(段落或句子、表达技巧),一是作用的“客体”(内容和形式)。 诗歌鉴赏中的“作用”题,往往是考查局部在整体中的作用,一般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赏析其表达效果。 分析段落的作用,要明确段落在文中的位置,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分析,并要结合具体内容。 标题作用既要分析其固有的作用,又要结合词句的表达和文本的主题进行阐发。,3.好处 解释:高考命题所问的“作用”一定特指正面的作用,那么这个“作用”往往就成了“好处”的代名词。“作用”和“好处”,往往在高考命题中相伴而生。 “好处”侧重于考查鉴赏评价能力,尤其常出现在要求鉴赏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形象内涵及艺术魅力的题目中。 思

8、考“好在哪里”,要先明确“哪里”,即从层面与角度进行清楚的定位。准确定位问题,也就能够明确相应的文本内容,提炼出准确的答案。不要堆砌教条式的术语和僵化的模式来敷衍作答。,4.用意 解释:“用意”,是企图、意图的意思。高考试题中经常问“作者的用意”“有什么意图”“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换句话说,就是要求探究作者的居心,剖析作者的意图。 一般有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内容方面,即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观点、见解等;二是形式方面,即作者为了内容的表达需要,所采用的表现手法、技巧,以求获得什么样的效果等。 此类试题大体都是针对作者迂曲含蓄表达的“用意”。解题和组织答案时,往往需要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和社

9、会、文化背景,以及作者的写作目的。,诗歌中的“用意”,常常侧重于描写意象、塑造人物、引用典故的意图,常从结构和内容(主旨)方面思考。 散文中的“用意”,高考往往侧重考查作者运用描写、抒情等手法的艺术效果或作用。 小说中的“用意”,常常侧重人物、情节、环境、主题,尤其是创作意图。,5.赏析 解释:赏析,也是高考中常见的题目要求,也叫“鉴赏”,尤其在诗歌阅读题目中。赏析,顾名思义,包含欣赏与分析两个方面。欣赏,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情趣”。因此,所谓赏析,是欣赏并分析,即欣赏其艺术技巧,分析其表达效果。 6.效果 解释:效果,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由某种力量、做法或因素

10、产生的结果(多指好的)”。类似于“作用”,是“因果思维”的体现。是高考命题中常见的词语之一,尤其是在考查鉴赏评价能力的时候。高考命题多指向具体的语言、语言技巧(修辞)或描写、抒情、议论时的表达手法。要求能够说明作者语言运用或写法上的技巧,收到什么样的效果,常和“赏析”结合起来进行设问考查。 因此,解题的关键是分辨出“因”与“果”,用联系、全面、辩证的思维进行探究。,7.分析 解释:“分析”,可以说是高考中最常见的一种提问方式。分析,就是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为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本质之间的关系(与“综合”相对)。分析,是在掌握准确信息(筛选信息)的基础上作出的

11、判断,是有针对性的,是具体的。分析,是一切深入阅读的基础,也是高考考查的核心能力之一。 近几年高考中“简要分析”的出现频率最高。命题者意为分析要具体,更要简明扼要,既要筛选信息,又要凝练概括。一体两面,是思维流程的完整考查。分析,主要针对文本而来,必须结合文本的具体内容、具体章节、具体词句等。 8.哪些 解释:“哪些”主要针对答题数量而言,既然是“些”,则答题要点至少有两个。如果分值高,则答题要点相应增加。它与只答一个的“哪种”相对。,借助真题 练练审题 请按照上面的审题步骤、要求,注意题干关键词语。认真审题,审出具体要求及暗示信息。 (一)语言表达运用 1.(2019浙江,5)在下面一段文字

12、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3分) 考古学是利用古人遗迹遗物重建古代历史的学科,尽管先民的物质遗存作为古史研究的直接史料有益于重建古代物质文化的历史,但仅满足于人类物质文化历史的建设, 。理由很简单,人类社会的历史不仅包括物质文化历史,也应包括精神文化的历史,我们不仅要关心古人是如何生活的, 。这意味着真正意义的考古学研究, ,同时更要通过这些物质遗存研究先民精神文化的成果。,2.(2019浙江,6)阅读下面某社区“红色议事厅”工作流程图,根据要求完成题目。(6分),注 两代表一委员: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1)用一句话概括“

13、红色议事厅”工作职能,不超过15个字。(2分) (2)从“为老百姓办实事”角度评价“红色议事厅”工作机制。要求:体现流程图主要内容,语言简明、准确,不超过80个字。(4分),3.(2018浙江,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3分) 植物的生长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蒸腾作用有关, ,所以温度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温度的变化,既影响植物吸收肥料的程度,也影响植物的新陈代谢过程, ,都会使植物新陈代谢的酶活性发生变化,只有适宜的温度才能使新陈代谢达到最佳状态,利于植物的快速成长。据研究, ,即根、冠、叶的温度都有差异,而根温对

14、植物的生长影响最直接。,4.(2018浙江,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6分)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8年4月18日在京发布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各种媒介(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的综合阅读率为80.3%,较2016年的79.9%有所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3.0%,较2016年上升了4.8个百分点。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保持增长势头。 调查还发现,有声阅读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的17.0%提高了5.8个百分点;

15、017周岁未成年人的听书率也有所增长。具体来看,未成年人群体中,1417周岁青少年的听书率最高,913周岁少年儿童和08周岁儿童的听书率相差不大。同时,听书的方式也很多样。我国成年国民中,选择通过移动有声应用软件平台听书的人最多,选择通过广播和微信语音推送听书的也占一定比例。,(1)用一句话归纳上述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2分) (2)针对上述消息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写一段评述性文字。不超过80个字。(4分),(二)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 1.(2019浙江,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苗绣的另外两方面特点。(4分) (1)图案:具有丰富的艺术特质。 (2)针法和绣法:

16、。(2分) (3)承载的文化: 。(2分) 2.(2018浙江,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出重视自然教育必要性的事实和理论依据。(4分) (1)事实依据: (2分) (2)理论依据: (2分),3.(2017浙江,9)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4分) 4.(2016浙江,10)根据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指出文言在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中的两点作用。(3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2019浙江,10)简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4分) 2.(2019浙江,11)结合故事情节,概括“我”的形象。(4分) 3.(2019浙江,12)分析本文叙述上的特征。(6分) 4.(2019浙江,1

17、3)如果给本文拟一个标题,你会选“磨房里外”还是“冯歪嘴子”?为什么?(6分) 5.(2018浙江,10)作者的兴奋情绪在文中画横线部分表现为怎样的语言特点?(4分) 6.(2018浙江,11)文中画波浪线部分连用10个“一”,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5分) 7.(2018浙江,12)从结构上分析作品为什么先写街、再写人、后写灯。(5分) 8.(2018浙江,13)根据全文,分析作者“感到如此新奇和庆幸”的深层意蕴。(6分),(四)古代诗歌阅读 1.(2019浙江,19)诗题中“过”字的意思是 。首联中“ ”一词点出了李将军的地位。(2分) 2.(2019浙江,20)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李

18、将军的独特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 3.(2018浙江,19)“淹留野寺出”一句中“淹留”的意思是 ,体现出诗人 的心情。(2分) 4.(2018浙江,20)这首诗与柳永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6分) 5.(2017浙江,19)本诗前八句叙写 ,后六句叙写 ,反映了中唐时期悲惨的社会现实。(2分) 6.(2017浙江,20)这首诗的叙述与对比手法特色鲜明,试作赏析。(6分),答案 略。,二、必练答题 (一)总体要求 1.要点要联系文本 语文考试中不少答案的正确性需要在上下文中得到验证。如对于文言实词的辨析,考生一定要将选项带入原文,结合上下文去分析、比较。还有

19、文言文阅读和论述类文本阅读中的内容辨析题,考生可将选项中的要点与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对,看是否一致。,2.组织答案要分点,结构清晰不重复 考生在答题时,一定要树立得分点意识。如古代诗歌阅读,2分题往往是一个要点,3分题可能是三个小点,4分题应该是两个大点,6分题应该是三个大点。现代文阅读同样如此。 3.专业术语很重要 语文考试回答问题时往往有固定的模式,考生不可以想当然地用未经推敲的用语随意作答,因为这样很难答到点子上。所以考生需要对一些专业术语非常熟悉,如主要的表达技巧,古代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情感主旨,文章的结构特点、语言特色用语等。,4.答案内容要具体 考生在回答问题时一定要规范,一般而言,要

20、先明确答案要点,然后联系具体文本内容进行分析。如回答文章开头一段的作用时,考生要先明确要点,点明题意,引起下文;然后联系文本具体内容加以阐述。 5.语言要简洁通顺,切忌啰唆无要领 不少考生在答题时常常随意性较大,答案前后重复,且语病较多,要点不全。这样,虽然写了不少,但往往只答对一点甚至一点都未涉及。因此,考生在答题时一定要有简洁精练、杜绝语病的意识,一句话能交代到位就不要再写第二句,具体组织答案时一定要注意语言的条理性。,(二)具体规范 1.有效组织答案语言 (1)紧扣题意,选用恰当的句子,选取适宜的角度作答,即如何问就如何答,使“答”与“问”有直接的关联性。不宜一字不差地摘录原文,而应紧扣

21、题干要求,对准文中有效信息,将题干要求与文中的已知信息重新进行组合,使之成为全面、凝练、流畅而又切合要求的答案。 (2)善于利用文中的重要词句。答案中涉及的关键词语、句子往往就在原文中,应抓住这些重要词句,进行有效的提取、剪辑、重组,如果舍弃文中重要词句不用,完全用自己的语言回答,绝对是不可取的。,(3)需要高度概括的题目,解答时首先要整合文中相关信息,在原文中找出相关段落所传达的信息的共同点,然后利用文中附着信息共同点的具体的、形象化的语句,把它们转换成概括性的语言,即为所需答案。 (4)在草稿上列出答案要点,并反复推敲,仔细润色,再将答案写到答卷上,力求内容完整,卷面整洁,以便获得较高的“

22、印象分”。,2.合理组织答案 (1)加上序号。因为答案包含几个要点,加上序号既有助于自己掌控,也有利于阅卷老师量分;如果在序号前记得空12个字格,会更方便阅卷老师迅速了解答题要点,获得良好印象。 (2)排好顺序。如果遇到思考结果超过预定数量答题要点且又难以定夺的情况,要注意排序,将所列要点中最重要的、最切合题意的部分先行写上。 (3)分行回答。如果题干要求中包含两个以上需要回答的要点,应采用分行作答的方式,将每个要点隔开,这样既不会遗漏要点,也能给阅卷老师好的印象。 (4)不出题框。高考都是网上阅卷,考卷都要扫描,再划块批阅,如果不遵守答题框线的限制,很容易因显示限制而造成损失。,(5)控制字

23、数(篇幅)。注意答题语言的简洁,应在画线区域内完成答题。不加节制甚至挤占框(行)内空白处,不仅容易让人反感,也很容易因看不清楚而使阅卷老师漏判得分要点。特别是有字数规定的试题,更要注意严格遵照(要看清是对每个要点的字数要求,还是对总体答题字数的限定)。当然,也要防止另一种极端苟简(过于简略),因为这样会让人怀疑你的答题态度和理解深度。,(三)必用的答题方法 1.“关键词”答题法 阅卷老师阅卷是“采点赋分”,其实是“采关键词赋分”,只要把答案要点中的“关键词”答出来,就能得分。 那么,什么是答案中的“关键词”呢? 对于实用类、论述类文本来说,“关键词”就是那些点明文章观点或作者观点态度的词句。做

24、题时要借助这些关键词得出答案。 对于文学类文本来说,“关键词”就是那些原文中能够揭示文本主题的相关词句。无论答哪类题目,都要尽量利用这些关键词句串联成句,形成答案。,对于古代诗歌阅读来说,“关键词”就是那些涉及景与情的字词。当然,具体到不同题目,“关键词”不尽相同: (1)情感分析题,“关键词”就是诗歌中能揭示情感的词语。 (2)分析技巧题,“关键词”就是所用技巧的名称。 (3)形象题,“关键词”就是那些景物。,2.分点作答法 分点作答在现代文阅读和古代诗歌阅读中被广泛运用,以至司空见惯了。可如果仔细一想:分点作答,“点”从何来?这样看来,就有深究的必要了,必须弄清“点从何来”这一关键问题。

25、(1)“点”从文本中来 分出的“点”是否正确、全面,几乎都与阅读原文的深入程度密不可分。可以说,你阅读得越全面、深入,你的答题之“点”就越准确、全面。所以,现在考查特别强调考生对文本的细读、深读能力。,(2)“点”从题目和分值中来 看清题目规定的答题区间。命题人对题目的答题区间有两种表示。一是指定内容,明确地告诉考生,必须按照指定的内容寻找答案。二是提示答案的范围,考生答题时,先要根据指定内容,寻找有关语句在文中的位置,然后根据提示的范围寻找答案。 看清题目规定的答题方向。答题的方向多种多样,有的答题方向是明确的。凡此类题,答案往往比较单一,只要根据方向作答即可。有的则只是笼统地要求“简要赏析

26、”“谈谈看法”“说出好处”等。此类题答案往往包括“本身”“内容”“主题”等若干个方面,需要全面回答。 看清题目中蕴涵的答题重点。如诗歌鉴赏题有一小题的答题要求为:“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题中蕴涵的答题要求是对每一句诗歌都要赏析,不可遗漏。,要揣摩题中“点”的数量。有的题目“点”的数量比较明确,如果题干中的表述是“哪种”“何种”,那就说明只有一种,不可答两种以上。如是“哪两层”,那就只能答两层,既不能多答,也不能少答。还有的是要求答“哪些”“有什么”“哪几件”,或者干脆没有任何具体要求,只是笼统地要求答“作用”“理由”“好处”等,那就要根据该题的赋分并结合文本

27、内容来揣摩有几点。 因分赋点。一般而言,分值越高,分点越多。6分题至少有3个答题点,4分题至少有2个答题点。如果是4分概括题,则可能有 4个答题点。,(3)“点”从深入而全面的思考中来 现在不少题目都是考查考生的思维品质,看思维品质是否全面、深刻。有时同一小题,有的考生会高出一两分,就是这一两分,说明他在思考时比别人向前多“思考”了那么一点。我们特别提倡考生答题时“思维”往前多走一点,这样就可以多得一“点”。而且,如果养成了深入、全面思考的习惯,对你以后的人生也会有很大的帮助。,3.“点面”式答题法 “点面”式答题法有两种,一种是分点(面)作答,使用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分点(面)的角度要

28、有变化,不能只是相同内容的简单相加。 (2)不能随意分点,或者滥分。有的考生为了得分,把所有能写出的点都写出来,6分题写了8个点,似乎在让阅卷老师做选择题。虽说老师阅卷“认对不认错”,但这样的答题方式会让阅卷老师产生反感,认为你缺乏基本的概括能力,因而扣分。 另一种是点面结合式,多用于概括题,题干常有“哪些方面”等字眼,一般要先“面”后“点”:先写出大的方向,再在“面”后列出要点。,4.“总分”式答题法 此法先总体说明,再具体展开,多用在对文本的整体分析说明上,有时探究题也采用这种答题法。 5.“由实到虚”式答题法 此法多用于分析词语、句子的丰富含意上,先答出其实指意思,后答出其包含的思想情感

29、。有时意蕴探究题也采用这种方法:具体事件所含意蕴事件中的人所体现的意蕴事件中的物所体现的意蕴。,借助真题 练练答题 请回答下列问题,试着写出或抄出真题答案,体会答题的规范性。 (一)语言表达运用 1.(2019浙江,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3分) 考古学是利用古人遗迹遗物重建古代历史的学科,尽管先民的物质遗存作为古史研究的直接史料有益于重建古代物质文化的历史,但仅满足于人类物质文化历史的建设, 。理由很简单,人类社会的历史不仅包括物质文化历史,也应包括精神文化的历史,我们不仅要关心古人是如何生活的, 。这意味着真

30、正意义的考古学研究, ,同时更要通过这些物质遗存研究先民精神文化的成果。,答案 (示例)显然不足以重建一部完整的历史 更要关心他们是如何思想的 既要揭示先民的物质创造,解析 解答本题,需要先了解整个语段的大致意思。从整体看,语段阐述的中心是重建历史的途径。第处,前文说的是利用古人遗迹遗物重建历史的问题,但之后又提到仅靠先民的物质遗存来重建历史的局限性,故可以推测此处应填入“不足以重建一部完整的历史”之类的语句。 第处,前文说的是人类社会的历史包括物质文化历史和精神文化历史,“关心古人是如何生活的”属于物质方面,所以此处应该填写“关心他们是如何思想的”之类的语句,注意与前面的关联词“不仅”的对应

31、。 第处,后面说的是要“研究先民精神文化”,根据前文的语境,故可以推断此处应填“揭示先民的物质创造”之类的内容,注意与后面“同时更要”的句式相对应。,2.(2019浙江,6)题目见前面“借助真题 练练答题”部分。,答案 (1)联系相关各方,协商解决难事。 (2)(示例)“红色议事厅”工作很实在。难事来自民意,很务实;协调相关部门、人员解决难事,很切实;既有“两代表一委员”监督,又有群众反馈及回访,能落实。,解析 解答此题,需要认真观察此流程图,明白各层级的关系。第(1)题要求概括“红色议事厅”的工作职能,从流程图可以看出,“红色议事厅”处于流程图的中心位置,是整个流程的核心,由此可将答案概括为

32、“联系与之相关的各方,帮忙协商解决难事”。作答时要注意答案不能超过15个字。 第(2)题要求“从为老百姓办实事角度评价红色议事厅工作机制”,由流程图可以看出,红色议事厅帮助解决难事,接受群众反馈及满意度回访,所以可以从“红色议事厅”工作很实在方面回答。要求体现流程图的主要内容,可以从难事来自民意、协调相关部门、接受“两代表一委员”的监督、能够落实群众反馈和回访等方面回答。注意答案不能超过80个字。,(二)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 (2019浙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材料一: 苗绣,苗族的刺绣。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楚绣,与湘绣、汉绣同流而异源。古代苗族妇女养蚕主要是为了获得制作刺绣使用的丝

33、线。苗绣主要用于装饰衣服,也用在裤脚和鞋面。在衣服上以栏杆形式围在肩膀和袖口。黔东南苗族的盛装刺绣,衣饰部位不是栏杆形式。苗绣针法有平绣、辫绣、结绣、缠绣、绉绣、贴花、抽花、打子、堆花等十几种,其中辫绣、结绣是苗绣中特有。辫绣是先将8根或12根同色丝线编成“辫子”,然后再回旋缀于底布成花,多用于“男性之衣”(“乌爸”)的盛装中,绣品风格粗犷凝重。结绣则将丝线在针头挽数结,然后抽针,如此反复插满成花。苗绣图案多是鸟、鱼、花、果子。在盛装的大型图案中,出现庞大、凶猛的动物,如龙、大象、狮子等。龙在苗绣中有虫龙、水龙、牛龙等形态。黔东南苗绣图案中的蝴蝶多被解释为与神话传说中的图腾有关。苗绣一般先在绣

34、布上绘或贴上图案。黔东南苗族妇女不直接在衣物上刺绣,而是先制成与装饰部位大小相同的绣件,再缀到衣物上相关部位,这样一方面便于操作,也便于单独取下来保护或替换。(摘编自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西南地区卷),材料二: 苗绣是苗族人的文化读本。从启蒙开始,苗族人就可以从苗绣里学习生活常识,认识草木动物,学习纺线耕田,了解节日习俗,解读神话、宇宙天体等,无所不可。乍一看这本“书”,罗列的事物真不少,率性随意,缺乏归纳,但如果仔细阅读,你便会发现,它所表现的内容也都是经过了严格选择的,而且不乏思想深度。苗族先人把祖祖辈辈获得的人生智慧,都隐藏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苗绣故事中。 苗绣一直无声无息深藏不露,20世

35、纪后半叶才逐渐被发现。有趣的是,它被发现的时间与读图时代几乎同步,苗绣本身的艺术特质和读图时代的美学趣味显然不谋而合。神秘的气息,独特的想象,呆萌的造型,饱满的情感,让我们惊叹相见恨晚。 (摘编自解如光十指春风 一绣千年,人民日报2019年2月23日),材料三: 目前,民间手工技艺的主导传播形式多依托出版物或博物馆等相对静态的媒介,传播途径单一。实际上,民间手工艺的文化形态非常丰富。以苗绣为例,其非物质文化形态至少包含三种:苗绣中的图案,苗绣的针法和绣法,苗绣中承载的文化等。这些丰富的内容仅仅依靠静态形式传播显然是不够全面和详尽的。尤其是苗绣的刺绣技法十分复杂,无法仅仅依靠静态形式记录,借助摄

36、像和三维动画等形式能更好地记录和还原刺绣复杂的过程。另外,传承主体的口述记录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传承的一种重要形式,利用视频记录显然比单纯用文字记录更为方便、生动、鲜活。移动互联网上灵活多样的数字化观看模式可以改变传统出版物和博物馆等媒介相对静态和单一的展示方式,观众能进行个性化的选择,深入、反复地观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摘编自罗丹民间手工艺遗产基于移动终端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究),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苗绣的另外两方面特点。(4分) (1)图案:具有丰富的艺术特质。 (2)针法和绣法: 。(2分) (3)承载的文化: 。(2分),种类多,技法复杂,还有两种特有针法,

37、凝聚了苗族人祖祖辈辈的人生智慧(或:是苗族人的文化读本),解析 题目要求概括苗绣某些方面的特点,且已经给出了答案示例。关于苗绣的针法和绣法的内容集中在材料一,“苗绣针法有等十几种,其中是苗绣中特有”。关于苗绣承载的文化的内容集中在材料二,材料二的第一句即苗绣的文化价值,第一段的最后一句也是对苗绣的文化价值的概括。二者取其一即可。根据这些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即可得出答案。,(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2019浙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呼兰河传(节选) 萧 红 邻居家磨房里边住着冯歪嘴子。 那磨房的窗子临着我家的后园。我家的后园四周的墙根上,都种着倭瓜、西葫芦或是黄瓜等类会爬蔓子的植物;倭瓜

38、爬上墙头了,在墙头上开起花来了,有的竟越过了高墙爬到街上去,向着大街开了一朵火黄的黄花。,因此那磨房的窗子上,也就爬满了那顶会爬蔓子的黄瓜了。黄瓜的小细蔓,细得像银丝似的,太阳一来了的时候,那小细蔓闪眼湛亮,那蔓梢干净得好像用黄蜡抽成的丝子,一棵黄瓜秧上伸出来无数的这样的丝子。丝蔓的尖顶每棵都是掉转头来向回卷曲着,好像是说它们虽然勇敢,大树,野草,墙头,窗棂,到处的乱爬,但到底它们也怀着恐惧的心理。 太阳一出来了,那些在夜里冷清清的丝蔓,一变而为温暖了。于是它们向前发展的速率更快了,好像眼看着那丝蔓就长了,就向前跑去了。因为种在磨房窗根下的黄瓜秧,一天爬上了窗台,两天爬上了窗棂,等到第三天就在

39、窗棂上开花了。 再过几天,一不留心,那黄瓜梗经过了磨房的窗子,爬上房顶去了。 后来那黄瓜秧就像它们彼此招呼着似的,成群结队地就都一齐把那磨房的窗给蒙住了。,从此那磨房里边的磨倌就见不着天日了。磨房就有一张窗子,而今被黄瓜掩遮得风雨不透。从此那磨房里黑沉沉的,园里,园外,分成两个世界了。冯歪嘴子就被分到花园以外去了。 但是从外边看起来,那窗子实在好看,开花的开花,结果的结果。满窗是黄瓜了。 还有一棵倭瓜秧,也顺着磨房的窗子爬到房顶去了,就在房檐上结了一个大倭瓜。那倭瓜不像是从秧子上长出来的,好像是由人搬着坐在那屋瓦上晒太阳似的。实在好看。 夏天,我在后园玩的时候,冯歪嘴子就喊我,他向我要黄瓜。

40、我就摘了黄瓜,从窗子递进去。那窗子被黄瓜秧封闭得严密得很,冯歪嘴子用手扒开那满窗的叶子,从一条小缝中伸出手来把黄瓜拿进去。 有时候,他停止了打他的梆子。他问我,黄瓜长了多大了?西红柿红了没有?他与这后园只隔了一张窗子,就像关着多远似的。,祖父在园子里的时候,他和祖父谈话。他说拉着磨的小驴,驴蹄子坏了,一走一瘸。祖父说请个兽医给它看看。冯歪嘴子说,看过了,也不见好。祖父问那驴吃的什么药?冯歪嘴子说是吃的黄瓜子拌高粱醋。 冯歪嘴子在窗里,祖父在窗外,祖父看不见冯歪嘴子,冯歪嘴子看不见祖父。 有的时候,祖父走远了,回屋去了,只剩下我一个人在磨房的墙根下边坐着玩,我听到了冯歪嘴子还说: “老太爷今年没

41、下乡去看看哪!” 有的时候,我听了这话,我故意的不出声,听听他往下还说什么。,有的时候,我心里觉得可笑,忍也不能忍住,我就跳了起来了,用手敲打着窗子,笑得我把窗上挂着的黄瓜都敲打掉了。而后我一溜烟地跑进屋去,把这情形告诉了祖父。祖父也一样和我似的,笑得不能停了,眼睛笑出眼泪来。但是总是说,不要笑啦,不要笑啦,看他听见。有的时候祖父竟把后门关起来再笑。祖父怕冯歪嘴子听见了不好意思。 秋天,大榆树的叶子黄了,墙头上的狗尾草干倒了,园里一天一天地荒凉起来了。 这时候冯歪嘴子的窗子也露出来了。因为那些纠缠缠的黄瓜秧也都蔫败了,舍弃了窗棂而脱落下来了。 于是站在后园里就可看到冯歪嘴子,扒着窗子就可以看到

42、在拉磨的小驴。那小驴竖着耳朵,戴着眼罩。走了三五步就响一次鼻子,每一抬脚那只后腿就有点瘸,每一停下来,小驴就用三条腿站着。 冯歪嘴子说小驴的一条腿坏了。,这窗子上的黄瓜秧一干掉了,磨房里的冯歪嘴子就天天可以看到的。 冯歪嘴子喝酒了,冯歪嘴子睡觉了,冯歪嘴子打梆子了,冯歪嘴子拉胡琴了,冯歪嘴子唱唱本了,冯歪嘴子摇风车了。只要一扒着那窗台,就什么都可以看见的。 一到了秋天,新鲜粘米一下来的时候,冯歪嘴子就三天一拉磨,两天一拉粘糕。黄米粘糕,撒上大云豆。一层黄,一层红,黄的金黄,红的通红。三个铜板一条,两个铜板一片的用刀切着卖。愿意加红糖的有红糖,愿意加白糖的有白糖。加了糖不另要钱。 冯歪嘴子推着单

43、轮车在街上一走,小孩子们就在后边跟了一大帮,有的花钱买,有的围着看。 祖父最喜欢吃这粘糕,母亲也喜欢,而我更喜欢。母亲有时让老厨子去买,有的时候让我去买。,不过买了来是有数的,一人只能吃手掌那么大的一片,不准多吃,吃多了怕不能消化。 祖父一边吃着,一边说够了够了,意思是怕我多吃。母亲吃完了也说够了,意思是怕我还要买。其实我真的觉得不够,觉得再吃两块也还不多呢!不过经别人这样一说,我也就没有什么办法了,也就不好意思喊着再去买,但是实在话是没有吃够的。 当我在大门外玩的时候,推着单轮车的冯歪嘴子总是在那块粘糕上切下一片来送给我吃,于是我就接受了。 当我在院子里玩的时候,冯歪嘴子一喊着“粘糕”“粘糕

44、”地从大墙外经过,我就爬上墙头去了。,因为西南角上的那段土墙,因为年久了出了一个豁,我就扒着那墙豁往外看着。果然冯歪嘴子推着粘糕的单轮车由远而近了。来到我的旁边,就问着: “要吃一片吗?” 而我也不说吃,也不说不吃。但我也不从墙头上下来,还是若无其事地呆在那里。 冯歪嘴子把车子一停,于是切好一片粘糕送上来了。 (选自呼兰河传第七章,有删改),4.简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4分),答案 使用拟人修辞方法,写出黄瓜蔓蓬勃的生命活力。 句式上长短交错,使语言生动活泼。 每句都用“了”字,反复强调黄瓜生长迅速。 语调轻快,传达出叙述者的喜悦之情。,解析 本题要求简析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可以从修辞方

45、法的运用、词语的选用、句式的选择、语言的整体风格(包括语体色彩等)及所传达的情感等方面入手。从修辞方法上看,画线部分赋予黄瓜秧以人的情态,比如“跑”“彼此招呼”等,突出了黄瓜秧生命力旺盛的特点。从句式上看,长句和短句交错使用,使得语言灵活、生动多变。从词语的选用上看,画线部分大量使用“了”字,强调了黄瓜秧的状态,突出了黄瓜秧生长速度之快。从语言的整体风格上看,画线句口吻活泼轻快,凸显了人物愉悦的心情。,5.结合故事情节,概括“我”的形象。(4分),答案 给冯歪嘴子摘递黄瓜,可见“我”的友善。 “故意的不出声”,逗冯歪嘴子说话,表现出调皮可爱的一面。 想吃粘糕,又听话,可见“我”的乖巧。 想吃粘

46、糕又呆在那里不说话,表现出矜持的一面。,解析 题干要求“结合故事情节”概括人物形象,答题时需要先从文本中筛选出和“我”相关的情节,再从情节中概括人物的形象。文中能体现“我”的形象的情节主要有与冯歪嘴子的交往、吃粘糕等,梳理相关情节并进行分析概括即可。,6.分析本文叙述上的特征。(6分),答案 用第一人称,显得真实、自然、亲切。 通过孩子的视角,呈现天真有趣、温暖美好的一面。 按照时间顺序自然展开,叙述散文化,节奏舒缓。 注重场景的细节描绘,细腻、生动、传神。,解析 对叙述特征的分析,可以从叙述顺序、叙述人称(视角)、情感和叙述的关系、表达技巧、结构安排(比如铺垫等)对叙述效果的加强、语言特色(

47、明白晓畅、朴实客观等)对叙述效果的突出、叙述本身(比如侧重的内容等)等方面思考。本文用孩子的视角,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按照季节交替的时间顺序展开叙述,详尽、细致地描绘了多种场景,细节描绘生动、细腻,这些都是其叙述特征。,7.如果给本文拟一个标题,你会选“磨房里外”还是“冯歪嘴子”?为什么?(6分),答案 (1)选“磨房里外”。理由:交代故事发生的空间。小说通过“磨房里外”来架构故事情节。富有意蕴:磨房外的后园是个童话般的美好世界,磨房内则是艰难的现实世界,但“我”与冯歪嘴子能够友好相处。 (2)选“冯歪嘴子”。理由:他是本文的主人公,以此为题,可突出人物形象。本文通过冯歪嘴子这一形象牵出小

48、说其他人物,串联故事情节。关涉小说主旨:寄托了对善良又寂寞的底层劳动者的亲近和同情。,解析 该题实际上考查对标题的作用的分析。小说的标题,有如下作用:作为全文的线索、概括小说主要内容、点明(揭示)主题、表明叙述视角、突出人物形象、暗示小说发生的背景或场景、制造悬念、具有象征意味等。题干中给出的两个标题,一个含有地点,一个是人名。地点给人物活动提供了特定的场所,可以作为一个结构“容器”;人名则偏重于突出人物形象,并能牵出与之相关的其他人物。不管选哪一个,都要从所选标题的作用出发,阐述理由,言之成理即可。,(四)古代诗歌阅读 (2019浙江)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 (唐)王建 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 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薰一架书。 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 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8.诗题中“过”字的意思是 。首联中“ ”一词点出了李将军的地位。 (2分) 9.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李将军的独特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答案 通过环境描写,如“高树蝉声”“冷静似闲居”和“重装墨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语文高考 > 二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