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论雅俗共赏 学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08019 上传时间:2019-12-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30.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课 论雅俗共赏 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1课 论雅俗共赏 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1课 论雅俗共赏 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1课 论雅俗共赏 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1课 论雅俗共赏 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1课论雅俗共赏学习目标1.理清课文结构层次,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了解作者对中国文化发展史的独特认识以及雅俗共赏的历史发展。3.了解作者丰富的知识积累以及他的理性的认识。一、音正形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单音字垮台()李翊()柳耆卿()两橛() 诲盗() 迁就( )绅士() 虚妄() 譬如()(2)多音字供禅差 参答案(1)kuyqju huqinshnwnp(2)nnchnshncchchchi cncnshn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1) (2)(3) (4)答案(1)蜂拥峰峦(2)辨别辩论辫子(3)寒碜凄惨(4)教诲晦涩二、词语积累1理解运用(1)雅俗共赏:_(2)参差错落:_(3)出奇

2、制胜:_(4)气盛言宜:_(5)一语破的:_(6)打成一片:_(7)一本正经:_答案(1)文化高的人和文化低的人都能欣赏。(2)各种不同的事物,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3)用奇兵或奇计战胜敌人,泛指用对方意想不到的方法来取胜。(4)感情充沛,语言就会合宜。(5)一句话就说明关键。(6)合为一个整体(多指思想感情融洽)。(7)形容很规矩,很庄重。对点小测判断下列加点成语的运用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风行海内、老幼皆宜、雅俗共赏的唐诗选集。()(2)校园里有池塘五六亩,周围杨柳依依,乔木灌木参差错落,还有亭榭舟桥,环境很美。()(3)某演员在广州进行

3、新片路演时,被一位身穿红格子衬衫的疯狂男子扑倒,这个出奇制胜的行为吓傻了该演员,也使现场粉丝们惊呼一片。()(4)韩愈气盛言宜的思想对古文运动顺利发展有重要意义。()(5)帝国主义为什么侵略中东?一语破的,为了资本家的高额利润。()(6)画荷名家周华君多年来主攻荷花,他的荷画,泼、勾、点打成一片,花叶枝干,传情达意。()(7)他做什么事情都一本正经,从不马虎、草率。()答案(1)(2)(3)可改为“出其不意”(4)(5)(6)可改为“浑然天成”(7)2辨词填空(1)凝结凝聚凝结:由气体变成液体或由液体变成固体。凝聚:气体由稀变浓或变成液体;聚集,积聚。印尼上海江浙同乡会银会组织为了进一步_乡亲

4、们彼此间的情谊,加强团结,互助友爱,定于12月4日中午12时,在椰城海港餐厅举行每月聚餐一次的联欢会。今天的国家博物馆,_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历代建设者、管理者的辛勤汗水,广大公众和无私捐赠文物藏品者的关心和奉献。答案凝聚凝结(2)功效工效功效:功能,效率。工效:工作效率。由于蛇种的不同,其疗效各有差异,但它们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痛等均具有良好_。使用本设备能简化生产工艺,提高_,材料利用率高,精度高,强度好,企业经济效益显著。答案功效工效三、名言警句作者名句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

5、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如今又到了哪里呢?匆匆2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塘月色3从此我不再仰眼看青天,不再低头看白水,只谨慎着我双双的脚步;我要一步步踏在泥土上,打上深深的脚印!毁灭一、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号秋实。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祖籍浙江绍兴。自幼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919年2月写的

6、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他的散文具有一种独特的抒情风格素朴缜密,清隽沉郁而又不失清新活泼,显出一种无与伦比的亲切和温暖,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主要著作:背影雪朝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诗言志辨新诗杂话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等。二、背景展示“雅俗共赏”是一个在文艺界出现频率很高的词。孰雅孰俗,以什么为界限,雅与俗能否真正平等,历来争论不休。论雅俗共赏是1948年出版的一本杂文集。作者站在“雅俗共赏”的立场,也可以说是偏重俗人或常人的立场,或者说是接近于人民的立场,阐释了文学艺术应走的道路和发展趋势,书中各篇论文都是朝着这个方向说话的。这些文章,深入浅出,明白晓畅,古今融汇,观点新颖,有独到的见解

7、,是朱自清先生多年心血的结晶。将论雅俗共赏一文放在该书第一篇,并且用作书名,用意也在此。三、文体知识文学评论文学评论是运用文学理论对文学现象进行研究、探讨,揭示文学的发展规律,以指导文学创作的实践活动。它包括诗歌评论、小说评论、散文评论、戏剧评论、影视评论等。文学评论的对象是文学作品(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绘画、影视等);评论的目的是通过对其思想内容、创作风格、艺术特点等方面的议论、评价,提高阅读、鉴赏水平。评论时可以旁征博引,引用各种材料论证,但这旁征博引的各种材料,应是与文学作品有关的,而文学评论所用的材料基本上是来自所评论的文学作品本身。“雅俗共赏”是一个在文艺界出现频率很高的词。孰雅

8、孰俗,以什么为界限,雅与俗能否真正平等,历来争论不休。读过朱自清先生的论雅俗共赏,你会豁然开朗。用他给我们的思维钥匙,开启我们的疑难之锁,相信你会有所收获。下面是本文的内容结构思维导图,读后回答图后问题。(1)本文共10段,可以分为三部分,请在图中处填写出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2)不同时代对文学作品的欣赏状况不同,请在图中处填写出宋代的状况。答案 分析雅俗共赏的历史发展 欣赏范围扩大到社会的各个层面,笔记小说、杂剧、诸宫调等大量出现1文章主要谈论“雅俗共赏”,为何以陶渊明的“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诗句开篇?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答:_答案本文是一篇文学评论,主要讨论“雅俗共赏”的发展过程,开篇

9、引用陶渊明的诗句,有两个作用:一是照应题目“论雅俗共赏”,二是引出下文对“雅俗共赏”的讨论。2文章第二段把“安史之乱”当作我们社会变迁的一条分水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_答案“雅”“俗”问题在诗经中已有体现,但朱自清没有从先秦文学下笔,而是巧妙地截取了唐以后的文学发展史。这是因为“安史之乱可以说是我们社会变迁的一条分水岭”,自此以后“士”和“民”的社会等级逐渐模糊,为“雅”与“俗”的自然融合提供了条件。作者如此截取,足以阐述“雅俗共赏”的发展趋势,以及其发展过程中的种种流变。作者在论述唐宋两代时,也不是平均使用笔墨,而是有意识地偏重于其代表性文体所体现出的“雅”“俗”流变,做到详略有致,重点

10、突出。唐,作者述其“语录”“笔记”“传奇”;宋,述其诗、词、曲、平话、章回小说、皮黄戏等,进而阐述“雅俗共赏”历来其实是以“雅”为主,“雅”“俗”有宾主之分的重要观点。3唐代以前及以后,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是什么状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答:_答案唐代以前,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是雅人的专利,俗人是无法欣赏文学作品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唐代以前门第等级制度严格,“士”“民”界限森严并且固定不变,俗人受教育的条件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再加上文学采用“雅”的样式,各种文学样式离普通百姓较远,以致造成了“赏奇析疑”这一雅人的专利。唐代以后,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出现了“雅俗共赏”的趋势。唐代“安史之乱”后,门第

11、垮台,“士”“民”分界弱化,文学内容及样式不断发展变化以贴近民众,所以出现了“雅俗共赏”的文学演变趋势。4“通俗化还分别雅俗,还是雅俗共赏的路,大众化却更进一步要达到那没有雅俗之分,只有共赏的局面。这大概也会是所谓由量变到质变罢。”这句话放在文章的末尾,作者的意图是什么?答:_答案在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交这个新时代,出现了新一轮雅俗之别。新文化以及新文学尽管以平民化为方向,背叛了传统的贵族文化和贵族文学,但仍然属于“阳春白雪”一类。“雅”“俗”彼此之间还有距离,甚至有隔膜,缺少共同语言。对立导向交融,新一轮文化融合开始进行,“雅俗共赏”“通俗化”及“大众化”号召就是这种客观趋势的话语表现。作者希

12、望看到在新时代里完成前所未有的、高质量的雅俗结合的事业。本文就新文化中“雅俗共赏”的话题进行了详尽的论述,阐明了自己的主张。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俗而不雅”的现象。被戏称为“中国式过马路”(几个路人不看信号灯随意结伙横穿马路)的俗而不雅的行为, 就引发了不少人的热议。有不少人认为中国人多、车多导致道路拥挤,还有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模式,人们在路上抢时间、争路口情有可原。你对这种“中国式过马路”的不雅行为有着怎样的看法?说说你的理由。我的观点:_答案(观点一)反对。“中国式过马路”的行为是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是不顾自身安全的冒险举动,更是一个人自身素质差的表现。有法必守、有规必遵的

13、生活观点必须牢记心中。(观点二)赞同。主要从竞争社会的时间观念方面论述,指出“中国式过马路”在不影响车辆行驶、不会出现影响出行安全的情况下,可以不受信号灯的制约横穿马路,如果死守规则而不知变通,可能会降低工作或生活效率。引、析、评统一这篇文学评论在写法上是先引述材料,然后进行分析,最后加以评论,三者有机统一。技巧点拨文学评论是对各种文学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文章。它包括的范围很广,对中学生来说,主要指对作品的分析和评价。文学评论常采取引述、分析、评价结合的方法。引述,是对作品的内容的复述、介绍或引用。分析,是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等进行解剖、说明、揭示的过程。评价,则是对作品成败、优劣及其意

14、义的看法,是分析得到的结论。引述与分析、评价的关系,实际上是议论中论据同论点、材料同观点的关系。引述要为分析、评价服务,是分析、评价的前提和依据;分析、评价建立在引述的基础之上,对引述的内容进行分析评价。分析与评价的关系,是论证同论点(或结论)的关系,分析是为评价服务的,评价是分析的结果。文学评论结构方式和基本写法,仍然是论据、论证与论点的选择安排和确定问题,即引述、分析和评价如何结合统一的问题。初学文学评论,应当从引述、分析、评价如何处理、结合入手。迁移运用运用上述技法的特点,针对下面的诗歌,写一段150字左右的评论。听张立本女吟无名氏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

15、月如霜。答:_答案这首诗里写出了暗蓝的天幕上一轮明月当空照,冰冷如霜的月光勾勒出一个高冠宽袖、亭亭玉立的少女的身影,她正闲适地在庭院里用玉钗敲着阶前的修竹,打着拍子,朗声吟唱着一首诗。诗中景色全由人物情态托出,而人物情趣又借助简练的景物描写使之深化。诗中创造了一种清雅空灵的意境,情景交融。一、课本素材点击素材雅俗是相辅相成、相生相克、相对发展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群体、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以及不同的审美要求,对雅俗的认识和解释都有自己的观点。它们可能是格格不入的,也可能是截然不同的,还可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这种既对立异势又融会贯通、既壁垒森严又互为因果的两大文化潮流,从历史深处奔腾而来,

16、终于汇成了推动中华文明乃至社会历史进步的巨大合力。它们的内涵也因此而变得更加复杂和不确定,以至于今天,任何关于雅俗的判断,都可能遇到完全不同甚至尖锐对立的看法。运用示例起步于俗,植根于俗,以搞笑为主的本山传媒及其旗下的“刘老根大舞台”,致力于将“绿色二人转”产业化,这在当代中国俗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面对多年的“低俗”的骂声,本山传媒坚持走自己的路,以雅俗共赏为最高追求目标,一跃成为中国演艺产业的领头人,成为中国文艺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刘老根大舞台”扎根黑土,坚守本色,“不求庙堂之高,但求江湖之远”,致力于为全国的老百姓送去更多笑声和欢乐,不啻为我国文化产业追求雅俗共赏审美观的积

17、极尝试和成功范例。二、课外素材相声大师姜昆到广州演讲时,对郭德纲相声的流行表示了强烈的质疑:“现在郭德纲在网上闹那么多事情,在道德上、伦理上,出现这么多问题,我搞不懂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他。”郭德纲并没有马上回应此事,而是作了首诗隐晦地表态,开头便是“楚河两岸硝烟瘴,从来暗箭起同行”,似乎是针对姜昆所言。之后不久,郭德纲发微博祭奠相声前辈刘宝瑞离世43周年,并曝出老艺术家王凤山被铁钳拔去指甲,相声泰斗马三立被同行用烟头烫的故事,感叹“同行相恶何其毒也”。选材感言被媒体热炒的姜昆和郭德纲的“对骂”其实源于二人对相声艺术的认识分歧,主要是相声艺术“雅”与“俗”的论争。理念的不同,源于立场、角度、价值

18、观的差别。郭德纲曾发表言论说,“相声就是让人笑,别老让人受教育。你意义挺好,不逗乐,谁听啊?”“我跟相声界有一个分工,他们负责教育,我只管搞笑。”在喜欢郭德纲的受众看来,民俗、通俗、草根、俚俗紧挨着,甚至密不可分。而姜昆对郭德纲本人“骂人”、其徒弟“打人”以及艺术表演上的“三俗”则发出质疑和批评的声音。在姜昆看来,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背景下,“文艺的认识、教育、美感和娱乐四大使命,缺一不可,不可偏废”。说雅俗共赏杨清汀现在搞书法的人,大多都有点雅气。譬如说,书总是读了几本,也练了一二十年碑帖,甚至说还有些闲情逸致,见山见水感兴一番。这些都是最基本的要素。一幅作品完成了,自娱之余,若

19、想拿出去,总希望能得到别人的欣赏。但是,别人能否赏得来,这又是另一回事。一般说来,雅人(行家)说好,俗人(大众)也说好,你的作品就算被社会认同了。不过,事情往往没有这么简单。眼下来看,书法的社会认可权操持在所谓的雅人手中。比方说,同行捧几句无关痛痒的话,有关人士写几篇招摇过市的文章,最具火力者,就是入了什么展,获了什么奖。于是某人某作就在社会上很有了成色。但是,爱好书法的老百姓就非常困惑,某某人名气了得,怎么字却欣赏不来?如果俗人的欣赏水平差倒也罢了,而往往一些被称之为俗人的人,其对书法朴实的见解很让人佩服。所以,搞书法的怎么能不顾大众,老是为雅人的马首是瞻呢?在中国的众类艺术中,书法的普及面

20、最广,也最为老百姓挚爱。所以,书法不仅是雅人的事,也是俗人的事。虽然在民间,人们普遍愿意称它为“字”,但实际上历来人们把“书”和“字”都是混用的,更多的时候两者是同一概念。“书”也好,“字”也好,只要你提供的东西富有美感,在实质的方面具有可感可赏性,名倒是其次的。因为大家都是靠汉字的营养长大且增了见识的,若你以书法家的名分自居,纵使把字写得有十二分艺术,都会有人给你说出个深浅不一的道道来。故而书法最糊弄不得人,是在万目所视中接受众人点评的。虽然书法之美标准不一,欣赏心理各有所好,感知层次亦确有甚大差殊。但是,一个搞书法的,如果心里不装大众,眼中没有时代,胸怀不纳万象,笔头美丑不辨,其创作只能走

21、向死胡同。中国文艺历来走着雅俗契合的路子,雅俗共赏有优良传统。以文学来说,诗经中的“国风”、汉乐府是以俗入雅;白居易的诗、柳永的词、继承史记风格的唐宋八大家散文、西厢记和红楼梦是以雅入俗。至于近百年的白话文,更是俗得彻底,而终于把自以为是的雅人们淹没到这一片汪洋大海中了。据朱自清先生的观点,到宋朝时文艺雅俗合流,雅俗共赏即为社会普遍的标准。书法雅俗共赏的标准是不是也在此时确立,我没有做过钩沉,但以文艺标准作参照还总是可以的。况且,倘若在书史的长河里寻觅其来龙去脉,非得专说不可,这篇小文实在没有能力担当,故不赘述。不过,我忽然想到了清初的“扬州八怪”,他们的字和画,可以说是既俗且雅的。这一点,全

22、系于他们的人格魅力和艺术的感悟力上,也就是不苟同于时俗流弊的“怪”字上。巨富盐商附庸风雅,再大的价钱也敢开口;平头百姓徒手前来,毫不介意分文不取;思想观念极为超前,正统之士瞠目结舌;审美情调不随时趣,文人雅士视为异端。好了,俗人、雅士,或光明正大,或半遮半掩,都能从他们的书画中找到各自所需的东西。以集团方式,有意识地和时尚相顶逆,这在中国艺术史上还不多见。而且他们取得了巨大成功,其雅俗共赏的意义影响深远。由此我得到了以下启示:艺术若走到了“雅”或者“俗”的极端化路子,必然出现“以雅正俗”或是“以俗救雅”的现象。唠叨至此,现在不得不看看什么是“俗”,什么是“雅”这两个问题。俗,一是指媚俗、流行、

23、赶时髦、泯个性之类的东西;二便是指大众化、老百姓喜欢的东西。雅,其一是小圈子、人为做作、卖弄玄虚、以雅为雅;其二则是有品位、重涵养、自然质朴、意趣天成的儒雅气息。雅俗共赏,即是指各自后者的有机结合。如果当下的书法家只写给行家看,或是自己看,大众不买账,这就不能怪大众,只怪自己没出息,钻了牛角了。读后启悟作者由“现在搞书法的人,大多都有点雅气”说起,指出当代书法界的乱象,指出书法不仅仅是雅人的事,也是俗人的事,强调“一个搞书法的,如果心里不装大众,眼中没有时代,胸怀不纳万象,笔头美丑不辨,其创作只能走向死胡同”。文至结尾,水到渠成,归结出“俗”和“雅”的真正含义。这篇文章结构严谨,思路清晰,语言通俗,的确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语文版 > 必修五